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教案设计:1.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2.通过分析三个发展阶段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原因。
3.通过案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环境伦理观的形成及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二、重难点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
2.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人类畏惧、崇拜自然
理。
2.第二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
界中的地位。
自然的存在。
(3)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的对抗开始出现,例如,在局部地区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
3.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斯德哥尔摩宣言》。
二、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三、人类与环境的发展阶段
【问题导思】
1.简要概括三个发展阶段中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表现。
【提示】第一阶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依赖的关系,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二阶段: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2.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这种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人类社会现已具备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恰当地运用这种能力,可以为人类带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
3.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
【提示】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作用力越大制约力则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例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要从图中读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主导因素:原始文明时代劳力为主导因素;农业文明时代为A和劳力;工业文明时代资本和科技为主导因素,A和劳力因素地位下降;环境文明时代以科技和生态因素为主。其次结合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去分析问题。
【解析】第(1)题,A是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而对农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地资源。第(2)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和劳动力、资本所占比重下降,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增强。第(3)题,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开发资源速度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第(4)题,环境文明时代,人类开始谋求人地协调,在这一时期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
【答案】(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四、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问题导思】
1.简述环境伦理的含义。
【提示】环境伦理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人类正当的、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2.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说:“人类不能再扩充自己的征服精神,而要用一种道德态度来尊重自然”。这句话体现了地理上一种什么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有何意义?
【提示】它体现了地理上的环境伦理观。这种伦理观念的确立能使人类明确认识到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已经认识到,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改变不适宜的伦理观念。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解决。
1.在传统环境观支配下的人地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人类陶醉于“伟大的胜利”之中,自认为能为所欲为。人们认为人可以超越自然环境,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能动反作用可以决定一切。其结果: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并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下图所示:
2.环境伦理观和传统伦理观的比较
当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2.下列人类对环境的态度,符合环境伦理观的是()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伏季休渔D.使用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二、综合题
3.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________自然资源,C.生产活动________自然规律,D.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________方向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性。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