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平面设计的先驱“图钉派”

合集下载

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63美国的现代平面设计

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63美国的现代平面设计

现G代eo平rg面e L设ois计an的d 发Es展qui与re表现
乔治.路易斯, 成立PKL广告公司
主要著作有 《蔚蓝诡计》(WHAT ‘S THE BIG
IDEA)和《广告的艺术》( THE ART OF ADVERTISING)
《广告的艺术》被誉为大众传播学 的圣经 名言:
如果你每天结束的时候没有感到筋 疲力尽,那你这天就白过了。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乔治.路易斯作品——克瑞得滴耳液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乔治.路易斯作品——1959年“可以洗涤的领带”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 1963年圣诞节的 Esquire 封面,杂志原本以为 George Lois 也该妥协一下了,毕竟是圣诞节, 但是 George Lois 是疯子。他前无所有的搞了一 个黑脸圣诞公,这位“死相”的黑脸圣诞老人是 Sonny Liston,是世界杯重量级拳击赛的冠军, 是罢工硬汉,被媒体渲染成最坏的家伙,当时因 持枪窃盗在狱中服刑,当时美国处在黑色革命浪 潮中,当人们一家温馨的围在壁炉边,翻开这本 杂志,看到这个“最不想看到那个从烟囱华夏的 家伙”,会是怎样?但有艺术史教授写信称赞这 是继毕加索格尔尼卡之后,最伟大的传达社会声 音的造型。同时也让 Esquire 损失了75万美元的 广告。
第十届 芝加哥国际电 影节海报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平面十界与电影海报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 保罗·兰德界上最杰出的图形设计师、思想 家及设计教育家之一 。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与表现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美国现代平面设计是20世纪中期以来,在美国兴起并独立发展的一种设计体系。

它在美国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强调视觉冲击力、简洁明确的表达和创意的整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德国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学派的创立者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强调合理的设计、准确的比例和简约的形式。

他的设计理念对美国的平面设计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包豪斯学派的解散和纳粹政权的崛起,很多包豪斯学派的成员移民到美国,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传播到了美国。

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商品需要推销。

广告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注重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这时期的平面设计图案多样,流派混杂,但是都体现了美国人对创新和实用性的追求。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代平面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些平面设计师开始从艺术家手中夺取了设计的主导权,开始了一系列对传统设计和视觉风格的反叛。

他们放弃了过于装饰的样式,强调简约和直接的表达。

这些设计师的作品大多数是黑白的,图像和文字简洁明确,色彩对比鲜明,用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美国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大众文化的充分利用。

平面设计师利用流行文化的符号和元素来设计广告和宣传品,使其更能符合当时的潮流和消费者的口味。

这种利用流行文化的设计手法也对后来的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当代广告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

另外,美国现代平面设计强调创造力和表达个性。

平面设计师追求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创意,注重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这种强调创造力的设计理念对美国的平面设计尤为重要,也为年轻的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展示和创作的机会。

最后,美国现代平面设计也注重以人为本。

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感受,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

他们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来设计更吸引人的广告和宣传品。

“里特罗”设计(Retro)和乡土风格(2009-01-05

“里特罗”设计(Retro)和乡土风格(2009-01-05

“里特罗”设计(Retro)和乡土风格(2009-01-05 15:52:17)标签:后现代主义构成主义里特罗美国杂谈分类:设计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运动系列之三20世纪80年代期间,平面设计有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发展,不但设计水平因为设计意识的进步和设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广泛运用于设计而得到崭新的进步,同时,平面设计的观念推广也日新月异,出现了各种有关设计的书籍、设计杂志、设计展览等等。

在旧金山出现了代表丰裕时代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而在纽约,却出现了与后现代主义密切相关的,但是更加注重历史因素的新平面风格,特点是强调历史风格的复古,这种风格被一些设计师称为“里特罗风格”,或者“里特罗”设计(Retro)。

这种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对欧洲20世纪上半叶的平面设计风格的复兴,对这个时期具有装饰特点的风格的喜爱,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刻板、沉闷、理性的反对,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流行的某些平面风格,这种风格的核心内容是“向后看”、“与众不同”(retroacitive and retrograde,或者:“backward-looking” and “contrary to the usual”)。

由于“向后看”(retroactive)和“与众不同”(retrograde)这两个术语都具有同样的词头“retro”,因此这个设计流派就按照音而称为“里特罗派”。

所谓的“里特罗”设计,其实是以古典复古为核心装饰方式的纽约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与旧金山“湾区”派自由放任、恣意纵横的方式不同,纽约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设计上的古典成分、历史装饰风格的合适运用。

当然,从目的上来说,它也是用来向刻板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挑战的典型后现代主义运动之一,不过在表现上具有不同的强调重点。

“里特罗”设计采用广泛的复旧装饰方法,特别注意吸收20世纪初期出现在火柴盒设计、棒球卡设计、杂志海报的商业广告和商业插图等等方面的装饰因素,来丰富本身设计的形式。

图钉工作室

图钉工作室

图钉工作室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设计组合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披头士改变了音乐的性质,图钉工作室改变了插图与设计的性质。

在纽约设计的黄金时代—1960左右,创新的暴风狂吹世界,这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与所确立的文化相互质疑的时代。

此时的图钉工作室开创了插图与设计结合的新时代,带来了自由、活泼、拼贴、融合个人观念的“图钉风格”,以前卫先锋的姿态出现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的“现代”氛围中。

半个世纪之后,在华·美术馆展出的“纽约图钉工作室回顾展”提供了见证超越时代的伟大设计的机会。

这次展览的关键词是"paradigm"——一种理论的框架所界定的某一时期的世界观。

展览所精心选择的约200件海报、杂志、书籍、唱片封套及一批珍贵的原作,着眼于4位图钉工作室的主要成员——西蒙·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年出生)、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1929年出生)、保罗·戴维斯(Paul Davis,1938年出生)、詹姆斯·麦克穆兰(James McMullan,1934年出生),他们是如何受工作室及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离开工作室后每个成员各自的人生路径。

图钉工作室创建于1954年,最初是由西蒙·切瓦斯特、米尔顿·格拉塞及爱德?索勒(Ed Sorel)三位来自库珀联合(Cooper Union)艺术学校的学生合作创立的一个松散的组合,通过联合出版系列小册子《图钉年鉴》(1957年更名《图钉平面设计》)展示推广他们的设计和插图作品,后来这份试验性刊物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平面设计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论坛阵地和实验场所之一。

与此同时他们的创作设计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工作室发起了一场与严谨、理性的瑞士国际主义风格鲜明对应的观念形象设计风潮,成为新一代平面设计的中心,图钉设计工作室现象之火迅速燎原于世界。

图钉工作室以其拼贴混合式的独特创作方法而著名,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新艺术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美国早期绘画、十九世纪木刻和木雕作品、俄罗斯构成主义、漫画以及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各种已经被人遗忘的印刷版式风格。

纽约平面设计派

纽约平面设计派

阿尔明·霍夫曼(Armin Hofman,1920-)
阿尔明‧霍夫曼是瑞士知名平面设计师和 教学者,巴塞尔学派代表人之一。他作为瑞士风 格的重要设计人。
他以海报设计享誉世界,其招贴作品强调动态平 衡与低调简约的美学,字体与颜色的使用都很精 简。他的作品对后来的建筑设计方面也有很大影 响广泛被许多著名美术馆所收藏。
阿列克斯·斯坦维坦 (Alex Steinweiss,1916-2011)
纽约平面设计派 的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人 物美国哥伦比亚唱片公 司(Columbia Records) 的设计指导阿列克 斯·斯坦维坦。
他在设计中不断 寻求利用视觉语言表 达音乐的方式,在设 计中广泛运用生动的 布局和图形,加上比 较有理性的欧洲现代 主义平面设计结构。 他的设计讲究平衡, 注封面的图形和音乐 内容的吻合和一致性。
UPS快递公司
NEXT COMPUTER 公司标志
美国Cummins(康明斯)公司
西屋电器产品公司
兰德作品的设计风貌富于变化,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在设计过程中,兰德 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思考,坚持简洁洗练、自由和隽永的艺术 表现之路。鲜明且强烈的色彩运用、清新诙谐的幽默感,使得兰德的作品意蕴丰 富且韵味无穷。兰德在设计领域的突破开拓了新的设计文化。兰德在设计中以其 严谨的构图、线面简洁的几何图形拒绝了无谓的形式,而独求平面艺术的真谛, 承袭着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派设计理念和美学原则。
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1996)
保罗·兰德是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 的奠基人和开创人,他认为平面设计虽然 应当注重理性、次序,但是更应生动活泼、 引人注意。所以,他采用了照片拼贴等欧 洲设计家创造的方法,形成既理性又生动 活泼的设计风格。兰德从事的平面设计范 围非常广,从杂志刊物、书籍的设计到广 告海报设计,再到企业形象设计,都有涉 足。

西摩·切瓦斯特简介

西摩·切瓦斯特简介

切瓦斯特大量地运用线描和色彩平涂法并注重新媒介的使用,他的设计作品明显地受到其同时代的波普艺术(Pop Art)和嬉皮文化(Hippy Culture)的熏陶,洋溢着浪漫、幽默的氛围。他用粗犷豪迈的美式幽默表现在当时工业化时代背景下,西方社会中兴起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和审美时尚,同时把自己的观念与多种表现方式组合成一体,这种折衷的设计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他为图钉设计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自身优秀的艺术素养影响着同时代的人,同时图钉也影响着他的设计创作。无论是他的哪种创作手法,切瓦斯特都追求突破传统平面的视觉效果,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可以这么说,切瓦斯特在艺术领域的开拓和探索中,对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着“图钉”第二代、第三代的设计发展,同时也为视觉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血脉和力量。
2简介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是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切瓦斯特是除德国的岗特·兰堡、日本的福田繁雄之外的现代世界平面设计大师之一,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早在7岁时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尤其喜欢插图绘画。1947年(16岁)便在《十七岁》的杂志上发表了他最早的插图作品。1948年(17岁)毕业于纽约林肯中学,随后进入美国库柏州立艺术学院(Cooper Union)学习插图和平面设计。
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异质同构是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他似乎十分热衷于忽略对象的外形,将组合要素中的内部材质的改变或影响来塑造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如图6是切瓦斯特异质同构应用的典型代表作品。他将钢笔与房子同构,两种元素连接成一体从而组成新的别具韵味的形象,以形容作家笔尖下的纽约城市就是故事素材的源泉。又如图7是切瓦斯特为“图钉”集团所做的宣传海报,他用一个公鸡头置换穿着西装的绅士的头部,将主题元素进行了强调,说明“图钉”集团是一只敢斗的雄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创新、雄起执着的精神。

“孟非斯”风格和旧金山派

“孟非斯”风格和旧金山派

“孟非斯”风格和旧金山派“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运动”系列之二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是位于意大利的米兰市的“孟非斯”设计集团(Memphis),这个集团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集团结合在一起,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设计核心力量,促进了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

“孟菲斯”20世纪80年代是设计上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发展时期,意大利的“孟非斯”集体是引起世界注意的最重要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集团,这个集团的精神领导是建筑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家艾托·索扎斯(Ettore Sottsass,1917-)。

这个集团之所以称为“孟非斯”,是表现了它对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古代文化的装饰的认同立场。

“孟非斯”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同时也设计平面作品,他们本末倒置地处理设计中的关系,功能往往从属于形式,对于他们这些意大利设计家来说,设计中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表现,而不是功能性的好坏。

他们在设计中大量采用了各种复杂、色彩鲜艳的表面图案、纹样、肌理,设计形式上充满了不实际的幻想、浪漫的细节,往往流于艳俗,而这种艳俗的效果,正是他们追求的目的,因为经历了长期单调、乏味的国际主义风格垄断之后,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矫枉过正的方法来达到完全推翻国际主义风格的目的。

关于“孟非斯”设计集团的建筑和产品设计,我已经在《世界现代设计史·1864-1996》一书有讨论,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这部分内容了。

艾托·索扎斯(Ettore Sottsass)Ettore Sottsass打字机Ettore Sottsass椅子“孟非斯”设计集团中从事平面设计的主要人物是克里斯多夫·拉德尔(Christoph Radl),他在设计上与其他的“孟非斯”设计集团成员具有相类似的立场,风格上与这个集团的家具设计、建筑设计也很一致,具有强烈的艳俗、色彩绚丽的特点,也经常是违反功能目的的。

三大世界品面设计大师简介

三大世界品面设计大师简介
1982年应耶鲁大学之邀担任客座讲师
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
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
2006第7届金蜜蜂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国际评委
福田繁雄被誉为“五位一体的视觉创意大师”,即:多才多艺的全能设计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推陈出新的方法实践家、热情机智的人道关怀者、幽默灵巧的老顽童。
三大世界品面设计大师简介.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钱“日”下。叶子的离开,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别和我谈理想,戒了!简介
冈特·兰堡(Gunter Ram bow,)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 冈特·兰堡 (德国)Gunter Rambow
福田繁雄-个人简介
福田繁雄教授 1932年生于日本,1951 毕业于岩手县立福冈高等学校,1956年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1967 IBM画廊个展(纽约),1997 日本通产省设计功劳奖--紫绶勋章,1998 东京艺术大学美术馆评委,现任日本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东京艺术大学兼职教授、日本图形创造协会主席、国际广告研究设计中心名誉主任,2009年1月11日晚上10:30时于东京因脑溢血过世。
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GI)。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 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 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1997年(59岁)担任江南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广告设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冈特·兰堡被称为“德国视觉诗人”,并与日本的福田繁雄、美国的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双年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浅谈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

浅谈二战后美国招贴设计的发展历程作者:闫承恂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第10期美国的招贴设计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主要特点是直接、生动、幽默,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读懂和接受,因而受到各国招贴爱好者的喜爱。

其实在二战前美国的招贴设计还比较落后,随着战争期间欧洲设计师移民潮的到来,以及战后经济的强劲增长,美国招贴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美国招贴学派”。

一、纽约平面设计派美国招贴设计受到欧洲,特别是瑞士国际主义风格的极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大部分设计师为躲避战火,纷纷来到远离战场的美国,继续从事设计工作。

他们把已风靡欧洲的瑞士国际主义风格介绍到美国,刺激了美国招贴设计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增长,很多大型企业开始全球性扩张,需要一种能够促进国际交流的平面设计风格,来帮助他们在海外市场树立企业形象,促进销售。

瑞士国际主义风格恰好符合了这种需求,被美国设计师广泛采用,成为垄断美国设计二十多年的主流风格。

由于美国人性格开朗、幽默,所以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也较欧洲有所变化,以纽约的“平面设计派”为代表。

当时纽约聚集了美国最大数量的设计师,欧洲移民到美国的大部分设计家也都集中在纽约,因此纽约成为美国现代设计最重要的发源地,发展出独特的风格,世称“纽约平面设计派”。

保罗·兰德是纽约平面设计派的开创者,他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有自己的看法,认为设计虽然应该遵循功能主义的高度次序性,但同时也应该是有趣的、生动的、引人注目的、使人喜欢的,因此他的招贴设计既有理性特点,又有生动的象征性图形的新风格。

1941年到1954年期间,兰德和广告撰稿人比尔·伯恩巴赫合作,设计出很多成功的广告,包括奥赫巴赫百货的促销广告系列。

在这些设计中,兰德把照片图形、文字标题和企业标志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达到当时美国同类设计的最高水平,也展示了一种新的设计途径:欧洲严谨、理性的设计同美国以插图为主的设计完全可以进行结合,而且结合的效果相当理想。

“图钉”中的格拉雷

“图钉”中的格拉雷

图钉集团
• 使每一页纸张上的印刷都能够 成为统一的、综合的、无法分 割的内容
“图钉”中的格拉雷
6
米尔顿•格拉塞
大胆采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法从事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期 间,他采用非常细的黑色线条为图形的轮廓线,以彩色胶片 作为加色的手段。这种手法,与美国流行的连环图书的插图 手法非常相似,具有单线平涂的特点。
“图钉”中的格拉雷
11
参与建筑设计工作,诸如纽 约世贸中心餐厅的装饰设计
“图钉”中的格拉雷
12
“图钉集团”继格拉塞的后续
第二代 代表人物:巴利•扎德(Barry Zaid. 1939-)
詹姆斯•麦克穆兰(James McMullan, 1934-)
第三代 代表人物:保罗•戴维斯(Paul Davis, 1938-)
• 但是,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 张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改进, 都使写实的插图走向衰落。
“图钉”中的格拉雷
4
图钉集团的简况
“图钉”设计集团在设计观念上、在设计 技法上都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带来了相当的 影响。
“图钉”中的格拉雷
5
过去
• 平面设计一向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 平面元素 图形、插图、文字、 字体、标志等等进行版面编排的
“图钉”中的格拉雷
7
他的代表作:
摇滚乐杂志25周年纪念册插图
Gundel餐馆广告
意大利--珠宝公司广告
“图钉”中的格拉雷
8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
“图钉”中的格拉雷
9
7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一 片萧条之中,冷战的阴影、 大面积失业的恐慌,让人们 对生活失去信心。当时米尔 顿格拉塞设计的“我爱纽约” 仿佛一只强心药使美国人兴 奋起来并开始重燃希望。

自考广告设计基础(00850)重点

自考广告设计基础(00850)重点

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设计的观念和灵感,就是如何把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为可视的图形。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向大众传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活动。

视觉传达设计兴起于19世纪中叶欧美平面设计的扩展与延伸。

视觉设计的前身-平面设计,译自英文:“graphic design”,最早使用这个术语的人是:美国人德维金斯。

赫尔梅斯:人类在运用词来记录其思想和经验之前,是用图画来行使这种交际功能的。

广告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沟通,广告的首要功能在于沟通品牌与消费者只有注意消费者的欲望与需求,广告才能实现沟通。

成功的品牌广告是是将大众生活作为创作源泉,把广告诉求变成消费生活的缩影。

视觉信息的可读性首先要求视觉语言的清晰可辨,即信息符号示意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视觉语言不能言之无物,词不达意,为此设计师在编制信息符号时,不能忽略情感性因素对于信息传达在理解与认知方面的作用。

视觉语言的传达室利用形象、色彩、质感、空间等视觉要素,通过一定形式法则进行编排组合来进行的。

广告设计实际上是一种将文学语言换成图像语言的艺术。

图像表达的三个标准:能否有效完成沟通对图形语义的把握关键在于解决如何使图形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避免不相关因素对图形含义的干扰而产生歧义,只有用图形语言准确有效地表现出来,创意才有价值。

例如盛世长城公司为宝洁公司旗下品牌碧浪创作的广告,用象征桎梏的枷锁和镣铐(用各类衣服钩成)作为广告图形暗喻产品无坚不摧的功能。

能否吸引更多的注意能否更简洁的完成传达广告信息的传达的简化是否直接决定着信息传播的效果。

例如:Speedup 产品的品牌广告,巧妙的把鼻子和内裤同构,令人会心一笑而恍然大悟。

金羚洗衣机的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多伊尔·戴恩巴克为新款的大众甲壳虫汽车设计广告:一辆小甲壳虫汽车仿佛漂流在白色汪洋,这意象甚至远远超出语言或多层画面所能表达的,一片美丽的空白令人舒适、平静、释怀,使人摆脱印刷和媒体过于繁重、活跃的图像。

纽约平面设计派

纽约平面设计派

纽约平面设计派
New York graphic design pie
谢谢
纽约平面设计派
New York graphic design pie
纽约平面设计派的先驱
保罗·兰德 纽约平面设计派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开创人,他认为平面 设计虽然应当注重理性、次序, 但更应生动活泼、引人注意。所以, 他采用了照片拼贴等欧洲设计家创造的方法, 形成既理性又生动活 泼的设计风格。。 兰德从事的平面设计范围非常广,从杂志刊物、书籍的设计到 广告海报设计,再到企业形象设计,都有涉足。
纽约平面设计派
New York graphic design pie
导言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现代设计的最重要转折阶段,一方面,美国设计界 开始全面接受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另外一方面,他们却又开始对欧洲的 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良,以适合美国大众的需求,形成了美国自己的现代主义 设计风格。这个试验在纽约进行,因为当时纽约聚集了美国最大数量的设计师, 而欧洲来到美国的大部分设计家也都集中在纽约,因此纽约成为美国现代设计 的一个最重要的发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逐步形成了所谓的“纽约 平面设计派”。 纽约平面设计派的出现,是美国平面设计真正形成自己系统的、独立的设 计风格,同时又能够与在欧洲产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相辅相 成,互相补充,共同形成20世纪50、60年代国际设计风格的设计运动。
纽约平面设计派
New York graphic design pie
索尔.巴斯 纽约平面设计派的重要任务之一索尔.巴斯是把纽约平面设 计风格从纽约传到洛杉矶的最主要任务。设计了一系列的电影片头和 电影海报。
《金臂人》 的电影海报
《大逃亡》 的电影海报
纽约平面设计派

西蒙切瓦斯特

西蒙切瓦斯特



他的作品集包括 《西蒙切瓦斯特:左撇子设计师》 《西蒙切瓦斯特:令人着迷的图像》

他的海报设计作品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 美国国会图书馆。
西蒙切瓦斯特曾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合举办展览, 并入选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名人堂,他于1985年 获美国平面设计师协影响力的设计之一,可 以毫不夸张的说:“披头士改变了音乐的性质脱 图书工作室改变了插画与设计的性质”。

由西蒙.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米尔顿.格 拉瑟(Milton Glaser)及其它来自库伯联合 (Cooper Union)艺术学校的学生创建于1950年 的这一组合迅即成名。
王微微 090401230

西蒙切瓦斯特1931年出生于纽约,他试图钉工作 是创始人之一。目前担任图钉集团总监一职。

他重新引入平面设计风格并将其改造成一种现代 视觉语。他的设计和插画作品被广泛的应用于广 告,动画片,书籍设计,企业标识和环境标识设 计等领域。

他创作的海报超过1000多幅,并设计了30本儿童 书籍且为其绘制插画。

纽约平面设计派奠基人

纽约平面设计派奠基人

纽约平面设计派奠基人你知道吗?不同地方的平面设计有着不同的派别,那么你应该不曾了解过纽约皮革面设计。

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纽约平面设计派奠基人,希望能帮到你。

纽约平面设计派奠基人保罗·兰德(Paul Rand)1914年8月15日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1929-1933年先后就读于纽约的普拉特学院和帕森斯设计学院。

1933-1934年到纽约艺术学生联盟进修设计,师从德国杰出的设计家乔治·格罗兹。

1937年,23岁的兰德开始了自己的平面设计职业生涯,不久便成为Esquire Coronet广告公司的艺术指导。

之后兰德一直担任纽约著名的威廉温特劳布广告代理公司的创意指导,也曾受聘为许多著名大公司的设计师或设计顾问,其中包括美国广播公司、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NEXT电脑公司、UPS快递公司等。

他为这些公司和机构所设计的企业标志,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兰德的设计实践领域极广,包括广告、杂志的艺术设计、书籍装帧及插图、字体设计、包装设计等。

对设计的独到理解使得兰德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他的作品作品曾被欧美和日本的多家博物馆收藏,多次获得各种由专业组织颁发的大奖,包括数枚“纽约艺术家协会”金奖。

他还被授予英国“荣誉皇家设计师”头衔。

与设计创作相比,兰德对设计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他从1942年开始担任库柏联盟协会的老师,1946年在普拉特学院教学,1956年在耶鲁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担任教授,教授图形设计。

在美国,其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设计与本能》、《保罗·兰德作品集》等书籍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他的设计作品。

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平面设计领域与欧洲相比,几乎还不存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大批的欧洲现代平面设计师逃亡到美国,把欧洲的现代平面设计介绍到了美国,刺激了美国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发展。

美国设计师在欧洲现代主义基础上从事平面设计,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并形成了所谓的“纽约平面设计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平面设计的先驱“图钉派”(the Push Pin )(2012-03-14 09:21:02)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插图黄金时代因为摄影等新媒介的发展和使用而逐渐走向衰退,接近尾声。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叙述性的插图基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摄影的发展和普及、纸张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改进,都使写实的插图走向衰落。

传统的插图采用明快的色彩,夸张的、完美的形象来树立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的梦幻世界,而摄影则具有真实、准确、迅速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读者的欢迎,摄影的普及,终于结束了美国插图的历史,美国的插图从此一蹶不振,逐步成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不重要的部分了。

但是,摄影的发展,却依然采用了许多原来插图的方式方法,采用了许多插图的构思和布局,因此,虽然说插图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是,也可以说插图摄影改变了媒介,利用摄影的手法重新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的插图发展可以说进入了新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西方普及流行,影响了许多平面设计家,也形成了平面设计上比较刻板的面貌,因此,促使一些平面设计家企图改变刻板面貌的新发展趋向。

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期间,在设计观念上一向比较自由的美国设计界中,出现了新一代的设计家,开始比较注重个人的观念形象表现、比较注重把平面设计与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比较重视平面设计的感性效果,这批美国青年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开始运用摄影和插图混合的手法来设计新的平面作品,表现自己的观念,他们成为美国平面设计中观念形象设计派别的奠基人。

这批设计家主要都集中在纽约市,他们大部分都是纽约的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的青年学生,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有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 1931-)、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雷诺兹•鲁芬斯(Reynolds Ruffins, 1930-)、爱德华•索勒(Edward Sorel, 1929-),他们都是纽约的一家艺术学院库柏联盟(Cooper Union)的学生,他们都在1951年毕业,在学习期间,他们志同道合,大家租用同一间工作室,因此能够广泛地、充分地交流设计思想。

其中,格拉塞于1951年毕业的时候得到美国的富布赖特奖学金(Fulbright Scholarship),得以到意大利跟随意大利著名的平面设计家乔治•莫拉迪(Giorgio Morandi)学习,其他人则都在纽约的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事务所工作,同时也兼做医学自由撰稿的设计。

他们合伙出版了一份称为《图钉年鉴》的刊物(The Push PinAlmanac),这份刊物是双月刊,通过这份刊物表现了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探索。

1954年,格拉塞从欧洲回国,参加他的这批同学的活动,正式成立了“图钉设计事务所”(the PushPin Studio),这个设计事务所成为新一代平面设计的中心。

这个设计事务所存在的时间并不太长,鲁芬斯最早离开事务所,成为自由撰稿设计家,1958年,索勒也自己开业,其他的几个则依然在事务所中工作,虽然有人离开,但是他们之间在设计上的联系依然存在,因此,这个设计核心一直存在,并且形成独特的风格。

他们原来创办的刊物《图钉年鉴》也改为《图钉平面设计》(the Push Pin Graphic),这份具有试验性的刊物为美国平面设计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提供了论坛和试验场所。

“图钉”设计集团在设计观念上、在设计技法上都对当时的平面设计带来了相当的影响。

平面设计一向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平面元素——图形、插图、文字、字体、标志等等进行版面编排的。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一些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对这种把分开来的因素拼合的设计方式进行改革,把所有的平面因素浑然一体,比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穆卡、布莱德利等等都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而“图钉”集团的格拉塞、什瓦斯特等等,也继续了这个传统,他们都是这个改革的重要设计人物。

“图钉”设计集团关心的正是如何进一步把这种综合设计的方法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使每一页纸张上的印刷都能够成为统一的、综合的、无法分割的内容。

他们采用了历史上各种平面设计的资料,包括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甚至流行的连环图作为自己设计的参考,他们的设计具有自由、活泼的特点,同时能够把自己的观念通过自由的方式组合成一体,这种折衷的设计方式,的确在当时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图钉”设计集团的个人都有非常鲜明独特的色彩,比如米尔顿•格拉塞就是一个例子。

他的风格非常难归类,只能说是他个人的风格而已。

他大胆采用新的观念和新的技法从事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他采用非常细的黑色线条为图形的轮廓线,以彩色胶片作为加色的手段。

这种手法,与美国流行的连环图书的插图手法非常相似,具有单线平涂的特点,因为采用了这种手法,又使他的设计与当时流行的波普艺术(Pop Art)具有异曲同工的相似处,更加符合潮流,受到广泛的欢迎。

正因如此,格拉塞的风格被广泛地模仿,他的个人风格变成流行风格。

他本人不断探索,没有停留在原来的风格上故步自封,使他能够不被模仿的潮流淹没。

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作品,“I Love NY”什瓦斯特关心的中心是如何能够把个人独特的风格和具有普遍传达功能的设计结合在一起。

他也喜欢使用线描的方法,也喜欢采用彩色胶片上色,他与格拉塞在色彩上不同的地方是:格拉塞喜欢使用具有色彩层次的胶片上色,而他则采用完全平涂的色彩,因此,他的作品更加通俗易懂,与此同时,他还趋向采用各种不同的媒介来混合使用,达到特殊的效果。

他在设计上广泛从儿童读物的插图、原始艺术、民间艺术、表现主义的木刻、连环画等等吸取参考养分,甚至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设计也非常喜欢,在自己的设计中局部采用维多利亚风格。

这样的设计,充满了生机,平面设计的各种因素,在他的手下都成为统一的、具有艺术韵味的内容,他的设计得到广泛的称赞和喜爱。

什瓦斯特设计的画册《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他能够把德国表现主义的木刻、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强烈的色彩、原始艺术的动机与平面设计的其他因素混合在一起,得到高度统一的典型作品。

他的设计,代表了“图钉”设计集团的努力探索方向,并且也证明这种探索是成功的,这与当时流行的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单调、刻板、理性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

虽然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格拉塞结束了合作关系,但是他依然参与出版《图钉平面设计》刊物,使这个设计集团的风格得到发挥和传播。

什瓦斯特与格拉塞都设计出一系列风格特别的字体来。

他们设计字体往往不是出于计划,而是因为某些平面设计项目的需要,而设计这些平面设计项目中的某些字,因为已经设计出一些字体,所以在设计项目完成之后,他们就把整个字母表的全部字母设计出来。

比如为阿同墨水公司(Artone ink)设计标志而产生了什瓦斯特设计的以墨水滴为动机的新字体,还有格拉塞为法国“水牛口香糖”(Buffalo Gum)设计的字体,后来被称为“水牛体”(the Buffalo typeface),虽然这种口香糖最终没有生产。

“图钉”设计集团形成的这种自由的、综合的、统一的和艺术的风格被称为“图钉风格”(Push Pin Style),这种风格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流传和模仿,影响非常大,是美国战后平面设计对世界平面设计界重要的影响之一。

除了上面这2个杰出的设计家之外,另外还有相当一批青年设计家受他们的影响,他们在“图钉”风格的影响下成长起来,而且突破了“图钉”的局限,进一步发展了“图钉”风格。

“图钉”风格对于平面设计形象的综合使用、把个人的艺术观念和平面设计结合的设计手段,特别是把图形和字体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对于整整一代的美国平面设计家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受“图钉”风格影响而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也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这一代美国平面设计家中,比较杰出的有巴利•扎德(Barry Zaid. 1939-)。

扎德是加拿大人,原来是学建筑和英语的,因为个人喜好,因此自学平面设计和插图,曾经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英国的伦敦从事设计工作,后来到纽约加入“图钉设计事务所”,成为“图钉”设计集团的一个成员。

他对于历史的风格非常重视,对于过往的每一个时期的风格都注意研究和学习,并且力图在自己的设计中采用某些历史的因素。

他在设计中采用部分维多利亚时期的平面因素,特别的是他广泛地采用20世纪20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平面风格作为设计的借鉴和参考,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新作品来。

他的这种对于历史的重视,使他的设计具有一种非常独特的个人风格,而正因为这种风格,使他成为“图钉”派中杰出的第二代设计家。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1970年为英国艺术史专家贝维斯•希勒(Bevis Hillier)设计的《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一书的封面设计,突出表现了他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喜爱和成熟地把历史风格和现代视觉传达目的结合在一起的设计能力。

他的设计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也不是对历史风格的抄袭,而是把历史的设计特点与他个人发展起来的对于平面的布局、空间使用、编排和组织结合起来的结果。

另外一个杰出的第二代“图钉”集团的代表是詹姆斯•麦克穆兰(James McMullan, 1934-),他是一个插图画家,同时也是平面设计家,他擅长水彩。

作为一种曾经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风行一时的艺术技法,水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衰退了,麦克穆兰的努力是把插图与平面设计混合在一起,他重点采用钢笔线描和水彩技法结合作插图,使这种已经几乎被忘却的技法与平面设计的其他因素结合一体,达到很好的效果。

他的有力的线条和生动的水彩技法,结合在平面设计的其他因素之中,浑然一体,受到广泛的好评,到20世纪70年代,他的水彩技法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他采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方法,使他的插图部分达到逼真的效果。

为了使插图与平面设计的其他部分能够吻合,他又设计了各种流畅的字体,并且使字体成为自己设计的重要部分,比如他在1977年为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Eugene O’eill)的剧作《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设计的海报就具有这种特点。

水彩插图和流畅的、专门为这个海报设计的字体结合在一起,坐在室内的剧中人物与海景迭合,产生了时空感,也交待了剧情内容的特点,这个设计具有很高的艺术韵味,是他的代表作品。

米尔顿•格拉塞(Milton Glaser, 1929-)作品,布鲁克林啤酒厂标志。

第三个新一代“图钉”集团的代表人物是保罗•戴维斯(Paul Davis, 1938-),他在参加“图钉”的初期,是运用木刻手法设计平面作品的,他的艺术手法具有相当强烈的原始艺术特点,因此从开始的时候就引起广泛的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