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12、夜晚的实验(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教案(通用14篇)初中六年级语文下册《夜晚的实验》篇1《夜晚的实验》讲述了科学家从蝙蝠飞行的现象上发现了超声波,进而用这个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事实。

在教学中,我抓住“好奇”“奇怪”“ 猜想”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飞行现象上发现超声波的,并从中学习科学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潜心研究,孜孜以求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1.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CAI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2.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2.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眼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1.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描一描。

3.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一)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指名读2---3节,看看斯帕拉捷的第一次实验。

(1)找一找斯帕拉捷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抓住“总认为”“完全”“不由得惊叫”等词语理解斯帕拉捷的感情变化。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夜晚的实验(1)

12夜晚的实验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结合语境理解“惊奇”“奇怪”“恩惠”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

2.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能说说斯帕拉捷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推测、坚持不懈,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4.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推测、坚持不懈,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难点: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学习作者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超声波。

教师: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揭开了天火之谜,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称为航天之父,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跟随他一起去做——夜晚的实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12.夜晚的实验2.认识斯帕拉捷。

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

他在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生理、受精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实验,为“超声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还是还是火山学的奠基者之一。

1799年2月11日因无尿症与世长辞,终年70岁。

斯帕拉捷把他的一生连同一部分遗体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夜晚的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夜晚的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12.《夜晚的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

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

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导入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鸟儿在天空有自由飞翔的本领,人类就模仿鸟儿的结构制造飞机。

这就是仿生学的例子。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在仿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验。

板书课题:夜晚的实验(读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什么疑问吗?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 (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堵住揭开:判断(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掌握课文的能力。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

4.指导分段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捷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三部分中哪个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为什么?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12夜晚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12夜晚的实验-

12 夜晚的实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

《夜晚的实验》一课,主要记叙了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的经过,指出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家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到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学会归纳段意。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引号的用法。

3.体会本课的写作特色——详略得当。

4.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文中“瞎子”、“穿透”、“听”引号的用法。

2.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资料链接】拉扎罗·斯帕拉捷(1729—1799),意大利著名的博物学家、生理学家和实验生理学家。

1729年1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斯坎迪亚诺镇。

他在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生理、受精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蝙蝠实验,为“超声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是火山学的奠基者之一。

蝙蝠,体小如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

有900多个不同的种类,遍及世界各地。

尽管它们看上去很像鸟类。

但它们没有羽毛,也不生蛋。

夜间,蝙蝠靠声波探路和捕食。

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

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加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

超声波:人听到声音的音调高低,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但当高到2万赫兹以上,人就听不到了。

通常把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波称为超声波,这种声波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题,把握课文大意,并能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学会归纳段意,并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2《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2《夜晚的实验》教案设计

12.夜晚的实验执教人:朱迎兵【教材简析】《夜晚的实验》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瞎子”、“穿透”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难点: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和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PPT【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及要求:讲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和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目标导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科学家斯帕拉捷的做蝙蝠实验的故事。

同学们,请你们谈谈,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归纳:①斯帕拉捷为什么要做实验?②斯帕拉捷是怎么做实验的?③斯帕拉捷这个实验有什么作用?④从中可以看出斯帕拉捷是个怎样的人?⑤作者是怎么写这个故事的?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斯帕拉捷为什么要做实验?1.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请仔细阅读,找到答案。

2.讨论:散步的人不会是斯帕拉捷一个人,为什么斯帕拉捷对蝙蝠感兴趣?(板书:善于观察)3.小结过渡:在光线昏暗的晚上,蝙蝠却能自由飞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让斯帕拉捷迷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做了实验。

(二)斯帕拉捷是怎么做实验的?1.自读课文的2-6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2.斯帕拉捷做了四次实验,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假如是你,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几乎失败后,你会怎么想?现实生活中,你遭遇过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努力却没有成功的事吗?3. 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

12 夜晚的实验 教案

12 夜晚的实验 教案

12 夜晚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夜晚的实验是什么,以及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夜晚的实验。

2.学习夜晚的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掌握夜晚实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4.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手电筒、黑纸、标尺、计时器。

2.实验材料:白纸、色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夜晚的实验?你们觉得夜晚的实验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简要介绍夜晚的实验的概念。

强调夜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一些只在夜晚才能出现的现象或现象在夜晚中的变化。

2. 实验步骤 (10分钟)教师活动:首先介绍本次实验的步骤和材料。

将黑纸分别描绘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案,贴到白纸上。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照着黑纸上的图案用色笔把图案勾勒出来。

教师活动:准备好手电筒并关闭教室的灯光。

让学生每两人一组,一人拿着手电筒,另一人拿着标尺同时用手电筒照准白纸上的图案,另一人用标尺测量图案的长度。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15分钟)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夜晚实验与白天实验之间的差异。

4. 实验反思 (10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学生:你们对本次实验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夜晚的实验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实验感受,并总结夜晚实验的意义,如观察夜晚中某些现象的变化、研究夜间光的影响等。

5. 实验总结 (5分钟)教师活动:向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步骤,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科学实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夜晚实验的主题,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将学生的实验结果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夜晚的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

《夜晚的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

《夜晚的实验》说课稿(通用6篇)《夜晚的实验》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夜晚的实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斯帕拉捷在夜晚散步时发现蝙蝠能够在夜间自由自在飞翔,然后通过四次实验,终于揭开了秘密,以及人们对它的运用。

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描写,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对实验过程颇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实验欲望。

2、教学目标的制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清斯帕拉捷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并能复述内容。

(3)、体会斯帕拉捷善于观察、大胆实验、不怕失败的品质,感悟人物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1)、斯帕拉捷做四次实验的过程。

(2)、体会斯帕拉捷的精神。

二、说教法《夜晚的实验》是一篇优美的记叙文,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学生易于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 读书指导法”、“分组讨论法”等,其理由是:1、《夜晚的实验》文章的词句通俗易懂,过程描写对学生很兴趣,因此,采用读书指导法,可让学生在文中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乐趣。

2、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量。

其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发表独立的见解。

因此,我运用了“讨论法” 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本着以说为本,说中理解,以读促说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学生运用“读---画---思---说”(其中读贯穿始终)的方法来学习本课,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斯帕拉捷发现了一个现象(板书:蝙蝠能在夜间……)引起他的好奇,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夜晚的实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2《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2《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设想:通过课文学习、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夜晚的美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7.情感分享:请学生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夜晚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可以采用诗歌、散文等形式,字数不限。
4.通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关爱身边的人和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了一段关于夜晚探索的有趣经历。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小主人公小强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许多关于夜晚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并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色,提高朗读技巧。
3.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会运用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通过问题驱动法,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学生通过观察夜晚的实践活动,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需要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在探究性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设想: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作。同时,教师适时提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其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态度,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2 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5)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12 夜晚的实验|苏教版 (5)

《夜晚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学习科学家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研究的科;【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你知道哪些科学家呢?(指名回答。

)今天我们今天我们通过一篇课文再来认识一位意大利的科学家:斯帕拉捷,请看课题《夜晚的实验》,一起读课题。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提问。

参考:(1)为什么选择在夜晚做实验?(2)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实验?(3)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4)实验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又如何?】二、自主先学,我能行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不过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把课文读熟练、读明白。

下面看一看我们的自主学习要求1、放声朗读,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或查查工具书。

2、用笔画一画不理解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查查工具书,如果弄不明白,请标上?。

3、对难读的段落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明白要求后进行自学,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讨论,比一比那组最高效1、小组内分配每人一段、或两段,逐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读通句子。

2、把读书中遇到的疑问在小组中交流。

四、反馈交流,我是最棒的那个人同学们学好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敢接受挑战吗?1、出示生字词蝙蝠(biān fú)轻盈(yíng)障碍(ài)苍蝇(ying)恩惠(ēn)矿藏(cáng)蒙上(méng)薄膜(báo)指名读、分组读【注意多音字:藏、蒙、薄;注意“蝙蝠、碍”的写法;最后齐读两遍】2、理解词语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文指后者。

敏捷:(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

本文指动作灵敏。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12、夜晚的实验(教
学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12、夜晚的实验(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实验、潜心研究、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科学家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斯帕拉捷看到蝙蝠夜晚在天空灵活地飞来飞去,引起了他的好奇,谁能把他心中的问题说一说?(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地飞行呢?)过度: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一起探索这个科学的奥秘。

二、学习第一次实验:1、请一名学生起来读课文2-3节,其他学生思考,这一节斯帕拉捷是采用什么方法去探索这个科学奥秘的?结果怎么样?同时用笔在书上做做记号。

2、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4、做一个表演,增强课堂情趣:指名一学生蒙上眼睛,突破障碍物。

5、毫无疑问,如果蝙蝠像我们人一样,是用眼睛发现
障碍物,现在把它们的眼睛蒙上,他们会像某某某一样撞上障碍物。

但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指名学生起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6、这个结果让斯帕拉捷更加奇怪了,因为他从小就认为蝙蝠是靠眼睛来自由自在地飞翔的。

他探索这个科学奥秘的兴趣更加强烈了,谁来把他心中的问题读一读。

(指名读)过度:接下来,斯帕拉捷又将怎么去探索和发现呢?让我们接着跟他去做实验吧。

三、学习其它几次实验:1、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接下来斯帕拉捷又做了几次实验?抓住其中一次实验,完成表格填空。

现象和问题
蝙蝠在夜空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斯帕拉捷好奇:凭什么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飞行?


第一次
蒙上眼睛
敏捷地来回飞翔
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地飞蛾呢?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结论
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问题,要求,先读一读实验经过,再填一填表格。

4、经过第四次实验,我们终于可以对蝙蝠凭什么在夜空自由自在地飞行,下一个结论了。

你可以下一个什么结论。

指名说。

再读一读课文的第6小节。

四、学习其他科学家的研究:1、小结,斯帕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书上的图,或许你可以找到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指名学生说。

)并读一读这一小节。

2、投影出示,人的耳朵也可以确定发出声音的物体的具体位置,但是必须是这个物体有声音。

不发出声音的物体,我们是不知道它在哪里的。

蚊子等昆虫飞行时,是可以发出声音,但是房子、树木等物体是没有声音的物体,蝙蝠又是怎么避开的呢?3、这个问题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思考和研究,现在我们就接着跟随这些科学家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能够用图来表示科学家研究的结果。

指名学生黑板演示,齐读研究结果。

4、投影出示蝙蝠用超声波听物
体的示意图。

5、投影出示超声波的应用。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

五、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对自己的启发:超声波是项非常伟大的发现,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但是这项伟大的发现却起源于非常平常的现象。

我们一起来回到课文第一节看看。

指名读一读,斯帕拉捷所看到的平常现象。

投影出示其他伟大的科学成就起源于平凡现象的事例。

(瓦特与蒸气机,牛顿与万有引力)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指名学生说)六、布置作业。

板书:
现象和问题
蝙蝠在夜空飞来飞去,从来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斯帕拉捷好奇:凭什么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飞行?


第一次
蒙上眼睛
敏捷地来回飞翔
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地飞蛾呢?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结论
蝙蝠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