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大纲
发展心理学大纲(二)2024
![发展心理学大纲(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0405a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1.png)
发展心理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从出生到成年)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本文为发展心理学大纲(二),将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五个主要方面,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性格发展,每个方面将探讨其定义、影响因素和重要理论。
正文内容:一、生理发展:1.1 定义和范围1.2 遗传和环境对生理发展的影响1.3 主要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克拉克的社会文化理论1.4 性别差异对生理发展的影响1.5 社会政策对儿童生理发展的影响二、认知发展:2.1 定义和范围2.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2.3 社会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2.4 性别差异对认知发展的影响2.5 学校和家庭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三、语言发展:3.1 定义和范围3.2 语言习得理论,如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和查姆斯基的语言习得理论3.3 语言环境对语言发展的影响3.4 跨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3.5 孩子自我监控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四、社会情感发展:4.1 定义和范围4.2 社会情感发展阶段理论,如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和博尔比的依恋理论4.3 家庭环境对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4.4 文化对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4.5 对外界世界的关注对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五、性格发展:5.1 定义和范围5.2 性格类型理论,如五大人格特质理论和嘴部特质理论5.3 遗传和环境对性格发展的影响5.4 文化对性格发展的影响5.5 自我身份意识对性格发展的影响总结:本文对发展心理学的五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和性格发展是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领域,深入了解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和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探索这些领域,以促进人类发展的健康和幸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23b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引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认知、情感、社交和言语等各个方面的心理发展的学科。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制定教学计划、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以及帮助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教学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一、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1 感知和注意力发展学前儿童通过感官器官收集世界各种信息,并通过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感官刺激和活动,如触觉、听觉和视觉等,来促进学前儿童的感知和注意力发展。
例如,可以让儿童触摸不同纹理的物体,听不同声音的乐器,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等。
1.2 认知结构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结构逐渐从操作性思维向符号性思维过渡。
他们开始通过语言表达和符号操作来解决问题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认知刺激和挑战,如拼图游戏、积木、颜色分类等,以帮助学前儿童发展符号性思维能力。
1.3 记忆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从简单的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和歌曲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并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前儿童情感发展2.1 情绪认知和表达学前儿童逐渐学会认识和表达情绪,包括愉快、悲伤、恐惧等。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故事和情绪表情练习等活动来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表达情绪,并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2 自我概念和自尊心发展学前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概念,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扬和提供积极反馈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心。
2.3 同伴关系发展学前儿童在幼儿园和社交环境中开始建立和发展同伴关系。
教师可以提供合作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机会,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同伴关系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学前儿童语言和沟通发展3.1 语言理解和词汇发展学前儿童逐渐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义和词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eae77270066f5335a81217b.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和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
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悉学前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行为,为设计和开展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学时数分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及其心理研究教学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学前儿童概念及学前儿童观2.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3.了解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前儿童概念难点:学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概念与学前儿童观1.学前儿童及相关概念2.学前儿童发展观的变迁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体系1.三个基本关系的问题2.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宽泛的研究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和人文生态环境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2.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f8f19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4.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36课时理论环节学时数:36课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先修课程:学前卫生学开课单位: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和有关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的课程。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有浓厚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本知识。
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培养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
4.能够运用有关的理论来解释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初步学会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3.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1.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1.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3. 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4.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第四章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3.学前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痛觉的发展4.学前儿童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5.幼儿观察的发展6.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1.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3.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4.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第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1.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3.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4.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1.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4.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5.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6. 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7.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8.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9.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第八章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1.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2.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3.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4. 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5.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6. 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7.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8. 幼儿口语的培养第九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1.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3.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4.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5.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6. 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十章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1. 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2. 意志行动的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学前儿童意志的萌芽4. 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5.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6. 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第十一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开始2.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3.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4.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5.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3.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4.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2.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3.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4.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5.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6.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7.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第十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以及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5.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四、学时安排五、考核(一)主要考核内容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3.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4.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5.幼儿注意发展的特征6.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7.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8.幼儿视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9.幼儿观察的发展10.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11.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2.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3.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14.想象概念及种类1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16.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17.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18.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9.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20.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21.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2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23.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24.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25.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26.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27.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28.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29.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30. 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31. 幼儿口语的培养32. 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3. 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34.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35.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36.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37.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38. 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39. 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和特点40.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41. 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42.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43. 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44.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45.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46.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47.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48.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9.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50.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5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5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5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54. 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7720b3998fcc22bcd10dab.png)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c8cc0c7b307e87100f69635.png)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47ba472f60ddccda38a07e.png)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XXXXXXXX学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心理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使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能够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
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学前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二、课程设计思路《学前心理学》课程建设,应根据中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开发的思路与过程课程标准设计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课程的设计以对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需要调研为前提。
课程以全面提高这生的理论素养为基点,充分发挥《幼儿心理学》课程在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上的特殊功能。
(二)特点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计以一切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出发点,课程内容设计紧密结合岗位技能培养的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结构合理有序且内容能满足未来岗位工作需要的《学前心理学》课程。
3•《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小学教育本科2017年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小学教育本科2017年](https://img.taocdn.com/s3/m/9c34bb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d.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5011008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心理学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课程内容以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为主。
在先修《心理学概论》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全面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 特征,同时对儿童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加深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条理性差,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要求学生结合见习,加深对儿 童心理各个领域发展及特点的认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2 .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掌握儿童认知过程、情绪、语言及个性的基本特点和规律;4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熟悉重要的几个理论问题及争论。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要求先修《心理学概论》。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 分:2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主要参考书: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鲁道夫•谢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4.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地位。
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特点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上要求借助多媒体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cbb22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4.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探索小宝贝们的奇妙世界》我呀,一直觉得学前儿童就像一群来自神秘星球的小外星人。
他们小小的,但是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充满了无数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个超级有趣的东西。
咱们先来说说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就像搭积木一样,他们的小脑袋瓜里,知识是一块一块慢慢垒起来的。
你看小宝宝们,刚生下来的时候,他们对这个世界简直是一无所知。
就像一张白纸,啥都没有画上去呢。
可是慢慢地,他们开始学会看东西啦,那小眼睛滴溜溜地转,看啥都新鲜。
他们会盯着妈妈的脸看个不停,就好像妈妈的脸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图画。
这时候的他们就像小小的探险家,在探索视觉这个神奇的领域。
再长大一点呢,他们就开始会抓东西啦。
我有个小弟弟,他刚开始抓东西的时候可逗了。
他看到一个小玩具,就伸出那肉嘟嘟的小手,眼睛紧紧盯着,那小模样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超级严肃的战斗,非把那个玩具抓到手里不可。
这其实就是他们手部动作和眼睛协调发展的一个表现呀。
这就好比汽车的各个零件开始组装起来,慢慢可以正常行驶了一样。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也特别有趣。
你有没有听过小宝宝咿咿呀呀说话的声音呀?那简直就像小鸟在唱歌一样,虽然听不懂在说啥,但是就是觉得特别可爱。
他们从最开始简单的发音,到后来慢慢地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像“爸爸”“妈妈”。
我邻居家的小女孩,第一次叫妈妈的时候,她妈妈激动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小小的两个字,对妈妈来说就像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
这时候的他们就像是小魔法师,每天都在学习新的魔法咒语,慢慢地就可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那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呢?这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发展过程。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
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就像两个小猫咪抢一个毛线球一样。
有一次,我在幼儿园看到两个小男孩为了一个小卡车玩具争起来了。
一个小男孩紧紧抓着玩具,另一个小男孩就有点着急,脸都红了。
这时候老师走过来了,问他们怎么回事。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981355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c.png)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
1. 引言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0-6岁阶段心理发展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学前心理学概述
2.1 定义和学科特点
2.2 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3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3. 儿童认知发展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2 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
3.3 认知发展和学习的关系
4.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
4.1 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4.2 同伴关系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作用
4.3 儿童情感问题的识别和干预
5. 儿童语言发展
5.1 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特点
5.2 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5.3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策略
6. 儿童运动发展
6.1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6.2 儿童运动发展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6.3 儿童运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7. 儿童艺术发展
7.1 儿童艺术表现的特点
7.2 艺术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的影响
7.3 儿童艺术教育的活动设计
8. 综合干预策略
8.1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8.2 学前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8.3 个体化教育和群体教育的平衡
9. 总结
学前心理学教学大纲涵盖了学前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
这一大纲,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学前儿童的教育需求,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98ef8c5915f804d2a16c13f.png)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ﻫ(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ﻫ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ﻫ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ﻫ二、基本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ﻫ(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ﻫ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习的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ﻫ课程内容: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ﻫ学前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ﻫ第三节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ﻫ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ﻫ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概况ﻫ学习目的和要求:ﻫ初步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第一节国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西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前苏联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建国后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7c26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6.png)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课程。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的认知、语言、情绪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升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包括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情绪表达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为教学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3. 学习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4. 培养教师和家长的观察、分析和引导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果。
三、课程内容1.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0-2岁:感知和运动发展、符号使用启蒙- 2-3岁:言语和符号的发展、思维的初步出现- 3-6岁:逻辑思维的兴起、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语言习得的阶段和特征- 语言环境的创设和引导技巧-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游戏和活动设计3. 学前儿童情绪表达与管理- 情绪认知的培养和表达方式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前儿童积极情绪的教育环境和氛围4.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 学前儿童友谊的发展和特点- 合作与竞争的引导与平衡- 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的培养5. 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学前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 游戏教学和情景模拟的设计与实施- 艺术活动和手工制作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系统讲授理论知识,介绍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2. 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 查阅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学习报告和分享。
4. 观察实习和反思,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及教学设计。
5. 课程总结与评估,探讨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度、讨论质量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个人学习报告和案例分析占总评成绩的40%。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https://img.taocdn.com/s3/m/6e12e20f2af90242a895e53a.png)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之前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直被国内外的心理学专业、学校教育专业、幼儿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列为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及相应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解决儿童教育和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运用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主要知识点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婴儿、幼儿、童年期、青少年期等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学视角,自主地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青少年儿童、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普通心理学,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教育心理学。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1、选用教材:王惠萍,孙宏伟主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2、推荐参考书: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2)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3)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六、课程进度表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七、教学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学科,教学中应强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和需要,适当增加一些本地青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科学材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只是分享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只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53df7ea7af45b307e9719738.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Ⅱ、考试内容总要求: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及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2、运用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学前学前儿童的基本发展特点水平和规律,并具有尝试促进学前学前儿童发展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核知识点: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研究方法。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二)考核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把握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
3.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遵循的基本伦理道德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一)考核知识点:1.理论是什么。
2.成熟势力说代表人物;双生子爬梯实验;格赛尔三个观点;成熟的含义和发展的本质。
3.华生唱到的行为主义的三个原则。
4.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体系:应答性行为的概念;操作性行为的概念;5.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认知过程;自我效能感的定义。
6.人格的结构;心理性欲的发展阶段。
7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8.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
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最近发展区(二)考核要求:1.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2.理解并把握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观的异同3.把握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革新思想4.理解并把握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发展的解释5.深入领会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实质第三章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一)考核知识点:1.大脑的反射活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d818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b.png)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模块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理解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
(二)课时分配3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心理现象概述二、心理的实质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四、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主题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题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理论一、成书势力说二、行为主义学说三、精神分析学说四、认知发展学说五、高级心理机能学说模块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3.掌握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表现。
(二)课时分配6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概念主题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0-1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1-3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模块三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注意、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识记注意的品质、感知觉的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二)课时分配4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分类三、注意的品质四、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五、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主题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的概述二、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三、学前儿童感知规律与教育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五、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模块四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和想象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doc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99799a59eef8c75ebfb384.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学大纲(2014年2月)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选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4学分,课程学时数72。
第四学期开设。
课程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活动设计及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自理教育、体育、安全教育等;探讨如何评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以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三、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后续课程:暂无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征2、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规律和原则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三、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一、传授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树立健康态度和信念三、培养健康行为和习惯第四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原则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8课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2、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一、制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总目标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分类目标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一、选择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的要求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难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2、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二、内容要点第一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一、生活化二、游戏化三、综合化四、可操作性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途径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一、什么是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难点: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很好地融入到活动的设计中去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8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学前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实验大纲
一、面向专业:学前教育
二、实验学时学分:4学时(非独立开设)
三、实验中心(室):儿童心理健康检测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本课程中实验课的教学旨在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心理学实验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一
实验项目:幼儿守恒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测查儿童守恒能力的发展情况,了解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32学时
每组人数:2-3人
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实验程序
1、数量守恒:先向儿童呈现两排一模一样的棋子,在儿童确认两排棋子的数量是一样的之后,将其中的一排棋子间的距离拉大,问被试两排的棋子数是否相同。
2、长度守恒:在儿童面前并排呈现两支同样的铅笔,在儿童确认两支铅笔长度相等后,把其中一支铅笔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段距离,问儿童两支铅笔的长度是否相等。
3、液体守恒:向儿童呈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把两个杯子装入相同数量的液体。
在儿童认为两个杯子装有相同数量的液体后,将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一个较高较细的杯子里,并问儿童“这个杯子(较高的杯子)里的水与这个杯子较矮的杯子)里的水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若儿童回答不一样多,就进一步让儿童回答哪个杯子里的水更多。
4、重量守恒:先把两个大小、形状、重量相同的泥球给儿童看,在儿童认
为两个泥球一样重后,把其中一个做成薄饼状,问儿童重量是否相同?
5、面积守恒:向儿童呈现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板,待儿童确认两个纸板一样大后,实验者把其中一个纸板的一角剪下来,放在另一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问儿童现在两个纸板是否一样大。
(二)实验结果测评标准
1、数量守恒:在主试将其中的一排棋子间的距离拉大后,如儿童回答两排的棋子数不相同,说明儿童还没有达到数量守恒;如果回答相同,则说明已达到数量守恒。
2、长度守恒:在主试把其中一支铅笔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如儿童回答两支铅笔的长度不相等,说明儿童还没形成长度守恒;如果回答两支铅笔长度相等,则说明长度守恒已形成。
3、液体守恒:在主试将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一个较高较细的杯子里后,儿童如果回答两个杯子的液体不一样多,说明儿童没形成液体守恒;如果回答两个杯子里的液体一样多,则说明儿童已形成液体守恒。
4、重量守恒:在主试把其中一个泥球做成薄饼状后,如果儿童回答两个泥球不一样大或不一样重,说明儿童没形成重量守恒;如果回答两个泥球一样大或一样重,则说明儿童形成了重量守恒。
5、面积守恒:如果儿童第二次回答两个纸板的面积不相等(不一样大),说明儿童没有形成面积守恒;如果回答两个纸板面积相等(一样大),则说明儿童已形成面积守恒。
实验材料:棋子,铅笔,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一个较高较细的杯子,泥球,长方形纸板。
实验项目二
实验项目:儿童心理理论实验
实验目的和要求:考察3~6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2学时
每组人数:3人
实验内容及方法:
实验A:位置转移任务
首先,将两个娃娃、小篮子、盒子、小球以及小手帕提前准备好。
然后,将儿童领进观察室的桌子旁边。
告诉儿童“小朋友,你看这是小丽,这是小梅,小丽身边有一个篮子,小梅身边有一个盒子。
”边给儿童讲,边配合实验材料进行演示。
“小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了篮子里,然后把一块布盖在她的篮子上面就离开了。
当小丽不在的时候,小梅把小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了盒子里。
过了一会儿小丽回来了,那小丽会到哪里去找她的小球呢?”注意在讲的过程中,主试一定要配合实验材料给儿童演示。
实验B:意外内容任务
首先向儿童出示一个常见的牙膏盒,并问盒子里装着什么。
在儿童回答为“牙膏”后,实验者打开牙膏盒拿出铅笔,让儿童看到里面装的是铅笔;然后将铅笔放回盒子,并问儿童:“其它小朋友在打开牙膏盒之前,认为牙膏盒里装的是什么?”
根据儿童对实验者提出问题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儿童能否理解错误信念。
如果儿童能正确回答任务故事后提出的问题,说明儿童能够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即拥有了心理理论。
如果儿童不能正确回答任务故事后提出的问题,则说明儿童还不能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即还没有拥有心理理论。
实验材料:两个不同的玩具娃娃,手帕两块,小篮子、盒子、小球、牙膏盒各一个,铅笔若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