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育种学——球根花卉育种(教案).docx

园林植物育种学——球根花卉育种(教案).docx

第十三章球根花卉育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球根花卉的冇种特点。

2.掌握重要球根花卉的主要育种冃标和育种技术。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百合等球根花卉育种的主要目标和方法。

2.百合等花卉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其克服办法。

难点:球根花卉远缘杂交的障碍及其克服办法。

教学内容:一、球根花卉的育种特点:•重要的切花■盆花种类•人多种类采川分球繁殖•种球退化现象较为普遍•育种技术以远缘杂交为主•育种水平较高,品种丰富二、球根花卉育种实例以百合(Lilium spp.)为例一)育种资源1・野生资源:百合属共9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及寒带;我国原产40余种,大多分布于西南和华屮地区。

百合属原种可分为四个组:百合组、钟花组、卷瓣组和轮叶组。

1)百合组:麝香百合、王百合、宜昌百合、布朗百合、台湾百合、天香百合等(7 )2)钟花组:渥丹、毛百合、紫花百合、墨江百合、玫红百合等(1())3)卷瓣组:卷丹、湖北百合、鹿子百合、川百合、山丹、丽江百合等(22 )4)轮叶组:欧洲百合、新绸百合、青岛百合等(4 )2.品种资源:国际百合学会(1982 ) , 9类1)亚洲百合杂种(Asiatic hybrids )2)美洲百合杂种(American hybrids )3)欧洲(星叶)百合杂种(Martagon hybrids )4)白花百合杂种(Candidum hybrids )5)东方百合杂种(Oriental hybrids )6)麝香百合杂种(Longiflorum hybrids )7)喇叭型百合杂种(Trumpet hybrids )8)其它类型杂种(Miscellaneous hybrids )9)原种(包括变种和变型)(Species )二)育种目标与性状遗传1.抗性育种1)抗病:病毒、真菌等,湖北百合具有较强的抗病、耐盐碱等特性。

2)抗寒:节约能源,降低主产成本。

3)抗热:亚洲及东方仃合朵种存在越夏问题。

原产我国的淡黄花百合、台湾百合、王百合、通江百合等耐热性强。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系统学习和掌握。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成为优秀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者和园林从业者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和要求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熟练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际操作技能;3. 能够独立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4. 具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方法和技术;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设计和实施;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的结果分析和报告。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学术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将围绕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展开,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教学实践和评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将在实验室和园林实践基地进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巩固和拓展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的评估将通过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习笔记、实践操作和学术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成果。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的实施将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系统学习和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园林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含种质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含种质

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书(园艺专业用)王凤华陈双臣编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二○○七年六月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基础理论,并接受实验指导人员的检查。

否则,不得参加实验。

2.学生必须按时到实验室上实验课。

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准吸烟、随地吐痰和将赃物带入室内。

3.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服从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4.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和其它设施,不准将室内物品带出室外。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得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发生事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切断电源等,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指导人员报告。

7.实验完毕后,要将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整理整齐,清扫实验场地,交检实验记录,经实验指导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

8.凡损坏仪器设备和工具者应主动说明原因,并接受检查,填写报废单或损坏情况报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凡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它仪器设备造成损坏者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摘自:河科大教〔2007〕19号河南科技大学实验设备借用与赔偿制度一、借用制度1.常规仪器设备校内互借,经所属实验室主任同意,借用方填写借用登记薄,双方严格交接手续。

校外原则上不借,特殊情况经院(系)、实验室及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三方同意并填写借用登记薄,担保人签字担保,并收押金方可借出。

2.大精设备不外借。

校内借用时,设备技术人员应随机操作或指导。

3.计量仪器不准借用。

4.私人不准借用校内各类实验仪器设备和工具。

二、赔偿制度人为造成实验设备丢失、损坏者,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另按下列规定进行经济赔偿。

1.教职工损坏、丢失实验仪器设备,修复后不影响使用者,赔偿全部修理费。

如影响使用精度者,最低可按原价的5%赔偿。

2.外借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除按原价赔偿外,再增加20%的管理费。

学生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学生园林植物实习报告

学生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学生园林植物实习报告精选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践,提高和掌握实践技能和实操能力,懂得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进一步明确园艺专业思想,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了解生产,将所学习的理论应用于生产;(3)在实操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龙船花水培1.1目的:水培一般用于草本植物却很难用于木本植物的无性繁殖,多年没人突破,又基于木本植物可以用扦插繁殖,因而本实验尝试先把龙船花扦插于珍珠岩基质中诱导其生根,再用于水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木本植物可以水培。

1.2材料生根粉、高锰酸钾、龙船花枝条、100mL的纸杯、珍珠岩、有刻度烧杯、泡浸的器皿、玻璃棒、千分之天平 1.3实验的准备(1)龙船花的扦插苗的准备选取半木质化的柔嫩没病虫害长势一致的枝条,剪取长度约为15cm的扦插苗(大概留3到五节),剪掉基部2/3的叶子,只保留顶部一两片叶子,基部修剪成斜度为45°斜口,顶部留芽。

每个处理30枝,共180枝(2)生根粉的溶液的配制生根粉浓度分别为25mg/L、50mg/L、75mg/L、100mg/L、125mg/L、150mg/L各1L,装在合适的容器(约2L),方便泡浸扦插苗,防止受污染(3)珍珠岩基质的清洗用清水清洗珍珠岩,取其浮起来的部分,去掉沉下去的部分,清洗2次,把洗好的珍珠岩装进100mL的一次性杯子中,分组,每组30杯,共6组(4)配制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合适的器皿配制3L的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统一消毒1.3实验步骤①把剪好的扦插苗的基部大概1/3处全部统一时间泡浸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中,30min后取出,用无菌水清洗3-5遍,把总的扦插苗分随机为六部分编号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分别为ABCDEF,每组分各30枝②把各组的扦插苗分别泡浸对应生根粉浓度的溶液,深度大概也是1/3,30min后取出,晾干备用③把处理后的扦插苗插进准备好的装有珍珠岩的杯子中,深度约2/3,压紧,按编号扦插好,并严格分组摆放④往杯子里浇水,水位约为1/3即可,防止浇水过多使珍珠岩浮起来,若有则要把多余的水分倒掉⑤把弄好的扦插苗放置于阴凉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每天定时浇一次水,观察并统计其生根情况1.4结果预测与分析虽然木本植物不能直接用于水培,但是这种先扦插后水培的设计在理论上应该是成立的,因为扦插本身就是对植物的一种诱导生根,据研究,初生根会根据环境的因素而根本其生长的习性,本来不适应水生的龙船花等木本植物,只要在用珍珠岩进行半扦插半水培的培植方式,就可以诱导其拥有在水里生长的能力,从而达到水培的目的。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园林植物的遗传性状,以及利用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对园林植物进行育种改良的过程。

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重要性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将现代遗传学原理应用于园林植物育种的学科。

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对园林植物遗传特征的了解,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改良品种园林植物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种植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可用于治疗、营养等方面。

因此,改良品种对于园林植物的生产与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方法,可以把一些先天性的品质优异的植株纯化成为一系列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然后使用扩增这个材料的数量,进行多样性分析、筛选优选、组合配制等操作,通过较短的时间实现了品种改良。

2.保护遗传资源园林植物界的许多物种都需要进行保护,这些物种的遗传资源是人类的财富。

通过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的遗传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防止它们消失和凋零。

3.提高植物的适应性不同园林环境对园林植物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我们可以通过改良园林植物来增加它们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园林植物的生长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在实践中,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有很多的应用,总结如下:1.育种设计。

而园林植物学传承美学和文化价值的东西,为了达到育种的目的,需要在育种计划中配置什么样的植物进行交配(通常,我们称之为“育种设计”)。

只有成功思考育种设计是育种成功的第一步。

2.发掘优质种质资源。

优异的园林植物品种是承载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任何品种、家系以至品系的优异基础全部来自于种质资源的优异,发掘种质才能育种成功。

因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要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多样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3.品质控制。

这是育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区分菌株的性状和表型是必须的,不同的品质性状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种质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了解品种的性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0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引种驯化
总结词
通过将野生或外地园林植物引入本地,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成为本地园林植物的过程。
详细描述
引种驯化是园林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或外地园林植 物,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逐渐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为本地的园林植
物资源。引种驯化的目的是丰富本地的园林植物种类,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育种是园林植物育种的最新方法之 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园 林植物中,如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使其 获得新的性状和特性。再从中选育出新的品 种,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基因工程育种需要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并需
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多代的选育和培育。
04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在园林植物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 引入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品种。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病虫害
传播,也是保障生态安全和园林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 引言 •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 园林植物育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遗传规律、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方法 的学科。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林植物在美化环境、生态修 复和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植物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基因控制,表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培育植物实训报告成果

培育植物实训报告成果

培育植物实训报告成果引言植物培育是一门重要的农学实践技术,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植物实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进行的植物培育实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

项目背景我们进行的植物培育实训项目旨在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希望能培养出健康、高产、高质量的植物。

实施过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植物培育实验:1. 规划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和目标,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方案,包括选择植物种类、确定培养条件和操作步骤等。

2. 种子培育我们首先根据实验方案选取适宜的种子,并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消毒等。

然后,将种子种植在适宜的培养基或土壤中,并提供足够的光照和水分。

3. 环境控制为了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我们进行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的控制。

根据植物的需求,我们调节了培养室的温度和湿度,并使用人工光源提供充足的光照。

4. 生长监测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定期的观察和测量,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

我们通过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根系发育等指标来评估植物的生长状况。

5. 数据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发现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所不同。

例如,温度和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大,而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培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经验,为以后的实践提供了指导。

实训成果通过以上实施过程,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植物生长实验我们成功培育出了各种植物,包括叶菜类、果菜类和观赏类等。

这些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叶片翠绿、茁壮成长。

2.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差异。

例如,一些植物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高,而另一些植物则对湿度和土壤氮素含量较为敏感。

3. 问题解决和经验总结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病虫害的防治、水肥管理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landscape plants课程编号:131312621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 课内实验时数:2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彩斑及重瓣性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一些传统的育种技术。

本课程还对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观赏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园林生态学、树木学、花卉学及生物统计学。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1];遗传学基本内容[3];园林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1];重点:遗传学基本内容难点:遗传学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遗传学概要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特征[2];染色体的类别及染色体的精细结构[3];有丝分裂的过程[3];减数分裂的过程[3];高等植物配子体的形成[1];重点: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的精细结构;细胞分裂过程难点:染色体的精细结构;减数分裂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二节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核酸的组成成分[3];DNA的分子结构[2];DNA的半保留复制[3];三种RNA分子[3];遗传密码[3];蛋白质的合成[2];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基因的概念[2];基因表达的调控[1];重点:三种RNA分子;遗传密码;DNA的半保留复制难点:m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等位基因等概念[3];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1];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3];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3];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3];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2];重点: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难点: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四节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现象及其解释[1];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2];连锁交换定律内容[3];交换值及其测定[3];基因定位、伴性遗传的概念[2];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3];重点:连锁交换定律内容;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难点: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节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概念[2];类别[3];遗传效应[2];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2];整倍体变异[3];非整倍体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3];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重点:整倍体变异;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别;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难点: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遗传效应;整倍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节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3];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1];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2];类型[3];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难点: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七节数量性状遗传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3];数量性状的特征及遗传机理[2];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3];遗传变异[2];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概念[1];广义遗传力的计算[3];重点: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广义遗传力的计算难点:数量性状遗传的机理;广义遗传力的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1.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案例

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案例

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那些超有意思的案例。

比如说,把玫瑰花和月季花进行杂交,那会出现啥情况呢?哇,就好像是两个不同世界的“精灵”相遇了!想象一下,玫瑰花的娇艳加上月季花的顽强,这培育出来的新品种得有多独特呀!这难道不让人超级期待吗?
还有哦,把郁金香和百合花杂交试试看呢!这就好比是一场盛大的“植物联姻”呀。

郁金香那优雅的身姿,百合花那纯洁的气质,它们结合后会诞生怎样奇妙的后代呢?岂不是会让我们眼前一亮!
再想想,把樱花树和桃花树杂交。

哎呀呀,那场景,就像是两个美丽的仙子在共同创造一个全新的魔法。

樱花的浪漫和桃花的粉嫩交织在一起,培育出来的品种肯定美炸了呀,不是吗?
就像这样,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有着无穷的可能性和惊喜。

这就像是一场充满未知和奇迹的冒险,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

科学
家们不就是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中,为我们的园林世界增添了那么多绚丽多彩的植物吗?他们真的好厉害呀!
咱们身边那些美丽的公园、花园,不就是这些神奇杂交成果的展示舞台吗?我们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的植物时,别忘了背后是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和智慧结晶呀。

园林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真的是太神奇、太有趣了!它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实验三:园林植物倍性育种

实验三:园林植物倍性育种

五、实验步骤: 1、秋水仙碱药液配制: 秋水仙碱的浓度,有效浓度0.001﹪-0.1﹪。 0.2﹪-0.4﹪用的较多。本次浓度0.2﹪。注意该 药液有剧毒。 2、浓度为0.2﹪,处理时间24小时。 3、处理方法: 浸渍法是将种子放入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 盖上盖子,置于黑暗处。
4、清洗与播种: 种子处理完毕用流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播 种到营养钵上。 5、多倍体的鉴定与选择: 药物处理后通常能诱发10-15﹪的多倍体。 ★直接鉴定:染色体计数,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 茎尖的染色体数目。 ★间接鉴定: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细 胞学特性等组种子分二组一起浸,浸种时间 48小时。 浸种温度: ⑴种皮薄,贮藏时间短,温度25℃。 ⑵种皮薄,贮藏时间一年或一年以上,温度35℃ 左右。 ⑶种皮厚,贮藏时间一年或一年以上,温度45℃。 特别是种子薄、轻可以不浸。豆科植物,种皮致密 浸种80℃-100℃。温度是指刚好浸泡温度,以后 不加温、保温。浸泡过程中,有气泡,气泡多, 半天或一天换水(自来水)
实验报告:分组完成倍性育种的各步骤。每 人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播种步骤: 1、播种用盆及基质 (1)用盆 选用黑色聚乙烯营养钵15*15cm。营养钵要洗干净。 (2)基质 要求用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可用园土2份,草炭 土2份混均匀,消毒处理后。也可以用塘泥,要求质量好的不易淋溶的。塘 泥预先敲碎备用。 2. 播种方法(主要介绍盆播方法) (1)播种床准备 播种盆用瓦片凸面朝上盖住排水孔,填入约2cm的粗粒土,以利排水, 随后填入培养土至八成满,拔平轻轻压实,待用。3)播种 ①细小种子如金鱼草等可渗混适量细沙撒播,然后用压土板稍加镇压。 ②其他种子如凤仙花,一串红,万寿菊,鸡冠等可用手均匀撒播,播后 用细筛筛一层培养土复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4)淋水 采用“盆浸法”,将播种盆放入另一较大的盛水容器中,入水深度为盆 高的一半,由底孔徐徐吸水,直至全部营养土湿润。播细粒种子时,可先 让盆土吸透水,再播种。 3、计算发芽率:

国开作业《园艺植物育种学》三、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参考868

国开作业《园艺植物育种学》三、园艺植物有性杂交技术参考868

园艺专业(本科)生产实习考核表植物栽植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 202X 年 3 月至 202X 年 3 月二、实习地点:白龙江林管局规划院舟曲调查队三、实习内容:通过对植物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

四、实习人:闫许军五、目的要求:通过对植物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六、材料用具1、材料:波氏落叶松苗2、用具:铁锹、锄头、生根粉、复合肥七、实习内容通过一年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波氏落叶松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苗圃地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栽植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体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

春栽宣早不宜退;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

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一)、精耕细作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

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

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菌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体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园林植物遗传变异、选种、育种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旨在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新品种。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对园林植物育种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园林植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学内容2.1 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2.1.1 遗传学基础2.1.2 遗传变异与育种2.1.3 选择与改良2.2 园林植物育种方法2.2.1 传统育种方法2.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2.2.3 分子育种技术2.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2.3.1 杂交育种技术2.3.2 突变育种技术2.3.3 组织培养技术三、教学安排3.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2 学时分配总共3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0学时,实验操作12学时。

四、实验内容4.1 实验目的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实验内容4.2.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4.2.2 杂交育种实验4.2.3 突变育种实验五、练习题目5.1 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园林植物育种方法?()A. 传统育种方法B.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C. 动物育种方法2.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中,哪一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诱导植物基因突变来进行育种?()A. 杂交育种技术B. 突变育种技术C. 组织培养技术5.2 简答题1. 简述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

2. 列举两种园林植物育种方法及其特点。

3. 描述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具体步骤。

六、教学方法6.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6.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育种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

6.3 学生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园林植物育种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园林植物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园林植物遗传变异、选择、杂交和后代鉴定的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2.1 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2.1.1 遗传学基础2.1.2 遗传变异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2.1.3 遗传多样性与育种策略2.2 园林植物育种方法2.2.1 选择育种2.2.2 杂交育种2.2.3 突变育种2.2.4 分子育种2.3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2.3.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2.3.2 园林植物育种目标及策略制定2.3.3 园林植物杂交育种技术2.3.4 园林植物后代鉴定与筛选三、教学安排3.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2 学时分配总共4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实验操作16学时。

四、实验内容4.1 园林植物遗传变异观察实验4.2 园林植物杂交育种实验4.3 园林植物后代鉴定与筛选实验4.4 园林植物育种案例分析五、练习题5.1 选择题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突变育种D. 营养育种A. 叶绿体遗传B. 细胞质遗传C. 环境因素D. 染色体遗传5.2 简答题1. 简述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比较园林植物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的优缺点,并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

3. 描述园林植物后代鉴定与筛选的主要步骤及其重要性。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6.1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

具体包括: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技能。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

园林植物育种学教案、实验指导、练习第一章:园林植物育种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理解园林植物育种学在园林事业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园林植物育种学在园林事业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讨论法:探讨园林植物育种学在园林事业中的重要性。

1.4 教学练习简述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定义和意义。

论述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讨论园林植物育种学在园林事业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园林植物育种方法2.1 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了解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2.2 教学内容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讨论法:讨论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2.4 教学练习列举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论述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优缺点。

第三章:园林植物育种技术3.1 教学目标掌握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

了解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理解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优缺点。

3.2 教学内容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优缺点。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

案例分析法:分析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讨论法:讨论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优缺点。

3.4 教学练习列举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技术。

论述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分析园林植物育种技术的优缺点。

第四章:园林植物育种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了解园林植物育种实例的基本情况。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教学、生产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概述:介绍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2. 园林植物遗传基础:讲解园林植物的遗传物质、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等基本理论。

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介绍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方法、技术和实践,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4.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阐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分类、评价和利用,介绍国内外重要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5. 园林植物遗传改良:讲解园林植物遗传改良的原理、方法和实践,包括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评价学生对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3. 实践评价:通过科研项目、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二版),主编:XXX,出版社:XXX。

2. 参考书目:* 《植物遗传学》(第四版),主编:XXX,出版社:XXX。

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教案11-12.1用

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教案11-12.1用

实验一植物种质资源圃的设计和建立一、实验目的了解建立种质资源圃的意义及其在育种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原理;练习圃地总体规划、小区划分及试材的定植方法。

二、实验原理种质资源圃的建立是为了加深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是育种的材料仓库。

虽对各种来源的种质资源及其特性有所了解,但可能尚不深入,有必要设置种质资源圃,对每份试材进行观察、研究和比较鉴定,全面地了解每份种质资源的特征特性,从中筛选出育种所需要的原始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

种质资源圃田间试验设计的原理是尽量减少非试验因子的干扰,提高田间试验的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和重演性。

小区面积大小应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具体确定,为了不造成基因流失或较少流失,需确保栽培株数(白菜、甘蓝、黄瓜、萝卜等需50~100株;茄子、番茄、辣椒30~50株;大葱、洋葱100株);在小区设置方面,一般每隔5~10个小区设1个对照小区;在每类蔬菜种植区两侧设置保护行,在试验田周围设置保护区。

田间道路的设置应较一般试验田宽一些,以便于观察、记载;应把同类或特性相近的种类归到一起;在每个种类内,把形态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相近的品种、类型归到一起;对多年生或宿根类植物应另设一个种植区,不至于妨碍种质资源圃土地的合理轮作。

三、实验用品1、试材搜集到的各种蔬菜、花卉植物品种、类型,半栽培类型、野生植物种子或繁殖材料,以及实验区的平面图。

2、工具和用品整地作畦工具、皮卷尺、木质或塑料标牌、毛笔、变色油笔、墨汁、绘图纸等。

四、实验步骤将学生分成3~5人为一组1、种质资源的初步整理对搜集或引入的种质资源,根据其原始记录进行统一编号(永久性的编号)。

写明它的中文名、拉丁名、品种名(若是国外引进,应附上原文名称、来源和主要性状)。

在将各条途径搜集的品种类型,按各种植物归类之后,给每一份材料编一个小区号。

小区号的编法:前2位数是年份号(91);年份后是小区号。

小区号数的多少取决于当年种植的材料数,若在100以内为2位数,大于100则为3、4位数。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实验指导书(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园林专业杨泉女邓日烈刘晓辉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园艺系2008年5月目录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2实验二、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3)实验三、花粉生活力的鉴定 (5)实验四、园林植物开花习性的观察与授粉技术 (7)实验五、人工诱发植物多倍体 (9)实验六、植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1)实验七、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 (13)实验一、园林植物品种性状的描述植物表型变异类型的观察植物表型变异的研究是进行表型选择的工作基础,经过表型选择出来的类型r一般就直接称为优良类型,这些优良类型一方面可直接供生产之需,另一方面可作为该植物种进一步改良的原始材料。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植物表型变异类型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用具手持放大镜、铅笔、绘图纸、枝剪、小刀、米尺。

三、实验材料各种树木和花卉品种。

四、实验内容(一)树木形态特征变异的观察(1)叶子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乔灌木树种叶子的结构和色泽存在一定的变化,并在绿化事业上广泛应用着,如园柏的针叶有刺叶和鳞叶之分;槭树和黄卢的红叶中,存在深红、淡红和黄色三种类型;李子树中还发生了保持全年树叶紫红的变异,这就是红叶李;各种杨树、柳树的叶形和叶片大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果实(球果)形态特征的变异。

果实(球果)是树木重要的繁殖器官,也是划分种、品种和类型的重要的性状特征。

核桃果实按形状可划分为:尖顶、卵果、长果、圆果、方果等五种类型:按种壳光滑程度可分为光、中等光滑和有皱沟三种类型:接种壳厚度及其内壁构造(内壁褶、内壁膜、种壳)可划分为露仁、薄壳、锦仁、夹绵、夹仁、节子等六大类型。

(3)树皮形态特征的变化。

许多树种树皮的色泽、光滑度、裂缝的状况(形状、深裂度、裂缝的色泽)和裂片的形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杨树、柳树、榆树飞泡桐和松树等树种均可见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掌握有性杂交的主要程序、技术和方法。 内容: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父本花粉的收集与 花期调整;去雄、套袋、授粉、杂交植株的管理、 采种等;杂交后代的选育。 一串红(或其他园林植物);
镊子、毛笔、隔离袋、标牌、回形针、枝剪等
一)杂交母株及花朵的选择
- 选生长健壮、发育良好的植株作母

五、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1 .实验应在开花结果期进行。 2 .每 4 ~ 5 人为 1 组,每一品种有 2 ~ 3 个小组调查。每小组测量该品种 5 ~ 10 株(植株编号,同一品种的各组间要统一)。 3 .每株都应按要求调查的内容进行观测记载。 4 .数量性状一般按三级记载,比如: 香味:浓、一般、较淡 花量或结实:多、中等、少 抗性:强、中、弱
实验四 花粉的贮藏及生活力的测定



目的:掌握花粉贮藏及生活力测定的原理和 方法。 内容: 1. 花粉贮藏的方法与要求; 2. 染色 法测定花粉生活力; 3. 培养基法测定花粉生 活力。 矮牵牛或其他园林植物的花粉; 指形管、干燥器、冰箱、载玻片、烧杯、培 养箱、显微镜等。
三)花粉的制备
1、花粉的采集 2、花粉的贮藏 3、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品种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鉴定 品种特性的方法,了解品种间和品种内的变异。
二、实验材料
不同的月季品种。
丰华月季:植株低矮、紧凑、高度在60-150cm,分枝多,耐 寒、抗病。 微型月季:植株矮小,株高和伸展宽度20cm,枝条细小。花 小型,直径约3cm,多为重瓣、枝密花多,常成束开放。 杂种香水月季:植株丛生,低矮,紧凑,高60-150cm ,花单 生,直径达10cm以上,重瓣、花形优美、芳香浓郁。 藤本月季(攀缘月季):植株松散型、藤本。常两季开花、常 成束开放。 蔓性月季(地被月季):植株松散型、茎枝匍匐生长。花多朵 聚生成束开放,一般抗病性强。
白玉兰
石竹 西蕃莲
2 .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



1 2 3 4 5 6 7
)花芽类型 )开花时间及花期长短 )花型 )花性 )花瓣 )雄蕊和雌蕊 )花粉: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几种园林植 物开花授粉的相关知识。 2 .分组:每 3 ~ 4 人为 1 组,调查、 记录
桃的不同类型
普通桃
油桃


红叶碧桃
碧桃
普通碧桃
寿星桃 垂枝桃
三、实验用具 皮尺、钢卷尺、直尺、铅笔、记录板等 四、实验内容 观测不同植物品种的观赏性状,包括株型、花、果实、 抗性等特征,对其进行比较和评价。具体观测性状如 下: 1 .株型:包括株高、枝下高、冠长、冠幅(株幅)、 冠形、分枝角度、分枝数、枝叶的特征、植株生长情 况等。 2 .花的特征:包括花期、花型、花朵大小、花色、 花香、开花数量等。 3 .结实情况:包括果实的形状、大小、多少等。 4 .抗性:包括抗寒性、抗热性、抗旱性、抗病性、 抗虫性、耐阴性等。 5 .特殊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
拟定选择标准; 初选:根据株选的标准对选区的植株进行测量和 登记,评选出优良单株; 复选:在各组初选的基础上全班进行复选,选出 特有者; 遗传鉴定:无性系鉴定,种子后代鉴定。 决选:经观测确定遗传稳定性即可投入生产。
附录1:瓜叶菊百分制计分评选表
品系 综合 编号 抗性 株姿 长势 茎叶 繁密度 花色 花容 早晚 持久 评判 及来源 20分 10分 5分 5分 15分 15分 10分 10分 10分 1 2
五、实验原理

园林植物的群体中经常存在一些变异类型。 在栽培条件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下,如果 某些个体的性状表现与原始群体中大多数 植株有明显差异,且可以稳定遗传,则这 一性状为可遗传变异,对其进行选择有可 能获得优新品种。
六、实验步骤

踏查:对选区植物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普遍 踏查;



三)花粉的制备
1、花粉的采集 2、花粉的贮藏 3、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1)直接授粉 2)形态鉴定法 3)染色法: - 过氧化氢、联苯胺和α-萘酚
-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 I2 -K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花粉发芽试验 :培养基法
四) 授粉(pollination)、标记、登记 1、授粉
2、标记 - 授粉后应套袋并花枝挂牌; - 注明父母本、株号、授粉花数和日期 等。 3、登记
实际操作技能,不片面追求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都应参加实验实习环节,选作部分实验,了解 主要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内 容并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解释 有关现象并讨论实验结果。实验课程单独考核,单独 记成绩。
实验一 园林植物品种资源研究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
1 .花器结构的观察
花的组成
stigma style stamen anther
pistil
ovary filament
雌蕊群
完 全 花
雄蕊群 花被
花托
花柄
花冠 花萼
ovule torus
petal sepal embryo sac
圆柱状
覆碗状
碗 状
雌蕊柄
雌雄蕊柄
花冠柄
一、园林植物育种学实验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特点: 实践性强
综合性强 时间性强 基本要求:需通过实验、实习才能加深对课的理解, 提高学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 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 验课中要抽出部分学时作为理论讲授,通过实例 论述论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学 生对实验课的兴趣;系统介绍植物生理的一般研 究方法和基本技术;重视培养学生的
- 选营养充足、发育完全的花朵授 粉;每枝选留 3~5 朵
二)隔离 、去雄、 套袋
1、隔离(isolation)
器械隔离:网室、硫酸纸袋等√
空间隔离:种子生产
时间隔离:
2、去雄(emasculation)
- 雌雄蕊未成熟时进行,要彻底,防止伤及雌蕊。 - 去雄后套袋并挂牌,注明去雄日期、品种名称、 天气情况等 - 单性花不必去雄,只须套袋隔离(硫酸纸袋)
1)直接授粉 2)形态鉴定法 3)染色法: - 过氧化氢、联苯胺和α-萘酚
-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 I2 -KI
4)花粉发芽试验 :培养基法
1)直接授粉
2)形态鉴定法
3)染色法:
- 过氧化氢、联苯胺和α-萘酚
-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 I2 -KI
4)花粉发芽试验 : 培养基法
实验五 园林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六) 杂交后的管理
1、除套袋:柱头枯萎后进行 2、管理
•花灌木:摘心、去蘖(提高饱满度)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适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牌)
•种子细小、易飞落种子或幼果易为鸟兽危害的植 物,成熟前套纱布袋
六、作业及思考题
1 .自己设计并填写好不同品种间质量性状差异 表。 2 .自己设计并填写好不同品种间数量性状差 异表。 3 .对不同品种的综合性状及立地条件进行评 估。 4 .谈谈园林植物品种资源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实验二、单株选择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园林植物单株选择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瓜叶菊、秃疮花等。 三、实验用具 皮尺、游标卡尺。 四、内容: 1. 根据供选植物种类的应用要求,制定合理的评选 标准和评分办法; 2. 对单株的各个性状进行评价打分,采用百分制综 合评分法,从中选出优良单株。
菊体(40分)
花朵(40分)
花期20分
3
七、作业及思考题
针对所观察的植物制定选择评分标准; 对所选择的植物进行观测记载; 对选出的单株进行描述介绍。

实验三 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授粉习 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园林植物花器结构及开花授粉习性的观察,了 解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的花器官结构特征与开花授粉特 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园林植物开花习性调 查的主要观察项目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 月季、菊花、矮牵牛、樱花、金鱼草等园林植物。 三、实验用具 放大镜、解剖针、镊子、剪刀、直尺、记录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