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核国家、匿核国家和弃核国家

合集下载

有核国家介绍_核控条约-Countries with Nuclear Weapons, Nuclear Disarmament

有核国家介绍_核控条约-Countries with Nuclear Weapons, Nuclear Disarmament

Countries with nuclear weapons and nuclear disarmamentView Infographic Version HereKnown Nuclear Nations Of The WorldHow It Started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he first known nuclearbomb was developed by the USA in theManhattan Project. USA was assisted bythe United Kingdom and by Canada inthis project. By the close of April 1945,Hitler was dead and Japan seemed closeto surrender. Japan’s surrender, wasdelayed by the uncertainties about theposition of the Japanese Emperorfollowing the surrender. The opportunitywas perfect for America to declare itsdominance by deploying the newlydeveloped atomic bomb. In August 1945,USA deployed atomic bombs againstHiroshima and Nagasaki in Japan - thefirst and only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warfare till date. USA’s hopes of retaininga monopoly on nuclear arms were sooncrushed when erstwhile USSRsuccessfully tested its first nuclearweapon in 1949. A number of countriesincluding the United Kingdom, France,and China soon followed suit. The possibility of an imminent arms race seemed a grim one.CountryTotal Nuclear Warheads Active Warheads First Tested Code Name (First Test)NPT Russia1000024301949RDS - 1United States ofAmerica850019501945Trinity France3002901960Gerboise Bleue China240180 (reserve)1964596United Kingdom2251601952Hurricane Non - NPT India80 - 100Undisclosed 1974Smiling Buddha Pakistan90 -110Undisclosed 1998Chagai - I North Korea<10Undisclosed 20062006 Test Undeclared Israel 80Undisclosed 1979In June 1968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adopted resolution 255 on security assurances to non-nuclear-weapon States parties to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and in July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was opened for signature; the treaty stipulated that five declared nuclear nations – USA, USSR, UK, France, and China and no other would lawfully be allowed to possess nuclear weapons. This was a clear attempt to curb the number of nuclear nations in the world. What the treaty did not prohibit, though, was the acquisition of civilian nuclear technology. The “Nuclear Club” as the league of these nations was called, was also required to reduce and eventually eliminate its atomic arsenal.Initially the NPT was valid for twenty-five years. The treaty may be considered a success as the NPT signatory nations did not further pursue an acquisition of nuclear arms during the period. In 1995, the NPT was reviewed and extended indefinitely. Of the 178 nations who had signed the NPT initially 175attended the review conference and 111 sponsored the renewal for an indefinite period. By December 2000, the NPT had 187 signatory nations. Among these, 185 were member stat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major countries that have not signed the NPT – Pakistan, India, and Israel - are now known nuclear powers. India and Pakistan cannot sign the treaty as they retain their arsenals.Israeli capabilities, though undisclosed, are largely estimable. North Korea withdrew from the NPT inOther Nuclear Arms Restriction Treaties Non-Compliance 2003. Though Taiwan is not an official signatory, the country abides by the NPT.With the break-up of erstwhile USSR, Russia was regarded as the member of the “Nuclear Club”. The other nations – Ukraine, Kazakhstan, and Belarus – had initially inherited nuclear weapons but these were handed over to Russia as each of the nations subsequently signed the NPT.TreatySignatories Year Terms Antarctic Treaty 401963Prevents testing or stationing of nuclear warheads in Antarctica Nuclear Test Ban Treaty USA, USSR,UK1963Prohibits nuclear testing Outer Space Treaty 931967Prohibits nuclear testing or detonation in outer space Limited Test Ban Treaty 1201968Prohibits nuclear testing Seabed Treaty 881971Prohibitsnuclear testing beyond marineboundaries Threshold Ban TreatyUSA, USSR 1974Prohibits nuclear testing beyond 150 kilotons South Pacific Nuclear FreeZone Treaty111985Prohibits nuclear testing or acquisition in the South Pacific region INF TreatyUSA, USSR 1987Destruction of all mid and short range nuclear warheads USA and USSR, the two largest nuclear powers, have held talks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s Talks, the 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alks, and the Strategic Offensives Reduction Treaty, have posed a number of restrictions on the nations. This has led to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ir nuclear capabilities as well.The Comprehensive Test Ban Treaty (CTBT), adop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96, has been ratified by 157 states. The treaty is still not in force as over twenty-five nations including USA, India,Pakistan, Israel, Iran, and North Korea are yet to ratify the treaty. The treaty places a comprehensive ban on the states from pursuing any nuclear tests.North Korea had ratified the NPT in December 1985. North Korea announced its withdrawal from the NPT in 1993 but has suspended the withdrawal notice. In January 2003, the country faced allegations of pursuing an enriched uranium weapons program. USA placed sanctions by withdrawing fuel oil shipments to the country. With effect from April 10, 2003, the country finally withdrew from the NPT and declared its intention to build up an indigenous nuclear arsenal. With the nuclear test conducted in October 2006, North Korea declared its successful acquisition of nuclear fission armament.South Africa had developed its nuclear program under the threat of regional disruption and of communist onslaughts. In 1991, South Africa signed the NPT but when the country admitted its nuclear capabilities in 1993 a mounting international pressure resulted in an accession to open up to the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By 1994, IAEA confirmed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country’s nuclear defense program.Libya’s non-compliance and secret perusal of nuclear armaments was flagged up in October 2003.Subsequently the country opened up to IAEA inspection and the country’s chemical weapons were destroyed under international supervision.In 2010 China and Pakistan were reportedly involved in a civilian nuclear deal. The deal, despite its intents, is in clear violation of the NPT.What’s Happening in Iran?Iran signed the NPT in 1968 and the treaty was ratified in 1970, thus assuring the IAEA of compliance and subjecting the country’s nuclear program to IAEA verification. Following a failure to disclose its uranium enrichment program, Iran faced allegations of non-compliance with the IAEA safeguards in 2003. Following diplomatic negotiation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program was suspended in 2005.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passed a resolution in 2006 directing Iran to permanently suspend uranium enrichment but this resolution was disregarded and Iran once again resumed enrichment activities. Since 2006 Iran has faced international sanctions following allegations of building up its nuclear might.The IAEA has been working to verify the absence of undeclared nuclear activities in the country.Despite Iran’s insistence that the IAEA guidelines have been complied with and that the country’s nuclear program is essentially civilian in nature, USA and other European nations stepped up sanctions in 2010. These sanctions have been opposed by a number of Asian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and India.Nuclear Suppliers GroupThe Nuclear Suppliers Group or the NSG was formed in 1974 to reduce nuclear proliferation by restricting the trade of material requi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arms. Member states are forbidden from sharing technology with or exporting material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missiles to non-NPT states. This becomes significant when we consider that uranium reserves are concentrated in countries like Australia and Kazakhstan. In 2006, USA agreed to provide India with civilian nuclear technology. The decision caused huge outcr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India is not an NPT signatory state. The fears were allayed when India agreed to place fourteen of its twenty-two nuclear facilities under IAEA safeguards and declared that these were for civilian purposes. Besides, India has a clear “No First Use” Policy and a clean non-proliferation record. In 2008 the NSG granted India a waiver. NSG prohibitions against export to Pakistan and Israel remain unaltered.Is It Time To Change The Framework?The early intent of the NPT was to restrict the use of nuclear ammunition to the five major countries. The two pronged approach, to restrict other countries from developing nuclear warheads and to reduce the capability of known nuclear nations, envisaged to make the world a nuclear arms free zone. This, however, still remains a distant dream. CTBT is yet to be ratified by many major nations. With the US stand on Iran being endorsed and criticized by various nations the question of a nation’s right to nuclear defense still remains unanswered. The implications of a nuclear war may be severe but going by India’s argument the NPT reinforces the might of the “Nuclear Club” while advocating disarmament among the others. The disparity is, again, a matter of huge concern. Article VI of the NPT calls for the disarmament of the nuclear nations but thus far no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 that effect. The lack of a concrete roadmap to disarmament is not conducive to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of trust. Failing this, countries will remain tempted to develop clandestine nuclear programs.。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核问题文件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9(2010)号决议2010年6月9日安全理事会第6335次会议通过,安全理事会,回顾安理会主席声明(S/PRST/2006/15)和安理会第1696(2006)号、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第1835(2008)号和第1887(2009)号决议,并重申其规定,重申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承诺和该条约所有缔约国全面遵守一切义务的必要性,回顾缔约国有权按照该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回顾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6/14)指出,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扩散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包括其运载工具的目标,严重关切地注意到,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6年2月27日(GOV/2006/15)、2006年6月8日(GOV/2006/38)、2006年8月31日(GOV/2006/53)、2006年11月14日(GOV/2006/64)、2007年2月22日(GOV/2007/8)、2007年5月23日(GOV/2007/22)、2007年8月30日(GOV/2007/48)、2007年11月15日(GOV/2007/58)、2008年2月22日(GOV/2008/4)、2008年5月26日(GOV/2008/15)、2008年9月15日(GOV/2008/38)、2008年11月19日(GOV/2008/59)、2009年2月19日(GOV/2009/8)、2009年6月5日(GOV/2009/35)、2009年8月28日(GOV/2009/55)、2009年11月16日(GOV/2009/74)、2010年2月18日(GOV/2010/10)和2010年5月31日(GOV/2010/28)的报告证实,伊朗没有按安全理事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规定,全面、持续地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及与重水有关的项目,没有依照《附加议定书》恢复与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没有就剩余的需要予以澄清以排除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关切事项同原子能机构合作,没有按照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采取其它步骤,也没有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的规定,而这些正是建立信任必不可缺的,痛惜伊朗拒绝采取这些步骤,重申,伊朗积极回应安理会和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向它发出的呼吁是解决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建立起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的最好办法,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一些个体(包括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D 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二列出的个体)在伊朗扩散敏感核活动和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中发挥作用,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违反它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建造一个浓缩设施,且伊朗直到2009年9月才通知原子能机构,这不符合它根据保障监督协定的附属安排承担的义务,又注意到,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议(GOV/2009/82)敦促伊朗立即停止库姆的建造工程,澄清该设施的用途、设计和建造的时间顺序,并呼吁伊朗按原子能机构的要求,证实它没有决定建造或批准建造其他任何尚未向原子能机构申报的核设施,严重关切地注意到,伊朗已经将铀浓缩到20%,进行浓缩时没有通知原子能机构以便让该机构有足够时间来调整现有的保障监督程序,关切地注意到,伊朗不认为原子能机构有权根据修改后的准则3.1,核查伊朗提供的设计资料,并强调按照伊朗与原子能机构之间的保障监督协定第39条,准则3.1不能单方面修改或暂停,而且原子能机构核查它收到的设计资料是一项持续性权利,并不取决于某一设施的建造阶段,也不取决于设施中是否有核材料存在,重申决心加强原子能机构的授权,坚决支持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挥作用,赞扬原子能机构努力解决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悬而未决问题,表示深信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所述的暂停以及伊朗全面、可核查地遵守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提出的要求,将有助于通过外交途径谈判解决问题,保证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强调必须做出政治和外交努力,寻求谈判解决,保证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在这方面注意到土耳其和巴西做出努力,同伊朗就德黑兰研究反应堆达成一项可作为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但是又强调,在这些努力中,伊朗必须解决与其核计划有关的核心问题,强调指出,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联邦、联合王国和美国愿意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探讨根据其2006年6月提案(S/2006/521)和2008年6月提案(INFCIRC/730)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总体战略,并注意到这些国家确认,一旦国际社会恢复对伊朗核计划纯属和平性质的信任,伊朗就会享有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任何无核武器缔约国相同的待遇,欣见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颁布准则以协助各国履行第1737(2006)和第1803(2008)号规定的金融义务,尤其回顾需要对包括伊朗中央银行在内的伊朗银行介入的交易保持警惕,以避免此类交易助长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确认获取种类不同的可靠能源对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到伊朗从能源部门获取的收入可能与它为扩散敏感核活动提供资金有关联,并进一步指出,石化工业需要的化工过程设备与某些核燃料循环敏感活动需要的设备非常相同,考虑到各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回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述及的海洋法提出了适用于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呼吁伊朗早日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决心采取适当措施落实安理会各项决定,劝服伊朗遵守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1803(2008)号决议和满足原子能机构的要求,并阻止伊朗研发敏感技术来支持它的核计划和导弹计划,直至安理会认定这些决议的各项目标已经实现,关切伊朗的核计划有扩散的危险,铭记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强调指出,本决议绝无意强迫各国采取超越本决议范围的行动,包括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条采取行动,1. 申明伊朗至今未满足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要求,亦未遵守安理会第1696(2006)、1737(2006)、1747(2007)和第1803(2008)号决议;2. 申明伊朗应不再拖延地采取原子能机构理事会GOV/2006/14号和GOV/2009/82号决议规定的各项步骤,因为这些步骤对于建立对伊朗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的信任、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消除由于伊朗违反其暂停所有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在库姆修建一个浓缩设施而引起的严重关切,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还申明安理会的决定,即伊朗应毫不拖延地采取第1737(2006)号决议第2段规定的各项步骤;3. 重申伊朗应在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尤其是那些致使人们担心伊朗核计划可能涉及军事层面的事项上,与原子能机构充分合作,包括毫不拖延地允许进出或接触原子能机构要求进出或接触的所有场地、设备、人员和文件,并强调,必须确保原子能机构拥有一切必要资源和授权来完成它在伊朗的工作;4. 请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向安全理事会发送他关于在伊朗适用保障监督措施的所有报告;5. 决定伊朗应立即全面不折不扣地遵守它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包括适用经修订的保障监督协定附属安排的准则3.1,呼吁伊朗严格按照它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的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协定附加议定书的规定行事,呼吁伊朗迅速批准该附加议定书,重申根据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第24和第39条,伊朗不得单方面修改伊朗的保障监督协定及其附属安排,包括经修订的准则3.1,并指出,协定中并没有暂停附属安排规定的机制;6. 重申,依照伊朗根据以往各项决议承担的暂停所有与后处理、重水和浓缩相关活动的义务,伊朗不得开建任何新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并应停止任何在建的与铀浓缩、后处理或重水相关的设施;7. 决定伊朗不得获取另一国家任何涉及开采铀、生产或使用INFCIRC/254/Rev.9/Part.1所列核材料和核技术,特别是涉及铀浓缩和后处理活动、所有重水活动或与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有关的技术的商业活动的股权,又决定所有国家应禁止伊朗、伊朗国民以及在伊朗组建的实体或接受伊朗管辖的实体、或代表上述个人或实体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或上述个人或实体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在本国管辖的领土上进行这种投资;8. 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或由本国国民或受其管辖的个人或使用悬挂其船旗的船只或飞机,向伊朗直接或间接供应、出售或转让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所界定的无论是否原产于本国境内的任何作战坦克、作战装甲车、大口径火炮系统、作战飞机、攻击型直升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或相关材料,包括零部件,或安全理事会或第1737(2006)号决议所设委员会(“委员会”)确定的物项,还决定所有国家应防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或经由本国领土向伊朗提供与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维修或使用这类武器及相关材料有关的技术培训、金融资源或服务、咨询、其他服务或协助,为此呼吁所有国家对所有其他军火及相关材料的供应、出售、转让、提供、制造和使用,保持警惕和克制;9. 决定伊朗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弹道导弹的活动,包括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并决定各国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向伊朗转让与这类活动有关的技术或技术援助;10. 决定所有国家均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第1737(2006)号决议附件C、D和E、第1747(2007)号决议附件一、第1803(2008)号决议附件一和本决议附件一和二所指认的人、或安全理事会或委员会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10段指认的人,在本国入境或过境,除非这种入境或过境是为了从事与根据第1737(2006)号决议第3段向伊朗提供第1737(2006)号决议第3(b)㈠和㈡分段所述物项直接有关的活动,着重指出,本段的规定绝无意要求一国拒绝本国国民入境,并决定本段规定的措施不适用于以下情况:委员会逐案审查后认定,出于人道主义需要,包括为履行宗教义务之目的,此类旅行是合理的,或者委员会认为给予豁免将会推进本决议的各项目标,包括事关《原子能机构规约》第十五条的情况;11.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本决议附件一所列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以及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协助被指认的个人或实体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个人和实体;12.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二所列伊斯兰革命卫队(又称“伊朗革命卫队”)的个人和实体,代表他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个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以非法方式拥有或控制的实体,呼吁所有国家对伊朗革命卫队介入的可能有助于伊朗进行扩散敏感核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交易,保持警惕;13. 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INFRCIRC/254/Rev.9/Part.1和INFRCIRC/254/Rev.7/Part.2中的物项清单以及有关国家认定可能有助于浓缩相关、后处理或重水相关活动或研发核武器运载系统的任何其他物项,取代S/2006/814中的物项清单,并决定,为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5、6和7段规定的措施的目的,应该用S/2010/263中的物项清单取代S/2006/815中的物项清单;14. 呼吁所有国家根据本国的授权和立法并遵循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和相关国际民用航空协议,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在其境内,包括在其港口和机场,检查进出伊朗的所有货物,以便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5. 注意到各国可按照国际法、特别是海洋法的规定,经船旗国同意,要求在公海检查船只,并呼吁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货物中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 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为这类检查提供合作,以确保这些规定得到严格执行;16. 决定授权所有国家、且所有国家都应该以不违反安全理事会有关决议、包括第1540(2004)号决议为其规定的义务和不违反《不扩散条约》缔约国义务的方式,扣押和处置(例如销毁、使其无法使用、储存或转交原产国或目的地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处理)在根据本决议第14或15段进行的检查中发现的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并决定所有国家应就此进行合作;17. 要求任何根据上文第14或15段进行检查的国家,在5个工作日内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初步书面报告,其中尤其要解释检查的理由、此种检查的结果和是否获得合作,如果发现有禁止转让的物项,还要求这些国家在晚些时候向委员会提交一份后续书面报告,说明检查、扣押和处理的相关详情以及移交的相关详情,包括对有关物项、其原产地和预定目的地的说明(如果初步报告中没有此种信息);18. 决定,所有国家在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伊朗拥有或承租的船只(包括包租船只)载有第1737(2006)号决议第3、4或7段、第1747(2007)号决议第5段、第1803(2008)号决议第8段或本决议第8或9段禁止供应、销售、转让或出口的物项时,应禁止本国国民或从本国领土为这些船只提供加油服务,例如提供燃料或补给,或其他船只服务,除非此种服务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所必需的,或是相关货物已接受检查并已视需要接受扣押和处理,并强调本段无意影响合法的经济活动;19. 决定第1737(2006)号决议第12、13、14和15段规定的措施也应适用于附件三所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的实体和任何代表它们或按其指示行事的人或实体、由他们拥有或控制、包括通过非法手段拥有或控制的实体,或安理会或委员会认定曾帮助它们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的实体;20. 请所有会员国向委员会提供它们掌握的以下情报:伊朗航空公司货运部门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拥有或经营的船只为逃避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第1803(2008) 号决议或本决议的制裁或违反其规定,向其他公司进行的转让或开展的活动,包括重新命名或重新注册飞机、船只或船舶,并请委员会广泛提供这类情报;21. 呼吁所有国家除了根据第1737(2006)号、第1747(2007)号和第1803(2008)号决议以及本决议履行其义务外,防止提供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保险或再保险,或向本国领土、经由本国领土或从本国领土,或向本国国民或依照本国法律组建的实体(包括海外分支机构)或本国境内的个人或金融机构,或由这些人或实体,转让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如果有情报提供合理理由认为这类服务、资产或资源可能有助于伊朗的扩散敏感核活动或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包括冻结本国领土上或今后进入本国领土,或受本国管辖或今后要接受本国管辖的与此类计划或活动有关的任何金融或其他资产或资源,并依照本国授权和立法加强监测,以防止所有此类交易。

第九课战争与和平

第九课战争与和平
D 正实现……这说明( )
①世界上大多数人在享受和平的同时,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
②威胁、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③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④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3、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战争( )
(3)为了确保世界 和平与人类安全,联 合国一直致力于推进 多边裁军和军备限制。 在裁减并最终消除核 武器、销毁化学武器、 提升禁止生物武器的 力度等方世界永久和 平的理想深入人心,联合 国设定每年9月21日为世 界和平日。在这一天,联 合国呼吁交战双方放下武 器,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 民停止敌对行动,共同思 考世界和平对于人类大家 庭的意义。
人类向往和平的原因
1.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向往和平的生活, 渴望没有战争烟云的天空。
人类向往和平的原因
2.和平的世界才是 美好的世界,才是 人类得以栖息和繁 衍的家园。
3.和平,是人类最 美好的愿望,是人 类世世代代追求的 目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平鸽
3.人类为了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进行了哪 些不懈的努力?
非法拥核国家:印度、巴 基斯坦、朝鲜
匿核国家:以色列、伊朗
弃核国家:阿尔及利亚、
阿根廷和巴西、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南

核武器
扩散
2011年美国的“9.11”事件 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
2008年印度孟买 连环恐怖袭击
恐怖 分子
拒绝战争,热爱和平, 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人类为了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的努力
(1)世界各国人民、 各国领导人和各种组织 为人类和平、美好的未 来而呼吁、奔波、无私 的奉献着。

关于朝鲜问题的词汇(中英文对照)

关于朝鲜问题的词汇(中英文对照)

以下是本人在准备一次口译讲座时收集的关于朝鲜问题词汇,仅供大家参考,英语是原文,中文是本人自己翻译的.金正日Kim Jong Il金日成Kim Il Sung金正南(金正日长子)Kim Jong Nam金正哲(金正日次子)Kim Jong Chol金正云(金正日第三子)Kim Jong Un李承晚Syngman Rhee全斗焕Chun Doo Hwan卢泰愚Roh Tae Woo朴正熙Park Chung Hee朴槿惠Park Geun Hye国防委员会the National Defense Commission朝鲜劳动党the Korean Worker's Party (KWP)朝鲜人民军the Korean People's Army (KPA)朝鲜外务省发言人 a DPRK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朝中社the Korean News Agency劳动新闻Nodong Sinmun朝鲜人民军报Josoninmingun青年前卫报Chongnyonjonwi锦绣山纪念堂(即金日成纪念堂)Kim Il Sung Memorial Hall 开城工业园区Kaesong Industrial Park金刚山Mount Kumgang新义州Sinuiju清津Chongjin板门店Panmunjom咸境北道North Hamgyong Province咸境南道South Hamgyong Province38度线the 38th parallel非军事区the Demilitarized Zone (DMZ)战争边缘政策brinksmanship美韩共同防御条约US-ROK Mutual Defense Treaty驻韩美军US forces in Korea (USFK)驻韩美军司令the Commander of US forces in Korea美韩联合司令部the US and ROK Combined Forces Command朝鲜半岛无核化the denuclearization of the Korean Peninsula朝鲜半岛核危机the nuclear crisi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宁边反应堆the Yongbyon reactor制造核弹to build a nuclear bomb彻底地、可核查地、不可逆转的弃核complete, verifiable, and irreversible dismantlement of DPRK's nuclear program核武器军备竞赛nuclear-arms race使用核武器作为最后的的威慑to use nuclear weapons as a deterrent of last resort 裂变材料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fissile materials核武器国家nuclear weapon states无核国家non-nuclear weapon states一旦拥有核武器once in possession of nuclear weapons放弃追求核武器to relinquish its pursuit of nulcear weapons澳门汇业银行Banco Delta Asia (BDA)"2.13共同文件"the February 13 Joint Document大浦洞-1导弹Taepodong-1 missile劳动-1型弹道导弹Nodong-1 ballistic missile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IAEA Director General Mohamed El Baradei朝韩部长级会谈Inter-Korean Ministerial Meeting朝韩关系inter-Korean relations韩国对朝鲜的阳光政策South Korea's Sunshine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称朝鲜是"邪恶轴心"国家to label North Korea as a member of the "Axis of Evil"阿里郎表演the Arirang performance (show)先军Songun (military first)to give priority to military affairs主体思想Juche (self-reliance)金日成被恭奉为永远的国家主席.Kim Il Sung was designated "eternal president".对金日成的个人崇拜the Cult of Kim Il Sung封闭王国the hermit kingdom朝鲜的常规军事力量是庞大的.North Korea's conventional military forces are sizable. 美国必须对朝鲜态度强硬.The US must be tough on North Korea.朝鲜正在考虑深化经济改革.North Korea is contemplating further economic reforms. 朝鲜坚持半岛无核化.North Korea is committed to the denuclearization of the peninsula.。

哪些国家拥有核武的国家

哪些国家拥有核武的国家

哪些国家拥有核武的国家近日朝鲜核问题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朝鲜之所以执着于追求核武的研发也是有其目的,核武器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发明的威力最强大的武器。

核武器又是拥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能够赋予核国家巨大的战争潜力和显赫的国际地位,现今明确拥有核武的国家只有8个,如果算上匿核国家和弃核国家也就18个。

下面给大家作下盘点,包括有核国家(5个)、非法拥核国家(3个)、匿核国家(3个)和弃核国家(7个)。

有核国家(5个)有核国家就是指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并被国际社会承认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被承认了有核国家地位的国家可以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攻击他国且不违反国际。

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只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才是被普遍承认有核国家地位的国家。

美国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离阿拉木郭多50英里的一片广阔荒芜地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92年美国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至此美国总共进行了1032次核试验。

2010年4月5日,美国政府明确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核武器储备报告,美国拥有核弹头数量7300枚,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3000公里。

俄罗斯1949年8月29日4时,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的中非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91年10月26日,苏联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留下的大部分核武器,并继续暂停核试验。

到目前为止,从苏联到俄罗斯已经进行了715次核试验。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世界核武器储备报告,俄罗斯拥有8000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射程为1.1万公里。

英国1952年10月3日,英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澳大利亚蒙特贝洛海岸外的一艘船上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2. 核不扩散体系中的几个困境
一方面,NPT存在的内在缺陷和不合理因素,使部分缔约国难以对条约保持完全的忠诚,非缔约国对条约也无法信服。另一方面,因核不扩散领域中国家利益和目标的分歧而产生的矛盾使核不扩散体系面临诸多困境。
第一,缔约国与非缔约国。对于非缔约国来说,尽管要承担国际社会的种种压力,但有种种好处和理由置身于核不扩散体系之外。比如,加入NPT可以得到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对一些国家来说并没有那么迫切和重要,NPT以外的国家可以免于安全保障监督措施而进出口核材料和核设施从而在核贸易上取得某种商业优势;在有核国家进行全面和彻底的核裁军以及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不愿意放弃核选择。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核武器扩散正是发生在这些非缔约国,而缔约国对此无能为力。
第二,核扩散的东北亚模式。2006年朝鲜自称进行了核试验,2009年又自称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暂时宣告失败。朝鲜是第一个退出NPT的国家,目前的核地位也最不确定。朝鲜拥核无论是出于安全需要(避免被先发制人打击)和政治考虑(维护政权生存)还是外交目标(与美国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利益(取消制裁、获得援助),都与美国有关。由于韩国和日本都有一定的核能力,且都与美国结盟,因此在朝鲜核问题彻底解决之前,东北亚地区进一步核扩散的危险总是存在的。但是,东北亚也是唯一存在一个多边机制(六方会谈)致力于缓和和解决核危机的地区,六方会谈对为其他两个地区核问题的解决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第五,权利与义务。在现有核不扩散体系中,有核国家与无核国家在权利和义务上存在不平衡和不平等。有核国家权利大于义务,无核国家义务大于权利。五个核国家合法地拥有核武器,从而在国际安全关系中处于一种优势地位,这具有质的意义,核裁军在很大程度上只具有量的影响。无核国家承担不寻求发展核武器的义务(即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得到的好处只是核国家提供核能援助的原则性承诺,也没有得到明确、具体和可靠的安全保证。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影响了NPT的履约质量。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哪些

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哪些
8 0 0 0 公里 。
中 国
1 9 6 4 年1 o , q 1 6 日1 5 时, 中国在 新 躺 罗布 泊核试 验 场成 功进行 了首次核 试验 , 成 为世 界上第
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 9 9 6 年7 ; q 3 0 日, 中国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 至此中国的核试验次数总
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 0 1 4 年度世界核武器储备报告, 美国拥有核弹头数 为7 3 0 0 枚。
俄 罗斯
1 9 4 9 年8 月2 9 H 4 时, 苏 联在 哈萨 克斯 坦 的米什克 瓦核 试验 场成功 进行 了首次 核试验 , 成 为 世界上 第二个拥 有核 武 器 的国家 。 1 9 9 1 年l O ) I - 2 6 日, 苏联 政 府 宜布 暂停 核 试验 , 苏 联 解 体 后俄 罗斯继 承了苏 联 遗 留下 的绝大 部 分核 武器 , 并继 续暂 停核试 验 , 至 此从 苏 联 到俄 罗斯共进 行 了7 1 5 次核试 验。 其 弹道 导弹 的射 程 为 1 1 0 0 0 公里 。 根 据 瑞典 斯 德哥 尔摩 国际和 平研 究所 公布 的2 0 1 4 年度世 界 核武器 储备 报告 , 俄 罗斯拥 有核 弹头数 骑为8 0 0 0 枚。
计 为4 5 次。 1 9 6 4 年l O J q 1 6 H 2 2 H  ̄ ' , 叶 1 同政 府 郑蘑 宣布 , 中国在 任何 时候 、 任 何情 况下, 都不 会首先
使用核武器。 中国至今未公市核弹 头的具体数 , 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 4 o o o 公里。
2 O l 7 - 9《 生命与灾害》 7
法 国
1 9 6 0 年2 月1 3 日, 法 国在 阿 尔及 利亚 撒 哈拉 沙 漠 中的拉 甘 核 试 验 场成 功进 行 了首次 核试 验, 成 为 世界上 第四 个拥 有 核武 器 的国家 。 1 9 9 6 年9 月5 日, 法 国政府 宣 布在 南太平 洋地 区永 久 停止核 试验 , 至此 法 国总共进 行了2 1 0 次 核试 验。 法 国拥有3 0 0 枚核 弹头 , 其弹道 导弹 的射 程为

核不扩散条约主要内容

核不扩散条约主要内容

核不扩散条约主要内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核不扩散条约主要内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核不扩散条约主要内容该条约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根据有关规定,条约有效期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审议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

中国于1991年12月29日决定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9日递交加入书,同时对中国生效。

1992年1月27日,法国决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8月3日正式把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批准文件递交美、英、俄3个签字国。

1992年12月根据47届联大决议成立199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审议和延长大会筹备委员会。

1993年5月─1995年1月共举行了4次会议。

筹备委员会为大会准备了临时议程和程序规则草案。

根据筹委会的建议,会议期间将成立3个主要委员会,第一委员会将集中讨论条约中有关不扩散核武器、裁军和国际和平与安全(包括安全保障)条款的执行情况;第二委员会的工作是讨论不扩散核武器、保证措施和无核区条款的执行情况;第三委员会将讨论关于条约国家不受歧视地发展、研究、生产及使用和平核能条款的执行情况。

由于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瑞典的反对,条约在1970年生效时,只有25年的期限,25年后是否继续延长,如何延长则要根据多数会员国的意见决定。

反对无限期延长的主要是“不结盟”国家和其它一些无核国家,如埃及、印度尼西亚、伊朗、墨西哥、尼日利亚、泰国、委内瑞拉等。

这些国家认为核国家没有履行条约里的一些重要条款,例如全面禁止核试验,停止生产可制造核武器的裂变材料,对无核国家承担安全保证,允许无核国家获取和平核能技术等。

“2·29协议”签署后的朝美较量

“2·29协议”签署后的朝美较量

并在 核安全峰会上鼓吹对朝鲜施压 ,为美朝 的新 一轮较量拉开帷幕 。 ( )提案重新在韩部署核武器 一
早在 21 00年 ,由 于 “ 安 舰 ” 和 “ 天 延
6月 1 日,奥 巴马宣 布将 对 朝鲜 的制 8 裁举措延长一年 ,奥 巴马说 ,朝鲜半 岛存在 武器级核物质 ,而且有 扩散 的可能 ,而朝鲜 当局 的行 为和政 策对美 国国家安全 、外交政
正恩执政后朝鲜 企 图回归 国际社会 ,对 内可
以安抚 改 革 派 ,对 外也 可 以增 强人 们 的期 许 。
二是显示金正恩 的强硬形象 ,维持政权 稳定 。签订 协 议 不 久 朝 鲜 就 进 行 了火 箭 发
射 ,表 明金正恩并不像他 的年龄一样稚嫩 和
软弱 。同时也表 明朝鲜可 以在签订协议 的情
止核试 验和远程导弹发射前面朝美两 国都加
了定 语 , 朝 鲜 外 务 省 发 言 人 的表 述 是 “ ① 在
数美 国保守派势 力在此 问题 上 的认知 。如果 朝鲜一旦拥 核成功 ,那 么美 国在朝 鲜半 岛重
进行有效 的朝美会谈期 间暂停核试验 、远 程 导 弹试射 和 宁边 的铀 浓缩 活动 ” ;而美 国也 加 了 “ 停 ” 两个 字 ,美 国 国务 卿希 拉 里 暂 对会谈 结果也只是持谨慎乐观 的态度 。由此 可知 ,朝鲜 和美 国对于朝鲜是否会彻底放 弃 核开发都心知肚 明 ,美 国愿意 同朝鲜签 订这 样 的协 议 应 该 是对 新 政 权 一 种试 探 性 的行 为 ,万一 奏效可 以给长期 陷于停 滞 的朝美关 系打一 针强心剂 ,这使美 国最终放弃援助不 与谈 判挂钩 的政策 。
己所 需的政 治资本 。 “ 2 ” 协议后 ,美 国在 经济、 军事、外 交等 多个领 域 对朝 2・ 9

最新世界十大核国家排名3篇

最新世界十大核国家排名3篇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武器在革新,“核”的可怕体现在广岛和长崎,还有世界十大核污染地区,想想太可怕了,最小的有核国家是哪个?看看十大有核的国家。

10.伊朗伊朗一直被各种各样的争议所包围,据说美国军队多次入侵伊朗的,查询是否拥有的核弹头,尽管如此,在伊朗没有任何具体数据可以证明的核力量,不过还是会怀疑。

9.朝鲜据说朝鲜拥有10枚核弹头这点很可怕,最小的有核国家,不过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各国对朝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8.以色列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国家,据说还与其他穆斯林国家一直存在问题,据说他们有近80枚核弹头,并没有此前外界所认为的200到400枚那么多。

7.印度据说有90到110枚核弹头,俄罗斯就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可能是俄罗斯提供的优秀的核弹头,1998年进行了数次地下核试验,之后宣称拥有核武,外界估计其约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内的核导弹。

6.巴基斯坦作为第二大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据说他们有100-120枚核弹头,据说是应对印度防御体系。

5.英国作为欧洲第大四人口大国,也是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英国军队寻求自己的国防安全,据说有225枚核弹头,作为全世界的金融中心.4.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中国制造了自己的核弹头,据说有近250枚核弹头,目前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核国家,而且在核大国中领先。

3.法国据说法国军队在其核武库中拥有近300枚核弹头,法国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52年法国政府提出发展核武器的设想,1971年法国在南太平洋群岛摩罗瓦环礁进行核武器试验。

2.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广岛和长崎的破坏,据说有7400枚核弹头,不过核弹的威力很大,据说在削减数量。

1.俄罗斯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拥有核的,据说有近8000枚核弹头,俄罗斯将单方面削减核武库,俄方已关闭了两家核武器工厂。

核武器是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危险的武器之一,其摧毁性不容想象。

国外主要有核国家核安全监管和法规体系概况及启示

国外主要有核国家核安全监管和法规体系概况及启示

I行业观察NDUSTRY INSIGHTS随着世界核能产业的发展,核安全监管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各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已建立起了行之有效、适合本国情况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和相关的法规体系。

国外主要有核国家核安全监管和法规体系概况美国的核工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美国已成为全球核工业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为了确保本国核工业的安全,美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其国防与民用核设施的核安全由三个独立的政府部门分别监管。

美国核管会(NRC)主要负责民用核设施和活动的安全监管,同时,国会规定能源部的一些非军用核设施和活动也受核管会监管;美国能源部(DOE)负责与国防有关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活动的核安全监管,其监管职责主要由两个部门分别承担,即环境、健康、安全与安保办公室(EHSS)负责对能源部的核设施和活动进行安全监管,国家核军工管理局(NNSA)主要负责安保、保密和应急管理;而国防核设施安全委员会(DNFSB)则作为独立于能源部的监督与建议部门,对能源部所属的国防核设施进行巡视,直接向能源部部长提出建议。

美国核法律体系的核心是1954年通过的《原子能法》。

围绕着该法,国会制定了一个管理核能发展的总体法律框架,范围涉及采矿、核材料、核设施、辐射防护、放射性废物管理、不扩散和出口、实物保护、运输和核第三方责任等。

该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核工业从联邦政府垄断核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体制过渡到私营企业也可以参与核材料的生产和利用的体制。

有关核设施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四个层次的法律法规组成:美国国会发布的公法,包括《原子能法》、《健康和安全辐射控制法》、《能源重组法》、《核不扩散法》、《核废物政策法》及相关联邦法规(CFR)等;能源部法令,即能源部为确保核安全而发布的一系列法令,分为政策、命令、通知、手册、导则和技术标准等类型;国防部法规,旨在确保核武器安全,例如国防部指令3150.2“国防部核武器系统安全计划”;各军种颁布的核安全指令、指南和标准等,是由各军种根据各自核武器系统安全的特殊要求颁布的实施性文件,例如海军和空军《核武器系统安全设计与评估标准》。

关于邓稼先的精选观后感作文800字5篇

关于邓稼先的精选观后感作文800字5篇

关于邓稼先的精选观后感作文800字5篇关于邓稼先的精选观后感作文800字1看完影片《邓稼先》,我端坐良久。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他的同学,但我觉得邓稼先身上有比诺贝尔奖更沉重的东西在里面。

邓稼先先生走的太早了,他只有62岁,这正是一个科学家,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位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长期领导集体攻关经历的科学家来讲这正是一个黄金年龄段,但是他却走了。

他虽然走了,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片中有这样一段镜头:邓稼先对工作无疑是全身心地投入的。

在一次航投试验的事故中,邓稼先独自一人前去爆炸区检查,到达投弹落点时,他发现原来是降落伞没有打开,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了。

他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随后又惊恐万分地扔掉了碎片。

作为核专家,他当然知道手捧原子弹碎片的危险性,那么强烈的核辐射,对身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他敢于手捧原子弹碎片,解释只有一种,那就是太投入了,他完全忘了这些基本常识。

他又惊恐万分,他知道,他的生命不长久矣。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先生的成就,使他本可在美国享受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1950年10月,他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怀揣报国之志,回到了百度待兴的新中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

他从1950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邓稼先,至1958年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但为了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光荣、伟大的工作,他无比激动而又喜悦地走到了原子弹设计研制的第一线,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感受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等等。

一讲朝核

一讲朝核

拥核国家:1.2.度,1974年成功试爆原子弹。

巴基斯坦,为了应对印度的威胁,在1998年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朝鲜,2017/9/3 进行了第六次核试验,外界猜测,朝鲜大概已经拥有了2到3枚核弹头。

3.以色列,犹太人。

伊朗,大概还没有,但是估计快有了。

日本,完全有能力生产核武器。

4. 弃核国家,停止研制和放弃核武器的国家,例如:阿尔及利亚,阿根廷,巴西,南非,前苏联除俄罗斯之外的几个小国家。

朝鲜2—3 枚核弹头巴基斯坦15—25 枚核弹头印度65 枚核弹头以色列64—112 枚核弹头日本现在估计没有,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就造出30—100枚核弹头英国225 枚法国300枚可否感觉到一丝恐惧,一枚核弹头就能灭掉全世界,这些国家少则几十枚,多则上百枚,威胁还是非常大的。

但是,大家知道美国,俄罗斯有多少核弹头吗?我告诉大家美国有7500枚俄罗斯有8000枚小巫见大巫中国尚未公布。

朝鲜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经过?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影响?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一个小国凭什么能发展核武器?第一大来源,是苏联在50-80年代的援助此时的苏联,尚无意帮助朝鲜研制核武。

区分核能力与核武器:和能力是一种运用方式,比如核电站,核动力等等,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意大利等等,有高科技的技术群,就能发展核能力,核能既可以民用,可以发展工业,当然也可以发展军事力量。

苏联此时就是帮助朝鲜发展核能,一些基础的能力,能源用来基建,但绝非是核武器。

60年代中苏交恶,给朝鲜核武发展带来了良机。

中国既要发展核能,也要发展核武器。

1964年,金日成曾致函毛泽东,主张具有血盟关系的中朝两国,应共同拥有核武器制造技术,但毛泽东拒绝了金日成的要求。

中苏两国之间搞“等距离外交”。

转向苏联寻求核武技术支持,苏联亦有意以核武技术为饵拉拢朝鲜。

默认朝鲜为核武器国家,选项是否存在

默认朝鲜为核武器国家,选项是否存在

默认朝鲜为核武器国家,选项是否存在近些年朝鲜一直声称自己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而国际社会坚决反对朝鲜拥核。

9月1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就半岛局势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不会承认朝鲜是有核国家,中国解决好朝核问题的决心是坚定的。

明明朝鲜拥有核武器,并通过六次核爆炸试验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承认呢?最近,有美国学者如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史文(Michael Swaine)、斯坦福大学的核科学家赫克(Siegfried Hecker)就提出,短期内对朝政策的重点应是危机管理,而不是全面无核化。

学者的这些表态给人们带来疑惑:这是否意味着国际社会要默认朝鲜的核武器国家地位呢?从已有的国际实践看,曾经出现和现实存在的拥核国家的核地位大致有四种:一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核地位,二是印度2008年之后取得的事实核地位,三是巴基斯坦的事实核地位,四是南非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不同核地位。

原则上讲,如果要在国际上赋予朝鲜核地位,依国际社会现有智慧,恐怕也只能从这几种选项中选择,而从国际核不扩散的制度、规范以及过往实践可以看出,“默认”并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那么简单。

五个常任理事国的核地位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第九条,核武器国家(nuclear-weapon state)是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了核武器或其他核装置的国家,其他国家则都是无核武器国家(non-nuclear-weapon state)。

这是一个法律和政治上的定义,规定了缔约国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比如,《条约》第四条规定,无核武器国家有不受歧视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第三条规定,无核武器国家的一个义务是在核能利用方面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通常称作安全保障)。

换言之,无核国家所有的核活动都必须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之下,即“全面安全保障”;核武器国家则可以根据自愿将部分核活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之下,不必将其核武器研发活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之下,但也需承担核裁军的义务。

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

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

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商业文化似乎取代了主流文化并有顽强的生命力,可是人心却无所归,又是所求何来,一边在迷茫的追逐中找寻方向,今天作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五篇,供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1今天下午我看了中央六套的电影《邓稼先》,换到这个台的时候看到了电影名就停了下来!看的过程中我也是两次落泪!一次在他看女儿的时候的父女道别,一次是在妻子26年里首次到基地看他的时候的携手!谁没有儿女情长?他为祖国为人民在奉献的时候,只能把这些深深埋在心里!不知疲倦的工作,带领着同行战斗,直到两弹的试射成功!他的选定目标不放松,对人真诚,对同行、对身边人的爱深深的感染了我,至死之时还念念不忘给国家提核武器发展的方向和保持效果和优势的建议,他的事业是连续的永恒的!这是他的追求,也是大爱#试问今天,还有多少人还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奉献祖国,奉献他人#到处充满着欺骗和精明以及商业的化的操作,这些背离了精神价值和人文尊严,如果前人也这样做,民族尊严和发展的环境早已不复存在,今天所谓的幸福何在?他们原本会有所谓更好的生活,却又何必如此呢?在落后的情况下,有些事实在是不能等的,更需要发挥协作,才能保证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尊严自信!前面错一步后面一大步!前面慢一步,其后不可追!人人奉献一点就不止一点!就是现实考虑也会惠及自身!但可悲的是在个人利益方面没人愿意等,都是争先恐后的先进分子,都是自发自动!一边在空虚中继续前行!现在的人不缺乏自信更不缺乏个性,还不缺乏这样做那样做的理由,和顺应社会主流的聪明!但最缺乏的就是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和为民族国家计的使命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不要做失去的一代!就说这些吧,总之我深刻怀恋邓稼先等为国为民不计回报的科学家们,他们是伟大的,留给后人最大的就是精神财富和民族自豪!一个人不要生的伟大,一定要活的明白有方向!谨以此观后感怀念邓稼先等祖国伟大的奉献着,坚定人生的践行者!谢谢!邓稼先个人事迹观后感范例2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邓稼先》。

中国形势与政策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中国形势与政策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最近,由于朝鲜核问题引发的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貌似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使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半岛之上。

由于朝鲜半岛的局势悠关我国的利益,致使网络上、论坛中,针对半岛局势和朝核问题的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颇为使人莫衷一是。

为此,本人把对半岛局势和朝核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分析整理成文,真诚地与各位进行探讨和交流。

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我们可以从相关各方的不同视角,不同的利益关切入手,来详细分析各方应对朝鲜半岛各种不同局势的政策和利益目标。

我们就直接尝试着从对朝鲜的理解和分析来审视半岛局势和朝核问题。

朝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度,其特殊性在于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时常纠缠不清,使得很多事件如果光从朝鲜的国家利益出发去试图解释的话,往往会叫人非常困惑。

从朝鲜一贯的宣传和发表的声明以及一些重要的政策上看,它似乎在现阶段将确保国家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然而,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朝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中俄,尤其是中国进行实质上的结盟,并努力使这种实质上的同盟关系维持在一种较高的水平上,哪怕为此牺牲一些利益也在所不惜。

原因很简单,朝鲜无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凭借自身实力来维护家国安全。

反观如今的朝鲜与中俄的关系,仅仅只是表面的同盟关系,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貌合神离。

这只能说明,朝鲜在现阶段根本不担心国家安全问题。

宣传中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实际上是一个彻头彻尾彻骨子的伪命题。

而根据这一伪命题衍生而来的一系列政策,其目的又是什么呢?也很简单,极度渲染外部敌人的强大而实行的先军政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集权;大力倡导的主体思想可以禁锢民智,压制不同声音,既便于集权,也便于树立领袖的威信;而发展导弹和核能力,对内可以将领导人的历史定位和个人威信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外可以用于与各大国进行讨价还价,获取利益。

而领导人的集权度越高,个人威信越高,就越方便于权力的传承。

站在家族利益的角度,还有什么比集权、威信、利益和权力传承更有意义的呢?再来看看朝鲜的对外政策,不仅缺乏明确而连贯的政策,而由这些政策所体现的坚定不移的国家意志更是无从谈起。

为什么国际社会没有要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弃核,并对他们实施制裁?

为什么国际社会没有要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弃核,并对他们实施制裁?

为什么国际社会没有要求印度、巴基斯坦、以⾊列弃核,并对他们实施制裁?以⾊列1968年,以⾊列成为仅次于五个核⼤国,第六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虽然已经开始探讨如何控制核武器的扩散,但是核不扩散机制还很不健全,甚⾄五个核⼤国之间都没有都没有达成共识。

虽然美国当时没有阻⽌以⾊列拥有核武器,如果事后美国想逼迫以⾊列销毁核武器,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但是,由于以⾊列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以⾊列拥有核武器,就会象毒刺⼀样插在中东地区的⼼脏地带,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

因此,美国和西⽅国家并没有主观意愿逼迫以⾊列弃核,更不能对此进⾏经济制裁。

印度1998年印度进⾏核试验,⽴即成为当时国际社会的重⼤事件。

五个核⼤国的⾸脑在第⼀时间碰⾯,决定不承认印度和巴基斯坦核⼤国的地位。

虽然⼝头上五个核⼤国⼀致要求印度放弃核武器,但是并没有达成逼迫印度弃核的具体措施,也没有像对待伊朗等国⼀样,对印度实⾏经济制裁。

印度逃过经济制裁,主要还是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

美国和西⽅国家希望印度发展壮⼤起来,成为亚洲⼀极,与⽇本⼀道,遏制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

⼀个拥有核武器,更加⾃信的印度,当然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当然,印度也是⼀个有相当规模的国家,进⼊新世纪之后,印度经济再次起飞。

以现在印度的经济规模,国际社会再想对印度进⾏经济封锁,逼迫其放弃核武器,已经不⼤可能了。

巴基斯坦美国希望印度遏制其他国家,⾃然别⼈也希望有⼈遏制印度。

印度进⾏核试验之后不久,巴基斯坦也进⾏了核试验,⽽且技术⽔平更⾼,开展的是可以引爆氢弹的,⽤浓缩铀原⼦弹。

既然五个核⼤国不能达成对印度的经济制裁措施,也就不可能在制裁巴基斯坦问题上达成⼀致。

反观近期⽐较热的伊朗没有⼤国的直接庇护,⼜有以⾊列的步步紧逼,伊朗拥有核武器⼏乎没有可能。

296评论李姓先⽣国际问答达⼈ 05-12 12:28749赞踩⽬前世界上除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之外,还有三个国家事实上也拥有核武器,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默认。

核不扩散条约意义

核不扩散条约意义

核不扩散条约意义《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1月7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共11款。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核不扩散条约意义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核不扩散条约意义考虑到一场核战争将使全人类遭受浩劫,因而需要竭尽全力避免发生这种战争的危险并采取措施以保障各国人民的安全。

认为扩散核武器将使发生核战争的危险严重增加。

根据联合祠大会要求缔结一项防止更广泛地扩散核武器的协定的各项决议,承诺进行合作为应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和平核活动的各种保障措施提供便利,表示支持进行研究、发展和其他努力,以促进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制度范围内应用下述原则,即通过在一定战略地点使用仪器和其他技术有效地保障原料和特殊裂变物质的流动。

确认下述原则:一切缔约国,不论是有核武器国家或无核武器国家,均能为和平目的而获得和平应用核技术的利益,包活有核武器国家由于发展核爆炸装置而可能得到的任何技术副产品,深信在促进此项原则时,所有缔约国均有权参加尽可能充分的科学情报交换,以促进为和平目的而应用原子能的发展,并且单独地或与其他国家合作,对促进这种发展作出贡献,宣布它们的意图是尽早实现停止核军备竞赛和着手采取以核裁军为目标的有效措施。

敦促所有国家为达列这个目标而进行合作,回顾到一九六三年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的各缔约国在该条约序言中所表示的谋求达到永远停止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并为此目的继续进行谈判的决心。

愿意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及各国间信任的加强,以利于按照在严格和有效的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条约停止制造核武器、清除其现有全部储存并从国家武库中取消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回顾到按照联合国宪章,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或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其他方法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并且.回顾到要尽量减少把世界人力及经济资源用于军备,以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建立与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武器的前进步伐。利比亚所拥有的弹道导弹的射程为300公里。
弃核国家(停止研制或放弃核武器的国家)
●阿尔及利亚
1991年西方发现他们正在建设一个能够生产武器级核原料的核反应堆。后来
阿尔及利亚同意把反应堆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之下,并加入了《核不扩散
条约》。
●阿根廷和巴西
两国在80年代曾经实施核武器发展计划,但在1990年后停止了核工程。两
直是前功尽弃苏联军备竞赛的主角,但目前俄罗斯核弹头的数量正在不断削减,
现拥有22000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1000公里。
●中国
1964年开始进行核试验,外电报导的试验次数总计为45次。目前在核大国
中,只有中国向全世界保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外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核能力的估
计为:拥有450枚核弹头;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1000公里。
结果表明,伊拉克在核武器发展上已经步履维艰。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公
里。
●朝鲜
1994年同有关方面签署了一项协定,宣称停止核活动,但目前美国等国家怀
疑朝鲜谋略撕毁协定。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000~1500公里。
●利比亚
美国一直认为卡扎菲致力于拥有核武器,但联合国对利比亚的禁运行动阻碍了其
●印度
第一次核试验是在1974年进行的,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又
在西部博克兰地区进行了5次小当量的核试验。印度拥有的核弹头总数为65枚
左右,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
●巴基斯坦
1972年开始秘密研制核武器,力图与印度抗衡。1990年以来,美国的制
载政策使巴基斯坦发展核武器的步伐被迫放慢。1998年5月28日,巴基斯
年法国在太平洋海域进行了6次核试验、引起很多国家的强烈不满。随后法国宣
布将永远停止核试验。法国拥有500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5300
公里。
●俄罗斯
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而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二个进行核试验的国家。从前苏
联的第一次核试验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共进行了715次核试验。核武器以往一
世界有核国家、匿核国家和弃核国家
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在20天之内相继进行了10次核试验(印
巴各5次),从此,印度和巴基斯坦也跨入了“核门槛”,成为有核国家。印
巴的行驶径不但令世人为之震惊,而且再一次提醒人们那使千百万人魂归西天
的核幽灵仍然在地球上徘徊。
当今世界与核武器有关系的国家可分为三类,即有核国家、匿核国家和弃核国
家。追寻核武器的踪迹,有助于我们认清有关国家的历史责任和彻底销毁核武
器的未来前景。
有核国家(公开承认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
1945年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到目前为止,美国总共进行了1030次核
试验,比其他国家核试验次数的总和还多。美国总共拥有72070枚核弹头,
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3000公里,能够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
●英国
1952年进行首次核试验,到目前为止总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英国拥有
380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2000公里。
●法国
1961年进行首次核试验,总共进行了210次核试验。1995和1996
国已经签署了一项使拉丁美洲成为无核区的协定。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
1991年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的一些核武器就留在了这几个国家。后来,它们
同意拆除这些核弹头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
●南非
在世界上发展核武器的国家中,南非是唯一的自动放弃核武器的国家。1991
年,德克勒克政府拆除了南非的核武库并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列再次声称它不会最先把核武器引进中东地区。以色列可能拥有64~112枚
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扩散条约》的签约国,但美国认为它正在运用核能工程发展核
武器。伊朗的弹道导弹的射程为500公里。
●伊拉克
自从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被迫接受严厉的武器核查,联合国的核查
坦又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目前巴基斯坦可能拥有15~25枚核弹头,其
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
匿核国家(涉嫌秘
密研制核武器的国家)
●以色列
有人认为,以色列曾经进行过一次地下核试验。但在印巴连续进行试验后,以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