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乞巧》
⼈教版三年级下册语⽂《乞巧》《乞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教版语⽂三年级上册29课《古诗两⾸》之⼀《乞巧》教学⽬标: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字、形近字”的⽅法。
2.理解《乞巧》这⾸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法。
3.讲民间传说⽜郎织⼥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化的魅⼒。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积累与七⼣有关的古诗。
教学重点:朗诵背诵本诗,理解诗意,体悟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了解古诗中的传统⽂化,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预习《乞巧》这⾸诗,了解⽜郎织⼥的故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故事导⼊1.导⼊:看图讲故事。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师给⼤家带来了⼀个民间故事(⽜郎织⼥)(相传织⼥本是天上的仙⼥,因偷着下凡洗澡,与勤劳忠厚的⽜郎相爱结为夫妻,男耕⼥织,情深意重,并⽣下了⼀⼉⼀⼥。
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亲⾃下凡强⾏把织⼥带回天上,⽜郎拉着⾃⼰的⼉⼥,上天追织⼥。
眼看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挥,划出了⼀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将⽜郎和织⼥隔在两岸,相望⽽泣。
他们的忠贞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
王母娘娘⽆奈,只好允许两⼈在每年的七⽉初七⽇于鹊桥相会。
)2.解诗题这就是⽜郎织⼥的故事。
好听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郎织⼥有关的古诗《乞巧》,请认真地看⽼师写课题。
(“乞”最后⼀笔是横折弯钩,“巧”左半部分的“⼯”字要写得⼩⽽偏上,第⼆横变提,右半部分的竖折折钩要写长⼀些)(1)⾳:(给“乞”、“巧”注⾳)“乞”读第三声,“巧”也读第三声,两个三声字连在⼀起读的时候,第⼀个字要发⽣变调,变成第⼆声——“乞巧”,⼀起读,再读⼀遍。
(2)形:“乞”字跟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长得很像?(⽓,师板书)它们有什么不同?(“⽓”的中间多了⼀横,⽽且“乞”的最后⼀笔是横折弯钩,“⽓”的最后⼀笔是横斜钩)(3)义:什么是“乞巧”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22页,我们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嫦娥》_语文_ 小学_国雪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嫦娥》
教材分析
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中心小学国雪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起头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
这些故事常常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嫦娥》这首古诗情感绵长幽怨,它写出了诗人的一种情绪。
诗的前两句表现了嫦娥面对烛影,彻夜不眠的情景。
通过用“深”、“渐落”、“沉”三个词将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四样事物串联起来,使我们感受到了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触摸到了诗人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
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偷吃灵药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本课目标定位为感受而非感悟,力图借助本诗和嫦娥奔月的传说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
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
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
因此,本课教学致力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入情入境,体验和感悟诗情画意。
同时本单元主题是神话和传说,这首诗是以神话故事作为背景,所以要合理引进相关资料,丰富教育资源,课下,更要搜集神话传说故事,为口语交际中的故事会做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1、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
古诗两首《嫦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pí ngຫໍສະໝຸດ zhú屏(屏风)烛(烛影)
xǐao
tōu
(偷窃) (知晓) 偷 晓
返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
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嫦娥奔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 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蹊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的 抒情诗人,与杜 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 诗意境朦胧,情 感忧郁感伤。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 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
《乞巧》教学设计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蛤泊小学李志学一、学习内容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29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乞巧》。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课在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
课件出示的生字、牵牛织女图、对织女的文字介绍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景,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从而更深层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无所不在。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说;学生需要帮助的,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学生想不到、不能理解的,教师帮助打开思路,点拨启发。
古典诗歌想象丰富,寓无形情思于形象描述之中。
教学遵循诗歌文体特点采用整体感知诗意—抓住空白点,展开想象,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程序,通过学生不同层次的诵读和想象,在讨论中达到对诗歌的学习。
三、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这首诗,能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四、学习重点及难点借助诵读、想象理解诗意、诗情,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学情分析: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有了两年多的古诗学习经验,可以借助注释建立起对诗歌的整体的模糊认知,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理解能力的欠缺,在诗歌细节理解、深层诗情的领悟上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
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 “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 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 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嫦娥
嫦娥奔月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 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9:45:4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深入理解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 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 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 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 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三年级语文教案)第29课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第29课古诗两首(乞巧,嫦娥)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理念:《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
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嫦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此诗的解释,过去的注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认为是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认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认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
一般认为是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结合神话故事和课后资料袋理解第一首古诗《乞巧》。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花好月圆,二泉映月平沙落雁的音乐带。
2、收集关于《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了解资料袋关于“乞巧节”的介绍。
3、收集关于李商隐的资料。
教学过程:个案部分一、素养训练:《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由《乞巧》和《嫦娥》两首诗组成。
店铺为三年级师生整理了《古诗两首》课文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题1一、生字锤炼。
qǐ qiǎo yún xiāo pínɡ fēnɡ là zhú chánɡ é二、辩字组词。
乞( ) 渡( ) 绕( ) 偷( )气( ) 度( ) 晓( ) 喻( )三、补充《嫦娥》诗句。
云海屏风( ),长河( )沉。
嫦娥应悔( ),( )夜夜心。
四、默写《乞巧》。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
六、快乐阅读。
我们来到了“金沙滩”。
展现在眼前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
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顿时海面上波光粼粼。
成群的海鸥在天空中“嘎嘎”地叫着,一会儿仰飞蓝天,一会儿俯冲大海,活象银色的小飞机。
鱼船升起了彩色风帆,如同碧空中的点点星星。
蓝天、碧海、白色的海鸥、一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海边是沙滩。
沙子金黄金黄的,踩上去又松又软,就像踩在地毯上,真舒服!阳光照在沙滩上,像是铺上了一层耀眼的碎石。
我想:这“金沙滩”的名字,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吧!沙滩上随处可见五彩缤纷、奇形怪状的贝壳。
我不停地捡呀,捡呀,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的一袋。
我欣喜若狂,对着大海喊:“谢谢你,你送给了我这么好的礼物!”1、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分)( )的大海( )的贝壳 ( )的碎石 ( )的阳光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3分)⑴色彩鲜艳、繁多 ( )⑵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时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时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________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了________的场面。
(2)《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________对________的感叹。
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________。
2. 拼音写字我最棒!(1)美丽的píng fēng________立在房间里。
(2)古时候,穷人总是qǐ qiú________过上好日子。
(3)那zhú guāng________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3. 比一比,我能组词语。
4. 我是小法官。
(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1)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________(3)《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________(4)“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________(5)“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________。
5. 想一想,连一连。
6.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巧乞巧唐代: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________的名诗。
农历_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_的向往。
嫦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嫦娥一样________的处境和心情。
7. 不试不知道,一试真奇妙!补全诗句,并选择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课嫦娥
(1)诗中的主人公嫦娥,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诗人通过描写嫦娥孤寂悲凉的生活,表达了诗人自己什么样的心境?
拓展延伸
升华童趣
一、读主题丛书4的120页的《中秋月七夕》,了解诗意。
二、继续收集一些其他的民间故事。
教学反思
由于诗歌本身比较难理解,所以在导入时,我用故事创设情境,因为嫦娥奔月的故事学生都有所了解,让学生了解诗歌主人公嫦娥当时的处境,他们是能感受到的,我一提出这个问题,学生马上就回答是孤独的寂寞,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去朗读古诗,从古诗中哪里可以看出嫦娥所生活的环境,最后,我让孩子将嫦娥和诗人联系起来,李商隐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人,介绍了李商隐的材料后,让学生将李商隐和嫦娥进行比较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就说他们都很孤独,更是思念自己的亲人。
逸夫小学“童趣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9古诗两首(嫦娥)
主备人
郑思晴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感受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创设情境
激发童趣
一、引题:图片展示《嫦娥奔月》师:传说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嫦娥,据说嫦娥本来生活在民间,可是她为什么又去了月亮上,
问: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生讲)
二、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嫦娥》
三、出示古诗
自主探究
体验童趣
一、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一)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 乞巧
《乞巧》教学设计执教:黄兴镇蓝田小学李志国教学目标:1.学会“乞、巧、霄、渡”四个生字,体会“字形字义相联系区别同音字、形近字”的方法。
2.理解《乞巧》这首诗诗句的意思,渗透“利用注释,抓重点词语,通过故事,背景资料袋”等读懂诗句的重要方法。
3.讲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乞巧节的来历和民风民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蕴涵的丰富民间文化的魅力。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教学重点:朗诵背诵本诗,理解诗意,体悟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了解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乞巧》这首诗,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古诗热身交流,依次播放古诗,你们能背出来吗?一、开课解题1.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着动人的传说,走进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课件)2.乞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特别传神,请仔细观察,你想到了什么?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乞的意思——向人讨,乞求,有些汉字我们可以观其形知其意,这是理解字意的一个好方法。
3.那谁来说说诗题乞巧是什么意思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利用注释,是我们学习诗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好方法。
是的,乞巧节就是七夕,也称为女儿节、少女节。
二、读诗1.那么,在七夕这天,天上人间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2面,大声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查,(课件)师相机评价。
诗要读的字正腔圆,他还和音乐一样也是有节奏的,再来练练,读出诗的节奏来。
3.好,谁来读一读,读出节奏,同学们仔细听,他是在哪里停顿的?4.生读,交流是在哪停顿的。
大家听得真仔细,(课件)按照节奏来读,就能读出诗的韵味了。
谁再来读?5.现在我们师生合作读。
再交换方式读。
6.现在,老师读课题,你们读全诗。
三、理解第一句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看大屏幕,(课件)在这句诗中,有两个容易混淆的字,你发现是那两个吗?(课件)2.是的,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的确很容易混淆,那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区分它们吗?很好,你发现了形声字的规律,肖表示它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宝盖头很像是屋顶,代表房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要回到家里睡觉,这个宵就是夜晚的意思;诗中的今宵就是——;雨字头一般和天空有关,霄就是指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反思
原教案:
教学分析
学习目标
1、会认“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
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
富的想象。
3、了解诗中蕴涵着的民间传说,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
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把这首诗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
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意。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生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
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屏”。
拓展练习
反思:
1、由于对备课的含义、备课的重要性以及和备课与写教案的
区别缺乏理解和认识,导致课前对教材,教案以及教师用
书的阅读和理解不充分,备课流于形式,经常上课铃一响,拿着书就急匆匆上了讲台。
2、正因为课前未备课或未认真备课,在头脑中对课文的内容
和结构很模糊,对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研究。
3、每一节课的时间和内容安排不明确,讲到哪里算哪里,未
讲完的就留到下一节课。
4、由于地域和经费的局限,外出学习和取经的机会很少,对
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所以依然使用着传
统的教学方法。
改进措施:
1、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备课的重要性,搞清楚了备课和
写教案的本质区别,从新学期开始一定认认真真备好每一
堂课,而不仅仅是抄教案。
2、备好课后,可以对课文进行欲讲,备课过程中对讲课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
3、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时间和内容,做到“堂堂清”。
4、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到教学
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