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1、用物准备: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石膏、清水、方玻璃板。

2、操作方法:(1)、修整印模:灌注模型前,应切除上颌腭部后份过长的印模材料,以免导致模型不准确。

印模上的气泡或其他缺损凹陷应修补,保持印模的完整性。

(2)、灌注模型:为防止交叉感染,藻酸盐印模灌注前可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冲净,用气枪吹去或轻轻甩掉印模上的积水,仅保持表面湿润。

否则水分过多,灌模时易产生气泡,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先将水放入橡皮碗内,再加入石膏(按石膏100g与水60ml的比例取量)。

用调拌刀按同一方向调拌,可避免石膏混入空气。

调拌时,调拌刀的面与橡皮碗壁接触,挤压石膏,使水与石膏均匀混合,调拌时间在50s内完成。

将调拌均匀的石膏在桌上或振动器上振动,逐出石膏中的空气泡。

用调拌刀取少许石膏于印模较高处(如上颌腭顶、下颌舌侧),左手持托盘柄或托盘外侧轻轻振动印模托盘,使石膏流入印模的牙冠部分。

继续加添石膏,直到盛满整个印模为止。

然后将剩余石膏倒于玻璃板上,把印模翻转于其上,轻轻调整,使印模牙合面与玻璃板平行。

牙合面与模型底部的厚度要求,下颌为~4.0cm,上颌为~4.5cm。

为了保持原来的印模边缘,使模型上具有黏膜转折处的形态,可用调拌刀将石膏盖过印模周围边缘约3mm,除去多余石膏。

如果采用分步灌模(即印模的组织面灌注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灌注普通石膏),需在超硬石膏未完全凝固前灌注普通石膏,以免造成两种模型材料分离。

(3)脱模:将模型灌注后静置30min。

待石膏发热反应结束,凝固变硬后,顺着石膏牙长轴方向,轻轻将印模松动后取下并分离出模型。

脱模后石膏牙折断或模型破损,应将断牙或断块保存,待模型干后用磷酸锌黏合剂或其他黏合剂黏结于原位。

3、注意事项(1)、灌模前,应仔细观察印模与托盘是否紧密结合,有无分离现象。

(2)、灌模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模型的精度。

特别是基牙上出现气泡,可直接影响修复体和矫治器的制作,必须重新取模,再灌注模型。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

模型的灌注方法及操作要求展开全文做中国最值得信赖口腔科普助力您寻找靠谱的口腔医生1.灌注方法分类(1)一般灌注法制取完印模后直接灌注模型。

按照合适的水分比例调拌模型材料,用调拌刀均匀搅拌,在振荡状态下,注入印模内。

首先从印模较高处,用调拌刀慢慢将石膏注入,使石膏流人到工作侧,震荡灌注,排除气泡,注满各细微部分,不断添加石骨,直至所需要的厚度,并且不能加压。

注意不要将大量模型材料直接倾注到印模的低凹部分,以致空气不能逸出而形成气泡。

(2)围模灌注法首先在印模下缘约2mm处用直径5mm的软性粘接蜡条将印模包绕,如果是下颌印模则需在下颌舌侧口底部用蜡片封闭间隙。

然后用蜡片沿蜡条外缘围绕l周,并使蜡片高于印模最高点以上1Omm。

用蜡封闭蜡片与软性蜡条间的间隙,然后置于振荡器上,用调和好的模型材料灌注于印模内。

此方法灌注的模型外观整齐,厚度一致,但操作较复杂。

(3)分段灌注法若是形状复杂的印模,可采用分段灌模,即在印模组织面灌注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用普通石膏,以保证模型的强度,在取出时不被折断。

如果采用分步灌模,需在超硬石膏未完全凝固前灌注普通石霄,以免两种模型材料分离。

2.模型的分离和修整(1)分离模型灌注模型约30min后,石膏模型材料基本硬固,即可脱模。

由于此时的弹性印模材料仍有一定弹性,分离模型比较容易。

一手拿住模型底部,一手拿托盘,顺着牙体长轴方向轻轻用力,使印模和模型分离。

若基牙倒凹较大或存在孤立基牙时,为防止基牙折断,可适当延长脱模时间,脱模时,可先将托盘与印模分开后再逐块剥去印模材料,脱出模型。

(2)修整模型模型刚脱出时,石膏内含有水分,且尚未达到最大强度,比较松软,便于修整。

因此,脱模后应及时地利用模型修整机磨去或用直剪刀剪去模型多余部分,用石膏切刀修去咬合障碍和黏膜转折处的边缘,使模型整齐、美观,便于义齿的制作。

3.模型灌注时的注意事项(1)若调拌时发现水粉比例不合适,应重新取量调和。

因为此时再加入石膏粉或水,会造成结晶,中心反应的时间和数量不一致,形成不均匀块状物,使凝固时间不同步,导致石膏强度降低。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1、用物准备: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石膏、清水、方玻璃板。

2、操作方法:(1)、修整印模:灌注模型前,应切除上颌腭部后份过长的印模材料,以免导致模型不准确。

印模上的气泡或其他缺损凹陷应修补,保持印模的完整性。

(2)、灌注模型:为防止交叉感染,藻酸盐印模灌注前可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冲净,用气枪吹去或轻轻甩掉印模上的积水,仅保持表面湿润。

否则水分过多,灌模时易产生气泡,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先将水放入橡皮碗内,再加入石膏(按石膏100g与水60ml的比例取量)。

用调拌刀按同一方向调拌,可避免石膏混入空气。

调拌时,调拌刀的面与橡皮碗壁接触,挤压石膏,使水与石膏均匀混合,调拌时间在50s内完成。

将调拌均匀的石膏在桌上或振动器上振动,逐出石膏中的空气泡。

用调拌刀取少许石膏于印模较高处(如上颌腭顶、下颌舌侧),左手持托盘柄或托盘外侧轻轻振动印模托盘,使石膏流入印模的牙冠部分。

继续加添石膏,直到盛满整个印模为止。

然后将剩余石膏倒于玻璃板上,把印模翻转于其上,轻轻调整,使印模牙合面与玻璃板平行。

牙合面与模型底部的厚度要求,下颌为~4.0cm,上颌为~4.5cm。

为了保持原来的印模边缘,使模型上具有黏膜转折处的形态,可用调拌刀将石膏盖过印模周围边缘约3mm,除去多余石膏。

如果采用分步灌模(即印模的组织面灌注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灌注普通石膏),需在超硬石膏未完全凝固前灌注普通石膏,以免造成两种模型材料分离。

(3)脱模:将模型灌注后静置30min。

待石膏发热反应结束,凝固变硬后,将模型从玻璃板上取下,用小刀除去托盘周围的石膏和印模材料,小心地顺着石膏牙长轴方向,轻轻将印模松动后取下并分离出模型。

脱模后石膏牙折断或模型破损,应将断牙或断块保存,待模型干后用磷酸锌黏合剂或其他黏合剂黏结于原位。

模型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

模型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

模型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
嘿,今天咱们来聊聊模型灌注流程及注意事项呀!
先来说说流程呢。

首先呀,得把模型的模具准备好哇,这个模具必须是干净整洁的,不能有杂物或者灰尘啥的,不然会影响灌注效果呢!然后哇,就是要调配灌注材料啦,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这可千万不能马虎呀,比例不对的话,灌注出来的模型可能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呢。

在灌注的时候哇,要慢慢地、均匀地将材料注入模具中,哇,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模型注入生命一样呢!一定要确保每个角落都灌注到哦,不然模型可能会出现残缺呀。

再来说说注意事项吧。

哎呀呀,温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呢!不同的灌注材料对温度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哦,要是温度不合适,材料可能会凝固得太快或者太慢呢,这可就糟糕了!还有哇,在灌注的环境方面,要尽量保持通风良好呢,这样不仅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有好处,也有助于模型更好地成型呀。

另外呢,灌注完成后,可不能着急脱模呀,要等到材料完全凝固才行呢,不然模型可能会变形的呀!
总之哇,模型灌注这个事儿虽然看起来不难,但是每个环节都很关键呢!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呀,按照正确的流程走,注意这些事项,这样才能灌注出完美的模型哇!。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一、引言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是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手段,对于深入理解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二、准备工作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小鼠、大鼠或兔,确保其无疾病、无遗传性疾病。

2. 设备:准备好手术器械、显微镜、止血钳、无创血压计、冰冻浴盆、恒温湿毛巾等。

3. 药物:准备适量麻醉剂、抗生素、输液用品等。

三、全脑缺血模型的建立1. 麻醉:使用麻醉剂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麻醉。

2. 暴露手术部位:对实验动物进行全身消毒,打开腹腔,暴露手术部位。

3. 制作全脑缺血:使用特制的夹子将实验动物的脑血管夹闭,制造全脑缺血。

具体夹闭部位和时间需要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四、再灌注过程的控制1. 解除血管夹闭:缺血时间结束后,缓慢解除血管夹闭,恢复血流。

2. 观察再灌注情况:在再灌注过程中,密切观察实验动物的神态、行为变化,以及脑部颜色、肿胀等情况。

五、模型评估与结果记录1. 评估再灌注效果:再灌注过程结束后,评估实验动物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效果,记录相关数据。

2. 观察病理变化:对实验动物的大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3. 结果记录与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六、注意事项1. 麻醉剂的使用要适量,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过大的伤害。

2. 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3. 制作缺血模型时,要确保夹闭的血管部位准确,时间适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 再灌注过程要缓慢,确保血流的恢复不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过大的刺激。

5. 病理学检查要取样准确,切片处理要规范,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七、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准备工作、缺血模型的建立、再灌注过程的控制和结果记录等。

该模型可用于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牙科18项灌注模型是一项重要的牙科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和矫正等领域。

在进行牙科18项灌注模型时,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我们遵守,以确保模型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材料准备、操作技巧和后续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牙科18项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牙科18项灌注模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

首先是合适的灌注材料,通常我们使用聚氨酯材料作为灌注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硬度。

同时,我们还需要配备相应的灌注器械和模型支架,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技巧1. 模型制备在进行牙科18项灌注模型前,我们需要先制备好牙模型。

牙模型必须牢固且具有良好的细节表达,以准确再现真实的牙齿情况。

制备模型的过程中,应注意牙模型的清洁和干燥,以确保灌注材料能够均匀地填充到模型中。

2. 灌注材料的混合将灌注材料按照厂家给出的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中要确保充分搅拌,并注意混合时间和速度,以避免出现气泡和材料凝固不均匀的情况。

混合完成后,应迅速将材料倒入灌注器中。

3. 灌注操作在进行灌注操作时,我们需要将灌注器的头部放置在模型的最低点,并缓慢地注入灌注材料。

同时,用手指轻轻敲击模型的侧面,以促使气泡从材料中逸出。

灌注的速度和力度要适中,避免对模型造成不必要的震动和变形。

4. 倒模和固化等待灌注材料固化后,我们可以将模型从模型支架上取下。

注意在取下模型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模型造成损坏。

如果需要进行多层灌注,要等待前一层完全固化后再进行下一层的灌注,以确保模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后续处理在完成模型的灌注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质量和精度。

1. 修整模型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可以使用切割器具将多余的灌注材料修剪掉,使模型的表面更加平整和美观。

同时,还可以进行细微的修整,以减少模型表面的凸起和不平整情况。

2. 抛光通过使用研磨器具和抛光材料,可以对模型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和细腻。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在牙科领域中,灌注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它们被用于模拟真实口腔环境,以进行牙医诊疗和实验室制作牙科设备。

然而,使用灌注模型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高质量的成品。

本文将介绍牙科18项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助您在使用灌注模型时取得优秀的效果。

1. 模型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模型材料非常重要。

常见的模型材料包括石膏和聚硫橡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在选择模型材料时,要根据具体需要考虑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2. 灌注模型技术灌注模型技术是制作高质量模型的关键。

在灌注模型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模型材料的流动和压实,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合理的模型灌注技术可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

3. 牙冠和牙根模型的制作牙冠和牙根模型是牙科灌注模型中常见的组成部分。

在制作这些模型时,需要注意精确的解剖形态和牙体结构。

确保模型的细节和尺寸准确,以便进行后续的牙冠和牙根修复。

4. 牙位模型的制作牙位模型用于模拟口腔中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

在制作牙位模型时,需要注意每个牙齿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模型的牙齿排列应符合正常的解剖学和咬合原则。

5. 模型的稳定性稳定的模型是进行牙医诊疗的基础。

在灌注过程中,要确保模型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会出现形变或移位。

使用合适的支架和夹具来支撑模型,以确保其稳定性。

6. 模型的干燥处理灌注模型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模型中的水分,提高模型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可以通过自然风干或烘干的方式进行模型的干燥处理。

7. 模型的保养良好的模型保养可以延长模型的使用寿命和保持模型的质量。

在使用模型时,要注意避免模型受到撞击和损坏。

定期清洁模型,并储存在适当的环境中,以防止变形或损坏。

8. 模型的标识在灌注模型上进行标识是非常重要的。

标识可以帮助识别不同的模型和与其相关的信息。

可以使用标签或刻字的方式进行标识,确保模型的可追溯性和管理。

9. 模型质量控制对灌注模型进行质量控制是必要的。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灌注模型是在牙科临床教学和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牙齿结构和治疗技巧。

然而,为了保证灌注模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我们需要注意以下18项注意事项。

1. 模型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模型材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凝固性,在灌注过程中能够充分填充模型的细节。

2. 模型制作前准备:在开始灌注之前,应仔细检查模型模具是否完整,表面是否干净,并做好充分的润滑措施,以确保模型的顺利脱模。

3. 模型模具处理:模具应保持干燥,以免影响模型材料的流动性。

处理时应避免剧烈震动,以免损坏模具。

4. 模型容器选择:选择合适的模型容器,并在容器内做好隔离措施,以保证灌注材料的流动性和附着性。

5. 混合比例准确:根据模型材料说明书上的建议比例准确混合,以确保灌注模型的凝固时间和强度。

6. 混合均匀:混合模型材料时应充分搅拌,确保其均匀分布在整个模型中,以免出现空洞或气泡。

7. 灌注速度控制:在灌注模型时,应控制好灌注速度,过快会导致材料的不均匀分布,过慢会导致凝固时间延长。

8. 震动排气:在灌注过程中应使用震动器轻轻震动模具,以排除模型中的气泡,保证模型的完整性。

9. 灌注压力控制:适当的灌注压力可以帮助材料充分填充模型细节,但过大的压力会破坏模型的结构。

10. 定时控制:在灌注完成后,根据模型材料的凝固时间,精确控制定时,以保证模型的质量和稳定性。

11. 确保模型干燥:在模型凝固完成后,应将其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确保其充分干燥,避免后续使用中发生变形或损坏。

12. 模型存放位置选择:存放模型应选择平整、干燥、不受紫外线直射的地方,以避免模型的变色和老化。

1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模型的质量和完整性,如发现损坏或老化迹象,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4. 模型处理规范:在模型使用完毕后,应遵循规范的处理程序,如拆模、清洁、消毒等,以保证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15. 避免剧烈冲击:在使用和存放模型时,要避免剧烈冲击或碰撞,以防止模型的破裂或损坏。

模型灌注的步骤

模型灌注的步骤

模型灌注的步骤1. 简介模型灌注(Model Infusion)是一种将已经训练好的模型知识转移到另一个模型中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迁移和应用已有的模型知识,从而提高新模型的性能和效果。

在进行模型灌注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两个模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任务类型和输入数据类型。

通常情况下,一个模型被称为“教师模型”(Teacher Model),它是我们想要从中提取知识的源头;另一个模型被称为“学生模型”(Student Model),它是我们希望获取知识并进行推理的目标。

2. 模型灌注步骤步骤1:准备教师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已经训练好且效果良好的教师模型。

这个教师模型可以是从头开始训练得到的,也可以是从公开数据集或其他资源中获取到的预训练模型。

步骤2:定义学生模型接下来,我们需要定义一个与教师模型相似结构但参数较少、计算量较小的学生模型。

学生模型通常是为了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进行推理而设计的,因此需要尽量减少模型大小和计算复杂度。

步骤3:准备训练数据在进行模型灌注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组训练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从教师模型的预测结果中抽取出来的,也可以是与教师模型训练过程相同的数据集。

步骤4:特征提取通过使用教师模型对训练数据进行推理,我们可以得到一组高级特征表示。

这些特征表示包含了教师模型对输入数据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步骤5:知识蒸馏在知识蒸馏(Knowledge Distillation)阶段,我们将使用教师模型的特征表示作为学生模型的目标标签,并将其与学生模型对同样输入数据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最小化预测结果与目标标签之间的差异,学生模型可以逐渐接近教师模型的表达能力。

在知识蒸馏过程中,通常会引入一些额外的损失函数来衡量学生模型与教师模型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作为损失函数,来衡量预测结果与目标标签之间的差异。

步骤6:微调学生模型在完成知识蒸馏后,我们可以对学生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ing)。

20240412口腔科模型灌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课件

20240412口腔科模型灌注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课件

灌模的注意事项
6.石膏搅拌水粉比例要按厂商说明书来操作。 7.石膏不能两种一起混合搅拌使用。 8.搅拌石膏最佳的效果是使用真空搅拌。 9.灌注石膏时要使用振荡器,而且振荡器要调至最 低档使用。 10.灌注石膏时,基牙部位要用探针小心地灌入牙齿 部位。 11.一定要等石膏彭胀稳定后才准脱模(约45-60分 钟)。
点滴流入
灌模时由基牙的一个斜面,缓慢 地流入,将内部的空气排出,减 少基牙气泡。
用振荡器灌模,可以排出石膏里面 空气,减少模型出现汽泡。灌注石 膏时不能大量加石膏,以免石膏空 气排不出,造成模型基牙出现汽泡。
借助工具
灌模:
手持印模放在振荡器的边缘,将振荡强度调至合 适档位,可借助于一根探针,使石膏沿着探针小 心地灌入牙齿部位,使石膏正好没过颈缘预备线。
2023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Watching
普通石膏:
45ml∶100g~60ml∶1 00g
硬质石膏:
30ml∶100g~35ml∶1 00g
超硬石膏:
20ml∶100g~25ml∶1 00g
具体请参照所用厂家要求的比例。
物品准备
灌注石膏模型的操作步骤
先取水
再取粉
பைடு நூலகம்
灌注石膏模型的操作步骤
石膏的调拌时间:
石膏的调拌时间要适当。一般普通石 膏的调拌时间为1分钟,硬质石膏以 及超硬石膏为50秒。
用调拌刀将石膏均匀地填入印模内。 石膏一旦达到奶油稠度,即可堆筑牙弓(不用振荡
器)。 最后完成坚固的大跨度牙弓。
常见模型问题及原因
一、模型变形:
模型缩水 脱模过早
脱模方法不当等
常见模型问题及原因
二、气泡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钻孔灌注桩是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在地层中按照要求形成一定形状(断面)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吊入井孔中,再灌注混凝土,成为桩基础的一种工艺.1、钻孔的方法和原理可以分以下几种:螺旋钻孔、正循环回转钻孔、反循环回转钻孔、潜水钻机钻孔、冲抓钻孔、冲击钻孔、钻斗钻成孔.2、施工准备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可采用筑岛、或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当位于深水时,可插打临时桩搭设固定工作平台,在钻孔平台上拼装钢护筒导向架,采用起吊设备插打水中墩钢护筒。

工作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

3、埋置钢护筒护筒的作用: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防止地面水流入;l增加孔内水压力,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钻头的方向。

护筒的制作要求:护筒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制两种,视具体情况而定。

钢护筒厚4~8mm,钢筋混凝土护筒厚8~10cm 。

护筒上部设1~2个溢浆孔;护筒的内径比钻孔桩设计直径稍大。

用回转钻机钻孔的宜加大20~30厘米;用冲击钻和冲抓钻钻孔的宜加大30~40厘米。

护筒的埋设要求:钻孔前,在现场放线定位,按桩位挖去桩孔表层土,并埋设护筒;埋设护筒可采用挖埋或锤击、振动、加压等方法;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为2—4米,特殊情况应加深;护筒顶端高程应满足孔内水位设置高度的要求.△埋设钢护筒(1)水中墩钢护筒在钻孔平台上拼装钢护筒导向架,测量放线定桩位→对接钢护筒→整体起吊钢护筒入水→调整护筒倾斜度及位置缓慢入床至稳定→安装震动打桩锤振动下沉→安装钻机开始水上钻孔桩施工。

在钢护筒振动下沉过程中要精确定位、跟踪监测、调整,满足规范要求,保证钻孔桩施工顺利进行。

钢护筒采用厚度为4~12mm的Q235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应比桩直径大20—40cm.钢护筒在车间分节制造,在平台对接后整体下沉,下沉中随时用木楔在导向架与护筒之间调整偏差,护筒底口要求到达卵石层顶面。

混凝土灌筑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灌筑的注意事项

混凝土灌筑的注意事项混凝土灌注是日常建筑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准备好混凝土并灌注,从而形成结构的一部分。

这种灌注过程需要特定的注意事项来确保混凝土混合物能够正确地在结构中流动,使其在灌注过程中能够达到完美的目标。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混凝土的材料完成混凝土灌注的第一步是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硬水泥、砂石、膨胀剂等。

所有这些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并通过多次检验来确保其质量。

建议采用现场混合方法,这可以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混凝土质量下降。

2. 混凝土的预先准备在开始灌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先准备好混凝土。

建议采用现场混合方法,这样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的时间和质量。

在准备过程中,应该研究混合比例和工序,以确保混凝土可以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严格按照控制标准操作,确保混凝土的工艺和质量的稳定性。

3. 建立灌注管道必要条件是确保灌注过程中混凝土能够流动到所需的位置。

灌注管道应该正确地设置和安装。

可以采用一些聚合物材料或合适的管道类型减少混凝土流失和浪费。

4.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温度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温度对混凝土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当温度很低时,混凝土容易结冰,而当温度很高时,混凝土很容易变得过于干燥,无法正常流动。

因此,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确保温度处于最佳状态下,使混凝土能够灌注到需要的位置。

5. 混凝土灌注的粘度混凝土的粘度是灌注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混凝土的粘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于成型性。

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和混合比例之前必须仔细研究粘度和流动性。

6. 混凝土灌注的压力混凝土灌注压力对混凝土流动和到达指定位置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

灌注过程中必须使用高压水泵或其他压力系统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正确的质量流动。

如果需要更多压力,可以根据需要补充道具来提高压力。

7. 检查混凝土灌注的良好质量进行混凝土灌注的同时,需要确保所有灌注位置都能够到达,并且混凝土质量良好,没有空隙、管斧等问题。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在牙科领域,灌注模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环节。

灌注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诊断、治疗计划以及最终的修复效果。

为了确保灌注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 18 项关键事项。

一、材料准备1、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印模材料的质量和类型对灌注模型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和治疗需求,选择弹性好、精度高的印模材料,如硅橡胶印模材料或聚醚印模材料。

2、检查印模材料的有效期使用过期的印模材料可能导致模型变形或不准确,因此在使用前务必检查材料的有效期。

3、准备充足的模型材料确保有足够的模型石膏或人造石等材料,以避免灌注过程中因材料不足而中断。

二、印模处理1、去除印模中的气泡和杂质在灌注前,仔细检查印模,去除可能存在的气泡和杂质,以免影响模型的完整性。

2、轻轻冲洗印模用温和的水流轻轻冲洗印模,去除表面的唾液和血液等污染物,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冲洗导致印模变形。

3、消毒印模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印模进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但要选择不会影响印模精度的消毒剂。

三、灌注操作1、搅拌模型材料按照产品说明,正确搅拌模型材料,确保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出现结块现象。

2、控制灌注速度缓慢、均匀地将模型材料灌注到印模中,避免产生气泡和空洞。

3、填充印模的各个部位确保模型材料充分填充印模的深凹、边缘和细小部位,以获得完整的模型。

4、避免过度灌注灌注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材料浪费和模型变形。

四、模型固化1、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固化不同的模型材料有不同的固化时间和条件,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以保证模型的强度和精度。

2、避免过早脱模在模型未完全固化前,不要急于脱模,否则可能导致模型损坏或变形。

3、保持固化环境稳定固化过程中,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避免温度骤变或湿度过大影响固化效果。

五、脱模处理1、小心脱模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小心地将模型从印模中脱出,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模型破裂或损坏。

2、检查模型完整性脱模后,立即检查模型的完整性,如有缺陷或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简述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

简述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

简述灌注模型的注意事项今天咱们来说说灌注模型要注意的事儿。

这就像是我们搭积木或者捏橡皮泥一样,有很多小地方要小心呢。

灌注模型呀,就好比是做一个特别的手工。

你得先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

比如说,材料就像我们画画要用的颜料一样重要。

如果材料不对或者不够干净,那做出来的模型可能就不好看,或者根本做不成。

就像有一次我做小泥人,泥土里有小石子没挑出来,结果小泥人的脸上就有疙疙瘩瘩的东西,一点都不光滑。

所以呀,灌注模型前,要检查材料是不是干净、合适。

在灌注的时候,速度也很关键哦。

不能太快,就像我们倒水的时候,如果倒得太快,水就会洒出来。

灌注模型材料的时候也是这样,要是太快了,材料可能就会流到不该流的地方。

我有一回做那种小城堡的模型,灌注的时候太着急了,结果材料流得到处都是,城堡的墙都歪歪扭扭的,本来想要一个漂亮的城堡,最后却变得乱七八糟。

还有哦,灌注模型的地方也得选好。

得找个平的地方,要是歪歪斜斜的,那模型做出来也是歪的。

这就像我们搭房子的积木,要是在一个不平的桌子上搭,房子肯定不稳。

我记得我弟弟搭积木的时候,在一个坑坑洼洼的地上搭,搭到一半房子就倒了。

所以灌注模型一定要找个平坦的地方,这样模型才能稳稳当当的。

而且呀,在灌注的过程中,我们要小心空气。

空气就像调皮的小泡泡,如果它跑到模型里面,模型就会有小空洞,就不结实了。

这就好比我们吹气球,如果气球里面有个小破洞,那气球就鼓不起来,或者鼓起来也不好看。

我在做一个小塑料模型的时候,没有注意空气,最后模型上有好多小坑洼,就是因为空气在里面捣乱。

做完灌注后,我们也不能马上就不管了。

就像我们种了小种子,不能种完就不浇水施肥了。

灌注完模型,要按照要求让它慢慢变干或者凝固。

要是还没到时候就乱动它,那模型可能就会变形。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陶土的模型,刚灌注完还没干,我就想拿起来看看,结果模型就变形了,本来是个小兔子,最后变得像个小怪物。

灌注模型虽然很有趣,但是这些注意事项可一定要记住呀。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在牙科学堂中,灌注模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

通过制作灌注模型,牙科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然而,灌注模型的制作过程要求细致入微,并且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事项。

本文将介绍牙科学堂中制作灌注模型时需要注意的18项事项。

1. 选择适当的材料:牙科灌注模型通常使用石膏、亚克力树脂等材料。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例如石膏适用于模拟牙齿结构,而亚克力树脂适用于制作总体模型。

2. 保持工作区清洁:在制作灌注模型时,要保持工作台面和工具清洁,避免杂质污染模型。

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具进行操作,在模型表面不留下指纹和污渍。

3. 控制水粉比例:制作石膏模型时,需要准确地控制水和石膏的比例,以确保模型的质地和硬度符合要求。

根据材料说明书上的指导,按比例配制水和石膏。

4. 混合均匀:将水和石膏倒入容器中后,用木棍或特殊的搅拌器均匀搅拌,以避免出现硬块或不均匀的情况。

5. 避免气泡:在灌注石膏或亚克力树脂之前,要彻底震动容器,以驱除其中的气泡。

可以用震动器或轻轻敲击容器来实现。

6. 准确倒模:将患者的牙印倒模到模具中时,要仔细操作,确保模具能准确地复制出患者的牙齿形态。

7. 控制模具固化时间:石膏模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全固化,而亚克力树脂则需要经过特定的加热和冷却过程。

要根据材料说明书上的指导,控制模具的固化时间。

8. 辅助材料的使用:在制作灌注模型时,常常需要一些辅助材料,如分离剂、密封剂等。

要正确使用这些材料,并遵循使用说明。

9. 避免模型变形:在模型固化之前,要避免外力的作用,以免导致模型的变形。

可使用模具定位器来固定模型,保持其原有形状。

10. 检查模型质量:在模型固化后,要仔细检查模型的质量。

确保没有气泡、裂缝或其他缺陷。

如果发现问题,可进行修复或重新制作。

11. 水磨牙模型:在一些特定的牙科治疗中,需要对模型进行水磨处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要学习正确的水磨技术,并注意保护模型的细节部分。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在牙科领域,灌注模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操作环节。

它对于制作准确、贴合的牙科修复体和治疗方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然而,要确保灌注模型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严格遵循一系列的注意事项。

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18 项灌注模型的关键注意事项:1、环境准备首先,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避免灰尘、杂物等对模型材料的污染。

操作台面应平整、干净,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材料选择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病例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材料。

常见的有石膏、树脂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硬度、收缩率等,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3、材料配比严格按照材料制造商的说明进行配比。

如果配比不当,可能会影响模型的物理性能,如强度不足、变形等。

4、搅拌均匀在混合材料时,要确保搅拌充分且均匀。

不均匀的搅拌可能导致模型内部存在气泡、不均匀的密度分布等问题。

5、灌注速度灌注时要控制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过快可能导致气泡产生,过慢则可能使材料在灌注过程中过早凝固,影响模型的完整性。

6、模型体位将预备好的印模正确放置在托盘上,确保模型的体位准确无误。

这对于后续的制作和分析非常重要。

7、去除气泡在灌注过程中,留意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如有气泡,应及时采取措施去除,例如轻轻震动或使用消泡工具。

8、避免震动灌注完成后,要避免模型受到不必要的震动,以免影响材料的凝固和模型的精度。

9、凝固时间严格遵守材料规定的凝固时间,不要过早脱模或进行下一步操作。

未完全凝固的模型可能会变形或损坏。

10、脱模技巧脱模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模型破裂或变形。

可以使用适当的脱模工具,并按照正确的方向和方式进行操作。

11、模型修整脱模后的模型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整,去除多余的部分或飞边。

但修整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模型的关键部位。

12、检查完整性仔细检查模型的完整性,包括是否有缺损、裂缝等问题。

如有缺陷,应及时重新灌注或进行修复。

13、标记和记录在模型上做好清晰的标记,包括患者信息、牙位等。

实验一 印模及灌注模型

实验一  印模及灌注模型

实验一印模及灌注模型(4学时)(一)目的1.掌握制取有牙颌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印模材料和模型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二)内容学生间互取印模,并灌注石膏模型。

(三)器材口镜、镊子、探针、口杯、托盘、酒精灯、火柴、藻酸钠印模料、石膏粉、橡皮碗、调拌刀、平钳、模型修整机等。

(四)方法和步骤1.操作前准备(1)准备检查器械和口杯。

(2)选择托盘:两名同学为一组,每人选择一副大小、形状合适的有孔有牙颌托盘,要求托盘的宽度与牙弓内外侧间约有3~4mm间隙。

托盘的高度为托盘的翼缘不超过粘膜皱襞,以不防碍唇、颊、舌组织活动。

托盘的长度为: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区。

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蜡片加深或加长至合适为止;若托盘某部位与口腔情况略有差异,可用平钳调改(图5-19-1)。

2.制取印模(1)调节体位:被操作者头部直立,使其下颌与操作者的肘部相平。

取上颌印模时上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接近平行。

取下颌印模时下颌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接近平行。

(2)取上颌印模:取适量的印模料调拌均匀后,放入上颌托盘内。

操作者应站在被操作者的右后方,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左侧口角,右手将托盘用旋转方式放入口内,对正牙列,并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

在印模料未凝固前,用右手固定托盘,左手将上唇、左侧颊组织向前、向下牵动,作肌功能修整。

然后用左手固定托盘,同法作右侧肌功能修整,最后用双手的中指和示指在双侧前后磨牙区固定托盘。

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托盘从口内取出,对照口腔情况检查印模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完整,有无气泡等。

若符合要求,用清水冲洗后立即灌模(图5-19-2)。

(3)取下颌印模:同法调拌印模料放入下颌托盘。

在被操作者的右前方,用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右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让被操作者舌尖稍向后上卷起并边抖动边压托盘就位,以防产生气泡。

同时作舌、颊肌功能修整。

然后用食指放在口内双侧前后磨牙区拇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固定托盘,待印模料凝固后取出检查,符合印模要求后立即灌模(图5-19-3)。

隧道施工中的混凝土灌注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混凝土灌注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混凝土灌注技术隧道工程的建设是现代化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混凝土灌注工艺技术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序之一。

隧道混凝土灌注技术以其高效、可控、省力等特点逐渐成为了广大隧道施工工程师的首选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灌注混凝土工艺中的材料、设备等方面来详细的介绍隧道混凝土灌注技术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准备、设备及工作区域的准备。

1.混凝土材料的准备最常用的隧道灌注混凝土配制是水泥、沙、石子和渣土等配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水泥选用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的28d强度达到425MPa以上,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对水泥进行湿润,以避免大颗粒之间发生结块和增加粉尘量。

沙子需要洗净,去除杂质,石子要进行洗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渣土被认为是一种好的配料,主要原因是其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延展性,并且含有大量有机质,对蓄水使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2.设备及工作区域的准备灌注混凝土的设备主要有泵送机、输送带、搅拌机等。

在隧道侧壁上要进行支模的固定和支模调整,构造不宜过于紧凑,应能顺利地通过材料输送及灌注。

此外,粘性物质或难以流动的坚硬物质均不应混入混凝土中,以免造成混凝土裂缝,影响安全。

二、隧道混凝土灌注技术实施过程1.布置泵送设备灌注混凝土时需使用一个小型的泵送设备,设备沿着隧道设施布置。

在注浆之前,工程师需要提前安排混凝土的输送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输送管道的连接点应采取密封措施。

2.混凝土的配制混凝土的配制主要包括材料混合、搅拌和调配三个过程。

要让材料充分搅拌,确保其均匀性和流动性。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不会流淌、渗漏或形成断层,需对混凝土进行固化处理。

将混凝土倒入其配备的缓冲池或罐中。

3.开展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混凝土的灌注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在此期间,必须确保设备和配件的工作正常,以使其顺利地完成灌注工作。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

牙科学堂丨18项灌注模型注意事项一个完美的修复体是需要一个精确的模型和医生与技师之间的完美配合才能做到,牙模取得好不好,这是一个关键,在灌注模型的时候,牙医要注意这些事项!1、在灌注模型之前,必须把印模彻底清洁和灭菌,然后把残留的水甩出去或者吹掉。

2、藻酸盐和水胶体印模绝不可敞开放置,在水中存放也是错误的。

3、藻酸盐和水胶体印模最好在取出后10分钟就灌注印模,如不按时灌注,即不加处理的放置不得超过20分钟。

4、弹性体印模最好在取出后3-6小时进行模型灌注。

5、一切模型材料都必须准确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料和加工。

6、所有石膏,特别是超硬石膏都应尽量用机器在真空条件下加水搅拌。

7、牙科技师必须时刻注意使容器、器械和工具保持清洁。

把杂物落进橡皮碗中是很危险的。

8、不同种类的石膏绝对不可混合使用。

9、已凝集的石膏不得进一步折揉。

10、在对模型做进一步加工之前,注意各模型材料的凝固时间值并保证达到所规定的时间。

11、建议把已灌注了石膏的藻酸盐或水胶体印模用湿毛巾盖住。

12、已灌注并凝固了的牙弓模型不得用其他种类的石膏做底座。

13、必须极小心地把印模从模型上取下来,绝不可使用过大的力。

14、在把印模取掉之后,模型上的牙应当立刻涂上硅橡胶,以防受到水的侵害。

15、模型底座不得在靠近模型解剖部分及义齿的重要部分处进行修整。

16、如果没有底座成形器,则建议把底座底部修整得与颌平面平行。

17、模型的外侧锐棱只能极小心地用快刀刮钝。

18、制作好的模型应小心地加清洁并用防水的毡笔作出标记。

要制作出好的义齿产品,前期要灌注出好的模型,所以牙医要注意好这些灌注模型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注模型技术的标准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物准备:橡皮碗、石膏调拌刀、石膏、清水、方玻璃板。

2、操作方法:
(1)、修整印模:灌注模型前,应切除上颌腭部后份过长的印模材料,以免导致模型不准确。

印模上的气泡或其他缺损凹陷应修补,保持印模的完整性。

(2)、灌注模型:为防止交叉感染,藻酸盐印模灌注前可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0min,然后用清水冲净,用气枪吹去或轻轻甩掉印模上的积水,仅保持表面湿润。

否则水分过多,灌模时易产生气泡,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先将水放入橡皮碗内,再加入石膏(按石膏100g与水60ml的比例取量)。

用调拌刀按同一方向调拌,可避免石膏混入空气。

调拌时,调拌刀的面与橡皮碗壁接触,挤压石膏,使水与石膏均匀混合,调拌时间在50s内完成。

将调拌均匀的石膏在桌上或振动器上振动,逐出石膏中的空气泡。

用调拌刀取少许石膏于印模较高处(如上颌腭顶、下颌舌侧),左手持托盘柄或托盘外侧轻轻振动印模托盘,使石膏流入印模的牙冠部分。

继续加添石膏,直到盛满整个印模为止。

然后将剩余石膏倒于玻璃板上,把印模翻转于其上,轻轻调整,使印模牙合面与玻璃板平行。

牙合面与模型底部的厚度要求,下颌为3.5~4.0cm,上颌为4.0~4.5cm。

为了保持原来的印模边缘,使模型上具有黏膜转折处的形态,可用调拌刀将石膏盖过印模周围边缘约3mm,除去多余石膏。

如果采用分步灌模(即印模的组织面灌注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灌注普通石膏),需在超硬石膏未完全凝固前灌注普通石膏,以免造成两种模型材料分离。

(3)脱模:将模型灌注后静置30min。

待石膏发热反应结束,凝固变硬后,将模型从玻璃板上取下,用小刀除去托盘周围的石膏和印模材料,小心地顺着石膏牙长轴方向,轻轻将印模松动后取下并分离出模型。

脱模后石膏牙折断或模型破损,应将断牙或断块保存,待模型干后用磷酸锌黏合剂或其他黏合剂黏结于原位。

3、注意事项
(1)、灌模前,应仔细观察印模与托盘是否紧密结合,有无分离现象。

(2)、灌模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模型的精度。

特别是基牙上出现气泡,可直接影响修复体和矫治器的制作,必须重新取模,再灌注模型。

(3)、石膏的稀稠要适宜,调拌过稀,影响石膏模型的硬度和强度;调拌过稠,则石膏流动性不良,将造成模型的解剖形态不清晰、不准确。

同时,由于石膏过稀或过稠,模型的基底部分也不易修整成要求的形态。

用人造石灌注印模时,因其含结晶水较石膏多,故加水应更少。

(4)、模型的基底部分应有一定厚度,才能保持模型应有的坚固性,特别是工作模型和记存模型。

如做全口义齿、复杂可摘局部义齿时,如模型较薄,当从牙合架上取下时,极易造成模型折断,破坏修复体的蜡型,有时必须重新取模,这就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5)在灌模过程中,当模型倒置在玻璃板上时,不能用手加压过大,以免模型变形,影响模型精度,使制作出的修复体与组织不贴合。

(6)、印模膏印模在热水中脱模时,若水温过高,使印模膏黏结在托盘和石膏模型
上,取模时容易损伤模型。

因此应控制好水温。

(7)、弹性印模一般应立即灌注,以免印模因失水体积收缩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若不能及时灌注,应用湿纱布覆盖,在潮湿环境中保存。

石膏凝固后,应及时脱模,以免石膏吸收印模中的水分,造成脱模困难。

(8)、模型脱出并修整后,应立即写上病人及医师姓名,以免有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