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考前不言苦与累,易错知识必须背《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周期。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除了 8、9、10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质量数定义: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核素表示方法: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 X 。

符号A Z X 表示1个 质子数 为Z , 质量数 为A 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A -Z 。

4.同位素⑴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11H 、2 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5.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 置换出氢的 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 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金属A 可与冷水反应,金属B 和热水才能反应,金属C 和水不能反应,判断金属A 、B 、C 金属性强弱 A>B>C②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的金属性强弱Na>Mg>Al③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氧化性Al3+﹥Mg2+﹥Na+,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Na>Mg>Al6.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判断,越容易与氢气反应或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人教版)必修二
• 特性:HF能与SiO2反应,储存是用塑料容器
Page 29
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2F2+2H2O = 4HF+O2 (特例) Cl2 +H2O = HCl+HClO
Br2+ H2O = HBr+HBrO
反 应 越 来 越 难 以 发 生
Page 30
卤素单质与金属的反应
与钠的反应 2Na+Cl2=2NaCl 与铁的反应 2Fe+3Cl2=2FeCl3 Fe+I2=FeI2 与铜的反应 Cu+Cl2=CuCl2 Cu+Br2=CuBr2
反应条件(F2 → I2)
所需条件越来越高。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F2→I2)
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差。
Page 28
氢化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 酸性:HF<HCl<HBr<HI • 热稳定性: HF>HCl>HBr>HI • 沸点:HF>HI>HBr>HCl
• 还原性:HI>HBr>HCl>HF
Page 41
2.3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溴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是深红棕色液体
易挥发,溴蒸气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水,大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溴的保存:
密闭保存,加水液封,盛溴的试剂瓶不可 选用橡胶塞。
Page 42
碘的物理性质: 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 具升华性质,碘的蒸气呈紫色 固态物质不经过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 的现象) 碘(I2)遇淀粉变蓝色 溴和碘易溶于有机溶剂
Page 23
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1)相似性
①除Cs外,其余的都呈银白色; ②碱金属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 ③密度较小; ④熔、沸点较低; ⑤导热、导电的性能都很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些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组元素的表格。

元素的排列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以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3.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包括:
1. 金属性: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等。

2. 非金属性:主要依据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元素跟氢化合的难易程度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知识回首:1、原子的构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能够忽视不计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对外显中性2、元素的定义:拥有同样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元素周期表的构造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周期按原子序数递加的次序,把电子层数同样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挨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各周期内的信息表从上到下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行数常用名别名层数化规律1第一周期短周期21从左到右挨次增大2第二周期823第三周期834第周围期长周期1845第五周期1856第六周期3267第七周期73、族按电子层数递加的次序,把不一样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同样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 18行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 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他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区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 A”表示,如Ⅰ 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来表示,如ⅡB。

0 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 B”各族内的信息以下表B”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类型主族副族Ⅷ族副族主族0 族名称ⅠAⅡAⅢ BⅣ BⅤBⅥ BⅦ BⅧⅠ BⅡ BⅢ AⅣ AⅤ AⅥ AⅦA0 族注意:①②1 , 2 行对应为ⅠA,ⅡA; 13---17行对应为Ⅲ3---7行对应为Ⅲ B---Ⅶ B;11,12行对应为A--- Ⅶ AⅠ B,Ⅱ B。

③8 , 9, 10 对应为Ⅷ④ 18 行对应 0族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构造1、碱金属元素知识回首: Na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添,原子半径渐渐增大,因此失电子的能力渐渐加强从上到下金属性渐渐加强(金属性包含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R+2HO====2ROH+H4Li+O 2====2Li 2 O4Na+O2====2NaO(迟缓氧化 )Na+O2==△ ===Na2O2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Li银白色,柔嫩1347Na银白色,柔嫩K银白色,柔嫩774Rb银白色,柔嫩688Cs略带金属光彩,柔嫩2、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2淡黄绿色气体-1(15 ℃)FCl 2黄绿色气体-1(0 ℃)-101Br 2深红棕色液体-3 (20℃)I 2紫黑色固体 4.93 g.cm -3从上到下电子层数挨次增添,原子半径挨次增添,因此得电子的能力也挨次减弱,即非金属性挨次减弱(非金属性包含单质溴是独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卤素的化学性质X- +Ag+======AgX↓ (AgCl 为白色积淀,A gBr 为淡黄色积淀,AgI 为黄色积淀 ) X2+H2O=====HX+HXOF2+H2O=====HF+O2Fe+Cl 2=====2FeCl3Fe+I 2=====FeI 2三、核素1、质量数将原子核内全部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证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获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 A)=质子数( Z) +中子数( N)2、核素拥有必定数量质子和必定数量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以下表所示3、同位素质子数同样而中子数不一样的同一元素的不一样原子互为同位素当某种元素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固的同位素时,不论是在单质仍是在化合物里,随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量百分比都不变4、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一样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16个族)三、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1)相同点:最外层的电子数均为1。

(2)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

2.钠、钾的性质比较钠钾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产生黄色火焰产生紫色火焰,反应比钠剧烈与水的反应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到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浮、熔、游、动、响,且反应比钠快3.卤族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浅深;状态:气液固;密度:小大;熔沸点:低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4.卤族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氢气的反应名称反应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F 2冷暗处爆炸H 2+F 2====2HF HF 很稳定Cl 2光照H 2+Cl 2光照2HCl HCl 稳定Br 2高温H 2+Br 2500℃2HBrHBr 较不稳定I 2高温持续加热H 2+I 2====2HIHI 很不稳定(2)卤族元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内容现象方程式实验结论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 溶液和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上层液体呈无色,下层液体分别呈橙色、紫色2NaBr+Cl 2====2NaCl+Br 2 2KI+Cl 2====2KCl+I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 2>Cl 2>Br 2>I 2氧化性:逐渐减弱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必修2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必修2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门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⑵周期表的结构七个横行;7个周期 [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 18个纵行(列),16个族: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 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 差值①对于短周期元素: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对于长周期元素:差值 0 1、2、 3~12 13~17 族别零族主族副族(包括Ⅷ族)主族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 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

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

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

例:37号和114号元素的推导。

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 ⑴ⅠA 、ⅡA 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 ⑵ⅢA ~ⅦA 、0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例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 +2 B. x +4 C. x +8 D. x +18例2:X 、Y 、Z 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Y 同周期,Y 和X 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 、Y 、Z 分别是( ) A. Mg 、Al 、Si B. Li 、Be 、Mg C. N 、O 、S D. P 、S 、O二、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巧学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由小到大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要点提示原子序数不是元素本身所具有的,是人为规定的,是人们给元素的一种编号,不是元素的性质。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呈电中性,而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每个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所以两者的数目也必定相等。

同理可以推出:①阳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阴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规律总结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与其离子所带电荷数之和,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与其离子所带电荷数之差,这个规律叫做阴加阳减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称为族。

4.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七个周期。

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短周期: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长周期:四、五、六周期称为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因未排满被称为不完全周期5.族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作一族。

稀有气体元素族称为0族。

Ⅷ族不是副族,0族也不是主族。

记忆要诀族序口诀:族序逐个加(即族序数从左到右逐渐递增)两A五BⅧ(两A即从ⅠA到ⅡA,五B即再从ⅢB直到ⅦB,再是Ⅷ族)族序一七零(即接着族序数又从一到七,最后一列族序数是零)两B五A零(两B即先是两个副族,五A即再是五个主族,最后是零族)6.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112格。

其中每一格表示一种元素,格子的颜色分两种,其中蓝色部分表示非金属,橘黄色部分表示金属,绿色部分表示过渡元素;每一格均标有元素名称、化学符号、原子序数以及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必修二全册知识点

必修二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0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周期3.族4.元素周期表的轮廓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行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5.元素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0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1)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

“三个”关系:等式一: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等式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等式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M n-d2.元素原子序数差的确定方法(1)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②若为ⅢA族至0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03/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的单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

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R 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如CsOH的碱性最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知识点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的构成原子X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阳离子a W m+: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b Y 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练习: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不显电性B .该粒子质量数为4原子核核外电子Z 个中子(A-Z )个质子Z 个C.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现有b X n-和aY 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数相同,则a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A)b-m-n(B)b+m+n(C)b-m+n(D)b+m-n4、某元素的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A-x-n(B)A-x+n(C)A+x-n(D)A+x+n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1. 结构- 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 周期的分类:短周期(第1、2、3周期),长周期(第4、5、6周期),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 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族。

- 族的分类:主族(用A表示,共7个主族,分别是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族),副族(用B表示,共7个副族,分别是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族),0族(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族)。

-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递增。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 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

- 从锂到钫,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光泽),质软,密度小(钾的密度小于钠),熔点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呈增大趋势(钾反常),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 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 都能与氧气反应:- 锂与氧气反应:4Li + O_2=2Li_2O(反应较缓慢)。

- 钠与氧气反应:4Na+O_2 = 2Na_2O(常温下),2Na + O_2{}Na_2O_2(加热或点燃)。

- 钾与氧气反应比钠更剧烈,生成超氧化钾(KO_2)等更复杂的氧化物。

- 都能与水反应:- 2Na + 2H_2O=2NaOH + H_2↑,反应剧烈,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完整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完整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 第 1 讲元素周期表【展示目标聚焦学习】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3、碱金属元素及其性质4、卤族元素及其性质【知识精讲深化思维】要点一:原子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及其发展诞生: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依据: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发展: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先后被排满;成熟: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排列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原子序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与元素的关系①原子的结构⎧⎧质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原子的结构⎪⎩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②元素的定义: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关系:元素将原子分类,按照质子数是否相同分类,对应的一类原子就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遵循“2n2”的规律:其中“2n2”指的是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n”指的是电子层数。

每一层排满是最稳定的结构,每当排下那一层电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能不能排满,如果不能排满,则以上一层为标准来排,然后依次类推。

(3)编排原则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周期序数=电子层数(3)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Ⅷ一0)①由上表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第几列就是第几族,其中8、9、10 为第Ⅷ族;②稀有气体元素因为性质稳定,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化合价为0,因此称为0 族元素;③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第IIIB 族到第IIB 共有10 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 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点燃 点燃 过渡元素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B r2反常)(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H2=2 HXF2Cl2Br2I2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HF 最稳定)(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结论:F2 F-Cl2 Cl-Br2 Br-I2 I-单质的氧化性:从下到上依次增强(F2氧化性最强),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I-还原性最强)结论: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元素周期表【展示目标 聚焦学习】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 3、碱金属元素及其性质 4、卤族元素及其性质 【知识精讲 深化思维】要点一:原子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及其发展诞生: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依据: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发展: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先后被排满; 成熟: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排列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原子序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①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中子(不带电)电荷)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质子(原子核(带正电)1在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②元素的定义: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关系:元素将原子分类,按照质子数是否相同分类,对应的一类原子就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遵循“2n2”的规律:其中“2n2”指的是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n”指的是电子层数。

每一层排满是最稳定的结构,每当排下那一层电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能不能排满,如果不能排满,则以上一层为标准来排,然后依次类推。

(3)编排原则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3)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Ⅷ一0)①由上表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第几列就是第几族,其中8、9、10为第Ⅷ族;②稀有气体元素因为性质稳定,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化合价为0,因此称为0族元素;③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第IIIB族到第IIB共有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④由于镧系和锕系位于第3列,所以元素种类最多的族的是第IIIB族。

(4)某些族元素的别称典型例题1.已知A、B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相邻元素,A、B所在周期分别有m、n种元素.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x+m;②x﹣m;③x+n;④x﹣n.A.②③B.①④C.①③D.全部【解答】VIIA族中元素分别为 F、Cl、Br、I、At,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9、17、35、53、85,所在周期元素种数为:8、8、18、18、32,如9号氟,9+8=17号氯,即①x+m 正确;如果17号氯,17﹣8=9号氟,即②x﹣m正确;同理35号和53的碘,得到;③x+n;④x﹣n都正确,故选D。

2.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1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属于主族元素的有;g元素位于第周期族;i元素位于第周期族.(3)元素f是第周期、第族元素,请在如图3所示的方框中按氦元素(图2)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解答】(1)上边界为短周期元素,一周期有2种元素,二、三周期有8种元素,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如图:,故答案为:;(2)H、C、Na、Mg、Al、S、Ar;H、C、Na、Mg、Al、S;三;零;四;IIB;(3)略变式训练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A.B.C.D.2. 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1)写出A元素的名称:.(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4)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点二: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的元素的原子结构2、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3、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与O2反应生成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与Cl2生成氯化物;与H2O反应生成碱和氢气;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递变性①与O2反应从Li→Cs,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②与H2O(或酸)的反应从Li→Cs,与H2O(或酸)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3)特殊性①Na、K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Li通常用石蜡密封;②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强的是Cs,还原性最弱的是Li;③碱金属元素中只有Li与O2反应的产物为Li2O一种,其他元素与O反应的产物至少有两种。

典型例题1、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银白色的柔软金属,密度都比较小。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都是过氧化物C、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D、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升高。

【解析】:铯单质略带金属光泽,A项不对;锂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B项错误。

碱金属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C项正确;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院子增加而降低,D项不正确2.IIA族元素从第二周期到到第六周期的元素分别是Be(铍)、Mg(镁)、Ca(钙)、Sr(锶)、Ba(钡).下列关于ⅡA族元素预言可能正确的是()①常温下,单质铍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②常温下,单质钡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③Be(OH)2易溶于水④Ba(OH)2易溶于水⑤SrCO3易溶于水.A.①②③B.③⑤C.②④D.①②③④⑤【解答】:①第二周期到到第六周期的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与水反应越容易,常温下镁与冷水缓慢的反应,所以单质铍很难与冷水反应,故错误;②常温下镁与冷水缓慢的反应,所以常温下,单质钡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故正确;③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所以Be(OH)2不溶于水,故错误;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Ba(OH)2易溶于水,故正确;⑤碳酸盐都不易溶于水,所以SrCO3难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

变式训练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都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都具有强氧化性C.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下列关于碱金属某些性质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Li<Na<K<Rb<CsB. 密度:Li <Na<K< Rb<CsC. 熔点、沸点:Li<Na<K<Rb<CsD. 还原性:Li>Na>K>Rb>Cs要点三: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2、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F2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15℃)-219.6-188.1 Cl2黄绿色气体 3.124g.L-1(0℃)-101-34.6 Br2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7.258.78 I2紫黑色固体 4.93g.cm-3113.5118.4 3、卤族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H2反应单质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与现象结论相同点递变性F2H2+F2=2HF 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生成的氟化氢很稳定均与H2反应生成HX从F2到I2,与H2化合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小(即越来越不稳定),HX的稳定性逐渐减小Cl2Cl2+H22HCl 光照或点燃发生反应,生成的氯化氢较稳定Br2Br2+H22HBr加热至一定温度才能反应,生成的溴化氢不如氯化氢稳定I2I2+H22HI不断的加热才能缓慢反应,生成的碘化氢不稳定,易分解要点诠释: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F>HCl >HBr >HI;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F>Cl>Br>I。

(2)实验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内容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3)卤素的特殊性①氟无正价,无含氧酸;氟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遇水生成HF和O2,能与稀有气体反应,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氟化银易溶于水,无感光性。

②氯气易液化,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且能杀菌消毒。

③溴是常温下唯一液态非金属单质,溴易挥发,少量溴保存要加水液封,溴对橡胶有较强腐蚀作用。

④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典型例题1.按氟、氯、溴、碘四种元素的顺序,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Cl2可从KBr溶液中还原出Br2D.单质都能与H2化合,且逐渐变难【解析】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其密度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升高,所以A、B都正确;卤素单质都能与H2化合生成对应的氢化物,但按F2、Cl2、Br2、I2顺序依次变难;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F2>Cl2>Br2>I2,所以Cl2可将KBr溶液中的Br-氧化成Br2。

答案为C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单质都有颜色,且颜色逐渐变浅D.都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解答】:A、氟次外层只有2个电子,而不是8个电子,故A错误;B、单质化学性质活泼,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而不是变浅,故C错误;D、氯气和氟气都与水反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故D错误;故选:B。

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定C.卤化氢的稳定性为:HF>HCl>HBr>HID.卤素单质与氢气越难反应,生成物越不稳定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已知Ca是第4周期、第ⅡA族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B.已知As是第4周期、第V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比F的原子半径大3.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 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要点四:核素1、质量数定义: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