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练习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试卷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 刺细胞B. 触手的缠结C. 发达的肌肉D. 口的吞噬。
2. 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A. 口、咽和肠B. 口、肠和肛门C. 口、咽、食管D. 口、小肠。
3.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A. 胃B. 小肠C. 大肠D. 直肠。
4. 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A. 完成呼吸B. 在土壤中运动C. 吸收营养D. 保持水分。
5. 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 乌贼B. 龙虾C. 海蜇D. 家鸽。
6.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A. 气门B. 气管C. 鳃D. 肺。
7. 鲫鱼在水中向前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A. 胸鳍和腹鳍的不断摆动B. 尾鳍的不断摆动。
C.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D. 各种鳍的不断摆动。
8. 下列属于鱼类的是()A. 鲸鱼B. 章鱼C. 海马D. 娃娃鱼。
9. 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A. 鳃、肺和皮肤B. 肺、皮肤和鳃C. 鳃、皮肤D. 肺、鳃。
10. 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这有利于()A. 适应水生生活B. 利用皮肤呼吸C. 适应陆地生活D. 自由活动。
11. 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④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A. B. ④ C. ④ D. ④.12. 家兔的牙齿分化为()A. 门齿和臼齿B. 门齿和犬齿C. 犬齿和臼齿D. 门齿、犬齿和臼齿。
13.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 青蛙B. 鲫鱼C. 蛇D. 家鸽。
14.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B. 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C.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是依靠运动器官来完成的。
D.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15.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 小鸟喂鱼B. 雄性孔雀开屏C. 黑猩猩钓取白蚁D. 蜘蛛结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A. 草履虫B. 蚂蚁C. 草莓D. 马铃薯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片D. 花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蜗牛C. 老虎D. 鲨鱼4. 人类的DNA主要存在于哪个细胞器中?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遗传?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C. 一棵树上结出不同品种的果实D. 长时间在黑暗中,眼睛适应黑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微生物。
()2.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 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
()5. 人类的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染色体与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
4.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5.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简述人类的生殖过程。
4. 简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5. 简述传染病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如果红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那么红色花和白色花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2.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草→昆虫→鸟→猫头鹰,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什么?3. 某种动物的生活方式是群居,这种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4. 人类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如果A型血的基因型是IA或IAi,B 型血的基因型是IBIB或IBi,AB型血的基因型是IB,O型血的基因型是ii,那么一对A 型血的父母能生出哪种血型的孩子?5. 某种植物的花瓣数量有4瓣和5瓣,如果4瓣是显性性状,5瓣是隐性性状,那么4瓣花和5瓣花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学说。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八年级人教版生物上册第一章练习题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练题1、腔肠动物有___、___、___、___、___。
2、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_____淡水中;它的体形呈____,便于____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
3、水螅的身体是由______和______两层细胞构成,______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与___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______消化,食物残渣从___排出。
因此水螅有___无_____。
4、_____是水螅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____尤其多。
水螅的生殖方式_____。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
6、扁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____,寄生生活的___、___、____。
7、涡虫的背腹____,前端背面有两个黑色____,口长在___,口中有一管状的___,食物在___内消化,残渣从___排出。
8、涡虫的体形呈___对称,又称___,利于运动准确、迅速,前端(头部)___集中,能最先感知刺激,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9、扁形动物中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的消化器官___,甚至没有专门的___,生殖器官___。
人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可能感染___虫。
血吸虫病是血吸虫钻入人体____进入人体。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____○2_____○3_____。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练题1、线形动物有自由生活的___、寄生生活的___、___、___、___。
2、蛔虫生活在人的___里,吸食半消化的___。
它的身体___,呈____形;前端___,后端___,(有___有___);体表有____,起___作用;消化管(___)简单,生殖器官___;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的___和___蠕动。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有○1___○2____。
4、线形植物的主要特征:○1_______;○2________;○3_______。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特点匹配有误的是A.水螅——体表有刺细胞B.涡虫——身体两侧对称C.蛔虫——运动器官发达D.蜗牛——运动器官是足2. 下列属于脊椎动物的是()A.水螅B.蜗牛C.蝗虫D.乌龟3. 下列常见的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草履虫B.海葵C.眼虫D.变形虫4. 下列生物与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构,对应正确的是()A.蚯蚓——外套膜B.蛔虫——湿润的体壁C.河蚌——角质层D.蝗虫——外骨骼5. 东东将鲫鱼的背鳍与身体绑在一起,再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但却不断发生侧翻现象。
这说明鲫鱼背鳍的主要作用是()A.控制鱼体沉浮B.产生前进动力C.控制运动方向D.保持身体平衡6. 下列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组是()A.蜜蜂、蚯蚓、对虾B.沙蚕、蜈蚣、蚂蚁C.蝴蝶、蜂鸟、河蚌D.蝗虫、蜘蛛、瓢虫7. 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以熊猫为原型设计的。
下列关于熊猫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肺呼吸B.体外受精C.体温不恒定D.卵生、哺乳8. 下列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D.体表有外骨骼9. 在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蜻蜓B.虾C.蜈蚣D.蜘蛛10.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的花丛中观察到一些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填空题11. 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如身体呈_____形,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____,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
_____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2.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鱼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_____覆盖;用_____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_____协调作用游泳.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_____无齿;有_____辅助呼吸.13. 蜥蜴、壁虎、鳄鱼、蛇、龟、鳖等同属于___________动物,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的标志是______,它靠近身体的______端,它与蚯蚓的______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腔肠动物(ABE ) 扁形动物( ACD )A .没有肛门;B .有刺细胞;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 .身体呈辐射对称。
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螅。
3.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 为什么?答:不安全。
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 )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B.蚯蚓;C.小麦线虫;D.丝虫;E.蛭;F.沙蚕。
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
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把符合下列动物类群特征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腔肠动物(ABE ) 扁形动物( ACD )A .没有肛门;B .有刺细胞;C .大多数种类身体扁平;D .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E .身体呈辐射对称。
2.如果一条小溪原来可以采集到水螅,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水螅。
3.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 为什么?答:不安全。
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煮熟直接食用,有可能会感染华枝睾吸虫病。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
( × )(2)蚯蚓的运动是仅靠刚毛完成的。
(× )2.以下动物中,( BEF )属于环节动物,( ACD )属于线形动物。
A.蛔虫;B.蚯蚓;C.小麦线虫;D.丝虫;E.蛭;F.沙蚕。
3.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答:根据动物的身体是否分节,是否具有刚毛和疣足等运动器官,来作出判断。
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 如果农田中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答:下雨后,土壤缝隙中充满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蚯蚓爬到地面上进行呼吸。
如果农田中没有了蚯蚓,农作物的生长有可能受影响。
因为蚯蚓可以松土,改善土壤成分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软体动物都生有贝壳。
(× ) (2)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
(× )2.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A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习题全册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_射__对__称_______; 体刺表细有胞______口__;有肛__门__无________。
5.腔肠动物中,海__蜇______经加工后可食用;珊瑚 虫___分__泌___物__形___成_,的还珊为瑚海礁底不的仅鱼类可加等以固海形海洋岸成生岛物屿提供、 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线形动物
1.线形动物包括__蛔__虫____、__蛲__虫____、_钩__虫_____ 、丝_虫_______、线_虫_______等。它们的主要特征:身体 细__圆2_长._柱_,蛔__虫呈_有_______寄______________角_生__。质在形层人;的体_小_表_肠_口有______里_ _。_ _它肛_的门_ ;前端有 有 _口_ _ _ _ _ _ _ ,肛后门端 有 _ _ _ _ _ _角_ 质_ ;层体 表 有
___水_____体内的过程。
钉螺
(3)图中四是________在钉螺体内________后发育为二
代________的过幼程虫。五是水中的二代繁幼殖虫________人体
的幼过虫程。
感染
_人_((_下45_))_地为日_时。避本皮避免血肤免感吸_染虫__日的__本第__血一_裸吸个露虫寄等,钉主措应螺是施该__。采__取_,杀第钉灭螺二__个__人寄__主__、是
二、环节动物 4.蚯蚓的身体呈长圆__筒______形,由许多相似的体环节形 ________构成。有一粗环大带的指环叫________,靠近 身5体.的蚯前蚓端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灵动活________ ,通肌过肉_____刚__毛_和________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6.蚯蚓以土壤中的有_机__物_____为食。 7 . 蚯 蚓 靠 湿 润体的壁_ _ _ _ _ _ 完 成 呼 吸 。毛体细壁血密管布 __________,体氧表气的可黏溶液于________________里血,管然 后进入体壁的________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
人教版生物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关节的结构是由①②⑥组成C.②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D.③从①中滑出的现象叫脱臼2.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①蜜蜂采蜜②大雁南飞③蜘蛛织网④小鸟喂鱼⑤惊弓之鸟⑥家兔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跑过来⑦老马识途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⑤⑥⑦D.②③④3. 宠物作为伴侣动物,给人类带来不少快乐。
宠物狗Luckey经过一星期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关于Luckey定点大小便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学习行为B.这种行为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C.所有动物都能在一星期中学会定点大小便D.这种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4.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B.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C.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D.每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等系统支配和辅助下,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5. 小明的学校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捐赠了好多图书,他在搬装书的箱子时,不小心伤到了右臂,赵医生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赵医生所说的“支点”是A.骨B.神经C.关节D.骨骼肌6. 图是长骨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骨膜,与骨头的长长有关B.⑦是骨质,包括⑥骨松质和⑤骨密质C.④内骨髓终生都是红色D.③属于结缔组织7. 2019年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11连胜卫冕世界冠军,为祖国70华诞献上最好的贺礼,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伸肘扣球,屈肘传球,动作娴熟灵活。
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肱二头肌,图一表示伸肘动作B.②表示肱三头肌,在图二中处于舒张状态C.排球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D.升国旗奏国歌时,女排姑娘们双手自然下垂,感觉轻松,是因为①②均处于舒张状态8. 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下列哪一结构()A.骨质B.骨髓C.成骨细胞D.关节软骨9. 下列各项中,属于骨骼的是()A.股骨B.脊柱C.肋骨D.椎骨10. 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C.结构②是骨骼肌D.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④②③二、填空题11. 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母B.海蜇C.水螅D.草履虫2.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水螅和涡虫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和线形动物B.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D.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3.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洞穴内没有食物B.土壤中缺少空气C.土壤中空气太多D.洞穴内过于干燥4.都属于腔肠动物的一组是( )①珊瑚虫②乌贼③水蚤④海葵⑤海蜇⑥河蚌A.②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④⑤⑥5.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扁形动物背腹扁平C.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D.环节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6.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①身体表面有角质层②身体细长③消化管长而发达④生殖能力强,卵有厚壳保护⑤消化管结构简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④⑤7.近几年,随着水质的改善,长沙市民在多处水域中看到水母游动。
水母的身体呈辐射对称,属于( )A.线形动物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D.软体动物8.近年丹麦扇贝泛滥,它属于(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脊椎动物9.“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
”这段话所描写的动物是( )A.蜈蚣B.蝗虫C.鳌虾D.蜘蛛10.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A.身体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具有外骨骼D.具有足和翅11.“美人鱼”的名字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常浮出水面,就像人类哺乳一样,它属于哪种动物类群?( )A.鱼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爬行动物12.将蚯蚓和蛔虫区别开来的最主要特征是( )A.身体细长程度B.消化道是否有口有肛门C.身体是圆柱形还是圆筒形D.身体是否由相似的体节构成13.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扇贝、河蚌都属于软体动物B.身体比较柔软,体外都有贝壳保护C.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D.贝壳有螺旋形的,也有对称的14.下列关于蝌蚪和成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A.蝌蚪和成蛙都可以生活在水中B.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和皮肤呼吸C.蝌蚪有尾,成蛙无尾D.蝌蚪和成蛙均无四肢15.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生活在我国的长江流域,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第一章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练习题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学习导引重点和难点本节学习内容的重点是认识鱼及其他水生动物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是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鱼类的特征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关于名字中有“鱼”的水中动物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名称中都有“鱼”字,如甲鱼、娃娃鱼、章鱼和鲨鱼等,但是它们并不都属于鱼类。
鲨鱼拥有鱼类的特征,是鱼类大家庭中的一员;甲鱼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是大鲵的俗名,属于两栖动物;章鱼身体柔软,是软体动物。
关于“鳃”汉字“鳃”是鱼字旁,似乎表明只有鱼才有鳃。
实际上鳃并不是鱼类所特有的,许多水生动物都用鳃呼吸,如庞大的软体动物群,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低等脊索动物(如海鞘、文昌鱼),还有两栖类的幼体,当然最完善的还是鱼类的鳃。
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鱼的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且每一片鳃由多而细的鳃丝构成。
当鱼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相互黏结在一起。
几片鳃相互覆盖,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加上空气干燥,鱼会因为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关于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之前,许多同学都会认为鱼游泳的器官是鳍,因为平时鱼鳍的摆动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会发现即使将所有鱼鳍都捆扎束缚住,鱼仍然可以游动,只是不能正常游动,会出现身体不平衡、不能转弯等情况,这说明各种鳍只是起到辅助运动的作用。
自然界中大多数鱼类的运动主要靠躯体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运动的动力。
只有极少数鱼,如海马靠背鳍的摆动而向前运动。
在做实验时,要注意爱护实验动物,同时可以尝试用模拟实验来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的优点是:(1)可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方法解决的难题;(2)模拟实验是将模拟的实验结果类推到实验对象,以揭示有关的事实或规律,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大大节约资源、资金和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海蜇、水螅、珊瑚虫等2.水螅的生活环境: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3.水螅的体型:水螅的身体呈。
4.水螅的消化腔:体壁由内和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食物,有口无肛门。
5.水螅的刺细胞是它和的利器。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体表有,有无,食物从口入,残渣从口出。
7.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海蜇经过加工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珊瑚可供参观。
8.涡虫的形态:身体背腹,前端具有.9.涡虫的摄食与消化:口中有,食物中消化腔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排出。
10.涡虫的体型:涡虫的身体呈。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背腹,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的生活习性:蛔虫寄生在人的里,靠吸食小肠里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2.蛔虫的形态:蛔虫身体呈,大约长20到35厘米,前段有,后端有,成体略带粉红或黄色,雄虫尾部常卷曲,比雌虫略小。
3.蛔虫的消化: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只能吸食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雄虫在小肠里交配后,雌虫每天可以产下二十多万个虫卵。
5.蛔虫的运动: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在小肠内慢慢蠕动。
6.蛔虫感染人的途径:人吃了沾有蛔虫卵的生的蔬菜,或用占有虫卵的手去拿食物。
7.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个人,管理好粪便。
8.其他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丝虫、线虫等。
9.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体表有,有口有。
10.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11.蚯蚓的呼吸:蚯蚓没有专门的,只能靠体壁分泌,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的体表密布着,氧气可以融入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除。
12.蚯蚓的运动:蚯蚓靠和协调运动13.蚯蚓的形态结构:身体呈,体表有,有口有肛门14.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等。
1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题解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运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扇贝、文蛤等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大多有,运动器官是。
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的可以食用、药用、装饰等,但有的对人体也有害。
4. 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有120万种以上5.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三对,两队翅,一般能飞行。
6.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腹三部分。
7.蝗虫的运动:有三对足,善于跳跃,能爬行,有两对翅,能飞行。
8.蝗虫的外骨骼:包裹着身体表面,起保护和防止的作用,有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要蜕皮5次才能长成成虫。
9.常见的节肢动物有:蝗虫、蜜蜂、蜘蛛、虾、蜈蚣等10.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
11.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些可以食用、药用;帮助植物传粉等,但有的也会引起人们患病、危害农作物等第四节:鱼1.动物的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它们的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和两类。
2.脊椎动物:体内具有由脊椎骨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
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五大类群。
3.无脊椎动物:体内不具有由组成脊柱的动物,就称为无脊椎动物。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4.我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庸鱼5.常见的海洋鱼有:带鱼、鲨鱼、大黄鱼、小黄鱼等。
6.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和防御;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7.鱼的体型:身体分为、和三部分,呈型,体表有和。
8.鱼的运动:鱼靠和的摆动和各种的协调作用游泳。
9.鱼的呼吸:鱼用呼吸,水从进入,从后缘流出,,经过鳃,完成。
10.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体表常有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1.鱼与人类的关系:养殖业和捕捞业,可以食用,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12.鱼鳍可以分为奇鳍和偶鳍,其中奇鳍有背鳍、尾鳍和臀鳍,偶鳍有胸鳍和腹鳍。
13.海马是不是马,娃娃鱼是,章、墨、鱿鱼都为,美人鱼学名儒艮是。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青蛙的形态:身体分为、和,皮肤裸露。
2.青蛙的眼睛后面有,能感知声波。
3.青蛙的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的通道。
4.青蛙的前肢,支撑身体;后肢,趾间有,适于和。
5.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6.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呼吸,同时用辅助呼吸。
7.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农田害虫的天敌,应当加以保护。
8.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称为变态发育。
9.蜥蜴的形态: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可以使头灵活地转动。
10.蜥蜴的四肢,贴地爬行。
11.蜥蜴用呼吸。
12.蜥蜴的生殖:受精,在产卵,有坚韧的保护,摆脱了对环境的依赖。
13.常见的爬行动物有:蜥蜴、龟、鳖、蛇、鳄等14.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动物的“活化石”的美誉。
15.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这角质的或,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16.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防治林木害虫等。
第六节鸟1.鸟的体型:鸟的身体呈,可以减少。
2.鸟的前肢变成,生有大型的。
3.鸟的骨骼而,长骨,具有发达的。
鸟类的非常发达,占体重的五分之一。
4.鸟类的消化:鸟的食量,消化能力,粪便排出体外,可以减轻,有利于。
5.鸟能进行呼吸,有发达的与相通,气囊能气体,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仍然是。
6.恒温动物:温度不是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
7.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就叫做。
8.鸟类的生殖:受精,。
9.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前肢变成,有喙无齿,有辅助呼吸。
10.是鸟不一定会飞,会飞的不一定是鸟。
不会飞的鸟有企鹅和鸵鸟,会飞的不是鸟的是蝙蝠11.具有飞行能力的动物有无脊椎动物中的,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蝙蝠。
12.鸟类与人类的关系:捕食农林害虫,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等。
第七节哺乳动物1.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
2.哺乳动物的体表被,具有很好的作用。
3.哺乳动物的生殖:、使后代得到很好的照顾和良好的营养。
4.哺乳动物的牙齿具有分化,食草动物的牙齿分为和,食肉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和。
5.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地感知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
3.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也可以说成是由、关节囊和组成4.运动并不是仅靠一定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依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5.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举重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两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
6.肌肉由和组成,可以绕过关节连接在不同的骨上。
7.当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绕着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
8.动物的运动有利于、、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适应的环境。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2.从行为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
另一类是指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
3.先天性行为的意义:先天性行为为了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和。
4.学习行为的意义:学习行为能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的变化。
5.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和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第三节:社会行为1.白蚁群体中的分工合作::专职产卵雄蚁: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就死亡工蚁:觅食、筑巢、照料蚁后等兵蚁:专司蚁穴的保卫2.狒狒群体中首领雄狒狒享有特权,它要优先享受食物和配偶,其它狒狒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要表示顺从的姿态。
同时,它也有保卫群体的义务。
等级制度最。
3.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4.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动物可以通过、、的等进行信息交流。
5.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有利于群体内的、有利于、和繁殖后代。
6.群体中信息交流的应用:提取或人工合成的可以用来诱杀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7.通讯的含义: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收信息的个体产生相应的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②生态系统的③帮助植物、传播种子④当每种动物过多会给农作物造成危害2.生态平衡的含义: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3.动物通过和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为什么说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动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无机盐可以被植物利用制造有机物。
5.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
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
6.仿生的含义:科学家的某些构建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7.常用的仿生技术有:长颈鹿与,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乌龟与薄壳建筑,小鸟与飞机,鱼与潜水艇等8.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常用的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鸟治虫。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的含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②高温灭菌③冷却④接种⑤恒温培养3.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表面或,或粗糙干燥4.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5.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适宜的,有机物,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几乎,但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分布不同。
第二节:细菌1.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