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投资分析

合集下载

华为公司PEST环境分析及五力模型分.pdf

华为公司PEST环境分析及五力模型分.pdf
word 完美格式
范文范例 精心整理
结论 ? 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华为公司的战略应该是,在创新、技 术以及优质客户服务基础上的成本领先战略。这种战略主要是基于其 自身科研生产等成本低廉。同时在发达国家攻城掠地,挤占国际电信 设备传统巨头的市场份额,打压对手。目前华为已经成功打入欧洲市 场,正全力进入美国市场, 希望华为越做越好, 真正成为“中华有为”!
)和终端
( UMTS/CDM)A等领域。
我们选择分析的是华为的 交换与接入业务
PEST分析 P: 政治法律要素分析 ? 国内电信市场的日趋开放和进口关说的下调,华为的价格也许不再成
为优势 ? 国内政治环境稳定,他国的政治条件无特殊风险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不断完善 ?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密切 ? 电信运营企业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直接采购减少 ? 国内的专利法比较稳定
世界 500 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行业鉴定
641 6410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 (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基于基础传
输网络为存储数据、 数据处理及相关活动, 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有关应用设
施的服务)
华 为 产 品 和 解 决 方 案 涵 盖 移 动 ( LTE/HSPA/WCDMA/EDGE/GPRS/GSM,
五力模型分析:
主要竞争者 思科: 华为虽是中国企业中的翘楚, 但与思科这样的顶级企业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 一、制定规则的能力。如思科掌握着 IOS 标准 ,2003 年,思科就是凭借 其知识产权的诉讼,将华为赶出了北美市场。 二、资源整合的能力 。华为自己拥有很强的开发能力,与华为形成鲜明 对比,思科是一家几乎从不自己开发技术的公司 ,而是通过 A&D(并购 与开发)策略 。 三、外部产业环境 。美国高科技产业环境非常完善 ,有良好的金融和创 业投资环境 。 四、财力雄厚 爱立信 : 华为在人力资源, 以及设计、 部署网络这些方面处于劣势, 随着电信运营

华为--最佳雇主 我们的分析

华为--最佳雇主 我们的分析

• 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 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 • 2011年8月12日,由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统计学会主办的“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论坛” 发布了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排名,排 名第十,并排在民营企业之首。 • 2012年7月10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2011财 年315.43亿美元营收列351名。这是华为连续第 三次入选财富500强。
华为
1 2
公司简介
独特的人力资源战略
3
4 成为最佳雇主的原因
如何打造雇主品牌
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 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 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 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 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 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 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 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 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 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华为的职工宿舍
什么是成功? 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 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 成功,只是在成长。
——任正非
Thank You!
华为图标的含义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 识蓬勃向上、 积极进取的基础 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 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 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 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 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 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 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 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 以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环境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环境分析
电子电气 电子电气
美国
加拿大 瑞典
95
130 133
阿尔卡特
29,026.20
电子电气
法国
146
买方及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11% 0% 1%
中国电 信 中国卫 星公司 中国移 动
50%
3% 27% 中国 电信 38% 中国 移动 中国 联通 铁通 32%
吉通 中国联 通
38%

0%
铁通
2001年各电信运营企业业务收入
通讯固定资产完成情况 通讯业务收入情况
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与国内市场主要竞争 对手比较
公司名称 营业收入 利润总额
(万元) (万元)
出口交货值
(万元)
研究与发展经费 支出(万元)
2002年电子 百强排名
7 9 11 26 32 3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 限公司 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 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为公司简介-华为基本法


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 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 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 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 于激活状态。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基础上, 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用我们卓 越的产品自立于世界通信列强之林。
2001年各电信运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买方及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2001年华为公司销售额的93.85%在国内 市场,而国内主要购买量集中在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此3家2001年业务 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99%,固定资产投 资占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7%,加之设 备成本占总运营成本比重相当大,对质量 要求高,因此此市场买方拥有很强的讨价 能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设计——以华为公司运用为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设计——以华为公司运用为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设计——以华为公司运用为例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进步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的设计成为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华为公司以其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备受瞩目,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的设计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会计体系设计华为公司充分熟识到人力资本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因此,在人力资本投资的会计体系设计中,接受了特定的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起首,华为公司对每个员工进行成本核算,包括薪资、福利、培训等费用,并形成个人员工成本清单。

通过对员工成本的详尽核算,华为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员工的用工成本,有助于控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支出。

其次,华为公司还制定了一套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指标,用于评估每个员工对企业创设的价值。

这些指标包括员工绩效的提升、客户满足度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升等,通过定期统计并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华为能够依据员工的投入和产出来评估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二、招募与选拔的会计体系设计人力资源招募与选拔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华为公司在这一方面的会计体系设计主要体此刻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

起首,华为公司会计体系中对招募成本进行核算。

包括招募广告费用、面试人员差旅费用、招募费用等,通过核算这些招募成本,华为能够评估不同的招募渠道的效果,并优化招募成本的支出。

其次,在选拔时,华为接受多种测评工具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笔试、面试、岗位模拟演练等,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量化测评。

通过这些测评工具的应用,华为能够评估不同候选人的能力水平及其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为企业选拔出更佳的人才。

三、培训与进步的会计体系设计华为公司重视人员培训与进步,其在会计体系设计方面主要体此刻培训成本和培训效益的核算。

起首,华为公司会核算各类培训的成本,包括培训师资费用、培训材料费用、培训设施费用等。

通过对培训成本的核算,华为能够评估不同培训项目标投入,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培训预算。

华为竞争力分析

华为竞争力分析

基于SWOT方法的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一、华为公司介绍背景介绍。

华为技术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它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效劳,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给商。

他们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消费者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二、对华为公司进行swot分析第一,优势分析。

一是产品和技术。

华为为知识力密集型企业,知识力使得产品或效劳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华为能平稳地立足于竞争如此剧烈的高端市场,华为自主研发的全球尖端核心技术是功不可没的。

二是高素质、低本钱的人才优势。

华为公司员工中有85%具有大学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40%。

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结构中大量低本钱知识员工的存在,也为华为提供了一个竞争优势来源。

三是以客户为导向的效劳。

华为致力于立足用户需要,努力实现外乡化的效劳。

华为产品的开发一直围绕着客户需求,并以创新手段来提供支持,以及从整体角度去降低客户本钱。

华为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一切行为都以客户的满意度为评价依据。

四是外乡化与差异化并存。

作为国内厂商,为了能尽快超越实力雄厚的国外厂商,就必须在“外乡化〞这三个字上多下功夫。

坚持“外乡化〞,首先要在符合主流技术标准的根底之上,保证设备的性能与稳定性;坚持“差异化〞,那么要求企业要针对用户特殊业务需求进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外乡化的竞争力。

同时,华为针对通信设备和其他市场的特点,对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市场营销战略。

第二,劣势分析。

一是财力资源相对薄弱。

由于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融资比拟困难,相对其他财力比拟雄厚的竞争对手要薄弱的多。

二是宣传力度缺乏。

低调的公关风格和缺乏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最新华为swot分析精选

最新华为swot分析精选

华为营销策略SWOT分析华为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HSDPA/WCDMA/EDGE/ GPRS/GSM,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Mobile Softswitch,NGN)网络(FTTX,xDSL,光网络,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mobile data service,Boss)、终端(UMTS/CDMA)等领域。

SWOT分析:一、S分析核心竞争力是一家企业能否持续快速良好发展的关键,想要在强手如林的电信行业内立足,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肯定不行的。

而华为的成功也在于从一开始他们就着手从研发、渠道、服务等多个方面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其优势具体体现在:1.业务排名美国市场调查公司Dell'Oro最新数据显示,华为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移动网络设备市场上排名第三,排名前两位的仍然是电信设备的老牌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第一季度占33%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32%;诺基亚西门子第一季度占21%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20%;华为第一季度占15%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17%)。

2.技术实力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8万多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

截至2008年6月,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9,666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华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解读(华为HR三支柱)

华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解读(华为HR三支柱)

华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解读内容目录1 2 3华为HR管理三支柱体系概述华为HRCOE定位及发展趋势华为HRSSC 服务及运作模式4华为HRBP角色模型及培养赋能华为2019年销售收入、净利润率及经营活动现金流程情况。

(数据来源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股东会监事会独立审计师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CEO/轮值CEO人力资源财经企业发展战略Marketing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质量与流程IT总干部部公共及政府事务法务内部审计道德遵从产品与解决方案运营商BG企业BGCloud BG消费者BG2012实验室供应链、采购、制造华为大学华为内部服务集团职能平台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华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阶段阶段一:活下去基本的人事管理有效的招聘管理阶段二:增长、规范流程化组织建设人员的快速增长《华为基本法》建立HR 专业模块阶段二:全球化、超越公司发展的发动机新的核心价值观领导力与干部标准评价与激励方针全球化的HR 管理阶段四:领先,自我升华人力资源融入业务人力资源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1987-19941995-20042005-20132004至今华为2008年正式提出HRBP 运作模式实践,2009年开始落地推动三支柱模型,2013年基本完成人力资源转型。

HR总裁全球HR运营管理负责人全球COE全球SSC全球HRBP组织管理人才有效性整体薪酬招聘配置员工沟通与关系管理HR运营全球SSC1全球SSC2全球SSCN总职能部门HRBP产品与解决方案HRBP事业群/子事业群HRBP Ø领导力与关键人才发展Ø继任计划Ø管理者选拔与任命Ø个人绩效管理方案Ø个人绩效管理工具Ø能力和任职资格管理Ø全球学习平台Ø知识管理Ø组织设计Ø职位管理Ø组织变革管理Ø组织绩效管理Ø岗位编制管理Ø高管薪酬、员工薪酬Ø福利和其他薪酬Ø外派人员福利Ø人才搜寻Ø校园/社会招聘配置Ø文化和价值观管理Ø雇主品牌、社会责任Ø总部的PMOØHR战略流程支持Ø政策框架和标准Ø政策流程管控和合规性管理ØHR GPO管理Ø为业务提供整合解决方案Ø推行岗位编制管理Ø推行组织有效性和组织设计Ø推行和支持绩效与薪酬管理Ø推行继任管理和领导力发展Ø推行和支持人才管理Ø推行和支持变革管理Ø建立牢固的员工关系并提升敬业度ØHR PMOØHR 流程ØHR ITØHR 报告华为HR三支柱架构华为为什么要推行HR三支柱公司高层1、深刻理解战略和业务需求并能够集成的全球BP 资源,面对高层统沟通界面;2、具备领域专长的COE 及代表业务提供输入的体系/地区部HRBP;3、HR 队伍提供的是整合性而非职能性的解决方案。

华为融资分析方案

华为融资分析方案

华为融资分析方案1. 前言在全球通信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华为面临着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和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需要。

为了支持这些发展需求,华为需要进行融资。

本文将对华为进行融资分析,提出一套综合的融资方案,以满足华为的资金需求。

2. 融资需求分析基于华为即将推出的全新产品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计划,预计华为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2.1 研发投入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华为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根据华为过去的业绩表现和市场前景,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需要达到X亿美元。

2.2 市场扩张和品牌宣传华为成立了全球领先的营销团队,以更好地推广其产品和品牌。

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并扩大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华为预计将需要耗费X亿美元在市场推广方面。

2.3 供应链管理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华为需要加大对物流和供应商管理的投入。

预计在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物流效率方面,华为将需要X亿美元的资金。

3. 融资方案根据华为的融资需求和市场情况,我们给出以下建议的融资方案:3.1 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常见的融资方式,通过发行债券或贷款来获取资金。

华为可以发行公司债券,吸引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期限和利率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以吸引更多的债券购买者。

3.2 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将部分股份出售给投资者以获得资金。

华为可以考虑发行新股或向机构投资者出售现有股份。

在选择机构投资者时,可以结合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要求,吸引并与其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

3.3战略合作伙伴融资华为可以与战略投资者合作,通过战略合作达成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华为可以与投资方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市场资源,并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

3.4 商业银行贷款华为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以弥补现金流的短缺。

根据华为过去的业绩和信用记录,华为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有一定的优势。

商业银行可以提供灵活的还款期限和利率,并且根据华为的经营情况,商业银行可以提供额度更高的贷款。

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

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科技公司之一。

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股权激励一直是华为的一项核心战略。

以下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案例分析:1. 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97年首次启动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是在公司成立后成立的第一个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激励华为员工参与公司的股权投资,从而使公司业绩获得长期稳定的增长。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向员工提供股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方式来激励员工。

该计划还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证措施,以保护员工的投资利益。

2. 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施了多个高管股权激励计划,这些计划旨在鼓励高级管理人员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为公司的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向高管提供特定的股票和股票期权,来让他们分享公司的成长和利润。

此外,计划还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以确保高管们的股权投资获得回报。

3. 外部股权激励计划除了内部员工和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还实施了一些外部股权激励计划。

这些计划旨在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同时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该计划的实施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一些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或股票期权,以吸引他们投资公司的股权。

此外,该计划还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激励措施,如优先披露内部信息和参与公司战略决策等。

总体而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非常成功。

这些计划为公司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让员工和高管们充分享受到了公司成长和利润带来的回报。

因此,这些计划一直是华为的核心战略之一,也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华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案例分析.doc

华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案例分析.doc

华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案例分析1华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分析(一)企业介绍1、发展历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成立于1988年。

华为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

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65,179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截至2011年6月30日,华为员工人数已超过12万,其中,44%的员工专注于R&D。

2011年第一季,华为在全球移动通讯设备市场排名第三。

2、企业发展阶段1989-1995,草创阶段1995―1998,基本法阶段1998-现在,管理细化阶段3、公司主要高管董事长:孙亚芳CEO:任正非4、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业化双重利益驱动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

(二)人力资源系统1、华为组织结构2、华为人员组成。

依靠知识并运用知识进行工作的员工都可以称之为知识型员工。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组织基础为人力资源委员会、行政与业务关系分离、懂业务的HR。

薪酬体系:HAY项目。

任职资格管理体系:任职资格标准、任职资格评估和任职资格应用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职位族任职资格资格认证培训与发展业绩考核薪酬结构薪酬管理。

任职资格与职位相结合,为员工提供了任职通道。

公司任职通道为双向晋升通道。

员工培训体系:上岗培训,岗中培训,下岗培训。

二、理论知识介绍(一)激励的定义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应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二)经典激励理论依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内容型、过程型、状态型、综合型等。

1、内容型。

内容型激励理论基本上都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从而要了解人的各种需要,尤其是优势需要,这是激励的出发点。

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

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

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 (转自财经)在华为(Huawei)深圳总部的一间密室里,有一个玻璃橱柜,里面放了10本蓝色的册子。

这些册子有助于回答一个困扰美国政府的问题:谁是这家中国大型电信设备企业的真正所有者。

(转自财经)" title="揭秘华为的全员持股方案和股权结构(转自财经)">据外媒金融时报报道,这些厚达数公分的册子里记录着约80000名员工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其他个人信息。

华为表示,根据一项“员工股票期权计划”,册中的员工持有公司约99%的股份。

丰收了!认购股票每年此时,表现优异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公司)员工们会被主管叫到办公室里去,这是他们一年当中最期待的时刻。

这些华为公司的“奋斗者”们会得到一份合同,告知他们今年能够认购多少数量公司股票。

这份合同不能被带出办公室,签字完成之后,必须交回公司保管,没有副本,也不会有持股凭证,但员工通过一个内部账号,可以查询自己的持股数量。

往年,为了购买股票,这些华为公司的“幸运儿”还会签署另外一份合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银行的深圳分行每年为他们提供数量不等的“个人助业贷款”,数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甚至更高,这些贷款一直被华为员工用于购买股票。

不同消息来源均指出,四家商业银行总计为华为员工提供股票贷款高达上百亿元,直到2011年被叫停。

2012年3月31日,华为董事会秘书处向华为员工发布《关于2011年虚拟受限股收益分配操作及有关还款等资金安排的通知》,明确2012年虚拟受限股只能通过自筹资金购买,银行将不会再提供购买股票所需的贷款。

虚拟受限股(下称虚拟股),是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授予员工的一种特殊股票。

拥有虚拟股的员工,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以及虚拟股对应的公司净资产增值部分,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

在员工离开企业时,股票只能由华为控股工会回购。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PPT课件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PPT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刨松土地、浇水、施肥,使种子发 芽、生根、开花、结果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正原则
公平原则
公开原 则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公正原则:
共同的价值观是公正评价员工的准则 挑战性的指标与任务是公正评价绩效的依据 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潜力公正评价能力的标准
• 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有价值
B、对价值创造要素做出明确的界定
• 劳动、知识、资本与企业家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
• 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不迁就有功的员工
• 让有水平的员工做实,让做实的员工提高水平。
• 小建议,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 反对不思进取的幼稚,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
课题 结论
现实 管理
价值创造
价值评价
价值分配
价值创造源泉 价值贡献度
价值回报方式
为什么创造价值 如何创造价值 价值激励方式
谁创造了价值 创造了多少价值 价值如何分配
承认价值创造 如何创造价值的 得到多少回报
企业文化设计 绩效管理模型 薪酬回报理念
职位价值评估 绩效评价体系 薪酬制度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理念
C、通过培训,发掘和提高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
• 把人力真正变为资源 • 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D、通过招聘,吸纳那些认同公司事业且高素质的员工
E、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 活状态,使干部和员工永不懈怠
• 竞争是活力之源。国际竞争力实际是在国内培养出来的,市 场竞争实际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
二、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华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分析

华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分析

华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分析一、华为公司基本情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公司运营模式公司未来将实施以下战略:(一)坚持管道战略。

华为要做一个管道操作系统,下面操作管道,上面中间平台是网络集成,对上还要能力开放,把所有内容接进来,实现管道的三点衔接,即任何两个点经过一个转接点就能接通。

(二)开放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华为强调在研究方面的合作要加强投入,历史上的对外技术合作主要是产品线。

现在是要加大研究和创新领域合作的投入,华为在逐步加大研究经费投入,围绕创新方向重新开辟新的合作模式,加大研究方面的投入。

华为与产业链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要降低研究、预研的门槛,。

在产品开发上,要聚焦在高技术含量,难的领域。

(三)对未来方向进行探索和研究。

华为有两个决策体系,一个决策体系是以技术为中心的理想体系,一个决策体系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战略MarkeTIng的现实主义。

(四)全场景布局。

华为确立了轻薄化、创新形态的2in1和高性能的笔记本(包含游戏本等)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平板和笔记本也将加速融合,轻办公领域将是Windows,iOS及Chrome OS等各个生态的竞争焦点。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资质一般纳税人产品服务是:程控交换机、传输设备、数据通信设备、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研究-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研究-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它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也将由传统制造业型向高新制造业过渡。

1998年后,随着电信运营商的快速发展、国家信息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资源转化能力、市场化能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1其中技术创新是通信设备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财务战略的正确制定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它为技术创新提供所需的资金,因此投资战略的成功与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分析技术创新对华为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的作用,针对其中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研发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华为应坚持把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主提地位、提高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资战略1苏大伟.《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Abstract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flects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of the country to a c ertain exten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distinguish developing countries fr om developed countries. Manufacturing has an important share in the national econo m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pilla r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als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o high-tech manufacturing. After 1998,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lecom operators , the advancement of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intensified market competi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garding the resource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marketization capability an d technical cap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Among them, technological in novation is the key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dustry. The correct form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rategy is the ba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provides the necessary fund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refore, t he success of the investment strategy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 tion in Huawe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cusing on the shortage of technological i nnovation talents and insuffici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s. It is proposed that Huawei should adhere to the main posi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 ment of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formulate s 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vestment strategies.Key words: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vestment strateg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一、引言 (1)(一)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 (1)2.投资战略 (1)二、我国通讯设备发展现状分析 (2)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分析 (4)(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4)(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分析 (4)1.华为公司投资领域的分析 (4)2.华为公司基于技术创新投资方式分析 (6)(1)自主创新 (6)(2)模仿创新 (8)(3)合资并购 (9)(三)技术创新的投资战略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业绩的影响 (10)四、建议 (12)1.坚持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12)2.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抓住机会快速发展 (12)3.提高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培养,增加人才储备 (12)4.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 (12)五.总结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研究背景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优越的成绩,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渐由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学科专业:电子商务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目录一、公司简介 (4)二、企业使命 (4)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1、政治环境 (5)2、经济环境 (5)3、社会文化环境 (6)4、科技环境 (6)5、环保因素 (6)6、法律环境 (6)(二)微观环境分析 (6)1、产业的寿命周期 (6)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一)企业资源分析 (8)1、人力资源分析 (8)2、物力资源分析 (9)3、财力资源分析 (10)4、技术资源分析 (11)5、信息资源分析 (13)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1、S—优势 (13)2、W—劣势 (14)3、O-机会 (14)4、T-威胁 (14)六、公司战略建议 (15)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七、参考文献 (16)摘要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

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

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

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

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华为公司PEST环境分析及五力模型分完整版

华为公司PEST环境分析及五力模型分完整版

华为公司P E S T环境分析及五力模型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战略管理第一次作业华为公司PEST要素分析及五力模型分析专业:工商管理学号:25姓名:彭豪华为公司简介: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排名第一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行业鉴定641 6410 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指除基础电信运营商外,基于基础传输网络为存储数据、数据处理及相关活动,提供接入互联网的有关应用设施的服务)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LTE/HS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

我们选择分析的是华为的交换与接入业务PEST分析P:政治法律要素分析•国内电信市场的日趋开放和进口关说的下调,华为的价格也许不再成为优势•国内政治环境稳定,他国的政治条件无特殊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不断完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密切•电信运营企业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府直接采购减少•国内的专利法比较稳定•税法变更,部分税收优惠有可能逐步取消•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的限制越来越少•华为国际化进程中,受到国外法律政策的限制和一定的技术壁垒,如2012年美国对华为和中兴展开的关于其国家通信安全的调查E:经济要素分析•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信息经济持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经济转型--社会经济转型还未结束•进出口因素--全球IT产业复苏,中国被视为巨大增量市场,进口产品威胁增加;出口难度相应有所降低•劳动力及资本输出—门槛降低,流动性增强•价格变动—产品价格不断走低,产品生命周期变短•通货膨胀率—全社会成通货膨胀态势•贷款的难易程度—银行贷款比较困难•可支配收入水平—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地区间的收入和消费习惯差异—差异比较大,东部明显较其他地区高移动业务资费降S:社会文化要素分析人们对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于个性化、休闲化国内教育事业发展快速,文盲比例逐年下降世界经济低迷,人们习惯把钱存到银行人们的购买越来越理性化,喜欢性价比高的产品收入差距目前相当明显,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重视品牌和产品质量已成为当代人民的消费理念T:科技要素分析科技企业竞争很激烈科技发展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提高了质量世界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技术商用化程度较低技术投资风险巨大自主研发技术成本非常高,但如果成功受益也将很大专利费用越来越高外界对各公司技术水平的主观排序很重要,是公司实力的象征五力模型分析:主要竞争者思科:华为虽是中国企业中的翘楚,但与思科这样的顶级企业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投资分析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二.华为技术公司的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
(一)成本分析
1.培训体系的建设
2.华为对员工的招聘
3.华为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
(二)收益分析
1.高要求的招聘条件下的收益分析
2.预期收益
(三)结论
年纪班别:12级劳保1班
学号:201231160606
姓名:黄少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投资分析
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是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自创立至今20多年来,华为抓住中国改革开放和ICT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赖,从一家立足于中国深圳特区,初始资本只有21000人民币的民营企业,稳健成长为年销售规模近2400亿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

如今,我们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华为技术公司的人力资源投资与收益
作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华为后来居上,不断超越自己,华为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离不开他的独特企业管理方法和文化,这些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使华为不断战胜困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人力资源投资上,华为公司将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目标的重要条件,实行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自我开发与教育开发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通过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竞争和选择机制,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成本分析
1.培训体系的建设
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2005年正式注册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

华为大学目前拥有300多名专职和逾千名兼职培训管理和专业人士,遍布于中国深圳总部和中国及世界各大洲的分部/代表处。

除了实体的培训基地,华为还建立了一个网上学校,通过这个虚拟学校华为可以在线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为人进行培训。

培训学校和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都
是需要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的。

2.华为对员工的招聘
在新员工招聘上,华为格外重视校园招聘,因为应届毕业生有自己天然的优势:充满活力、充满热情、容易培养,很快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华为1997年招聘应届毕业生700人,1998年为2000人,1999年为4000人,到2000年达到了7000人。

关于华为“圈人”的气势,业内流传了一个传说,华为到一个知名高校,便说出这样的“狂语”:“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


华为如此青睐受到高等教育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是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的。

首先,如图(1)所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所受到的教育投资明显高于放弃继续学业的人,且他们未来给企业带来的预期收益将远远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一般而言,能考上本科以上的学校且在年级名列前茅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他们在进入企业后能迅速接受企业文化并投身于企业的建设中,因此根据学生的文凭来进行招聘过程的第一轮筛选是初步判定应聘者是否具有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因而华为要吸引这些人才就得要出比市场相对高的工资和福利,这就势必导致华为在劳动力成本投入上的增加。

在劳动力成本上,华为可谓是下了重本的。

只要是本科毕业,在华为的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

因而,这也形成了“在华为工作,标志着高额收入”的局面。

3.华为在员工培训上的投资
大多数企业把培训当成费用,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许多企业都省略了员工培训的环节。

然而,华为却将员工培训视为企业发展的一般投资。

在华为眼里,员工培训是培养员工归属感和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华为在员工培训上花了很大的费用。

数据显示,华为每一年在培训上的花费为数亿元。

这笔成本对其他许多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华为在员工培训方面已经自成体系,分别分为上岗培训、岗中培训、下岗培训三种。

三种培训各有侧重,囊括了公司内部技术层、销售层等几乎所有的员工。

华为除了有一套非常系统的培训体系外,还格外注重培训结果。

新员工在进入华为前必须经历系统的培训和任职资格考试,通过考试后的员工才可以被正式录用。

而在岗职工如果业绩不好或者考核不通过也会面临事业的危机。

经过培训的新员工和在岗员工如果因为考核没有通过或者跳槽,那么企业在这些员工身上投资的培训成本就得不到回报。

如此高的培训覆盖面将给华为带来巨大的培训成本。

(二)收益分析
1.高要求的招聘条件下的收益分析
华为在各大高校的招聘条件是极为苛刻的。

学历要求成为应聘者进入华为的第一道难关。

就一般情况而言,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的能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益和学习能力。

人力资源部选择了拥有高学历的优秀应聘者,就相当于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前期人力资本资金投入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且由图(1)可知,高学历的劳动者其所能生产的效益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这就相当于增加了企业未来的总效益。

同样的道理,经过培训没有通过考核的员工,说明他们并不适合当前的岗位,因此在该岗位上他们是完成不了最大效益的。

通过考核的方式来实现人员的最佳配置,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2.预期收益
华为每一年花费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就高达数亿元,然而,华为的人员筛选和考核却是万分严苛。

经培训没有通过考试和考核的员工将离
开华为,这就以为意味着公司在这些员工身上的投资都随之消失。

如下图所示,如果参加过培训而没通过考核的员工被解雇,则企业在该员工身上投资的培训费用W4-W*将损失,同时企业在该员工身上的预期收益
W2-W1也将遭受损失。

这对企业来讲是十分不划算的。

但是,对华为而言,解雇这些员工的收益是远远大于损失的。

如果为了节约培训成本而让一个不适合在某岗位工作的继续该岗位的工作,这就意味着该岗位的职能没有发挥其最佳效用,这对华为这种注重高效率高强度工作方式的公司而言将是更大的损失。

培训的过程其实也相当于华为的人员配置调节过程。

人力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将使各个岗位的人员各司其职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用,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益。

(三)结论
华为的高薪聘请员工行为增加了企业的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种高薪聘请行为也增加了华为在员工选择上的选择权,为华为拥有一批强有力的主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为给每个员工的年薪都很高,在华为工作就意味着高收入,但是在高收入背后员工需要付出的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华为的“床”文化也由此诞生。

因此,高成本的人力投资背后意味着的是企业的高效益,优秀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效益要远远高于公司在他们身上所投入的资金。

在员工培训方面,华为创立了一种独具华为特色的培训体系并建立了华为大学作为员工培训的培训基地,这种规模化系统化的培训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华为在培训方面的工作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培训成本。

与此同时,经过培训筛选和热暖重新配置之后的员工在岗位上所能带来的价值将远远高于培训前,在这方面员工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远远高于国内公司在培训方面投入的成本。

另外,由华为给每位员工普及的是独具华为“狼”文化特色的特殊培训,因此经过培训后的员工大多不会有跳槽的想法,对这些员工而言,跳槽则意味着自身在培训上的成本将遭受损失。

华为的高工资及独具特色的培训大大减低了公司的员工流失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华为的未来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