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智慧康养社区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智慧康养社区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我国进入了老龄化时代,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养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智慧康养社区,可以缓解政府压力,提升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康养社区;建设
引言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社会人群复合需求的细分,社区逐渐呈现多类型、多元化的特点,涌现了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的康养社区。基于我国中老年群体的特征和服务需求,以及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现状,在打造智慧康养社区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传统、大众化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和管理系统。本文围绕智慧城市发展背景,通过对康养社区居民的特征和需求分析,探讨了智慧科技在康养社区中的有效应用,以此指导智慧康养社区的建设与运营。
1我国健康养老面临的问题
1.1全社会对健康养老业发展尚未形成共识与合力
目前,多数老年人及其子女养老观念还比较传统,普遍希望在家里养老,不愿选择在机构养老,导致养老机构推行社会化养老艰
难,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现象明显。另外,养老服务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前期投入多、专业人才需求大、回报周期长,加之现阶段老年人实际消费支付能力有限,使得社会资本进入健康养老业的意愿不强。部分职能部门对开展健康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够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全社会共同关心、建设健康养老事业的共识与合力尚未形成。在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工作中,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标准不一,有时还相互“打架”,比如卫生健康部门力推社区医疗、民政部门力推居家养老、残联力推社区康复、人社部门力推养老保障,既无法形成合力,又导致资源浪费。
1.2社区养老服务呈现碎片化且服务效率不高
目前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现状是还未形成系统性的服务体系,更多的是碎片化地提供服务。比如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找医疗机构,老年人需要的日常送餐服务需要找社区配餐中心,但并不是所有社区都能够提供配餐送餐服务,涉及老年人的出行、日常购物洗浴等问题就更难以及时得到解决。由于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又缺乏整体性的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因此对接的服务供给呈现出碎片化的现状,然而老年人的现实生活是连续的,不是碎片割裂的,这就给老年人接受这些服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沟通成本,影响了服务效率。
1.3智慧康养社区配套服务能力低
由于目前社区健康养老护理行业待遇不高、职业空间受限等因素,纯粹的养老服务业吸引力相对较小。目前,从事养老护理服务
的大多数是40~50岁中年妇女,缺乏专业训练,包括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和从业经验。另外,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信息技术、智能设备的接受和掌握程度非常有限。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不能及时提供科学的服务及操作相关互联网设备,将极大影响“互联网+”技术在健康养老服务行业中的客户体验效果。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养老服务人员实操技术水平,特别使掌握基本的互联网实操技能,成为推进“互联网+”社区健康养老的难题。
2以需求为导向的智慧康养社区建设研究
智慧康养社区系统的含义
康养社区系统,是对康养社区服务提供运营与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智慧康养社区系统,是用“互联网+”技术去对康养社区系统进行赋能升级,使得其能够智能地识别和管理人、物、情、地、事等信息,智能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促进康养社区服务的个性化、高效化、和智慧化。
2.1智慧健康管理,满足长者生理需求
以健康检测系统和风险评估系统为基础打造智慧健康管理云平台,可为社区长者健康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配合线下机构,可为长者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日间,通过专业的数字医疗健康终端,对长者血压、血氧、心电图、体脂等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夜间,通过智能床垫等设备对长者进行夜间睡眠监护,采集长者卧床时间、睡眠质量、心跳、呼吸,在离床状态等数据。若数据出现异常或有离床现象,云平台会立即
做出分析判断并进行预警。所有的健康数据在采集完成后自动上传系统,生成动态化的长者个人健康档案和报告。长者及子女可借助与云平台互通的手机app实时查看健康数据,了解身体状况;健康管理机构可对长者健康状态持续跟踪,为其量身定制个人健康促进方案,提供饮食、养生、运动建议,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社区运管人员可以根据健康数据,为长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上门服务、心理疏导,组织参与活动等;若长者突发疾病需要就医,医护人员可通过接入了云平台的医疗系统,第一时间调取长者的健康档案,迅速了解其近况。
2.2获取政府政策支持并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
社区型养老与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且新型服务体系的开展也不可仅以营利为目的,还需要体现出公益性,这样才可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青睐。所以政府就需要尽可能在引导及经济支持上做文章,通过一些适当的政策倾斜来促进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进及发展。具体实施上可制定行业技术规范化与准入标准,增加资金的投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的从业待遇及编制,使服务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能够投入更大的精力,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
2.3加大培训投入,培育网络意识
养老服务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对互联网知识的专业化掌握程度。加强对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着力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职业化、标准化、人性化服务理
念,通过客户网络评价和企业综合评估等,不断推动基层服务质量提升。首先,国家政策和资金应重点向养老服务业倾斜,鼓励老年服务供给机构加大专职服务人员配备力度,提高专职护工的待遇水平。根据当地“4050”的数量与工作意愿,由政府向老年服务供给商以及社会化养老机构购买公益性岗位,用于为养老护理人员发放工资。针对“互联网+”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的上门护理服务,可考虑新增“助老员”行业资格证书,用行业服务持证上岗增加老年对象的安全感。其次,需进一步加大对助老员和养老护理专员等服务人员的培训投入,也包括心理指导、考证晋级与健康管理,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老年服务专业团队。允许基层政府将培训经费下拨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培养自己的专业化养老护理人员,或者对老年服务培训机构进行直接补贴。同时,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的绩效考核,将其服务工作完成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福利待遇紧密相关,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结语
总之,在智慧城市蓬勃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建设智慧康养社区,将社区型养老同健康管理相结合,可以满足现阶段我国对养老医疗服务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一站式、便捷、及时的智慧康养社区服务体系,让长者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进一步促进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