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_陈明媚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
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状况与改善措施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水污染问题的现状1. 工业废水排放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大量工业企业,庞大的产业体系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
一些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对废水的处理不尽完善,导致废水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去除,最终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活动带来的面源污染也是该地区水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等问题,导致水体中农药残留超标、氮磷含量过高,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 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显著增加。
然而,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处理能力滞后于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导致有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水体,给水环境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二、水污染问题的改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审批机制和责任追究,构建科学合理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来提高企业和个人对水污染的意识,从而推动水环境的改善。
2. 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确保城市污水得到循环利用或者安全排放。
同时,对农村地区也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广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的覆盖率和处理效果。
3. 推动工业企业升级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符合相关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向清洁生产转型,减少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4.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加对公众、企业和农民的环境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大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氛围。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与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11 水 环境功 能 区划及监 测断 面 .
根据 《 南 省 地 表 水 功 能 区划 ( 审 ) 云 复 》 (0 1 ,珠江 流域 ( 南 部分 ) 已划 分 水 环 境 功 21) 云
能 的河 流 长度 约为 1 8 . 6 m,共 3 83 6 k 9个 水 环 境 功
进程的加快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以及人为活动的 加 剧 ,珠江 水 系同其 它河 流一样 ,出现 了流域 水 土
ht :/ hk d . i . r. n 第 3 卷 t p / jx k ye og c s 1
第 3期
21 0 2年 6月
砷 9 .3 ,铅 9.4 ,镉 9.3 ,造 成 水 体 中 94% 95% 94%
珠 江流域 ( 南 部 分 ) 聚 集 了 5州 市 的绝 大 云 部分 城镇 人 V ,而且 城镇人 口增 加速度 较快 。20 I 09
( )从 主要 污染 物 的空 间分 布 上 来 看 ,C D、 2 O 氨 氮排放 量 主 要集 中 在宣 威 市 、师 宗 县 、麒 麟 区 、
富源县 、红 塔 区 、陆 良县 、个 旧市 、弥 勒县 、宜 良
的超标倍数高达 3 3倍 , 砷超标倍数为 18 倍。 .7
3 2 工业 污染 问题 严重 ,存在 水污 染安 全隐 患 .
收稿 日期 : 0 2— 1 0 2 面 数 的水 质 类 别 一 直 为 V类 及 劣 V 7个
类 ,说 明近几 年来珠 江水 系 的总体水 质状 况较 差 。
2 一 4
珠 江流 域水 污 染现状 与主要 问题 成 因分析
5 0 4 0 3 0
珠 江是 云南省 六大 水系之 一 ,珠 江 流域在 云南 省 境 内的 流域 面 积 为 58 .8万 k 。 m ,由南 盘 江 、北 盘 江 、右江 三 个 水 系 组 成 ,涉 及 曲靖 、昆 明 、玉 溪 、红 河及 文 山五州市 。随着流域 内五 州市城 镇化
珠江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珠江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摘要:基于07年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对珠江流域贵州境内污染源现状及其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现阶段珠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排污特点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开展水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珠江流域贵州污染源普查水污染防治珠江流域贵州规划区内流域面积5.65万km2,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4°00 ~109°25 ,北纬24°50~26°45之间,向西与云南相接,向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
主要由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四个水系组成,覆盖了贵阳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东南州等7个市(州、地)的32个县(市、区)[1]。
08年,珠江流域贵州境内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在监测的21个断面中,达到Ⅰ~Ⅲ类水质的断面占85.7%,Ⅳ类占9.5%,属轻度污染;无Ⅴ类水质;劣于Ⅴ类断面占4.8%,受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溶解氧[2]。
但随着规划区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污染源对水体污染的潜在威胁也将越来越大。
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保持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及时和全面的了解珠江流域各类污染源的状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本文基于07年开展的贵州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过对珠江流域贵州境内各类污染源的普查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基础性数据,对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珠江流域贵州境内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1.1 工业污染源现状由图1所示,珠江流域贵州境内实际普查工业企业294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39.05亿元。
其中排水去向为北盘江水系的工业企业1394家,排水去向为南盘江水系的工业企业985家,分别占流域区普查工业企业总数的48%和33%,而排水去向为红水河和都柳江水系的工业企业共562家,可见,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北盘江和南盘江水系。
从废水排放情况看,流域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总量为3807.29万吨,且主要集中于煤炭开采洗选、化工、农副食品加工等六大行业(图2),共排放废水3361.55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88.3%。
珠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探讨
生态需水保 障、 敏感生境保护与修复 、 重点区域水生态保护与修 复等 3方面探 讨 了水生态保护与修 复措 施体 系, 对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3 . z 1 . 0 0 8
2 0 1 3年 增 刊 1・ P E A R L R I V E R 人 民珠 江
珠 江流 域 水 生 态 保 护 与 修 复探 讨
生态系统退化 , 生 物量 呈现明显 下降的趋 势。 1 . 1 流域局部水污染严重 , 对水生态环境造 成危 害 珠江流域水环境总体 良好 , 但部 分河段和湖库 水质污染
相关 研究与实践活动 , 取 得丰硕 的成果 和宝 贵的经验 。2 0 0 3
年, 水利部开 始全 面 安排 和 部署 水生 态 系统 保 护和 修复 工 作。2 0 0 4年 , 水利部下发 了《 关 于水生 态系统保 护和修 复的
于指导今后 开展珠 江流域 水生态保 护与修复具有重要的意 义。
关键词 : 珠江流域 ; 水生态 ; 保 护 与修 复 中 图分 类 号 : x 1 7 1 . 9
0 前 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3 ) S ( 1 ) - 0 0 2 1 - 0 4
其滨河 、 滨湖湿地组成 的河湖生态 子系统 , 其水域 空间和水 、 陆生 物群 落交 错带是水生等生物群落 的重要生境 。然而 , 大
珠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目录1三角洲概况 (2)1.1流域概况 (2)1.2地理经济 (2)1.3水资源 (2)1.4供水及用水 (3)1.5河口特征 (3)1.6自然资源 (3)2经济发展与水文环境变化 (4)2.1经济发展 (4)2.2水环境问题 (5)3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8)3.1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8)3.2认识的转变 (8)3.3总体策略 (8)4结语 (9)珠江三角洲的水资源污染及防治对策[摘要]珠江三角洲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水网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三角洲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上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
但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严峻的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分析了随经济的发展三角洲水文环境的变化,目前面临的各种水环境问题,提出了未来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保障策略建议。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水环境,可持续,污染防治1三角洲概况1.1流域概况珠江流域包括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流域面积45万km2,其中在我国境内44万km2。
流域内干流4000多公里,主要干支流9499公里。
干流中主流为西江,自源头至三角洲入口思贤窖处长2075km,平均坡降0.58‰;干流北江长468km,平均坡降0.26‰;干流东江长520km,平均坡降0.39‰。
三角洲为平原河网地区,坡降0.1‰~0.2‰。
河网区面积9750 km2,河网密度0.8km/km2。
主要水道100多条,长度约1700km,水道纵横交错,相互贯通,水系构成十分复杂。
三角洲径流通过八个口门注入南海。
入海口门处有两个海湾:东边的伶仃洋海湾和西边的黄茅海海湾。
1.2地理经济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大陆南部。
行政区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等7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最大主体。
1980-2000年,珠三角经济平均增长达到16.9%,大大高于同期9.6%的全国水平和13.8%的广东省水平。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珠江是我国内流最长、最丰富、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范围涵盖了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个省份,总面积达到44.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珠江流域承载着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珠江流域的多个城市,水质已经被污染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甚至已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珠江流域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一、水污染的现状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珠江流域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和废水,而这些物质和废水大都会排放到珠江流域中,导致水污染。
2、农业污染:农业是珠江流域的另一大产业,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农药等也会带来水污染。
此外,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一个难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水质的一个因素。
3、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
这些废弃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输入到珠江流域中,进而污染水质。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为因素,如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都带来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风险。
总而言之,在工业、农业、城市、个人等多个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二、治理对策为了有效治理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这些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基础。
合理使用能源,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都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手段。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强制实施减排标准。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结构上,我们需要促进珠江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传统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力发展以绿色生产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珠江流域水质现状及以区域合作为特色的水污染控制措施
第30卷 第3期气象与环境科学Vol .30No .32007年8月Meteor ol ogical and Envir on mental SciencesAug .2007收稿日期:2007-04-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9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JY016)资助作者简介:吴彦霖(1986),女,湖南株洲人,从事环境工程研究.E 2mail:a 2lin916@通讯作者:左其亭(1967),男,河南固始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研究.E 2mail:zuoqt@zzu .edu .cn珠江流域水质现状及以区域合作为特色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吴彦霖,左其亭(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郑州450002) 摘 要:通过对珠江流域水质现状的全面分析,找出污染源,发现水中C OD 、油类污染物、氨氮、总磷等超标,并有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
根据珠江流域的水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控制措施,主要有落实各项水污染控制工程、完善政策法规、强调舆论监督、加强治理力度等,并且将区域合作思想贯穿整个水污染控制工程。
关键词:珠江流域;水质现状;水污染控制;区域合作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48(2007)03-0020-04引 言珠江丰富的水资源为珠江流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型产业的崛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珠江流域的水污染加剧。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保护显得日益重要。
为了解决跨区域河流水资源保护问题,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以流域为单元,让每个流域内的省份之间、城市之间、城镇之间从流域整体的需要出发,共同规划和实施水污染控制方案,统筹安排,互相监督,互相协调,最终达到治理整个流域的目的。
珠江解决措施
珠江解决措施1. 背景介绍珠江,是中国南方最长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由于珠江流域经济发展迅速,长期以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珠江的治理与保护。
2. 水资源管理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2.1 水资源调度通过建设水库、水利枢纽等工程,对珠江流域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供水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非法取水行为的打击。
2.2 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政府推广水资源节约的理念,鼓励居民、企业等各个方面节约用水。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水资源利用意识,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破坏水源地的行为。
3. 水污染治理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水污染严重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3.1 工业污水治理政府加大了对珠江流域内企业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严格的工业污染排放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停产治理。
同时,政府还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
3.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府推广科学施肥和农业耕作技术,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通过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3.3 生活污水处理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率。
同时,政府加大对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确保生活污水不对珠江流域造成污染。
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了解决珠江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4.1 湿地保护政府加大对珠江流域湿地的保护力度,制定了湿地保护规划和政策,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湿地恢复和保护项目,加强对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珠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
然而,随着珠江流域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挑战。
本文将探讨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水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珠江流域,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多个方面。
其中,工业废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排放不达标、违法乱纪等问题,导致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河流中,严重影响水质。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破坏。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城市排污口,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将对水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面对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治理。
首先,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和监测,对违法违规企业予以严厉处罚。
同时,加大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达标率。
其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科学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农田防渗漏设施建设,提高农田径流的处理效果。
此外,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除了技术手段,我们还需要注重加强社会宣传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通过媒体、教育等渠道,普及水污染治理知识,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同时,加强对企业、农民和居民的环保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环保行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浪费。
此外,还应积极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水污染治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地区和行业的复杂问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作与合作,共同制定综合性的治理措施和政策。
珠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应该由珠江流域各省市政府共同负责,通过建立珠江流域的治理联盟或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摘要: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受自然条件和工程条件的影响,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态势,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造成了阻碍。
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价值,探索更加高效的保护技术与管理手段,促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保护措施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长江。
单位面积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时程分布不均,汛期(4月至9月)平均径流量占比年平均径流量高达80%。
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径流调蓄能力低,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达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实现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想目标,进而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其作用发挥。
2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流域水体污染风险大珠江流域水体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八成以上河流水质在Ⅲ类及以上。
但是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底,其中珠江三角洲等地的部分城市水源合格率较低。
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生活污水污染水源。
随着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也进一步加重,水污染治理面临较大挑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流域供水安全。
2.2水资源工程建设不完善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对径流的调蓄作用。
珠江干流大型水利工程还在陆续建设中,调节性能较低的中、小型工程和塘坝供水能力占比较高。
珠江干流上游天生桥一级、龙滩等工程对流域径流调节起到关键作用,但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施工建设期,调节能力有限。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
珠江水污染和治理09物流陈剑波 09120300691.摘要随着各类水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水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有关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水科学计划,有关“水”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频繁。
2005年,在巴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水文科学大会就以“大型城市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为题专门设立一个学术研讨会,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水安全问题列入国家安全战略并给予高度重视121。
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数量逐渐扩大,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等水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而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
2030年三种产业的结构将调整为7.9:48.5:43.6[1]。
未来中国淡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方面,即表现在城市用水上。
同时.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使得城市水安全不确定因素增多。
水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在不同程度上对城市水安全提出了新的考验。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条件已成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如何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水安全。
是当前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广州水污染水安全治理目录1.前沿 ---------------------------------------------------------- 32广东省水资源现状 ----------------------------------------------- 3 2.1广东省用水消耗量 ------------------------------------------------------------------------------ 4 2.2广东省废水排放量 ------------------------------------------------------------------------------ 4 2.3广东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3.珠江流域概况 --------------------------------------------------- 4 3.1简介 -------------------------------------------------------------------------------------------------- 4 3.2污染状况 ------------------------------------------------------------------------------------------- 44珠江水的治理 --------------------------------------------------- 5 4.1行政管理 ------------------------------------------------------------------------------------------- 5 4.1.1完善水法律体系----------------------------------------------------------------------------- 5 4.1.2建立完善的水管理体制 ------------------------------------------------------------------- 6 4.1.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珠江口海域的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如撞船导致的原油泄漏和溢 油事件越来越多, 无度滥捕等等, 都会加剧珠江n 海域环 境污染、 生态破坏和可持续再利用能力的衰退。
三、 珠江口海域污染的防治对策
环珠江口海域有 7 个大中城市, 依次是广州 、 东莞、
圈 (CNNFHY 一 OAA I E 一 E DS R
2007 年第 3 期
查” 得出的初步结论。 现状如此触口 惊心, 如此下去, 珠江 口海域不成了“ 死海” 了吗? 二、 珠江口海域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珠江日海域 日趋严重的污染 呢? 总结下来, 主要原因有四个; 围海造地、 陆源污染、 无 序采砂和人工养殖,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突发性的海上溢 油事件及过度捕捞等。 围填海严重威胁珠江日滩涂湿地的生态环境,原有 海岸带地质地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红树林被大片破坏, 湿 地功能严重丧失, 整个珠江口的潮间带生态受到毁灭性 破坏。 珠江口的潮流动力因海岸线的改变而降低, 海水的 自 净能力下降,水质逐年恶化, “ 珠江口 是广东围填海最 多的区域。”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夏真指 出,围.垦 造地和港口 码头建设已使珠江日 海岸线发生了 巨大变化。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 1995 年和2003 年分 别拍摄的卫星图片显示,中山横门 1996 年后新增出 11 3 的面积, 朝海里最远延展出6.3 公里。据统计, 近年来深 圳、 、 、 珠海 东莞 中山等市沿海围垦总面积已达到 6666.7
一一 20* 3 一 OAA FHY 一一7矍 一 CNN I E 0 M E DS R 珠江口海域的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海洋工作
. 陈 俊 ( 广州市海洋资源环境监测中心 510235)
珠江是西江、 北江、 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 的总称, 珠江水系各河径流汇集于三角洲后, 通过八大口 门注人南海, 这八大口门依次为虎门、 蕉门、 洪奇门、 横 0 ,磨刀门、 鸡啼门、 虎跳门和崖门。珠江口地处亚热带, 是珠江和广东沿海与南海北部物质交换的重要界面, 是 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水生态系统的交:k 界面, 具有独特的 环境因子、 生态过程和生物群落梯度。珠江口近岸海域, 指的是广州、 东莞、 珠海、 中山、 深圳和香港 、 澳门特别行 政区的近岸水域 , 以及 2 0 米水N 以内的海区, 总面积 约 6 0 0 0 平方公里。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对策
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现状及对策(专家视点)陈晓宏珠江广州河段包括西航道、前航道、后航道和黄埔水道,整个河段水环境已受到严重污染。
近些年,广州市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治水污染,主要工业废水排放实行了“一控双达标”,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6年大幅减少7727.85万吨;但生活污水排放呈迅猛增加之势,由于生活污水收集困难,目前处理率只达到约26%,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珠江,成为珠江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使广州面临水质性缺水自“九五”以来,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基本为V类(重度污染)。
珠江广州河段特别是西航道是广州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以此为水源的西村、石门两水厂占全市区供水量的48%,但两水厂的水源水质只能达到IV类,主要是大肠菌群超标。
前航道的车陂、员村水厂,黄埔水道的黄埔水厂,后航道的河南水厂都因水源水质严重污染而关闭。
随着南洲水厂的投产,后航道的石溪、鹤洞水厂即将因水源水质问题被关闭。
水源地水质问题已成为目前和将来广州市供水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质性缺水正威胁着广州。
多重因素形成珠江水污染“九五”期间,广州工业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但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00年广州市区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25万吨/日,成为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主导因素。
加上旧城区人口高度密集,污水系统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市区19条主要河涌充当排污渠,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珠江。
城市污水治理滞后,目前广州市总污水处理能力62万吨/日。
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比,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迟缓。
“九五”前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7.6%,到2000年才增长到26.3%。
生活污水对珠江的影响远远超过工业废水,致使珠江广州河段有机污染突出,并掩盖了工业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上游境外来水对珠江广州河段水质的影响。
珠江广州河段接纳佛山、南海和三水等城市污水,通过佛山水道(花地涌、平洲水道)、西南涌、水口涌进入西航道,其汇入珠江河段的水质均劣于V类标准,严重污染珠江广州河段水质。
珠江市珠江治理实施方案
珠江市珠江治理实施方案珠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承载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然而,长期以来,珠江流域水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珠江治理工作,制定并实施珠江治理实施方案显得尤为紧迫。
一、加强水污染治理。
针对珠江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排污口监管,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加大对工业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珠江流域的湿地和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
在珠江流域内,要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
推动珠江流域水资源的跨界调剂和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供应的安全稳定。
三、推进水生态保护。
珠江流域的水生态系统应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开展水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开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渔业,推动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四、加强水环境监测。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珠江流域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
加强水环境信息公开,提高社会公众对水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珠江治理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珠江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加强珠江治理工作的宣传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珠江治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度。
同时,加强珠江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六、加强国际合作。
珠江是一个跨国流域,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珠江治理工作。
加强珠江流域国际流域合作组织的建设和运作,推动珠江流域国际流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形成跨国流域治理的合力。
总之,珠江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珠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保障珠江流域生态安全,推动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水日泛珠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
世界水日泛珠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枯竭问题。
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
作为全球第三大流域,珠江流域也在积极推动水环境治理,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现状和问题珠江流域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等省份的主要水源地。
然而,长期以来,珠江流域的水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成为主要污染源。
同时,流域内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部地区则相对匮乏,造成了区域之间的水资源争夺和分配不均。
二、政府的水环境治理举措为了改善珠江流域的水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强化了水资源的保护,加强了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
其次,政府加大了对工厂、农田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环境责任,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科学研究,推动水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三、企业的主动参与在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中,企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环境责任。
一方面,企业加强了内部的节水意识,优化了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企业积极投资并使用环保设施,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例如,一些大型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对排出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确保了出水质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水环境治理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
政府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的意识。
学校、社区和媒体等各种渠道开展了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鼓励大家采取节约用水的行动。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向公众公布相关数据,推动社会各界对水环境治理的关注和参与。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珠江流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使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利用的挑战。
长期以来,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文将从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可采取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现象普遍存在。
许多企业和居民未能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直接将废水排入江河,导致水质恶化。
第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不合理使用,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江河,加重了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问题。
第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水质变差。
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河流水质变差,甚至发生河道淤堵,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第四,河流中的冲击性标准没有统一。
不同地区的河流监测标准不一致,导致难以形成统一的治理措施和手段。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
首先,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
通过开展水资源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保护珠江流域水资源的自觉性。
其次,加强废水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推广污水处理一体化技术。
政府可以加大对企业和居民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的支持和鼓励力度,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再次,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加强对耕地和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河流水质。
最后,加强河流监测标准和治理措施的统一。
各地区应当形成一致的监测标准,制定统一的治理措施和手段,实现珠江流域水污染的联防联治。
综上所述,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面临的问题是复杂而严峻的,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治理对策,就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保护好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居民都应当以实际行动为珠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加强保护水资源
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加强保护水资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和管理广州市的水资源,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污染问题,并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以及加强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一、水污染问题的现状广州市珠江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系,承载着广州市数百万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为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水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珠江的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工业废水的排放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许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滞后甚至不存在,导致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珠江中,严重污染水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珠江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农田灌溉和农药使用的不规范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很多农药和化肥成分通过径流进入珠江水体,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
最后,城市生活污水也是珠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废水处理设施滞后和居民缺乏环保意识使得大量污水未经处理或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进入珠江河道,导致水质恶化。
二、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对策为了解决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加强保护水资源,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对策。
首先,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覆盖率和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接排放到珠江中。
其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环保审核制度,要求企业建设和使用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防止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引导,推广科学合理的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药使用管理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珠江水质的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广大居民来说,提高环保意识尤为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居民的环保宣传力度,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个人行为对水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广州市珠江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和水资源保护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珠江流域水质改善一场艰巨的战斗
广东珠江流域水质改善一场艰巨的战斗在当今社会,水质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广东珠江流域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质的恶化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
为此,广东珠江流域展开了一场艰巨的水质改善战斗。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质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威胁。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水质污染属于环境污染,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珠江流域的水质改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
其次,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水质改善战斗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的工业化进程和人为活动,在珠江流域水质改善工作中需要面临多重难题,如废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这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政策,以实现水质改善的目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广东珠江流域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污染源的治理和排放管控。
该区域对于重点行业的废水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废水得到合理处理。
其次,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
相关部门设置了大量的监测站点,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政府和相关机构积极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企业和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广大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到广东珠江流域水质改善战斗中来。
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关爱水资源,妥善使用水资源。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广东珠江流域水质的真正改善。
综上所述,广东珠江流域水质改善是一场艰巨的战斗,但也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斗。
只有通过加强污染治理,提高水环境监测控制能力,鼓励广大群众的参与,才能取得水质改善的最终胜利。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改善广东珠江流域的水质,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广东珠江水污染严重呼吁加大环保力度
广东珠江水污染严重呼吁加大环保力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行,广东省的珠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近年来,珠江的水质明显下降,已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珠江生态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迫切需要加大环保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1. 污水排放治理首先,应加强污水排放治理工作。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是解决水质问题的首要任务。
需要建立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并确保运行正常、高效。
同时,加强对企业和工业区的监管,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杜绝违法排放行为的发生。
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其次,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是导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农业对水环境的负荷。
3. 工业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是珠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水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污量。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奖励环保先进企业,推动工业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4. 河道清理和生态修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珠江河道的清理和生态修复。
河道的淤泥和垃圾是珠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对河道进行定期清理,恢复其正常流量和通畅度。
同时,加大对沿岸湿地和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修复和保护湿地和生态系统,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
综上所述,广东珠江水污染严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环保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水污染问题。
污水排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治理以及河道清理和生态修复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有效的合作,才能保护好珠江的水环境,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与对策陈明媚(珠江水利综合技术中心,广东广州510610)摘要:珠江丰富的水资源为珠江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水环境的忽视、对水资源的无序利用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珠江流域的水环境急剧恶化,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问题日趋突出,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开展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加大珠江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持珠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珠江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污染;治理;问题;对策;珠江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235(2012)03-0054-031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当前珠江流域的水污染形势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废污水排放非常突出,已占总量的60%以上,另外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偏低。
珠江污染已造成沿江地区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目前,珠江口已成为华南第一大、国内第二大污染型口岸。
a)复合型污染已经形成。
近年来,珠江流域范围内已经出现了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影响的格局,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相互叠加、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问题突出,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污染,对人体健康及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b)生活污染日益严重。
政府通过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使工业污染逐渐得到控制。
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活污水的排放数量和污染负荷迅速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
收稿日期:2012-03-22作者简介:陈明媚,女,广东梅县人,主要从事水利经济研究和计划管理工作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上接第53页)近,相对于石油因子也较高。
这些水体的治理可针对去除石油污染物来设计污水处理技术,避免无效投资[4]。
长春市第四类水体的区域在污染控制措施上,除水体污染技术处理控制措施外,还要认真解决区域内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其他污染源进入水体。
长春汽车厂区域发展和建设很快,相应的各种配套设施正在全面的完善建设中。
当务之急就应建设配套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的同时,加强工业污水管道和生活污水管道的管理、防止直接排入水体,坚决制止两种管道的混接。
注重雨水调蓄系统设施,维护城市防洪设施。
在雨水管道设计、用地规划和地上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充分利用水资源、减轻水洪涝灾害和水体污染。
4结论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进行长春市水环境分析,可明确水环境的污染原因和水环境的空间特征,针对不同水体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水环境的宏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省了大量的“无效”投资,并能准确查出主要污染贡献,以便有针对性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必要的微观措施。
水污染综合治理是从区域整体出发,将行政管理、法制、经济、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途径和措施加以优化组合,经济有效地保护和治理该区域内的水环境,使其恢复与保持最佳的水环境质量及水资源的正确使用价值。
综上,结合长春市实际,实施多元化管理.应从污染源,污水收集系统及设施,河道水系等多方面加强管理,使水环境有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体系。
还应制定专门的水污染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及回用管理条例,完善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技术政策,建立污水处理和回用的技术标准体系。
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将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1]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王晓鹏.河流水质综合评价之主成分分析方法[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20(4):49-52.[3]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0-79.(责任编辑:程茜)45人民珠江2012年第3期·PEARL RIVER doi:10.3969/j.issn.1001-9235.2012.03.018c)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来自于农业方面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珠江流域水污染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面源污染在各类环境污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0% 60%,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超过了城市和工业污染的排放总量。
由于传统的施肥和灌水技术相当落后,导致化肥的利用率偏低,造成大量的化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环境,使农田中的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这种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危害水质的“第一隐形杀手”。
d)流域性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珠江流域从局部的点污染逐渐变成全流域的污染,并且污染从河流下游向上游转移,从干流向支流转移,水污染问题早已超越局部和“点源”的范围,发展成为越来越严重的流域性问题。
e)水污染引发珠江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问题。
由于水污染程度的加剧,导致珠江流域内区域水质性缺水,引发水资源短缺。
不仅如此,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还导致水体中和周围地区的动植物大量死亡,使水域的生态物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水生态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系统健康风险。
2珠江流域水污染的危害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命脉。
水滋润着大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物质条件。
因此,水污染会带来许多问题,珠江流域的水污染给流域发展和人们的生存生活带来许多危害。
a)严重影响珠江流域饮用水源和人体健康。
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珠江流域饮用水源的质量,有害物质不仅可以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人体,还可以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不仅如此,水中的病原体亦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人若在不洁净的水中活动,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水中某些有毒物质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新陈代谢、生殖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饮用水源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b)严重影响珠江流域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工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工业排污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珠江流域的水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所造成的,但是工业也是水污染的主要受害者之一。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农业生产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同时也是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随着灌溉水质的日益下降,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水污染对渔业带来了最直接的危害,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为病菌、病毒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水体中的病毒、病菌、有毒有害物质和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大量生病甚至死亡。
c)严重影响珠江流域河流生态环境。
水体的污染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河流的景观和水资源的休闲娱乐功能,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为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河流生态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
如果河流水体受到污染,河流的景观和生态功能将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人类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3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问题及其原因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经过多年治理,仍然“久治不愈”,流域水污染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究其原因,主要是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执法不严,体制不顺,相关机构缺乏权威性等。
a)珠江流域水环境法律体系不健全,执法难度大。
目前珠江水的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完整的流域性水污染治理的条款,对珠江流域水污染问题的统筹治理无法起到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不仅如此,政府在关于流域性水环境管理的政策上不够完善不够具体,如缺乏对上下游地区水权划分和界定的政策,缺乏有效的水质保障政策,及缺乏流域水环境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利用等具体政策等。
b)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手段单调。
珠江流域现行的水环境管理体制是垂直型科层结构,即按政府层级构成的垂直领导,这种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珠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靠现有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远不能满足水污染治理的要求。
此外,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国家)具有唯一性,而使用权主体多元化,导致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关系界定不清,使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管理不协调。
因此,随着珠江流域内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必须要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c)有效合作协调机制的缺失导致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混乱。
现行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难以解决珠江流域跨界水污染问题,在珠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缺少地方政府间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比如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权威的政府协调机构等。
d)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不完善。
珠江流域虽然有水环境保护相关规划,但不成体系,规划主体之间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不明确;其次,珠江流域内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调整和监督等程序均未规范化、制度化,没有专门的权威性规划指导各规划间的关系,导致各规划的目标难以渗透到相关决策中,起不到约束督促作用;再次,由于现有的法规没有赋予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机构充分的财权、事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按照规划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上下游、部门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统筹,部门之间的工作也难以有效协调。
4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基于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5a)不断完善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法规体系。
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需要法律保障,法制建设是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基础和前提。
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健全完善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法规体系。
不仅要对珠江流域的总体规划、总体功能、水资源开发利用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措施作出规定;还要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职责权限;并对参与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主体的权利义务予以明确规定,包括应承担的责任和法律后果,以保证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的顺利进行。
b)强化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水污染防治规划是人类克服自身经济社会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对水资源进行治理、开发、节约、利用、保护的科学决策活动。
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是以改善珠江流域水质和水环境为目标,以水环境流域管理为基础,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手段,以流域环境风险防范为重点,以规划治污项目为支撑,以资金和政策落实为保障,依据污染治理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珠江流域水污染的原因及协调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升流域综合治污水平,促进流域水体水质显著改善,维持生态平衡,以促进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地制定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扎实稳步推进规划的实施工作,改善水环境质量,解决水污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