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101](https://img.taocdn.com/s3/m/dce5d964a98271fe910ef9f9.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601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3月09日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目标:1、能通过读图,掌握北方地区的范围。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掌握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在地区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掌握北方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学引导:读课本9页至12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读课本图6.3,找出北方地区的范围: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和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和,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3、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夏季,冬季。
大部分地区属于区。
4、北方地区的黑土地和黄土地都是怎么形成的?5、北方地区降水,耕地多为。
主要种植等粮食作物,以及等经济作物,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6、由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灌溉水源不足,尤其是季,国家为缓解这些地区淡水资源之不足,采取了措施。
但从长远看,本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发展农业。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7、读10页图6.5,结合课本9页图6.3,完成下列要求:1)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8、合作交流,并完成课本12页课后活动题1、2、3。
达标检测:1、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下列农作物或农产品不属于该地区的是()A、甜菜、苹果B、柿子、花生C、棉花、葡萄D、油菜、甘蔗2、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严重问题,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3、下列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辽东丘陵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云贵高原D、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4、根据所学,结合课本9页图6.3,完成下列填空:1)被称为“黑土地”的是;2)被称为“黄土地”的是;3)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点是4)哈尔滨比郑州的年平均气温要(高/低),青岛比兰州的年降水量要(多/少),原因是。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完整版.docx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完整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7535ef5be1e650e53ea9903.png)
年级地理课题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 1 课时授课人上课时间年月日年级班姓名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学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 在地图上找出秦习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学备注标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学法指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和主动探究。
指导不同的地理区域学生预习; 1、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2、主要的区域类型有、、。
探究一;同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多重身份?探究二;活动题(自主学习教师点评)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生预习; 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自2、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学探学究习过程3、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界线?探究一;活动题(自主学习教师点评)自主练习:(基础训练)1、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______或不同 ______的区域。
2 、根据各地的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特点的不同 ,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4、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 .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 C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3.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A .黑龙江B.黄河C.长江D(.珠江)4、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A 、长春市B 、东北地区)C、内蒙古自治区D、北方地区5、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自A 、北方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青学藏地区检测6、不属于秦岭 - 淮河的意义的是:A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C、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7、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A 、内蒙古自治区B 、西藏自治区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9、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A 、第一、二位B 、第三、四位C、第五、六位()D、第七、八位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2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201](https://img.taocdn.com/s3/m/7dc1f3d76f1aff00bed51eda.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702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4月06日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目标:1、能够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影响。
4、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3、通过课本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体会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置性小研究:结合课本49页至57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概括: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结合课本资料及51页课后活动题1,归纳河流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课本52页活动题2,回答: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3、议一议,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达标检测: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京沪高铁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鲁、苏、四省。
2、京沪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3、甲、乙两图是北京、上海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图,雨季较长的是图,能代表上海的是图。
据图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
课时回顾总结:教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https://img.taocdn.com/s3/m/fa46b9b669eae009591bec39.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题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1〕
修订审核
学习目标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自主空间
一、导入设计: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 黄土高原因外表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
位于我国地区,
它东起,西至,北连,南抵。
跨
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3. 黄土高原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有:传统民居,地方
民歌。
、、、。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土的来源地是、
和我国内陆地区。
6.黄土高原深厚黄土的堆积原因是作用形成,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那么是作用。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
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小组间质疑或补充教师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dbf66336c1eb91a375df7.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1 地理差异显著课堂导学知识点 1自然环境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目表现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点 2 人类活动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目表现农业生产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知识点 3秦舍一淮河一线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交通运输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工具典型示例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B.??C.??D.??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a1ae30975f46526d3e10a.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主备人:陈廷杆【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习重、难点】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的西北角。
2.自然环境:北京气候类型为气候,地势高,低。
3.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中心,也是中心。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44—47内容,完成下列填空:【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湿润的气候,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__ ”,四川盆地被称为“________ ”。
5.植被类型: ____【重要的水田农业区】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也种植___ 、 ______、______ 等。
盛产、、、以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三、分组合作学习1.读P45图7.3,探究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2.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完成P46活动题1、2、3题。
3.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完成P48活动题1、2、3题。
四、总结提升: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湿润的气候,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__ ”,四川盆地被称为“________ ”。
5.植被类型: ____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7fa87e6294dd88d1d26b44.png)
组成
由、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半岛、和三部分组成。
面积和人口
万人,km2
万人,km2
人口密度
地狭人稠。
解决办法:“上天”()、“下海”()
历史回顾
侵占多年
侵占多年
回归时间
经济特征
中心、、金融中心、和
。
博彩旅游业发达。
2我国政府制定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含义
海上米仓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东方甜岛
盛产,制糖业发达。
水果之乡
盛产、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森林之海
森林面积广阔,有“”的美誉。
东南盐库
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美丽宝岛
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等。
富饶宝岛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2)合作学习:
1、完成P36活动题2、3题
2、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P37
①
②
③
3、工业分布特点:。(结合P38活动题1)
原因:
①,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
③
④海运便利
四、知识网络:
五、反馈训练:1.填空
(1)台湾省位于我国,隔与我国省相望,由及、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为主,其中最高峰是。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二、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三、导学过程:
⑴自学指导:
1、美丽富饶的宝岛(P33中的图6.2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4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401](https://img.taocdn.com/s3/m/ebb00eda3186bceb19e8bb87.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 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 编号:060401 课型:展示引领课 授课时间:2014年03月23日 课题: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能力目标:1、能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能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北京的现代化,体会古城的变迁史与水源的密切关系,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中应如何保存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古城风貌)。
教学重难点: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掌握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概况;四合院等古城风貌的保护。
前置性小研究:1、读课本“政治文化中心”(32页至35页)框题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网络:2、读课本36页至41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网络: 经纬度位置:经纬度是 ,位于 (温度带)带。
海陆位置:北京位于 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
东面是延伸向 海的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 地理位置 进入 地区。
相对位置: 西面是 高原,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 高原。
向南是 平原。
地势: 高, 低。
河流:自 向 流。
气候:北京属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
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 、 中心,也是 中心。
历史: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 多年的城建 史和 年的建都史。
旧城格局:城内建筑排列成“ ”字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其他城 市建筑沿中轴线呈 分布。
名胜古迹: 、 、 、 、 、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概况 历史悠久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课本35页图6.44,完成下列要求:1)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2)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达标检测: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选出了新一届中共领导人,读北京及周边地区简图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 B 山脉 C 半岛2)北京的地势特点是3)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从城市职能分析,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d7674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a.png)
知识点一、地理差异明显1、读图·析图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然差异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河流流量河流汛期人文差异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传统交通方式民居特点总结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3、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A、横断山脉B、天山—阴山一线C、巫山—雪峰山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2、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3、宜宾市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宜宾市属于()A、暖温带、湿润地区B、亚热带、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5、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相一致的是()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读右图,完成7-8题。
7、除纬度因素,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人类活动B、降水C、海陆分布D、地形8、如此山脉是秦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山脉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B、此山脉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大体一致C、此山脉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D、此山脉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10、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10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100101](https://img.taocdn.com/s3/m/ffd455e5856a561253d36f05.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1001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5月10日课题:中国在世界中知识目标:1、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2、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认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了解我国是如何做负责人的大国的。
能力目标:1、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2、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认识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了解我国是如何做负责人的大国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前置性小研究:读课本98页至103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地域,人口。
2、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完成。
2)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经济再次加速,建立了、、、经济特区。
3)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2009年起,成为世界第大经济体。
3、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关系不够和谐;2)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部发展极不平衡,与以及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3)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例如南海区域的黄岩岛和东海区域的钓鱼岛。
3、做负责人的大国: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
下面列举了一些,你能否解释?你还能列举哪些?经济特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工业园超级水稻青藏铁路高速铁路神舟飞船上海浦东新区互联网嫦娥计划数字校园……2、如何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针对课本102页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是如何去做“做负责人的大国”的?达标检测:1、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巴西D、中国2、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②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③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④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3、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A、提高土地利用率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理念相背离的是()A、节假日少赠送纸质贺卡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C、下班后把电脑设为待机状态,以减少开机时间D、多乘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课时回顾总结:教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9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90101](https://img.taocdn.com/s3/m/69ebcb1059eef8c75fbfb390.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901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4月29日课题: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目标:1、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及其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1、找出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及其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青藏地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的独特风光。
教学重难点: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人们的生活及其农业概况。
前置性小研究:读课本84页至90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位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部,山脉以西,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分布: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的大高原,素有“”之称。
3、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4、气候:具有独特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日温差。
由于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强。
5、民族: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6、传统服饰:藏族的传统服饰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呈现变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
”之说。
7、农牧业:1)青藏高原是我国的牧区,在独特地高寒条件下,生长着能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由于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所以其农业主要分布于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例如南部的,东部的,分布着农业。
主要种植、等作物。
8、饮食:日常主食主要是,肉也是常见的食物。
为了抵御严寒,他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酒。
9、居住:牧民一般居住在用搭成的中;在农区和城镇多见。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课本87页图9.9,交流推测“高原之舟”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2、读课本90页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读课本85页图9.3、86页图9.5,结合资料,以拉萨为例概括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底发展农业所具备的热量条件。
2)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501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50101](https://img.taocdn.com/s3/m/c4ca3af7770bf78a652954ff.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501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3月06日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目标: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各自范围。
能力目标:1、能在地图上找出并确定“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该线的地理意义。
2、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并能通过读图掌握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去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差异教学重难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之间的划分依据。
自学引导:阅读课本2页至6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但大体有一些规律(结合图5.1理解):1)自南向北,维度,气温。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降水。
东南地区呈现景观,西北内陆地区呈现景观。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海拔逐级。
2、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致使各地人类活动也呈现。
例如:1)农业:西东、南北;2)人口、城市、交通:东西;3)经济发展水平:东西3、我国各地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例如:1)按照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2)根据干湿状况,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
4、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5、阅读课本2页图5.1,并结合上学期所学知识,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完成下表:达标检测: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以下不属于自然环境差异表现的是()A、气温B、降水C、地势D、经济水平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3、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民居特点是()A、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B、屋顶坡度大,墙体高C、屋顶坡度小,墙体高D、屋顶坡度大,墙体较厚4、以下地理区域类型中,属于文化区的是()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上海市D、山东齐鲁文化区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北方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D、北方民居比南方民居的屋顶坡度大课时回顾总结:1、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重要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之间各以什么依据划分?各个地理区域之间有什么差异?教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d1544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7.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第一章中国气候类型与分布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的研究,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了解气候对人们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明确中国气候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1 中国气候的类型与分布1.2 气候对生态的影响1.3 气候对经济的影响1.4 气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第二章中国自然灾害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的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及其特点,了解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
2.1 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2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3 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第三章中国北方的草原生态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北方的草原生态,了解中国草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保护草原的措施。
3.1 中国北方的草原分布与类型3.2 草原对生态的影响3.3 草原对(游牧)民族生活的影响3.4 草原保护第四章中国南方的水资源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南方的水资源,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1 中国南方水资源的分布与特点4.2 南水北调工程4.3 保护水资源第五章人口与城市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了解城市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中国的“城市病”现象及其影响。
5.1 人口的城市化变化5.2 城市化的优势与劣势5.3 “城市病”现象及其影响第六章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现代化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了解现代化的数据库与过程,理解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
6.1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6.2 现代化的定义与过程6.3 现代工业与环境保护第七章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7.1 中国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7.2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7.3 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影响第八章中国的区域合作和地缘政治导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了解中国与邻国的区域合作,了解中国的区域地缘政治与国家统一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30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301](https://img.taocdn.com/s3/m/dc391ccb58f5f61fb73666e5.png)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703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4月08日课题: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知识目标:1、说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
4、了解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密切的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1、据课本图文资料说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和范围。
2、根据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结合练习题概括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
4、了解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密切的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一国两制”的政策,掌握“前店后厂”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国两制”政策,体会港澳和内地之间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前置性小研究:读课本58页至63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简图:地理位置:地处中国大陆的端。
与省相邻,香港在珠江口侧,澳门在珠江口侧。
组成:香港由、半岛、和附近很多岛屿组成;澳门由半岛、岛和岛组成。
社会制度:实行制度。
人地资源:香港和澳门地人,自然资源。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也是重要的国际中心、中心、中心及中心。
被誉为“”。
澳门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业。
祖国内地的优势是资源、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人才和。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课本60页图7.31 香港卫星影像图,说说香港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特点:2、读课本61页“上天下海”,谈谈你对这两种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的看法:3、结合课本61页活动题3,谈谈你的看法。
达标检测: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A 是 ,海域B 是 。
2、图示地区农业发达。
棉花、甘蔗、甜菜、和水稻等农作物中,最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除气温高、热量充足外,本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其他有利自然条件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75f287680203d8ce2f24a5.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臵、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原因和主要地理差异。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臵、范围及划分原因。
【学习难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预习案一、导学引航研读教材1.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2.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是按什么划分的?二、预习反馈自主探究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臵、范围及划分原因。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探究案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臵、范围及划分原因。
四、展示点评总结拓展1 .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差异。
2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位臵、范围及划分原因。
训练案五、清理过关当堂检测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4.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和等。
5.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地区。
(二)选择题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接近()A、200mmB、400mmC、800mmD、1600mm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界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季风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3.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A、青藏高原B、山西C、深圳D、山东半岛4.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A、深圳、广东B、北京、重庆C、香港D、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5 .我国四大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6 .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7.云南省大部分位于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8.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9.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10.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三)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 .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 地区B 地区C 地区D 地区2 .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自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到秦岭、淮河,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说出四大地理单元之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自学重点、难点】“秦岭一淮河” 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导入新课】1、讨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说出差异。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出中国不同地方之间的差异。
3、播放京剧《花木兰》与黄梅戏《天仙配》,让学生说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自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开启智慧之门。
1、地理差异显著(1)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通过图 5.1,分别讨论我国不同方向的气温变化及景观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表现在:自南往北,纬度逐渐 _______ ,气温逐渐________ 。
南部的_________ 长冬无夏,北部的长冬短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 ____________ ,降水_________ 。
东南沿海的环境比较 _______ ,西北内陆则比较_________ 。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___________ 分布,逐级 ______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类活动差异表现在:我国农业具有、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 ________ , _________ 。
(二)活动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2、四大理地理区域读图5.5找到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并说出名称。
四大里地理区域是指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结合图5.5和图5.1 ,完成教材第6页活动题,总结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 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 秦岭淮河一线是半湿润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 秦岭淮河一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0° C 等温线); (4) 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三)反馈练习 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年降水量线最 接近?()A 、 200 mmB > 400 mC 、 800 mmD 、 1600 m m2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5 .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课题】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自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到北方地区的范围,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 分析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自学重点、难点】 能够分析北方地区不同城市的气候差异和原因。
【导入新课】1、播放《沁园春 雪》诵读视频,让学生了解北国风光。
【自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开启智慧之门。
1、黑土地黄土地6 .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A 、青藏地区B 、南方地区C 、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四)我的收获: 整理学案,总结反思。
A 、气候差异B 、地形差异3.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A .山东省B 、山西省 C4 .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C 、河流差异 河北省 DC 、西北地区D 、植被差异浙江省( )D 、青藏地区(1)观察图6.1和图6.2,分析北方不同地区的差异。
(2)读图6.3,说明北方地区地理位置:主要位于以东,以南,以北,东临和。
地形主要以和为主。
东部有面积广阔的平原和_ 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高原。
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带和—带,气候类型主要是气候。
气候特点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属于区。
降水季节分配并主要集中在。
(3)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_ ,被称为“黄土地”的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二)活动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讨论完成完成第10页活动题。
(1)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地的共同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家庄与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北方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 ,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________ 、等,经济作物主要有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 等。
(2)南水北调:为了缓解______ 平原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是 __________ 和_ —两个城市。
(3)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和影响:气温______________ ,降水_____________ 。
对农作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应对春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反馈练习1 . 关 于 北 方 地 区 的气 候 叙 述 正 确 的是 ( A 、四季如春B 、全年高温多雨D 、 冬 季 寒 冷干 燥, 夏 季 炎 热 多 雨 2 . 北 方 地 区 和 南 方地 区 的 分 界 线 是 ( )A 、 秦岭 —— 淮 河 一 线B 、 大 兴 安 岭C 、 巫山3 .下 列 地 形 区 、 山 脉 属 于 北 方 地 区 的 是 ( )A 、 太 行 山 、 内 蒙古 高 原B 、 阴山 、 东 北 平 原C 、 山 东 丘 陵、 松嫩 平 原 、D 、 小 兴安 岭 、 云 贵高 原4 . 下 列 不 属 于 北 方地 区 的 是5 . 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林 主 要 分 布 在 我国 的 ( )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四)我的收获: 整理学案,总结反思。
【课题】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二节 “白山黑水”一一东北三省【自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到东北地区的范围,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2、 分析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自学重点、难点】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导入新课】“东北二人传”视频导入。
【自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开启智慧之门。
1、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 概况:东北三省主要是指 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个省,位于我国的 部。
这里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之称。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有我国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__ 。
“白山”指的是 __________ , “黑水”指的是 _______ 。
东北三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黑龙江一 _____________ ,吉林 — _______ ,辽宁一 ________ 。
(2) 地形和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 和 _____________ 为主。
在图6.11上找到中朝两国 的界河是 _______ 和 ________ ,中俄两国的界河是 __________ 。
人们常用 ___________ 、— ________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C 、全年干燥少雨D 、 武 夷 山A 、黄土高原B 、东北平原C 、四川盆地D 、山东丘陵(3)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是。
由于_____________ 较高,加上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 _ ,因此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夏季短促。
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较多。
因此属于气候。
(二)活动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1)认真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从南到北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分布:气温从南向北逐渐 __________ ,降水从南向北逐渐___________ 。
2)完成16页活动题:合作讨论完成。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地区。
东北平原主要盛产的农作物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 __________ 、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粮食盛产基地。
东北平原包括 ________________ 、_和三个平原。
其中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的粮食生产基地。
(2)完成18页活动题:图6.18说明了东北三省的________ 产量远高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
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摇篮”。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主要的矿产资源有 ___ 、____ 、—_____ 等。
形成了以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完成21页活动题: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工业中心都选在___________ 发达的地区,都是重要的 _______ 枢纽地区。
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都位于哈大铁路线上,铁路网稠密,陆路交通便利。
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海上交通便利。
(3)读图6.22,分析大庆、伊春和鞍山三个地区的工业结构特点与资源丰富的关系。
三个地区总体特征是以_______ 工业为主。
(三)课堂小结a.总结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海陆交通便利;(3)东北三省重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b.总结东北平原称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3)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6)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7)河流较多,灌溉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