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f9ae7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c.png)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区位的含义区位包含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指某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区位的含义可简单理解为位置和分布。
2.产业活动的类型与区位条件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
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如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的沿海地区,濒临深圳湾和大鹏湾,与珠江隔珠江口相望,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京九、广九两条铁路的枢纽处。
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影响,深圳发展相当迅速,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很多,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
如影响橡胶种植的主要区位条件是气候;影响石油开采的主要区位条件是资源;影响甜菜制糖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原料;影响面包制作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影响软件开发的主要区位条件是技术力量;影响普通服装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廉价劳动力。
产业活动的类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表3-1所示。
条件的影响显著。
而工业生产同农业的生物生长过程不同,工业生产主要在工厂里进行,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像农业那样大,它一般不受季节和地带的约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生产比较稳定、可靠,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并且除了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多数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进行连续生产,即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在地域上具有灵活性,在季节上具有连续性。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人类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能量、资金和信息,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主要是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和科技与信息联系。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类型》教案.doc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类型》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50271cfdaef5ef7bb0d3c48.png)
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高考目标定位】1、农业区位因素。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世界和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考纲知识梳理】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2)商贸联系:区际贸易、国际贸易。
(3)科技与信息联系。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构成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自然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2、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3、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4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方法技巧】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条件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
例如,地价的高低与距离城镇的远近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其农业成本越高,因此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作物或禽畜品种,如乳牛、花卉等对交通运输的要求高,应接近城市或沿交通干线分布。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775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7.png)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湘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掌握产业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的关系3.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4.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概念解释和案例分析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探讨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活动:介绍地理是什么,为什么学地理。
学生活动:听讲并理解。
2. 新课讲授(40分钟)(1)什么是产业区位因素?•产业区位因素是指由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生产技术和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决定下来的一种经济区域。
•影响产业区位因素的因素主要包括水、电、路、煤等资源、市场和交通等。
(2)产业区位因素与地域联系•产业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密切相关。
地域面积越大,交通、路网等区位因素越丰富,产业的发展越快。
•产业的规模发展,对交通区位的的依赖性越强,越需要在区位因素方面寻找优势。
•区位因素和地域联系,共同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走向。
(3)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分布差异•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达,先进技术多用于东部地区,工业密集区主要位于长江口、珠三角等地方。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经济发展也较快,在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山地和沙漠资源得天独厚,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区位因素相对比较优越。
3. 案例分析(30分钟)(1)中国煤炭行业区位优势分析•中国是煤炭大国,国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
•这些区域都与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干线紧密联系,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东北地区是煤炭主产区之一,新疆是煤化工产业的主题产区,山西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龙头产区。
(2)中国医药产业区位分析•中国医药产业在东部地区发展较好,上海、江苏等地区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50%以上。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知识导航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知识导航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e5d0e7bb4cf7ec4afed0ff.png)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知识梳理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
2.通常,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二、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
1.生产协作⎪⎩⎪⎨⎧如汽车的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
如布匹的生产过程的联系,某种产品多道工序之间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的经常化系企业之间科技与信息联的网络化系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电子商务加速发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广泛普及(⎪⎭
⎪⎬⎫321 4.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间的联系→产业的空间集聚→工业地域−−
→−布局尽量发挥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优势
知识导学
注意区分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不同。
各种产业活动正是由于各种地域联系才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
疑难突破
请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
剖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是由于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的作用,是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在空间上的表现。
形成过程可以用图
31
图3-1
变式训练造船工业需要大量的钢铁原料,需要接近钢铁工业部门,同时,造船工业的产品不易运输,需要布局在市场产地。
答案:。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53d0684afe04a1b071dea6.png)
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材分析就整章而言,本节内容是后面三节内容的概述,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后面三节是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应用。
同时本节由三部分组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第一部分是连接第二章城市区位和本章产业活动区位的一个过渡,同时后面会具体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我认为可以简单处理,让学生们了解各种产业活动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即可。
第二部分紧接着第一部分,因为不同地区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方面的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的产业活动类型不同,因此会发生地域联系。
其中生产协作联系作为重点进行探究,尤其是多道工序之间联系,所形成的工业集聚是第三部分工业地域的基础。
而第三部分,从标题可以明确看出,学生要“理解地区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生是面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理科学生,因此难度处理上相应简单化,不必达到高考课程标准的难度。
此外类似于技术扩散的方向与贸易流向相反,这样的知识点,教材以阅读形式给出,作为了解即可,课时原因并未细化处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联系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深圳市区位条件”案例,回顾区位概念,引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3.利用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环节。
4.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各项活动做准备。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3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3c09ec5725c52cc58bd6beb6.png)
(2)读图选择。
①以上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B.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②以上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工业地域布局,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总结】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是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哪种产业活动都和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相联系,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生存发展为目的进行的。在人类的产业活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进行都必须要有一定的区位条件,而各类区位条件又是由相应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组合而成,认识了解各地发展工农业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对于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生产上有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
7、现代物流业的产生是为了()
A、提高经济效益B、便于经济协作
C、满足区际间物质流动的需要D、便于信息联系
8、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的需求下降
A、abcd B、abc C、acd D、abd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正确的)
1.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4湘教版必修2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4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61e88c4eefdc8d377ee3229.png)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分析、加工、整理地理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能够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农业等的区位条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用全面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
难点: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法指导】启发式、图片展示、案例引导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能说出一些形容我们中华民族的词吗?(勤劳、勇敢、善良、热爱和平……)我认为还应该加上“智慧”。
我们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不说僧一行测量经线长度,也不说古代的天文观测,四大发明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总结了许多智慧型的谚语,农谚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们某某地区有这样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这句话说明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密切,农业生产必须做到不误农时。
当然不仅农业,人类的各种产业活动都会受到多种区位因素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区位呢?正文:阅读P50材料,思考:什么是区位?(在城市与环境一章中有所涉及)区位包含两层含义:1地理位置(位于哪里)2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与哪些因素或条件有关)举例讨论你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一般会选择哪里?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就近选择合适的地点,以节省时间和金钱。
探究:材料明前龙井茶我国的“明前龙井”茶,是某某某某龙井村用每年清明前采摘的新茶精制而成的,它以色香味俱佳而驰名世界。
日本茶道研究者曾将此茶种带回日本精心栽培,但始终没有种好。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农业生的区位与自然条件联系最为密切。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0962e54a7302768f9939e2.png)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本章规划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人类在这些区域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产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资源,人通过各种产业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另一方面,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区域建设中,人类如何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本章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阐述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运用许多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
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2课时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2课时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时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教学难点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_1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_1](https://img.taocdn.com/s3/m/9ba69d3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f.png)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深圳“东方风来满眼春”,引出柬埔寨小深圳“春天的狂想曲”观看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小视频情境导入,引出特区二字,为下文埋伏笔过渡正如视频中所说,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已经成为投资热土,结合视频和资料,同学们说一说西港特区有哪些投资优势?教学环节二:自主学习提供西港特区的有关投资方面的资料从材料中提取重点内容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教学环节三:合作探究根据投资优势及提供的材料,合作解决问题农业:1.柬埔寨发展水稻种植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上等的茉莉香米种植区在哪里?有是那么特殊的自然条件?服装加工厂:服装加工厂迁移到西港特区的可行性并说明原因。
商业、服务业及周边产业:根据当地现状,给大学毕业生提出建议,并说明原因。
小组合作,代表回答问题对农业、服装加工厂、商业服务业三种不同的产业活动的区位分析,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不同的产业活动特点不同,区位条件也不同。
教学环节四:巩固根据书本P50P51,结合活动答案,填写表格巩固加深过渡产业活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产业活动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地区。
生产活动往往因某些因素使得地区和地区之间发生联系,这就是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中不同的环节也会体现不同的地域联系。
教学环节五:案例讲解、完成概念图通过对昆洲制衣厂生产、销售、研发环节,利用过程图,讲解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根据案例,结合书本P55P56完成概念图利用案例和过程图,将抽象的只是形象化,并利用概念图,将知识点串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联系课堂小结: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产业活动要根据其特征选择相应的区位因素,地区的发展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尽可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开展产业活动,发展地区经济,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8cf8c083c4bb4cf6ecd110.png)
第一节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区联系1.经过对现实案例的剖析 ,记着区位的定义 ,学会剖析影响各样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联合生活实例记着商贸联系的含义及主要环节;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3.经过剖析家产活动地区联系的四个方面,能够对详细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研究和评论,培育研究问题的能力。
4.理解工业地区在布局上要发挥地区优势,就地取材 ,扬长避短。
一、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家产活动 :现代家产活动种类众多,包含农业、①③等 ,以及它们的部下部门。
2.家产部门与自然环境的联系(1)农业和④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亲密。
⑤的生产活动 ,都离不开必定的自然条件。
石油开采活动的区位就遇到⑦、交通运输业、②、林业、⑥情况的限制、金融业、、渔业,并遇到⑧的影响。
(2)工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由于工业生产所需的原资料、零零件、能源和⑨来自四周八方。
(3)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这些家产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⑩。
二、家产活动的地区联系1.必需性 :的地区差别;的不均衡。
2.方式(1)生产协作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之间的联系。
相对独立的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2)商贸联系区际商贸联系 :为知足区际物质流动的需要,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联系 :影响国际贸易联系的要素有关税、、制度的差别等。
(3)科技信息联系目的 :正确掌握市场动向, 实时获取技术创新的信息。
互联网的作用与意义:实现了公司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公司之间科技与信息联系的,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与经济效益 , 增强发展后劲。
三、就地取材 ,扬长避短1.方向 :要与当地的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2.要求 :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 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建设规模较大的。
1.有生产协作联系的工业、公司之间只好集聚不可以分别吗?2.现代物流业有哪些方面的优胜性?研究一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互动研究 ] 1.读图 ,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教案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教案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0b3590a8956bec0875e3c0.png)
思考并回答教师提问,并举例说明。
马云的成就、诺基亚的失败
通过联系实际,明确产业活动中的科技与信息联系,了解互联网对于获取信息和科技的的重要作用。
环节
活动探究(一)
小组探究学习:
1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2划分4-6人学习小组
3教师点评、补充。
4出示参考答案
(注:第(1)题3分钟,第(2)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1分钟,第(3)题讨论完成4分钟)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的第一节,本节内容是综述,是学好后三节的基础,看似没有关系,却无处不在。课本内容主要讲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的三种方式,内容较为简单,但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对具体案例进行探究与评价是难点,也是能力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应该是明确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并能进行区分,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对具体案例进行探究与评价,明白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影响。
1小组探究讨论,将答案写到学案上。
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质疑补充
3.其他学生补充完善答案
课本第53页图3-4,课堂导学案活动探究第2题
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各个方面,能够对具体的地区或案例进行探究与评价,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达标检测
教学目标
测试题目内容
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课堂导学案活动探究第2题(1),
小组探究学习:
1划分2-3人学习小组
2教师点评、补充。
3出示参考答案
小组探究讨论,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将答案写到学案上。2.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质疑补充3.学生补充完善答案
完整版高中地理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
![完整版高中地理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e8880d9192e45361166f5ae.png)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课题第三章地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课型新讲课课时 2 1. 认识产业活动的种类 2. 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特色、区位条件学习目标3. 认识地域联系,包含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和信息联系4. 就地取材、扬长避短。
要点难点产业区位条件剖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剖析。
讲课方法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师生互动、展现交流等讲课过程课堂一知识回顾:地球上的地域有大有小,进行着各样各样的产业活动反思:二新知识学习:【自主学习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企业选址考虑的要素:原料地、和开销市场,能否切合所在地域的、以及生产活动关于的影响。
2.现代产业活动种类:主要包含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
3.产业活动区位特色影响要素:产业活动所拥有的区位特色与产业部门特色和亲近相关。
4、各样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生独立完产业部门与自产业种类原因成,在然环境的关系课本上最为亲近农业矿业做好标记,并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工业记忆相关知识。
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商业服务业这些产业活动的区位主要指向开销人群4、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辗转移(1)定义企业将产品的生产的部分也许所有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域。
(2)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3)影响要素:劳动力(数目、素质);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的投入);市场要素。
【合作研究一】阅读教材P51—P52 的相关内容。
议论以下问题:(1)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色。
(2)深圳迅猛流行的主要原由是什么?(3 )为何深圳充满了发展活力?【自主学习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的种类:(1) 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 纵向联系) :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是另一道工序生产所需的原料。
(2) 零零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横向联系):由多家零零件生产单位供应不一样样的零零件给同一产业品生产单位,零部件生产单位间没有直接联系。
2.商贸联系(1). 分类: 商贸联系可分为一国范围内的区际贸易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4f4e17bd64783e08122b2e.png)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蔡兵辉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1.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教学难点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教具准备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课件展示:目前我国东西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中国提出开发西部的伟大策略.图中所示是我国“十五”期间提出的四大工程.请思考并讨论:中国为什么实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生(讨论后回答)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资源调配措施.师回答得很好.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通过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导致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板书:二、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生产协作推进新课[合作探究]课件展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的精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生观察图片,并结合P53~54的相关文字,思考并回答:生产协作和联系有哪几种方式?师通过看图片,我们知道,服装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那么生产协作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生由各道工序或由若干具有生产联系的工厂来完成,或由一个工厂的若干车间来完成,他们之间存在着生产协作联系.师生产协作有时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有些不是,如汽车的生产过程,那么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生产联系呢?课件展示: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生汽车的生产过程,它们的产品共同成为另一种产品的零部件,表现为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活动探究]师同位协作,认真分析教材P5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思考讨论后回答: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生1该镇服装产业主要是来料加工,应该属于劳动力指向型,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体系.生2在生产上既体现了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又体现了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生3影响包括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有利方面:利于安置劳动力,增加当地的外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方面:图样、订单、原料、设备从国外进口,本地主要以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低,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理解得很透彻.有些产业活动,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要依靠其他相关的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如钢铁生产.师请同学们读教材P53~P54,并结合图片了解钢铁生产过程.同时讨论回答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怎样的生产联系?生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较长,工艺复杂,各道工序之间衔接密切,存在产品上的联系,有关的车间或工厂分工协作,形成连续的生产链.师(精讲)回答得很好.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相互接近的工厂,不仅包括从事钢铁生产各道工序的工厂,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等,还包括与钢铁生产有联系的工厂,如氧气厂、修配厂等,再加上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等,往往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如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上海的宝钢.钢铁产品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阅读教材P54:宝钢集团公司(学生速读教材P54小栏目,了解我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集团公司.)(拓展提升)同位合作,思考并讨论,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生合理.因为汽车的零部件很多,所以由很多工厂供应,不同工厂之间相互协作生产,这样可降低生产成本.师(强调)美国福特公司为了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把有供销关系的工厂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公司,零部件遍及15个国家.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来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师(承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板书:(二)商贸联系课件展示:纽约的华尔街香港的一个股票交易所生欣赏图片,读教材P55的相关文字,了解:①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②为什么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③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务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问题探究]师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生商贸联系可分为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它们主要区别是:区际贸易是本国范围内,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师不错,那为什么区际贸易联系比国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生存在关税、货币汇率、制度的差异,所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活动十分明显.师对.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应运而生.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现代物流过程中商贸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课件展示:教材图3-8生(观察图片,然后回答)基本环节有: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师正确.那么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有哪些?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着促进作用.师(承转)商贸联系是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通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快捷.板书:(三)科技与信息联系课件展示:我国温州制鞋业相当发达,大大小小的鞋业近万家,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新潮流:公司甲:派人去香港、意大利进行市场调查,并购买外国皮鞋作为参考资料.购买一双正宗皮鞋需要上千元人民币,出国一趟耗资几万元,往返十几天.公司乙:利用国际互联网,他们通过网站提供的服务,很快得到了很多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款式鞋子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该公司很快研制出符合国际潮流的鞋子,并投入市场.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两家公司不同的做法说明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获取信息,把握市场动态,抢占市场先机,促进企业的发展.师(强调)答得非常好.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竞争胜负的重要手段之一,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在市场上就能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课件展示: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示意图电视会议师请同学欣赏三幅图片,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了促进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发展,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生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如:网上购物、远程教学、网上医院等.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频繁、方便地参加电子会议,在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公告板上发表最新的思想,最新的论文,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师这位同学知道得真多,回答得很好.科技与信息联系,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使得不同企业能够交流和共享资源,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企业之间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经常化,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阅读提升)技术的地域扩散学生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读教材P56的小栏目“技术的地域扩散”,了解技术地域扩散的三种形式.师技术的地域扩散,一般有哪几种形式?生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师对,近邻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强度逐渐减弱.那么什么叫等级扩散、位移扩散?生等级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起点,按照一定的等级顺序的逐步扩散.比如,某些高新技术先在大城市传播,再扩散到中小城市.位移扩散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域.师(对学生所答问题进一步总结强调.)师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了技术和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中国具有人才优势,中国市场潜力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课件展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师(承转)为了加速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具有生产协作的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进而形成工业地域.板书:(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师现代工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往往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请思考: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生读教材P57第二自然段,然后单独回答.应遵循的原则: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师(强调)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无论是规划建设的工业新区,还是需要改造升级的老工业基地,都要遵循这一原则.那么工业地域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生工业地域布局,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域区位、科技人文等资源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师(补充强调)回答很好.经济较落后的地区,由于资金、技术条件限制,只有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初步的加工工业,像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等.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工业发展潜力小,地域布局时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扬长避短,这样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规模大.师请阅读教材P58小栏目“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了解以下问题:(1)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2课堂小结人类在不同的区域进行着不同的产业活动,区域资源、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进行,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方式进行交流,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运转自主的整体.人类在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的同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以促使区域的持续发展.板书设计第2课时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一活动与探究课题的题目:调查家乡的工业区位条件.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你所居住的地区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2.家乡交通运输和劳动力状况.3.主要工业部门和生产情况,影响他们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实地考察、访问、查阅资料、网络查询等.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资料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合作撰写一份加速家乡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活动与探究二活动与探究课题的题目:调查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分析该工厂与哪些地区(或部门)存在商贸联系?活动与探究的内容:①了解这家工厂的原料(或零部件)的来源,该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售市场.②分析该工厂与其他地区(或部门)存在怎样的商贸联系.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活动与探究的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同学间相互交流。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
![湘教版必修二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710baa102de2bd9605888f.png)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是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产业活动区位条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区位的概念,明确区位条件选择的重要性,并掌握不同产业活动的理想区位条件。
不仅使第二章《城市规划》知识运用地更加完善,更使对第二课时《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知识铺垫,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产业布局紧密的联系起来,尤其体现在企业选址等方面,因此教材体现出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材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了解到地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实用性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任务概述1、情感目标(1)使学生形成物质普遍联系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2)探索和发现自然社会现象和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社会现象和产业活动分布特点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通过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爱、用地里知识的乐趣;(4)培养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认知目标(1)了解不同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驱动力。
(2)学习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布局条件。
3、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一)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二)教学背景本课是高中一年级的一堂地理基础知识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有关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一些知识,根据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主题意旨,提出区位的概念,总结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条件。
(三)知识基础本节课是主要总结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生在学习了“区位”概念之后,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并通过问题与讨论总结出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条件。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3b5f95fbfc77da369b139.png)
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案一、学习重点1、能列举说出产业活动的区位;2、能够分析某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二、学习过程(一)区位概念活动一:小组讨论1、购买日用品,你会选择去哪购买?2、假设你要投资建矿泉水厂,会把厂址选在哪?3、海尔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主要考虑什么因素?结论: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分布的;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阅读下列材料: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种植业)、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1、现代产业活动种类繁多,包括、、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
活动二:下列农业活动与什么联系最为密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黄土高原的层层梯田。
中国南方的茶叶种植云南的花卉种植布局在河流附近结论:农业生产活动与、、、等自然条件联系密切。
随着社会的进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也在变化,除自然环境外还受其他哪些因素的影响。
活动三:1、荷兰的鲜花点缀世界许多大城市2、中国北方大超市出现南方的水果,大陆地区出现台湾水果3、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结论:农业生产活动还与、、、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关。
合作探究:材料一:全国有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山西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山西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材料二:中国 世界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年)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山西作为能源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有哪些?结论:矿业生产布局受哪些区位因素影响?假如你要建设服装厂,会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大型超市建设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课堂小结:比较现代产业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及产业活动区位选择,请填写下表。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案 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案 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cd9959ebb4cf7ec4bfed041.png)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区位的含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环节。
3.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产业活动部门主要有①农业、②工业、交通运输业、③商业、金融业、④信息业等。
2.产业活动的区位差异产业活动类型区位要求农业和矿业与⑤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⑥降低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发区吸引了资源与流动的⑦资金,使地方产业活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指向⑧消费人群1.年轻的特区城市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原因⑨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与区域⑩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主要方式(1)生产协作⎩⎪⎨⎪⎧产品生产过程中⑪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相对独立的⑫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2) 商贸联系⎩⎪⎨⎪⎧ 类型:包括⑬区际贸易和⑭国际贸易两种为满足⑮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⑯现代物流 业应运而生,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3) 科技与信息联系⎩⎪⎪⎨⎪⎪⎧ 企业的产业活动与科技发明和⑰信息交流 密切关联⑱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突飞猛进,⑲电子 商务加速发展,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技术的地域扩散:近邻扩散、⑳等级扩散、位 移扩散思维活动 2.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协作上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集聚现象?答案 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科技与信息联系。
集聚可接近市场、接近用户、及时交流和反馈信息,以获得规模效益。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产业地域的形成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间的联系产业的○21空间集聚产业地域2.工业地域(1)规划建设:强调○22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案:备课资料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案:备课资料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3acbf1e009581b6bd9eb9c.png)
备课资料一、工业生产协作化工业内部各专业化企业和行业之间为了共同制造同一产品而建立的生产联系。
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联系和物资供应,而是两个以上专业化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固定供应的生产联系。
工业生产协作的基本形式是:①产品协作。
即产品专业化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产品的协作,如电机制造厂向汽车厂提供发电机。
②零部件协作。
即零部件专业化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零部件的协作,如活塞环厂向拖拉机厂提供活塞环。
③工艺协作。
即工艺专业化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工艺加工的协作,如铸造厂向机器厂提供铸件。
④辅助生产协作。
即辅助专业化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辅助性生产服务,如设备维修厂为机器厂进行机器大修理。
还有因时间长短区分为固定协作和临时协作;因范围不同区分为部门内和部门之间、地区内和地区之间的协作。
发展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协作,以加强地区经济的联系和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专业化是协作化的前提,协作化又是专业化发展的条件。
协作化起着发挥专业化经济效益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二、泛珠三角:中国最“劲”区域合作广东首次提出“9+2”构想,相邻省区和香港、澳门积极响应。
1.何谓“9+2”?“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
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
这一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
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内地九省区的负责人和港澳两个特区的行政长官将共聚一堂,探讨区域合作的思路、措施,加快携手发展的进程。
“泛珠三角”,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已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中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fa4322020242a8956aece46c.png)
第一节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区联系[ 生活链接 ] 30 年前,美国田纳西州小城查塔努加以前是一个以污染最严重而有名全美的制造业中心。
此刻,旧钢铁锻造车间已变为一个用太阳能办理废水的“水晶宫”。
旁边是所有益用循环废水的肥皂厂,紧靠该厂的是急需肥皂厂副产品做原料的另一家工厂。
他们想成立完好的工厂网络,即每一家工厂,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各样生物拥有其各自的生态位同样 ( 物质循环被再利用,闭环系统 ) ,完全改变一般工厂以线性生产方式,最后产生废物的思想方式;采纳自然生态系统闭环式的生产,即甲厂的副产品,成为乙厂的原料,乙厂的副产品又被丙厂利用,进而这类“工业生态化,废物零排放”工业园区的成立,遇到联合国的尊崇,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
他们以为“废物”二字是人类的发明,他们要把“废物”二字从词典中抹掉。
一、家产活动的区位条件1.家产活动(1) 种类:现代家产活动种类众多,包含农业、□01 工业、交通运输业、□ 02 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部下部门。
(2)区位特色:与□03家产部门特色和□ 04科技发展水平亲密有关。
2.不一样家产活动的地区特色(1)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 05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亲密。
(2)工业生产区位:有多种选择,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较少。
①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降低□ 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家产由发达国家大批转移到□07发06展中国家。
②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吸引了资源与流动的□08 资本,使地方家产活动渐渐融入□09 全世界经济网络。
(3) 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指向□10 花费人群。
[ 自我研究 ]我们的平时生活用品来自世界各地,为何会出现这类现象?[ 提示 ]不一样的产品有不一样的生产区位条件。
二、家产活动中的地区联系资源散布的□01 地区差别1.原由地区□02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2.主要方式□03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1) 生产协作零零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2)商贸联系①种类:包含□04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种。
湘教课标版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湘教课标版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86d4e721e518964bcf847ca6.png)
导学案课题: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第1课时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习目标】掌握影响不同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学会分析某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课前预习案:问题导学、预习自测、我的疑惑【问题导学】企业选址要考虑哪些因素?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又有何不同?【预习自测】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农业、工业、⑥________________、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以及它们的下属部门。
(2)区位变化的原因:社会⑦______程度的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部门越来越庞杂。
a.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b.○11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吸引了资源与资金,使地方产业活动逐渐融入全球经济网络。
【我的疑惑】课内探究案:质疑探究、拓展提升、当堂检测【合作探究】1.阅读下面图片,探究不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四幅图片所示产业活动的生产区位明显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是哪些?(2)丙、丁两图所示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有何异同?2.下图中最大的圆圈是南京市新建的江东商业中心,其周围是新规划建设的住宅区。
据此探究分析商业活动的区位特征。
(1)江东商业中心所在位置的交通优势是什么?(2)南京江东商业中心的规划建设,反映出商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什么?【归纳提升】【典题解析】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有了长足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城市上海大众汽车4S店场景。
材料二美国某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分布图。
(1)材料一图中的汽车4S店主要从事汽车的___________,其所属的产业活动是___________。
该类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征是___________(2)我国汽车企业有100多家,但总产量不及某跨国公司一家的年产量。
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
(3)分析材料二,归纳美国某汽车企业在我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选址时主要考虑的有利的区位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形成跨国公司,零部件遍及 15 个国家.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全球化,他们在全球
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来降低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师 (承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工业企业之间的 商贸联系日益频繁.
板 书: (二)商贸联系
课件展示:
4/8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师 现代工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
越广泛,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往往是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
请思考: 工业地域的规划
建设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生 读教材 P57第二自然段,然后单独回答.
应遵循的原则: 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地区优
教学难点
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
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1/8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目前我国东西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 发,中国提出开发西部的伟大策略.图中所示是我国“十五”期间提出的四大工程.
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师 (强调)工业地域的发展方向,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无论是规
划建设的工业新区, 还是需要改造升级的老工业基地, 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那么工业地域布
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呢?
生 工业地域布局,要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域区位、科技人文等资
源的优势,在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应建设规模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其他相关的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如钢铁生产.
师 请同学们读教材 P53~ P54,并结合图片了解钢铁生产过程. 同时讨论回答钢铁工业生
产过程中体现怎样的生产联系?
生 钢铁工业的生产流程较长, 工艺复杂, 各道工序之间衔接密切, 存在产品上的联系,
有关的车间或工厂分工协作,形成连续的生产链.
师 (精讲)回答得很好.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相互接近的工厂,不仅包括
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现代物流过程中商贸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课件展示:
教材图 3-8
生 (观察图片,然后回答)基本环节有: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
师 正确.那么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有哪些?
生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物流业对于
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着促进作用.
3/8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方面:图样、订单、原料、设备从国外进口,本地主要以加工为
主,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当地纺织业的发展,获得经济效益低,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师 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理解得很透彻.有些产业活动,生产过程比较复杂,要依靠
师 (承转)商贸联系是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国家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 交通通信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用,人与人之间、企业之间的交
往变得十分快捷.
板 书:
(三)科技与信息联系
课件展示:
我国温州制鞋业相当发达,大大小小的鞋业近万家,企业为了了解世界鞋业新潮流:
公司甲:派人去香港、意大利进行市场调查, 并购买外国皮鞋作为参考资料.购买一双
师 这位同学知道得真多, 回答得很好. 科技与信息联系, 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 使得不同企业能够交流和共享资源, 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 企业之间科技 与信息联系的经常化, 减少了物质消耗, 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 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与经济效益.
( 阅读提升 ) 技术的地域扩散 学生用 2 分钟左右的时间读教材 P56的小栏目 “技术的地域扩散” ,了解技术地域扩散的 三种形式. 师 技术的地域扩散,一般有哪几种形式? 生 近邻扩散、等级扩散、位移扩散. 师 对,近邻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连续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加,扩 散强度逐渐减弱.那么什么叫等级扩散、位移扩散? 生 等级扩散是指以创新地为起点,按照一定的等级顺序的逐步扩散.比如,某些高新 技术先在大城市传播,再扩散到中小城市. 位移扩散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域. 师 (对学生所答问题进一步总结强调. ) 师 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了技术和市 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 中国具有人才优势,中国市场潜力大,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资源,降低成 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课件展示:
,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通
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 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从事钢铁生产各道工序的工厂,如:烧结厂、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等,还包括与钢铁生
产有联系的工厂,如氧气厂、修配厂等, 再加上与之相关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等, 往往形成
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 如四川攀枝花、安徽马鞍山、上海的宝钢.钢铁产品涉及国计
民生的各个方面.
阅读教材 P54:宝钢集团公司
( 学生速读教材 P54 小栏目,了解我国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 生产规模最大、 品种规格最
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影响产业
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 商贸联系、 科技与
信息联系、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 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 让学生通
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
示?
生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获取信息, 把握市场动态, 抢占市场先机, 促进企业的发展.
师 (强调)答得非常好.当今世界,信息已成为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竞争胜负的重要
手段之一, 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 在市场上就能保持一定的优势地位. 互联网的诞生大
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
请思考并讨论:中国为什么实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 生 (讨论后回答)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西部地区经 济共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资源调配措施. 师 回答得很好.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通过 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导致产业活 动中的地域联系. 板 书: 二、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 (—)生产协作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课件展示:
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联系 生 汽车的生产过程,它们的产品共同成为另一种产品的零部件,表现为相对独立的零 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活动探究] 师 同位协作, 认真分析教材 P5“3 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思考讨论后回答: 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 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 影响. 生1 该镇服装产业主要是来料加工, 应该属于劳动力指向型, 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 网络体系. 生2 在生产上既体现了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又体现了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生3 影响包括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 有利方面: 利于安置劳动力, 增加当地的外汇收入,
纽约的华尔街
香港的一个股票交易所
生 欣赏图片,读教材 P55 的相关文字,了解:
①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②为什么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
③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务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问题探究]
师 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主要区别?
2/8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的精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生 观察图片, 并结合 P53~54 的相关文字, 思考并回答: 生产协作和联系有哪几种方式? 师 通过看图片,我们知道,服装是经过多道工序才生产出来的,那么生产协作之间存 在怎样的联系? 生 由各道工序或由若干具有生产联系的工厂来完成, 或由一个工厂的若干车间来完成, 他们之间存在着生产协作联系. 师 生产协作有时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有些不是,如汽车的生 产过程,那么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生产联系呢? 课件展示:
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 6/8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师 (承转)为了加速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最大限度降
低成本,具有生产协作的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促使产业地域的形成,
进而形成工业地域.
板 书:
(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案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蔡兵辉
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本节“产业活
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主要学习两项内容: 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二是产业活动的
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
3. 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 培养学生利用材料、 事例综合分析问
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 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