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这些互动对社会结构和变迁的作用。
社会互动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认知、行为和身份认同。
本文将从社会互动的定义、类型、影响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互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的过程。
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的方式进行的。
社会互动可以发生在各个社会层面,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场所、政治组织等都存在着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的目的是满足个体的需求、取得社会认同和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互动可以分为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两种类型。
主动互动是指个体主动参与和发起的互动,如主动提出观点、建议或介入他人的谈话。
被动互动是指个体被动地接受和响应他人的互动,如听取他人的观点、接受他人的帮助。
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作用着塑造个体的行为和社会角色。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个体来说,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
通过与他人交往,个体可以获得信息、获得支持和建立自身的社会身份。
社会互动也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的观点和行为受到他人的认同和适应的影响。
同时,社会互动也能够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通过与他人互动,个体可以学习和发展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然而,社会互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社会互动的形式和方式。
虚拟互动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沉迷和虚拟孤立等问题。
其次,社会互动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制约。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可能会影响互动的质量和结果。
最后,社会互动可能会引发冲突和紧张。
不同观点和利益的冲突可能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紧张局势的产生。
综上所述,社会互动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揭示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社会互动对个体和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既是社会支持和交流的途径,也是社会变迁和合作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六章
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 (一)早期社会化 •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 • (二)成人继续社会化 • 在成年期,人在生理上已经完全成熟,并将面临许多重大生命事件的发生,比
如恋爱、结婚、生子、就业等等。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 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 • (三)代差问题 • 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 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差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 的 速度和程度。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 (二)社会化的主体 •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被
称为社会化的主体,主要包括: • 1.家庭 (社会化的第一个机构,初始社会化赖以进行的关键环境) • 2.学校 (人生第一个正式的社会化机构,主要内容是预期社会化) • 3.同龄群体 (eg.群体亚文化) • 4.工作单位 (社会化成果的检验与调整) • 5.大众传媒 (形成虚拟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化概述
• (二)社会化的类型 •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
《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案一、第一章:社会学导论1.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1.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社会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者概述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学派1.3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列举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探讨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二、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2.1 社会结构的类型分析社会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探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影响因素2.2 社会组织的形式与功能介绍家庭、群体、阶级、国家等基本社会组织分析社会组织的形成、运作和作用2.3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解释社会网络的概念和类型探讨社会资本的形成、作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三、第三章:社会化与个体社会化3.1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与过程解释个体社会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2 社会化的机制与途径介绍家庭、学校、媒体等社会化机制分析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3.3 个体社会化的困境与挑战探讨现代社会个体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四、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4.1 社会互动的概念与形式解释社会互动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社会互动的形式和类型4.2 社会关系的类型与特征介绍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劳动关系等社会关系分析社会关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4.3 社会冲突与社会合作探讨社会冲突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分析社会合作的意义、机制和挑战五、第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5.1 社会变迁的概念与类型解释社会变迁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社会变迁的类型和动力5.2 社会发展的目标与途径介绍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分析社会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策略5.3 现代化与全球化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问题分析全球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和挑战六、第六章: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6.1 社会分层的概念与理论解释社会分层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马克思、韦伯等社会学家对社会分层的理论6.2 社会分层的主要维度探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分层分析社会分层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6.3 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正义探讨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和表现分析社会正义的理念和实践七、第七章:文化与符号7.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特征探讨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7.2 符号与象征介绍符号和象征的概念与作用分析符号和象征在文化中的重要性7.3 文化变迁与全球化探讨文化变迁的动力和影响分析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和挑战八、第八章: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8.1 社会政策的概念与目标解释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标探讨社会政策的作用和重要性8.2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类型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挑战8.3 社会政策与社会公平探讨社会政策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分析社会政策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九、第九章:家庭与性别9.1 家庭的社会功能与类型解释家庭的社会功能和类型探讨家庭在个体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9.2 性别社会化与性别不平等分析性别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探讨性别不平等的根源和表现9.3 性别研究与性别平等介绍性别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性别平等的意义和挑战十、第十章:宗教与社会10.1 宗教的基本概念与类型解释宗教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探讨宗教的类型和特点10.2 宗教的社会功能与影响分析宗教在个体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宗教与社会稳定、冲突的关系10.3 宗教变迁与世俗化分析宗教变迁的动力和影响探讨世俗化对宗教和社会的影响和挑战十一、第十一章:教育与社会11.1 教育的概念与功能解释教育的定义和功能探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11.2 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分析教育在缩小社会不平等中的作用探讨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11.3 教育改革与未来发展介绍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十二、第十二章:科技与社会12.1 科技的概念与影响解释科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探讨科技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2.2 科技与社会进步分析科技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探讨科技创新和社会适应的问题12.3 科技伦理与网络安全介绍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分析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十三、第十三章:环境与社会13.1 环境的概念与问题解释环境的概念和环境问题的类型探讨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和挑战13.2 环境与社会互动分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实践13.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治理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分析绿色治理的实践和挑战十四、第十四章:健康与社会14.1 健康的概念与影响因素解释健康的定义和影响健康的因素探讨健康对社会的重要性14.2 公共卫生与社会健康介绍公共卫生的概念和实践分析社会健康政策和服务体系14.3 健康不平等与健康促进分析健康不平等的根源和表现探讨健康促进的策略和实践十五、第十五章:社会理论及其应用15.1 社会理论的概念与方法解释社会理论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探讨社会理论的主要研究视角15.2 经典社会理论家及其思想介绍马克思、韦伯、杜尔凯姆等经典社会理论家分析他们的主要思想和贡献15.3 社会理论在当代的应用探讨社会理论在当代社会研究中的应用分析社会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本教案全面覆盖了《社会学概论》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社会化与个体社会化、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文化与符号、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家庭与性别、宗教与社会、教育与社会、科技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健康与社会以及社会理论及其应用等。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互动
A:一个男生平常眨眼睛。
B: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
行 为
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但女生可能因为正在想问题, 而丝毫没有注意到男生挤眉弄眼。
C:一个男生对迎面走来的漂亮
行 动
互 动
女生眨眼睛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女生反感的盯了男生一眼, 然后加快步伐。
(1)代表人物:纽科姆 (2)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 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 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3)作用:规范作用、比较作用。 纽科姆的参照群体研究:个体观念取决于 其对一种至少在两个 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 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 的大小如何。” ——霍曼斯 (1)实质:人们在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2)内容:有形的物质性的资源、无形的非 物质性的资源。
4也可以在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5总是在的情境下进行二社会互动的情境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参与的人数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特定3312019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和社交情境互动的目的3312019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和混合关系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331201910三社会互动的条件三社会互动的条件11至少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至少发生在两个人之间22只有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才存在互只有发生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才存在互动动33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以信息传递为基础44并不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并不仅发生在面对面的场合55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的双方及其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的双方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2019331103312019111接近与接触阶段2理解与了解阶段3调整与反应阶段例如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社会有机论:斯宾塞(英)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英)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第二章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矢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
规范性功能(规范性研究),是确定预定社会目标以及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社会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以实证的方式,对个人与社会的矣系所产生、形成、变化的人们的矢系、行为、态度以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调査: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査者收集相矢资料的一种定最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田野调査):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矢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矢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尖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社会互动
2024/3/14
12
• 2.角色理论
互动双方都依照一定的角色规范来行
– 角色与互动的关系
动,人们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如果没有另一方参与互动,角色就失
• 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
2024/3/14
16
(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
人关系
• 依据:互动参与的人数 • 二人关系:
– 因互动仅需要同对方有关系,所以会较为充分的考虑对方的需要和特点; – 两人可获得亲密感情,产生排他性 – 亲密性或许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如恋人)
• 三人关系:
– 需要考虑两个人的特征,很难达到亲密性 – 第三者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在其他两人产生冲突时):
(二)熟悉情境、工作情境与社交 情景
• 依据:互动的目的 • 工作情境
– 互动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情感交流较少、言 谈举止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 社交情境
– 为了互动而互动、进行没有实际意义却轻松愉快的交 谈来帮助双方增进了解、轻松的展示个性、有一些感 情投入、能促进关系的发展
• 熟悉情境
– 是指与熟人进行日常交往的场合、互动没有特定目的、 不必严守规则或礼仪(行为方式较随意)
2024/3/14
6
• 我们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是按照事物对我们的意义 而做出的;只有当互动的双方都能确定和理解各
自的处境,能够进行符号沟通,才能顺利的进行 社会互动
• 评价
– 将社会关系简单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社会结构 – 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的影响 – 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 评价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论)
社会互动: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定义: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活动含义: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发生2.有相互依赖的行为3.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可以在当面或非当面的场合发生5.不同情境下互动行为的含义不同6.对互动双方的关系或社会环境发生影响7.互动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和结构社会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论(齐美尔、米德)1.符号:能有意义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2.基本观点:1.符号在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3.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互动的背景和情境(客观)互动双方的情况(主观)4.互动经常需要换位思考5.人们通过自己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法来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正确自我定位:不要过分敏感、过于自负(二)拟剧论(戈夫曼)含义: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是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规划的行为反应1.表达式礼仪2.回避式礼仪3.维系式礼仪4.认可式礼仪(三)本土方法论(加芬克尔)俗民方法论常人方法论(四)角色理论角色互动(五)参照群体理论个体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作为评价自身或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1.规范作用2.比较作用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酬赏(价值多少)金钱<社会赞同<尊重<他人服从社会互动的情境和过程一、社会互动的情境(一)二人关系、三人关系和多人关系1.二人关系(1)极强的亲密性、特殊性、排他性(2)有可能产生强烈冲突2.三人关系冲突时第三人的角色(1)中间人——调解(2)仲裁人——裁定(3)从中渔利者——个人获利(4)分裂者和征服者——挑拨冲突3.多人关系一、社会群体和组织中的正规关系社会群体和组织中的非正规关系非常规的集合行为二、熟悉、工作、社交情境(目的)三、情感、工具、混合关系(性质)情感对应需求法则工具对应公平法则混合关系对应人情法则二、社会互动的过程(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一定向阶段:辨识情境二评价阶段:确定态度三控制阶段:选择行为(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一竞争排斥关系二冲突对立关系,可能有攻击行为三顺应一方主动或被迫做出改变四……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维度一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关系的性质1.情感关系2.地位关系3.利益关系二深度:互动的程度表明依赖度三广度:互动的范围表明交往的领域四频度: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通常次数越多,越密切类型一、合作定义: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所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条件:A 目标一致B 地方法上达成共识C 行为配合D 讲求信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意识二、竞争定义:对于共同目标的争夺特点:A对相同目标的追求B目标较少,难以得到C目的是获得目标,而非针对对手D必须有相对应的规则三、冲突定义: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的方式与过程竞争和冲突的区别:A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手B冲突的目标有相同性也不同C冲突双方是直接的反对关系D冲突经常突破规划冲突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四、强制定义: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来行事特点:A双方力量不平衡B可以是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五、顺从或顺应1.顺从:一方自愿、主动服从一方2.顺应:互动双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
社会学概论第六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与社会地位密切联系的、是对
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的、有赖于个体认知和实
践能力的一套行为模式。
(1)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
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密不可分,是一个问题的 两个方面:
– 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这个位置上的行为模式。
(2)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型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获得方式的不同,即角色获得是 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划分。 先赋角色,指勿需经过个人努力而与生俱有 的,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个体在社会中经过自己的努力才 能获得的角色。
四、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 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角色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 –虽还处于某角色的位置,但其表现已经证 明失败了。
思考题
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分类(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如何理解和处理社会角色冲突问题。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所追求的目标不同进行划分:
功利性角色是以追求功效和实际利益为目 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是以展示社会规范、宣传思想 道德为活动目标的社会角色。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
当个体依照一定社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在特 定条件下与角色伴侣进行互动的时候,他就在进行 角色扮演。
二、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根据承担角色时的心理状态来划分。
自觉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 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 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 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社会学概论--社会互动
22
求职面试中的印象管理
一、仪表礼仪 男士: 应留短发,梳理整齐,保持自然色; 胡须要刮干净,适当咀嚼口香糖保持清新口气; 短指甲,保持清洁; 应聘时,上身宜着单色衬衣或有稳重感的T恤,且领 口、袖口无污迹; 裤子平整,有裤线,且着色与上衣协调; 衣服保持平整、清洁;若着西装,口袋不放物品; 皮鞋光亮,配深色袜子; 全身3种颜色以内,避免配戴项链和手链等饰物; 精神饱满,面带愉快和自信的微笑
13
符号:是指所有能够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 事物。 共享定义—我们一般假定:不仅是对语言 及其他具体符号,而且还包括日常社会情 绪,别人与我们都使用同样的定义。
14
“骑匹马”与“七匹马” ——一桩文字游戏引起的宰客案
今年“三.八”节,七名女游客在重庆南 温 泉游览。遇一马帮揽客,游客问:“骑一匹 马多少钱?” 一马夫回答:“骑(七)匹 马 30元。”七游客认为价格合理,高高兴兴 上 了马。 不到10分钟,终点站到了。游客掏出30 元钱,马夫怒目道:“早就说好了,一匹马
20
(四)戏剧理论
创始人:欧文.戈夫曼 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观点: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当人 们扮演角色时,他们的表演是由观众来判 断的,这些观众对表演的事物非常警觉, 而这些失误则有可能反映演员真实性格的 某些方面。
21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印象管理指人们在互动中运用各种技巧, 给他人创造自己想要达到的印象。 社会情境是舞台,不同的情境(前台与后 台) ,有不同的演法,有不同印象管理 的方式,其中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
17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阶级和阶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阶级和阶层与社会流动)第六章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阶级与阶层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阶层就是由经济地位或社会特征相似的人所构成的社会群体。
包括阶级内的分层和阶级外部的分层一、马克思的阶级思想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最具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决定了人们的基本社会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力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马克思对阶级的分析:阶级关系的实质是“剥削“,资本家无偿占有了生产剩余价值以“剥削“为核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形成了利益对抗关系,阶级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阶级作为一个历史现象,最终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走向消亡。
阶级的消亡意味着社会不平等的消灭二、对西方社会分层理论的评析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韦伯认为,财产所有权对于成员阶级位置有重要意义,但市场交换领域的权力关系才是阶级关系的决定因素韦伯认为,阶级,主要是指因在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经济利益(占有财物与获得收入)的不同而享有不同生活机会的群体。
(阶级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状况)阶级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动,是旨在获得市场中的商品和服务的行动拓展:韦伯财富-声望-权利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韦伯的分层理论既强调经济因素,同时也强调政治和社会因素。
它主张从财富、权力、声望3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分层和不平等问题财富地位,依据可以折算的货币量权力地位,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拥有权力的大小确定声望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望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财富、权力和声望三者之间彼此相关、紧密相连。
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转化为其它两个方面第二节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封建社会:分层:士、农、工、商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20c20s中国:地主阶级、买办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阶级1956-19778年: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知识分子的阶层1978年以来阶级、阶层的变化一、改革前的社会分层结构1956-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分社会地位和社会群体的标准:“身分制“主要依靠先赋或某种特权获得的地位(政治分层)户籍身份:不仅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还使人们按户籍身份的差异不平等地占有社会资源(城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差异)单位身份:单位级别、所有制、规模、行业差异影响社会地位档案身份:干部身份(管理岗)和工人身份(生产岗)连带的待遇差别影响社会地位其他:如家庭出身、政治身份等对机会、资源分配的影响二、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一)、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特点社会分层结构的决定机制发生变化收入、职业、教育、财富成为新的重要分层维度社会分层结构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两大阶级内部分化,出现中间群体。
社会学概论第六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2008)
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 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规模较小、非专
业化的群体。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成员之间以一 种有限的、非个人的方式交往的规模更大、更 具专业化的群体(即组织)。
5,社会设置(社会制度, social institution)
第二世界 社会
20世纪早期 至20世纪90 年代初
发展中的 社会(第 三世界社 会) 新兴工业 化国家和 地区
18世纪(大 部分是殖民 地去)至今 20世纪70年 代至今
1998年非工业化和工业化国家中的农业劳动力
国家 非工业化国家 尼泊尔 卢旺达 埃塞俄比亚 乌干达 孟加拉国 90.1 90.1 88.3 82.1 64.2 农业劳动力的百分比
社会: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
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功能论者: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
活的有机体。
冲突论者:社会是一个不停地为权力而角逐
的竞技场。
社会的主要特征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
社会设置社会制度s社会设置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ocialinstitution家庭宗教教育经济医药政治法律科学大众媒体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设置及时公正准确有利可图及型出版自由版商播报员站出版社民意报道新闻及时准确普记者编辑出电视台广播传播信息引导大众媒体使用科学方法保持客观充分揭示研究发现传播不抄袭志编辑无偏见的研究学术成果的公开者技术员杂科学家研究各类学会控制环境科学遵循证据原则诚实作证察被告犯人庭无罪推定法官律师警警察监狱法维持社会秩序法律投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权利记人大代表选民政体多数原则投票总理党中央书政治党派一会人大君主的等级制群定权力和权威政治不能剥削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循遗嘱专业权威药保险员织为病人保密遵医生护士病人药剂师医险公司社保组关怀医院药房保治病救人临终医药利润最大化顾客就是上帝努力工作产广告商赚钱按时腹胀有效率地生应商消费者费者组织产和分配工人老板供银行工厂消物品与服务的生经济做家庭作业准备讲座不告发同学员啦啦队长家长联盟教师协会学术诚实好成绩扮酷任校长球生会运动队识和技术老师学生主学校血缘学代际之间传播知教育参加宗教仪式捐助和遵从教义
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社会互动分析
• 狭义解释:竞争指的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群体 • • • • • • •
3、竞争
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是一种互 相反对的行为方式。 广义解释:生存竞争。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类 存在以来就有竞争。发生竞争的原因主要在于: 主观欲求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差异。 竞争的特点: 1、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 2、有共同争夺的对象 3、竞争双方其中一方获得成功,即足以剥夺另一 方成功的机会,不可能双方之间同时获得成功 4、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产生原因: 人们在观 察、记忆、理解等等方面的不足或偏差。 为了耸人听闻,发言者往往夸大其词。• 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时,个人 可能会依据猜测、想象,对事物做出自己的解释 某些普遍涉及到公众的人或事易成为人们的注意中心,对 此类人或事情的议论便会增多
四、集体行为的控制
• 集体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有性质之别: • 集体行为的破坏性或反社会性 • 集体行为的积极性 • 集体行为的控制主要是对那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妨碍人 • • • •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一、符号互动论 • 二、拟剧论 • 三、本土方法论
第三节 集体行为
• 一、集体行为的涵义及其特征 • 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自发的、无组织的、不受正 • • • • • •
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共同特征: 1、自发性 2、狂热性 3、非常规性 4、匿名性 5、短暂性
• • • • • •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
年首次提出 学者看法:1、强调互动的结果,将人与人以及人与群体 之间的交互影响称为社会互动。 2、强调互动的过程,认 为人与人的相互接触和沟通就是社会互动。 本书定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 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社会互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 第二,互动主体必须发生相互的接触 第三,互动主体对于互动符号的意义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化与个体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1.为什么说人性、自我和社会人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答:该观点主要来自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互动理论。
(1)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做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2)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阶段,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第三阶段,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3)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
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类型?社会化过程涉及哪些社会群体和机构?答:(1)社会学一共区分了五种类型的社会化:①基本社会化。
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社会化。
它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②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③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它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
④逆向社会化。
即晚辈向长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的社会化。
⑤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表现为: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2)社会化过程涉及的社会群体和机构主要包括:①家庭a.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终生。
自考社会学概论 第六章
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剧本”、“观 众”、“表演者”、“角色”、“印象 管理”、“前台”、“后台”、“面 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 戈夫曼认为: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 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社会互动中的一项规则就是当对方的表 演不是太成功,出现了一些让“演员” 困窘的状况时,一般参与互动的人会给 对方“面子”,故意视而不见。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形式
一、交换
(一)交换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交换指的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 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 互动形式。 也就是说,交换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 通过转让自己的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 物的行动
构成交换应有的四个要素: 1、目标:社会互动的行为者各自希望通 过互动所达到的目标 2、付出:即行动者向拥有预定回报的另 外一方提供行动的过程 3、回报:行动者接受自己行动的酬答 4、效益: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程度 这四个要素就完成了一个互动的周期 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行动周期的交换叫重 复交换
(二)交换的类型 1、物质交换 交换双方都对成本和利润进行理智的核 算,在形式上可能是自愿和等价的。但 情况有可能相反: (1)交换者可能缺乏对市场的足够了解 而错误估计了交换行情 (2) 社会的交换条件可能本来就是对一 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
2、非物质交换 指的是感情、文化等交流形式。 这类交换很难计算成本利润,是和自己 的感情、观念、价值、信仰等因素相关 的。
人们通过角色借用来理解他人对某些符 号所赋予的意义。 即通过设身处地的方式,站在对方的立 场来阐释互动的情境,来决定自己应该 如何行动
(二)拟剧论 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 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 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 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 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 的。
《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案第一章:社会学导论1.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和群体的多样性1.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社会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者概述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1.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讲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和应用强调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2.1 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含义和关系探讨社会结构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2.2 社会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介绍家庭、学校、政府等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讨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挑战2.3 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分析社会网络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社会化与个体社会化3.1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讲解社会化的定义和阶段探讨家庭、学校、媒体等因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3.2 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介绍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概念和分类分析角色冲突和角色扮演的压力和挑战3.3 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解释社会认同的定义和作用探讨个体对群体认同的建立和改变第四章:社会分层与不平等4.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分层的原因和结果探讨社会阶层差异的体现和影响4.2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讲解经济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讨论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和挑战4.3 种族、民族和移民介绍种族、民族和移民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的根源和影响第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5.1 社会变迁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原因探讨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和阻力5.2 社会发展理论介绍现代化理论、发展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等理论分析不同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和评价5.3 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探讨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环境问题等挑战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全球化等机遇第六章:文化与符号互动论6.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6.2 符号互动论介绍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符号互动论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6.3 文化冲突与融合探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融合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第七章:社会行为与群体动力7.1 社会行为的类型与特点讲解社会行为的分类和特点探讨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7.2 群体动力学介绍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7.3 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解释社会运动的定义和类型探讨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八章:政治社会学8.1 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政治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2 政治权力与政治斗争讲解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类型分析政治斗争的形态和策略8.3 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介绍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探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作用第九章:经济社会学9.1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解释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9.2 市场与社会交换分析市场机制和社会交换的差异探讨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9.3 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讲解消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消费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第十章: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10.1 社会问题的概念与分类解释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探讨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10.2 社会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挑战10.3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讲解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探讨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石,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
• (一)网络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
• (二)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 1.有了数字网络后,人们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即时互动,使人们身体
“缺场” 的交往取代了身体“在场”的交往。 • 2.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 3.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第三节 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含义
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
(一)角色距离: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 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 为角色距离(role distance)。
(二)角色冲突:一个人扮演着很多种角色。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有 时候这些不同角色期望之间会发生矛盾、对立或抵触的情况。
•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 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 或组织的基础。
• 具体来说,社会角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 第一,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 第二,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 第三,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 • 第四,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广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有些互动局 限于特定领域,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些互动则涉及很多方面,互动 方式上较为灵活)
频度
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少(互动频度的差别往往反映并影 响人际关系的疏密与好坏)
社会互动的类型
1.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 2.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 3.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 4.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 5.交换、合作、竞争、冲突、强制和顺从与顺应
•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境后,互动各方往往要考虑自己该对此情境持何 态度。例如,如果是一次社交性的联欢,那么是积极主动参与,还是逢场作戏凑凑热闹,抑或是消极地旁观。
• 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例如,如果倾向于积极参与联欢,那么 是去表演节目,还是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人聊天,抑或是多做些服务工作。
社会角色的类型
•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 (四)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 1.角色确定(“我是谁”) • 2.角色表现 • 3.角色建构
(二)社会角色表现
• 1.布景与道具 • 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 3.前台、后台及角色配合
• 社会转型会引起社会互动情境、方式和规则等各方面的变革。
• 吉登斯深入分析了现代化过程所导致的社会互动的“脱域”过程与现象:在传 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地域性的面对面互动,而社会的 现代化发展日益把空间从地点中分离了出来,使得社会系统出现了 “脱域”, 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 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远离了任何既定的面对面的互动情境。Fra bibliotek如何理解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 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互动。 2.社会主体之间发生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相互依赖关系和行为是社会互动的前提条件。
3.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进行 4.社会互动与特定的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并形成特定的互动模式。 5.社会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关系,而且会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变迁
一、社会互动的过程
• (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贝尔斯把社会互动划
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问题。互动各方在开始互动时往往首先要确认是何种情境。例如,当 大家被召集在一起时,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要干 什么,是社交性的联欢,还是严肃的工作会议。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 社会转型会引起社会互动方式和社会互动规则等各方 面的变革。
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
• (一)网络时代的主要互动媒介
• BBS • QQ • 微博 • 微信 • 陌陌
讨论:网络化给人们的社会互动和交流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 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必然会引起社会互动方式等 方面的变化,社会互动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变迁。
(三)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 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四)角色中断: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 盾的现象。
(五)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 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 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社会互动的维度
社会互动的维度
向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情感关系——亲和 还是排斥,融洽还是对立;地位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利益关 系——一致还是冲突)
深度
反映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互动双方利益 关联的大小、情感投入的大小、互动延续时间长短和互动规范的复杂 程度)
《社会学概论》 教学PPT
2020年2月
联合国称疫情可能引发粮食危机 4、5月预计出现糟糕情况
京广铁路火车侧翻起火已致1死127伤
风险社会
郑永年:疫情冲击或超大萧条,全球化可能退回"经济主权时代"
第六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维度和类型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往活动”或“社会相互作用”,是指社 会主体之间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发生的、以信息传播为基础而形 成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沟通、 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从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心理等方面产 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社会行动过程。通过社会互动和交往, 自我得以形成,个体的需要得以满足,社会得以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