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知识点小结(1)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44e6e2ce2f0066f5332284.png)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1.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高中摩擦力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摩擦力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95be3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a.png)
高中摩擦力的知识点总结高中摩擦力的知识1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1)静摩擦力的大小: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
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eb59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8.png)
高中物理必修摩擦力知识点总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要发生,就会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里就是摩擦力。
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高中物理必修1摩擦力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中物理必修1摩擦力知识点(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N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 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必修1摩擦力基本要求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会运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知道动摩擦因数无单位,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6.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高中物理学习方法1. 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较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愿意学习。
愿意学习,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有了乐趣,长期坚持,就产生了较稳定的学习兴趣—志趣。
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是成长生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摩擦因数的知识点总结
![摩擦因数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2ae8e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7.png)
摩擦因数的知识点总结1. 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是在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它们的粗糙表面会产生摩擦力,这是由于两个表面之间存在微小的凸起和凹陷,这些微观结构造成了摩擦力的产生。
摩擦力与两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质量、表面间的压力等因素都有关。
2. 摩擦因数的定义摩擦因数(也称为摩擦系数)是用来描述两个物体间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它定义为摩擦力与垂直于物体接触面的压力之比,通常用希腊字母μ(mu)表示。
摩擦因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状态,常见的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
3. 静摩擦因数静摩擦因数是指在物体静止时的摩擦因数。
当物体受到外力时,静摩擦力会阻碍物体产生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有关。
静摩擦因数是在物体开始滑动之前的最大摩擦因数,当外力大于这个临界值时,物体就会开始运动。
4. 动摩擦因数动摩擦因数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因数。
当物体受到外力产生运动时,动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继续运动,动摩擦因数通常小于静摩擦因数。
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状态,以及物体的相对运动速度。
5. 摩擦因数的影响因素摩擦因数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状态、压力大小、表面间的接触面积、温度等因素。
通常来说,表面越粗糙的物体摩擦因数越大,压力越大摩擦因数也会增大,而温度升高会使摩擦因数减小。
6. 摩擦因数的应用摩擦因数在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对于物体的运动、运动轨迹、稳定性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机械制造中,摩擦因数的大小会影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选材,在交通运输中,摩擦因数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制动效果,在建筑工程中,摩擦因数会影响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等。
7. 摩擦力的减小与增大在实际应用中,人们经常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小或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主要包括表面平滑处理、润滑、使用滚动替代滑动等,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接触面积、增加物体之间的压力等。
摩擦力知识点
![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4e66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4.png)
摩擦力知识点一、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间有压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④接触面不光滑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
(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要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①大小: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
②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静摩擦力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接触面间便出现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只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它不一定是阻力。
①大小: ⑴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μ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既Fm=μFN。
⑵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0<Ff ≤Fm②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二、摩擦力有无的确定1、由产生条件确定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四个条件是否满足。
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
三、摩擦力方向的确定1、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对”二字决定了参照物的选取。
一般情况下是选地面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而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参照物不能任意选取。
判断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时,必须以且中之一做参照物。
四、摩擦力大小的确定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要特别注意物体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二者的大小变化情况是不同的。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N有关,成正比,与引起滑动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无关;而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N无关,由引起这个摩擦力的外力决定,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 N有关。
因此,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应由引起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大小来确定,不能用f=μN计算。
中考物理摩擦力与实验解析
![中考物理摩擦力与实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b7207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2.png)
中考物理摩擦力与实验解析摩擦力及其实验问题知识点1:摩擦力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1)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2)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知识点2:探究摩擦力实验(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2)实验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应用转换法。
(3)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例题1】(2020湖南常德)如图,物体重50N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F压=30N,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2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NB. 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250PaC. 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 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答案】A【解析】A.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是平衡力,那么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50N,故A正确;B.物体对墙壁的压强故B错误;C.物体是被压在竖直墙壁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D.若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而物体原是静止的,那么还会保持静止不动,故D 错误。
摩擦力知识点讲解
![摩擦力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726bd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e.png)
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f N μ=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要点二、滑动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 Nμ=说明:①压力F N 与重力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1μ<.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只由μ和F N 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要点三、静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max0f f ≤≤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A.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要点四、最大静摩擦力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当人用水平力2F 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ax 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max f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max 0f f ≤≤.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要点五、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c4bf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8.png)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 摩擦力一、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二、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
接触面的材质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的分类①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
②滚动摩擦力:两个物体表面发生滚动产生的摩擦力。
③静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四. 理解摩擦力①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但是摩擦力的方向并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而是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无关。
五、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滑动,如刹车、防滑垫等。
摩擦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如行走、书写等。
六、计算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f≤μsN实际静摩擦力:Ff=μsN滑动摩擦力:Ff=μdN其中:Ff:摩擦力(N)μs:静摩擦系数μd:滑动摩擦系数N:压力(N)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的材质:接触面的材质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在接触面上有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
八、摩擦力练习题1.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求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少?2.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推力为50N,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3.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倾斜的桌面上,与桌面倾斜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少?答案1.100N2.50N3.50N知识点2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1. 增大有意的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2.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
摩擦力知识点
![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c1538001f69e31423294bd.png)
一. 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条件:相互接触,产生形变;接触面粗糙;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种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挤压且有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该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有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跟正压力N 成正比;f = μN ,其中μ是比例常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称为动摩擦因数,它与相互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例一】 如图,某时刻木块正在以3m/s 的速度在以5m/s 速度向右传送的传送带上向右运动,试判断:1.木块的运动方向。
2.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
3.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答案:1.木块是向右运动.2、木块相对于皮带是向左运动.3、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向右.【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挤压且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该力叫做静摩擦力。
设问: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什么?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 〔3〕有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力规律探究:① 一个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怎样?② 一个较大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方向怎样?③当拉力F 增大到某一值时,木块被拉动。
在木块拉动前后,摩擦力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实验情况和演示实验的观察,总结一下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大小:0≤F ≤F max 〔最大静摩擦力〕教师动画播放,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变化关系。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范本(2篇)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622b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6.png)
2024年高考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范本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相互接触面的粗糙度或者其他原因而产生的阻碍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在力学中,摩擦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物理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2023年高考物理考试中,摩擦力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摩擦力的基本概念、类型、计算方法等进行详细总结。
一、摩擦力的基本概念1. 摩擦力的起源: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存在着不规则、粗糙的微观形态,使得两物体之间的接触点形成了微观不均匀,在相互接触时形成了摩擦力。
2. 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物体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当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时,称为静摩擦力;当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时,称为滑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是水平方向时,摩擦力的方向与所给出的运动方向相反;当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是垂直方向时,摩擦力的方向与当地所给出的运动方向相同。
二、摩擦力的类型1. 静摩擦力:当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时,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粗糙度、物体质量以及垂直于接触面的受力大小有关。
静摩擦力的大小不超过一个最大值,称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2.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存在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粗糙度、物体质量以及垂直于接触面的受力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一般小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三、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 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μs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力的垂直分量。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粗糙度以及受力的垂直分量有关。
2.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小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μsN,其中μk为滑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力的垂直分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粗糙度以及受力的垂直分量有关。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2940a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8.png)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间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力。
下面将详细解释摩擦力的知识点。
一、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指当物体相对静止时,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阻碍物体开始运动。
2.动摩擦力:物体开始运动时,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阻碍物体继续运动。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
1.法向力: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是由于物体重力引起的,也称为法向力。
法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粗糙度: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会增加两个表面接触的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
三、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垂直力和摩擦系数之间的乘积有关。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sN,其中F为摩擦力的大小,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间的垂直力。
2.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垂直力和动摩擦系数之间的乘积有关。
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N,其中F为摩擦力的大小,μn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间的垂直力。
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润滑:在物体表面涂抹润滑剂(如油、脂等)可以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2.平滑物体表面:对物体表面进行抛光或者涂刷防滑漆,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减小摩擦力。
3.减小物体质量:减小物体的质量可以减小物体间的垂直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4.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法向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五、应用摩擦力的现象和方法1.制动:利用摩擦力的阻力来实现减速和停止的作用,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
2.爬坡: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在斜坡上爬行,例如摩擦力可以使一个人在地面上行走。
3.拉动物体:摩擦力可以用来拉动物体,例如牛拉车、人推车等。
4.信号装置:利用摩擦力可以制造一些声音、光、热等信号。
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86c1c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f.png)
摩擦力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导语:摩擦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力量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摩擦力的定义、计算、影响因素、应用和相关实验的分析,全面总结摩擦力的知识点,并配以思维导图,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
一、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力,也是由于两个物体接触表面间的不规则性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总是相对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摩擦力是一种宏观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而在微观层面上,摩擦力是由于接触物体表面间的不规则性所引起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二、摩擦力的计算1. 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静止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凹凸不平程度和受力的垂直压力。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μs*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法向压力。
2. 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是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其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接触面的不规则性及受力的垂直压力。
动摩擦力可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动摩擦力(F)=μk*N;其中,μk为动摩擦系数,N为法向压力。
3. 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是表征两个物体间摩擦性质的参数,通常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
静摩擦系数指在物体相对静止时所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的比值,而动摩擦系数指在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的比值。
摩擦系数通常是实验测得的结果。
三、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 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度直接影响着摩擦力的大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往往越大。
2. 物体间的压力物体之间的垂直压力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压力越大,摩擦力通常也越大。
3. 物体的摩擦系数物体的摩擦系数决定了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材质或不同环境下的物体都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
4. 表面润滑表面的润滑状况对摩擦力也有显著影响,光滑的表面通常摩擦力较小,而润滑的表面也能减小摩擦力。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cc3d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1.png)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中学物理中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摩擦力的关键知识点:
1. 摩擦力的定义: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2. 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阻止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符合福科定律,即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垂直压力成正比。
3. 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与静摩擦力相对应的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4. 摩擦系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之间的物质性质有关,可以用摩擦系数来表示。
摩擦系数可以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表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5.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6. 使用斜面降低摩擦力: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减小垂直于斜面方向的摩擦力分量,从而减小了摩擦阻力,使物体能够更顺利地运动。
这些是中学物理中摩擦力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理解这些概念和相应的公式可以帮助你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
![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02b84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7.png)
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篇1(1)滑动摩擦力:f=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O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一物理摩擦力公式的知识点篇21.正确理解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要正确分析出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就必须全面认识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三:①粗糙接触面。
摩擦力是接触力,它只能产生在两相互接触、表面粗糙的物体之间。
在理想情况下,若认为接触面“光滑”,则不考虑摩擦力的存在。
②正压力的存在。
正压力的存在是产生摩擦力的前提。
如果两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无挤压作用,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也将为零。
有些同学认为压力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相等,这是极其错误的。
在不同的物理情景中,正压力的产生原因是不同的。
③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在分析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时,应考虑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与之接触的物体有无相对滑动或有无相对运动的趋势。
[注: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假如没有摩擦力作用时,将要发生相对滑动的方向。
]例如:擦黑板时,黑板处于静止状态,但它相对于黑板擦发生了相对运动,因而黑板将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点
![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782b5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f.png)
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点一、摩擦力的概念。
1. 定义。
-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例如,当我们推箱子时,箱子与地面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
2. 产生条件。
- 物体间相互接触且挤压。
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书与桌子表面相互接触并且书对桌子有压力,满足这个条件才可能有摩擦力。
- 接触面粗糙。
如果接触面是非常光滑的理想平面(实际上不存在),摩擦力就很难产生。
像冰面相对比较光滑,摩擦力就比普通路面小很多。
- 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例如,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所以它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而在地面上滑动的物体,因为有相对地面的运动,所以受到摩擦力。
二、摩擦力的分类。
1. 静摩擦力。
-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例如,我们用力推桌子但没有推动,桌子与地面之间的力就是静摩擦力。
- 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是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而变化的,它的大小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并且有一个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例如,当我们逐渐增大推桌子的力,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桌子才会开始运动。
- 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有向下滑的趋势,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2. 滑动摩擦力。
-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例如,在冰面上滑行的冰鞋与冰面之间的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 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其计算公式为F = μ F_N,其中F是滑动摩擦力,μ是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μ越大),F_N是压力。
例如,在水平地面上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_N = mg(g为重力加速度),如果动摩擦因数为μ,则滑动摩擦力F=μ mg。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fbd47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f.png)
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导语】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关键阶段,今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以下是作者为你整理的《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学习路上,作者为你加油!1.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1)滑动摩擦力:f=N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能够等于G;也能够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安稳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畴:Of静fm(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能够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能够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2.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1.摩擦力方向的判定(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难看出,判定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关键是判定“相对运动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由于物体的运动是比较直观的,但千万不要认为“相对运动的方向”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方向,这是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所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例如,你在运动的汽车上推动箱子时,箱子遭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箱子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方法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当然这里的关键也是判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又难以判定,这就使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为一个难点.同学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①用假定法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假定接触面是光滑的,判定物体将向哪滑动,从而肯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定出静摩擦力的方向.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定静摩擦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力知识点小结【基础知识梳理】(1)产生条件: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物体必须互相接触且有压力. 第二,接触面粗糙.第三,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将要运动(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运动(位置相对发生改变) .(2)摩擦力的分类:(3)物体在__ 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滑动摩擦力)物体在__ 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滚动摩擦力)物体_________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静摩擦力)(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5)增大有益摩擦:(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摩擦力大小的测量:【基础知识思考】1、怎么判断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吗?3、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4、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吗?【基础题型归类】题型一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能区分三种摩擦例1 下列几种情况中,属于滚动摩擦力的有( )A.用卷笔刀削铅笔,刀口与铅笔之间的摩擦B.用砂轮盘磨刀,砂轮与刀口之间的摩擦C.小孩从滑梯上滑下,小孩与滑梯之间的摩擦D.用圆珠笔写字时,滚珠与纸之间的摩擦答选D例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受滑动摩擦力答选D题型二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
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所供选用的器材有:A .长木块,B .木块,C .毛巾,D .棉布,E .弹簧测力计,F .砝码,G .多支圆珠笔芯.(1)为了检验猜想①是否正确,列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2)为了检验猜想②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木块与木板,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步骤l 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步骤2 在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使砝码和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步骤3 在水平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木块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丙),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 .“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①、②、③)中哪—个的正确与否。
( )B .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如图8-10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 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A .甲大B .乙大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答 选C题型三 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例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利弊,说法正确的是( )A .机车启动时,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是有益的B .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间的摩擦是有害的C .骑自行车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且毫无益处D .人走路时,鞋底与路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棉布上图8-10答选A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砂子B.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C.在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绳子D.鞋底上有高低不平的花纹答选B【基础知识训练】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题型三)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图8-11____________________;(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_____.6.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题型三)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7.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题型三)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8.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那么下列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题型一)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B.人将寸步难行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D .物体将漂浮在空中9.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题型三)A .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B .“神舟5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C .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D .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10.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三个实验: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木块在垫有棉布的水平木板上运动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问题:(题型二)(1)拖动木块应做什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二为什么要用同一木块,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三为什么要用同一水平木板?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提高训练】1.狗用200N 的水平拉力拉总重为5000N 的雪橇在冰面上匀速向西前进,速度为1m/s,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_.若在雪橇上再装些货物,则摩擦力将___________.若雪橇以2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二)2.某同学用手把5N 重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要使木块不下落,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是____N,方向___________.大”、“不变”或“变小”) 3.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擦力是_______N. (题型二)4.如图8-12所示,10N 的拉力F 甲、F 乙为________N,方向是5.在奥运会上,A C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 6.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不妥当的是 ( ) (题型一)A .滑动摩擦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上B .两个物体之间若没压力,即使表面粗糙也没有滑动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增大重力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7.为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人们采用了下面一些做法:①自行车车胎表面有花纹:②螺丝刀的木柄刻上一排凹槽;③移动笨重的箱子时,在箱底垫上几根铁管;④农用脱粒机的轮上常涂上皮带蜡。
这些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题型三)A.①③B.只有②C.①②④D.②①8.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后,阻碍人前进B.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推动人前进C.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D.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前进9.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
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题型一)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10.(1)为了移动笨重的箱子,常在箱子下面垫几根圆棍子,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
(2)雨后泥泞路上,是挑担走路滑得厉害还是空手走路滑得厉害?为什么?11.滑动摩擦力在研究有关物体运动情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也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有些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器材:a.斜面b.带钩的正方形木块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e.几条毛巾f.直尺g.弹簧称h.硬纸板(1)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___________;(2)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8-13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要求图8-13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题型三)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