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下肢康复机器人PPT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下肢康复机器人PPT

下肢康复机器人PPT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05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未来 发展
技术创新与改进
01
02
03
智能化控制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技术,实现下肢康复机器 人的自主运动控制和个性 化治疗方案。
精准评估
通过传感器和生物力学分 析,提高下肢康复机器人 的评估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体育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也可用于运动员的 体能训练和康复训练,提高运动表 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02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技术 原理
机器人结构与设计
机器人结构
下肢康复机器人通常由机械腿、驱动 系统、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能够模拟人类下肢的运动,辅助或 替代行走功能。
设计理念
设计下肢康复机器人时需考虑人体工 学、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等因素 ,以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 有效的康复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
目录
• 下肢康复机器人概述 •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技术原理 •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使用方法 •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 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下肢康复机器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下肢康复机器人是一种辅助或替 代传统物理治疗方法的机器人技 术,用于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这些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庭康复的应用案例
随着科技的进步,下肢康复机器人也逐 渐应用于家庭康复领域。家庭康复机器 人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有效的康复训 练,使患者在家中也能进行科学的康复
治疗。
家庭康复机器人通常具有便携、易操作 家庭康复的应用案例还包括针对老年人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pptx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pptx

RS232
电机控制 器
测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称重传感器
电机驱动 器
电机 (编码器)
用户
伸腿/屈腿
训练装置
脚踏 板
2. 项目方案设计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1.恒定蹬力控制方式和基于肌肉硬度传感器的生物
反馈控制方式的实现。 2.电流控制方式中适用于主动训练的反向电流控制
方法。
3. 项目已经完成内容
❖完成机械部分设计
3. 项目已经完成内容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向云 刘宇 王政
目录
1. 立项背景及意义 2. 项目方案设计 3. 项目已经完成内容 4. 博客维护 5. 下阶段计划 6. 经费使用
1. 立项背景及意义
运动损伤的问题一直是普通百姓生活的问 题。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肢体运动性障碍的病 人也在显著增加。
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证明,正确的、科学 的康复训练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 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 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1. 立项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的缺点:医护人 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很难保证实现稳 定的持续性运动训练。

下肢康复机器人课件

下肢康复机器人课件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建立了机器人主体机构模型并说明其工作原 理及其创新点,同时对机器人主要零部件、主要 连接机构、主要传动进行了说明。
4.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
分析了康复控制策略,确立了集中控制的控 制方式,完成了总体控制平台的搭建。
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2步态分析
一个步态周期包括支撑期和摆动期,一侧足跟着地期为支 撑,离地期为摆动期。支撑期站一个步态周期的60%,摆动期 占一个步态周期的40%,其中单侧肢体支撑期占40%,双侧肢 体支撑期占20%。
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肢体康复机器人技术作 为机器人技术的一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肢康 复机器人能够辅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模拟正 常人的步态规律作康复训练运动,从而锻炼患者 下肢肌肉,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能力 以及患者正常走路机能。
1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6机械部分总体结构
它由大电机1、小电机2、磁粉制、同步带传动机构10、踏板11组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康复理论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它的受用对 象的病人,所以在进行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时必须 了解康复医学知识,懂得运动康复机理。本文对下 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原理进行了分析。

(医学课件)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ppt演示课件

下肢没有不稳定性骨折或严重的骨质疏松
在安装吊带的部位没有压力点或开放性创伤
.
25
目录

使用吊带进行减重和保护
• 用于减重的吊带要固定在胸腔下部

尽可能少地控制减重的量(最大减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3)
.
26
目录


当患者平躺、站立或坐下的时候安装吊带
往下拉至胸腔下部 将内部的带子拉紧 将腿部和髋关节的带子固定 可将带子绕过腿部
.
10
目录

DEGAS的机器人辅助步行研究
.
11
目录

改善上肢活动的协调性 改善痉挛和疼痛 减轻上肢的残疾程度
.
12
目录

渐进式的治疗,训练动作阶段化 全方位的运动
.
13
目录

ReoGo上肢康复机器人为例
.
14
目录

发现错误练习法
.
15
目录

独立的步行能力
提高步行速度 改善步态质量
.
34
目录

突发安全状况可使用紧急制动 要求患者在支撑相终末期完全伸展髋关节 患者训练时要平视,不可看着地面 要求患者在训练时对着镜子调整身体姿势 患者训练时需要一个节奏
.
35
目录
.
36
目录
• 如果患者需要治疗师的辅助,那么就要使用静态减重 • 如果患者可以独立行走,并且速度大于2km/h,那么就 使用静态减重
.
16
目录

事实证明
• 训练强度 • 训练任务的针对性 • 积极参与 • 加强运动协调的训练
以上为确保有效康复的关键因素

康复医学——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简介 53页PPT文档

康复医学——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简介 53页PPT文档
Create an awareness of the presence of these items, not promoting or reflecting a “wish list”
Present to teams/therapists Follow up with vendors
Technology in Rehab
“Patients with motor dysfunction are totally dependent on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outcomes of the attempts to perform motor tasks especially during the acute stage”. -Mulder
Screening: Concussions
Evidence: Effective with CVA and Mild TBI (Concussion) Cost: ~ $12,000 Very common in clinics Video
Advancing Mobility Through Progressive
Technology
Taking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o the Next Level
Chrissy Lighthill, MOT, OTR and Rachel Atkins, PT, DPT
“…allow precise recording of movements and application of forces…valuable tool for motor rehabilitation….visual cues conveyed on a computer screen to convert repetitive movement practice into an engaging task... information sent to the patient about exercise performance…address psychosomatic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rapy” (3).

《肢康复机械人》课件

《肢康复机械人》课件

脑卒中康复
运动治疗
机械人可帮助脑卒中患者康复, 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
机械人可用于运动治疗,提升 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脊椎损伤康复
机械人可辅助脊椎损伤患者进 行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和 步态。
肢康复机械人的优势和意义
个性化康复
机械人能根据患者的特定 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 案,提高康复效果。
节省人力
《肢康复机械人》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演讲。我将为您介绍肢康复机械人的定义、原理和技术、 应用领域、优势和意义、发展前景,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和限制。让我们一 起来探索这个令人振奋的领域!
肢康复机械人的定义
肢康复机械人是一种应用机器人技术的辅助装置,旨在帮助肢体受损人士恢 复运动和功能。它与人体肢体结构相似,并具备智能控制系统。
全球应用
肢康复机械人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 泛应用,改善康复护理质量,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肢康复机械人的挑战和限制
1 成本昂贵
肢康复机械人的研发和 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 其普及和应用范围。
2 技术限制
3 疗效验证
目前,肢康复机械人的 技术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如精确度不够高、适用 范围有限等。
机械人的康复效果尚需 更多科学数据和临床验 证来支持,以确保其安 全有效。
结论和展望
肢康复机械人是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创新,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然而,仍需努力 克服挑战,使机械人技术更加先进和广泛应用。
机械人可以替代人工疗法, 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节 省人力资源。
持续监测
机械人能够持续监测患者 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 计划,提供精确的康复指 导。
肢康复机械人的发展前景
1
成本降低

下肢矫形器ppt课件

下肢矫形器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2
下肢矫形器的使用目的
1,预防变形 2,矫正变形 3,保护病变组织 4,丧失功能的代偿和辅助 5,减轻或避免患病肢体的承重负荷 6,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
完整版课件
3
下肢矫形器的适应症
1,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下肢瘫痪 2,适用于下肢各关节的畸形 3,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 4,各种足部疾患
生屈膝的作用力。这时可以在患者穿戴的鞋的鞋
跟处加软垫,增加脚跟的弹性、减轻脚跟着地缓
冲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控制足跟着地时脚
尖的内外旋。根据结构踝足矫形器有不同的类型,
分别供轻度、中度、严重足下垂伴有轻度内外翻
痉挛患者使用的。通常用PE、PP高温板材制作。 制作注意考虑鞋跟的高度(见图)。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22
(1)内翻矫正鞋垫:利用三 点矫正力学原理,通过外侧纵 弓和跟骨外侧支撑及将踝关节 稳定与中立位,使内翻脚回到 正常的生理位置,以维持脚正 常的行走姿势。适合于轻度的 脚内翻痉挛。根据内翻的严重 程度,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相应的鞋垫(见图)。
内翻矫正鞋垫及矫正原理
完整版课件
23
f.松驰性足外翻
完整版课件
20
c、松驰性足内翻
目的:矫正足部力线,维持距下关节中立 位。
在足跟外侧加楔形鞋跟或鞋垫,同时在前 足外侧加或不加楔形垫。足外侧加楔形垫 可将负重移向足内侧。
完整版课件
21
d.僵硬性的足内翻
目的:减少足外侧缘的过度负重。 在足跟内侧加楔形鞋跟或鞋垫,同时在前
足内侧加或不加楔形垫。增加跖底负重面 积,从而减少足底外侧缘的过度负重,后者 防止足跖屈。
按其结构分为内补高鞋和外补高鞋.

自主运动康复机器人仅参考PPT课件

自主运动康复机器人仅参考PPT课件

臀大肌 50 股四头肌 50 腓肠肌 50
股直肌 80 腘绳肌 30 胫骨前肌 30
- 190@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90@0°
ModuTable工作台将患者置于正确舒适的体位,以便调整矫 形器,也可以轻松转运患者。
StimMaker功能性电刺激系统:高性能神经肌肉电刺激设备,14-20 个独立通道。通过设置脉冲时间,电流限制等确保安全。
特点
第一款结合了机械带动和功能性电刺激的设备; 功能强大的智能中央处理器; 被动训练和主动训练相结合; 触摸屏提供实时训练反馈。
产品结构
矫形器具有位置和力矩传感器,可以适应电刺激和连续电机运动, 以产生精确的预设的运动速度和力量。 运动形式:下肢踏蹬,踏车
矫形器置于双腿外侧,包括三大关节,髋、膝、踝。矫形器由电 机带动控制每个关节在矢状面运动。
闭链功能性电刺激(CLEMSTM)
腿部肌肉电刺激,加速神经重塑 同时动员双腿,双侧强度相同 可控的阻力负荷(通过改变施加压力)
✓ 被动运动——无自主肌力时,FES电刺激增强 ✓ 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结合——缺乏自主肌力或疲劳时,
FES电刺激激活肌肉和辅助运动,结合自身力量主动训练 ✓ 主动运动——FES辅助肌力训练(无FES时的可控训练)
研究证实:
• 在每日的任务训练中都有功能 控制能力的提高
• 电流感应力提高 • 血液循环得到促进 • 自身力量增加 • 下肢本体感觉提高 • 降低肌张力亢进和痉挛状态
WalkTrainer移动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Walktrainer是创新性的运动设备,使 瘫痪患者在保持直立体位时进行训练, 真实模拟自然行走状态。 它不仅可在地面反复进行行走训练, 也提高了患者主动性,这是对患者进 行再教育的关键一步。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课件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课件
案例1:膝盖受伤的运动员康复
通过康复工程器械恢复运动员的下肢功能。
案例2:截肢患者重建下肢功能
利用康复工程器械帮助截肢患者重建下肢功能。
四、下肢康复器械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应用范围广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不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本较高,需要专业技能操作。
五、结论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在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六、致谢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 PPT课件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的课件将深入介绍康复工程器械在下肢康复中的应用,让 你快速掌握有关知识。
一、引言
康复工程器械的基本介绍和下肢康复的重要性。
二、下肢康复常见工程器械
动力床
结构和原理,应用及效果。
捆绑训练器
结构和原理,应用及效果。
踏步器
结构和原理,应用及效果。
三、下肢康复器械应用案例分析
感谢各位观众的聆听与支持,谢谢!

机器人概论 第三讲 下肢

机器人概论 第三讲 下肢

3.1 人的下肢
人体步态分析系统
系统组成
一组摄像机/红外光点捕捉器 测力台 表面肌电仪等 控制以上多组装置同步运动并对观测结果进
行分析处理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对行进中的各种参数进行适时采集和处理 (如脚与地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各关节点在 空间的坐标位置等),计算分析某些反映人体 步态特点的特征参数(如关节角度,质心位移, 肌肉产生的内力矩及肌肉功率等),从而实现 对人体运动功能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讲 机器人的下肢
主要内容
人的下肢结构
机器人的下肢结构
轮式 履带式 足式 其他
3.1 人的下肢
3.1 人的下肢
人的行走特点
走路时,人的重心是在变动的,随人腿迈 步的大小、速度而变化,若不及时调整姿 势,人就会因失去平衡而跌倒。
人在运动时, 内耳的平衡器官能感受到变 化,通知人的大脑及时调动人体其他部分 的肌肉运动,巧妙地保持人体的平衡。
系统组成
机器人下肢
机器人可分为固定型和行走型两种。工
业机器人一般为固定式, 而目前在开发研制 的海洋水下机器人, 原子能工业、 空间机器 人、 军用机器人, 都将是可移动的。
3.2 机器人的下肢
3.2 机器人的下肢3.2来自机器人的下肢

下肢康复机器人PPT

下肢康复机器人PPT

选用电动机驱动的驱动方式。步态电机和姿态电机都采 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总是与其对应的同等功率的伺服电 机一起配套使用。通过脉冲输入接口来接受从上位控制器发 来的脉冲序列,进行速度和位置的控制,通过数字量接口信 号来完成驱动器运行的控制和实时状态的输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
2.6机械部分总体结构
它由大电机1、小电机2、磁粉制动器3、底座4、座架5、把手6、操作台 7、箱体8、连杆9、同步带传动机构10、踏板11组成。
2.5 康复机器人总体方案
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由机器人本体和控制部分 组成 。 机器人本体:包括步态机构、左脚踝姿态机构、右脚踝姿态机 构和支撑机构,两姿态机构位于步态机构两侧,对称布置,支撑机 构用于定位放置步态机构、姿态机构和控制平台; 控制部分:完成机器人各执行机构的控制功能和机器人状态的 检测,同时实现人机界面交互,控制机器人速度,机器人状态显示 等功能。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肢体康复机器人技术作 为机器人技术的一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肢康 复机器人能够辅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模拟正 常人的步态规律作康复训练运动,从而锻炼患者 下肢肌肉,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能力 以及患者正常走路机能。 对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介绍 机器人控制系统。
总结
首先根据人体参数和步态轨迹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工 作空间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康复机器人总体设计要求 设计了总体方案,步态机构实现整个下肢的运动,姿态机 构实现下肢踝关节的位姿运动。最后设计出脚踏式下 肢康复机器人总体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军强,王娟,赵海文,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分析[J].机 械设计与制造,2013(9):220-223. [2]郭素梅,李建民,吴庆文,等.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 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94-96. [3]马素慧,刘丹,郝正伟,等.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卒中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52-54 [4]刘军凯,孙宁,黄美发.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步态运动机构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22(5):59-62. [5]张晓超.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 尔滨工程大学,2009. [6] Admin.智能化多态下肢平衡功能训练评定系统[EB/OL].[201112-06]. [7] 刘更谦,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201010158178河北工业大 学

康复诊疗机器人ppt课件

康复诊疗机器人ppt课件

2019/9/5
12
• 这种机械手系统都是需要由视觉、灵巧操 作、运动、传感、导航及系统控制等电子
系统组成,要求比较高,价格也是相对的 比较昂贵。
2019/9/5
13
康复治疗机器人研究现状
• 康复治疗机器人是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 的完美结合,不再把机器人当作辅助患者 的工具,而是把机器人和计算机当作提高 临床康复效率的新型治疗工具。康复治疗 机器人在医疗实践上主要是用于恢复患者 肢体运动系统的功能。
• 这种机器人是安装在轮椅上的,是因为轮 椅的移动扩大了机械手的工作范围,同时 由于安装基座的改变致使机械手的刚性下 降和抓取精度的降低,这种机械手也只是 用于用于轮椅的患者,这是一点不足。
2019/9/5
9
• 这种机械手已经成为面向应用的流行设计, KARES5系统,就是一种基于轮椅的机械手 系统,在电动轮椅上安装了一个六自由度
2019/9/5
31
2019/9/5
32
2019/9/5
18
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
2019/9/5
19
• 近 年 来 减 重 步 行 训 在 临床上 的应 用越 开越 广泛 . 它 主要是用减重 吊带使患者 步行 时下肢 负重减少 ,借助 于运 动 平板
进行步行能力训练。在训练时一般需要两 名治疗师 .一名 帮助患者 腿摆动 、 支撑 期 患足跟 着地 . 防止 支撑期膝 过 伸 。另 一名帮助患 者进行 身体重 心转移 、 髋 伸 展 、 骨盆旋转 , 并保持患 者躯 干的直立。
2019/9/5
27
• 由于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但患者数量多、治疗师资源缺乏,据此现状, 发展康复训练医疗机器人系统更具实际意义。 随着康复医疗机器人的研究和使用,有望简化 医师与患者“一对一”的繁重治疗过程,推动残 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提 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临床上使用 积累的大量数据,将有助于认识训练参数与康 复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在机器人辅助脑 神经康复治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因此,康复 医疗训练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康复医学和神经反 馈训练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PPT课件

康复工程器械下肢PPT课件
形器、截瘫矫形器、骨折治疗矫形器、偏瘫矫形器等。
矫形器的命名
矫形器按其装配部位统一命名及缩写
下肢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而若采用活动的踝关节不行,也会降低免荷效果。 主要针对脊柱级神经损伤导致的截瘫患者,代偿患者的行走功能。 这是一种能帮助截瘫患者独立交替迈步行走的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较身体其他部位的矫形使用更为广泛, 在没有任何限制下观察膝、踝关节活动范围;
中国特色的康复工程
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学方面的巨大优势,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中医药学宝库遗产并推动其发扬光 大,是康复医学界的共荣使命,也是中国康复工程研究的 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特色已经在促进总合医学模式的转变、控制医疗保健 费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 特色的康复医学已经引领起世界康复医学界的关注,如何 将中医传统特色内涵和现代科技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简 历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康复医学工程体系,是我们未来 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
康复工程器械(矫形器) 在医院及医疗机构内,利用石膏或各种塑料等模塑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制成。
行走时,使用者首先将身体重心移至一侧,然后将骨盆后倾,钢索即牵拉该侧的下肢向前迈步。 足弓塌陷、缓解疼痛、改善运动状态,减轻疲劳 这是一种能帮助截瘫患者独立交替迈步行走的矫形器。 国际上最先进的截瘫行走支具膝关节采用气压助伸锁与髋关节锁产生联动提供稳定性(T4平面以下损伤)
功能性矫形器、站立用矫形器、牵引用矫形器、夜间用矫形器。 按材料分类:塑料矫形器、金属矫形器、皮制矫形器、碳纤矫形器、
树脂矫形器、布制矫形器。 按其他原则分类:外动力矫形器、标准化矫形器、模塑矫形器、组件
式矫形器、成品矫形器。 按产品状态分类:成品矫形器、定制成品矫形器、定制矫形器。 按所治疗的疾病分类:脑瘫矫形器、马蹄内翻足矫形器、脊柱侧凸矫

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ppt课件

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9
Leg training-腿部训练
balance-平衡 Res-电阻
Spd-速度 directions-方向
left-左 Right-右
up(上) down(下) Start(开始) stop(停止)
精选版课件ppt
20
1) Training Time(训练时间): 表示总训练时间 2) Activity(主动): 表示总的主动训练时间 3) Left Activity(左主动):表示总的左腿主动训练时间 4) Right Activity(右主动): 表示总的右腿主动训练时间。 5) Passivity(被动): 表示总 的被动训练时间 6) Spasm(痉挛): 表示僵硬发生的次数 7) Calories(热量): 表示消耗的总热量。 8) Distance(距离): 表示训练的总距离。
痉挛控制器
该控制系统可持续感应使用者的肌肉张力 ,自动探测可能发生的各种痉挛并加以处 理,当使用者发生痉挛时机器运转会逐渐 变慢之停止,然后向反方向运动,缓解痉 挛,放松肌肉,肌肉,关节不会有任何损 伤,在一定时间的使用后,可以减少患者 痉挛的发生。
精选版课件ppt
7
被动运动
当患者完全丧失肌肉力量无法自己运动时 , XY-CPM-III型上下肢主被动训练器可以 通过电机带动患者进行上,下肢的运动, 从而避免或减少运动带来的不良后果,如 关节僵硬,消化不良,肌肉萎缩,骨质疏 松,血液循环不畅等。
精选版课件ppt
8
主动运动
患者完全使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踩踏 环,阻力默认值一般为3~5牛顿/米
精选版课件ppt
9
对称训练
患者在进行上、下 肢的电机助力运动或 主动运动时可以得到 左右腿、上肢力量对 比的参考数值,根据 显示的参考数值可以 及时调整左右腿、上 肢的力量分配。此训 练可以使双腿、上肢 的力量变得均衡对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用电动机驱动的驱动方式。步态电机和姿态电机都采 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总是与其对应的同等功率的伺服电 机一起配套使用。通过脉冲输入接口来接受从上位控制器发 来的脉冲序列,进行速度和位置的控制,通过数字量接口信 号来完成驱动器运行的控制和实时状态的输出。
14
2.6机械部分总体结构
它由大电机1、小电机2、磁粉制动器3、底座4、座架5、把手6、操作台 7、箱体8、连杆9、同步带传动机构10、踏板11组成。
总结
首先根据人体参数和步态轨迹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工 作空间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康复机器人总体设计要求 设计了总体方案,步态机构实现整个下肢的运动,姿态机 构实现下肢踝关节的位姿运动。最后设计出脚踏式下 肢康复机器人总体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军强,王娟,赵海文,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分析[J].机 械设计与制造,2013(9):220-223. [2]郭素梅,李建民,吴庆文,等.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 定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3):94-96. [3]马素慧,刘丹,郝正伟,等.Lokomat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脑卒中 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52:52-54 [4]刘军凯,孙宁,黄美发.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步态运动机构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22(5):59-62. [5]张晓超.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哈 尔滨工程大学,2009. [6] Admin.智能化多态下肢平衡功能训练评定系统[EB/OL].[201112-06]. [7] 刘更谦,一种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201010158178河北工业大 学
11
12
整个下肢康复机器人是根据人体处于坐姿时膝关节 和脚踝关节屈伸运动时的运动原理,设计一个可以实现 患者下肢六个关节的康复训练机构。步态机构实现整个 下肢的运动,姿态机构实现下肢踝关节的位姿运动。
通过功率驱动电路,来驱动控制步态机构和姿态机构 的两个电机,从而达到驱动控制下肢康复机器人的目的 。
2.7 系统控制部分
所述控制系统独立于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通过数据线与 机器人本体连接在一起,并进行康复训练控制,包括硬件和 软件,所述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和与其数据线分别连接的显 示器,多轴运动控制卡,驱动器、位置传感器和力传感器, 所述位置传感器有四个,分别集成在四个直流伺服力矩电机 力矩电机内,通过数据线输出膝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信息, 所述力传感器有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左、右大腿机构和左、 右小是机构的柔性连接带中,用于通过数据线输出患者下肢 与机器人之间的干涉力。所述软件包括用户模块、实时控制 模块和康复效果评价模块。
8
2.4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性能指标
1.承载能力应达到85kg; 2.占地应小于1平米 3.能康复下肢髋、膝、踝关节,具有6自由度 (F=3n-(2PL +Ph ) n:活动构件数,PL:低副约 束数Ph:高副约束数) 4.能近似模拟正常人行走步态轨迹和脚步位姿; 5.能进行主被动训练 6.具有可移动性; 7.最高训练次数可到60次/每分钟; 8.训练器工作时噪音小、无明显震动
7
2.3下肢康复机器人总体设计
2.2下下肢肢康康复复机机器器人人是帮总助体下设肢计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运动机能恢
复性训练,尽可能模拟正常人,使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得到锻 炼和恢复。
首先,下肢康复机器人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满足机器人空 间设计要求。
其次,下肢康复机器人应该具有足够的安全性。结构上,患 者的下肢运动空间不能与牵引机构的运动空间发生干涉,同时 运动机构不能对对患者下肢产生过大的牵引力。最后,下肢康 复机器人属于医疗设备范畴,应该无噪声、无污染、外观漂亮, 以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肢体康复机器人技术作 为机器人技术的一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肢康 复机器人能够辅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模拟正 常人的步态规律作康复训练运动,从而锻炼患者 下肢肌肉,恢复神经系统对行走功能的控制能力 以及患者正常走路机能。
对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介绍 机器人控制系统。
2. 机器人总体设计
根据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工作空间以及模 拟正常人步态轨迹研究和设Fra bibliotek了机器人总体结构。
4
3.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建立了机器人主体机构模型并说明其工作原 理及其创新点,同时对机器人主要零部件、主要 连接机构、主要传动进行了说明。
4.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
分析了康复控制策略,确立了集中控制的控 制方式,完成了总体控制平台的搭建。
2.5 康复机器人总体方案
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由机器人本体和控制部分 组成 。
机器人本体:包括步态机构、左脚踝姿态机构、右脚踝姿态机 构和支撑机构,两姿态机构位于步态机构两侧,对称布置,支撑机 构用于定位放置步态机构、姿态机构和控制平台;
控制部分:完成机器人各执行机构的控制功能和机器人状态的 检测,同时实现人机界面交互,控制机器人速度,机器人状态显示 等功能。
5
2.1下肢结构模型
人体下肢运动关节主要包括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各关 节运动关系如图所示,通过三个 主要运动特性的比较可知,各关 节的共同运动为屈、伸运动。
通过对下肢各关节运动特性 分析,可以建立下肢的简单刚体 模型。
6
2.2步态分析
一个步态周期包括支撑期和摆动期,一侧足跟着地期为支 撑,离地期为摆动期。支撑期站一个步态周期的60%,摆动期 占一个步态周期的40%,其中单侧肢体支撑期占40%,双侧肢 体支撑期占20%。
2
运用绘图软件对机器人主体结构进行构件设计, 阐述了机器人工作原理。分析现有的下肢康复机 器人技术特点,阐明了本脚踏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的技术优点。根据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基础知识 为整个下肢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
1. 康复理论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它的受用对 象的病人,所以在进行下肢康复机器人研究时必须 了解康复医学知识,懂得运动康复机理。本文对下 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