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时间滞后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简介
过程控制系统
(ProcessContro1System)
总学时:40学时理论40学时
学分:2.5
课程主要内容: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主要内容包括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调节参数整定以及控制系统的投运:为提高控制品质或满足特殊操作要求的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掌握对各典型单元操作静、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和与之相匹配的典型控制方案的设计等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控制理论和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等知识的基础上,用工程处理的方法去解决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究方面的问题。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过程检测与控制仪表、微机控制等。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教材:
邵裕森.过程控制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教学弁考书:
[1]金以慧.过程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2]蒋慰孙.过程与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3]邵裕森.过程控制及仪表(修订版).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年3月。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延控制系统推选PPT资料
2)前者只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元件和一个控制器,但为什么控制效果却有显著提高呢?
微分先行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均能有效克服超调现象,改善了过程动态特性,且无需特殊设备,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反馈式秒流量AGC的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延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大时 延控制系统
ΔI 压下缸
压下位置 控制器
ΔS’
ΔS -+
厚度反馈 控制器
Δh
h0
-+ h1
带钢
测厚仪
l
冷轧厚度反馈控制系统(FB-AGC)
第一节 概述
生产的强化和 设备的大型化
大延迟多 干扰系统
控制性能要 求越来越高
提出了 反馈控制
1-偏差控制 2-尝试控制PID控制系统框图
被调量往往受到若干个干扰的作用,系统采用被调量对其中几个主要的干扰实现不变性称选择不变性。
对于控制要求不太苛刻、具有大迟延的过程,可利用常规控制器适应强、调整方便等特点,在常规 PID控制基础上,采用变形的PID控
制算法,并对系统进行整定,满足生产过程的要求。
绝对不变性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被调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调节过程的动态偏差均为零。
范围内,被控
量完全没有影响),使之受到控制。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由于被控对象的动态描述精度的限 即在扰动下动态偏差不为零,而在稳态下偏差为零。
具有纯迟延过程被公认为较难控制的过程。 1)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前者在系统结构上具有那些特点?
制和实现扰动补偿装置的困难,一般工 补偿还可以改变系统的动态特性:
过程控制系统第六章 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1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时滞现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时滞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纯时滞,如 带式运输机的物料传输、管道输送、管道混合、分析仪表检测流体的成分等过程; 另一类为惯性时滞,又称为容积时滞。该类时滞主要来源于多个容积的存在,容积 的数量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如分布参数系统可以理解为具有无穷多个微分容积。 因此,容积越大或数量越多,其滞后的时间就越长。 由于时滞的存在,使得被控量不能及时反映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即使测量信号到达 调节器,执行机构接受控制信号后立即动作,也需要经过时滞 以后,才能波及到 被控量,使其受到控制。因此,这样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超调量和比较长 的调节时间。所以具有时滞的过程被公认为比较难以控制的过程。其难控程度随着 时滞 占整个过程动态份额的增加而增加。一般认为时滞 与过程的时间常数T 之 比 / T 大于0.3时,则认为该过程是具有大时滞的过程。当 / T 增加时,过程中 的相位滞后也随之增加,使以上现象更为突出。有时甚至会因为超调严重而出现停 产事故;有时则可能引起系统的不稳定,被调量超过安全极限而危及设备及人身安 全。因此,大时滞过程的控制问题一直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微分作用的特点是能够按被控参数的变化速度来校正被控参数的偏差,它对克 服超调现象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图6-5所示的PID控制方案,微分环节的输 入是对偏差作了比例积分运算后的值。
油储罐 A种粘度 泵
混合管道
出口
油储罐 B种粘度
泵 PUMP CONTROLS 粘度检测 与泵流量控制
图6-2 粘性液体混合过程示意图
过程控制系统
4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啤酒发酵过程示意图如图6-3所示。在酵母繁殖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会释 放大量的热量。为了实现罐内温度的时间程序控制、以保证啤酒质量,通常采用 冷媒对罐体进行冷却,使罐内温度按照工艺要求的曲线变化。由于罐体比较高, 一般将发酵罐分成上、中、下三段进行冷却。三只调节阀分别控制上、中、下三 套缠绕在罐壁之外的盘管状热交换器(又称为螺旋状冷带)内冷媒的流量,以控 制其带走热量的多少,从而达到控制罐内温度的目的。由于罐子的半径很大,罐 壁与罐子中央的温差较大。罐壁温度最低,罐中央的温度最高。虽然,在生化放 热反应过程中,罐内啤酒会不断地进行着缓慢的热循环流动,但在热传递的过程 中,罐内任何一点都存在着以该点半径描述的等温柱面层。因此,啤酒发酵过程 是一个分布参数过程,具有无穷多个微分容积。发酵罐越大,其惯性滞后的时间 越长。
过程控制4.3大迟延过程系统
Y2
(c)代入补偿器传递函数后
过程控制
第四章
需要指出: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实施,史密斯补偿器Wτ(s) 是 反并联于控制器Wc(s)上的,如下图所示,它与图e是等效的。
X + _ Y1
-
Wc(s) W (s)
Wp(s)e- s
解决纯滞后的设想
设中间变量B
可测可将纯滞
后环节置于环
路外边。经过
2、原理方案
F(S) X(S) + _ Kc(1+1/TIS) + WO(S)e- s Y(S)
TDS+1
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
3、控制效果:
方案 PID 微分先 行 中间反 馈 整定参数 相对最佳 相对最佳 相对最佳 超调量 28.9% 16.2% 13.3% 调节时间 25min 28min 21min
微分先行较常规PI+D少了一个零点Z=1/TD , 故超调量要小一些。
过程控制
第四章
4、过渡过程比较:
PID、微分先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对定值扰动的相应特性
二、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
1、特点
过程控制
第四章
使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极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超 调量大大下降,控制质量得到改善。
微分作用是独立的,能及时起校正作用。
•第四章 复杂控制系统
4.3 大迟延过程控制系统
4.3 大滞后补偿控制
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是控制系统的大敌。
过程控制
第四章
一般认为纯滞后τ与过程的时间长数T之比大于0.5, 则称该过程是大滞后过程,当τ /T增加时,系统就越难控制。 大滞后过程采用串级控制和前馈控制等方案都不解决实质问 题,必须采用特殊的控制(补偿)方法,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规的 大滞后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1.闭环控制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之答禄夫天创作答:(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坚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2)法式控制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法式变动工作.(3)随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动的控制系统.2.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单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答: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由丈量元件、变送器、调节器、调节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组成.3.什么是气开式调节阀?什么是气关式调节阀?其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时,阀开始翻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翻开,无信号压力时阀关.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原则:主要是考虑在分歧工艺条件下平安生产的需要.a、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备平安.b、考虑事故状态下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产物质量.c、考虑介质的性质.4.根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元开度变动引起的流量变动时常数.对数特性是指单元开度变动引起相对流量变动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年夜系数是变动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年夜而增年夜.抛物线特性是指单元相对开度的变动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动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年夜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年夜,流量很快就到达最年夜,尔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动很小,故称快开特性.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5.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防止积分饱和的办法都有哪些?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控制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竭累加而加年夜,从而招致u(k)到达极限位置.尔后若控制器输出继续增年夜,u(k)也不会再增年夜,即系统输出超越正常运行范围而进入了饱和区.一旦呈现反向偏差,u(k)逐渐从饱和区退出.进入饱和区愈深则退饱和时间愈长.此段时间内,执行机构仍停留在极限位置而不能随着偏差反向立即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时系统就像失去控制一样,造成控制性能恶化.这种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现象或积分失控现象.1.积分分离法2.变速积分 PID 控制算法积分法6.简述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1系统综合了反馈、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弥补了他们的缺点因而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的到了广泛的应用2引入前馈赔偿没有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很显然前馈无论加在什么位置都不会构成回路系统的特征式都坚持不变因而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3引入反馈控制后前馈完全赔偿条件并没有改变.7.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罕见的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通常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用来坚持两种物料的流量坚持一定的比值关系.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8.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经常使用的整定方法有几种?答: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调节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以即是系统能获得好的调节质量.经常使用的整定法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经验凑试法.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δ、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计算和工程整定两年夜类,其中经常使用的是工程整定法. 属于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法主要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经验凑试法等.9.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什么特点?答:1.改善了过程的静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2.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3. 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对负荷变动的适应性较强10.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应怎样选择?11.与反馈控制系统相比,前馈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答:(1)反馈控制的实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而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2)反馈控制是“不及时”的,而前馈控制器可“及时”举措;(3)反馈控制属闭环控制,而前馈控制属开环控制;(4)反馈控制对闭环内扰动均有校正作用,而前馈控制具有制定性赔偿的局限性;(5)反馈控制规律通常有P、PI、PD、PID等,而前馈控制规律比力复杂.12.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主要使用在哪些场所?答:1.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为:(1)在系统结构上,它是由两个串接工作的控制器构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2)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副变量来提高对主变量的控制质量;(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超前控制的作用,因而减少了干扰对主变量的影响;(4)系统对负荷改变时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2.串级控制系统主要应用于:对象的滞后和时间常数很年夜、干扰作用强而频繁、负荷变动年夜、对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13.什么是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对分歧的通道,对象的特性参数对控制有什么分歧的影响?对一个被控对象来说,输入量是扰动量和把持变量,而输出是被控变量.由对象的输入变量至输出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通道.把持变量至被控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通道;扰动量至被控变量的信号联系称为扰动通道.一般来说,对分歧的通道,对象的特性参数(K、T、)对控制作用的影响是分歧的. 对控制通道:放年夜系数K年夜,把持变量的变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就年夜,即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赔偿能力强,余差也小;放年夜系数K小,控制作用的影响不显著,被控变量的变动缓慢.但K太年夜,会使控制作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过强,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在相同的控制作用下,时间常数T年夜,则被控变量的变动比力缓慢,此时对象比力平稳,容易进行控制,但过度过程时间较长;若时间常数T小,则被控变量变动速度快,不容易控制.时间常数太年夜或太小,在控制上都将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根据实际情况适中考虑.滞后时间的存在,使得控制作用总是落后于被控变量的变动,造成被控变量的最年夜偏差增年夜,控制质量下降.因此,应尽量减小滞后时间.对扰动通道:放年夜系数K年夜对控制晦气,因为,当扰动频繁呈现且幅度较年夜时,被控变量的摆荡就会很年夜,使得最年夜偏差增年夜;而放年夜系数K小,既使扰动较年夜,对被控变量仍然不会发生多年夜影响.时间常数T年夜,扰举措用比力平缓,被控变量变动较平稳,对象较易控制.纯滞后的存在,相当于将扰动推迟0时间才进入系统,其实不影响控制系统的品质;而容量滞后的存在,则将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和,被控变量的变动相应也缓和些,因此,对系统是有利的.14.作出串级控制系统的方块图.15.如何选择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答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与副对象特性、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有关,其选择方法与简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相同,是依照使副回路成为—个负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当主、副变量在增加(或减小时),如果要求控制阀的举措方向是一致的,则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的;反之,则应选“正”作用的.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完全由工艺情况确定,或者说,只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而与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副控制器的作用方向完全无关.这种情况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将整个副回路看作是构成主回路的一个环节时,副回路这个环节的输入就是主控制器的输出(即副回路的给定),而其输出就是副变量.由于副回路的作用总是使副变量跟随主控制器的输出变动而变动,不论副回路中副对象的特性及执行器的特性如何,当主控制器输出增加时,副变量总是增加的,所以在主回路中,副回路这个环节的特性总是“正”作用方向的.由图可见,在主回路中,由于副回路、主丈量变送这两个环节的特性始终为“正”,所以为了使整个主回路构成负反馈,主控制器的作用方向仅取决于主对象的特性.主对象具有“正”作用特性(即副变量增加时,主变量亦增加)时,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方向,反之,当主对象具有“反”作用特性时,主控制器应选“正”作用方向.16.控制器的P、PI、PD、PID控制规律各有什么特点?答:比例控制规律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时间常数不太年夜,扰动幅度较小,负荷变动不年夜,控制质量要求不高,允许有余差的场所.如贮罐液位、塔釜液位的控制和不太重要的蒸汽压力的控制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引入积分作用能消除余差.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小,负荷变动不太年夜,工艺上不允许有余差的场所,如流量或压力的控制.比例微分控制规律引入了微分,会有超前控制作用,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最年夜偏差和余差减小,加快了控制过程,改善了控制质量.适用于过程容量滞后较年夜的场所.对滞后很小和扰举措用频繁的系统,应尽可能防止使用微分作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可以使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它适用于容量滞后年夜、负荷变动年夜、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反应器、聚合釜的温度控制.17.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丈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检测元件和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变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到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将检测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力,得出偏差,并把偏差信号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运算,运算结果输出到执行器.执行器是控制系统回路中的最终原件,直接用于改变把持量,以克服干扰,到达控制的目的.18.分析在什么场所下选用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1)比例调节规律适用于负荷变动较小,纯滞后不太年夜而工艺要求不高又允许有余差的调节系统.(2)比例积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对象调节通道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动较年夜(需要消除干扰引起的余差)、纯滞后不年夜(时间常数不是太年夜)而被调参数不允许与给定值有偏差的调节系统.(3)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年夜,纯滞后不太年夜,不允许有余差的对象.20.临界比例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工程上控制器所采纳的比例度要年夜于临界比例度?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会改变系统的过度过程形式,当控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时,能使系统发生等幅震荡过度过程的比例度的数值称为临界比例度.当实际的比例度小于临界比例度的数值时,系统会不稳定,这是生产上不允许的.所以工程上控制器所采纳的比例度要年夜于临界比例度.21.依照设定值的分歧形式,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类?依照设定值的分歧形式又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竭变动的.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动而变动法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动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法式变动.22.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经常使用的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有哪些?假定阀前后压差保证不变时,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它只取决于阀芯形状,实际使用中,阀前后压差总是变动的,此时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它取决于阀芯形状和配管状况经常使用的是直线、等百分比、快开三种23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区别有哪些?前馈控制对控制器的要求非常严格,即前馈控制系统中的人必需具有开发的意识;而反馈控制可以利用信息流的闭合,调整控制强度,因而对控制器的要求相对较低.24.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变量应如何选择?答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副变量的选择原则是:(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副变量的变动应在很年夜水平上能影响主变量的变动;(2)通过对副变量的选择,使所构成的副回路能包括系统的主要干扰;(3)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副回路包括更多的主要干扰,但副变量又不能离主变量太近;(4)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25.什么是均匀控制系统?它有何特点?答均匀控制系统是为了解决前后工序的供求矛盾,使两个变量之间能够互相兼顾和协调把持的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其控制结果不像其它控制系统那样,不是为了使被控变量坚持不变,而是使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缓慢地变动.均匀控制系统中的调节器一般都采纳纯比例作用,且比例度很年夜,需要时才引入少量的积分作用.26.对象的时间常数T指的是什么?谜底:对象的时间常数T,是暗示扰动后被丈量完成其变动过程所需时间的一个重要参数,即暗示对象惯性的一个参数.T越年夜,标明对象的惯性越年夜.27.比例控制作用有何特点?答:比例作用的优点是举措快.它的输出无迟延地反映输入的变动,是最基本的控制作用.缺点是调节结束后被控量有静态偏差.18 图1-2所示,是某温度记录仪上面画出的曲线图,试写出最年夜偏差、衰减比、余差、振荡周期,如果工艺上要求控制温度为(40±2 0C),哪么该控制系统能否满足要求?解答:最年夜偏差:e max= 45-40 = 5 ℃衰减比:n = B / B’= 4 / 1 .余差:C = 41-40 = 1℃振荡周期:T= 18 -5 = 13 min 终值在41℃,误差± 1 ℃,符合要求.5.如下图所示液位控制系统中,被控过程物料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是什么?控制系统的(1)被控变量、(2)把持变量、(3)主要扰动、(4)输入信号、(5)输出信号各是什么?解:被控过程物料的输入量时水的流量Q1,输出量是水的流量Q2;(1)被控变量是液位H;(2)把持变量是流量Q2;(开关在这里,控制排水量,而不是入水量)(3)主要扰动是流量Q1;(4)输入信号是液位的给定值;(5)输出信号是液位H图1-11所示是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坚持不变.图中TC暗示温度控制器.试画出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把持变量及可能影响被控变量变动的扰动各是什么?其中,被控对象:反应器;被控变量:反应器内的温度;把持变量:冷却水流量.可能影响被控变量的干扰因素主要有A、B两种物料的温度、进料量,冷却水的压力、温度,环境温度的高高等.若当反应器内的被控温度在干扰作用下升高时,其丈量值与给定值比力,获得偏差信号,经温度控制器运算处置后,输出控制信号去驱动控制阀,使其开度增年夜,冷却水流量增年夜,这样使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下来.所以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过程控制4.3大迟延过程系统解读
第四章
史密斯 补偿法
令并联后的等效传递函数为Wp(s), 即, Wp(s)= Wp(s)e-τs + Wτ(s) 因此, Wτ(s) = Wp(s)(1-e-τs )
史密斯 预估器
3、控制效果:
X + _ Wc(s) Wp(s)e
- s
过程控制
第四章
Y
(a)单回路
X + _ Wc(s) Wp(s)e
2、原理方案
F(S) X(S) + _ Kc(1+1/TIS) + WO(S)e- s Y(S)
TDS+1
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
3、控制效果:
方案 PID 微分先 行 中间反 馈 整定参数 相对最佳 相对最佳 相对最佳 超调量 28.9% 16.2% 13.3% 调节时间 25min 28min 21min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第四章
以抵消对象的纯滞后因素。
2、原理结构
原理思想:若能采取某些方法,将纯滞后环节排除在控制 系统之外,则会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假设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WO(s)= Wp(s)e-τs 我们可以在广义对象上并连一个分路, 假设这一分路的传递函数为Wτ(s)。
过程控制
Wp(s)e- s P W (s) Y
微分先行较常规PI+D少了一个零点Z=1/TD , 故超调量要小一些。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
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
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五、过程控制方案十分丰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被控过程的特性为依据的。
过程特性:多变量、分布参数、大惯性、大滞后和非线性等。
单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满足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
六、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方式过程控制的目的:消除或减小外界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使被控量能稳定控制在给定值上,使工业生产能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耗能的目标。
1-3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些?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pH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简答题
1 .闭环掌握系统分为几种类型?每种代表什么含义?答:(1)定值掌握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四周不变。
(2)程序掌握系统,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
(3)随动掌握系统,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掌握系统。
2 .一个单回路掌握系统主要由哪几个环节组成?作出简洁掌握系统的方框图。
答:一个单回路掌握系统主要由测量元件、变送器、调整器、调整阀、和被控过程等环节组 成。
扰动-I 被控变量 I 执行器 I__*侧量变送装置卜 -------------图2.2简单控制系统方框图3 .什么是气开式调整阀?什么是气关式调整阀?其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气开式:执行器输入压力p>0.02mpa 时,阀开头打开,也就是说有信号压力时阀打开, 无信号压力时阀关。
气关式则反之,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
原则:主要是考虑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平安生产的需要。
a 、考虑事故状态时人身、工艺设施 平安。
b 、考虑事故状态下削减经济损失,保证产品质量。
c 、考虑介质的性质。
4 .依据流量特性曲线,分别写出其对应的流量特性。
答: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 数。
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整阀的放大系 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 成正比关系。
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 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 线特性,球阀的流量特性在中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操纵变设定值偏差 T~~-控犒器/∕Δ∕%图6T3各种阀门的流址特性5 .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防止积分饱和的措施都有哪些?所谓积分饱和现象是指若系统存在一个方向的偏差,PID掌握器的输出由于积分作用的不断累加而加大,从而导致u(k)达到极限位置。
过程控制第六章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
6.3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
X (s)
F(s) Wf (s)
Wc (s)
W0 (s)es
Y (s)
图6-9 单回路系统框图
Y (s) X (s)
TI
KC (TI sW01(s)
s 1)(TDs 1)es KC (TI s 1)(TDs 1)es
Y (s) F(s)
TI
sW01(s)
TI ses KC (TI s 1)(TDs
1)es
(6-3) (6-4)
由以上4个式子可见,微分先行控制方案和PID控制方案的特征方程完全相同。
X (s)
F(s) Wf (s)
Wc (s)
W0(s)es
W0 (s)
Y (s)
es
图6-10a)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
6.3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
X (s)
Wc (s) U (s) W0(s)es Y (s)
Y1(s)
Y2
(s)
(1
es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时滞现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时滞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纯时滞,如 带式运输机的物料传输、管道输送、管道混合、分析仪表检测流体的成分等过程; 另一类为惯性时滞,又称为容积时滞。该类时滞主要来源于多个容积的存在,容积 的数量可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如分布参数系统可以理解为具有无穷多个微分容积。 因此,容积越大或数量越多,其滞后的时间就越长。
过程控制第六章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
Y (s)
图6-5 PID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系统
9
6.2 常规控制方案
因此,实际上微分环节不能真正起到对被控参数变化速度进行校正的目的,克 服动态超调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将微分环节更换一个位置,如图6-6所示,则微分 作用克服超调的能力就大不相同了。这种控制方案称为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F (s)
X (s)
F (s)
X (s)
K C (1
1
TI s
)
W0 ( s )e s
Y (s)
TD s
图6-7 中间微分反馈控制方案
过程控制系统
13
6.2 常规控制方案
3. 常规控制方案比较
图6-8给出了分别用PID、中间微分反馈和微分先行三种方法进行控制的 仿真结果。从图中可看出,中间微分反馈与微分先行控制方案虽比PID方法的 超调量要小,但仍存在较大的超调,响应速度均很慢,不能满足高控制精度 的要求。 y PID
10
6.2 常规控制方案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的闭环传递函数如下:
1)给定值作用下
KC (TI s 1)es Y ( s) X (s) TI sW01 (s) KC (TI s 1)(TD s 1)es
(6-1)
2)在扰动作用下
Y ( s) TI se s F (s) TI sW01 (s) KC (TI s 1)(TD s 1)es
(6-2)
过程控制系统
11
6.2 常规控制方案
而图6-5所示的PID控制方案的闭环传递函数分别为
KC (TI s 1)(TD s 1)es Y ( s) X (s) TI sW01 (s) KC (TI s 1)(TD s 1)es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资料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资料《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
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
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五、过程控制方案十分丰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被控过程的特性为依据的。
过程特性:多变量、分布参数、大惯性、大滞后和非线性等。
单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满足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
六、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方式过程控制的目的:消除或减小外界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使被控量能稳定控制在给定值上,使工业生产能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耗能的目标。
1-3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些?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pH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
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
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五、过程控制方案十分丰富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以被控过程的特性为依据的。
过程特性:多变量、分布参数、大惯性、大滞后和非线性等。
单变量控制系统、多变量控制系统;仪表过程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系统,满足特定要求的控制系统。
六、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常用方式过程控制的目的:消除或减小外界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使被控量能稳定控制在给定值上,使工业生产能实现优质、高产和低耗能的目标。
1-3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些?过程控制系统: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pH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考试要点
第一章1. 过程控制的特点: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定制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 过程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过程和自动化仪表两部分组成,其中自动化仪表负责对被控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测量、自动监视和自动控制等。
3. 分类——按结构不同: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4. 单项时域性能指标:(1)衰减比: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4:1--10:1 )衰减率:一个周期后波动幅值衰减的程度(0.75 —0.9);(2)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定值的百分比二阶系统:Q —_1 xioo %(3 )余差:过渡过程结束后,设定值与被控参数稳定值之差,静态指标,一般要求余差不超过预定值或为零。
5. 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规定:模拟直流电流信号4-20mA DC,模拟直流电压信号1-5V DC.6. 误差积分指标存在的缺点是不能保证控制系统具有合适的衰减率。
通常先确定衰减率,然后再考虑使某种误差积分最小。
第二章1. 温度仪表的选用原则:精度符合误差要求;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经济合理、统一品种与规格;量程略大于实测范围(90%;高温-热电偶,低温-热电阻;保护套管的耐压等级不低于所在管线或设备的耐压等级。
2.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为了消除冷端温度t o不为零或变化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查表校正法(t o=o)和电桥补偿法(t 0随环境温度变化)。
3. 电桥补偿法原理:利用电桥中某桥臂电阻因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附加电压来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电动势的变化。
5.简述热电阴的测温原理。
答:绝大弄数金屆的电阴伉随温度的升窩血增加.护导休的电阴则髓温似的升高而减少=热电阻就尼畢于这亍电阴值与温度呈一定的函数黄系的特性制威感温元件,川来测虽温4. DDZH H型温度变送器工作原理:热电偶的热电势V与调零调量程回路的信号V z和非线性反馈回路的信号V进行综合后,输入放大单元进行处理,变送器输出为4〜2OmAD(或I〜5VDC标准统一信号。
过程控制第六章大时滞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3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几个典型的大时滞工业过程实例:
如图6-1所示,钢板冷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含有纯时滞的工业过程。通过五次辊压, 6 1mil=25.4 10 m 将80mils(密耳, )轧成厚度为 9mil(约0.2285mm)的薄板。一台X 光测厚仪检测第一轧辊轧出的厚度,作为调节器的反馈信号,调节器控制第一对轧辊 的压力。从轧辊到X光测厚仪检测点大约6ft(约1828.8mm)。根据轧制速度的变化, 折合纯时滞时间的变化范围为0.5~5 s。在最后一个轧辊后,X光测厚仪检测钢板最后 的厚度作为第二个调节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最后一个轧辊的压力。从最后一个轧辊到 测厚点的距离也是6ft,对应的纯滞后时间为0.05―0.5 s。
(0.5~5s) 6ft 板厚 80mils (0.05~ 0.5s) 6ft 板厚9 mils
5000 FT MIN
X射线 测厚仪 1#轧辊控制
轧辊控制 与张力控制
图6-1 钢板冷轧过程示意图
过程控制系统
4
6.1 大时滞过程概述
另一个具有纯时滞的过程是图6-2所示的粘性液体混合过程。将两种具有不 同粘度的油料混合在一起,在出口处产生所需粘稠度的油料。出口处的粘稠度 自动检测,调节器调节输送泵的速度校正粘稠度与设定值的偏差。在泵和出口 之间存在着过量的纯时滞。
过程控制系统
16
6.3 预估补偿控制方案
F (s)
X (s)
W f ( s)
W0 ( s )e
s
Wc ( s)
Y (s)
图6-9 单回路系统框图
F (s)
X (s)
W f ( s)
《过程控制系统》-时间滞后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Time-delay control system2016年4月东北大学《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7.1 7.2 7.3概述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 大滞后预估补偿方案 采样控制 三种方案比较7.47.5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1 概述滞后时间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当纯滞后存在于扰动通道时,仅使系统的输出对扰动的反应延迟了一 个纯滞后时间; 当容量滞后存在于扰动通道时,容量滞后时间越大,系统抗干扰能力 越强。
当控制通道存在纯滞后时,调节器的控制作用将要滞后一个纯滞后时 间,从而使超调量增加,被控参数的最大偏差增大,引起系统的动态指 标下降,并且纯滞后时间的增大,也不利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通道的容量滞后同样会造成控制作用不及时,使控制质量下降, 但是容量滞后的影响比纯滞后的影响和缓。
若引入微分作用,对于克服 容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有显著的效果。
过程纯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取决于 τT的大小。
通常,当 τ T > 0.5 时,应作为大纯滞后过程,这时常规控制往往不能满足控制需求。
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7.2.1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中间反馈控制方案7.2.2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differential forward control)微分先行控制系统, 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 分别为: Y ′( s ) Wc1 ( s )Wo ( s ) = R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 s )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常规PID控制系统,其随动特 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Wc1 ( s )Wc 2 ( s )Wo ( s ) = R(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s)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R ERE-Wc1 ( s ) 1 K c (1 + ) Ti sWc 2 ( s ) 1 + Td sFWo ( s ) Wo′ ( s )e −τs Y常规PID控制方案Wc1 ( s) 1 K c (1 + ) Ti s F Wo ( s ) Wo′ ( s )e −τs Wc 2 ( s) 1 + Td s Y′-微分先行控制方案常规PID控制系统和微分先行控制系统 具有相同的特征方程,可见,两系统过渡 过程的动态稳定性相同.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differential forward control)微分先行控制系统,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 Wc1 ( s )Wo ( s ) = R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 s )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常规PID控制系统,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Wc1 ( s )Wc 2 ( s )Wo ( s ) = R(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s)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Y ( s ) = Wc 2 ( s )Y ′( s ) = Y ′( s ) + Td sY ′( s )∆y (t ) = ∆y′(t ) + Td 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有: d [∆y ′(t )] dt微分先行控制系统的随动特性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
第五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知识讲解
0 -0.2
0
Step Response
Smith PID
5
10
15
20
25
30
35
40
Time (sec)
Step Response 1.2
1
0.8
Smith
0.6
PID
0.4
C(t)
0.2
0
-0.2
-0.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Time (sec)
仿真结果显示,σp 和 tp、t s 都比单纯的
PID 控制小得多。
第四节 时滞系统控制方案比较
预估补偿方案 理论上,可以完全消除纯滞后对系统的影 响;对对象数学模型的精度有很大依赖性, 在工程上实现有一定难度。
常规控制方案 通用行强,价格低,维护调整方便,是常 用的方案。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IT10
++
IT1
ID
f2( pj )
u
qj
T2
WC
Wv
Wo2
IT2
WD
Wm 2
f1( qd、qy )
T1 Wo1
Wm1
-IT10
+
u
qj
T2
Wc
Wz
Wo2
Wo1
T1
ID +
WD / Wc1
+ IT1 Wm1
Wm2
等效对象的输入为 qj,输出为 IT1+ID。
Step Response 0.18
第七章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
7.5 三类时间滞后控制方案的综合比较
(1)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
该方案的特点是实施比较简单,调整方便; 当设定值频繁变化时,该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 该方法适用于设定值频繁变化,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2)Smith预估补偿方案
该方案针对大滞后过程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控制方案; 但该方案以精确描述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基础。 当模型不准确或模型参数随着运行工况变化时,该方案往往得不到预期 的补偿效果,因而单纯的Smith预估补偿方案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7.2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
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③ 微分先行控制系统的随动特性:
Y ( s ) Wc1 ( s )Wo ( s ) R ( s) 1 Wc1 ( s)Wc 2 ( s )Wo ( s)
常规PID控制系统的随动特性:
Y (s) Wc1 ( s)Wc 2 ( s )Wo ( s ) R ( s ) 1 Wc1 ( s)Wc 2 ( s )Wo ( s )
②
用/T的比值衡量滞后的大小。例如,当/T较大时,常规控制往往不能满足控制需求, 而需要采取特殊的控制策略;当/T较小时,一般采用常规控制即可。
③ 时间滞后系统控制方法分类: a.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法; b.预估补偿方法; c.采样控制方法。
7.2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
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7.3.2 Smith预估补偿方案
① Smith预估补偿原理图
R E
-
Wc ( s )
Wo ( s)e s
Y
Ws ( s )
Smith预估补偿器 Smith预估补偿原理框图
②
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思想:首先估计出被控过程的动态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Time-delay control system2016年4月东北大学《过程控制系统》第七章 时间滞后控制系统7.1 7.2 7.3概述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 大滞后预估补偿方案 采样控制 三种方案比较7.47.5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1 概述滞后时间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当纯滞后存在于扰动通道时,仅使系统的输出对扰动的反应延迟了一 个纯滞后时间; 当容量滞后存在于扰动通道时,容量滞后时间越大,系统抗干扰能力 越强。
当控制通道存在纯滞后时,调节器的控制作用将要滞后一个纯滞后时 间,从而使超调量增加,被控参数的最大偏差增大,引起系统的动态指 标下降,并且纯滞后时间的增大,也不利于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通道的容量滞后同样会造成控制作用不及时,使控制质量下降, 但是容量滞后的影响比纯滞后的影响和缓。
若引入微分作用,对于克服 容量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有显著的效果。
过程纯滞后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取决于 τT的大小。
通常,当 τ T > 0.5 时,应作为大纯滞后过程,这时常规控制往往不能满足控制需求。
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 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7.2.1微分先行控制方案 中间反馈控制方案7.2.2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differential forward control)微分先行控制系统, 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 分别为: Y ′( s ) Wc1 ( s )Wo ( s ) = R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 s )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常规PID控制系统,其随动特 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Wc1 ( s )Wc 2 ( s )Wo ( s ) = R(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s)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R ERE-Wc1 ( s ) 1 K c (1 + ) Ti sWc 2 ( s ) 1 + Td sFWo ( s ) Wo′ ( s )e −τs Y常规PID控制方案Wc1 ( s) 1 K c (1 + ) Ti s F Wo ( s ) Wo′ ( s )e −τs Wc 2 ( s) 1 + Td s Y′-微分先行控制方案常规PID控制系统和微分先行控制系统 具有相同的特征方程,可见,两系统过渡 过程的动态稳定性相同.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2.1 微分先行控制方案(differential forward control)微分先行控制系统,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 Wc1 ( s )Wo ( s ) = R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 s )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常规PID控制系统,其随动特性和抗干扰特性分别为: Y ( s) Wc1 ( s )Wc 2 ( s )Wo ( s ) = R(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 Y (s) Wo ( s ) = F ( s ) 1 + Wc1 ( s )Wc 2 ( s )Wo ( s )Y ( s ) = Wc 2 ( s )Y ′( s ) = Y ′( s ) + Td sY ′( s )∆y (t ) = ∆y′(t ) + Td 对上式进行拉氏反变换,有: d [∆y ′(t )] dt微分先行控制系统的随动特性优于常规PID控制系统。
微分先行控制系 统和常规PID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相同的。
结论:设定值变化频繁的大滞后过程,微分先行控制方案可以改善过程的控制品质。
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Wc1 ( s) 1 K c (1 + ) Ti s F Wo ( s ) Wo′ ( s )e −τs Y ′′7.2.2 中间反馈控制方案(Intermediate feedback control)系统的控制作用是偏差的PI作 用和被控量变化速度所起的校正作 用之和。
中间反馈控制方案的随动特性 和抗干扰特性表示为: Y ′′( s ) Wc1 ( s )Wo ( s ) = R( s ) 1 + W0 ( s )[Wc1 ( s ) + Wc 2 ( s )] Y ′′( s ) Wo ( s ) = F ( s ) 1 + W0 ( s )[Wc1 ( s ) + Wc 2 ( s )] 对于大滞后过程,当设定值频繁变 化时,中间反馈控制系统和微分先行控 制系统一样,可以改善控制系统的控制 品质,尤其在减小超调量方面效果更 佳。
在抗扰动性能方面,两者的控制品 质和常规PID控制差别不大。
R ERE-1 + Td sWc 2 ( s)中间反馈控制方案-Wc1 ( s ) 1 K c (1 + ) Ti sFWo ( s ) Wo′ ( s )e −τs Y ′′1+1+Wc 2 ( s ) Wc1 ( s )1 + Td s K c [1 + 1 (Ti s )]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3 大滞后预估补偿方案Large time-delay predictive compensation control7.3.1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原理 Smith预估补偿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3.2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3.1 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原理Smith预估补偿方案:按照被控过程的特性,设想出一种模型并联在对象的两端,以 补偿过程的动态特性,使补偿后的等效对象中消除纯滞后特性,从而改善控制系统的控 制质量。
使PID控制器控制的等效对象中消除纯滞后部分,即:Wo ( s)e −τs + Ws ( s) = Wo ( s)−τs 则,Smith预估补偿器为 Ws ( s) = Wo ( s)(1 − e )REWc ( s )Wo ( s)e −τsYWs ( s )++Smith预估补偿器 Smith预估补偿原理框图第七章时间滞后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7.3.1 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原理Smith预估补偿器为R EWs ( s) = Wo ( s)(1 − e −τs )Wc ( s ) Wo ( s )e −τs YWo ( s )+e −τs -+ +后移至对象后7.3.1 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原理)1)(()(s o s e s W s W τ−−=Smith 预估补偿器为7.3.1 Smith预估补偿的基本原理Smith预估补偿系统等效方框图0)()(10=+−s c e s W s W τ0)()(10=+s W s W c Smith预估补偿前,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经过Smith预估补偿后,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具有纯滞后的系统,经Smith预估补偿后,消去了系统特征方程中纯滞后因素,因而可以消除过程纯滞后特性对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
Y ′7.3.2 Smith预估补偿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前述等效方框图中,不能理解为测量信号从环节后取出,因为在实际过程中,该信号是不可测的。
它只是纯滞后补偿控制作用的一种等效图,并不表示实际物理过程。
)(s W o 2.Smith预估补偿控制中,预估是在过程模型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实现Smith预估补偿的基础是过程动态模型已知。
3.对于大多数被控过程,过程模型只是真实过程的近似表示。
因此,利用过程模型来建立Smith预估补偿控制器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4.当工作点发生改变,对象特性发生变化时,Smith预估补偿效果要受到一定的影响。
7.4 采样控制(Sampling control )采样控制的基本思想是“调一下,等一等”;)(s W c )(s W h s o e s W τ−)(YFR E -采样控制器采样控制系统方框图)(t e tt )(t u ot ∆ht ∆采样控制器的动态特性o t ∆是控制作用的导通时间。
h t ∆是控制作用的保持时间。
采样控制是按偏差进行周期性断续控制的一种控制方式。
7.5 三种方案比较改进型常规控制方案实施比较简单,调整方便,当设定值频繁变化时,该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
适用于设定值频繁变化,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Smith预估补偿方案针对大滞后过程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控制方案,但该方案必须以能够精确描述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为基础。
当模型不能准确描述,或者模型参数随着运行工况不同不断变化时,Smith预估补偿方案往往得不到预期的补偿效果,这使得单纯的Smith预估补偿方案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采样控制方案是一种断续的控制方式,它无需精确掌握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就能克服过程中的纯滞后对控制质量的不利影响。
应该注意的是,控制作用的保持时间应略大于过程的滞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