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案设计: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案设计: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案设计: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

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二、重难点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2.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1)原因: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

(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2.第二阶段一一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1)原因: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无视—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对抗开始出现,例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3.第三阶段一一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原因: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理,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与自然:人们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3)标志: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简称《斯德哥尔摩宣言》。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传统伦理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

2.环境伦理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关系。

3.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三、人类与环境的发展阶段【问题导思】1.简要概括三个发展阶段中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中图版选修6第一章第一节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环境影响人类生活
环境质量直接影响造成危害。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01
02
03
资源过度开发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导 致生态环境破坏,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等。
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 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 严重污染,如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等。
生态恢复与重建
01
02
03
04
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 复和重建,恢复其生态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提 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促 进生态产业的发展。
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生物多 样性和自然景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过度开发
总结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度开发导致森 林覆盖率降低、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枯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和环 境质量。
环境污染
总结词
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能源资源短缺
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它们的储量和开采量都是有限的。能源资源短缺不仅会 影响能源供应和能源安全,还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土地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资源的供给越来越紧张。土地资源短缺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和发 展,还会对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影响。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给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02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整合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章末整合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教材P4 “探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探索本“探索”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不同学者和组织对人地关系的理解,我们根据他们的言论,归纳出他们的人地观。

老子的人类自然观:反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述。

但在总的自然观上,把人类看作自然的奴隶,认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

培根的人类自然观:文明社会的到来,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后果是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恩格斯的人类自然观:环境对人类社会具有反馈作用。

我们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同时,环境也把它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当两者出现矛盾时,社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人类自然观: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寻求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相协调的道路。

教材P6 “阅读”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本“阅读”材料介绍了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第Ⅰ阶段,人口缓慢增长,经济在缓慢发展,资源缓慢消耗,污染不断加重,但是人口增长、污染程度均没有超过环境容量。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协调发展。

第Ⅱ阶段,人口、经济迅速增长,资源急剧消耗,污染迅速加重,且人口、污染超过了环境容量。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失调。

第Ⅲ阶段,人口增长变慢、资源消耗速度也变慢,污染程度减轻,而经济继续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又协调发展。

第Ⅳ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速度继续下降,污染继续减轻且在环境容量之内,而经济持续上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仍然呈现协调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由协调→失调→协调的变化过程,说明我们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既要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不造成危害。

教材P7 “思考”树木拥有法律地位。

新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

新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

新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选修6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

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对立着。

它表现为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

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

环境则因其客观属性而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

例如对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

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并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和自净能力(如工业“三废”排放)时,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

(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物的自净能力。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为了发展,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环境(如营造建筑物、开垦农田等)的同时,排放废弃物(如代谢物、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

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

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只有坚持规划、建设、维护、管理,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

中图版选修六1.1 环境概述教案

中图版选修六1.1 环境概述教案

1.1环境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3.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1.环境的分类。

2.环境因素的分类。

3.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环境的图片,并自主预习本课基础知识,了解本节基本内容,完成基础填空与预习自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进行选修六《环境保护》的学习,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单元地域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环境概述,这部分内容需要我们掌握哪些知识呢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环境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3.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其中,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分类,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是本课的重难点,大家学习时要格外用。

推进新课师: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这几幅图片:这还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吗?我们美丽的环境怎变化了这个样子?我们的环境到底应该是怎么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

师:所以我们要:现在我们就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板书: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基础问题,完成问题。

学生思考时,教师板书主要内容。

板书:1.概念2.分类3.内涵(1)相对性(2)发展性学生起立回答,教师点评,并完善上述板书内容。

师:同学们刚才的预习都很好,大家看大屏幕中的思考题:2008年11月12日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广元市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地震遗址公园面积近50平方千米,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态。

按照其属性,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属于哪种环境?通过这道题目,检验下同学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师:虽然地震遗址公园中的破坏形态是由地球内力爆发形成的,但公园的建设和规划必然有人类活动的参与,属于“社会活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因此,该地震遗址按属性划分属于社会环境。

现在我们再将目光转移到大屏幕,来看环境因素和环境质量的预习填空,大家快速思考,等会进行抢答。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疑难规律方法同步备课教学案 中图版选修6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

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统一的关系,同时也对立着。

它表现为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以选择、改造、治理等方式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

例如农业开发时对林木的破坏和对土地的开垦。

环境则因其客观属性而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令其事与愿违。

例如对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过度开垦,引起水土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石丘劣地。

当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并超过了环境的再生能力(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和自净能力(如工业“三废”排放)时,被破坏的环境以灾害的方式否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当环境的恶化超过了人类的承受能力时,人类则以迁徙的方式否定环境的价值与意义。

(2)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

环境具有一定的提供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容纳废物的自净能力。

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空气、水和食物等进行新陈代谢,并将代谢产物排放到环境中;为了发展,人类通过生产与消费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建设环境(如营造建筑物、开垦农田等)的同时,排放废弃物(如代谢物、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离开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发展。

另一方面,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

人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保护环境的能力。

虽然天然环境孕育了人类,但它已不适合现代人类的生存发展。

当代环境是人类对天然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只有坚持规划、建设、维护、管理,人工环境才不致荒芜。

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选修6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2.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类①畏惧、崇拜自然。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②主宰自然(1)原因: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③依赖性大大减弱;④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⑤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⑥无视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引起⑦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⑧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⑨环境污染等。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原因: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⑩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与自然:人们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⑪和谐相处的思想。

(3)标志: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⑫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思考1.古代,人类畏惧、崇拜自然,因此没有环境问题出现,你认为呢?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在古代,有自然灾害,人们的群体采集和狩猎也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部分物种灭绝,这些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2.19世纪末,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20世纪末,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

请谈谈你对这种观念变化的理解。

答案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自然之王”到“自然之子”。

人类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源于自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传统伦理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⑬规范和约束。

2.环境伦理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与自然环境保持⑭和谐与平衡关系。

3.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⑮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⑯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资源链接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六资源链接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一、充分利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示意图
本节主要从人地关系这个问题入手,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环境关系的实质。

归根结底,人与环境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不协调,则出现环境问题。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人类发展阶段示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二、联系可持续发展案例,学习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比较抽象,学习时联系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采用直观教学、活动教学、讲练结合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夯实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地理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等发展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

参考资料
一、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出自荀况《天论》,他主张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努力掌握大自然的规律来改造地理环境,体现了天人相关论的思想。

“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出自《管子·地员》。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出自《齐民要术·种谷·第三》,都主张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三种人地关系理论

产生前提核心思想产生结果理论评价
地关
系理。

中图版地理选修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word教学素材

中图版地理选修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word教学素材

中图版地理选修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word教学素材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相关素材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处于山区和平原接壤部位。

周口店邻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成为埋藏“龙骨”的仓库,该山故名龙骨山。

山上有一个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2.5~42米不等的天然洞穴,是50万年往常北京猿人栖息的地点,他们先后在洞穴里群居了40多万年,遗留下他们吃剩的残余食物和用过的器具,还有他们的遗骸。

后来,那个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块所埋。

早在1918年发觉第一地点后,经1921年、1923年的两次挖掘,发觉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专门重要的是在这些化石中有两颗人的牙齿,它是北京猿人遗骨的最初发觉。

自1927年以来,又经多次大规模挖掘,专门在1929年12月2日的挖掘中,科学家在龙骨山的庞大洞穴里又发觉了一块完整的原始人头盖骨以后,周口店即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于世。

依照挖掘的地点,科学家们把这种原始人类定名为“北京人”,把这座洞穴称之为“北京人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进行过多次大规模挖掘,清理出40多个男女老少的北京猿人化石,100多种动物化石,10万余件各种石器,以及仍储存在洞穴内的几个灰烬层,最厚的一层超过6米,灰烬层中保留有大量烧过的碎骨和木炭碎块,可见“北京人”早已明白得用火烤食猎物和取暖防寒。

在北京猿人遗址上方,靠近山顶的洞穴中,是山顶洞人的遗址,在那个地点发觉了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

在山顶洞人尸骨周围发觉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

洞内还发觉山顶洞人用过的骨针、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项链”,这些足以证明他们已学会缝制兽皮衣服御寒,明白得装扮自己,反映出山顶洞人原始艺术的萌芽。

依照科学估测:山顶洞人的体躯特点和现代人无明显区别,是原始的黄种人;他们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生活方式比“北京人”又大大前进了一步。

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选修6环境保护)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探讨交流 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人类不能再
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 然”。 这句话体现了地理上一种什么伦理观念? 这种伦理观念有何意义?
它体现了地理上的环境 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念 的确立能使人类明确认 识到人对自然的责任和 义务,把尊重和爱护自 然的意识融入自己的行 动中去。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环境问题从根本 上得到解决。
行为后果
环境伦理观
传统伦理观
人类与环境关系 协调平衡 实现
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课堂测试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
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据此完
成1~2题。
D 1.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的文明类型时期是( )
A.后工业文明
B.农业文明
课堂测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距今大约6 000~7 000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
即今伊拉克境内,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称苏美尔文明)。依靠充足 的灌溉水源和犁的发明,农民生产出超出他们家庭需求的食物,他们用剩 余的谷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大门。但是,他们的灌溉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 水坝和运河渐渐淤塞,河水漫灌和盐分累积使土壤逐渐失去肥力。美索不 达米亚人没有及时阻止环境的退化。由于技术停滞以及频繁受到入侵者的 袭扰,他们忍受着巨大的生态灾难的煎熬,文明因而走向衰亡。 (1)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成为古代人类文 明发源地的原因是什么? (2)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农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从以上案例中,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体会是什么?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案: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学案: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2.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类①畏惧、崇拜自然。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②主宰自然(1)原因: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③依赖性大大减弱;④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⑤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⑥无视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引起⑦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⑧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⑨环境污染等。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原因: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⑩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

(2)人与自然:人们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⑪和谐相处的思想。

(3)标志:1972年第一次联合国⑫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思考1.古代,人类畏惧、崇拜自然,因此没有环境问题出现,你认为呢?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在古代,有自然灾害,人们的群体采集和狩猎也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引起部分物种灭绝,这些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是这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2.19世纪末,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20世纪末,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

请谈谈你对这种观念变化的理解。

答案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自然之王”到“自然之子”。

人类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源于自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传统伦理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⑬规范和约束。

2.环境伦理观: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要与自然环境保持⑭和谐与平衡关系。

3.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不仅表现在人类行为中⑮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⑯人类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产生的相应环境问题。

经过读图和剖析资料,培育剖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含义,建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自主学习】1.第一阶段——人类恐惧、崇敬自然(1)原由:在收集、打猎文明期间,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落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处于蒙昧阶段,没法挣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迫,对自然拥有一种恐惧和盲目崇敬的心理。

(2)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靠的关系。

2.第二阶段——人类忽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1)原由:跟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的依靠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2)人与自然: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盲目乐观,开始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主宰,忽视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抗衡开始出现,如在局部地域毁林开荒和过分放牧,引起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柔弱;工业排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追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原由:人类在长久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均衡和协调,才能生计和发展。

(2)人与自然:人们确定尊敬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

(3)标记: 1972 年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经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合作研究】读资料,研究以下问题。

资料一教材 P4研究资料。

资料二教材图 1-1- 2“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图1-1-3“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煤矿” 。

资料三教材 P6阅读资料。

(1)剖析资料一中不一样历史期间古今中外几种典型的人类自然观蕴涵的人与环境的关系。

(2)蒸汽机的发明应用标记着什么?图1-1- 2 所示处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什么发展阶段?(3)煤矿的开采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4)利用资料三图中所示内容,剖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

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二、重难点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重点)
2.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理。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界中的地位。

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对抗开始出现,例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斯德哥尔摩宣言》。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三、人类与环境的发展阶段
【问题导思】
1.简要概括三个发展阶段中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

【提示】第一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阶段: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2.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人类社会现已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可以为人类带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

3.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
【提示】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制约力则越大。

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例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

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从图中读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主导因素:原始文明时代劳力为主导因素;农业文明时代为A和劳力;工业文明时代资本和科技为主导因素,A和劳力因素地位下降;环境文明时代以科技和生态因素为主。

其次结合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去分析问题。

【解析】第(1)题,A是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对农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资源。

第(2)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所占比重下降,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增强。

第(3)题,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开发资源速度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在这一时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答案】(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四、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问题导思】
1.简述环境伦理的含义。

【提示】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的、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2.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

这句话体现了地理上一种什么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有何意义?
【提示】它体现了地理上的环境伦理观。

这种伦理观念的确立能使人类明确认识到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已经认识到,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伦理观念。

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解决。

1.在传统环境观支配下的人地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人类陶醉于“伟大的胜利”之中,自认为能为所欲为。

人们认为人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

其结果: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下图所示:
2.环境伦理观和传统伦理观的比较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2.下列人类对环境的态度,符合环境伦理观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伏季休渔D.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二、综合题
3.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________自然资源,C.生产活动________自然规律,D.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________方向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性。

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