女权主义问题及影响.pdf
论女权社会主义对中国女性的影响.doc
论女权社会主义对中国女性的影响摘要:女权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国家中女权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结合的产物,它以解放妇女、发展妇女为主题,它倡导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对我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
在女权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地通过体制改革来维护妇女权利,为女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女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女权社会主义;女性地位;中国女性女权社会主义的特征首先是它的核心内容是为争取女性权力和利益而展开的思想斗争,是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思潮和运动。
其次是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妇女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她们积极倡导妇女要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能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再次是它具有女权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女权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双重性质。
一、女权社会主义的产生(一)女权社会主义形成的社会根源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时期,女性地位也曾经历了一段高峰期,倍受尊崇。
进入奴隶社会,女性地位完全没落,受男性的任意奴役。
女性活动的范围也被局限在家庭生活中,主要是相夫教子,完全没有自由,甚至拿女性作为买卖交易。
亚里士多德宣称:“妻子是有缺陷的女人,她应该幽禁在自己的家里生活。
”[1]进入封建社会,妇女更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任何社会地位。
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教义中也充满神秘主义和反男女平等的色彩。
在《撒母耳记上》中,扫罗对大卫说:“我将大女儿米拉给你为妻,只要你为我奋勇,为耶和华争战。
”[2]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妇女在家庭中仍然没有决定权,附属于男人;在工厂沦落为资本家的奴隶,妇女在资本家苛刻的监督中以及赤裸裸的剥削下被奴役着。
在男性和资本家双重压迫和剥削下,不仅产生了单独的女权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而且还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女权社会主义思潮。
(二)女权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级斗争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运动日益高涨,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工人争取自身解放的运动成为女权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女权主义对于法律的影响
女权主义对于法律的影响女权主义(Feminism)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和思想理论,旨在争取妇女的平等权利和性别解放。
自上世纪以来,女权主义对法律的影响日益显著。
本文将探讨女权主义对法律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法律保护妇女权益的进步女权主义运动在推动法律保护妇女权益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倡导平等对待和废除歧视性法律,女权主义推动了许多国家的立法进程。
以美国为例,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了在就业和公共场所的性别歧视。
此后,一系列法律的出台进一步确保了妇女的平等权益,比如《孕期歧视法》和《家庭及医疗事宜休假法案》等。
这些法律的实施为女性争取了平等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程。
二、妇女权益的法律挑战尽管女权主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法律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法律条文对于性别歧视的定义和判定仍存在主观性和模糊性。
这导致了在实际执行中的困难和不公正。
其次,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传统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仍然影响了法律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例如,一些国家未能明确将家庭暴力作为刑事犯罪加以惩处。
此外,传统的家庭法和继承法可能存在对妇女不公平的规定,如对财产分割和继承权的限制。
这些问题需要女权主义继续努力去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改革。
三、女权主义的机遇与挑战女权主义对于法律的影响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重要性的认知不断提高,女权主义的声音和影响力也在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过法律保护妇女权益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正面意义。
这为女权主义在推动法律改革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女权主义在推动法律改革时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如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利益关系的纷争。
女权主义者需要通过普及教育、舆论引导等方式来增加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关注,并争取更多的支持。
四、展望与结论女权主义对法律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
虽然已取得重要的成就,但仍需面对一系列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动法律改革并实现妇女权益的全面保护,女权主义者需要继续发声,与社会各界联手合作,通过法律手段争取更大的进步。
反常规的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在中国
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权主义
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20世纪的中国遭遇到尴尬, 曾经的男尊女卑 尤其是对“女权主义”这一外来词语形成的种种 曲解或误解,造成了众多女性学者对于“女权主 曾经的裹小脚 义者”立场的不认同等,而隐于这种现象背后的 原因在于异质的中西文化。 曾经的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 女性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1.女性教育问题 2.女性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曾经的三妻四妾(这就是后宫吗?) 3.对女性的性骚扰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曾经的三纲五常(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 5.直接的女性性别歧视问题 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 6.生殖健康和教育养育孩子问题 信) 7.女性发展升迁自立问题 8.毒滋黄对女性的毒害问题 曾经的男主外,女主内 9.身体写作问题 10.女性自觉意识的唤醒 曾经的歧视、压迫、剥削……………… 11.女性贫困问题 12.女性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保护问题
女人穿得性感是不是罪?
个人观点
这就是坑爹的灰字吗?
第一关键词:尊重 第二关键词:平等 第三关键词:权利与义务 第四关键词:沟通 第五关键词:底线&道德 第六关键词:中国国情
万恶的灰字君:
这是这次查资料的总结~~~ 1.感激老师给与我们吐槽的机会~~~~ 2.感谢6507宿舍把加分的机会让给我们 ~~~~ 3.感谢在不和谐的事………… 7.感谢给予我们提供资料的各位网友!!
世界里去获取成功,没有从正面去肯定男人和女人 而在中国某些人的评论: 之间固有的差别,现在是正视和从女性的角度来肯 虽说男女各顶半边天,但是现在的女人有个特点就是人生观的取舍 定这些差别的时候了。 带有非常浓重的功利色彩,既封建又现代,既大男人主义又女权主义。 譬如,原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艾兰· 布鲁姆认为女权 她们声称自己是女性而应该多受照顾,这种女权主义其实就是伪女权主 义——不愿自立,不愿承担义务,却要求所有的权利都归自己。它本质 运动与女人的本性相冲突,女权主义欺骗了女人, 上是一种剥削者的华丽说辞。这些女人比起男人更势利,更世俗,更市 它使女人得不到爱情,无法缔结婚姻,它唆使女人 侩。在权利上,要跟男人平等,甚至高于男人,而在义务上,却强调自 己只是女人,男人才要承担一切。当今中国的部分女人,既鄙弃了相夫 把物质的追求置于伦理和道德之上。
论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1 .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 7 1 0 0 0 )
【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 和妇女 解放 运动的深入 , 女 权主 义思潮迅 速 蔓延 , 相 继 出现 了各种各 样的女 权主 义流 派, 西方女权主义尤其盛行 。她们均 以妇女 解放 为 目标 , 提 出了各 自不 同但 富有效果 的思想观 点。加 强西方女权主 义思 想研 究 , 不仅能加深我们对 西方资本主 义社会 的认识 , 还能为我 国的社会发展和女性解放提供有 益的指导和重要 启示。
・
2 9・
阔的场所 , 男性进入公共生产领域, 成为了社会活动的主 角, 而女性则由 于生育、 抚养和家务劳动等责任的 束缚, 与 社会公共生活严重脱离。由于缺乏经济来源, 女性不得不 依附于男性, 因而在家庭中的地位就相对低下 , 往往会受 到不平等的压迫。为了摆脱这种受压迫的境地, 马克思主 义女权主义主张将家务劳动有偿化 、 社会化。因为, 家务 劳动是具有价值的, 其本身就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 家务 劳动的有偿化和社会化能让女性在家务劳动中的价值得 以体现, 使女性的家务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 进而提升女 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1 . 4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兴起于2 0 世纪7 0 年代中期, 代表 人物有朱丽叶 ・ 米切尔、 齐利 ・ 爱森斯坦、 芭芭拉 ・ 艾伦 克莱和艾丽斯 ・ 贾格尔等人。该流派深受马克思主义女 权主义的 影响和 启发, 接受了 其一些理论和主张, 同时也 受到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和激进女权主义的部分影响 , 但 更多的是在对之前流派的批判中发展女权主义。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许 多观点和主张, 但二者有很明显的区别 , 马克思主义女权 主义认为阶级压迫是妇女受压迫的唯一根源, 是先决条 件, 性别压迫是其次的, 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则将两者一 起来讨论, 并根据资本主义和父权制是否并存导致了妇女 受压迫 , 而形成了“ 双元体系理论” 与“ 单一体系理论” 。 ㈣ 虽然两种理论体系存在一定争议, 但总体上, 社会主义女 权主义仍然认为, 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资产阶 级私有制与父权思想的结合。他们认为, 应该把反对性别 压迫的斗争放在和阶级斗争同样重要的地位, 要想实现妇 女解放, 就要使女性进入社会劳动力市场和加入反对资本 主义的斗争中去, 同时倡导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 , 来减轻 妇女抚养孩子和家务劳动的负担, 以使妇女进入社会劳动 力市场 , 从而保证妇女像男性一样得到充分就业。 1 . 5 后现代女权主义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出现于 2 0 世纪7 0 年代 , 主要代 表人物有琳达 ・ 奥尔克芙和埃莱娜 ・ 西苏。后现代女性 主 义者从存在主义者西蒙 ・ 波伏娃、 解构主义者德里达和 精神分析家 拉康 那里受到启发, 对女 权主义进行了 新的 发
女权主义的三波浪潮
女权主义的三波浪潮女性解放运动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女性为了寻求平等权益而发起的一次广泛的社会运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女权主义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即三波浪潮。
每一波浪潮都有着不同的目标和策略,但它们都为女性争取到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分别介绍女性解放运动的三个主要阶段,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波浪潮:争取政治权益第一波女权主义浪潮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这一时期,女性在政治领域几乎没有权益,她们不能参与选举,不能担任公职,也不能享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机会。
女性积极倡导普选权,要求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争取政治平等。
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是1918年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
在这一波浪潮中,女性组织起来,通过和平抗议、请愿和抗争,为自己争取政治权益。
例如英国的埃米琳·潘克斯和美国的苏珊·安东尼等名媛,他们奋斗不息,使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第一波女权主义浪潮的成功为妇女争取了政治平等的权益,奠定了女权主义的基础。
第二波浪潮:争取社会权益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时期,女权主义开始关注除政治以外的社会问题,如性别歧视、妇女贞操观念、家庭角色和职业发展等。
这一波浪潮的主要目标是改变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和不平等待遇。
在这一时期,女性识别出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并开始反对性别歧视。
她们通过批评传统的家庭角色和性别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和要求。
例如,美国的格洛丽亚·斯坦姆和黑人女权主义者贝尔·钱柏斯等人,他们以自身经历为基础,争取了许多社会权益,如禁止性别歧视和改善妇女的工资待遇。
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成功在改变了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看法,促进了性别平等和妇女权益的进步。
然而,这一时期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在家庭和职业观念上,使女性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
第三波浪潮:争取文化权益第三波女权主义浪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这一时期,女权主义开始关注身份认同和文化权益。
女权主义哲学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1956年2月24日-),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酷儿理论家,女性主义哲学 家,修辞学与比较文学教授,社会活动家,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家。巴特勒是当代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之一, 在女性主义批评、性别研究、当代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等学术领域成就卓著。其所提出的关于性别的“角色扮演” 概念是酷儿理论中十分重要的观点,她也因此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
历史背景
女性主义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颇具影响力的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它以“性别”为分析范畴来重读、解构 和重建哲学,批判和检讨许多导致人类自身及自然危机的固有价值观体系,为协调和解决各种冲突,创造更为开 放、更为平等、更为自由的哲学思维空间,培育新的时代精神作出独特的贡献。近现代,女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 会得到飞速发展,已有大量著述问世。自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进入女 性主义哲学领域翻译、介绍、梳理和研究西方学者的成果,并完成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论著。经过十余年来的开 拓发展,女性主义哲学研究已经在中国初具规模,而且愈发进入到主流哲学中,成为一种新兴的学术力量。
女权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女权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女权主义对现代社会是有影响的,比如说,那些诸如“洗衣机广告不该仅只出现女人劳动的画面”、“卫生巾广告侵犯了女人的隐私权,扭曲了女性在月经期不舒服的真实感受”、“广告总是用出卖女人的色相来吸引男人”的呼声开始受到重视,不得不说现在女性已经可以更多地争取自己的应有权利。
不仅如此,女性在后女权运动的旗帜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妇女就业率的稳步上升以及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增使得人们开始倾听来自女人们的声音。
在有一年的《欧洲商务》杂志12月评选出“400名欧洲富豪”排行榜上,欧洲首富就是一位女性——法国L’oreal公司主席利利亚娜·贝当古,拥有个人资产14.3亿欧元。
在这一排行榜上,女性富豪共有42位。
据统计,在“世界500强”的董事会里,女性席位已占11.1%;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14年,英国企业80%的高级管理职位将会由女性来担任。
另据美国一份市场调查显示,到2014年,女性商务旅客将会占到客源的50%,而在1969年,上述百分比均小于2%,可见女权运动对全球的影响。
因此,美国一家航空公司最近专门对员工进行一次“女性商务旅客服务”培训,告诫员工:“当一位女客和一群男客一起旅行时,不要以为她就不会是老板。
”英国酒店行业的一项市场调查表明:如果不针对女性服务,就会失去大约40%的客源。
正是在文化观念改变和生存发展需要的双重压力之下,甚至政府都开始寻求一种受女性欢迎办事方式(让女性加入该党,或者直接让女性执政),以达到赢得女性尊重、维持支持率。
女权主义对现代社会是有影响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影响是不深刻的,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种几千年男女尊卑传统的的国家来说,要想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间来改变这样的传统,是比较困难的。
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也比较开明,对问题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但是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透着的这种男尊女卑观念是是暂时得不到改变的。
女权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女权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运动,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十九世纪的第一波女权主义到现代的第四波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进,对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女权主义的历史演进,并探讨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第一波女权主义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
在这个时代,妇女开始反抗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不平等待遇,要求获得政治和经济的权利。
例如,之前长期被忽视的妇女参与了废奴运动,这使得妇女在当时社会的政治影响力得到了提升。
第一波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苏珊·安东尼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等。
这些先驱者为后来的女权主义者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努力为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波女权主义出现在二十世纪中叶。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呼吁社会进一步解放、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
他们追求性别平等,并推动了包括妇女参政权和堕胎合法化等议题的改革。
这一时期的女权主义者们开创性地提出了“个人是政治的”口号,并奋力争取性别、种族和性取向的平等权利。
比如,格洛丽亚·斯坦姆、贝蒂·弗里登等女权主义领袖为女性争取了解放和平等的权益,对于现代社会的女性权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波女权主义是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涌现的,与第二波女权主义相比,第三波女权主义更加关注多元性别和跨文化议题。
这一阶段的女性运动强调女性的多样性,并包容了更广泛的性别认同和性取向。
第三波女权主义者致力于打破性别二元论的束缚,促进种族和性别的平等。
这一波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贝尔·胡克斯、欧普拉·温弗瑞和金·伯格等,她们在文化、媒体和政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第四波女权主义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起源于21世纪。
这一波女权主义强调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工具传播信息,以实现性别平等和争取权益。
此外,第四波女权主义者还重点关注了性骚扰、性别歧视和性暴力等问题,并呼吁加强性别教育和反对性别暴力。
女权主义思想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
女权主义思想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女权主义思想: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女权主义思想,亦称妇女主义或女性主义,是一种旨在争取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的社会运动。
它涵盖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旨在消除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
女权主义者坚信,每个人,不论性别如何,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女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原则以及对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的促进作用。
一、女权主义的发展历程女权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西方社会。
当时,女性受到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压制。
女权主义者团结起来,争取妇女的投票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机会。
这些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为后来的思想家和活动家打下了基础,女权主义思想逐渐发展并蔓延至全球。
二、女权主义的核心原则女权主义的核心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性别平等:女权主义者坚信,男性和女性应当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等各个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他们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和压迫,促进性别平等。
2. 自主权和自由:女权主义者主张妇女和女性能够行使自主权,做出独立的决策,并追求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他们认为女性应当摆脱传统角色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
3. 妇女权益:女权主义者致力于推动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和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妇女的健康、教育、就业和政治参与等方面。
他们主张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和歧视,并确保妇女能够享有平等的权益和待遇。
三、女权主义的影响与作用女权主义思想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鼓励人们超越性别划分,消除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的影响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与工作:女权主义运动使得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和追求职业发展。
现如今,女性在教育和职业领域中的参与度大幅提高,逐渐缩小了性别差距。
2. 政治与领导力:女权主义者的倡导使得女性在政治和决策层面上得到更多的代表和发言权。
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政治领导人、国家元首和企业高管,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步。
3. 文化与媒体:女权主义促使人们关注妇女形象在文化和媒体中的呈现。
女权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女权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女权主义是一种通过追求女性权利平等来争取社会变革的社会运动。
在过去几十年里,女权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运动,旨在打破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女权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几个方面的阐述:1. 社会意识观念的转变女权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激发了公众对思想传统的反思和重新审视。
不再是将女性发展的任务限制在家庭,对女性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的改进变得更为重视。
同时,随着更多的女性被提拔到管理层,社会对女性在工作中的地位也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这种变化进一步加强了女性参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机会,赋予了她们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性别平等的推进女权主义者通过反对女性受到性别歧视和偏见的政策,呼吁社会对女性平等的关注和尊重。
这种推进在教育,职场和家庭等生活领域中也得到了体现。
许多国家已进行了针对性别歧视的法律法规修订,保障了女性应有的权益,同时增加了各方面的性别平等认识。
3. 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女性自身的工作与发展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在不断壮大的基础上也逐渐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和有所成就。
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在社会中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不再是只有妻子,母亲和家庭管理者。
相反,女性现在更像男性:打拼,创业和领导。
4. 增加对性别平等的教育女权主义运动向所有人强调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且强调在该运动中一起追求性别平等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将要迈入职场,将更积极地关注性别平等,从而更传统的事情被视为不公。
这种教育是对职场中管理者责任的常识提醒:认真对待自己的资源平等较难,但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广并构建一个公平社会的。
综上所述,女权主义运动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推动着对现存生活方式和思想的重新审视,促进了性别平等和多元化。
最终,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也将在不断的刺激下逐渐消失。
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
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及理论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性别平等及女性权益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近年来,一些批判声音开始涌现,对女权主义的限制、局限性以及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文将探讨女权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旨在增加对该运动的全面理解。
一、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概念上:性别不平等与社会建构。
性别不平等意味着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中面临着种种不公正待遇,包括工资差距、职位晋升受限以及家庭职责的不平等分配等。
社会建构则强调了性别角色的塑造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女性被设定为弱势和次要的对象。
二、女权主义的成就女权主义的活动和努力使得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讨论变得更加广泛和普遍。
例如,在教育方面,女权主义促进了女性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提高了女性在教育界的地位。
在职场上,女权主义争取了女性能够平等地参与政治和经济决策的权利。
此外,女权主义对于强调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的制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女权主义的批判观点尽管女权主义取得了许多积极成就,但也面临着批判与反思。
一些人认为,女权主义在强调性别平等的同时,忽视了其他身份和不平等,如种族、阶级等。
此外,有观点认为,女权主义的理论体系太过于简化和二元化,将整个社会问题归结为性别问题,无法解决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四、女权主义的内在矛盾女权主义内部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这限制了其发展和运作。
例如,在性工作者权益的问题上,女权主义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一些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工作是一种对女性身体的剥削,应该废除;而另一些则主张保护性工作者的权益,主张性工作者合法合规地从事他们的工作。
五、女权主义的前景与展望尽管女权主义存在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但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对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批判和反思也对女权主义运动提出了挑战,为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未来,女权主义需要更加注重包容性和联合性,吸纳更多的社会议题、不同的身份和声音,以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多元且公正的社会。
美国女权主义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不仅对美国社 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 的女权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成功经 验和口号,如"女性拥有选举权"、 "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等, 被全球的女权主义者所借鉴和引 用
同时,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也面临 着一些挑战和批评。一些人认为, 女权主义运动过于强调女性的权 利和地位,而忽略了男性的权益 和需要。此外,一些人认为,女 权主义运动过于政治化和激进, 容易引起社会不满和反感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 出家庭,进入职场,她 们开始意识到自身权益 的重要性
女权主义者们认为,女 性应该享有与男性平等 的权利和机会,包括选 举权、教育权、就业权 和婚姻自主权等
2
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女权主义运动迎来了第一个高潮。女性们通过组织罢工、 游行示威等方式,要求政府和法律保障她们的权益。在这个阶段,女权主义者们提 出了"女性拥有选举权"的口号,并积极争取教育机会、职业发展等权益
4
总结
总结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是美国女性为 争取自身权益、推动性别平等而 发起的社会运动。这个运动经历 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对美 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 多年的努力,女性们争取到了更 多的平等权利和机会,促进了美 国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和 文化变革。未来,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和进步,美国女权主义将 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性别平 等和社会进步
3
美国女权主义的影响
美国女权主义的影响
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权主义推动了美国法律的进步 通过多年的努力,女性们争取到了选举权、教育权、就业权等平等权利 其次,女权主义促进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开始关注性别平等问题,并支持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努力 最后,女权主义推动了美国社会的文化变革 女性们开始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倡导自由、平等和尊重个体的价值观
论近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影响
/willcs123/blog/item/adca7a07ef1accc97a8947a2.html论近代女权主义思想的兴起及影响 2008-01-06 08:34帝国主义女权主义(feminism又称女性主义)总的来说是指“妇女要求身为人的完整权利” 。
女权主义最早出现于近代欧洲,起初它受启蒙思想家“天赋人权”的启迪,在大革命的感召下产生,而后又以自由主义的“自由平等”理论为出发点,阐释妇女权利和两性平等的思想,形成了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思想。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争取参政和选举权为主要目标的近代女权运动,给近代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女权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同阶级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一样,形成于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男女不平等源自社会分工的不同。
进入农业社会以后,由于体力上的优势,男性在生产中地位不断提高,随之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男性思想、意识也成为主流,社会进入父权制时代。
几千年来,女性都处于男权的控制之下,屈从于男性确立的种种传统、规范、习俗、偏见的限制,过着被动的生活。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业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社会,进入到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眼界开阔了,独立意识增强了,先进的思想也开始为妇女所接受。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明确提出了人权观念:人权就是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安全和财产权。
它源于人性和自然法,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
从人权观念出发,他们得出结论:国家和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生而平等的权利,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违反了人性,因此应该摧毁这一制度,代之以新制度。
人权观念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导。
首先接受这种思想的不仅是新贵族、资本家、政客们,还有他们的妻子、女儿——女性同样渴望自由、平等的人权和尊严。
18~19世纪,西方进入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在革命运动最激烈的法国,我们看到许多妇女都勇敢地投身到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斗争中,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女权主义文献综述
女权主义文献综述1. 前言女权主义是一种倡导人类男女平等的思想体系,旨在推动社会公正和和谐。
它始终注重问题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力求打破传统的性别二元模式,让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尊严和权力。
本文将以女权主义的历史、理论、实践和影响为纵线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2. 女权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女权主义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欧洲和美国流行着一种被称为“第一波女权主义”的运动。
这场运动主张女性应该与男性拥有同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权利,反对男性主导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规范对女性造成的不公和压迫。
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女权主义者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获得选举权、进入工作场所、接受进一步的教育等。
然而,在达成这些成就的过程中,第一波女权主义者们也遭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碍和反抗。
他们被视为“叛逆女性”,“母权主义者”,甚至“恐怖分子”,招致了公众的质疑和攻击。
这说明女权主义运动不仅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现实困境,还必须克服社会意识形态上的难关。
3. 女权主义的理论思考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性别、权力和认同。
其中,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的核心和基础,认为传统的性别二元模式是对女性的压迫所在。
女权主义者们强调与男性的权力平等,以推动性别平等为目标。
权力理论从权力的本质、来源和分配等角度出发,分析权力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并呼吁实现权力的公平分配。
而认同理论更加关注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认同,强调个体选择和社会环境对认同的影响。
女权主义的理论思考不仅为实践提供了方向和动力,还推动了社会意识的更新和进步。
女权主义批判了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女性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等问题,加强了对性别和种族的关注和探索,并推动形成了当代女性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学派。
4. 女权主义的实践行动女权主义的实践行动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女权主义者通过选举、法律改革和政权干预等手段,促进了女性权利的扩张和保护。
女权主义运动:推动性别平等与社会变革
女权主义运动:推动性别平等与社会变革引言女权主义运动旨在争取女性的权利和平等,为性别平等和社会变革做出贡献。
这个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
它为解决性别不平等和种种歧视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并试图改变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
本文将探讨女权主义运动的历史背景、核心价值观、影响和挑战等方面,旨在呈现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视角。
历史背景女权主义运动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
马丁娜·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和奥林比亚·乔奇等早期女权主义者呼吁女性获得教育和政治权利。
然而,真正的女权主义运动始于20世纪。
一战过后,女性开始参与劳动力市场,并争取选举权。
1920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向所有女性赋予选举权。
这一胜利标志着现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始。
核心价值观1. 性别平等女权主义运动追求性别平等,主张女性和男性应该在法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
这包括反对性别歧视和暴力,争取同工同酬和平等职业机会。
女权主义者认为,男女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
2. 人身权利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的人身权利,包括自主权、自由权和尊严。
他们认为,女性应该有权决定自己的身体、生育和婚姻等方面的事务。
女权主义者主张取消令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传统和文化束缚,让女性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3. 多元主义女权主义运动强调多元主义和包容性,认同不同性别、种族、性取向和身份的人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女权主义者呼吁打破性别二元论的限制,承认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影响女权主义运动对全球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1. 法律保障女权主义运动的努力促使各国通过法律来保障女性的权益。
例如,许多国家通过法律禁止性别歧视,并确保女性在婚姻、离婚、性侵犯和家庭暴力等方面得到充分保护。
一些国家还通过法律措施促进性别平等,如鼓励女性参与政治和领导岗位。
女权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女权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女权主义是一种旨在争取男女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
对于女性来说,这个运动已经展示了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那么,女权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
一、推动了女性的平等地位女性通常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受到男性的歧视和剥削。
女权主义旨在打破这些不平等的现象,推动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地位。
它让女性的声音更加被重视,让女性有更多机会去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并且让社会更加了解女性所面临的问题。
1.1 打破传统观念女权主义呼吁人们重视性别平等,将男性和女性的角色进行平衡。
它打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认识和尊重。
1.2 推动政策变革女权主义者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推动女性发展的政策和倡议,例如增加女性的就业机会、推动女性参与政治生活等等。
这些政策的推行,让女性在社会中更加自由、平等。
1.3 丰富女性的人生女权主义让女性走出家庭,得到社会的认可,有机会充实自己的人生。
女性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女权主义的理念重视性别平等,他们向人们传达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观念。
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让人们不再局限于成见和不公,而更多地去思考性别平等、对待每个人都公平公正的问题。
这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1 反思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者通过呼吁消除性别歧视的行动,让人们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的行为。
因此,人们开始去关注女性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改变了社会上对女性的偏见。
2.2 拓展人们的视野女权主义的倡导,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了更多关于女性权益的问题,同时也对待少数群体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这个意义上,女权主义让人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看待这些问题。
三、推进了自由和平等的发展自由和平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
女权主义在推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努力,促进了整个社会向更为自由、平等的方向发展。
通过女权主义的努力,人们的观念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女权主义的特点及影响
女权主义的特点及影响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标签:女权主义;女性运动;思想运动;影响引言:女性主义运动是一个跨越阶级与种族界线的社会运动。
每个文化下面的女性主义运动各有其独特性,并且会针对该社会的女性来提出议题,比如中国的女性参政问题、女性劳动报酬偏低的问题;女性下岗失业比例偏高的问题;流产和遗弃女婴问题;婚后居住在男方家所带来的男女不平等问题;媒体和社会观念中的父权(男权制)思想残余问题等。
女权主义的含义与特征一、女权主义的含义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社会运动。
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1.宏观理论。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
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但是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
2.微观理论。
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种类繁多。
比如,交换理论:这一理论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为自私的、相互隔离的、无情感的行为者,而女性主义理论则做出了另一种假设,它假设人是相互连结的、利他的、有情感的。
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网络理论:女性主义用这一理论分析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
女权主义
英国素有女性天堂之称,他们崇尚“女性优先”的绅士风度,尊卑有序。
还有女性掌权听政则是国运隆昌的信条。
1914年1月11日,伦敦爆发了著名的女权运动者冲击白金汉宫,向英王乔治五世请愿的行动,这个事件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封建社会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束缚逐渐松动。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妇女要求在家庭中具有同男子相等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运动开始萌芽。
世界女权运动起源欧美国家。
女权运动的发展紧紧跟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进步,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女权运动的飞跃式发展。
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女权运动的萌芽,1869年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成立。
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女权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展开。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女权运动牢牢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同时它也带动了社会文化,特别是人权运动的发展。
70年代后,新女权运动从美国波及到欧洲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国。
联合国曾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 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译文理解成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
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
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活与人们的观念中,仍与男子不平等。
女权主义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力的问题,所以女权运动就变为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男女的权力架构,强调性别分析。
在我国也认识到,先讲女权是不行的,也要讲性别分析。
从女权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是认识的加深。
在国内目前多用女性主义,用性别研究两性权力有深层次的意义,而且用女性主义也容易让人们接受。
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旨在反对包括性别歧视在内的一切不平等。
女权主义对于参与的影响
女权主义对于参与的影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旨在争取女性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平等权益。
它对参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鼓励和激励女性积极参与各个领域,并为其争取平等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女权主义对于参与的积极影响,包括工作参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工作参与女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工作参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去,由于性别歧视和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往往受到限制,无法在工作市场上发挥自己真正的潜力。
然而,通过女权主义的努力,女性逐渐开始在各个行业获得更多机会,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女权主义促使企业提高性别平等意识,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
许多公司实施了平等的招聘政策,并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以确保女性能够在职业生涯中有更多的机会。
此外,女权主义也将工作场所的性骚扰问题置于议程上,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女性在职场中的权益。
其次,女权运动努力推动理念转变,鼓励女性追求高绩效和高薪资的工作。
通过呼吁平等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女权主义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好的经济福利,并推动了女性在职业领域的更广泛参与。
政治参与女权主义对于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也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政治领域往往成为男性的天下,女性在政治事务中的参与度不高。
然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
首先,女权主义提倡政治参与的平等权利,鼓励女性参选和投票。
女性政治家的诞生成为了女权主义的骄傲,她们的存在激励了更多的女性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并为女性议题发声。
其次,女权主义通过推动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改革,确保女性在政府中有平等的代表。
例如,一些国家采取了“女性友好”政策,要求政府部门在聘任和决策中平等对待男女,这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政治关键岗位的机会。
社会参与女权主义对于女性的社会参与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传统上,女性往往要扮演家庭角色,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然而,女权主义鼓励女性追求自身的兴趣,并争取融入各个社会领域。
首先,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提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权主义问题及影响
一、引言
从女权运动开始,女性争取自由和权利的运动从未停止。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权主义开始被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关注,最为直观的,也是最贴近女性生活和本身的,无疑是生育权的演变。
在古代社会,女权主义未发展前,生育是一个女性赖以生存和受人尊重的唯一因素,一个无法生育或是未生育的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极低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权主义越发对生育的问题产生了影响,进而影响了现代女性的职业生涯。
因此,在现代化生活中,女性的生育行为越来越深刻地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可以说,女性自身的特征会影响现实世界,甚至会影响人类下一代。
而在这些特征里,职业发展水平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二、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对于产后女性职业者这一特定人群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专注力和执行力。
然而,产后女性职业者的休息问题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一旦发生了产后女性职业者在专注力上的不足,便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活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而执行力是要求每一位产后女性职业者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能够第一时间、快速的将其扼杀于摇篮里。
如果产后女性职业者未能第一时间将事件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影响下,那么便会引发不可预期的后果。
(二)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
长时间的工作和没有固定的休假时间,会使得产后女性职业者被社会所孤立,人际关系得不到良好的改善。
由于产后女性职业者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导致了产后女性职业者不能有稳定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许多产后女性职业者除了在自己工作的圈子内进行娱乐和交流很少与外界
产生共同话题和兴趣爱好,这便限制了产后女性职业者对于社会的了解和自身的发展。
与亲朋好友之间的逐渐疏远,没有共同的谈论性话题这都是产后女性职业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常见的问题。
三、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影响的实际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调查以微信为发布收集资料的载体,25-35岁、已生育的女性为问卷调查的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发放200份问卷,回收问卷为181份,有效问卷173份,有效率为86%。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变量类别频率百分比
25-27岁8549.13
28-30岁8850.87年龄段
31-33岁15287.86
34-35岁2112.14
(二)生育对25-35岁女性职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5位25-27岁的女性在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期选择生育,进而对她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她们表示生育对她们职业发展最大的影响是,在生育过后,多数女性选择自己在家带孩子,而不是交给父母代为抚养,自然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动力来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85名女性现从事的职业基本为基础工作,即:文员;档案管理;医疗记录员等,没有较强的竞争性和压迫性,都是较为轻松的工作。
其中,28-30岁与31-33岁的
女性表示,自己的生育后对自己的事业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较小,并且自己生育后更加树立起了家庭观念和育儿意识,会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协助其进行抚养,而自己讲继续投身进职业发展。
然而,34-35岁的女性表示,自己之所以在30岁之后选择生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工作近10年后,职业发展较为稳定,即使之后在工作中需要分出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也不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影响力仍旧存在,但
是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其影响力相对较小。
(三)生育对女性职业工作时间的影响
题目\选项每天经常偶尔很少从来不与孩子交流58(33.53%)43(24.86%)35(20.23%)32(18.5%)5(2.89%)与孩子玩耍43(24.86%)37(21.39%)61(35.26%)30(17.34%)2(1.16%)陪同孩子学习18(10.4%)28(16.18%)52(30.06%)49(28.32%)26(15.03%)携带孩子外出5(2.89%)12(6.94%)28(16.18%)55(31.79%)73(42.2%)以上是的调查,主要是根据生育后的职业女性,同孩子相处的时间与工作
时间产生的矛盾问题。
根据以上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每天都会“与孩
子交流”的职业女性有58人,会在下班后或者是上班之前,抽出时间与孩子聊天、交流,而有88人会不定期与孩子产生交流,大部分原因是基于孩子多数时
间都由父母代为照顾,另外的72人很少有机会与孩子产生交流,主要原因是由
于孩子几乎是由父母照看,自己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照料,自然也缺少了与孩
子的交流。
同样,在“与孩子玩耍”的问题上,有过半的女性表示,自己很少
会与孩子一同玩耍,大多数时间集中在周末或是节假日。
而在“陪同孩子学习”、“携带孩子外出”的问题上,多数职业女性表示自己的主要时间都花费在工作上,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女性表示,自己是全职妈妈,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家照
看孩子,这部分人群主要是25-27岁的年轻人群。
四、改善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影响的建议
(一)寻求心理治疗师帮助,了解自身压力来源
只有积极的了解压力来源,才能保障产后女性职业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发展。
通过心理治疗师对产后女性职业者日常生活中的关切询问,缓解其生活
中的压力,以便深入了解产后女性职业者的生活中的困难,针对生活困难做出
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工作时长、加班等情况中。
心理治疗师应详细地询问产后
女性职业者的工作情况,将产后女性职业者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积极的整合归纳
以便进行更为贴切的心理治疗。
同时,产后女性职业者也要建立好自己的心理
健康档案,将每次与心理治疗师交流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且不间断地对自己
进行心理状态的监测。
这样,平时通过查阅档案,研究心理变化特征和现实思想状况,就能随时把握自的心理发展趋势。
(二)降低工作压力,并采取不同的方式释放压力
对于产后女性职业者自身来说,压力来时要学会自我调节,加强自身修养。
以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快和抑郁,以解除心理压抑和精神紧张,自我调节,有张有弛。
心理学主张“合理宣泄”,正常人的哭和笑是保持心理平衡、进行情感宣泄所采用的生理手段。
因此在释放压力时,要多与他人说出内心感受、苦闷和矛盾,借此达到减轻压力、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目的,或是通过书写、听音乐、运动、喊叫、哭泣等方法,发泄被压抑的情感,让其获得心理上的舒解。
五、结论
在女权主义的社会化进程中,生育问题已经成为了女权主义变迁发展下的主要产物。
因此,对于现代的女性而言,产后的女性职业者要多和家人和丈夫谈谈心、多沟通交流。
也许你白天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一定要利用好晚上下班和休息的时间,好好的跟全家人谈谈心,谈谈对各自的看法,争取每个人都做个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长期的延续下去,全家人的关系才会更加的和睦相处,当然在批评的时候要虚心接受,自己自我批评一定要彻底真实,这样才能换来家人对你的理解。
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相辅相成;只有家庭的和睦和谐,才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更好地发展。
六、参考文献
[1]苏津津,李婕.生育对职业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
源开发.2015(05)
[2]刘建花.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及对策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4(04)
[3]黄桂霞.生育支持对女性职业中断的缓冲作用——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为基础[J].妇女研究论丛.2014(04)
[4]吴立.突破女性管理者职业发展的“玻璃天花板”[J].现代企业.2014(05)
[5]余秀兰.女性就业:政策保护与现实歧视的困境及出路[J].山东社会科学. 2014(03)
[6]许玉婷.女性就业现状与其社会心态关系研究[J].才智.2013(34)
[7]杨玮,李佳芸.职业女性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3(12)
[8]金窗爱,金喜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2(01)
[9]翁清雄,席酉民.企业员工职业成长研究:量表编制和效度检验[J].管理评论. 2011(10)
[10]苏雪萍.论企业女职工生育成本的分配——职业过程性别歧视现象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11]Zeynep Aycan,Mehmet Eskin.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Childcare,Spousal Support,an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n Reducing Work–Family Conflict for Men and Women:The Case of Turkey[J].Sex Roles.2005(7)
[12]Yueng-Hsiang Huang,Leslie B.Hammer,Margaret B.Neal,Nancy A.Perr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to-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to-Work Conflict: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