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表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表
我国度量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
《礼记》、《周礼》都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开始推行严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并设置了主管的官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发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由官府监制成套计量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
秦王朝统一的度量衡制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用,形成了我国计量科学独特的体系。
古代度量衡命名:测量长度的单位主要有:寸、咫、尺、丈、寻、常、仞;测量体积大小的单位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圭、抄、撮、勺、合;测量重量的单位有:铢、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等等。
历代度量衡都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即逐渐地由粗糙变成精细,由简单变成复杂。
本站整理了中国历代度量衡的标准规定及换算进制,并且每种度量衡都按照现代的计量方法换算出结果,方便广大网友进行古今度量衡的对比参照,由于部分内容还存在学术上的争议,因此,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1、《度制换算表》2、《量制换算表》3、《衡制换算表》
中国历代《度制换算表》。
中国历代度量衡换算(古代)
1尺=10寸=18.5厘米商:1尺=10寸=15.8厘米周:1尺=10寸=23.1厘米(1墨=5尺,1丈=10尺)秦:1尺=10寸=23.1厘米西汉:1尺=10寸=23.2厘米新莽:1尺=10寸=23厘米东汉:1尺=10寸=23.4厘米魏蜀汉吴:1尺=10寸=24.1厘米西晋:1尺=10寸=24.1厘米胡汉:1尺=10寸=24.2厘米东晋和宋齐:1尺=10寸=24.4厘米梁陈:1尺=10寸=23.2厘米北魏:1尺=10寸=27.8厘米东魏:1尺=10寸=34.7厘米北周:1尺=10寸=24.5厘米隋:1尺=10寸=29.4厘米唐:1尺=10寸=29.4厘米 1尺=12寸=30.75厘米(大尺)宋辽金:1尺=10寸=30.7厘米 1尺=10寸=31.7厘米(俗尺)元:1尺=10寸=31.6厘米明清:1尺=10寸=32厘米1尺=10寸=33.3厘米1升=204毫升(春秋齐:1豆=4升、1区=4豆、1釜=4区、1钟=10釜;春秋陈:1豆=4升、1区=5豆、1釜=5区、1钟=10釜;管子时代齐:1(金和)=10升、1釜-10(金和)、1钟=10釜)秦:1升=215.7毫升西汉:1升=204毫升新莽:1升=200毫升东汉:1升=204毫升魏蜀汉吴西晋宋齐:1升=206.1毫升梁陈:1升=200毫升隋:1升=618.3毫升唐:不明宋辽金:1升=680毫升元:1升=917.4毫升明:1升=1023毫升清:1升=1043毫升今值:1升=1000毫升1斗=5升外,其余时间段1斗=10升)1斤=16两=224----250克;1镒=12(金斤)=355.5克;1爰=32锊=224----250克(1两=24铢,1锊=12铢,1石=4钧=120斤)秦:1斤=16两=250克西汉:1斤=16两=268.8克新莽:1斤=16两=247----250克东汉:1斤=16两=268.8克魏蜀汉吴到陈:不明北齐:1斤=16两=299.5克隋:1斤=16两=993.9克唐:1斤=16两=640克宋辽金:1斤=16两=640克元:1斤=16两=637.5克明:1斤=16两=584克清:1斤=16两=579.2克今值:1斤=10两=500克《男儿经》(一)男儿经,真奇妙。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二、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
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
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
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年月日的历法[6]。
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
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
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
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
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
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
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
容量单位: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
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
之后,商鞅又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古代度量衡单位
古代度量衡单位
度量,其实就是一种衡量物质、力量或能量的标准和方式,而古代度量衡是中国古代运用来测量计算物体大小、重量和距离的技术,日常也普遍运用表达物质的单位,它是个体能够独立运作的单位系统,它的制定运用可使公众对政府的政策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真正实现了当时统治者们想要实现的“应付”和“调整”。
古代中国度量衡有“分”、“兩”、“斤”和“石”等基本计量单位。
其中,“分”是表
面积的计量单位,是古代中国推行的基本计算单位,古代的一分等于现在的一平方米;“兩”是基本质量单位,一“兩”为盎司(一盎司等于10.99971克)的七分一,也即一“兩”等于16斤;“斤”是质量计量单位,它的单位是几乎与现今计量单位相同,古代一斤等于16“兩”,等于150克;“石”也叫“斗”,是质量计量单位。
古代一“斗”等于100斤,是古代中国重物计量单位,也是古代中国陆地上贸易运输时使用的计量单位。
古代中国度量衡具有丰富的历史性文化内涵,是中国政治制度、宗教文化价值观以及科学计算技术和文化“三位一体”的体现,它深深蕴藉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积淀,其规范的制定和流通,使中国古代的计量、贸易运输、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等处于一个更加稳固的基础上,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不仅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使中国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这也是它被共同认可和普遍使用的原因。
今天,古代度量衡仍然被我们广泛使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它仍能活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它鲜活的身影和历史的见证存留在我们的历史中,证明中国的文化和技术精湛和传统,会继续在世界各地起到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全世界。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 第一类取自然物, 如人体、丝毛、谷物等; • 第二 类取人造物, 如圭璧、货币等; • 第三类取自然现象, 如乐律、水、金属等。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 《大戴礼记·五帝德》:黄帝“设五 量。”
• 《世本·帝系》:少昊“同度量、调 律吕。”
商代牙尺 长15.8厘米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 市制换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35 30 25 20 15 10
5 0
商 周 战国 秦 汉 三国 晋 唐 宋 元 明 清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注2 弓的定义:一弓为方圆一步,即平方步。 注3 亩的定义:假设田地正常产出粮食,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平均消耗粮食对应的田地面积 为一亩。一亩平均约等于243弓。后来,官方就定义为240弓。 注4 “平方丈”也可以称作“方圆一丈”。“方圆X丈”指的是宽度为X丈的正方形的面 积。比如“方圆两丈”等于四“平方丈”。“方圆X丈”在不引起混淆的时候,可以简称 为“X丈”。面积“一丈”就等于面积“一百尺”。
元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240步=1亩
清代里制换算表 5尺=1步,360步=1亩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清乾隆 清康熙
元 唐大里 唐小里
东汉 西汉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及市制换算
注1a 寻的定义:成年男子跨出一步(左右脚各往前一次)为一寻。寻与主单位尺的换算, 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唐代以后五尺为一步。 注1b庹[3] 的定义: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平均约为五尺。
古今度量衡比较
古今度量衡比较我们常常读某小说,看见某古人说自己是“堂堂七尺男儿”。
若他真有今天的七尺,身高应该是2.33米。
这不可能,因为古代的七尺与今天的七尺不一样。
我们有必要将古代的度量衡与今天的度量衡进行对照比较,对古代的计量单位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一、长度1、周朝1尺=19.91厘米2、秦朝与西汉 1尺=27.65厘米3、东汉1尺=23.04厘米4、曹魏1尺=24.12厘米5、西晋1尺=24.12厘米6、东晋1尺=24.45厘米7、南朝1尺=24.51厘米8、北魏1尺=29.51厘米9、北齐1尺=29.97厘米10、北周 1尺=24.51厘米11、隋朝(开皇) 1尺=29.51厘米12、隋朝(大业) 1尺=23.55厘米13、唐朝与五代1尺=31.10厘米14、宋朝与元朝1尺=30.72厘米15、明朝 1尺=31.10厘米16、清朝 1尺=32.00厘米17、今天 1尺=33厘米二、容量1、周朝1升=193.7毫升2、秦朝与西汉 1升=342.5毫升3、东汉1升=198.1毫升4、曹魏、西晋与东晋1升=202.3毫升5、南朝齐 1升=297.2毫升6、南朝梁、陈 1升=198.1毫升7、北朝齐 1升=396.3毫升8、北朝周 1升=210.5毫升9、隋朝(开皇)1升=594.4毫升10、隋朝(大业) 1升=198.1毫升11、唐朝与五代1升=594.4毫升12、宋朝 1升=664.1毫升13、元朝 1升=948.8毫升14、明朝 1升=1073.7毫升15、清朝 1升=1035.5毫升16、今天 1升=1000毫升三、重(衡)量1、周朝 1斤=228.80克1两=14.30克2、秦朝与西汉1斤=258.08克 1两=16.13克3、东汉、曹魏与两晋 1斤=222.72克 1两=13.92克4、南朝齐 1斤=334.08克1两=20.88克5、南朝梁陈 1斤=222.72克 1两=13.92克6、北朝魏1斤=222.72克1两=13.92克7、北朝齐1斤=445.28克1两=27.83克8、北朝周1斤=250.56克1两=15.66克9、隋朝(开皇)1斤=668.16克 1两=41.76克10、隋朝(大业) 1斤=222.72克 1两=13.92克11、唐、五代、宋、元、明、清 1斤=596.8克 1两=37.3克从周朝至清朝均为1斤=16两,1两=10钱=100分=1000厘=10000毫12、今天 1斤=500克 1两=50克 1斤=10两=100钱=1000分=10000厘古代与现在所使用的度量衡不一致,读者在使用古方时应注意单位转换。
古代各朝度量形状
古代各朝度量形状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朝代中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自商周时期至清朝末年,度量衡制度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
本文将以各朝代为主线,介绍古代中国度量衡的形制,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阐述。
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萌芽期,度量衡制度从此开始形成。
在商代时期,度量衡系统开始相对完整,主要有长度衡、重量衡和容积衡。
长度衡主要包括尺、寸、分和厘等单位,重量衡主要包括斤、两、钱和文等单位,容积衡主要包括升、斗等单位。
在长度衡中,尺是以人的手指和肘关节长度为基准的,而重量衡和容积衡则以某种特定的实物作为基准。
此时期的度量衡系统比较粗糙,不够规范,但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度量衡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度量衡制度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统一化。
在长度衡方面,尺寸分厘等单位开始逐渐规范化,被纳入了权衡和规模之中。
在重量衡方面,斤两钱文等单位也逐渐规范化,纳入了标准的度量衡制度之中。
而在容积衡方面,升斗等单位也开始逐渐规范化,并成为了度量衡制度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期,度量衡制度逐渐趋于完善,为后来的统一化打下了基础。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在这个时期,度量衡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革,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
长度衡、重量衡和容积衡系统都有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在长度衡方面,尺寸分厘等单位被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逐渐被统一起来。
在重量衡方面,斤两钱文等单位也被统一规范化,并成为了标准的度量衡制度。
而在容积衡方面,升斗等单位也逐渐被统一规范化,成为了度量衡制度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期,度量衡制度达到了较为完善和规范的状态,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的一个深化时期。
在这个时期,度量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在长度衡方面,尺寸分厘等单位得到了更加精细的规定和标准化,成为了度量衡制度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1、最早的度量衡器具商代骨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骨尺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测长工具。
出土的商代骨尺的长度分别为16.95、15.78、15.8厘米,相当于中等身高者伸开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商代一尺长度之参考。
尺面十等分刻度线表示寸,而寸再十等分为分。
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图1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2、记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栗氏量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11年)齐国制造的标准量器“栗氏量”,可谓应用了当时数学、物理学以及冶金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而制造。
栗氏量器已不存,但《考工记》中对栗氏量作了详细的叙述:“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fu釜〕,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
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
重一钧。
其声中黄钟之宫。
概而不税。
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这段文字简要地阐述了制造标准量器的技术要求:铜量铸作的工艺过程、量器的形制、各器的规格、尺寸、容积以及校准的方法等。
“金锡”是指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
古代度量衡器多用青铜制造。
青铜冶炼精纯之后,便可以铸成量器。
栗氏量包括鬴、豆、升三量,鬴是主体,呈圆筒形,深一尺,底面是边长为一尺的正方形外接圆。
圈足深一寸,容一豆;两侧有耳,深三寸,容一升,即“以度审容”。
栗氏量不仅有尺度、有容积,还要求有一定的重量,即“重一钧”,这样便可以从一件器物上得到度量衡三个单位的量值。
根据《考工记》记载,第一步“权之”,把铜锡金属按比例熔炼成青铜合金,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m;第二步“准之”,用排水法求得青铜合金的体积v,从m和v可以求出其密度ρ(ρ=m/v);第三步“量之”,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一定容量的量器模型,同样用排水法求得模型本身的体积。
体积乘以密度则为此金属量器的重量。
如果容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调节模型的厚薄,然后用模型翻砂成型,经过浇铸,修整成器,使它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古代度量衡表
量
量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毫升mL)
战国
齐:1钟= 10釜, 1釜= 4区, 1区= 4豆, 1豆= 4升
楚:1筲= 5升
秦:1斛= 10斗, 1斗= 10升
三晋(韩、赵、魏):1斛= 10斗, 1斗= 10升
秦
1斛= 10斗, 1斗= 10升
1丈= 242, 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
1丈= 242, 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
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1石= 100000,1斛= 50000, 1斗= 10000, 1升= 1000,1合= 100
清
1石= 2斛,1斛= 5斗, 1斗= 10升1升= 10合
1石= 100000,1斛= 50000, 1斗= 10000, 1升= 1000,1合= 100
衡
衡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公克g)
战国
楚: 1斤="16両," 1両="24铢
赵:1石= 120斤, 1斤= 16両, 1両= 24铢
魏: 1镒= 10釿, 1釿= 20両
秦: 1石= 4钧, 1钧= 30斤, 1斤= 16両, 1両= 24铢
1斤="250," 1両="15.6," 1铢="0.65
1石= 30000, 1斤= 250, 1両= 15.6, 1铢= 0.65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
西晋 1 丈 = 10 尺, 1 尺 = 10 寸, 1 寸 = 10 分 1 丈 = 242, 1 尺 = 24.2 1 寸 = 2.42, 1 分 = 0.242
宋 1 石=2 斛,1 斛=5 斗, 1 斗=10 升,1 升=10 合(1 升≈670 毫升) 元 1 石= 2 斛,1 斛=5 斗, 1 斗=10 升,1 升=10 合(1 升≈950 毫升) 明 1 石=2 斛,1 斛=5 斗, 1 斗=10 升,1 升=10 合(1 升≈1000 毫升) 清 1 石=2 斛,1 斛=5 斗, 1 斗=10 升,1 升=10 合(1 升≈1000 毫升)
1 石 = 26400, 1 钧 = 6600 1 斤 = 220, 1 两 = 13.8, 1 铢 = 0.57
三国 1 石 = 4 钧, 1 钧 = 30 斤 1 斤 = 16 两, 1 两 = 24 铢 1 石 = 26400, 1 钧 = 6600 1 斤 = 220, 1 两 = 13.8, 1 铢 = 0.57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 527 页。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 540 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二、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 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 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 1.25 尺。《续文献通考》卷 108《乐 8·度 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 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 应用广泛。随着社会发展,以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然而这一点来得毕 竟太迟了。清光绪 34 年(1908 年)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 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在“新制说略”中指出:“长短度分为两种:一曰尺度, 以尺为单位,所以度寻之长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用以计道路之长短也。 里制即积尺制而成。盖道里甚长,若仅以尺计,则诸多不便,故必别为里制。”①这里把 尺制、里制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列出,在当时是有新意的。 据上述清光绪末年所立里制可知:一里为营造尺 1800 尺。营造尺一尺等于 0.32 米, 所以 1800 尺,等于 576 米。因今市里一里为 500 米,所以以营造尺计里则一里为今市里 的 115.2%。 三、第三次中国里制的变化,发生在民国时期,“公元 1929 年制定一市里为 150 丈, 合公制为 500 米。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又吸收 了西方米制,并与其结合。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 里 300 步,这次里制为一里 150 丈,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则 150 丈恰为 三百步。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 150 丈合公制为 500 米”,则是以 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这样二者融为一
历代度量衡整理
亩里黄帝设“五量”中里步,即与度量衡分立设置这是因为上古时丈量之法尚未兴起,道路的长短,田亩的方狭只能以人步计算,步是亩里计量的基本单位。
陕西境内出土的周代铜器金文,记述着许多反映当时赐田和以田赔偿或交易的事实。
这些铭文都是以“田”为单位的。
如:1975年2月岐山县董家村出土的周共王五年(前927)“五祀卫鼎”铭文上有“余舍汝田五田”等语;《十批判书》提到周孝王年间的“舀鼎”上有以“五田”、“七田”赔偿盗禾之罪等字。
郭沫若著《大系考释》一书中提到的格伯簋上也有“四匹马换三十田”等语。
周方里是古代步里面积。
周制是为井田而立方里之名。
“井方一里,九百亩,八家受之,各家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余二十亩为庐舍。
春秋时代百亩、千亩、十万、七十万、一百万”的计数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说明周代确定了步与尺之比率——一步六尺,百步为亩,这个基本概念。
据史料,亩制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变迁战国时期将周制百步为亩,改240步为亩,使周制百亩折为41.7亩秦田秦废井田,但仍沿用周制方里,仍为900亩不变亩位以上,百进为顷亩位以下,古有角名之分(即一亩作4份,1份为一角)里之长短据《夏候阳算经》卷上:“度地以5尺为步,360步为里”。
《平赋书》又说:“三百六十步谓之里”,此处里皆为大里。
5尺为步,360步合计为1800尺。
《大载·礼记》中载“三百步为里”,周制步为6尺,1里即为1800尺。
唐代变五尺为步,“里为三百六十唐朝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百亩为顷。
武德七年:田广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以5尺为步,240步为亩,1亩合6000平方尺,或60平方丈,与今市制相同。
唐以大尺为量地尺,1尺合今29.5cm,亩为522.15m2,合今0.783225亩,略计为0.783亩。
古诗词里的度量衡
古诗词里的度量衡
古诗词里会遇到“钟”“升”“斗”“斛”“锱”等古代的度量衡单位的名称。
度,是指用尺等来计量物体的长短和面积;量,是指用升、斗等来计量物体的多少;衡,是指用称来计量物体的轻重。
度的单位名称古今大体相同,如丈、尺、里、亩等等,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句为证: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代至战国,量的单位主要有升、斗、斛、豆区(ōu)、釜、钟。
例如: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西汉时通行的量器为龠(yuè)、合、升、斗、斛。
据《汉书.律里忓》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其进位关系是“合龠丸合,十合为升,十升丸斗,十斗为斛”。
合、升、斗、斛,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
古代衡的单位主要有锱、铢、两、斤、钧、石(shí)。
例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汉书.律历志》中载有其进位关系,大致是六铢为一锱,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古代衡的单位还有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锾(huán,古代度量单位,六两为锾,一说等于六两半))等。
例如: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二、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
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
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
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年月日的历法[6]。
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
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
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
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
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
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
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
容量单位: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
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
之后,商鞅又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
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丘光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中国古代度量衡标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取自然物,如人体、丝毛、谷物等;第二类取人造物,如圭璧、货币等;第三类取自然现象,如乐律、水、金属等。
第一节取自然物之标准1.取人体为标准一般来说,任何被人们采用的单位,都是为某种用途方便而约定俗成的。
人类最初的测量,往往是借助于人体自身的器官来实现的,如手、指、腕、足以及人体自然身高等。
这几乎是世界各地普遍采用的方法。
正如《孔子家语》所云:“布手知尺、布指知寸,舒肘知寻,斯不远之则也。
”(1)这意味着早期的尺、寸、寻、丈等单位都是以人体各个部位为依据而建立的。
因为成年人用自己的手、指和双臂去测量长度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故云“斯不远之”。
如果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以一指为寸,十指正相当于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这段距离,一拃即一尺,而人的身高大约是它的十倍,即一丈。
为证实这种比例关系,笔者曾以自身作验证:身高160厘米,一拃之长正合16厘米,十指之宽(按十指于纸上,两拇指并扰,食指垂直,划出十指之宽,量之)亦为16厘米,一指之宽(食指或中指)为1.6厘米,伸两臂之长正合160厘米。
以人体为度量衡单位,其他文明发生较早的国家常常有相类似的例子,如肘尺(又译作腕尺),是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时期的长度单位,大约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
这个单位的概念是伸开前臂从肘关节至中指尖的距离(2)。
在公元前2500年,古巴比伦尼亚王国的长度单位有“指”。
一指相当于1.65厘米,一尺等于20指,一腕等于30指(3)。
而南美文明较早的印加帝国,长度单位为162厘米,相当于古代秘鲁人的平均身高(4)。
《英国度量衡史》一书中也提到原始的计量单位是“指”、“掌”和“噚”。
一噚大约等于一人的身高。
一呎大约为1/6噚,一拃为1/8噚,一手为1/3呎,一拇指则约为1/12呎。
一呎又为4掌或16指,一个步距大约相当于半噚(5)。
用人体定度量衡单位。
各朝的度量衡
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2.3cm ;汉1尺=23cm汉1丈=230cm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一些诸如“钟”“升”“斗”“斛”“锱”等古代的度量衡单位的名称。
大家翻译时往往“照录不译”,直接搬入译文中。
这种做法是没错的,但若想真正把握它们,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大家知道,度、量、衡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度,是指用尺等来计量物体的长短和面积;量,是指用升、斗等来计量物体的多少;衡,是指用称来计量物体的轻重。
度的单位名称古今大体相同,如丈、尺、里、亩等等,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句为证: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贾谊《过秦论》)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度的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实际大小是有区别的,如古代的尺,就比现在的尺要小得多。
古代的量的单位较之度的单位要复杂许多。
周代至战国,量的单位主要有升、斗、斛、豆区(ōu)、釜、钟。
例如: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孟子《鱼我所欲也》)②万钟则不辩礼仪而爱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以上两句中的“豆”和“钟”,指的就是量器。
据专家考证,六十四斗为一钟。
《左传》载:“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
”这段文字中的“登一”,只由四进位加一,改为五进位,即陈氏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
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大体就是这样的。
西汉时通行的量器为龠(yuè)、合、升、斗、斛。
据《汉书.律里忓》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其进位关系是“合龠丸合,十合为升,十升丸斗,十斗为斛”。
合、升、斗、斛,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
古代衡的单位主要有锱、铢、两、斤、钧、石(shí)。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古代中国是一个重视度量衡的国家,自古以来就以精确的度量衡为基础,用以衡量各种物理量和计算商品交换的价值。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完善的体系。
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包括其起源、发展和特点。
一、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度量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当时人们主要使用一些基本的度量衡单位,比如尺、斤和升。
随着朝代的更替,度量衡体系也不断演变和完善。
在秦汉时期,度量衡的统一成为国家政策,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度量衡体系,使得商业交易更加方便和准确。
这一度量衡体系的基本单位包括尺、斤、升和斗。
其中,尺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单位,斤用来衡量重量,升和斗则用来计量液体和干粮等物品。
经过汉代的制度化和完善,到了东汉时期,度量衡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
东汉时期的度量衡体系明确了各个单位的换算关系,使得各地的度量衡可以互相转换,更加便于商贸交易。
东汉时期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讲述度量衡的著作《度量衡》。
随着各朝代的更迭,度量衡体系也不断演变和完善。
到了唐代,中国的度量衡体系达到了巅峰。
唐代的度量衡标准非常严谨,行之有效。
根据唐代的度量衡制度,长度以尺为单位,1尺相当于23.1厘米;重量以两为单位,1两约等于31.25克;容量以升为单位,1升约等于1.3升。
二、古代中国度量衡体系的特点1. 统一性:古代中国度量衡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统一性。
尽管历经朝代更迭,但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体系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统一。
这使得商贸交易更加便利和准确,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标准化:古代中国度量衡体系注重标准化。
每个单位都有明确的定义和换算关系,确保度量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这种标准化的度量衡体系为商业交易和计量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3. 科学性:古代中国的度量衡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度量衡单位的选取和制定往往基于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过长期的验证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历代度量衡(整理)
亩里黄帝设“五量”中里步,即与度量衡分立设置这是因为上古时丈量之法尚未兴起,道路的长短,田亩的方狭只能以人步计算,步是亩里计量的基本单位。
陕西境内出土的周代铜器金文,记述着许多反映当时赐田和以田赔偿或交易的事实。
这些铭文都是以“田”为单位的。
如:1975年2月岐山县董家村出土的周共王五年(前927)“五祀卫鼎”铭文上有“余舍汝田五田”等语;《十批判书》提到周孝王年间的“舀鼎”上有以“五田”、“七田”赔偿盗禾之罪等字。
郭沫若著《大系考释》一书中提到的格伯簋上也有“四匹马换三十田”等语。
周方里是古代步里面积。
周制是为井田而立方里之名。
“井方一里,九百亩,八家受之,各家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余二十亩为庐舍。
春秋时代百亩、千亩、十万、七十万、一百万”的计数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
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说明周代确定了步与尺之比率——一步六尺,百步为亩,这个基本概念。
据史料,亩制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变迁战国时期将周制百步为亩,改240步为亩,使周制百亩折为41.7亩秦田秦废井田,但仍沿用周制方里,仍为900亩不变亩位以上,百进为顷亩位以下,古有角名之分(即一亩作4份,1份为一角)里之长短据《夏候阳算经》卷上:“度地以5尺为步,360步为里”。
《平赋书》又说:“三百六十步谓之里”,此处里皆为大里。
5尺为步,360步合计为1800尺。
《大载·礼记》中载“三百步为里”,周制步为6尺,1里即为1800尺。
唐代变五尺为步,“里为三百六十唐朝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百亩为顷。
武德七年:田广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以5尺为步,240步为亩,1亩合6000平方尺,或60平方丈,与今市制相同。
唐以大尺为量地尺,1尺合今29.5cm,亩为522.15m2,合今0.783225亩,略计为0.783亩。
我国度量衡制度的演变
我国度量衡制度的演变
我国度量衡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我国度量衡制度的主要历史演变:
1.古代度量衡:古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相对分散和多样,不同地区和时期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度量单位,如尺、斤、两、升等。
这些度量单位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2.秦汉时期:统一度量衡标准的努力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规定了长度、重量和容积的度量单位。
这奠定了度量衡制度的基础。
3.元朝:元朝制定了一套度量衡标准,称为“胡同制”。
这一制度影响了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度量衡。
4.明清时期:明朝和清朝时期,中国进一步完善了度量衡制度。
明代颁布的《宣德度器制》规定了度量衡的标准,包括长度、重量和容积单位。
清代继续沿用这些标准,并制定了一些重要法令,以维护度量衡的准确性。
5.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度量衡研究院,制定了一套新的度量衡标准,称为“度量衡法码”。
这一制度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开始采用国际标准的度量衡制度。
1959年,中国正式采用国际制度(国际标准单位制度)。
7.现代度量衡制度:现代中国的度量衡制度基于国际制度,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如米、千克、秒等。
中国国家标准局(现在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管理和监督度量衡制度的实施。
总的来说,中国度量衡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多样化到现代的国际标准化。
这一演变反映了中国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也使中国能够与国际社会保持一致,促进国际贸易和科学研究。
中国古代度量衡解析
历代尺度换算表 1黍=1分 10分=1寸 10寸=1尺 10尺=1
丈
战国量器
秦朝量器
汉代量器
新 莽 嘉 量
明清量器
历代 1 升折合今之毫升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宋代之前量度换算表 1200黍=1籥,2籥=1合,10合=1
清乾隆 清康熙
元 唐大里 唐小里
东汉 西汉
0
100 200 3பைடு நூலகம்0 400 500 600
升 10升=1斗,10斗=1斛,1斛=1石
元代之后量度换算表 10勺=1合,10合=1升,10升=1斗
5斗=1斛,2斛=1石
楚 国 权 衡
秦权
宋代铜秤砣 元代铜秤砣
清代天平
明代戥子 清代工部伍百两砝码
历代1斤折合今之克数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周
秦
汉
晋
唐
清
唐代之前重量换算表 10黍=1累,10累=1铢,24铢=1两
• 《孔丛子·小尔雅》:“举步为跬,倍跬 为步,两手之盛谓之掬。”
人有高矮壮弱之分,用人体来度量难 以划一,于是人们进而借用日常使用的工 具或器皿来进行度量。 • 斤:原是砍木头的斧子 • 斗、升:原是舀酒的勺子 • 豆、区、釜、锺都是盛器
齐国子禾子铜釜
发展到由政府用法律来规定度量 衡的标准和换算关系,这是社会的进 步。
• 《礼记·明堂位》:周公“制礼作 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 《周礼》:内宰“陈其货贿,出其 度量淳制。”大行人“大瑞节,同 度量,成牢礼,同数器。”质人 “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考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xx的度量衡(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
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
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
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
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____年__月__日的历法[6]。
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
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
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
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xx—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
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
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
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
容量单位: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
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
之后,商鞅又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四)国家统一,度量衡单位制也得到统一公元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诏令,命令丞相隗状、王绾和李斯等立下法令,统一度量衡单位制。
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西汉末年,王莽时的历学家刘歆修订了度量衡,制定了度量衡三个单位量的标准,设计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审度•嘉量•权衡》,这成为我国最早的度量衡专著,标志着我国度量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唐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明代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唐代将衡重单位24铢1两改为10钱1两。
宋代又将容量单位10斗1斛改为5斗1斛,2斛1石(10斗)。
清末光绪二十九年规定以尺、升、两为度量衡的基本单位,终于建立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独特的、统一的、科学的度量衡单位制体系[6-9]。
清宣统元年又制造了营造尺和库平两铂铱合金原器各一件,开始了用国际先进计量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改造42),使汉代的度量衡制度很快地建立起来。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度制:分、寸、尺、丈、引。
进位完全采用十进位制,即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分。
量制:龠、合、升、斗、斛。
除二龠为一合外,其它也都采用十进制,即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
衡制:铢、两、斤、钧、石。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两汉未闻有定制之举,在度量衡方面也没有颁布新的制度,其单位与进位完全与秦制相同。
秦世享国不久,虽立其制,不传其书。
《汉书·律历志》所记“审度、嘉量、权衡”各章,既是汉代度量衡制度的实录,同时也是秦代度量衡制度的补记。
迄今所见两汉度量衡器甚多,实测汉尺八十余支,得知战国至东汉末年尺度变化甚小,在23—24厘米之间。
量器五十余件,其中包括撮、龠、合、升、斗、斛六种不同单位的量器,每升约合今200毫升。
权衡器五十余件,西汉至新莽每斤在250克左右,东汉略有下降,每斤约在220克左右。
二、明代度量衡宋元以降,我国封建社会已进入衰退时期。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下元大都后,逐步完成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政权,他注意到让民众休养生息、垦荒屯田,发展封建经济。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南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强化,使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受到种种限制而发展十分缓慢,商品经济仍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因此,这期间的度量衡仍主要为封建经济服务。
1.为适应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而制定的度量衡管理制度明初,土地大量荒芜,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农民归耕。
明朝政府普遍丈量土地,鼓励农民垦荒自耕,并把赋税额规定得较低,一般官田五升三合,民田三升三合。
(57)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政府又经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了“鱼鳞册”,详细登记每乡每户土地的亩数并绘制成鱼鳞图,地方官吏抑制豪强多占土地,甚至采用小弓丈量。
为了适应土地丈量和赋役改革以及商品经济的需要,明朝政府在近二百年间共颁布有关度量衡法令十七次。
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元年令铸造铁斛斗升,付户部收粮,用以校勘,仍降其式于天下,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三日一次较勘街市斛斗秤尺,并依时估定其物价。
”次年,又令司农司依照中书省原降铁斗铁升标准器进行较定后,依样制造并发下属府、州、县仓库收支行用,商行店铺使用的度量衡器,必须赴官府印烙,乡镇百姓使用的斛斗秤尺,也要与官方颁发的相同才许使用。
过了四、五十年后,各地使用的器具又开始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宣德七年(1432年)、正统元年(1436年)、成化五年(1469年),又多次重申按照洪武年间的标准量器式样重新铸造,以备校勘,官民通行,并且仍将各式标准器具悬挂街市,以便比较。
并下令布政司各府州县,凡每岁收粮五十万石,收布绢十万疋以上者,工部各发给铁斛一张,铜尺、木尺各一把。
景泰二年(1451年)、正德元年(1506年)、嘉靖八年(1529年)皆令工部制造戥秤、天平和砝码,分给各司监收内府银科道官及内外各衙门,以作征收银两和支付官吏俸禄之用。
明代度量衡器均由官府制造,以保证量值统一,凡私造斛斗秤度者“依律问罪”,知而不揭发者“事发一体究问”。
明代度量衡管理制度尽管完备,惩罚确属严厉,也只能保证官方明文规定的器具统一,却无法制止行私舞弊的现象。
由于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地租取代了一部分实物地租,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商人们勾结官僚地主,恣意增大度量衡器具,大进小出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激起了农民多次掀起反对“大斗剥佃”的斗争。
.明代度量衡的考证(1)明代的尺度迄今所见明代尺仅五支,其中以嘉靖牙尺为最精,尺长32厘米,其它各尺,尺度长短不一,文献记载多以明钞与尺相校正,各家说法皆相近似,其中以明世子朱载堉《律吕精义》为最确当,今摘录如下:a钞尺(即裁衣尺),与当钞纸外边齐。
b曲尺(即营造尺),与宝钞墨边外齐。
c宝源局铜尺(即量地尺),比宝钞墨边长,比宝钞纸边短,当衣尺之九寸六分。
今测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完整之明宝钞三十九张,误差甚微,墨边平均长31.904厘米,纸边平均长34.015厘米,推算量地尺长32.6544厘米。
故可知明朝三种尺各长(小数点后两位数皆四舍五入):营造尺:32厘米量地尺:32.7厘米裁衣尺:34厘米(2)明代的容量标准;朱载堉《律学新说》中记有一件当时存放在有司的、由明朝政府颁发的铁斛,斛的一面有铭文:“成化十五年奏准铸成永为法则。
”另一面:“监铸官直隶大河卫指挥仲纲直隶淮安府同知夏祈,铸匠袁宗、范斌等。
”用宝源局量地铜尺量斛,“口外方一尺,内方九寸,斛底外方一尺六寸,内方一尺五寸,深一尺,厚三分,平秤重一百斤。
”今实测该书卷二量地铜尺图,得知明代宝源局铜尺合今32.64厘米,可计算出铁斛容积:1470立方寸×(3.264)3=51117.26立方厘米明代五斗为一斛,每斗应合10223.5毫升。
今仅见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成化兵子铜斗一只,容9600毫升,较此斛容积约小6%。
(3)明代的重量标准正统(1430—1449年)以后,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官税和民商都以银计价,流传至今的有“万历拾叁年京库花银伍拾两”、“万历拾叁年米折伍拾两花银”等。
为适应经济形势的需要,小型戥秤广为流行,正德和嘉靖年间,朝廷都曾下令工部制造戥秤、天平和砝码,发至省府州县以作征收银钱和支付俸禄之用。
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叁两铜砝码”,盒四面及底部刻:“长洲县、吴县两县会同,当堂较准,拾两抄颁,天启叁年捌月拾捌日给,匠陈爵造”字样。
(59)长洲和吴县在明代属苏州府,为当时东南地区手工业、商业的中心。
从刻铭上可以看到,为了保证商业上的正常交往,民间度量衡器还可以由几家商行共同校准,以保证量值的统一。
明代权衡器有秤、戥子、天平和砝码。
戥秤传世的有万历年间制造的二十两和六十两的各一件,都有三纽,准星刻度精细。
明代铜砝码有锭形和长方体形两种,有一种分、钱、两砝码十八枚集装于一个长方形铜盒内,组成一套十两砝码。
今实测明代砝码十枚,均属地方行用的各种标准器,平均每斤合593.1xx三、清代度量衡1.清朝为加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促进了度量衡的发展度量衡与社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适应着经济制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明清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劳动力的性质有了相对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在一定地区、一定生产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但还不能摆脱封建势力而正常成长。
清朝的商品经济较宋元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南、北方一些大城市“商贾云集”、“乡市喧阗”。
各地区之间经济交往十分频繁,白银成了流通货币。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扩大,度量衡器具也成为商品,并出现了戥秤行业。
据记载,乾隆年间长江戥秤行业规定:“新开店者,要隔十家之外方许开设,违者公罚”(《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195页)。
戥秤业如此兴盛,除了与白银货币流通量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外,也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兴盛。
清朝政府极力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对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典章制度十分推崇。
度量衡标准悉本黄钟六律之说,用累黍确定标准尺度。
清康熙帝对天文律算有较深的造诣,他主持编写了《律吕正义》,还删定了西人传教士南怀士编纂的《数理精蕴》,这两本书中都详细记载了关于度量衡标准的规定,康熙帝亲自累黍定尺,以一百粒纵向排列的黍子所得之长定为营造尺度,又以一定的尺寸确立量器的容积,用铁铸成漕斛,用一立方寸金属的重量作为质量的标准,(61)由此再定出各种量值砝码的尺寸,作为称量国库收支的标准器,因此称库平。
由营造尺、漕斛和库平两组成的度量衡制简称为营造库平制,从而建立起度量衡三者互相校定的关系:量器的尺寸可以作为长度的标准,一定重量的某种金属的立方体也可以反求出营造尺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