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

前言

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

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2、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是小城镇建设的前提,规划是龙头,在小城镇建设中,必须谋划在前。也只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才能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我们通过对某些小城镇的建设调查分析,其规划设计成果多,涉及的设计机构多,但却没有一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专业规划。小城镇基础设施忽略规划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些小城镇对规划的重要性的片面认识。他们只认识到城镇总体规划、城镇用地规划的重

要性,而忽略了基础设施等专业规划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好的城镇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可以很好用来对外宣传自己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为更好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了基础材料;而小城镇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部分基础设施,虽说不完备、不合理,但可以用,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入大,效益显现慢,无法体现政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二是基础设施规划水平低且规划泛滥。许多小城镇建设规划都是项目优先,为了一个项目就可做一片用地规划,所以同一块地可以反复的做详细规划,直到项目落实,而详细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内容因为不够重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经过认真的现场踏勘和论证,造成规划水平低下且不同设计机构之间的成果相互矛盾。

3、发展小城镇的优势

3.1 小城镇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这些人员盲目流人大城市。可以在流动人口的支流汇集形成小城镇,形象的称为“人口蓄水库”以免他们直接流人大城市。

3.2 小城镇可以使大部分农村剩余人口转而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

3.3 农民退出原耕地,迁入小城镇可弥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减少的土地。

3.4 小城镇作成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两极之间的一个中间层次,它的发展,既可以促进此两极间的交流,又可以缩小相互间的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小城镇可以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的市场。

3.5 小城镇可以改善目前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目前全国乡镇企业的80%分布在自然村,20%集中在城镇。如将部分的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则可相对集中,使其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并可减少不少乡镇环境污染,还广大农村一片蓝天。另外同类型工厂相对集中布置,有利于污染治理设施的集中配备。

4、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城镇体系结构不够完善。从市域、县域角度看,不少地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层次较低,辐射功能薄弱。不同规模等级小城镇之间纵向分工不明确,职能雷同,缺乏联系,缺少特色。在空间结构方面,由于缺乏同意规划,或规划后缺少应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区域内重要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有序联系和协调,有的地方则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4.2 城镇规模偏小。据统计,在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中,镇区人口规模在3000-6000人等级的小城镇占多数,其次是6000-10000人,再次是3000人以下的。从用地规模看,根据县村镇统计年报等相关调查表明,建成区平均面积为176m2,占镇域总面积的2.77%,平均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08m2。

4.3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首先是认识片面,在规划指导思想上

出现偏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小城镇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对“推进城市化”、“高起点”、“高标准”、“超前性”等不应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由于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有的地方在学习他人的经验时往往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照抄照搬,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占地过多,标准过高,规模过大,求变过急,不但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而且与现有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其次是对基础的生态设施缺乏保护意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城市化的痕迹十分明显,如刻意地进行园林绿化,搞广场、喷泉,与周围的稻田、河流、野花、野草、果树极不协调,忽略了“乡土”清新自然的气息。其实原生态的基础设施可以给我们提供免费的生态服务,食物的供给、气候的调节、生命的承载,自然生态系统其自身还可净化一些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5、小城镇发展的几点思考和畅想

在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应注重内涵建设,充分挖掘小城镇区域经济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激发建设特色小城镇,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寻找地方的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生活方式,保护城镇历史遗迹,以此建设各具特色和功能的城镇,使特色小城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标兵,带动村镇建设整体推进。

5.1 利用传统优势,发展商业贸易型小城镇。借助悠久的商业贸易传统、形成得天独厚的商业贸易优势,建设或改善市场设施,拓宽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成为区域性小商城,走“以商养镇,以镇促商”的良性发展道路。

5.2运用规划手段和经济手段,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乡镇工业小区。乡镇企业的集中连片发展,可以解决许多资源共享,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资源集聚效应,这既是推进小城镇建设的需要,也是乡镇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5.3利用旅游效益,对有历史文化遗产景区的小城镇,可加强吃、住、行、游、购、娱乐设施及软环境建设,形成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旅游型小城镇。

5.4利用地理位置,发挥交通要道,运输方便、信息快捷、流动人口多的优势,建沿路开发性小城镇,营建物流中心。交通的便捷不仅可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可以建设高标准的工业区和服务区以促进小城镇建设。

5.5实行动态户籍管理办法和多种形式的建房购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迁移和聚集;积极解决农民进入小城镇后住房问题,如抵押贷款制度、住房按揭制度和按规划统一建设农民新村,从而为小城镇的发展奠定人口规模的基础。

6、结束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