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2固定相
由于液液色谱中流动相参与选择竞争,因此, 对固定相选择较简单。只需使用几种极性不同的固 定液即可解决分离问题。例如,最常用的强极性固 定液β,β′一氧二丙睛,中等极性的聚乙二醇,非 极性的角鲨烷等。 为了更好解决固定液在载体上流失问题。产生 了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是将各种不同有机基团通过 化学反应键合到载体表面的一种方法。它代替了固 定液的机械涂渍,因此它的产生对液相色谱法迅速 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可以认为它的出现是液相色谱 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固 定相。据统计,约有3/4以上的分离问题是在化学 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的。详细介绍见后。
2.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
(l)气相色谱法分析对象只限于分析气体和沸点 较低的化合物,它们仅占有机物总数的20%。对于占 有机物总数近80%的那些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摩尔 质量大的物质,目前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 离和分析。 (2)气相色谱采用流动相是惰性气体,它对组分没 有亲和力,即不产生相互作用力,仅起运载作用。而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可选用不同极性的液体,选 择余地大,它对组分可产生一定亲和力,并参与固定 相对组分作用的剧烈竞争。因此,流动相对分离起很 大作用,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控制和改进分离条件的参 数,这为选择最佳分离条件提供了极大方便。
第二十章
20-1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20世纪60年 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分析技 术,随着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已成为应用极 为广泛的化学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它是在经 典液相色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 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 度检测器,因而具备速度快、效率高、灵敏度 高、操作自动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效 液相色谱法优越性,现从两方面进行比较:
低密度分散相液-液微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华法林

低密度分散相液-液微萃取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的华法林摘要:采用的新一代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提取并测定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在人血浆中的含量。
萃取过程是基于比水轻的萃取剂和一个特殊设计的萃取装置。
我们对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调查和优化,包括萃取溶剂种类和体积、分散剂、样品溶液的pH值,样品溶液盐浓度,萃取时间等。
优化条件为(150卩L正辛醇作为萃取液,150卩L甲醇作为分散剂,样品pH值为2.3,提取时间2分钟,,不添加盐),检测限(LOD)为5ng • mL-1和提取回收率91.0%; 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 - 3000 mL-1,相关系数的(R2)为0.998。
基于五次提取及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别为 2.8%和6.5%。
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在服用华法林患者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并具有灵敏、高效和方便的特点。
关键词:低密度溶剂;分散相液-液微萃取;法华林;HPLC ;样品前处理;血浆样品分析1.简介华法林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静脉、动脉血栓栓塞疾病的香豆素衍生物。
它能引起致命性出血,可作为杀鼠剂应用。
华法林通过减小维生素K的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发挥抗凝血作用。
华法林的治疗窗很窄,超过了治疗窗会导致不必要的出血。
华法林的血浆浓度不但可以区分是否具有真正的抗凝血性能并且为临床决策、有效治疗严重中毒提供更加完善的参考价值。
因此,各种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 / MS )胶束电动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法)和毛细管区带电泳(CZE)都已用于测定华法林在生物样品的浓度。
由于低浓度的华法林基质较为复杂,不能直接使用以上方法。
这些方法一般使用液液萃取(LLE)或固相萃取(SPE)技术进行样品制备。
液液萃取有高重复性和高采样能力的优点,但它过程繁琐、耗时,易产生乳剂,需要大量有毒而昂贵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提取。
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酞酸酯类化合物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 HP L C)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u s i n g 1 - o c t y l 一 3 一 me t h y l i mi d a z o l i u m h e x a f l u o r o p h o s p h a t e a s a n e x t r a c t a n t
离子 液 体 分 散 液一 液 微 萃取 一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酞 酸酯 类 化 合 物
杜 新 贞,马 维 炜 ,王 青 ,朱 琦 ,薛林 科
( 甘 肃 省 生 物 电 化 学 与 环 境 分 析 重 点 实 验 室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7 0 )
p h t h a l a t e ( DB P ) ,d i ( 2 一 e t h y l - h e x y 1 ) p h t h a l a t e ( DEHP) a n d d i - n - o c t y l p h t h a l a t e ( DOP) i n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wa t e r b y
De t e r mi na t i o n o f p ht h a l a t e s by i o n i c l i q u i d d i s pe r s i v e l i q u i d — l i q u i d
m ● l e r oe xt r a e t l ● o n— hi ' ● ● gh pe r I or m a nc e hqul ' ■ ● d 1 c hr ' om at ogr a phy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其分离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不同来进行分配的。
①液-固色谱法的作用机制吸附剂:一些多孔的固体颗粒物质,其表面常存在分散的吸附中心点。
流动相中的溶质分子X(液相)被流动相S带入色谱柱后,在随载液流动的过程中,发生如下交换反应:X(液相)+nS(吸附)<==>X(吸附)+nS(液相)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X(液相)和溶剂分子S(液相)对吸附剂活性表面的竞争吸附。
吸附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K值较小:溶剂分子吸附力很强,被吸附的溶质分子很少,先流出色谱柱。
K值较大:表示该组分分子的吸附能力较强,后流出色谱柱。
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解吸平衡,就是液-固色谱分离的基础。
②液-固色谱法的吸附剂和流动相常用的液-固色谱吸附剂:薄膜型硅胶、全多孔型硅胶、薄膜型氧化铝、全多孔型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一般规律:对于固定相而言,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铜)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配比k较小,保留时间较短;但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之间的作用力很强,分配比k大,保留时间长。
对流动相的基本要求:试样要能够溶于流动相中流动相粘度较小流动相不能影响试样的检测常用的流动相:甲醇、乙醚、苯、乙腈、乙酸乙酯、吡啶等。
③液-固色谱法的应用常用于分离极性不同的化合物、含有不同类型或不;数量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的不同的异构体;但液-固色谱法不宜用于分离同系物,因为液-固色谱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同系物选择性不高。
2.液-液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①液-液色谱法的作用机制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小的组分较难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大的组分容易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005版中国药典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 (2)

2005版中国药典附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进样阀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成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
采用微柱液相色谱系统可以减少溶剂的消耗并达到快速分离之目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分离机制有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排阻作用。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应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1)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硅烷键合相和氨基硅烷键合相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填充剂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高分子微球等填充剂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手性键合填充剂用于对映异构体的拆分分析。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因素)以及色谱柱的填充,将直接影响待测物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0?以下的填料适合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0?以上的填料。
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填充剂适用pH2~8的流动相。
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
当色谱系统中需使用pH大于8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碱的填充剂,如采用高纯硅胶为载体并具有高表面覆盖度的键合硅胶、包覆聚合物填充剂、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或非硅胶填充剂等;当需使用pH小于2的流动相时,应选用耐酸的填充剂,如具有大体积侧链能产生空间位阻保护作用的二异丙基或二异丁基取代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有机-无机杂化填充剂等。
(2)检测器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荧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基于碳纳米管的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测定水中多种痕量环境雌激素

实验设计分别对 固相萃取 和分散液 液微 萃取条件进行 了优化 ,通过响应 曲面法得 到的最佳萃取 条件为碳 纳 米管用量 3 g 水样体积 20mL 流速 20mL m n 萃取剂( 0m , 1 , . / i , 十二醇 ) 体积 5 , 0 分散剂 ( 甲醇) 体积 o 2 .
m L以及不添加盐 .在优 化的实验条件 下 , 3 P E 2和 E E ,B A, E 2测定 的线性范 围分别 为 0 0 .5—10 0 0 0 , .5~
刘建林 ,张 琛, 王夏娇 ,王 婷 ,李 鱼
( 华北 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院 , 北京 12 0 ) 0 2 6
摘 要 建立 了基于碳纳米管的 固相萃取一 分散液液微萃取/ 上浮溶剂 固化一 高效液相色’ 荧光法测定水体 中痕 i 控/
量雌激素雌三醇 ( 3 、 E ) 双酚 A( P 、 7L B A) 1 o 乙炔基雌二 醇 ( E ) 1,雌 二醇 ( 2 的方 法.利用 中心 复合 一 E 2 及 7一 8 E)
(P ) 和分 散液液微 萃取 ( L ME) 川 等.SE法 富集 倍 数 高 ,已被 广 泛应 用 于环境 、食 品 、医 S ME DL P
药及工业等领域
, 但难以将萃取剂体积浓缩至微升水平.D L E法由于操作简便 , LM 有机溶剂用量
少, 费用低且省时, 已应用于水体 中杀虫剂 、医药品、 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 B E ) P D s 等有机物的检 测 .由于样品用量少( 1 L , < 0m ) 导致 D L E萃取方法 富集倍数 (0— 0 ) 高, LM 5 50 不 不能满足水 中
收稿 日期 : 0 1 12 . 2 1 - -2 0 基金项 目:国家 “ 九七三” 计划项 目( 批准号 : 0 4 B 1 5 1 资助. 2 0 C 4 80 )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 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 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 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 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 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 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 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 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 kg/cm2。色 谱柱每米降压为75 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 高效——塔板数可达5000/米。在一根柱中 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 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1)正键合相色谱中,采用和反相液液分配色 谱相似的流动相,流动相的主体成分为己烷或庚 烷。 (2)反相键合相色谱中,流动相采用和反相液 液分配色谱相似的流动相,主题为水。 4.应用 (1)正键合相色谱法的应用:多用于分离各类 极性化合物如染料、炸药、多巴胺、氨基酸等; (2)反键合相色谱法的应用:由于操作简单, 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该方法已成为一种通用型液 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生物化学、医药研究、食品 分析和环境污染分析等多个领域有了很大的应用 和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法
etyjfgthn gdrgre 20000000
一、概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简称(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又叫做高压或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 或近代柱色谱,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 系统,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用高压 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 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 谱柱,经进样阀注入待测样品,由流动相带入柱 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进 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这种方法已成 为化学、生化、医学、工业、农业、环保、商检
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质中生物胺

Ni Qin-yan ,Liu W ei ,W ang Zi (1.Fujian Institute of Testing Technology,Fuzhou,Fujian 350003,China;
福建分析测试 Fujian Analysis&Testing
35
荧光检测一高效液相 色谱法测定水质 中生物胺
倪 沁颜 ,刘 薇 ,王 梓
(1.福 建省测 试 技术研 究 所 ,福建 福 州 350003; 2.福 州 大学分 析 测试 中心 。福 建 福 州 350002)
摘 要 :本 文以常存 在于水 中的五种生 物胺 (腐胺 PUT.、尸 胺 CAD.、组 胺 HIS.、亚精胺 SPD.、精胺 SPM.)作为 分析对 象 ,优化了液相色谱 的测定条件 (流动相 、发射波长 、梯度 洗脱 程序等 )、生物胺的衍生条件 以及分散液液微萃取 的萃 取条件 ,建立 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一液相色谱一荧光检测技术应用 于检测水 中五种生物胺 残留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胺 ;高效液相 色谱 一荧 光检测 ,液液微萃取 中图分类号 :0657.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143(2018)01—0035-04 Doi:10.3969/j.issn.1009-8143.2018.01.07
收稿 日期 :2017—8—2 基金项 目:福建 省科技计划项 目公益类科研 院所基本科研专项资助 (2015R1007-1) 作者简介 :倪 沁颜 (1977一),女 ,工程师 ,从事分析化学工作 ,Email:229809465@qq.corn
福建分析测试 技术氮元 素 ,且其分子量 不高 ,并具有重要 的生物细胞活性的一类有机化合 物 的总称u ,微量的生物胺 是生命体 内正常的活性 成 分 ,在 生 物 细 胞 中具 有 重 要 的生 理 功 能 ,但 生 物 胺在人体 内积蓄到较高的含量时就会产生毒性 】。 生物体死亡后 ,细菌分解其尸体产生一定量的生物 胺 ,即造 成水 体 污染 。 因此 ,研究 并 检 测水 中的 生 物胺类化合物的含量至关 重要 ,它非常有助于提高 水质的安全性 ,而且对生物体的身体健康也有着很
溶剂去乳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甲基对硫磷

溶 剂 去 乳化 分 散 液. 液微萃取一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测 定 水 样 中 甲基 对 硫 磷
祝本琼 陈 浩 李胜 清
华 中农 业 大 学理 学 院 , 武汉 4 3 0 0 7 0
摘要
将萃取剂和分散剂的混合液快速注入水样 , 获得雾化 体系 , 向雾化体 系 中直 接注入 乙腈作 为去乳化
的溶剂 ( 去乳化) 终止分散液一 液微萃取技术[ 4 ] , 将甲 化剂 体积 等 因素对 萃 取效 率 的影 响 , 建 立 以重 质溶 苯( 萃取剂) 和 乙腈 ( 分散剂) 的混合液快速 注入水 剂 为 萃取剂 的溶 剂 去 乳 化 分 散 液一 液 微 萃取 样 品前 相, 形成 以甲苯微滴 高度分散 的雾化体 系。与传统 处 理技 术 。 DL L ME不 同 的是 , 该 技 术 在 萃 取 结 束 后 不 需 要 离 1 材 料 与 方 法 心, 而是 向雾 化体 系 中加入 一 定 量 有 机 溶剂 ( 乙腈 ) 作 为去 乳化 剂 , 促 进萃 取剂 微滴 的聚集 , 实现有 机相 1 . 1 主 要仪 器与 试剂 Ag i l e n t l l 0 0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 Ag i l e n t , US A; 与水 相 的分离 。该 技术 具有 操作 简单 、 快速、 可 利用 u r e l a b u l t r a 超 纯水 仪 , 英国E L GA 公 司 ; Me t t l e r — 无 氟轻质 溶剂 ( 密 度 小 于水 ) 等特点 , 已成 功应 用 于 P
环 境水样 中氨基 甲酸酯 类农 药 l _ 4 ] 。该 技术受 到 同行 To l e d o AE1 0 0电子 分 析 天 平 , 梅 特 勒一 托 利 多 仪 器 关注, Z a c h a r i s等 E 5 ] 将 其 用 于 有 机 氯 农 药 的测 定 ; 有 限公 司 ; 微型进 样器 , 上海 高鸽工 贸有 限公司 ; Gu o等 l 6 ] 对 环 境水 样 中 l 6种 多 环芳 烃 痕 量 污染 物 KY- 1 0 0 0 Ⅲ移 液 枪 , 北 京 青 云 航 空 仪 表 有 限 公 司。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时常见的预处理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时常见的预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有过滤、离心、加速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微萃取和衍生化等。
一、过滤常用的滤膜材质有纤维素、聚四氟乙烯和聚酰胺。
其中聚酰胺应用最广,是亲水材料,适合水溶液的过滤,不被HPLC常用溶剂所腐蚀,不含添加剂。
加速溶剂萃取1、原理:加速溶剂萃取是在提高温度(50~200℃)和压力(10.3~20.6MPa)下,用溶剂萃取固体或半固体样品。
2、特点:与传统萃取方式相比,加速溶剂萃取具有溶剂用量少、快速、对不同基体可用相同的萃取条件、萃取效率高、选择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对物质的特殊溶解性能原理而建立的萃取方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常用的萃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中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效成分的提取。
三、固相萃取1、原理:固相萃取是通过采用选择性吸附和选择性洗脱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和净化,可以将其近似地看作一种简单的液固色谱过程。
2、固相萃取方法:(1)使液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然后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再用少量溶剂迅速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和浓缩的目的。
(2)可选择性吸附干扰杂质,让被测物质流出。
(3)可同时吸附杂质和被测物质,再使用合适的溶剂选择性洗脱被测物质。
四、固相微萃取1、原理:固相微萃取是基于涂敷在纤维上的高分子涂层或吸附剂和样品之间的吸附-解吸平衡原理,集采样、萃取、浓缩和进样于一体的无溶剂的样品微萃取方法。
2、常用固相微萃取方法:(1)直接固相微萃取:适用于气体基质和干净的水基质。
(2)顶空固相微萃取:适用于任何基质,尤其是直接固相微萃取无法处理的脏水、油脂、血液、污泥和土壤等。
(3)膜固相微萃取:通过选择性高分子渗透膜将样品与萃取头分离,进行间接萃取。
渗透膜的作用是使萃取头不被基质污染,提高萃取的选择性。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叶中3种农药残留

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叶中3种农药残留郑锦文【期刊名称】《福建分析测试》【年(卷),期】2022(31)1【摘要】本文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烟叶中吡虫啉、茚虫威、莠去津三种农药残留检验方法。
烟叶样品经溶剂均质后采用可靠和安全的分散固相萃取(DisQuE净化管)技术提取、净化后备用。
以0.08%甲酸+9.6 m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经条件优化后对标样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吡虫啉、茚虫威、莠去津在5.0~100.0 ug/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96。
本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0、0.20、0.20μg/kg。
在5.0、20.0、100.0 ug/kg的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9.2%~93.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3.5%(n=6)。
测试结果表明该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适合烟草检测工作需要,为烟叶中这三种农残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5页(P29-33)【作者】郑锦文【作者单位】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南平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相关文献】1.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新疆苹果中7种农药残留2.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3.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4.盐析辅助均相液液萃取/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新烟碱类农药残留5.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散液液微萃取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99961.6(22)申请日 2016.05.09(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38号(72)发明人 徐双娇 马磊 魏守军 王延琴 周大云 匡猛 方丹 杨伟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代理人 关畅 王春霞(51)Int.Cl.G01N 30/02(2006.01)G01N 30/06(2006.01)(54)发明名称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含量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种类和含量的方法。
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测食用油与分散剂混合,然后加入萃取剂混合,收集萃取相;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所述萃取相中各个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经与酚类抗氧化剂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与含量的对比与计算,即得到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含量。
本发明具有快速灵敏、使用有机溶剂少的特点,能检测量少的食用油待测样品即能测定其中酚类抗氧化剂的含量和种类;并能应用于多种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的检测。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06053618 A 2016.10.26C N 106053618A1.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种类和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待测食用油与分散剂混合,然后加入萃取剂混合,收集萃取相;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所述萃取相中各个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经与酚类抗氧化剂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与含量的对比与计算,即得到食用油中酚类抗氧化剂的种类和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食用油为芝麻油、橄榄油、葡萄籽油、棉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和向日葵油中的至少一种。
分散液液微萃取

分散液液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是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样品的纯度和灵敏度,同时减少了样品处理的时间和成本。
本文将介绍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原理、优点和应用。
一、原理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原理基于液液萃取的基础上,它采用微量的有机溶剂形成的微小液滴,与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目标分子的富集和分离。
相对于传统的液液萃取方法,分散液液微萃取具有以下优点:1. 可以使用微量的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2.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液滴大小可以控制,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的富集和分离。
3.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富集和分离过程。
4.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富集效率高,可以实现对少量样品的富集和分离。
二、优点分散液液微萃取具有以下优点:1. 高效性: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实现对少量目标分子的高效富集和分离,从而提高了样品的灵敏度和纯度。
2. 选择性: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溶剂和条件,实现对不同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富集和分离。
3. 简便性: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富集和分离过程,从而节省了样品处理的时间和成本。
4. 环保性: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使用微量的有机溶剂,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5. 适用性:分散液液微萃取适用于多种样品的前处理,包括环境样品、食品样品、生物样品等。
三、应用分散液液微萃取在环境、食品和生物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环境领域: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用于环境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如水中的有机物、土壤中的农药等。
2. 食品领域: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用于食品中的残留物的富集和分离,如农药、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
3. 生物领域:分散液液微萃取可以用于生物样品的前处理,如血液、尿液、唾液中的生物分子的富集和分离。
四、总结分散液液微萃取是一种高效、简便、环保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它可以实现对少量目标分子的高效富集和分离。
在环境、食品和生物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分散液相微萃取

分散液相微萃取摘要:将分散液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水果样品中除虫脲、灭幼脲和氟铃脲残留农药分析的新方法。
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
萃取条件选定为:在5.0 mL水果样品溶液中迅速加入60.0 μL萃取剂四氯化碳和1.0mL乙腈分散剂,分散均匀后以3200 r min-1 离心5 min,四氯化碳沉积到试管底部,取尽吹干用流动相复溶后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3种杀虫剂的检出限在0.5 ~ 1.5 μg·kg -1(S / N = 3:1)之间;线性范围为10 ~ 160 μg·kg -1;相关系数在0.9981 ~ 0.9988之间;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3.0 % ~ 94.7 %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 %。
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果样品中3种残留农药的测定,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达到农残分析要求。
关键词: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苯甲酰脲类农药1 引言除虫脲、灭幼脲、氟铃脲属于苯酰基脲类农药,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等生物活性,广泛用于粮食、蔬菜和水果的有害生物防治。
对人畜毒性相对较低,是我国农业部推荐的无公害农药品种,但其残留对人体有潜在危险。
因此,建立水果中这类残留农药测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苯甲酰脲类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液液萃取[1]、固相萃取[2]、基质分散固相萃取[3]等。
这些前处理方法操作繁琐、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差,且样品用量较大;需要使用大量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或有害的有机溶剂。
2006年,Rezaee等首次提出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DLLME)[4],该技术集采样、萃取和浓缩于一体,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有机溶剂用量少,对环境友好,灵敏度和富集效率高。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大多应用于环境和水样中痕量物质残留的分析。
目前将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水果苯甲酰脲类残留农药的检测还未见报道,本实验建立了苹果样品中3种农药的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溶剂去乳化-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

wa s ap pl i e d t o t h e de t e r mi na t i o n o f f a r ml a nd w a t e r, t he a v e r a g e s pi ke d r e c o ve r i e s w e r e 9 6. 7 7 % 一1 02 . 9 3 % wi t h t he r e l a t i v e s t a nd a r d d e vi a t i o ns 0f 2. 6 8 % 一4. 8 6 % . The pr o pos ed me t h.
c a t i o n o f l f o a t i n g o r g a n i c d r o p;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 ma s s s p e c t r o me t r y( GC — MS );o r g a n o c h l o —
OUS s a m pl e s . M e a n w hi l e, i t pr o vi d e s t ec hni c a l a nd me t hod ol o g i c a l s u ppo r t f or a c hi e v i ng t he
l i di f i c a t i o n loa f t i ng o r g a ni c d r o p l i q ui d pha s e mi —
分散液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用测定番茄中8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

对影响萃取和富集效率 的因素进 行了优化 。萃取条件选定 为 :在 1 L带塞离心试管 中加人 50m 0m . L番茄样 品溶液 (H值 7 ,并快 速注入 22m p ) . L丙 酮 ( 分散剂 2mL 二氯 甲烷 ( 取剂 2 0 L ), 萃 0 )混合溶 液 ,振荡 摇匀后 以转速
1 Lsr a l stb i oi bt m ad 2 L ms r f ct e a i e e o e t /i l o e ae ( 0m c w cp g ewt cnc oo n . m iueo e n s ds r rsl n) dc o m tn e s a u h t 2 t a o ps v hr h s a et co ovn /a d e ucl it i T emiueW et hkn f eea scn sad a c u ysl o x atn sle) w ad d q i y n t h x r a gn y sae o svr eod n l d ou n r i s k o . t s l r l o i t (a r ct ed ho e ae W r e etb. f r etfgt na 800d i r . mi,tedcl e ae w t / e n/i l ea o c mm t n) a f m di t e At n i a o t 0 mnf 0 n h i o h s o nh u e c ru i o 5 h mm t n h
分散液液微萃取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DLLME和荧光衍生化 的有效结合,实现室温下小体积环境水样中4 种酚类污染物的快速、简便、高效萃取,为 环境分析工作提供有效途径。由于在酸性 条件下酚类化合物才完全以分子形式存在, 有利于有机溶剂萃取,因此本研究用稀盐酸 将水样pH调至4.0再进行萃取。以HPLCFLD测定的峰面积为参照,用同一份加标水 样对比优化DLLME参数。
利用DLLME技术与高灵敏荧光衍生化相结 合的策略,建立了4种酚类污染物的HPLCFLD测定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灵 敏、快速、准确、环境友好等特点,且具有 一定的实用性。检测结果显示,工业废水、 生活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酚类内分泌干扰 物,需进行水处理和监控,以减少对生态系统 和饮用水的污染。
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常用液液萃取法 (LLE)[ 4 ]和固相萃取法(SPE)[ 5,6 ],但存在萃取率 低、有机溶剂消耗大、操作繁琐等缺点。自2006 年Assadi等[ 7 ]首次报道分散液液微萃取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 以来,因其所需萃取溶剂量少、萃取速度快、萃取 效率和富集倍数高、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已逐渐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分离富集技术 [ 8 ],DLLME已被应用于多种酚类化合物的萃取 [ 9,10 ]。
采用上述最优化条件进行一次DLLME后,完 全吸取下层有机相,再对该水样进行一次 DLLME提取并衍生化后进行HPLC-FLD测 定,未见4种酚被检出。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DLLME条件对酚类污染物的萃取率高。
传统的有机溶剂液液萃取法[ 4 ],操作繁琐、 费时、费力,应用该方法进行提取,3次测定 的加标回收率均低于70% 。DLLME法与其 相比,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快速、简便、 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样中2,5-己二酮、苯酚及邻甲酚

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样中2,5-己二酮、苯酚及邻甲酚张伟亚;李红丽;刘丽华;徐烨;韩彦龙【摘要】提出了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样中2,5-己二酮、苯酚及邻甲酚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衍生试剂为2,4-二硝基苯肼;②反应时间为20 min;③反应温度为70℃;④萃取剂三氯甲烷的用量为0.3 mL;⑤萃取时间为10 min.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不同比例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紫外检测器测定.2,5-己二酮、苯酚及邻甲酚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3~0.7μg·L-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9.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3.0%~4.6%之间.【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15(051)009【总页数】4页(P1274-1277)【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尿样;分散液相微萃取;2,5-己二酮;苯酚;邻甲酚【作者】张伟亚;李红丽;刘丽华;徐烨;韩彦龙【作者单位】东北大学理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理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理学院,沈阳110819;东北大学理学院,沈阳110819;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承德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2.63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有机溶剂的生产使用量日益增加,使用有机溶剂造成的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
正己烷、苯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作为常见溶剂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在某些特定职业工作场所,这些物质经人体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后,会对神经、呼吸、生殖、心血管、皮肤、血液等系统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此类有机溶剂经体内代谢后可在其尿、血等生物材料中检出其相应的代谢产物,对尿样中常见有机溶剂代谢产物进行监测,既能客观地反映出机体接触有害物质的水平及中毒程度,又可以为职业中毒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血清中美罗培南的含量

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血清中美罗培南的含量郑凤家;刘娜;王林;焦燕妮;李蔚;李凤华;姜大峰;王翠翠【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年(卷),期】2022(58)1【摘要】建立了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婴儿血清中美罗培南含量的方法。
将经美罗培南药物治疗24h后的婴儿全血离心,移取婴儿血清样品100μL,加入50mg·L^(-1)甲硝唑(内标)溶液50μL和乙腈100μL,涡旋,离心,取全部上清液,加入二氯甲烷100μL,再次涡旋,离心,取上清液供HPLC分析。
以Welch 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为1:9的3-吗啡丙磺酸缓冲液(pH 7.0)-乙腈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
采用基质匹配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
结果显示:美罗培南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5~100mg·L^(-1),检出限为0.06mg·L^(-1);对空白血清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6%~99.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2.0%。
方法用于15名婴儿患者血清分析,美罗培南的检出量为19.2~98.9mg·L^(-1)。
【总页数】4页(P99-102)【作者】郑凤家;刘娜;王林;焦燕妮;李蔚;李凤华;姜大峰;王翠翠【作者单位】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省立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相关文献】1.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中氟唑菌酰羟胺残留2.分散液液微萃取-反萃取-接受相固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减肥茶中的西布曲明3.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水相固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4.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椰子汁中酸性植物激素5.分散固相萃取-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溴氰菊酯残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μm,Agilent 公司) ;柱温 30 ℃ ; 检测波长 226 nm;进样量 10 μL。 2. 3 沉积物采集与标准样品配制 采用挖式采样器于某江段沉积物表层 0 ~ 5 cm 采集样品, 过 0. 75 mm 尼龙筛网滤去除杂物, 于阴凉 4 ℃ 冷藏保存。称取 200. 00 g 沉积物样品, 通风处自然风干、 研磨, 加入 0. 0021 g decaBDE 标准品, 研磨 混匀, 得 10. 50 μg / g decaBDE 标准样品。 2. 4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过程 取 0. 10 g 沉积物样品于 10 mL 离心管中, 加入 0. 7778 g NaCl 和 7 mL 去离子水, 用力摇匀, 用 HCl 调溶液的 pH = 5 。1. 00 mL 甲醇与 35. 0 μL 十二醇完全混合后, 用 2. 0 mL 注射器快速注入溶液中, 沉 积物内的 decaBDE 被萃取入萃取剂小液滴中。静止 10 min 后, 以 5500 r / min 离心 10 min。沉积物将沉 积于离心管底部, 萃取剂浮于水面。 快速将离心管放入冰水混合液中放置 5 min, 将萃取剂冰冻固
张琛
1
李鱼
* 1, 2
(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中心,北京 102206 )
(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长春 130012 )
( 吉林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吉林 132022 )
摘
要
建立了沉积物中痕量十溴联苯醚的分散液液微萃取 上浮溶剂固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DLLME-
SFOHPLCUV) 。以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 采用 BP( Back propagation) 神经网络模型优化了分散液液微萃 NaCl 质量浓度为 10. 00% 、 上浮溶剂固化条件:分散剂为 1. 00 mL 甲醇、 萃取剂为 35. 0 μL 十二醇、 萃取时 取间 10 min 和 pH = 5, 其萃取率( ER ) 可达 62. 22%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3. 5 ~ 1400 ng / g ( r = 0. 9960 ), 检出限 ( LOD)和定量限( LOQ)分别为 2. 3 pg / g( S / N = 2 ) 和 5. 6 pg / g ( S / N = 5 ), 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 97. 7% ~ 104. 2% 。本方法集萃取、 富集、 分离步骤于一体, 简化了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的前处理过程 。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上浮溶剂固化;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沉积物; 十溴联苯醚;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萃取剂 Extraction solvent D 分散剂 Dispersant E F pH 盐效应 Salt effect ( % ) G 萃取时间 Time of extraction ( min) H size ( mm) 样品粒径 Grain-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的优化 3. 2. 1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3. 2
[12 ~ 15 ]
liquid microextraction, DLLME ) 是 2006 年 Rezaee 等[16]建立的一 分散液液微萃取 ( Dispersive liquid[16 , 17 ] [17 , 18 ] 。 Zhao 等[19]将分散液液微萃 种水样中有机物的液液微萃取方法,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和改进 取法应用到固相样品的分析, 对西瓜和黄瓜中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测定, 但萃取过程包括 2 个步骤。 Leong等[20]采用将萃取剂冰冻固化的方法, SFO ) 技术,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 ( DLLME将密度小于水的有机溶剂也应用于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中 。 本研究采用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技术对沉积物中痕量 decaBDE 进行萃取, 建立了沉积物 SFOHPLC 分析法。由于采用了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 , 中痕量 decaBDE 的 DLLME在萃取后的离心过程 中, 萃取剂上浮到溶液表面, 而沉积物因重力作用沉淀到溶液底部, 从而可将沉积物中痕量的 decaBDE 一次性萃取、 富集、 分离出来, 简化了其前处理步骤。
以萃取剂体积 ( A ) 、 分散剂体 pH( E ) 、 NaCl 质量浓度( F) 、 积( B ) 、 萃取剂( C ) 、 分散剂( D) 、 萃取时间( G) 和沉积物粒径 ( H ) 为输入条 decaBDE 萃取回收率( ER) 为输出条件, 件, 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 建立了 decaBDE 分散液液微萃 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的 BP 神经网络模型。选取 6 组实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 ( 表 2 ) , 结果表明:
因素 Factor A B C 萃取剂体积 Extraction solvent volume ( μL) 分散剂体积 Dispersant volume ( mL) -1 60. 0 0. 50 十六烷 Hexadecane 丙 酮 Acetone 5 0. 00 0 0. 250 水平 levels 0 80. 0 0. 75 十二醇 Dodecanol 乙腈 Acetonitrile 7 10. 00 10 0. 125 +1 100. 0 1. 00 十一醇 Undecanol 甲醇 Methanol 9 20. 00 20 0. 075
1
引
[4 ]
言
[1 ] [2 ] [3 ] 环境基质中痕量有机物常用的萃取方法有索式提取 、 固相萃取 、 超声波辅助萃取 、 微波辅助 [5 ] 萃取 、 加速溶剂提取 等, 这些方法均具有很好的萃取效果, 但为多步提取。 如索式提取、 超声波辅
助萃取, 就包括 3 步:有机溶剂提取、 旋转蒸馏浓缩和净化。由于操作步骤较多, 前处理时间长, 索式提 取的萃取时间甚至长达 48 h 以上, 不利于大批量环境样品中有机物的测定和实时监测 。 域 物
[20 ] 化 , 轻轻除去附在固体表面的杂质, 然后移入 2 mL 样品瓶中融化, 萃取剂的体积为 ( 20 ± 2 ) μL。 用 25 μL 微型注射器移取萃取剂 10 μL, 注入 HPLC 分析。 2. 5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优化
以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 对 decaBDE 的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建立 BP 神经网络 模型, 并利用 Matlab 遗传算法工具箱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 。
第 38 卷 2010 年 1 月
分析化学 ( FENXI HUAXUE)
研究报告
第1 期 62 ~ 66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散液液微萃取 -上浮溶剂固化 /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沉积物中的十溴联苯醚
翦英红
1
2, 3
胡艳
3
1
王婷
1
刘建林
21ຫໍສະໝຸດ 4分析化学第 38 卷
表 2 BP 神经网络模型分散液液微萃取 上浮溶剂固化 decaBDE 回收率预测分析 Table 2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solidification of floating organic drop ( DLLMESFO) for deca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 decaBDE)
A ( μL) 60. 0 40. 0 80. 0 80. 0 60. 0 80. 0 B ( mL) 0. 75 1. 00 1. 00 1. 00 1. 00 1. 00 C 十一醇 Undecanol 十一醇 Undecanol 十一醇 Undecanol 十一醇 Undecanol 十一醇 Undecanol 十二醇 Dodecanol D 甲醇 Methanol 乙醇 Ethanol 丙酮 Acetone 丙酮 Acetone 乙腈 Acetonitrile 丙酮 Acetone E 5 5 7 7 5 7 F (% ) 10. 00 10. 00 10. 00 10. 00 10. 00 0. 00 G ( min) 10 10 10 10 10 10 H ( mm) 0. 061 0. 061 0. 25 0. 075 0. 061 0. 25 实验值 Experimental data (% ) 29. 49 71. 37 10. 00 26. 70 32. 97 22. 38 预测值 Prediction data (% ) 34. 67 70. 41 8. 85 26. 19 43. 60 24. 09 RSD ( % ,n = 3 ) 17. 6 1. 4 11. 5 1. 9 32. 2 7. 1
2 模型预测结果的 R 和 NSC 值分别为 0. 9451 和 0. 9713 , 均达到 0. 80 以上, 表明模型预测的准确度较 [21 ] 。 11. 9% , 高 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标准误差为 但乙腈为分散剂时, 相对标准偏差 ( RSD )
达 32. 2% , 表明乙腈对沉积物中 decaBDE 的萃取效果较差。 3. 2. 2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的优化及验证 采用遗传算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 。 设 定萃取时间( G) 为 10 min、 萃取剂体积( A) 分别为 35 和 40 μL, 计算萃取剂类型为十六烷 ( 0. 7734 ) 、 十 十一醇( 0. 834 ) , 分散剂类型( D ) 为丙酮( 0. 788 ) 、 乙腈 ( 0. 7857 ) 、 甲醇 ( 0. 792 ) 时其余 二 醇( 0. 8201 ) 、
3
3. 1
结果与讨论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的正交试验 采用正交试验, 对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过程影响沉积物中 decaBDE 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
13 分析。依据因素水平表( 表 1 ) , 以萃取回收率( ER) 为指标, 选用 L27 ( 3 ) 正交表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