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1ea77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8.png)
NO
版本
修订内容
日期
修改
做成
确认
承认
日期
日期
日期
作业指导书
生效日期:
文件名
尺类内部校准指导书
作业名称
部门别
文件版次
文件编号
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
A/0
1.目的
对内校仪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各种卡尺、刚尺、卷尺、塞规等内部校准。
3.应用文件
3.1文件管制作业程序
3.2测量与监控装置控制程序
3.3量测仪器免校(NCR)准则
4.程序
4.1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尺寸标准件
4.2环境条件:
温度:25±5℃;湿度:65±20%。
5.校准步骤
5.1检查外观是否有变形、磨损,刻度是否清晰。
5.2使用尺寸标准件对所测仪器经常使用的量程范围内的所选测试点分别作三次量度测试,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报告内。
5.3所有检定值的误差在±0.08mm以内,判校准(检定)合格。
6.表单
《内校报告》
程序文件(钢尺直尺卷尺校准规程)
![程序文件(钢尺直尺卷尺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b136755f0e7cd185253607.png)
1、目的
对刚尺、直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生产、设计、检验进所使用的钢尺、直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1米钢尺(精度0.5mm)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直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有否破损规格,否则更换。
5.2、钢尺、直尺、卷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心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或直尺的零点贴紧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或直尺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主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取数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时允许误差,500mm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时允许误差±1.0mm。
5.5、当被校准的郑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尺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mm。
5.6、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心的累积差在±2.0mm范围内),校准合格。
5.7、内部校准的卷尺经计量人员统一编号后进行发放,校准周期为六个月,六个月内若损坏或遗失由厂登记并报品管部重新发放,按规定填写相关记录表单。
6、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d54e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2.png)
钢卷尺内部校准规程钢卷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长度、宽度等尺寸。
由于使用频繁,钢卷尺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钢卷尺进行定期的内部校准。
下面是钢卷尺内部校准的规程。
一、校准前准备工作1.确保校准环境整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质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2.确保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工作正常,并且在校准前已经经过了外部校准。
3.准备合适的校准装置,包括稳定的测量台、标准块等。
二、校准步骤1.将钢卷尺放在测量台上,确保其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平面上。
2.使用标准块校验钢卷尺的零位。
将标准块放在钢卷尺的起点位置,并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然后将钢卷尺移至标准块的末端位置,再次记录下标准块的厚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钢卷尺的零位误差。
3.校准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将其放在钢卷尺上的刻度之间。
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然后计算出钢卷尺的刻度间距。
4.校准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使用标准块或其他已知长度的物体,在钢卷尺上摆放成直线,并记录下标准块或物体的长度。
然后将钢卷尺从起点到末端滑动,观察切线误差的变化。
通过计算得出钢卷尺的切线误差。
5.校准钢卷尺的锁紧装置。
在锁紧装置松动的情况下,将钢卷尺从起点滑动到末端,并记录下长度。
然后通过锁紧装置将钢卷尺固定在相同的位置,再次记录下长度。
比较这两次记录,计算出锁紧装置的误差。
三、校准结果评估与处理1.根据校准结果评估钢卷尺的准确性。
将校准值与钢卷尺的规格要求进行比较,判断钢卷尺是否合格。
2.如果校准结果不合格,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钢卷尺零件。
常见的修理方法包括调整零位、调整切线误差等。
3.对于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校准结果,可以将校准的日期和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上,作为参考。
四、校准频率与记录1.钢卷尺的校准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或按实际使用情况决定。
如果钢卷尺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适当缩短校准周期。
2.每次校准完成后,需要将校准的日期、结果、校准人员等信息记录在校准记录表上,作为日后参考。
钢卷尺内校检定规程
![钢卷尺内校检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c8f098714791711cd79172b.png)
1.目的为检测设备的校验提供依据,保证测试测量的精密度。
2.范围适应公司内部使用中的钢卷尺的检定。
3.校准环境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在温度为25+5/-3℃,湿度为60+15/-10%RH的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校验项目外观、示值检测。
5.校准件编号LAB-001的卷尺和编号为LAB-001的量块。
6.校验程序6.1外观检查6.1.1要求6.1.1.1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制动式钢卷尺的按扭装置,应能有效地控制尺带收卷;6.1.1.2尺带表面不得有锈蚀和明显的斑点、划痕、脱皮、气泡等缺陷;6.1.1.3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6.1.1.4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明晰并垂直到边,不得有重线现象。
线纹不允许有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现象;6.1.1.5钢卷尺的分度值毫米、厘米、米的分度线纹的长度应有明显的区别;;6.1.1.6金属尺盒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锈迹的缺陷;塑料尺盒表面色泽应均匀、无残缺现象;6.1.1.7新制的钢卷尺,外观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钢卷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1.2检定方法:目力观察。
6.2示值检测6.2.1要求6.2.1.1将被检钢卷尺与标准钢卷尺的刻度分段对比,并用量块测试出误差值;6.2.1.2段校验区间规定如(0-0.5m、0-1.0m、1.0-3.0m、3.0-5.0m),1米之内测试值误差变化量不得超过10mm; 1米之外测试值误差变化量不得超过30mm;6.2.1.3制动式钢卷尺装置带有一平钩,测量尺寸是需补偿因钩厚度引起的误差。
6.2.2检定方法6.2.2.1钢卷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是将钢卷尺的尺带平铺在摩擦力很小的水平台面上,和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6.2.2.2使被检钢卷尺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齐,按每米逐段连续读取各段和全长误差。
全长不足3m的钢卷尺,受检段应不少于3段;6.2.2.3任意两线纹间的示值误差,是在逐米进行检定的同时,在全长范围内任选2~4段进行评定,其示值误差不得超过相应段示值允许误差要求;7.检定结果的处理和检定周期7.1经检定符合本规程各条规定的钢卷尺,应记录校验数据存档并在量具上贴上合格标签;不合格者,应予降级或作废处理;7.2使用中的钢卷尺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卷尺内部校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d916fc6767f5acfa0c7cd15.png)
附件6:卷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1. 目的:为确保卷尺的准确度,规范内校校验方式,制订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卷尺的内部校验。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卷尺, 校准参考依据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目力检查及测试。
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纹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 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 )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 m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a。
钢卷尺的尺带或尺盒卜.应标明全长、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标志出厂编号和生产年月。
数字和文字必须清晰、工整。
尺盒(或框架)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裂纹、锈迹及残缺现象。
示值测量零点测量: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钢卷尺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拉力后,与经检定合格的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10mm处读出误差值。
测量时,首先用压紧装置将标准钢卷尺和被检钢卷尺紧固在检定台上,分别在标准尺及被检尺的另一端按规定加上拉力。
钢尺内部检定校准规程
![钢尺内部检定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b41de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6.png)
钢尺计量器具的内部检定规程一、作业目的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目的是检验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范围本次内部检定校准作业的范围包括钢卷尺,钢直尺。
三、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1)准备校准设备:如标准长度样品、测量夹具等。
(2)准备校准记录表格:记录校准结果和记录。
(3)检查钢卷尺计量器具:检查钢尺计量器具是否正常工作,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校准。
(4)校准频率:钢直尺、卷尺校准周期不超过一年。
(5)校准环境:校准时环境温度20±5℃,湿度小于85%。
2. 校准操作(1)用标准钢尺测得钢尺的实际值,用放大镜对比,每个刻度是否对齐。
(2)通过目视进行判断,误差不超过1mm为合格(3)进行多次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记录校准数据:记录每次校准的结果和时间,并在校准记录表格中做好记录。
3. 校准结果评估(1)根据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评估校准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2)如果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四、作业注意事项1. 校准设备的使用要符合钢尺计量器具的使用说明书和行业标准。
检查卷尺、钢直尺外观是否有弯曲、刻度不清楚等。
如果有外观问题,卷尺、钢直尺将报废处理2. 校准操作需要在实验室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确保环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进行规范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误操作和人身伤害。
五、作业结果处理1. 根据校准结果和行业标准,评估钢尺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3. 如果钢尺计量器具的校准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再次校准,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六、作业记录保存1. 校准记录表格需要保存至少两年以上。
2. 校准记录需要进行规范保存,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f26313c281e53a5802ffb7.png)
计量器具自校准规程文件编号ZX/QS7.6-01发放编号编制审批受控状态无锡市******有限公司无锡******有限公司钢尺、卷尺、皮尺自校准规程1.目的对钢尺、卷尺、皮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使用的钢尺、卷尺、皮尺。
3.环境条件室温。
4.校准步骤4.1检查钢尺、卷尺、皮尺的刻度是否清晰;4.2钢片是否平齐;4.3检查钢尺、卷尺是否有折痕;4.4检查钢尺、卷尺、皮尺是否有断裂、破损;否则更换。
5.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塞尺自校准规程1.目的对塞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塞尺。
3.环境条件室温。
4.校准步骤4.1钢片是否平齐;4.2检查塞尺是否有折痕;4.3检查塞尺是否有断裂、破损;否则更换。
5.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秒表自校准规程1、目的对秒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检验所使用的秒表。
3、环境条件室温。
4、校准步骤4.1校准时间与计算机时间对照,1分钟内误差不超过1秒,连续十次,九次正确为合格;4.2检查秒表液晶显示是否清晰、正常;4.3检查秒表外观是否无破损;否则更换。
5.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自制调试台自校准规程1、目的:对本公司自制调试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器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使用的自制调试台。
3、环境条件:室温。
4、步骤:4.1检验操作面板标示是否清晰完整;4.2检验零部件是否完好且无缺失;4.3检验电源开关是否有效;4.4检验系统动作是否正确。
5、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13.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
![13.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5c67e9524de518964b7d94.png)
南京天轩服饰有限公司
钢尺、卷尺、皮尺自(内)校准规程
1.目的:确定钢尺、卷尺、皮尺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皮尺。
3.校准用基准件外校合格的钢尺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
5.1 检查钢尺、卷尺、皮尺的刻度是否清晰, 钢尺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 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帖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 卷尺、皮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和皮尺将零点对准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帖紧钢尺.
5.4 分段对准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
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上,两尺读数之差,1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500mm 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5.5 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每按 1000mm 分段校准,将卷尺或皮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 1000mm 记录数据,再在卷尺 1000mm 点划一条细小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
把平均值记录在《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误差±2.0mm。
5.6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
格。
校准人员详细记录《内校记录表》。
6、校准周期半年
7、记录
7.1 监视和测量内校记录表
编制: 冯文婷审批: 杨涛。
钢卷尺校检规程
![钢卷尺校检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e053d950e2524de4187e07.png)
钢卷尺校检规程
1、目的:为控制钢卷尺的精度,确保产品检测的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本规程适合于公司内部所使用的量程为3000 mm、5000 mm钢卷尺的校检。
3、校检办法及技术要求
3.1 使用的工具:经校检并在校检期内的量程为1000 mm的钢板尺。
3.2 校检环境要求: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70%。
3.3 校检方法:
3.3.1 用钢板尺的零标线准确的对齐钢卷尺的零标识处,测量并读取钢卷尺1000 mm刻线的度量数a1(精确至0.1mm);
3.3.2 将钢板尺顺延1000 mm,用钢板尺的零标线准确的对齐钢卷尺的1000 mm标识处,测量并读取钢卷尺2000 mm刻线的度量数a2(精确至0.1mm);
3.3.3 将钢板尺顺延1000mm,按3.3.1、3.3.2条款的要求测得下一个1000 mm间距的测量值a3 , 重复此项操作,直至钢卷尺的满刻度的a i(精确至0.1mm);
3.3.4 计算偏差J n的值,J n=a n—1000 mm(精确至0.1mm);
3.3.5 求出测量累计偏差值k,k= J1+ J2+ …+ J i (精确至0.1mm);
3.4 技术要求:|J n| 均≤0.2mm,且| k |≤0.5mm为合格。
4、校检周期:钢卷尺为一次性校准。
注:量程为3000 mm的钢卷尺i=3 , 量程为5000 mm的钢卷尺i=5 。
起草人:批准:日期:
1。
卷尺钢尺内校作业指导书
![卷尺钢尺内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82bc79483d049649b66584e.png)
6.1内校记录表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0-100mm、0-200mm、0-3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允许误差为±0.10mm。
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所有测量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4、环境条件:室温。5 Nhomakorabea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1m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方法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14e94ae45c3b3567ec8b7e.png)
钢尺、卷尺自检方法(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编制:审核:批准:编号:版本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钢尺、卷尺自检方法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应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行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500㎜、1000㎜,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二次读数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时充许误差±1.0㎜, 500㎜时允许误差±1.0㎜,1000㎜时充许误差±1.0㎜。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第1000㎜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积累误差为±2.0㎜。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ZY/BG-18-01。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6abf4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9.png)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职责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校验仪器及设备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环境条件1.温度:23÷2℃2.湿度:50±20%RH6校验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6.1.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1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056.1.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I-IOOmm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6. 1.4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示值误差检测:(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
(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3)合肥方源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号:FY/ZS-20XX年(ZJ)-O5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
测量点如下图(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钢直尺7. 2.1校检项目:1.外观检查2.示值误差检测6.2.2校验仪器及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l-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校验步骤:1.外观检查:(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锌痕等现象。
卷尺内校规程
![卷尺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0b0b0aaf1ffc4ffe47ac91.png)
规范仪器实施管理与定期校验.确保其精密度与准确度靠性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卷尺内校测量作业。
三.校准范围
仪器名称测量项目测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
卷尺长度0~3m±1㎜
四.校正方法
4.1每个卷尺用校正合格的钢直尺分别取五个长度测量点测量,每个测量点分别测量五次,观看实际测量值及平均值与标准值是否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
4.2校正完毕,分类摆好仪器,做好相关测量校正记录。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意事项
5.1测量、计量、试验仪器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摔落、碰撞影响仪器精密度与准确度。
5.2定期维护仪器清洁及保养,定期给仪器打防锈油,避免仪器生锈影响仪器使用寿命。
钢卷尺自校规程
![钢卷尺自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e5a38f8240c844769eaee6e.png)
检定钢卷尺的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2.适用于测量范围为(0-50)m;不确定度为1级的钢卷尺的校准。
3.校准依据JJG4-1999《钢卷尺规程》4.校准条件4.1.检定Ⅰ级钢卷尺时室内温度在(20±5)℃,检定Ⅱ级钢卷尺时室内温度在(20±8)℃4.2.检定前检及在规定温度下恒温时间应不少于4小时。
5.校准项目:见表1表1 钢卷尺校准项目注:表中“+”表示应该检定,“-”表中可不检定6.操作步骤6.1.外观检查:6.1.1.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各功能装置应能有效控制尺带收卷。
6.1.2.将尺带平铺在检定台上,加上规定的张紧力,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及扭曲现象,尺带两边缘必须平滑,不应有锋口和毛刺,尺带宽度应均匀。
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6.1.3.尺带表面应有防腐层,且要牢固、平整光洁,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脱皮和皱纹,无锈迹、斑点、划痕等缺陷。
6.1.4.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个别线纹允许有不大于线纹宽度的断线。
6.1.5.摇卷式普通钢卷尺的零值线一般距拉环100mm。
终点线纹距尺盒口250mm。
测深钢卷尺的零位在尺砣的端部,终点线纹距盒口250mm。
6.1.6.普通钢卷尺的分度值为1mm、5mm、10mm三种,它们的线纹长度应有明显区别,测深钢卷尺和钢围尺的分度值为1mm。
同类线纹应等长。
6.1.7.在每一分米(dm)内,厘米(cm)分度线应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下的钢卷尺,分米(dm)和米(m)分度的线纹应自零点线纹算起,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
全长在5m以上的钢卷尺,分米(dm)分度线纹应在每一米(m)内标上以厘米(cm)为计数单位的数值,米分度线纹自零位线纹算起,逐米(m)标上以米(m)为计数单位的量值;10m以后可不标注单位m。
6.1.8.钢卷尺各连接部分应牢固可靠,且不易产生拉伸变形。
(完整)内校规程
![(完整)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8226edfc4ffe473268abd9.png)
(完整)内校规程
内校规程
编号:
1 目的
对钢尺、卷尺和直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和直尺。
3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
5㎜).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
1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
2 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钢尺和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
3 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 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500㎜、1000㎜,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时允许误差±1.0㎜,500㎜时允许误差±1。
0㎜、1000㎜时允许误差±1.0㎜。
5。
5 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过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
0㎜。
5。
6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编制:审批: 日期:。
卷尺内校规程
![卷尺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eb0783210661ed9ad51f3a6.png)
IN13- METER RULER INSTRUCTION指令13-卷尺内校规程1、目的对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卷尺(精度0.5㎜)4、环境条件室温5、校准步骤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巾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CM、10CM、20CM、30CM、1M、2M、3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仪表控制表格》内,两尺读数之差30CM内不允许有误差,1M允许误差±1.0㎜,2M允许误差±1.0㎜,3M允许误差±1.0㎜。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范围内) ,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RF5018 METER CONTROL FORM仪表控制表格Prepared by : ________________ Approved by : __________________ Date: 01.04.2007。
仪器内校规程
![仪器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6a5431b307e87101f696c5.png)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6、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衡、平滑。
一.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进料检验所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和待校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500mm、1000mm,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对允许误差±1.0mm,500mm时允许误差±1.0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每1000mm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部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2mm。
卷尺内校准规程
![卷尺内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3bf32e58fb770bf78a557a.png)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卷尺内校准规程
1、目的
卷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生产及管理中使用的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钢卷尺(精度 1.0mm ,量程5000mm )。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卷尺平放在基准平台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平台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
5.3分别核对被校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 ,2500mm ,5000mm ,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三次读数平均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读数为1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25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5000mm 时,允许误差±1.0mm 。
5.4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 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半年校准一次。
7、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规程,确保其校准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钢卷尺,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校验。
3 术语和定义
钢卷尺是测量长度用的量具,主要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卷于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尺盒或框架内。
钢卷尺的标称长度:对于10 m以下的钢卷尺取0.5的整数倍,对于10 m以上的钢卷尺取5的整数倍。
4 职责
质量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定期进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
5 具体实施
5.1 周期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该仪器的校准周期作以下规定
a)最长不得超过1年;
b)若修理必须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c)新增测量装置在使用前校准。
5.2 校验基准
●标准I级钢卷尺,需经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验,应在校验有效期内。
任意两个线纹之
间的允许误差为0.1mm。
5.3 校准环境条件
标准件校验应在20±5℃的温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环境下。
日常使用钢卷尺可在实验室室温环境下进行校准。
应在校验报告上注明实际温度和湿度。
5.4 检定方法
5.4.1 外观检查
●钢卷尺头端完好,无破损,无影响使用精度的外观检测;
●钢卷尺无明显锈迹、斑点,尺钩保持垂直;
●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5.4.2 示值误差
在量程范围内选取最多5个检测点,包含500mm的点(零值误差)和全量程的点,用经外校的标准I 级钢卷尺逐段进行比较。
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桌面上,与经检定合格的I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
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测量点处读出误差值。
如有疑问,用分度值为0.01 mm读数显微镜进行校准。
在测量处的误差值符合下表的要求。
5.5 校准结果的处理
经校准符合本规程各项规定的钢卷尺,应做好相应记录,并粘贴内校合格证;不合格者,新增钢卷尺不予使用,使用中钢卷尺开具报废审批单。
6 质量记录
依据本文件所发生的活动均应形成记录,并按《记录管控程序》实施。
7 相关支持性文件/表单
8 发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