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4.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终结性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5.教学拓展: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了解密度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激发他们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密度定义、密度公式、密度单位及换算、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的关系。
2.教学方法:讲解、举例、演示。
3.教学过程:
a.介绍密度的定义,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b.推导密度公式:ρ = m/V,解释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c.讲解密度单位及其换算,如g/cm³、kg/m³等。
3.小组合作任务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注重知识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引导学生关注密度的实际应用,了解其在科技发展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这一章节,学生已具备以下基础知识:质量、体积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了解物体受重力作用等。但在密度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概念尚处于模糊阶段,对密度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存在分析能力不足、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导学案2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导学案2

《密度》导学案导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的质量 。

质量最大,质量最小。

2. 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是一条 线。

铝块的质量跟体积成 比。

3.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 性质。

4. 在物理学中,某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density)。

用符号 表示密度。

用 表示质量,用 表示体积,公式是 。

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读做 。

课堂导学1.公式V m=ρ中,质量m 的单位是 ,体积V 的单位是 。

密度ρ的单位是kg/m 3;质量m 的单位是 ,体积V 的单位是 。

密度ρ的单位是g/cm 3。

1g/cm 3= kg/m 3。

2.水的密度是 1.0╳103kg/m 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7g/cm3= kg/m3。

7.9╳103kg/m3= g/cm3。

3.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质量为45kg的李明身体体积约为m3。

4.一个容积为2L的塑料瓶,最多能装水 kg。

装植物油 kg。

=0.9╳103kg/m3)。

(已知1L=1dm3,ρ植物油5.一卷铜线,质量是89kg,体积是 m3,如果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mm2,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铜线的长度是 m。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关于密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B.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D.一瓶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减小一半2. 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 )A. 1kg/m3=1000g/cm3B. 2.7g/cm3=2.7╳103kg/m3C. 7.8╳103kg/m3=7.8g/cm3D. 13.6╳103kg/m3=13.6g/cm33. 一个物体的质量54g,体积是20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g/cm3B.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g/cm3C.这个物体的密度是2.7kg/m3D.这个物体一定时铝制成的4. 一个物体的体积是10cm3,用天平测其质量如图所示,这个物体的密度是( )A. 2.7kg/m3B. 2.72g/cm3C. 2.7g/cm3D. 2.74g/cm35.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李娜的质量是50kg 。

初中物理科学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初中物理科学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重点】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难点】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预习探究案I.知识储备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

3.求物体的密度时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4.量筒是测定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量筒上面的标度单位是,1 mL=1cm3。

使用量筒时要注意下列问题:(l)使用量前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将量筒放在桌面上;(3)读数时,若液面是凹形的,视线要相平,如图6-3-1所示;(4)记录数据时要有数字和。

Ⅱ.实验目的图6-3-11.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及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

Ⅲ.实验原理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是:,即只要测出物体的和物体的,就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

Ⅳ.实验器材和砝码、、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V.实验步骤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再,则小石块的体积就是;(3)利用公式求出其密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盛一些盐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3)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4)利用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Ⅵ.数据处理1.数据处理(l)测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同学们应根据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2)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同学们应根据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表中,2.误差分析(1)测小石块的密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再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2)测盐水密度时,应先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把盐水倒入量简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则量简中盐水的质量为两次质量之差进而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主要涉及物质的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物质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公式的应用:计算物质的密度、判断物质的种类、比较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变形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天平、砝码、烧杯、水、细沙等)。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将一个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在水中浮沉?这与物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密度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

3. 公式讲解:教师讲解密度公式,引导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个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6.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概念2. 密度公式:ρ = m/V3. 密度公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物质质量(g)体积(cm³)密度(g/cm³)2. 答案:物质质量(g)体积(cm³)密度(g/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导学案中,教学难点与重点部分提到了“密度公式的变形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

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因为它涉及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6.2  物质的密度

第2节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认识密度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认识密度的概念,学会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密度是在质量后引入的一个新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对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并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了铺垫。

因此,学生掌握好这一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一节已经理解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学会了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学生具备了学习密度这一节内容的知识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较浓,喜欢自主动手实验,因此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但学生物理抽象思维比较薄弱,而密度的概念相对抽象,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概念以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理解。

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核心素养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难点: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续表和塑料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可以判断出哪一个是铁块,哪一个是塑料块。

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帮忙鉴定下(教师出示一台天平,指导学生演示操作)。

教师:由此可见,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其中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都是10 cm3),研究一下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否相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区分铁块和塑料块天平或电子天平称量它们的质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第2节 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第六章第2节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2.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二、重点、难点:密度的概念、应用密度的定义式及变形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是铁的质量大还是木头的质量大?1.体积:国际单位______(),常用_______(),又叫()。

_______(),又叫()。

30dm3=________L=_______ m3 45cm3=_________L=_______ m323dm3=_________ m3=_________ cm3练习: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30cm3=_____________m3 25L=____________dm3=_________m316mL=_________L=__________d m3=__________m32.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关系10c m3的铁质量______g 10cm3的铜质量______g结论:物质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质量________,即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的关系80g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_ 80g的酒精的体积是________结论:物质不同的物体,质量相同体积______,即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

(3)物质相同不同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50ml的水的质量________ 80mL的水的质量__________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即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练习:1mL水的质量是1g,1L水的质量是_______,1m3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

3.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质量不等;质量相等的体积不等。

即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同种物质质量越大,体积越大,即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 精品导学案 教科版

6.2物质的密度【教师寄语】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理解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密度的公式及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认识密度1.如何辨别体积和外观均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我的方法是………………………………………………………………………………………………………………………………………………………………………。

2. 如何辨别质量和外观均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我的方法是……………………………………………………………………………。

3.当质量和体积均不相同时,如何辨别外观相同的泡沫块和铁块?我的方法是……………………………………………………………………………。

4.右表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收集的数据,由数据可知:①对于同种物质,体积不同,质量……………………,但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②对于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时(如铁块2和铝块1),质量…………………………,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理学中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以上两题均填“不同”或“相同”)5.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与…………………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读作“rou”)来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的种类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6.密度的公式ρ=m/v ,质量m的国际单位是…………………,体积v的单位是m3,密度ρ的单位就是………………,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的单位还有g/cm3,单位换算1g/cm3=………………Kg/ m3。

7. ρ=m/v的两个变形公式①…………………………,用来求质量;②…………………………,用来求体积。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密度的观点和计算方法。

2. 掌握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物质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二、导学内容:
1. 物质的密度观点及计算方法
2. 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
3. 物质密度的应用
三、导学重点:
1. 物质的密度观点
2. 物质密度的计算方法
3. 物质密度的应用实例
四、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重量和大小之间的干系,引出物质的密度观点。

2. 观点讲解:讲解物质的密度观点,即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介绍密度的计算方法,即密度=质量/体积。

3. 计算练习: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物质密度的计算方法,并稳固理解。

4. 应用实例: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物质的密度,如求解某种材料的密度、判断物质的浮沉等。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密度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干系,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选材、工程设计等方面。

六、导学总结: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物质的密度观点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理解物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6.2物质的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6.2物质的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6.2物质的密度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密度的概念的同时,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和观察密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并能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难点:密度的影响因素,如何从实验中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讲义、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量筒、液体等)。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密度的概念,如比较相同体积的木块和铁块的质量,让学生感受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难点:密度的影响因素,如何从实验中准确测量和计算密度。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密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与密度相关的现象,如浮力、潜水艇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6.2物质的密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6.2物质的密度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不同密度的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液体能漂浮在水上,而有的液体却会沉到水底?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对密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m/V。

(2)教师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 实验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知识拓展:教师讲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密度计、浮力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密度概念:ρ=m/V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实验报告册的相关内容。

(1)已知一个物体的体积为200cm³,密度为1.0g/cm³,求物体的质量。

(2)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00g,密度为0.8g/cm³,求物体的体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密度相关的家庭小实验,如自制密度计等。

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密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等。

《密度导学案》

《密度导学案》

《密度》导学案一、导入1. 请同砚们回顾一下你们在初中进修过的物质的密度是什么?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 密度是什么?密度的观点是什么?密度的单位是什么?密度和质量、体积之间有什么干系?二、探究1. 密度的实验测定(1)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物质的密度,掌握密度的实验方法。

(2)实验材料:水、砝码、容器、各种不同物质的样品。

(3)实验步骤:①准备一个容器,用水装满,称量水的质量为m1;②将待测物质放入水中,测量水的质量为m2;③计算物质的密度:密度 = (m2 - m1)/V(4)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质的密度值,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性质。

2. 密度的应用(1)密度与物质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性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2)密度的应用领域:密度在工程、医学、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中用于材料的选择,医学中用于鉴别人体内的异物等。

三、总结1.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征性质,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2.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3. 密度在工程、医学、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拓展1. 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测定一个未知物质的密度,并根据密度值推测该物质的种类。

2. 请同砚们在生活中观察一些物质的密度,思考密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密度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1. 请同砚们完成《密度》相关的习题,稳固对密度的理解和运用。

2.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密度及其应用的小论文,展示对密度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六章2物质的密度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六章2物质的密度

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2 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具体内容如下:1. 密度概念的引入: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公式的学习:教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特性:讲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 测量密度:介绍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5. 密度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公式的应用。

2. 密度的特性。

3. 测量密度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多媒体、实验器材(包括天平、砝码、测量容器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鉴别真假黄金,引入密度概念。

2. 讲解密度定义:讲解密度的定义,并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密度概念。

3. 学习密度公式:讲解密度公式ρ = m/V,让学生了解密度的计算方法。

4. 讲解密度特性: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5. 测量密度:讲解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并进行实验操作演示。

6. 密度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密度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公式:ρ = m/V3. 密度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 测量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5. 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体积为100cm³的铜块的密度,已知其质量为80g。

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案教科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案教科版(new)

第二节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2.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2.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

【教学突破】运用物理学科特点,通过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得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物质的这一特性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进而介绍用比值定义法描述物质的这一物理特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密度的概念。

对于密度单位,要从密度的公式推导出相应的单位,便于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复合单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刀、大木块、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天平一台,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三个,量筒,刻度尺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第二节物质的密度1。

认识密度(1)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

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ρ=mV.(3)单位:kg/m3,g/cm3,1g/cm3=1×103kg/m3。

3.密度的应用(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2)可以根据密度来选择材料。

(3)可以发现新物质.【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探究的基础上构建密度的概念.学生的探究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与这两个教学环节有关:(1)引入时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及教师的设疑,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

(2)在提出问题这个探究环节中,在师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把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进一步细化为: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何?②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何?以这两个问题,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思路清晰。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第6章第2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秤、量筒、水、各种固体物体。

学具:笔记本、尺子、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用电子秤称量笔记本的质量,并用尺子测量笔记本的长、宽、高,思考:如何计算笔记本的密度?2. 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公式为ρ=m/V。

3. 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4. 实验探究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1)分组实验:每组学生准备一个量筒,装入适量水,记录水的体积V1。

(2)学生将各种固体物体放入量筒中,记录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的体积V2。

(3)学生用电子秤称量物体的质量,记录质量m。

(4)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各种物体的密度。

5.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且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不大。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定义2. 密度公式:ρ=m/V3.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苹果的密度。

答案:称量苹果的质量,然后将苹果放入量筒中,记录苹果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苹果的密度。

2. 题目:一个铁块和一个铜块的质量和体积相同,它们的重量哪个大?答案:铁块的重量大,因为密度ρ=m/V,铁的密度大于铜的密度,所以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铁块的体积小,重量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并明白了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密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密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密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让学生在测量密度过程中加深对密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学习重点】XXXXX: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模快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密度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不同的物体,其密度一般;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等无关。

2、(密度的公式)⑴计算密度的公式为,其中m表示,单位为;V表示,单位为;ρ表示单位为。

⑵水的密度为,冰的密度为。

密度的物理意义为。

3、(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为;常用单位还有单位为;1kg/ m3= g/cm3模块二合作与探究(一)实验名称: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公式)实验仪器:实验步骤:(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该铝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用细线系好铝块,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铝块和水的总体积V2= (3)根据公式计算出该铝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思考与讨论:1、能否先测出铝块的体积,再测出铝块的质量?为什么?若是这样做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2、若铝块过大,放不进现有的量筒中,你该怎么测出它的体积呢?设计一下。

3、若被测的物体是漂浮在液面上的,怎样去测出它的体积?(二)实验名称: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一杯配制的盐水,设计出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烧杯中,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并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4、根据公式计算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2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教科版

第二节物质的密度【学习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实验探究【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过程】:模快一预习反馈(阅读教材,课前自主完成以下内容)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比。

2、(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密度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密度;不同的物体,其密度一般;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等无关。

3、(密度的公式)⑴计算密度的公式为,其中m表示,单位为;V表示,单位为;ρ表示单位为。

⑵水的密度为,冰的密度为。

密度的物理意义为。

4、(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为;常用单位还有单位为;1kg/ m3= g/cm3模块二 合作与探究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形成密度概念(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想想做做: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把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在图上分别绘制出下列两种金属的以V 为横坐标,m 为纵坐标的图像.并算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讨论分析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或不同)2、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相同或不同)(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 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3、密度的单位: 和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比值m/v (g/ cm 3)铝块1铝块2铁块1铁块2木块1木块2换算关系:1kg/ m3= g/cm3例题、某种金属的质量为316g,体积是40cm3,则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合多少kg/m3?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同种物质的密度同,与质量和体积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2节 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2节物质的密度(第2课时)学案教科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二、重点:学习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安排、记录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四、学习过程:1、复习检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体积的单位是______,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千克/米3 ,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200 克酒精倒掉150 克,剩下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4)7、8克/厘米3=___________千克/米3。

(5)13、6103千克/米3=_______克/厘米3=_______吨/米3。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_______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______,只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7)将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ρ的金属切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为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

(8)在相同的体积下,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物质的这种特性,用________这个物理量来表示。

2、引入新课: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采集的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3、新课教学l 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测量原理:ρ=m/V (2)物体的质量可以用_______测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1》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2物质的密度1》导学案

龙南实验中学中学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稿一、学习目标:1.知道密度的物理意义,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3.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物理意义与数学意义的关系。

学习难点:密度的意义。

中考要求:密度的特性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一、要点回顾①质量表示物体,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实验室用进行测量。

②50kg=mg=t;100cm3=m3=dm3二、新课知识1.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它是物质的一种重要。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其中ρ表示,m表示,V表示。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二、导学模块【合作探究】一、认识密度1.提出问题:是铁重还是木头重?议一议:如何才能更好地比较铁块和木头的质量呢?答:。

2.实验探究:1cm3物体质量的含义。

(1)收集小物品:铁钉、螺帽、铁块、大小不同的铜块(3块)、大小不同的铝块(3块)、大小不同的石块(3块)人。

(2)用天平测量出这些物品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它们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先在量筒中量适量的水V1,再用细线拴住物体,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2,将V2-V1即为物体的体积V。

)(3)计算出1cm3的质量,并完成卡片的填写。

(4)实验记录卡片。

物品:材料:状态:质量: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1cm3):(5)汇总实验数据。

(6)分析与论证。

结论一:同种物质体积不同,其质量也,质量与体积成,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的。

结论二: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其质量也,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的。

说明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能反映物质的,所以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密度的基本概念。

(1)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其中ρ表示,m表示,V表示。

其变形公式:m=;V=。

(3)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常用单位还有,表示物理意义是。

(4)水的密度ρ水=kg/m3=g/cm3,表示。

(5)物质密度的大小跟和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教科版
1、通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

2、通过阅读书117页实验探究,通过小组同学的对话,是你了解到:1cm3铁和铜的质量(填“相同”或“不相同”),1cm3的物体质量相同的都是由(填“同种”或“不同种”)组成的。

3、1cm3某种物质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在物理学中,叫做密度。

4、密度用字母表示,质量用字母表示,体积用字母表示。

5、密度公式是,可推出、。

6、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7、水的密度是 kg/ m3,其物理意义是。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每种物质都有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

1、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是,读作,物理意义是。

2、理解密度的公式:(1)同种材料、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填“有关”或“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有关;密度随、知识升华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

图象:如图所示:ρ甲ρ乙
3、测体积量筒(量杯):(1)用途:测量液体的体积(间接可测固体体积)(2)使用方法:
“看”:单位、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的,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小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1)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 (2 与
3、1与3 )或4 与5 (5与6 、4 与6 )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实验序号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15
91、802101
81、803152
71、80乙45
40、80510
80、806151
20、80(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3)分析上
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