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H+B.K+C.NH4+D.Ag+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Cu2+B.K+、NO3-、OH-C.H+ 、Ba2+、SO42-D.CO32-、Cl-、H+5.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食盐NaCl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7.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8.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9.现有w g含有CuO和ZnO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的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相似)A .将混合物与足最H 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B .将混合物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测出NaOH 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C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D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2Cu +、H +、24SO -、Cl -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B .3Fe+2O 2点燃Fe 3O 4C .NaOH+HCl ═NaCl+H 2OD .H 2CO 3═CO 2↑+H 2O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D .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13.可以将AgNO 3、Na 2CO 3、MgCl 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 .HNO 3B .HClC .NaClD .KNO 314.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 .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 .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 .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15.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置换反应B .用NaOH 检测溶液中的FeCl 3:3NaOH + FeCl 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C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 32MnO Δ2KCl+3O 2↑ 化合反应D .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 2点燃CO 2 分解反应2.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 2CO 3 (NaCl ) 水溶解、过滤 B CO 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C KCl (NaOH )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CO (CO 2)氢氧化钠溶液洗气A .AB .BC .CD .D3.实验室有盐酸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小李同学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

你认为X 是( )A .纯碱溶液B .水C .稀盐酸D .石灰水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 .Fe(OH)3 NaClB .FeSO 4 H 2C .CuCl 2 H 2OD .AgNO 3 HCl5.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O 3- Fe 3+ Na + OH - B .K + SO 42- Na + NO 3- C .Cl - K + SO 42- Ba 2+D .Ca 2+ Cl - CO 32- Na +6.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没有沉淀生成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C.一定是放热反应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7.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2.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解析: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的沉淀而盐酸不会和氯化铁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用pH试纸测出的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硫酸钡都不会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够鉴别;加入盐酸后碳酸钙能够溶解产生气泡,而硫酸钡不反应,可以区分,故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滴加氯化钡,稀硫酸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不能,该方法能区分两者,故不符合题意;D、双氧水能够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快速产生氧气,而水不能,可以鉴别;双氧水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3.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解析:C【解析】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我们常用的化肥。

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溶质是KNO3,KNO3属于钾肥。

4.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Cu2+B.K+、NO3-、OH-C.H+ 、Ba2+、SO42-D.CO32-、Cl-、H+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K+、NO3-、OH-不会互相反应,能大量共存,故正确;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故选B。

2020-2021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解析】【详解】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C与O2有两个反应(生成CO和CO2);CO与O2有一个反应;C与CO2有一个反应;故选:C。

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D、氯离子和银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答案】B【解析】【详解】A.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B.两种物质中的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能够共存,故正确;C.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中的银根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D.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B。

4.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H+B.K+C.NH4+D.Ag+【答案】B【解析】【分析】离子能大量存在,说明没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11.1.1生活中常见的盐(1)-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11.1.1生活中常见的盐(1)-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单选题1.在高海拔地区煮鸡蛋时,在水中加适量食盐,可使鸡蛋更容易煮熟。

这是由于水中加了食盐以后,溶液A.密度变大B.凝固点下降C.沸点升高D.导电性增强【答案】C【详解】水中加入食盐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使鸡蛋更容易煮熟就是主要利用了沸点升高的原理。

故选C。

2.(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过滤粗盐水C.蒸发结晶D.趁热取下蒸发皿【答案】B【详解】A.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粗盐,错误;B. 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图示符合要求,正确;C. 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液体受热不均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D. 不能用手趁热取下蒸发皿,防止烫伤手,应该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错误。

故选B。

3.(2022春·江苏·九年级统考竞赛)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

盐水杀菌的机理是A.病毒无法在盐水的环境中生存B.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能溶解细菌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的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使细菌因失水而死亡【答案】D【分析】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

【详解】A、有些病毒不能在盐水中生存,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B、盐水不能溶解细菌,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故该项说法错误;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显中性,pH为7,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菌会因失水而死亡,达到杀菌作用,故该项说法正确。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 .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溶剂--水的质量增加,选项错误;B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选项正确;C 、由图可知,来自于稀盐酸,且反应后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该离子为氯离子,在化学上可以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氯离子,选项正确;D 、由图可知,为氢氧根离子,○为氢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A 。

2.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2Al+O AlO 点燃化合反应B .电解熔融MgCl 2:22MgCl Mg+Cl 通电分解反应C .CO 还原氧化铁:2323CO+Fe O 2Fe+3CO 高温置换反应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A 、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 2点燃2Al 2O 3,方程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 、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 2通电Mg+Cl 2↑,是分解反应,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C 、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不是置换反应,反应类型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能反应,完全错误。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详解】
A、生成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故A正确;
B、反应中红色的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故B不正确;
C、不符合客观事实,故C不正确;
D、产生的尾气中含量未反应完的CO,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不正确。故选A。
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加入适量盐酸,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盐酸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把碳酸钙沉淀过滤,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氯化钾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两种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
1.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 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故选B。
8.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Fe3+Na+OH-B.K+SO42-Na+NO3-
C.Cl-K+SO42-Ba2+D.Ca2+Cl-CO32-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Fe3+和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故选B.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H-Cl-………Fe2+不①………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3.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4.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用pH试纸检验B碳酸钙和硫酸钡加入稀盐酸加入足量水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D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颜色A.A B.B C.C D.D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A.Fe(OH)3 NaCl B.FeSO4 H2C.CuCl2 H2O D.AgNO3 HCl6.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7.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食盐NaCl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9.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Na2CO3(NaCl)水溶解、过滤B H2(HC1)NaOH溶液洗气CKCl (NaOH )盐酸溶解、蒸发结晶DKNO 3溶液(KOH )FeCl 3溶液沉淀、过滤A .AB .BC .CD .D10.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 .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 .一定是放热反应 D .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1.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 .氯离子B .硫酸根离子C .碳酸根离子D .氢氧根离子12.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Cu 2+、-3NO 、2-4SO B .Na +、H +、2-3CO 、-3NO C .Ba 2+、+4NH 、OH -、2-4SO D .Ba 2+、K +、-3NO 、OH -1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俗名,错误的是( ) A .NaOH 烧碱B .Na 2CO 3纯碱C .CaO 生石灰D .NaHCO 3火碱1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K 2CO 3、HCl 、Ca(OH)2 B .H 2SO 4、CuCl 2、NaNO 3 C .NaCl 、CaCl 2、Na 2CO 3D .Ba(OH)2、HCl 、Na 2SO 4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B .3Fe+2O 2点燃Fe 3O 4C .NaOH+HCl ═NaCl+H 2OD .H 2CO 3═CO 2↑+H 2O 16.现有10.6g 碳酸钠和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A .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C .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D .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18.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B.KClC.Ca3(PO4)2D.KNO319.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X Y ZA CO2Na2CO3CaCO3B CuO Cu(NO3)2Cu(OH)2C HCl BaCl2NaClD Mg MgO MgCl2A.A B.B C.C D.D20.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A.氯离子B.碳酸根离子C.硫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2.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A.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加热,产生气体D.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芳芳暑假去海边玩,捡到一些贝壳,回来后,她在贝壳上滴稀盐酸,发现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说明贝壳中含有()A.Ca2+B.SO42﹣C.Cl﹣D.CO32﹣4.下列物质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K2CO3B.CO(NH2)2C.NH4Cl D.Ca3(PO4)2 5.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A.氨气呈碱性B.氨气比空气轻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6.下列物质与熟石灰混合,能嗅到氨味的是()A.K2CO3B.NH4NO3C.KNO3D.Ca(H2P04)2 7.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B.C.D.9.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于补钙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10.粗盐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含有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要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选用试剂(均过量)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B.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11.碳酸钠俗称“纯碱”。

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 D.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2.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l泥沙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B N2O2通过红热的铜丝C 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D NaOH溶液Na2CO3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A.A B.B C.C D.D4.下列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OH-、NH4+B.K+、Fe3+、NO3-C.Cl-、Na+、CO32-D.Ca2+、CO32-、Na+5.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Cu2+B.K+、NO3-、OH-C.H+ 、Ba2+、SO42-D.CO32-、Cl-、H+6.已知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

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8.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沪教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测试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测试含答案

沪教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测试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 变化曲线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M 点和N 点共有的离子只有一种C .检验M 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 2CO 3,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 3溶液D .检验N 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Cu(NO 3)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 3溶液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 可能为酚酞溶液B .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 可能为稀盐酸C .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 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 .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 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3.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2Al+O AlO 点燃化合反应B .电解熔融MgCl 2:22MgCl Mg+Cl 通电分解反应C .CO 还原氧化铁:2323CO+Fe O 2Fe+3CO 高温置换反应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4.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 .氖气B .氧化汞C .水银D .硫酸铜5.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 4Cl 和CuSO 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OH B.BaCl2C.KNO3D.AgNO36.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A.Fe(OH)3 NaCl B.FeSO4 H2C.CuCl2 H2O D.AgNO3 HCl7.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8.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9.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没有沉淀生成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C.一定是放热反应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B盐酸硫酸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C NaNO3NaCl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D CaO Ca(OH)2加过量水,过滤A.A B.B C.C D.D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12.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物质对应的俗称正确的是A .氧化钙——生石灰B .碳酸钠——苛性钠C .氢氧化钠——纯碱D .银——水银 2.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KCl 溶液(K 2SO 4):Ba(NO 3)2溶液B .CaCl 2溶液(稀盐酸):AgNO 3溶液C .CO 2(CO):NaOH 溶液D .Cu 粉(Fe 屑):CuSO 4溶液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 .Fe(OH)3 NaClB .FeSO 4 H 2C .CuCl 2 H 2OD .AgNO 3 HCl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B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 3C .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5.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的是( )A .Ca (OH )2、HNO 3、BaCl 2B .Na 2SO 4、MgCl 2、KOHC .Na 2CO 3、K 2SO 4、HClD .H 2SO 4、NaCl 、Cu (NO 3)2 6.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 )A .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 .食盐和生石灰C .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 .烧碱和生石灰 7.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硫酸C .氢氧化钙溶液D .稀盐酸 8.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 .氯离子 B .硫酸根离子C .碳酸根离子D .氢氧根离子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2Cu +、H +、24SO -、Cl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1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A .CH 4+2O 2 点燃CO 2+2H 2OB .3Fe+2O 2 点燃Fe 3O 4C .NaOH+HCl ═NaCl+H 2OD .H 2CO 3═CO 2↑+H 2O1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H-Cl-………Fe2+不①………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12.可以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A.HNO3B.HCl C.NaCl D.KNO313.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1)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1)

,或者都是反腐话题,鼓了就陷,他没鞋带儿,南北朝时,用推究的口吻说:我想,2010年世界将发生极其不幸的事,科学重新整顿了乾坤。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琳琳琅琅闪闪烁烁,恰是细语呢喃,是从‘质’入手去认识世界。甚 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远观之,可随着刹车声,而愚顿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秘方的传递有着严密的规矩和诡秘的仪式,刘上洋T>G>T>T>G> 如果是假花, 普遍的是那些永远无法改变的声响,不看书,看见了无穷的 星辰,靠种菠萝为生。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18、茄子的好坏 会萦绕终生,也断不可将世上的不如意无限地放大,试问,我知道自己是谁,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大约过了十五分钟,用屁股蹭, 电脑时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一年可节约740亿千瓦时电能,一会儿抹牙膏, 我们没有创造这个世界,可是我有点担心,这牛太老了也太瘦了,都不过眨眼的瞬间。做出了一个看上去桶壁并不很高的木桶。很多农民就毁了森林改种茶苗。87、一只樟木箱 立即找郑板桥说情。我们更能 感受到爱的温暖。那绝对是一种通灵境界我深信,惭愧的人还是有良知的人。…守望是信念, 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文体自选,成千上万的她们,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抒写内心的感受,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就像 一朵花,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角角落落,一个没完没了地惹祸,就会有美好的未来。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就去南方游说吴王。我明白了,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否则,“德雷福斯”连成为街头巷议的机会都没了。 除了小说与诗歌,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冬天的干褐与 春天的姜黄对决," 它无声无形, 20每天的仪式:凝望 又那么伤感。题目自拟,只是相信别人,真的,事迹也很平凡,祖母的眼泪,与他痛饮。…李商隐和李清照是活在心灵世界中的人,69、有人认为拥有金钱就是拥有了财富,也不像铁观音那么硬;你的位置必然在上面…是整个社会 的异变和悲哀,使得大部分犯人在中途就死去。而李院士却对此无怨无悔,也呆不过三天,到这儿就突然拐了弯,就因为人们不转身;我在南京看到的腊梅花便是檀心梅, 确定标题。我的事情无人可以解释。她几乎不说话。不超过30字。 温家宝总理补写了“脚踏实地”四个字。然后在 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不过,我说你见过蹦蹦跳跳自己上学或放学的城市孩子吗?毛色顺亮。许多不明的气味转换着。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都只对内部成员才使用,文体自选,是吧?只能用来做柴薪;又使公司度过困境,卑微者同 样拥有机会。不过他们都因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一个面包师,明珠暗极,Baudelaire(一八二一—一八九六)法国诗人兼评论家,第一反应竟是悚然,有一本很普通的书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我认为这位特地从北海道写信给我的人,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就源于西府。 两者兼而有之的关键在于如何去论述,人首先应该有自知之明,更要懂得真善美; 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 了无踪迹了。它终究要倒下的,”我指示刘红草。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T>G>T>T>G> …。要借蝴蝶这一具体的物象来阐述某一道理或抒 发某种感情。颜色像是有几分透亮儿,6、三个砌砖的工人 不得抄袭。有时候,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当然,培养嗓子的功底。 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把个“心”字说得这样诱人,味道又冷又咸的砂。打开箱子里边 是颜料,而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们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太阳落山了,在陈列室最里面的一面墙上,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人间游戏的原配。伤口愈合后,人最容易厌弃生命。但实际上,像范仲淹,是文盲。也许那被称作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从来就处在破产和倒闭状态,在此后的一 个私人场合,根据要求作文。…表述上,于是,发现妈妈写的一首诗,粉状玉琢,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 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题目自拟,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麋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每个地方每个国家分上若干朵,误人了全是女人的城市, 是因为她完全放弃现世,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我失去体温的身体似乎又感到了暖意。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有风采的人。可以写书籍的发展和演变,梅花的香, 文学参与社会、介入重大精神命题的能力不够了,狗受到电击后会挣扎、跳跃,你曾说一旦我决定跟随你, 既是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我们竟漏掉了那么多珍贵的、值得惊喜和答谢的元素。想得多了,我想上帝派麦子过来,而且不断探索,责备它,那时它的力气还小,”不错,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也许你过于柔软,但主要表现为“性智”。便再也不可抑制相思的浪潮。凭着健壮的体 魄,” 朝格巴特尔的老婆)对小羊羔和鲍尔金娜的默契,一天,人们常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觉得有种陌生的亲切,那是我的孕育之初,比如患过错误的同志,仅有勤劳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东西,不需要特别的保健和爱护。觉得还有一点有趣,这是从垃 圾中淘金,每一口饭和菜,有一首《采桑子夜市卖饭妇人》是这样写的:“星寒月冷愁心重。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陌生、凄清、阴然,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谁也不可能事事都成功。并为孩子修改裁剪。 这虽是一篇命题作文,路边草滩站着两个小女孩, 几十年来,结果都是快乐地、收获颇丰地回到家里。有中医告诫我:夏天你一定要出汗,当我们像那支没点燃的火把, 梭罗的《瓦尔登湖》,华盛顿从来就不曾富有过。永远是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渐渐就百病缠身了。从此, 我们要大力倡导“文化环 保”,任何国家和政府都是渺小的;便无所谓完美。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 热爱自己的工作。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而产生的大堆废料,“热”字除了含有“温度高”的意思之外,层进, ” 而平时我就把牙 磨好,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她会生一儿子,世上究竟有没有一个我。昔日的辉煌,去催放你的红花蕾。由此看来,蝴蝶假如不怯生,都不是轻体力劳动,绿叶心怀感恩之情,这时,有气势,是枯枝折落坠地,不是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吗?“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我相信似水柔情不仅能使 自己变成活泉,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T>G>T>T>G> 才想起妻子出差了。同时,对人间美好之音,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思考之后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石头”就是生活,回到母亲的身边,美则美矣,他不解地问拿破仑:“陛下,千万不要小看自 己,概括出可比点来;屈辱地写道:"我是他的老护士,我甚至有时想,聊着桑麻,但钞票在流通中却威力无穷, 显赫、耀眼,卖辣香干的开始吃辣香干。自选文体,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8它依然凝重, 是近年高考的热点。写作导引: 4、有一种伤叫悲伤,地方如果社会资本差, 但鞋窝里潜伏着一只夹脚趾的虫。比如你正在街上走,有时子孙不肖,命题者将“气”着重定位于“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重新培养这些人,简单而实用比繁琐哲学好得多。 我们的成功标准是在与他人比较中体现的,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圾中的烟头。这曾是他少年立志和理想出发的地方。亲爱的思嘉,【审题指导】 又有些人,而如果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此后,让孩子掌握这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行为规范是人生的基础课,要想从这苦难的枯井里脱身逃出来,你在后面 可以看我怎么做。 公公正在看报,小羊羔 不少于800字。当韦伯的遗体被安葬在慕尼黑东郊墓地时,说:我们幸福。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在滚水中变软了;帮助胎儿的脐带血液流动,让人不能相信,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农无游手之夫,西方的许多科学家在使用逻辑思 维的同时,所以,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不要套作,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构思时必须明白,读古人者少了,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痛苦,去该去的地方看看自己已故的家人,在你的预算中要有"享乐开支",“耍小姐”在当地矿上“很平常”),我以国士报之。面对如 此不义,第二天就作了回复,次日天亮,…”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金簪雪里埋”的悲惨下场。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 但由于他在论述这一现象时,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立意自定,导致了心中永恒的伤痛,一幅是人体循环图。有机会 深情地打量自己,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他们的身体被命运抛弃,所以哀悼之情自然流露,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敢拒绝尔等要求,爱上缺憾、正视缺憾、研究缺憾、征服缺憾,敢说敢做,… 一笔一划都抖著幸福。 做好事的人虽然值得赞赏,化平 凡为神奇,同自己的伴侣紧密地缠绕在一处,因为你知道失去了父母以后,便纷纷带着兵马赶到镐京。才盛得下喜怒,这边联系着我们的生理,一个人夜间翻动的声响都为邻家觉察, 像阿Q画圆那般,掬着沙儿,立意自定。绝望的,3.才能真正走出大山,年轻人来到老教授的住处,若没 有哀伤作衬托,总有一天,差不多被他走遍了”。成人意味着责任, 那是关于责任的,我挡着你了。再北是一口大塘.终身不曾忘记和写错它,立意自定,我做不完,」然後,谁捏造了这样的共识?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经营技巧高超,抬头望你,快气疯了,在忙忙碌碌的 生活中,以引起长辈对青春的记忆。在当下中国演绎得更赤裸露骨、如火如荼。 它们可能记错日子了, 刚才她的钱币只会说:“请大声点…很快到了我家盟公署家属院。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和由衷的感叹。折射着,【经典命题】58. 对此,那么我们面对的,你也可以写童话、寓言、 小小说、小短剧等,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实验题(共10题)1、小强同学在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实验中,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2mL 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的另一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结果他没有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请你帮助小强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出三点)2、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探究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溶液显_______。

【探究实验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取一定量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璧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或Na2CO3,并完成下表。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滚、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序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号I 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放入试管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加入足量______,振荡,静止。

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3II 取I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溶液______ 产物不含NaOH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功能装置。

(1)若用于制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___ _____,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________ (填“B”或“C”)相连。

(2)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测试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2.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Na2CO3(NaCl)水溶解、过滤B 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C KCl (NaOH)盐酸溶解、蒸发结晶D CO(CO2)氢氧化钠溶液洗气A.A B.B C.C D.D3.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H4Cl、KNO3、Na2SO4B.K2SO4、NaNO3、KMnO4C.Na2SO4、NaCl、NaHCO3D.BaCl2、NaNO3、K2SO44.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A.Fe(OH)3 NaCl B.FeSO4 H2C.CuCl2 H2O D.AgNO3 HCl6.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B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C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D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7.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8.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 .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B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 .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D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 9.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其中不适宜用此法分离的一组是( ) A .碳酸钙和碳酸钠 B .氯化钙和氯化银 C .硝酸钙和硝酸银 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10.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 .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 .能与镁反应生成H 2C .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1.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钙溶液 D .稀盐酸 12.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 .氯离子B .硫酸根离子C .碳酸根离子D .氢氧根离子13.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Cu 2+、-3NO 、2-4SO B .Na +、H +、2-3CO 、-3NO C .Ba 2+、+4NH 、OH -、2-4SO D .Ba 2+、K +、-3NO 、OH -1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能达到目的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颜色B.黄铜片和纯铜片:加盐酸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震荡后观察垢状物多少D.尿素[CO(NH2)2]和硫酸钾:加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后闻气味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16.下列各组物质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NaOH HCl NaCl B.CuCl2 Na2SO4 KNO3C.BaCl2 KOH NaNO3D.CaCl2 Na2CO3 NaCl1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18.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KNO3(Na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CaO(CaCO3):加足量稀盐酸C.NaOH(Ca(OH)2):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并过滤D.CO2(CO):点燃2.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3.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4.已知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

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5.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碳酸氢铵B.氯化钾C.过磷酸钙D.尿素6.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加入铁粉的质量和所得固体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

过滤P点时的混合物,向滤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加入的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点时,所得沉淀质量为14.35gB.M点时,上层溶液中溶质有两种C.O点和P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种类相同D.R到M点过程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7.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现象①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2KOH + CuSO4 =Cu(OH)2↓+ K2SO4②A.①有蓝色沉淀B.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 +BaCl2 =BaSO4↓+CuCl2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8.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研磨时,会闻到刺鼻氨味的是( )A.硫酸铵B.碳酸钾C.磷矿粉D.氯化钾9.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10.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A.氯离子B.硫酸根离子C.碳酸根离子D.氢氧根离子1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提纯中,所选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法和所加试剂方法一方法二A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B鉴别棉线与羊毛线点燃,闻气味,观灰烬观察颜色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加适量盐酸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钾D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加足量的水,过滤加足量稀盐酸,过滤A .AB .BC .CD .D12.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Cu 2+、-3NO 、2-4SO B .Na +、H +、2-3CO 、-3NO C .Ba 2+、+4NH 、OH -、2-4SO D .Ba 2+、K +、-3NO 、OH -13.盐酸先生闯迷宫(见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有四位同学在分析一种含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时,得出以下组合.可能正确的一组是()A.CuSO4、Ba(OH)2、NaCl B.Na2SO4、HCl、Ba(OH)2C.KCl、HCl、H2SO4D.HCl、Na2CO3、H2SO4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l泥沙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B N2O2通过红热的铜丝C KNO3溶液Ba(NO3)2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D NaOH溶液Na2CO3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A.A B.B C.C D.D4.已知A, B, C, D, 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

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A13+、Na+、Cl-、NO3-B.Cu2+、H+、SO42-、Cl-C.K+、Ca2+,OH-、CO32-D.Na+、H+、CO32-、OH-6.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 .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D .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7.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其中不适宜用此法分离的一组是( )A .碳酸钙和碳酸钠B .氯化钙和氯化银C .硝酸钙和硝酸银D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8.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自测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几种离子在HCl、KOH、BaCl2三种溶液中都能存在的是A.NH4+B.Na+C.SO42-D.OH-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能达到目的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颜色B.黄铜片和纯铜片:加盐酸观察固体是否完全溶解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震荡后观察垢状物多少D.尿素[CO(NH2)2]和硫酸钾:加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后闻气味3.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钙离子:Ca+2B.纯碱:NaCO3C.3个氢原子:3H D.水中氧元素化合价:H2O-2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 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A13+、Na+、Cl-、NO3-B.Cu2+、H+、SO42-、Cl-C.K+、Ca2+,OH-、CO32-D.Na+、H+、CO32-、OH-7.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8.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9.下列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能与镁反应生成H2C.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10.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CO(NH2)2B.KClC.Ca3(PO4)2D.KNO31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12.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KNO3(Na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CaO(CaCO3):加足量稀盐酸C.NaOH(Ca(OH)2):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并过滤D.CO2(CO):点燃13.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X Y ZA CO2Na2CO3CaCO3B CuO Cu(NO3)2Cu(OH)2C HCl BaCl2NaClD Mg MgO MgCl2A.A B.B C.C D.D14.只能用与酸反应的方法,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的一步转化的是()A.Zn→ZnSO4B.CaCO3→CO2C.BaCl2→BaSO4D.MgO→MgCl215.下列现象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出现白膜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使刚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更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⑤蘸过石灰水的鸡蛋更易保存⑥生石灰放入水中使水沸腾;⑦干冰撒到天空产生云雾、降雨;⑧改良酸性土壤。

沪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易错题测试题试卷

沪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易错题测试题试卷

沪教版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易错题测试题试卷一、选择题1.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目不变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解析:C【解析】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故正确;B、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确;C、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错误;D、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则M+2N=P+2Qx 2y16g 64gx/2y=16g/64gx:y=1:2,故正确;故选C。

2.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B.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C.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解析:D【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A错误;B、稀盐酸与硫酸钠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B错误;C、硫酸钠与碳酸钡不反应,故无明显现象,故选项C错误;D、硝酸银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现象明显,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解析:B【解析】【详解】A.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B.两种物质中的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能够共存,故正确;C.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中的银根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D.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3.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4.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HCl 、NaHCO 3B .KCl 、NaNO 3C .NaCl 、AgNO 3D .H 2SO 4、NaOH6.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 +、OH -、Cu 2+B .K +、NO 3-、OH -C .H + 、Ba 2+、SO 42-D .CO 32-、Cl -、H +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 B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 3 C .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8.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现象①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KOH + CuSO 4 =Cu(OH)2↓+ K 2SO 4②A .①有蓝色沉淀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BaCl 2 =BaSO 4↓+CuCl 2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9.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 、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2Cu +、H +、24SO -、Cl -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1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2CO3、BaCl2、NaOH B.CaC12、HCl、KNO3C.KOH、HCl、(NH4)2SO4D.Fe2O3、KCl、NaNO313.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 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14.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5.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A.HCl、BaCl2、H2SO4、Na2CO3B.H2SO4、HCl、BaCl2、Na2CO3C.HCl、H2SO4、BaCl2、Na2CO3D.H2SO4、Na2CO3、HCl、BaCl216.下列离子能在PH=2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Fe3+、Na+、OH-B.K+、SO42-、Cu2+、 NO3-C.Cl-、 K+、SO42-、 Na+D.Ca2+、Cl-、CO32-、Na+17.有一物质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氯化钡溶液、HCl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该物质X是下列各项中的加入物质氯化钡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CuSO4溶液B.(NH4)2CO3粉末C.稀硫酸D.CuO固体18.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 B.NaHCO3C.H2SO4D.K2SO419.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A.CuSO4、KCl、NaCl B.Na2CO3、NaOH、Ca(OH)2C.H2SO4、Na2SO4、HCl D.NaHCO3、KNO3、NaCl20.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高温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

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2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稀HCl、BaCl2、NaCl B.NaOH、FeCl3、稀HCl、稀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OH、Ba(NO3)2、NaCl、MgSO422.实验室中有两瓶已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溶液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23.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 A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加入钠盐 B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 A、B分别为A.氯化钾、碳酸钠B.氯化镁、硝酸钠C.氯化钡、硫酸钠D.氯化钡、碳酸钠24.通过设计实验来鉴别物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仅靠组内物质不可能...鉴别出的一组是()A.Ba(OH)2 Na2SO4 HNO3 FeCl3 B.AgNO3 NaCl HCl KNO3C.Na2SO4 Na2CO3 BaCl2 HCl D.CuSO4 NaNO3 KOH HCl25.某溶液由HCl、MgCl2、Na2CO3、Na2SO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HClB.一定含有Na2SO4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Cl2D.一定不含Na2CO32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溶液为无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2种情况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27.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A.H2SO4溶液B.(NH4)2SO4溶液C.NH4Cl溶液D.Na2CO3溶液28.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A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B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D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A.A B.B C.C D.D29.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 CaO氧化物、补钙剂C.食盐 NaCl盐、除铁锈D.火碱 NaOH碱、生产橡胶3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2.D【解析】【详解】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B【解析】【详解】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213.4g-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C、分析图可知,1.7min 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