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分析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ppt课件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ppt课件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PPT课件
10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PPT课件
11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股东抽逃资本金。许多股东的贷 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 内, 即“刚拿来,又带走;拿来 多少,带走多少”。
加大向债务人讨债的力度。但银行贷款容 易收贷难,好多债务都成了空置的房地产。
PPT课件
6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PPT课件
9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贷款的用途不明确。实际上是作 为临时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股息。
PPT课件
12
其他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13%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1998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一、成立及倒闭过程1、背景海口银行的密度极大,巨大的压力下,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各信用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的通病,并严重影响会安定。

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的最直接原因。

2、成立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并兼并5家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的信托投资公司而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人民币。

股东有43家,主要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有海南省政府控股。

在成立伊始海发展就背负44亿元的债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1997年底,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5月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出现集中提款现象,随后,支付危机波及海南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通告,宣布关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合作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营、严重资不抵债、一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城市信用社。

其债权债务由海南发展银行托管,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全部并入海南发展银行。

接管的城市信用合作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142亿元,资产几乎全为无人问津的房产。

3、经营中的问题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2022年学习资料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2022年学习资料

最终倒闭-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 银行的债权债务,-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同时, 国工商银行也发出公告,宣布即日起对-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进行托管,并公布了托-管、登记等有关事宜-PPT 件
谢谢-THAN银-13%-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 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 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87%-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股东 款实际上是-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PPT课件
为何会造成挤兑?-高息揽储导致恶性竞争-高进低处导致恶性循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导致无法兑付到期存款-■降低 率导致信用度降低-最终导致挤兑:到期的储户不再续存;未-到期的储户提前取款-PPT课件-5
垂死挣扎-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挤兑者,海发行一些-营业部又开始高息揽储,开出的年利率达-18%。-■加大向债 人讨债的力度。但银行贷款容-易收贷难,好多债务都成了空置的房地产-PPT课件-6
海发行倒闭的原因分析-PPT课件-8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01-TEXT01-■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02-TEX02-已达26亿元。3-TEXT03-■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04-TEXT04-海 发展银行。-05-TEXTO5-06-TEXTO6-07-TEXTO7-PPT课件
■1998年春节过-,人们开始竞相取款-导致挤兑。,持续九个月的挤免耗尽了海南-发展锒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 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34亿人民市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林永车-薪。-头腿醒是专 、合暑辐餐秦食幕-■1998年6月21日,-■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PP 课件

海发行倒闭精品PPT

海发行倒闭精品PPT

*
(二)应以市场机制和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导向,建立和发展商业银行,限 制行政干预
在金融业的发展中,政策的制定实施应以市场信号为准, 要尊重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规律和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原 则,强化内控机制,这样才有利于商业银行按市场经济原则 健康发展。
*
(三)央行应加强有效监管,并与商业银行的自律管理有机结合
02 海发行倒闭原因?
原因分析
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是衡量商业银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和资金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
措施失效 银行信任支离破碎
从海发行得到的启示?
高息揽储
存贷取款业
限因以这亚定此及一洲金 商 其 事 金额业他件融银相并危高行应非机息在机孤下揽推制立的储盲 起进事产,实目信追资件物现缴产,,兼 用真它债负金正的并 风务债融意许, 险比市岛义多例场外引 ,的特管不建现征理稳行代在资的定金我求同融国产助合时企的央负,业银必理行债制行须度体建不系立,与中健央都全行有有的自着效监断不的管生同决目程策标机度管相的理适反机应映制。。、务授发权展衡审批不机平制、责银 健任会行 康计法 ,管规 监理机不 管制、行稽核政监手督段机制的
03 从海发行得到的启示?
(一)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 础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1.金融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农业贷款、 固定资产和基建设施贷款、支持国有 大中型企业改革、 2.建立完善住房金融服务系统等方面, 这些方面都关系到国计民生,着眼于经 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 与泡沫和投机有本质的不同,应作为金 融业支持的重点。
将央行的金融监管提升到 一个动态风险性监管和全过 程监管的层次,在此条件下实 现金融机构的自律管理和社 会的审计评估监督,从上至下 建立健全完整严谨的风险监 管体系。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但银行贷款容易收贷难好多债务都成了空臵的房地产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中国首家银行倒闭事件—— 海南发展银行
开业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 年8月18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 并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 份制银行,注册资金16.77亿元人民币(其 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有43 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 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 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
海发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转折——1997年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 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 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的城市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 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 全部并入海发行。
隐忧的爆发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最终倒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公告宣布对 海发行进行关闭清算
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 对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也发出公告,宣布即日起对 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进行托管,并公布了托 管、登记等有关事宜。
海发行倒闭的原因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 已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 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
转折——1997年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 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 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的城市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 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 全部并入海发行。
隐忧的爆发
挤兑
为何会造成挤兑?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案例七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pptx

案例七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pptx

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挤兑行 为。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 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34亿 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 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 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 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 中包括: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21分33秒10:21:3320.12.12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上午10时21分20.12.1210:21December 12,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2月12日星期六10时21分33秒10:21:3312 December 2020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 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 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 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 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 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 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 是用于归还用来人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 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 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 健康发展的道路。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ppt课件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ppt课件

精品课件
13
1998年春节过后,人们开始竞相取款,导 致挤兑。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 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 薪。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 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 而关闭一家银行。
精品课件
9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精品课件
7
海发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精品课件
8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1993年,合并时坏账损失总额已 达26亿元。
1997年年底,有关部门又将海南 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 南发展银行。
精品课件
10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精品课件
11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股东抽逃资本金。许多股东的贷 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 即“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 带走多少”。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贷款的用途不明确。实际上是作 为临时拆借资金用于归还股息。
其他 13%
股东贷款 87%
股东贷款实际上是 股东抽逃资本金的 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 回股东手里。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5年8 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 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 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 的86.71%。
中国首家银行倒闭事件—— 海南发展银行
开业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 年8月18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 并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 份制银行,注册资金16.77亿元人民币(其 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有43 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 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 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
1998年春节过后,人们开始竞相取款, 导致挤兑。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 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 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 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 薪。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 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 而关闭一家银行。
谢谢
THANK YOU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无法支付利息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存款
资金缺乏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06 TEXT06 07 TEXT07
经营模式不规范

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事件影响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对海南的金融形象造成了破坏。 清算问题难解决。据相关统计,至2019年6月22日 ,海南 发展银行已关闭12年 ,然而清算工作扔问题很多,甚至 清算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
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 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 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不到 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
不低债的城市信用社,其全部资产负债由海南发展银行进
行托管.接着,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
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 比例。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2.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 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 率高达25%。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 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 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 规律的恶性循环。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 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 安定。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3.经营模式不规范
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 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 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 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 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2019年8月18日正式开 业的。但仅在2019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 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

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案例8-4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

三、
启示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 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 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 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 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 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 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 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 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原因虽有银行自身 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 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
案例8-4:海南发展 银行倒闭案例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 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 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 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 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 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 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 银行; 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 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 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 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 160多亿元。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 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 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1998年春节过后,不稳定的因素开始出 现了。一大早,在海发行的营业网点排成长 队的取款人便成为一个话题,而且传闻越来 越多、越传越玄……有鼻子有眼的传闻加剧 了人们心理的恐慌,恐慌的心理又反过来增 加了储户的取款。于是,金融界十分避讳、 社会十分担心的现象——挤兑,开始在海发 行出现了。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案例分析

06 TEXT06
07 TEXT07
其他 13%

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 行成立时的16.77亿股本在建 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 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 回股东手里。

股东贷款 87%
股东贷款实际上是 股东抽逃资本金的 重要手段
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5年8 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 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 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 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 的86.71%。
中国首家银行倒闭事件——
海南发展银行

开业

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 年8月18日开业,它是通过向全国募集股本, 并兼并了5家信托投资公司而设立的海南股 份制银行,注册资金16.77亿元人民币(其 中外币折合人民币3000万元)。股东有43 个,主要股东为海南省政府、中国北方工 业总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北京 首都国际机场等,由海南省政府控股 。
01 TEXT01
02 TEXT02
03 TEXT03
04 TEXT04
05 TEXT05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 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 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 的年利率高达25%。 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 到期存款。

06 TEXT06
07 TEXT07
高息揽储的恶性循环
转折——1997年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 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发布公告,宣布关 闭海口市人民城市信用社等5家违法违规经 营、严重资不抵债、已不能支付到期债务 的城市信用社。其债权债务由海发行托管。 全省其余29家信用社除一家仍独立经营外, 全部并入海发行。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倒闭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倒闭

案例:海南发展银行倒闭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商业银行。

图4-1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关闭前有员工2800多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而且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法担保的贷款。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颔的 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

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

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初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图,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随后几个月的挤兑行为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急调了34亿元资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原因分析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原因分析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

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

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

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

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

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

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

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海南人曾骄傲地说,海口银行的密度在全国最大,银行的数量多过了米铺。

但正因如此,使海南的银行走上了恶性竞争的道路.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

这也直接造成了多数城市信用社高进低出,食储不化的结果,只有靠新的高息存款支付到期的存款,然后再吸入高息存款,进入了严重违背商业规律的恶性循环。

于是,资不抵债、入不敷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成了信用社的通病,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这也正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兼并海发行、托管信用社的最直接原因。

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

海发行倒闭案例分析

海发行倒闭案例分析

1 2
董事会职责
董事会应充分发挥其决策和监督职能,确保银行 的经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监事会职责
监事会应对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内部控 制等方面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管理层职责
管理层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银行的各项业务合 规、稳健开展,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 率。
提高银行业监管水平
金融监管政策
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对银行业务 模式和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部分银行可能难以适应。
市场竞争
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部分银行 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和盈利能 力下滑的风险。
行业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业绩产生影 响,部分银行可能在经济下行期 出现业绩下滑。
公司内部管理问题
风险管理不善
银行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不良贷款率上 升。
银行业的信任度。
竞争格局调整
02
海发行倒闭后,其他银行可能会抓住机会扩大市场份额,竞争
格局发生变化。
风险意识提高
03
海发行倒闭事件提醒其他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意识。
对其他银行的影响
风险传导
海发行倒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银行也面临风险。
资产质量压力
海发行的倒闭可能导致其他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资产质量受 到挑战。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如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监督不 力等,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
业务扩张过快
银行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忽视风险控制,过度追求
对行业的影响
行业声誉受损
01
海发行倒闭事件给整个银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公众对
业务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基础
——海发银行案例分析 资料整合:梁楚慧 张远玲 杨桂丽 刘智操 PPT制作:许秀秀 邓伟贤 PPT演讲:林志磊
1
一 • 背景分析 二 • 吸引海发行兼并的因素 三 • 倒闭的原因 四 • 启示
目 录
2
海南发展银行倒闭背景分析 ➢ 发展历程
3
发 展 历 程
1998
海南发展银行于1995年8月18日开业,注册资本 16.77亿元人民币。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一共有 包括中国北方工业总公司等在内的43个股东。并向 中国大陆募集股本的方式设立的。
4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1998
停止其一切业务活动。
2000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向海南省政府递交了
2000
一份报告,提出重建海发行。
2003年底,海发行的重组方案提交给中国人民银行。但
2003
是到目前为止,海发行仍未能重新组建。
5
是什么吸引海发 行兼并的?
11
倒闭的原因
➢ 自身原因 ➢ 外部原因 ➢ 核心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身原因:
银行体制混乱:
在海发行未兼并托管城市信用社之前,各信用社无一例外地 采取了高息揽储的方式吸收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形成资 不抵债,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之中。
资金匮 乏
继续吸入 高息存款
吸入高息 存款
无法支 付利息
13
经营模式不规范: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资金, 形成呆账或坏账;没有按照正常的商业银行机制 进行操作,而是进行违法违规经营。
2020/4/8
15
1.42亿元 0.2%
4000和1/50
2020/4/8
16
再来看看时间 两个多月和25% 19992年和1993年
2020/4/8
17
因此导致海发行破产的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
民众基础金融知识的匮乏
海南基础经济薄弱
政策导向的牺牲品
恶性循环
18
总结来说核心的原因
原海发行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万分的说:“它的关闭,直接原因是发 生支付危机,但其实,它是海南地产泡沫和政策的牺牲品。”
19
与美国富国银行兼并 行为对比下,给中国 银行的启示…
20
兼并需要良 好的市场环

兼并需要遵 循市场规则
兼并对象的 选择和整合 能力至关重

了解民众的 理财观念和 企业自身状

21
谢谢!
22
1997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关闭海 南省5家已经实质破产的信用社,其债权债务关 系由海发行托管。其余29家海南省境内的信用 社,有28家被并入海发行。
1998年春节过后,不少定期存款到期的客户开 始将本金及利息取出,转存其他银行,并表示 因为利息降低,不再信任海发行。
1995 1997
技术高3的银行更是有利。

2
行 扩大规模
2020/4/8
10
4
协同效应的诱惑
• 金融产业之间的兼并,使合并后的企业能够从交叉销售产品中获得费 用收入。
5
其他
• 除了上述经济考量外,人的一些本能冲动,特别是企业家的情感冲动 有时也是促成大规模银行兼并的催化剂,这些本能包括不安全感、强 烈的欲望以及贪婪至上等。
拓 展
缩 短
8
以资本换资源
• 对于一些大的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来说,由于其市场估值较高,因而它们可 以利用股票,以相对低的成本收购另一家银行,以获取目标银行的客户、渠 道资源。此外,大银行还可以利用多余的资本从事收购活动。
收购
大银行和 金融控股
公司
2020/4/8
9
规模效应的诱惑
• 通过兼并,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企业的成本收益节余对那些力量强、
管理机制不善:兼并后海发的工作人员达3000多 人,对员工的管理机制没有更新。
风险控制没有把握好:盲目的兼并和高息揽储方 式。
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将全省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 海南发展银行,兼并之后债务高达44亿元。过分 重视投资房地产而恰恰遇上90年代末的房地产泡 沫经济影响。
14
外部原因:
再说原因之前我们来看看几组数字
6
1、以空间 换时间
5、其他
诱因
2、以资本 换资源
4、协同效 应的诱惑
3、规模效 应的诱惑
7
1
以空间换时间
• 如果一家银行要在不同区域获得高价值的客户、发达的销售网络以及能够经得 起市场考验的技术需要较长时间的耕耘,但是通过并购在某一区域或某一领域 具有上述优势的银行,可以大大缩短仅靠自身努力拓展业务空间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