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小题。
人类的集体道德记忆作为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道德记忆显示的是人类具有记忆其道德生活经历的思维能力。
人类在过去的时间里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其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构成道德生活经历,并在其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或印记,从而使其拥有了道德记忆。
道德记忆的主体是人类,但由于人类总是同时以“个体人”和“集体人”的身份存在,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发生在个人身上。
作为道德记忆的现实主体,个人对个体道德记忆有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对它存在的实在性、主要功能、价值维度等也有最全面、最系统的认识。
集体道德记忆主要是关于集体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是人类以家庭、民族、团队、国家等集体形式为载体展现出来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的发生机制不同于个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是通过个人头脑所具有的记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具有正常记忆思维能力的人都可能具有个体道德记忆。
个体道德记忆发生和运作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个人必须具备正常的记忆思维能力,但它还会受到个人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的深刻影响。
一个人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深刻地影响着个体道德记忆的内容和方式,并使个体道德记忆具有选择性特征。
集体道德记忆需要通过人类集体的“头脑”来发挥作用,但这种“头脑”是一种抽象物。
它是由从属于人类集体的所有个人的“头脑”整合、统一而成的;因此,它是基于集体性记忆思维能力而形成的一种道德记忆。
集体道德记忆也是选择性的,因为一个集体愿意记忆什么和不愿意记忆什么,这是由集体道德记忆思维的意向性决定的。
在个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个人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在集体道德记忆的框架内,集体主导着所有的道德记忆思维活动。
个体道德记忆发生的时候,个人是主动的,他的道德记忆思维能力和意向性是人类道德记忆思维活动的支配力量。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9页,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
“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
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
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
”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
“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
“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
“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
“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
“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
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
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
“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
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
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
在先秦,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履行可谓是不遗余力。
阅读先秦文献,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易》占筮的准确而感到惊讶。
例如,周史运用《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代将在齐国昌盛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败。
后来历史的发展果如其言。
如何来解释史官们的这一类“神奇的”预测呢?其关键,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髓的理解和运用。
《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
前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易、不易等。
不少先哲认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
《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化成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
《周易》之基本要素“爻”的意蕴、“卦”的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周易》义理的阐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之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定的了解,即“先人事而后说卦”,在此基础上,再依据《周易》的变化观去分析、推测其前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
知道了这个例子所蕴含的道理,就明白了先秦史官的《易》筮有时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历史发展变化结局的奥秘。
先秦史官以《易》占筮,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以《易》占筮,凭蓍草这类植物去推断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人事,从根本来说是难以成功的。
尽管有时占筮者在推断中也会结合对历史和现实的了解,但这类占筮法总体上笼罩在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气氛之中,并非科学的方法。
重庆市2019-2020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是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
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的思维中的“大是大非”的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
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
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情理之中。
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
在归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徒、学术内奸。
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
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
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调研(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调研(期中大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要理解过去年代的人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你每天都看见自己的爷爷,他就是个生活在思维方式、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都_______的世界里的神秘人物。
我现在给你讲的是生活在中世纪的“老爷爷”的故事。
中世纪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平平淡淡。
即使是自由民,来去自由,也难得离开邻近地区。
当时没有印刷的书,只有一些手抄本。
各地都有一小批勤勉的僧侣教人读书、写字和计算,()。
过去的事情,人们都是从听来的故事和传闻中得知的。
这样由父至子_______的知识常常与细节不尽相同,但它仍然以很高的可信度保留了主要历史事实。
两千多年后,印度的妈妈们仍用这样的话恐吓淘气的孩子:“伊斯坎达尔要来提你们啦!”伊斯坎达尔就是曾在公元前330年侵略过印度的亚历山大大帝,他的故事依旧________。
中世纪早期的人们,从未见过一本罗马史教科书。
今天学校的孩子们在升入三年级以前就_________的许多事情,他们却一无所知。
但是“罗马帝国”这个词对你也许仅仅是个抽象名词,对他们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迥然不同薪火相传经久不衰耳闻目睹B.截然不同口耳相传历久弥新耳熟能详C.迥然不同口耳相传经久不衰耳熟能详D.截然不同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耳闻目睹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科学、历史和地理却深埋了,在希腊和罗马的废墟底下B.但科学、历史和地理却深埋于希腊和罗马的废墟底下了C.但在希腊和罗马的废墟底下,却深埋了科学、历史和地理D.但希腊和罗马的废墟却将科学、历史和地理深埋于底下了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罗马帝国”这个词对你来说也许仅仅是个抽象名词,对他们来说却是活生生的现实B.“罗马帝国”这个词对于你也许仅仅是个抽象名词,对于他们却是活生生的现实C.“罗马帝国”对你也许仅仅是个抽象名词,对他们却是活生生的现实D.“罗马帝国”对你来说也许仅仅是个抽象名词,对他们来说却是活生生的现实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联合性测试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似乎又要反对执着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
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
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
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
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
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
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
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
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
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
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
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宋荣子朝菌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象“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
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
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
重庆市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20-含答案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共12页,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2.答案均写在答题卡对应区间内,否则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海权可界定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一个国家在海洋领域或运用海洋所享有的实力、影响力或控制力,它不仅包括海上军事力量,还包括海洋经济实力和海洋科技水平。
海权中的海军要素并不是以保证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海军的强大有利于保护国家的海外贸易,反过来,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加强海军的实力。
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实施海洋强国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海军实力的加强。
但是中国的海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海权,这主要是由文化传统和外交战略的差异决定的。
与西方文明相比,儒家文明缺乏侵略性和扩张性,这使得中国崛起的范式和要素不同于西方大国。
作为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中国一贯反对各种形式的殖民主义,中国经济的强大更多取决于内在的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劳节俭的民族传统,而不是依赖干涉性的全球海军体系和寄生性的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只要国际法还不能完金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中国就必须发展海军实力,以强化海权。
不过中国海权的内涵与西方扩张性的传统海权有所不同,中国海军实力的提升,主要目的在于战术上的自卫和战略上的威慑,从而有效维护国家权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南海各国就是趁中国海军实力虛弱,事实上侵占了中国的南沙诸岛。
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外交传统也使中国的海权缺乏攻击性和扩张性,中国海军强国的目的不是干涉他国内政,而是为了从海洋利用与世界和平中获取物质利益和安全保障。
中国海军的制海权旨在有限防卫而不是无限战争,而且陆上防卫压力也使海军建设不能从战略层面向战术层面无限推进。
战术意义上的海洋维权可由政府执法部门来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国际舆论和外交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执法争端可归因于对国际法实施和解释上的分歧,而战术上的军事行动会因违背和平与发展潮流诱发“中国威胁论”。
重庆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雷达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则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
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
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
故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
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
当代正在发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
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灵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
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
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连呼保义、玉麒麟之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
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
2019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现实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重庆市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下期第一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小题,共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
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
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和突出。
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由此出发,便有“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开,有“天人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
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
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
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
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重庆市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2021级2019-2020年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本试卷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
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
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
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
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
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
颖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
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魏晋时期,世族门第成为儒学和书法传承发展的共同载体,书法的发展处处彰显儒学精神。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霁(jì)城隅(yú)愤懑(mǎn)下咽(yàn)B.遗(wèi)施渌(lù)水怆(qiàng)然愆(yán)期C.嗔(chēn)目画舫(fǎng)渚(zhǔ)洲锲(qiè)而不舍D.迸(bìng)裂剡(shàn)溪商贾(jiǎ)机杼(zh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朦胧怄心沥血B.缥缈跌宕隐逸面面相觑C.留滞澜干阴霾真率稚气D.剽窃言迄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A.战士们奋力扑火,火烧着了头发,烧灼着皮肤,他们忘乎所以,直到把火扑灭。
B.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
C.无论学习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一帆风顺。
D.这首诗已经融入了历史和文学,此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沙龙的病虽然给以色列的政治生活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也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B.世界两大飞机制造商正陷入激烈的争执,双方的焦点集中在一架几乎全由加固塑料制成的新客机的安全。
C.中国人暂时无法在认真仔细和想象创新两方面赶日超美,但可以用自己特有的灵活,以己之长攻二者之短。
D.在一个崇尚无纸化的时代里,网络出版商发现,平面媒体的存在有助于加强网络媒体的可信度的原因.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良友香茗,幽窗默对,难免使人心中生出感慨。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结束一个漫长的暑假,再次与同学们相逢,别提有多开心了。
C.每逢周末,公园里总是人流如潮,摩肩接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人们都要从中获得与大自然的片刻亲近。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 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
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
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15块钱。
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15块钱,再换成3罐啤酒。
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
但打给谁呢。
爸妈?万万不能。
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
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
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
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他在无声地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传世雷达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的古典名著一直流传不衰,而现在的一些比较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花了好大气力,流传却很困难,多则一两年,少则一两个月,就再也不大为人提起了?还有人进一步追问:从小说艺术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天小说的技术手段,比起中世纪来不知丰富了多少,高明了多少,可为什么在赢得读者和流传程度上,现今的作品反而赶不上古典名著呢?初看这问题,似乎问得有点傻,不值一提,但真要把它说清楚,还不那么容易。
我想了想,觉得这问题与今天的写作并非毫无关系,一些名著的传世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若从漫长的历史时空来看,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但文学的历史终究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
从古及今,文章变化万万千,各擅其妙,难分高下。
故而,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硬要互相攀比是不明智的。
古典名著再传世,也取代不了当代小说的需要和位置。
当代正在发展中,谁能说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之作就一定不传世呢?不过,现今的学者一般认为,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生活故事化阶段、人物性格化阶段和人物内心审美化阶段。
这大致是不错的。
可这并不意味着,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扬弃,后者一定高于前者。
故事化也好,性格化也好,心灵审美化也好,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或发挥各自优势,或三管齐下,或一管独胜,没有必要过分地抑此扬彼。
读者的层面甚复杂,需要也极多样,几乎任何一种审美形态的东西,都能在今天的中国找到它的对应。
就说《水浒传》吧,它传世的一个重要秘密,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民间性,那些英雄的传奇故事早就在老百姓口头上传递着,连呼保义、玉麒麟之类的诨号,也早已有之。
它的人物、故事、价值立场,已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焊接在一起,化为血肉,无法拆解了。
它不传世谁传世?今天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编都编不出来的传说和事迹,我们的作者不也可以利用它们重起楼阁,精深加工,从民间土壤上建起大厦吗?弄得好,虽未必传世,却也能赏心悦目。
有时我看某些公安题材小说,编的人很吃力,但并不动人,比起某些罪犯的想象力来,不知逊色了多少。
我当然并不主张照搬生活,而是主张把根子深深扎进民间,到那里去充分吸吮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
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回归故事,让小说回到小说,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的索取又在助长着这种倾向。
这似乎是大势所趋。
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
问题在于怎么讲,会不会讲。
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人是魂,没有比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
世事无论多么新鲜,都会转眼即逝,唯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
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贫乏的内质。
这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
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故事框架里该立个什么人,人的骨头上该长些什么肉,它们一起该撑起多大的审美空间。
(选自《作家文摘》,有删节)1.下列对于古典名著流传不衰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典名著能够传世是因为它们完全能够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B.古典名著都是以民间传说为创作基础,有其深厚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民间性。
C.古典名著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正好迎合了读者爱听故事的天性。
D.古典名著讲故事时注意突出人物,细节也很丰富,且富有文化底蕴。
2.下列对于当代小说的认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许多当代小说创作的技术手段比古典名著更为丰富高明,但流传性却比不上古典名著。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当代小说也有古典名著取代不了的需要和位置。
C.当代小说中的杰出作品也有传世的可能,没有必要将当代小说与古典名著硬性攀比。
D.当代小说强调故事性,但故事往往与人物脱节,只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罢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故事化、人物性格化和人物内心审美化这三个阶段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B.当代生活并不缺少传说和事迹,缺少的是对民间生活本身的遗传性资源的充分吸收。
C.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创作回归故事的创作倾向起到了一种良性的引导作用。
D.当代作家在创作中应该借鉴古典名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鸡鸭名家汪曾祺“三爷,鸭都丢了!”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
有好几家养过鸭。
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
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懂得一点。
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
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借给他钱。
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
事发生后,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
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
运鸭,不像运鸡。
鸡是装了笼的。
运鸭,还是一只小船,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
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
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
一程十天半月。
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
三爷赶快去看看吧。
一趟鸭子全散了!”“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
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
几个人围着他。
他好像老了十岁。
他疲倦了。
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
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
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
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
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
——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
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
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
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
怎么办呢?围着的人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
区里、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
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马、鸡蛋糕、芝麻饼、七厘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不换黑墨、何通记纸牌……总而言之,日用所需,应有尽有。
这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
茶馆里备有一副麻将牌,一副牌九。
推牌九时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吆喝六,呐喊助威。
船从桥头过,远远地就看到一堆兴奋忘形的人头人手。
船过去,还听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头,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斜着头看人赌钱的,有人指给我们看过,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说他能跟鸭子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
他已经多年不养鸭了,现在见到鸭就怕。
“不要你多,十五块洋钱。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
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把鸭圈拿好。
倪二,赶鸭子进圈,你会的?我把鸭子吆上来,你就赶。
鸭子在水里好弄,上了岸,七零八落的不好捉。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
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
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欢喜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头没进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乱划,翻来翻去,像一个一个小疯子。
岸上人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倪二也抹着鼻涕笑了。
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稚稚,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
兵法:用兵第一贵“和”。
这个“和”字用来形容这些鸭子,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入神,真怪!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一共多少只?”“三百多。
”“三百多少?”“三百四十二。
”他拣一个高处,四面一望。
“你数数。
大概不差了。
——嗨!你这里头怎么来了一只老鸭?”“没有,都是当年的。
”“是哪家养的老鸭让你裹来了!”倪二分辨,但也没用。
他一伸手捞住了。
“它屁股一撅,就知道。
新鸭子拉稀屎,过了一年的,才硬。
鸭肠子搭头的那儿有一个小箍道,老鸭子就长老了。
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两只。
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气,也没法不送他。
他已经到鸭圈子提了两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他问人。
“你说多重?”人问他。
“六斤四,——这一只,多一两,六斤五。
这一趟里顶肥的两只。
”“不相信。
一两之差也分得出,就凭手拎一拎?”“不相信?不相信拿秤来称。
称得不对,两只鸭算你的;对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馆里借了秤来,称出来,一点都不错。
“拎都不用拎,凭眼睛,说得出这一趟鸭一个一个多重。
不过先得大叫一声。
鸭身上有毛,毛蓬松着看不出来,得惊它一惊。
一惊,鸭毛就紧了,贴在身上了,这就看得出哪只肥,哪只瘦。
晚上喝酒了,茶馆里会。
不让你费事,鸭杀好。
”“杀的鸭子不好吃。
鸭子要吃呛血的,肉才不老。
”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
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还有一种对于自己的嘲讽。
这是一点本事。
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
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
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
鸭瘟。
鸭子瘟起来不得了。
只要看见一只鸭子摇头,就完了。
这不像鸡。
鸡瘟还有救,灌一点胡椒、香油,能保住几只。
鸭,一个摇头,个个摇头,不大一会,都不动了。
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就剩自己一个人了。
看着死,毫无办法。
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块钱不白要你的,我给你送到。
今天晚了,你把鸭圈起来过一夜。
明天一早我来。
三爷,十块钱赶一趟鸭,不算顶贵噢?”他知道这十块钱将由谁来出。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