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教学设计2篇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2)掌握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弘扬传统美德;(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1)介绍《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2)分析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
2. 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2)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3)写作: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花木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表演;(2)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探究;(2)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2. 角色扮演表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3. 讨论和写作:评价学生的观点阐述和思维创新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花木兰》的故事文本;2. 图片资料:与《花木兰》相关的人物图片和场景图片;3. 视频资料:与《花木兰》相关的电影或动画片段。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木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提纲:1、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识记。
2、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图片、邮票。
3、读文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4、了解故事背景。
二、激趣导入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那就是《花木兰》。
板书课题。
三、展示汇报:1、读生字、词语卡片。
2、你知道有关花木兰的哪些信息?补充时代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
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
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
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再次认识剧本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故事内容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五、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语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六、自由读,评价人物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
初中语文《花木兰》教学设计优秀5篇
初中语文《花木兰》教学设计优秀5篇初中语文《花木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本文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
讨论点拨法: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2.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等)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
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背景解题《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出诗可能产生在后魏,这首诗形成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经后代文人的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
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三,诗歌诵读,初步感知1.教师带表情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勾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注意教师朗诵时节奏的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花木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花木兰》是一首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的民间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感受到她的勇敢和坚强。
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适合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是,对于一些民间故事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并能够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花木兰的故事,感受她的勇敢和坚强。
2.学会歌曲《花木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花木兰的故事,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花木兰》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花木兰的故事课件。
3.准备音乐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曲《花木兰》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花木兰的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花木兰的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她的勇敢和坚强。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花木兰》,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演唱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花木兰的歌曲,如《木兰辞》、《花木兰从军》等,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风格,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花木兰故事教学教案设计
花木兰故事作为一部经典的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它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故事主人公花木兰以其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展现了中华民族勇敢无畏的精神。
它不仅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优秀教材,更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语言表达和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此,本文将对花木兰故事进行教学教案设计,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将这个经典故事传达给学生。
一、教育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花木兰故事的传说及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传说。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于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崇敬之情。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花木兰故事并针对故事进行思考。
二、教学内容1、故事梗概花木兰,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女子,她父亲殁于外,她没有兄弟,于是她化身为男儿,从军保家卫国。
花木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女英雄,以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的爱国精神,赢得后世的崇敬之情。
其事迹被流传在民间,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传颂。
此外,花木兰故事具有明显的女子解放色彩,成为古代女性道德勇敢和思想独立的代表形象之一。
2、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讲解结合讨论”的方式,先讲解故事梗概,再由学生发言谈论自己的看法,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流程1.给学生讲解花木兰故事的大致内容,探讨故事中所蕴含的祖国和家庭的爱,以及个人坚韧不拔的意志。
2.请学生谈一谈花木兰这个传说中的女英雄,如何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子勇敢于自强的传统价值观念。
学生可以就花木兰故事中的点点细节展开,以此推断她的性格、意志力和道德素质。
3.让学生小组之间的交流,谈论个人对花木兰故事所产生的印象,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等等。
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答案引导和确保交流的质量。
花木兰教案
花木兰教案花木兰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英雄人物,也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
花木兰的故事以她代父从军、出生入死、勇敢善战为主线,展现了勇敢、聪明、善良、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
今天,我将为大家设计一节以花木兰为主题的人物教育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析花木兰的品德与形象;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析花木兰的品德与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花木兰的动画片段,引入花木兰的故事;2.讲解:通过PPT展示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分享大家对于花木兰的认识;3.讨论:分组讨论花木兰的品德与形象,每个小组精选出一个代表发言;4.展示:每个小组代表展示他们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描述;5.角色扮演:选择几个学生扮演花木兰和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花木兰故事的角色扮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6.小结:总结教学内容,强调花木兰的品德和形象;7.巩固:要求学生以花木兰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发扬花木兰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PPT将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向学生进行介绍;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意见;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花木兰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表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准确把握花木兰的形象和品德。
六、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们对于花木兰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花木兰的品德和形象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体验了花木兰的故事,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展示,学生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增加了对花木兰的了解,也为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初中花木兰教案
初中花木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理清故事脉络;了解乐府民歌知识;理解文中所涉及的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和品味语言等方法,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故事脉络的基础上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学习本文,领略到以木兰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动画片《木兰》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木兰的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木兰有什么印象?她是一个怎样的女性?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1.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理解故事脉络。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分析讨论,深入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关注她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木兰的孝道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情感体验,价值观引导1. 教师引导学生从木兰的故事中汲取乐观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进行情感交流。
五、总结拓展,作业布置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木兰的小论文或进行木兰故事的角色扮演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分析讨论、情感体验和总结拓展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木兰诗》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情感价值观。
同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第一章:电影《花木兰》的背景与概述1.1 电影《花木兰》的起源1.2 中国古代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1.3 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1.4 电影的改编与创作第二章:电影《花木兰》的剧情解析2.1 电影的开篇与花木兰的家庭环境2.2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和动机2.3 军旅生活中的挑战与成长2.4 花木兰的真实身份被揭露的情节2.5 电影的结局与主题呈现第三章:电影《花木兰》的角色分析3.1 花木兰:勇敢、坚毅、孝顺的女性形象3.2 父亲:深沉的爱与牺牲3.3 母亲与妹妹:家庭的支持与担忧3.4 战友与敌人:角色之间的冲突与对比3.5 皇帝:权力与责任的代表第四章:电影《花木兰》的艺术表现与特效4.1 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4.2 电影的视觉风格与色彩运用4.3 动作场面与特效技术的结合4.4 音乐与声音设计对情感的烘托第五章:电影《花木兰》的主题与寓意5.1 女性力量与自主精神的展现5.2 家庭与责任的重要性5.3 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变迁5.4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5.5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电影《花木兰》的女性主义解读6.1 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花木兰》6.2 花木兰作为女性英雄的塑造6.3 电影中对性别角色的挑战与颠覆6.4 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变迁6.5 女性力量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第七章:电影《花木兰》与文化传播7.1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7.2 《花木兰》故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7.3 电影中的跨文化元素与交流7.4 电影对全球观众的影响与反馈7.5 《花木兰》故事在当代文化中的新演绎第八章:电影《花木兰》的教育意义8.1 电影中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8.2 电影对个人品质的培养与影响8.3 电影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培养8.4 电影对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的传达8.5 电影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践第九章:电影《花木兰》的批判性思维分析9.1 电影中的刻板印象与性别偏见9.2 电影对古代历史的再现与重塑9.3 电影中的政治与军事议题探讨9.4 电影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思9.5 批判性思维在电影评价中的应用第十章:电影《花木兰》的创意拓展与实践10.1 电影改编与原创故事的对比10.2 电影中的视觉创意与技术革新10.3 电影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0.4 电影元素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延伸10.5 学生创意拓展活动与实践建议第十一章:电影《花木兰》中的传统与现代元素11.1 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体现11.2 现代电影技术在影片中的应用11.3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冲突11.4 电影对传统女性角色的重新定义11.5 传统与现代元素对电影主题的影响第十二章:电影《花木兰》中的英雄主义与人性探讨12.1 花木兰作为英雄的形象塑造12.2 英雄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12.3 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考验12.4 电影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12.5 英雄主义与人性的深入探讨第十三章:电影《花木兰》的视觉与音效艺术13.1 电影的视觉风格与画面构图13.2 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与意义13.3 动作设计与特效技术的融合13.4 音乐与声音设计对情感的渲染13.5 视觉与音效艺术对电影整体效果的贡献第十四章:电影《花木兰》的接受与评价14.1 观众对电影的接受程度与反馈14.2 影评人与媒体对电影的评价14.3 电影在奖项与荣誉方面的收获14.4 电影在影史上的地位与影响14.5 电影对后续作品与改编的启示第十五章:课堂实践与学生互动活动15.1 课堂讨论与学生观点分享15.2 电影片段赏析与解读15.3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活动15.4 学生自制短片与创意展示15.5 综合评价与教学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花木兰》电影教案设计的全面内容,包括电影背景、剧情解析、角色分析、艺术表现、主题寓意、女性主义解读、文化传播、教育意义、批判性思维、创意拓展等多个方面。
《花木兰》教案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花木兰》教案设计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课学设想1、本单元“单元提示”强调:“学习本单元,要整体感知课文大意,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木兰诗》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形象,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故教学本课不宜进行支离破碎的翻译,宜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和木兰的形象,并把全诗的背诵作为学习重点。
2、本诗为北朝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方祛,使得全诗气势雄浑,而又易记、易诵。
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3、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叙述洋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学习本诗应注意体会它的剪裁艺术。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诗歌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中心,详略得当的叙述方法。
3、感受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互文修辞方法;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板书木兰诗故事情节:一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详)二奔赴前线,十年征战。
(略)三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详)四吟唱比喻,赞美木兰(略)木兰形象: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一、情景导入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
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
大家可知道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花木兰》(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关于花木兰的语文教案
关于花木兰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花木兰》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培养学生对花木兰的英勇、善良、聪明的品质的敬佩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花木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语的理解。
2. 对花木兰品质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花木兰》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花木兰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花木兰》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花木兰的品质和故事中的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讲解花木兰的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花木兰的品质。
5. 写作实践:(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花木兰的短文。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表达对花木兰的敬佩之情。
6.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木兰的品质和故事主题。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品质。
7. 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巩固生词和句式。
(2)阅读与花木兰相关的其他故事或文学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第三单元花木兰(教案)
4.文化理解: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古代女性的英雄形象,培养民族自豪感。
5.价值观养成:通过学习花木兰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花木兰》的故事情节,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如“替父从军”、“披荆斩棘”等成语,以及把字句、被字句的运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花木兰的形象、品质和故事情节。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花木兰勇敢、孝顺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发挥积极作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花木兰的勇敢、孝顺品质以及课文中的成语和句式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花木兰品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勇敢、孝顺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花木兰,通过表演体会她的勇敢和智慧。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第三单元花木兰》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花木兰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古代女性的英勇形象,还学会了勇敢、孝顺等品质的重要性。然而,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理解,大部分同学能够紧跟教学节奏,理解花木兰的故事情节。但在细节方面,部分学生对于成语和古汉语词语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词语解析,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含义。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读写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善良、忠诚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花木兰》的阅读与理解。
2. 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讲解与练习。
3. 角色扮演、讨论等口语表达活动的设计。
4. 写作练习的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花木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3)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习俗的理解。
(2)角色扮演、讨论等口语表达活动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2. 互动式教学法:用于角色扮演、讨论等口语表达活动。
3. 写作练习法: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花木兰》。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4.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花木兰》的主题曲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花木兰》,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讲解与练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4. 口语表达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花木兰》教学设计
《花木兰》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年级:五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花木兰》教材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花木兰》是一首具有河北梆子唱腔特点的乐曲,演奏形式为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模仿的方法,在听、唱、演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河北梆子独特的魅力。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传统戏曲河北梆子,启发孩子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在学生心中播撒民族文化精粹的种子,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河北梆子音乐特点,能够运用音乐要素对曲子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进而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能够听辨乐曲中的民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能准确的敲击乐曲中的节奏,能用明亮的声音,明朗的情绪演唱曲子的旋律。
3.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聆听、声势、律动、模仿的方法,在听,唱、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活动中,感受河北梆子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音乐三个乐段中的情绪、速度,感受音乐塑造的花木兰形象,了解河北梆子苍劲悲壮、激越高昂的唱腔特点。
教学难点:用聆听、模仿、声势、创编歌词、听辨记忆A、B 主题旋律等方法感受唱腔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钢琴、梆子、堂鼓、铙钹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唱段,请同学们欣赏边思考:唱段中表现得人物是谁啊?。
(老师随音乐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师:唱段中表现得人物是谁啊?生:花木兰师:没错,花木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浴血奋战,荣归故里。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具有河北梆子戏曲风格的《花木兰》,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随图形谱完整的欣赏乐曲,并思考: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教师跟随音乐画图形谱。
)师:通过观察图形谱,你发现了什么?(ABA’)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首音乐作品,慢慢走进这位女英雄的内心世界。
初中课文花木兰教案教案
初中课文花木兰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花木兰的事迹,理解她勇敢、善良、孝顺的品质。
2.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理解花木兰的品质和行为。
教学难点:1. 对课文中的古文进行翻译和理解。
2. 将花木兰的品质和行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课文《花木兰》的文本。
2. 花木兰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3. 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花木兰的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花木兰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对花木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阅读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如生词、古文翻译等。
三、讲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分析花木兰的品质和行为,如勇敢、善良、孝顺等。
四、讨论和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花木兰的理解和感受。
2. 各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花木兰的品质和行为。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学习和践行花木兰的精神。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花木兰的事迹和品质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讨论和交流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家庭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花木兰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花木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花木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预习提纲:1、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识记。
2、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图片、邮票。
3、读文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4、了解故事背景。
二、激趣导入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那就是《花木兰》。
板书课题。
三、展示汇报:1、读生字、词语卡片。
2、你知道有关花木兰的哪些信息?补充时代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
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
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
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再次认识剧本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
(《快乐王子》都是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2.剧本有什么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1)故事内容(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五、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语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花木兰在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正紧急征兵的时候,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边关冲锋陷阵,立下了战功,并升为将军的故事,赞美了花木兰忠孝两全的崇高精神。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
《花木兰》教案设计完美版第一章:电影《花木兰》的背景与主题介绍1.1 电影《花木兰》的起源与历史背景1.2 电影主题:勇气、责任、爱与家庭1.3 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解读第二章:角色分析与扮演2.1 主角花木兰的角色特点与心理分析2.2 角色扮演技巧与方法2.3 小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扮演电影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第三章:电影情节分析与讨论3.1 电影情节的发展与转折点分析3.2 电影中的冲突与解决冲突的方式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的情节,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感受第四章:电影中的道德与价值观教育4.1 电影中的忠诚、勇敢、家庭等价值观的传达4.2 电影中的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的道德与价值观,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第五章:创意表达与反思5.1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进行创意表达活动,如绘画、写作等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表达作品,进行交流与讨论5.3 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整个教案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第六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6.1 分析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形象及其在军队中的地位6.2 探讨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的变迁6.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意义,并结合现实社会进行思考第七章:电影中的战争与和平观念7.1 分析电影中战争场景的表现及其对和平的渴望7.2 探讨战争与和平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7.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战争与和平观念,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第八章:电影中的自然与环境描绘8.1 分析电影中自然与环境的表现及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8.2 探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其保护的重要性8.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中自然与环境的描绘,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保护进行思考第九章:电影艺术与技术分析9.1 分析电影中的摄影、音乐、化妆等艺术元素9.2 探讨电影制作中的技术及其对电影效果的影响9.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艺术与技术分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第十章:综合评价与教学总结10.1 学生对整个教案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10.2 学生分享自己在教案中的收获与感悟10.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总结,对教案进行反思与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电影《花木兰》的背景与主题介绍补充和说明:在介绍电影背景和主题时,重点关注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勇气、责任、爱与家庭等主题的认知。
花木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预备1. 教学目标1 能借助拼音认读“兰、代、巾、常、战、扮、装、善”8个生字。
了解“巾帼英雄”“赫赫战功”“英勇善战”意思。
学习“戈”字部;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描述“战、代、常、扮”。
2朗诵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花木兰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3 明白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的故事,学习她孝顺长辈,勇敢顽强的品质。
4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花木兰》的故事。
2. 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课文中的生字,继续学习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正确朗诵课文,读好句子中带点的词。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花木兰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花木兰”,提问:你明白花木兰吗?她是个如何的人?2、多媒体出示图片,小结: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女英雄,咱们称她为“巾帼英雄”。
3、齐读:巾帼英雄花木兰明白得“巾帼”(二)整体感知:1、看录像(配以课文录音)2、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木兰是一名巾帼英雄。
(1)自由读课文。
(2)各抒己见。
(3)依照学生琐碎的回答,教师出示以下词语“女扮男装、替父参军、赫赫战功”。
(4)指导学生认读其中的生字“扮、装”,用音序查字法查出这2个字的页码并明白得这些词语的意思。
(5)指名学生连词成句“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6)指导朗诵句子,重读3个词语,读出英雄气概。
(三)重点学习3—4末节。
1、学习第3末节。
花木兰什么缘故要替父参军呢,让咱们一路来学习课文的第3末节。
(1)指名读课文第3节。
(2)说说花木兰什么缘故要女扮男装替父参军?(3)句式填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参军是因为()。
(4)教学生字(5)指导朗诵:国家的战情十分紧急,木兰的内心十分着急,注意读出一个“急”字。
(6)引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过渡:通过学习第三末节,咱们已经明白了花木兰什么缘故要替父参军,接下来让咱们学习第四节,看看花木兰又是如何立下了赫赫战功?2、学习课文第4节。
花木兰教案
花木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女性地位和传统观念。
2.理解《花木兰》这个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花木兰》故事的背景和情节介绍。
2.阅读《花木兰》故事,理解故事主题和情节。
3.分组讨论《花木兰》故事的主题和情节,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分组演绎《花木兰》故事,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三、教学过程1. 故事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传统观念,以及《花木兰》这个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 阅读《花木兰》故事教师分发《花木兰》故事的文本,让学生自行阅读。
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3.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花木兰》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如:1.《花木兰》故事的主题是什么?2.《花木兰》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有哪些特点?3.《花木兰》故事中的军事文化和家庭观念有哪些体现?4. 分组演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配角色,演绎《花木兰》故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由发挥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体验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四、教学评价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3.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4.学生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和传统观念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2.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画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识记。
2、搜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图片、邮票。
学生自由回答:由板胡与管弦乐队演奏。
4.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二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B,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B或A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抒情、优美;表现了木兰及将士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
《花木兰》教学设计2篇
《花木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昼、袜、赫、凯、孝、帼”6个生字,理解“逊色、昼夜、鞋袜、赫赫、凯旋、忠孝、巾帼、从军、男丁、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晋升、一表人才、受之有愧、不可思议、须眉”等词语。
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花木兰的爽朗、善良和孝敬父母、热爱祖国的情怀,并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
六、自由读,评价人物
1.默读课文,想想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的,划出相应句子,做批注。(爽朗、善良、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2.交流
(1)全文有几个人物?
(2)这些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小组表演,突出人物特点
八.课外拓展,读木兰诗
课件出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2.通过欣赏乐曲《花木兰》,能够分辨乐曲结构,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欣赏乐曲《花木兰》,感受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看大戏》
教师播放歌曲《看大戏》伴奏,学生进行复习演唱。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看大戏》,这是一首具有河南豫剧风格的创作歌曲。今天我们首先要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的器乐曲——《花木兰》。
英勇善战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资料补充进来,有的同学介绍了花木兰的故事,有的出示了花木兰的剧照、邮票,还有的介绍了剧本的特点,不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使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花木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与管弦乐合奏《花木兰》,对传统戏曲有初步了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古代有一个朝代叫北魏。就在北魏后期,北边的柔然族、东北边的库莫溪、契丹等少数民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经常派兵骚扰中原,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送到边防去驻防。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3、你认为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再次认识剧本
1.这篇文章和我们四年级时学的哪篇文章相似。(《快乐王子》都是剧本)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3、读文体会花木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了解故事背景。
二、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认识了四位古今中外著名的女性,她们的精神和业绩,在大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我国古代妇女豪杰的课文,那就是《花木兰》。板书课题。
三、展示汇报:
1、读生字、词语卡片。
2、你知道有关花木兰的哪些信息?
2.剧本有什么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3.从剧本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1)故事内容
(2)重点通过人物特点感受
五、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理解词语
逊色、巾帼、不期而遇、幸会、张灯结彩、须眉
2.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是一个剧本,讲的是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女孩花木兰在外敌大举进犯边关,国家正紧急征兵的时候,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边关冲锋陷阵,立下了战功,并升为将军的故事,赞美了花木兰忠孝两木兰。
2.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播放乐曲《花木兰》音频,在聆听前提出问题:
(1)乐曲分成几个部分?(三个部分:A B A′。)
(2)乐曲的那几个部分的情绪分别是怎样的?(A段昂扬有力、B段抒情优美、A′欢快热烈。)
聆听以后,教师请学生谈谈初步感受。
3.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1)教师出示主题A,教师弹琴,学生轻声随琴哼唱(可改用降E调),感受乐曲的戏曲风格。
(2)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音乐情绪昂扬、有力,表现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决心及在战场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3)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A伴奏。
(4)再次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一部分。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主题A是由哪件民族乐器与管弦乐队演奏的?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板书设计:
15、花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花木兰 巾帼英雄
5.欣赏乐曲《花木兰》第三部分。
提示学生注意:(1)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个部分基本相同?(与第一部分相同,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结束部分情绪更为热烈。)
(2)乐曲第三部分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木兰与将士们在战场英勇杀敌,得胜后荣归故里,家乡父老热烈欢迎壮士凯旋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