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翼与展翅

新竹师院林维芬

壹心理创伤

壹、心理创伤的定义

根据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发行的「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R」(简称DSM-IV-TR) (2000)对创伤的定义是:「个体经历了一种或多种超过其生活经验范围之事件,这些事件包含严重身体伤害之实际发生或威胁性,或威胁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或目睹他人死亡或身体伤害的实际发生或威胁性,而对该事件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例如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强烈的感受。」。陈家雯(民92) 则分别从认知与情绪的角度来定义心理创伤,她认为「心理创伤」有以下两种定义:一、认知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很难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赋予意义,亦难以将该创伤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因而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感到困惑,最后在其生活适应功能上产生失控感。二、情绪上的定义:个体在经历一件突发的、未预期的以及强烈的外界事件后,会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该情绪反应会严重破坏个体因应及防卫的运作,使个体处于无助状态。以下就陈家雯的)

一、认知上的定义:

认知上的定义,Dayton(2000)研究指出创伤受害者再遭遇创伤经验时会出现三个以下认知上的反应,第一为「难以理解事件」,创伤受害者很难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赋予意义,亦难以将该创伤经验整合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第二为「疏离感」,创伤受害者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感到困惑;第三为「失控感」,创伤受害者对创伤事件及其结果感到难以接受。当一个人为了因应威胁环境会试着将创伤经验整合至过去的生活经验中,所以与创伤事件相关的记忆会不停进入个人脑海中,使个人是无法去理解、分类并整合创伤经验(第一个反应—难以理解事件);但在个人还无法成功整合创伤经验时,每一次的闯入反应都会带给个人巨大的负向情绪(第二个反应—不确定性),因此,个人会出现疏离逃避或抑制性的反应(避免想到任何与创伤事件有关的线索),以逃避可能出现的负向情绪。当个人处于难以理解的状态和疏离逃避反应的中时,会耗用大量的心理资源来因应环境,造成个人无法适当辨认环境中的有害刺激及无害刺激,所以对环境中许多线索都有高度敏感性,因为个人必须确保当环境再度出现变化时,自己能及时做出保护个人的有利反应,避

免自己受到更大伤害,因此会出现第三种反应--失控反应。这三种创伤后认知上的反应,若适当运作,会具有协助个人生存和适应的功能,可以保护个人不再受到更大伤害或遭受情绪上巨大痛苦,又使个人有机会理解、分类并整合创伤经验,顺利走过这些经验,然而,当认知功能无法适当运作,这三种认知反应持续的时间过久,强度过强时,就会造成个人发展上的问题,如:忧郁、自杀、药物滥用、人际暴力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陈家雯,民92)。

二、情绪上的定义:

从情绪的角度看来「心理创伤」,Terr(1985)定义心理创伤为「心理创伤是一种紧跟着一个突发的、未预期的以及强烈的外界事件的情绪反应,而这强烈的情绪反应会严重破坏个体因应及防卫的运作,使之暂时性的处于无助状态」。但是,这种在创伤事件刚发生时随之而来的、观察得到的强烈情绪不一定会一直维持在高强度的状态」(引自陈嘉雯,民92)。

陈家雯(民92)认为创伤包括长期的和使人难受的「对创伤事件的预期反应」。他把儿童期创伤分为第一型创伤和第二型创伤两类。「第一型创伤」为单次发生的创伤事件,且事件的发生是突然而无预期的,例如单次性侵害事件。这一型创伤受害者之创伤后反应特色为重复的对创伤事件进行认知再评估,试图对未符号化的讯息不断进行符号化,再对已符号化的讯息继续进行意义化,其最终目的的是希望整整新的生命经验。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此型受创者对于创伤事件的记忆通常比较完整、仔细且印象深刻。因此个人的负向情绪反应也比较强烈。。「第二型创伤」指的是重复发生的创伤事件,而事件的发生经常是可预期的,例如长期儿童虐待。这样的事件在第一次发生时会造成强烈的负向情绪反应,但在事件一再重复而导致了一种可预期的感觉时,个体会因无法因应不断重复创伤事件而启动了保护自我功能的的防卫机转,随着时间过去,受创伤的个体,虽然内心痛苦未必消失,但表面上可观察到的情绪会逐渐变得麻木、压抑,不再像事件第一次发生时那么强烈,所以表面上看得到的强烈情绪只是第一次创伤事件发生后的结果,后续重复发生之创伤事件带来的可以看得到的情绪强度会减弱,所以此型受创者较常出现初无助的情绪状态,例如合理化、否认、压抑、解离、退化及自我催眠等反应(陈家雯,民92)。

因此从情绪的角度来看,「表面上看得到的强烈情绪」并不是构成心理创伤的首要要件,而应将重点放在个体内在的长期性的情绪反应。由此可知,心理创伤是一种复杂的、强烈的内在负向情绪反应,不一定会被个体意识到,或直接表现出来,这样的情绪反应会

使个体处于一种无助、疏离的状态,阻碍个体因应环境的功能,进而导致个体在情绪、人际关系及行为上产生很大的问题。

贰、创伤事件的定义与形成过程

创伤事件的定义

DSM-IV-TR(2000)将创伤事件界定为(1)个人曾经验到、目击到或被迫面对一种或多种事件,这些事件牵涉到实际发生而构成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例如被暴力攻击、或对个体构成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或身体完整性的威胁,例如孩子被恐吓;(2)该事件会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反应,例如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恐怖感受。对于创伤事件的界定着重于个体主观的经验,而且创伤事件不一定指现依次的发生或强烈的重大事件,可能是重复发生的生活事件,但对心理的影响却随着时间慢慢累积到一定的强度而形成心理创伤或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创伤形成过程

陈家雯(民92)以Khan(1996)的「积聚性创伤」(cumulative trauma)概念。’’、「讯息处理论」和「人类需求论」来说明心理创伤形成的过程(Khan,1996)。

「积聚型创伤」(cumulative trauma)

「积聚型创伤」(cumulative trauma)意指「重复发生而具伤害性的事件,所造成的对重要他人(如:父、母)的信任逐渐瓦解的情况」。「积聚性创伤」通常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婴儿到青少年),这些具伤害性的事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时,它会随着时间和发展历程无影无声的累积就形成创伤。以Anna Freud的话来说,就是「这些细微的伤害被加诸于孩子身上,它的结果会在未来显现」。由此可知,照顾者长期无法满足个体需求,无法协助个体抵抗及处理外在环境带来的威胁时,个体经验到对照顾者及重要他人的信任逐渐瓦解的状况,日积月累之后,形成心理创伤,例如:长期受虐的儿童(陈家雯,民92)。

「讯息处理论」

讯息处理论将人视为一个讯息处理系统,且将焦点放在系统内的结构和运作,以了解这些结构和其间的连结运作如何针对讯息加以选择、转换、译码、储存、提取、产生新讯息及行为。讯息从感觉器官进入之后,经过过滤、选择、注意等机制,进入短期记忆,再经过强化和理解式复述,进入长期记忆。

该理论认为情绪反应可以直接引导个人注意到显著的外在刺激,意即情绪反应可以直接决定「个人针对引起情绪激动之外在事件的讯息处理的程度」。因此,创伤事件可能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