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荔枝图序》PPT课件 (共27张PPT)
![《荔枝图序》PPT课件 (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6adf5727d3240c8447ef57.png)
…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大致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但实际情况要胜过它们。 (果实)如果离开树枝,一天过去颜色就变了,
…
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乐天让官府的画 工画《荔枝图》,并且写下了这篇序,是为没见 过 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 枝 的人们写的。
你知道吗?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 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 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 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用课文的语 言注解图片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核如枇杷
膜如紫绡
瓤 肉 莹 白 如 冰 雪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翻译课文
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其实过之
表顺接
表转折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古义 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到 今义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峡州之间, 树的形状圆圆的,像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瓤肉—瓤肉莹白冰雪 浆液—Fra bibliotek液甘酸如醴酪保鲜—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从外到内)
逻辑顺序
整体——局部 外观——内部 观赏——品尝
牛刀小试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 候,使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试举例说明。
作比较 如:叶如桂,冬青;华 如橘,春荣。 打比方 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荔枝图序》PPT课件【优秀课件推荐】
![《荔枝图序》PPT课件【优秀课件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6fdc625c77da26925c5b0d0.png)
去矣。
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 及一二三日者云。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 样的?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产地— 巴峡间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朵— 树叶 —叶如桂,冬青 核— 花 — 花如菊,春荣 壳— 果实 —实如丹,夏熟 膜—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从整体到局部) 瓤肉—瓤肉莹白冰雪 浆液—浆液甘酸如醴酪
荔 团团如帷盖 树叶—— 叶如桂,冬青 花—— 华如橘,春荣 果实 ——实如丹,夏熟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果 壳—— 如红缯 实 膜—— 如紫绡
瓤肉— 莹白如冰雪 浆液— 甘酸如醴酪 保鲜—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表转折
之 其实过之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色香味尽去矣
古义 今义
消失,没有 到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峡州之间,
树的形状圆圆的,像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 作的序。
扫清文字障碍
峡 ( xiá ) 缯 ( zēng )
帷盖 ( wéi gài ) 绡 ( xiāo )
枇杷 ( pípa ) 瓤 ( ráng )
壳 ( Ké ) 紫绡 ( xiāo )
醴酪 ( lǐ lào ) 华 ( huā )
朗读课文
荔枝/生巴、峡间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 及一二三日者云。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 样的?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产地— 巴峡间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朵— 树叶 —叶如桂,冬青 核— 花 — 花如菊,春荣 壳— 果实 —实如丹,夏熟 膜—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从整体到局部) 瓤肉—瓤肉莹白冰雪 浆液—浆液甘酸如醴酪
荔 团团如帷盖 树叶—— 叶如桂,冬青 花—— 华如橘,春荣 果实 ——实如丹,夏熟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果 壳—— 如红缯 实 膜—— 如紫绡
瓤肉— 莹白如冰雪 浆液— 甘酸如醴酪 保鲜—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表转折
之 其实过之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色香味尽去矣
古义 今义
消失,没有 到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峡州之间,
树的形状圆圆的,像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 作的序。
扫清文字障碍
峡 ( xiá ) 缯 ( zēng )
帷盖 ( wéi gài ) 绡 ( xiāo )
枇杷 ( pípa ) 瓤 ( ráng )
壳 ( Ké ) 紫绡 ( xiāo )
醴酪 ( lǐ lào ) 华 ( huā )
朗读课文
荔枝/生巴、峡间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图序(共8张PPT)
![荔枝图序(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6702ef4431b90d6d85c779.png)
传 达 不 出 来 的 。 而 对 作 画 的 时 间 、 作 者 、 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
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 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 色。
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第6页,共8页。
详略得当
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
本 文 着 墨 较 多 的 是 荔 枝 开 花 及 果 熟 季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
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 ,又是画上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第7页,共8页。
善用比喻
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 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 知的东西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 表现出荔枝本身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 印象,使人更容易理解。
第8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 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 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 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 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尽去矣。
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 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 色。
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第6页,共8页。
详略得当
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
本 文 着 墨 较 多 的 是 荔 枝 开 花 及 果 熟 季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
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 ,又是画上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第7页,共8页。
善用比喻
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 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 知的东西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 表现出荔枝本身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 印象,使人更容易理解。
第8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 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 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 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 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尽去矣。
课外文言文拓展《荔枝图序》优秀PPT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外文言文拓展《荔枝图序》优秀PPT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4e92f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d.png)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从整体到局部
从 外 到 内
时间顺序
4、作者在介绍荔枝时,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 例说明。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 作比较。
按课文内容填空
荔枝“树形(
),叶( )
,( );华(
),( );
实 ( ) ,( )。朵( )
,核(
),壳(
),膜(
华如橘,春荣 未及迎接说(失礼) 请人接受说(笑纳) 请人勿送说(留步) 今义: 繁荣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中丁香“妩媚”的特点,“如同印象派的画”,表达了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2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最早的军事巨着是《孙子兵法》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清明节 )
巴州和峡州
伞盖
通“花”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 春荣;实如丹,夏熟。
朱砂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 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 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 红,夏季成熟。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美丽景象。
思想陈旧的人叫(老古董) 集体中的骨干叫(台柱子)
5.他不会做的事,你硬要他去做,这分明就是 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10.我对奥运、台湾等问题很感兴趣,我也注意身边的事,正如顾宪成先生告诉我们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 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图序课件
![荔枝图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ad307431126edb6f1a10ee.png)
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峡 ( xiá ) 缯 (zēng )
帷盖 ( wéi gài ) 绡 枇杷 ( pípá ) 瓤
(Xiāo ) ( ráng )
壳 ( ké ) 醴酪 (lǐ lào )
华 ( huā )
译读课文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自主译读 文章,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重点字词注释
说明文
产地 树形
《荔枝图序》
巴峡间 如帷盖
说明顺序 层次分明
说明方法 形象生动
树叶
如桂
由
花
如橘
荔
朵
如葡萄
枝
核
果
壳 膜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瓤肉 如冰雪
整
由体
打
外到 比
到局 方
内部
浆液 如醴酪
保鲜 不易 目的: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树形____。 叶__,__;华__,__; 实__,__。 朵____, 核___, 壳___,膜 ____, 瓤肉____, 浆液____。” 荔枝一旦离开本枝, “一日___,二日__, 三日_____,四五日 外,____。”
2、模仿本文写作技巧用 一段话描写一个动物
常用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上
下、
左
前
后、
整体
内
外
逻辑顺序
常用的说明方法:
右、 局部、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请从以下水果或者自己喜欢的水果中任 选一种,用现代汉语写一段文字介绍给大 家。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运用恰当 的说明方法,必须用上打比方。
作业:
1、巩固背诵并默写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 枝 图 序
—— —— 白 居 易
仁和区民族中学 陈兰
杜牧 苏轼 作者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此地新。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此地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主要是可以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 介绍荔枝。 此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掌握说明文的一些写 作技巧,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答出要点即可,不 必抠得太死。 4.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 试举例说明。 试举例说明。 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围盖 如桂,冬青 如橘,春荣 如丹,夏熟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如葡萄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银白如冰雪 甘酸如醴酪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一篇序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序言呢? 明确: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曾官居太子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思考: 思考:
作者在介绍 荔枝的时候, 荔枝的时候,介 绍了荔枝那些方 面的情况? 面的情况?请根 据教师的提示, 据教师的提示, 从文中找出相应 的词语或句子 回答。 回答。
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 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 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2.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是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了果实的内外 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而其他内容如产地、树的形状等都 是简略的一笔带过。
写一篇介绍家乡荔枝的说明文, 要求抓住事物特征,理清顺序。
—— —— 白 居 易
仁和区民族中学 陈兰
杜牧 苏轼 作者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北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此地新。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此地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主要是可以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 介绍荔枝。 此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掌握说明文的一些写 作技巧,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答出要点即可,不 必抠得太死。 4.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 试举例说明。 试举例说明。 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
产地 形状 树叶 花 果实
生巴、峡间 树形团团如围盖 如桂,冬青 如橘,春荣 如丹,夏熟 朵 核 壳 膜 瓤肉 浆液 如葡萄 如枇杷 如红缯 如紫绡 银白如冰雪 甘酸如醴酪 一日而色变, 二日而香变, 三日而味变,一篇序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序言呢? 明确: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曾官居太子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思考: 思考:
作者在介绍 荔枝的时候, 荔枝的时候,介 绍了荔枝那些方 面的情况? 面的情况?请根 据教师的提示, 据教师的提示, 从文中找出相应 的词语或句子 回答。 回答。
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 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 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 2.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是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了果实的内外 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而其他内容如产地、树的形状等都 是简略的一笔带过。
写一篇介绍家乡荔枝的说明文, 要求抓住事物特征,理清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