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衡算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热量计算的基本概念1.1 热量的定义与单位解释热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介绍热量单位焦耳(J)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其他热量单位。

1.2 热量传递的方式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量传递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热量传递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热量计算的基本公式2.1 热量传递的计算公式介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如温度、导热系数、面积、距离等。

2.2 热量转换的计算公式讲解热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计算方法,如温度变化、相变等。

介绍热量转换公式中的转换系数和适用条件。

第三章:热量计算的实例分析3.1 热传导实例分析提供一个实际物体(如金属板)的热传导问题,让学生应用热传导公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3.2 对流实例分析提供一个实际物体(如散热器)的对流问题,让学生应用对流公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第四章:热量计算的实践操作4.1 热量计算软件的应用介绍热量计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进行热量计算和结果分析。

4.2 热量计算实验安排一个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热量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测量相关数据,并应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第五章:热量计算的综合应用5.1 热能转换的实例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实例,涉及热能转换的问题,如热机效率等。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涉及到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并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

5.2 热量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讲解热量计算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如热力系统设计、热传导材料选择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热量计算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热平衡与热量守恒6.1 热平衡的概念解释热平衡状态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热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第二节热量平衡计算

第二节热量平衡计算
(九)糖化过程每小时最大蒸汽耗量Qmax (十)蒸汽单耗
(一)糖化用水耗热量Q1 根据工艺,糖化锅加水量为:
G1=(1003.9+200.8)4.5=5421.15(kg) 式中,1003.9为糖化一次大米粉量,200.8为 糊化锅加入的麦芽粉量(为大米量的20%)。
而糖化锅加水量为:
G2=2808.93.5=9831.15(kg) 式中,2808.9为糖化一次糖化锅投入的麦芽 粉量,即3009.7-200.8=2808.9(kg)。而3009.7为 糖化一次麦芽定额量。
4.确定合适的计算基准
在热量衡算中,取不同的基准温度,算出的 (5-8)式中各项数据就不同。所以必须选准 一个设计温度,且每一物料的进出口基准态必 须一致。通常,取0℃为基准温度可简化计算。
此外,为使计算方便、准确,可灵活选取 适当的基准,如按100kg原料或成品、每小时 或每批次处理量等作基准进行计算。
c麦芽=0.01[(100-6)1.55+4.186]=1.71[kJ/(kg·K)] c大米=0.01[(100-13)1.55+4.1813]=1.89[kJ/(kg·K)]
c米 醪 G 大c G 米 大 大 米 米 G G 麦 麦 c芽 麦 芽 G 芽 1G 1cw
10.901.38 920 .801.7 154.12 51 4.18 10.90230 .8 054.1251
故Q4=IV2=2257.242.4 =95705.3(kJ)
式中,I为煮沸温度下饱和蒸汽的焓(kJ/kg)。
3.热损失Q4 根据经验有:
Q4=15% (Q4+Q4) 4.把上述结果代回(5-16)式得
Q4=1.15(Q4+Q4) =753900(kJ)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3.热损失 米醪升温和第一次煮沸过程的热损失约为 前二次耗热量的15%,即: Q Q Q 2 =15%( 2 + 2 ) 4.由上述结果得: Q2=1.15( Q 2 +Q 2) =2088898(kJ)
(三)第二次煮沸前混合醪升温至70℃的耗 热量Q3 按糖化工艺,来自糊化锅的煮沸的米醪 与糖化锅中的麦醪混合后温度应为 63℃, 故混合前米醪先从100℃冷却到中间温度t。
=3.63„kJ/(kg· K)‟
混合醪比热容:
c混合 G 麦醪 c麦醪 G 米醪 c米醪 G 混合
=3.67„kJ/(kg· K)‟
(4)故Q4=26.7%G混合C混合(100-70) =559860(kJ)
2.二次煮沸过程蒸汽带走的热量Q4 煮沸时间为10min,蒸发强度5%,则蒸发水分 量为: V2=26.7%G混合5%1060 =42.4(kg) 故Q4=IV2=2257.242.4 =95705.3(kJ) 式中,I为煮沸温度下饱和蒸汽的焓(kJ/kg)。
( 5)设备向环境散热Q8为了简化计算,假定设备壁 面的温度是相同的,则: Q8=FT(tw-ta) 式中 F——设备总表面积(m2) T——壁面对空气的联合给热系数„W/(m2· ℃)‟ tw——壁面温度(℃) ta——环境空气温度(℃) ——操作过程时间(s) T的计算: ① 空气作自然对流,T=8+0.05tw ② 强制对流时,T=5.3+3.6W(空气流速W=5m/s) 或T=6.7W0.78(W>5m/s)
二、计算实例 (3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热量衡算)
二次煮出糖化法是啤酒生产常用的糖 化工艺,下面就以此工艺为基准进行糖 化车间的热量衡算。工艺流程示意图如 图5-6所示,其中的投料量为糖化一次的 用量(计算参考本章第一节表5-7)。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

热量怎么算初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计算公式Q=cmΔt,能够运用热量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热量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会利用公式Q=cmΔt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而海水却仍然暖暖的。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想。

(2)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同?引导学生猜想:可能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每组选取不同的物质(如沙子、海水、石头等),测量相同质量的物质在相同日照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4)分析与论证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论证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其比热容有关。

(5)交流与合作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讨论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引导学生认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6)总结与提高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量的概念,掌握了热量计算公式Q=cmΔt,并通过实验探究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课后,请大家运用热量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热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和辅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热量计算的基本概念1.1 热量的定义解释热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实例说明热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热量的单位介绍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焦耳(J)。

讲解其他常用的热量单位,如卡路里(cal)和千卡(kcal)。

1.3 热量计算公式介绍热量计算的基本公式: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质量,c 表示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第二章: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2.1 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变化1℃所需要的热量。

通过实例说明比热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比热容的单位介绍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2.3 比热容的计算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比热容。

给出测定比热容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热量的传递方式3.1 热传导解释热传导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传导是热量在物体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的过程。

通过实例说明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对流解释对流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对流是流体中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而传递的过程。

通过实例说明对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辐射解释辐射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辐射是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过程。

通过实例说明辐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热量计算的应用4.1 热量的吸收与放出讲解物体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说明热量吸收与放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2 热效率的计算讲解热效率的概念,表示为热量输出与热量输入的比值。

给出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和提高热效率的方法。

4.3 热量的转换讲解热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如热能与机械能、电能的转换。

通过实例说明热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热量计算的综合应用5.1 食物的热量计算讲解如何计算食物的热量值。

给出食物热量计算的实例。

5.2 环境热量计算讲解如何计算环境中的热量,如室内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

热量平衡计算课程设计

热量平衡计算课程设计

热量平衡计算一、综述热量衡算(heat balance)当物料经物理或化学变化时,如果其动能、位能或对外界所作之功,对于总能量的变化影响甚小可以忽略时,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简化为热量衡算。

它是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化工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热量衡算,可以确定为达到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须向设备传入或从设备传出的热量;根据热量衡算可确定加热剂或冷却剂的用量以及设备的换热面积,或可建立起进入和离开设备的物料的热状态(包括温度、压力、组成和相态)之间的关系,对于复杂过程,热量衡算往往须与物料衡算联立求解。

物质具有的热能,是对照某一基准状态来计量的,相当于物质从基准状态加热到所处状态需要的热量。

当物质发生相态变化时,须计入相变时的潜热,如汽化热(或冷凝热)、熔融热(或凝固热)等。

不同液体混合时,须计入由于浓度变化而产生的混合热(或溶解热)。

工程上常用热力学参数焓表示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热量。

单位质量物料状态变化所需的热量,等于两种状态下焓值的差。

热量衡算的步骤,与物料衡算大致相同。

一、热量衡算的意义(1 )、通过热量衡算,计算生产过程能耗定额指标。

应用蒸汽的热量消耗指标,可以对工艺设计的多种方式进行比较,以选定先进的生产工艺,或对已投产的生产系统提出改造或革新,分析生产过程的经济合理性、过程的先进性,并找出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2 )、热量衡算的数据是设备类型的选择及确定其尺寸、台数的依据。

(3 )、热量衡算是组织和管理、生产、经济核算和最优化的基础。

热量衡算的结果有助于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改进,达到节约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热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热量衡算可以作全过程的或单元设备的热量衡算。

现以单元设备的热量衡算为例加以说明,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画出单元设备的物理衡算流向及变化的示意图2.分析物料流向及变化,写出热量衡算式:∑Q入=∑Q出+∑Q损(1--1)式中∑Q入————输入的热量总和(KJ)∑Q出————输出的热量总和(KJ)∑Q损————损失的热量总和(KJ)通常,∑Q入=Q1+Q2+Q3 (1--2)∑Q出=Q4+Q5+Q6+Q7 (1--3)∑Q损=Q8 (1--4)Q1————物料带入的热量,kJ;Q2————由加热剂或冷却剂传给设备和物料的热量,kJ;Q3————括生物反应热、搅拌热等,kJ;Q4————物料离开设备带出的热量,kJ;Q5————消耗在加热设备各个部件上的热量,kJ;Q6————加热物料需要的热量,kJ。

第二节热量平衡计算.

第二节热量平衡计算.
V3=2401010%1.5=3601.5(kg) 故Q6=2257.23601.5=8129306(kJ) 3.热损失为
Q6=15%(Q6+Q6) 4.把上述结果代码(5-17)式可得出麦汁煮沸
总耗热
Q6=115%(Q6+Q6) =12537830(kJ)
(七)糖化一次6 总耗热量Q总
Q总 Qi 21043661 (kJ) i1
=3.67〔kJ/(kg·K)〕
(4)故Q4=26.7%G混合C混合(100-70) =559860(kJ)
2.二次煮沸过程蒸汽带走的热量Q4 煮沸时间为10min,蒸发强度5%,则蒸发水分 量为:
V2=26.7%G混合5%1060 =42.4(kg)
故Q4=IV2=2257.242.4 =95705.3(kJ)
4.确定合适的计算基准
在热量衡算中,取不同的基准温度,算出的 (5-8)式中各项数据就不同。所以必须选准 一个设计温度,且每一物料的进出口基准态必 须一致。通常,取0℃为基准温度可简化计算。
此外,为使计算方便、准确,可灵活选取 适当的基准,如按100kg原料或成品、每小时 或每批次处理量等作基准进行计算。
5.进行具体的热量计算 (1)物量带入的热量Q1和带出热量Q4可按下式
计算,即: Q=ΣGct
式中 G——物料质量(kg) c——物料比热容〔kJ/(kg·K)〕 t——物料进入或离开设备的温度(℃)
(2)过程热效应Q3 过程的热效应主要有生物合 成热QB、搅拌热QS和状态热(例如汽化热、溶 解热、结晶热等):
=4680041(kJ)
(六)麦汁煮沸过程耗热量Q6 Q6=Q6+Q6+Q3
1.麦汁升温至沸点耗热量Q6 2.煮沸过程蒸发耗热量Q6 3.热损失 Q3

浓硫酸稀释热的热量衡算电子教案

浓硫酸稀释热的热量衡算电子教案

浓硫酸稀释的热量衡算1、 物料衡算衡算基准为小时。

以W 表示表示各股物流的质量流量。

流程示意图:查《硫酸工作手册》(刘少武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中的相关表格知25℃的98%硫酸的密度是1.83103/cm g ,即18313/m kg 。

其中h kg W /58.5822183118.31=⨯= 稀释器的总质量平衡:321W W W =+ 稀释器硫酸的平衡: 335.0198.0W W = 用kg W 58.58221=代入上面两方程解得:hkg W h kg W /224.163033/644.104802==2、热量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称为溶解热,手册给出的溶解热数据中,有积分溶解热与微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以硫酸溶解于水形成硫酸水溶液说明积分溶解热的含义。

在25℃下把1mol 硫酸用水逐渐稀释,在此过程中不断取出所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保持在25℃,这个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积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是浓度的函数,也是温度的函数。

微分溶解热:微分溶解热系指1kmol (有时用1kg )溶质溶解于含量为x 的无限多的溶液中(即溶解后溶液的含量仍可视为x )时所放出的热量,以....../,/,/kg KJ kmol KJ mol KJ 等单位表示。

显然,微分溶解热是浓度的函数,也是温度的函数。

方法一:经验公式法由《硫酸工作手册》知,溶解1mol 硫酸于n mol 水所放出的积分溶解热可用下式计算:1868.4798.117860nnQ式中Q----硫酸的积分溶解热)/(mol J ; n----对于1mol 硫酸所用的水的摩尔数积分溶解热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把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某一含量溶液时的热效应,还可以用来计算把溶液自某一含量冲淡(或浓缩)到另一含量的热效应。

在25℃下将浓度为每mol 硫酸含1n mol 水的硫酸加水稀释,仍将继续有热量放出,直至其成为浓度为每mol 硫酸含2n mol 水时,保持硫酸溶液的温度为25℃,此两次热量之差为1868.4)11786011786027983.1217860(12⨯⨯⨯-+⨯=-n n n n Q Q 式中12Q Q ------mol 1硫酸放出的稀释热)/(mol Jn1-----浓度为x1时mol 1硫酸所含有的水的摩尔数 n2-----浓度为x2时mol 1硫酸所含有的水的摩尔数 具体计算如下:98%的浓硫酸对应的1111.098/98.0100018/02.010001=⨯⨯=n35%的稀硫酸对应的1111.1098/35.0100018/65.010002=⨯⨯=n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使硫酸溶液保持25℃时产生的稀释热:1868.4)17983.111786027383.1217860(12⨯+⨯-+⨯=-n n n n Q Q1868.41111.07983.11111.0178601111.107983.11111.1017860⨯⎪⎭⎫⎝⎛⨯⨯-+⨯=KGKJ H /275.1331.118)4045(40601.1188.1782=+-⨯--=KGKJ H /475.736.58)2025(20406.581.1181=+-⨯--=KJ Q Q n Q 102.34431361342.599898.0100058.5822)12(=⨯⨯⨯=-⨯=*4242/1342.59/2393.59134SO molH KJ SO molH J ==进而得在25℃下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温度为2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又查《硫酸工作手册》中表“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热焓量(以0℃为基准)”并采用内插法得2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4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热焓量之差为KG KJ H H H /8.59475.73275.13312=-=-=∇最后得在25℃下98%硫酸稀释为35%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为4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224.163038.59102.34431363*⨯-=∇⨯-=H W Q Q 7952.974932102.3443136-= KJ 307.2468203=方法二:实验数值查表法由《硫酸工作手册》中表“25℃下硫酸溶解于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积Q 和微分溶解热微Q ”知25℃时98%硫酸的积分溶解热421/263.37SO KGH KJ Q =积 25℃时35%硫酸的积分溶解热422/70.683SO KGH KJ Q =积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为25℃的的稀释热: 21积积Q Q Q -=KJ525.3688652)263.3770.683(98.058.5822=-⨯⨯=进而得在25℃下把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是硫酸溶液为2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224.163038.59525.36886523*⨯-=∇⨯-=H W Q Q KJ 73.2713719=方法三:修正的经验公式法由于汤姆逊曾提出的1 42SO molH 溶于O molH n 20中时,放出稀释热的经验公式为1868.47983.1178600⨯+⨯=n n Q ,经此经验公式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存在较大的偏差,最大负偏差为12%,最大正偏差为11.6%;蔡芝林的《硫酸热效应的计算》一文中对该公式做出了修正,修正后的硫酸稀释热的公式为1868.417.2200500⨯+⨯=n n Q ,经此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最大负偏差减小到6.9%,最大正偏差减小到6.2%, 下面用修正的经验公式计算;98%的浓硫酸对应的1111.098/98.0100018/02.010001=⨯⨯=n35%的稀硫酸对应的1111.1098/35.0100018/65.010002=⨯⨯=n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使硫酸溶液保持在25℃下,产生的稀释热为:1868.4117.2120050217.222005012⨯⎪⎭⎫⎝⎛+⨯-+⨯=-=n n n n Q Q Q()()KJJ 0242.651575.650241868.47532.155301868.45267.9762799.165071868.41111.017.21111.020*******.1017.21111.1020050==⨯=⨯-=⨯+⨯-+⨯=进而得在25℃下把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使硫酸溶液保持在25℃下,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KJ Q Q n Q 064.37860860242.659898.0100058.5822)12(*=⨯⨯⨯=-⨯=KGKJ H /275.1331.118)4045(40601.1188.1782=+-⨯--=KG KJ H /475.736.58)2025(20406.581.1181=+-⨯--=又查《硫酸工作手册》中表“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热焓量(以0℃为基准)”并采用内插法得2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4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热焓量之差为KG KJ H H H /8.59475.73275.13312=-=-=∇ 最后的25℃的98%硫酸稀释为45℃的35%硫酸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 224.163038.59064.37860863*⨯-=∇⨯-=H W Q Q 7952.974932064.3786086-= KJ 269.2811153=3、三种方法计算硫酸稀释产生的稀释热的结果比较由以上三种关于积分溶解热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值结果知,并以基于实验数据查表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为基准;用方法一计算得出的结果的偏差为:%05.9%10073.271371973.2713719307.24682031-=⨯-=θ用方法三计算得出的结果的偏差为: %59.3%10073.271371973.2713719269.28111532+=⨯-=θ从而知修正后的关于硫酸积分溶解热的计算式得出的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提高。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

初中物理热量计算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热量的概念,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1. 热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内能的概念,提醒学生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2. 提问:在内能的传递过程中,如何表示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引入热量的概念。

二、讲解热量计算公式(15分钟)1. 讲解热量的计算公式:热量(Q)= 质量(m)× 比热容(c)× 温度变化(t-t0)。

2. 解释公式中的各个参数: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比热容(c)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温度变化(t-t0)表示物体温度变化的量。

3. 强调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单位: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比热容(c)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温度变化(t-t0)的单位是摄氏度。

三、讲解热量与内能、热值、比热容的关系(15分钟)1. 讲解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热量是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传递量,是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 讲解热量与热值的关系:热值是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热量是热值与燃料质量的乘积。

3. 讲解热量与比热容的关系: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热量是比热容与物质质量和温度变化的乘积。

四、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摄氏度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20摄氏度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摄氏度。

要求学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解决该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中的关键参数,如金属块的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等。

3. 引导学生运用热量计算公式,求解金属块的比热容。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热量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强调热量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的重要性。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a.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b. 在条件足够情况下会计算物质的比热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首先通过例题,运用所学比热概念,归纳总结出物体吸热公式,然后再通过例题写出放热公式,加深学生对物质比热的理解.
分析二:本节内容突出体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
教法建议
建议一:我们可以先复习比热的概念,然后提出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由此引出课题,并运用例题1进行验证.最后由吸热引申到放热情况的计算,引出例题2. 建议二:在讲完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何计算物体的比热.并给出例题.
教学设计示例课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进行有关吸、放热计算
解:已知m =2kg , t=5℃,
Q =4.2104J
所以
五、作业
课本 P27第7、8题
提出问题:若物体升高的温度不止1℃怎么计算吸热?若物质的质量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若升高的温度不止1℃,同时物质的质量也不止1千克又怎么计算吸热?
引导学生解题
指导学生
引导学生
学生回忆
思考计算吸热、放方法
学生自己解题
总结比热的计算方法
学生板书
探究活动
调查北方冬天有关取暖的问题,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热量及计算教案(定稿)

热量及计算教案(定稿)

热量及计算教案(定稿)第一篇:热量及计算教案(定稿)热量及计算教案李荣洲 2006.4.15知识与考点:1.知道热量及其单位 2.知道燃料的燃烧值 3.理解比热的概念4.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5.理解计算热量的公式知识点讲解:一.燃料的热值1、定义: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是这种物质的热值。

2、单位:J/Kg3、意义:如q烟煤=2.9×107 J/Kg 表示:质量为1kg的烟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2.9×107 J。

4、应用:Q=mq例题:有的航天器、火箭发动机用氢作为燃料,这是因为氢气的___很高;烧1m3的煤气约能放出3.9×107 J的热量。

如某市管道煤气收费标准为0.87元/m3,有一户一个月内烧煤气消耗了1.17×109 J的热量,这个月就交煤气费___元。

二.比热容知识要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l℃时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强调:(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l℃吸收的热量相等,也等于它的比热.(2)比热的单位由热量,质量和温度三个物理量的单位组成,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3)比热是反映物质热量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者说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的性质。

2、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3、意义:如q水= 4.2×103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l℃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4、应用例题:农村育秧时,常常要在傍晚时向秧田中灌水,白天往往又要放掉一些水,这是因为水的()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温度高D、热膨胀大解析与说明:水和其他物质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由于水的比热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就是因为水的比热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大的缘故.同样,因为水的比热大,在生活中往往用循环热水取暖,用水来冷却机器.同类练习:1、将容器中的煤油例掉1/3,剩下的煤油比热容是原来的___倍,对容器加热到沸腾,容器中的煤油的比热容是原来的____倍。

热量的计算教案:学生小组探究实验设计

热量的计算教案:学生小组探究实验设计

Introduction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o calculate heat energy, students must learn the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 and the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In this teaching plan, students will work in groups to design and conduct experiments that will help them understand how to calculate heat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Objectives1.Students will lear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2.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measure temperature.3.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calculate heat energy.Materials1.Two metal blocks of different materials.2.Two temperature probes.3. A stopwatch.4. A thermometer.5. A hotplate.6. A container of water.7.Heat-resistant gloves.Procedure1.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groups of two or three.2.Each group will be assigned a metal block and a temperatureprobe.3.The groups will heat the metal blocks on a hotplate to aspecified temperature.4.The groups will then place the metal blocks in a container ofwater.5.The groups will use the temperature probe to measure the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t regular intervals.ing the temperature data collected, the groups will calculatethe amount of heat energy transferred from the metal block tothe water.7.The groups will share their data and calculations with the class.Assessment1.The students' data and calculations will be reviewed by theteacher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accurate.2.The teacher will ask the students to explain their calculationsand how they arrived at their results.3.The teacher will also ask the students to explain the principlesof heat transfer that they learn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ConclusionThrough this experimen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 and how to calculate heat energy. By working in groups, they will also learn important collaborativ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糖化热量衡算课程设计

糖化热量衡算课程设计

糖化热量衡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糖化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糖化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糖化热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3)熟悉糖化热量衡算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糖化热量衡算方法计算食品中的热量。

(2)能够分析食品加工过程中糖化热量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糖化热量衡算结果指导食品加工和生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糖化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糖化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介绍糖化热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2.糖化热量衡算的方法讲解糖化热量衡算的原理和步骤,包括样品处理、糖化反应、热量测定等。

3.糖化热量衡算的应用介绍糖化热量衡算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如糖果、饮料、糕点等。

4.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糖化热量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糖化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糖化热量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糖化热量衡算的测定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思路。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浓硫酸稀释热的热量衡算电子教案

浓硫酸稀释热的热量衡算电子教案

浓硫酸稀释的热量衡算1、 物料衡算衡算基准为小时。

以W 表示表示各股物流的质量流量。

流程示意图:查《硫酸工作手册》(刘少武等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中的相关表格知25℃的98%硫酸的密度是1.83103/cm g ,即18313/m kg 。

其中h kg W /58.5822183118.31=⨯= 稀释器的总质量平衡:321W W W =+ 稀释器硫酸的平衡: 335.0198.0W W = 用kg W 58.58221=代入上面两方程解得:hkg W h kg W /224.163033/644.104802==2、热量衡算固体、液体和气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称为溶解热,手册给出的溶解热数据中,有积分溶解热与微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以硫酸溶解于水形成硫酸水溶液说明积分溶解热的含义。

在25℃下把1mol 硫酸用水逐渐稀释,在此过程中不断取出所放出的热量,使溶液温度保持在25℃,这个过程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积分溶解热。

积分溶解热是浓度的函数,也是温度的函数。

微分溶解热:微分溶解热系指1kmol (有时用1kg )溶质溶解于含量为x 的无限多的溶液中(即溶解后溶液的含量仍可视为x )时所放出的热量,以....../,/,/kg KJ kmol KJ mol KJ 等单位表示。

显然,微分溶解热是浓度的函数,也是温度的函数。

方法一:经验公式法由《硫酸工作手册》知,溶解1mol 硫酸于n mol 水所放出的积分溶解热可用下式计算:1868.4798.117860nnQ式中Q----硫酸的积分溶解热)/(mol J ; n----对于1mol 硫酸所用的水的摩尔数积分溶解热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把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某一含量溶液时的热效应,还可以用来计算把溶液自某一含量冲淡(或浓缩)到另一含量的热效应。

在25℃下将浓度为每mol 硫酸含1n mol 水的硫酸加水稀释,仍将继续有热量放出,直至其成为浓度为每mol 硫酸含2n mol 水时,保持硫酸溶液的温度为25℃,此两次热量之差为1868.4)11786011786027983.1217860(12⨯⨯⨯-+⨯=-n n n n Q Q 式中12Q Q ------mol 1硫酸放出的稀释热)/(mol Jn1-----浓度为x1时mol 1硫酸所含有的水的摩尔数 n2-----浓度为x2时mol 1硫酸所含有的水的摩尔数 具体计算如下:98%的浓硫酸对应的1111.098/98.0100018/02.010001=⨯⨯=n35%的稀硫酸对应的1111.1098/35.0100018/65.010002=⨯⨯=n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使硫酸溶液保持25℃时产生的稀释热:1868.4)17983.111786027383.1217860(12⨯+⨯-+⨯=-n n n n Q Q1868.41111.07983.11111.0178601111.107983.11111.1017860⨯⎪⎭⎫⎝⎛⨯⨯-+⨯=KGKJ H /275.1331.118)4045(40601.1188.1782=+-⨯--=KGKJ H /475.736.58)2025(20406.581.1181=+-⨯--=KJ Q Q n Q 102.34431361342.599898.0100058.5822)12(=⨯⨯⨯=-⨯=*4242/1342.59/2393.59134SO molH KJ SO molH J ==进而得在25℃下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温度为2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又查《硫酸工作手册》中表“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热焓量(以0℃为基准)”并采用内插法得2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4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热焓量之差为KG KJ H H H /8.59475.73275.13312=-=-=∇最后得在25℃下98%硫酸稀释为35%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为4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224.163038.59102.34431363*⨯-=∇⨯-=H W Q Q 7952.974932102.3443136-= KJ 307.2468203=方法二:实验数值查表法由《硫酸工作手册》中表“25℃下硫酸溶解于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积Q 和微分溶解热微Q ”知25℃时98%硫酸的积分溶解热421/263.37SO KGH KJ Q =积 25℃时35%硫酸的积分溶解热422/70.683SO KGH KJ Q =积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保持硫酸溶液为25℃的的稀释热: 21积积Q Q Q -=KJ525.3688652)263.3770.683(98.058.5822=-⨯⨯=进而得在25℃下把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是硫酸溶液为25℃,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224.163038.59525.36886523*⨯-=∇⨯-=H W Q Q KJ 73.2713719=方法三:修正的经验公式法由于汤姆逊曾提出的1 42SO molH 溶于O molH n 20中时,放出稀释热的经验公式为1868.47983.1178600⨯+⨯=n n Q ,经此经验公式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存在较大的偏差,最大负偏差为12%,最大正偏差为11.6%;蔡芝林的《硫酸热效应的计算》一文中对该公式做出了修正,修正后的硫酸稀释热的公式为1868.417.2200500⨯+⨯=n n Q ,经此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最大负偏差减小到6.9%,最大正偏差减小到6.2%, 下面用修正的经验公式计算;98%的浓硫酸对应的1111.098/98.0100018/02.010001=⨯⨯=n35%的稀硫酸对应的1111.1098/35.0100018/65.010002=⨯⨯=n从而得在25℃下把98%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并使硫酸溶液保持在25℃下,产生的稀释热为:1868.4117.2120050217.222005012⨯⎪⎭⎫⎝⎛+⨯-+⨯=-=n n n n Q Q Q()()KJJ 0242.651575.650241868.47532.155301868.45267.9762799.165071868.41111.017.21111.020*******.1017.21111.1020050==⨯=⨯-=⨯+⨯-+⨯=进而得在25℃下把98%的浓硫酸稀释为35%稀硫酸,使硫酸溶液保持在25℃下,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KJ Q Q n Q 064.37860860242.659898.0100058.5822)12(*=⨯⨯⨯=-⨯=KGKJ H /275.1331.118)4045(40601.1188.1782=+-⨯--=KG KJ H /475.736.58)2025(20406.581.1181=+-⨯--=又查《硫酸工作手册》中表“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热焓量(以0℃为基准)”并采用内插法得2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45℃时35%硫酸的热焓量为热焓量之差为KG KJ H H H /8.59475.73275.13312=-=-=∇ 最后的25℃的98%硫酸稀释为45℃的35%硫酸每小时产生的稀释热为 224.163038.59064.37860863*⨯-=∇⨯-=H W Q Q 7952.974932064.3786086-= KJ 269.2811153=3、三种方法计算硫酸稀释产生的稀释热的结果比较由以上三种关于积分溶解热的计算方法得出的数值结果知,并以基于实验数据查表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为基准;用方法一计算得出的结果的偏差为:%05.9%10073.271371973.2713719307.24682031-=⨯-=θ用方法三计算得出的结果的偏差为: %59.3%10073.271371973.2713719269.28111532+=⨯-=θ从而知修正后的关于硫酸积分溶解热的计算式得出的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的提高。

课程设计热量衡算

课程设计热量衡算

课程设计热量衡算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热量衡算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热量衡算的基本原理。

2.掌握热量衡算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3.了解热量传递的途径和方式。

4.能够运用热量衡算原理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5.能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热量衡算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热量、温度、比热容等。

2.热量衡算的基本公式:热量传递公式、热量计算公式等。

3.热量传递的途径和方式:导热、对流、辐射等。

4.实际问题中的热量衡算: examples of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s inreal life.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热量衡算的基本概念、公式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热量衡算方法解决问题。

4.实验法:进行热量实验,观察热量传递现象,加深对热量衡算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指导。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辅助讲解和展示热量衡算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进行热量实验,观察热量传递现象,加深对热量衡算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热量衡算相关的基础性和拓展性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 工艺计算-热量衡算

第五章 工艺计算-热量衡算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二、计算实例
3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热量衡算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二、计算实例
1.流程示意图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一、热量衡算的依据、意义、方法和步骤
(三)、热量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6. 热量衡算
(1)、显热计算 (2)、过程热效应计算(生物合成热、搅拌热、状态热) (3)、加热设备耗热 (4)、气体或蒸汽带出热 (5)、设备散热 (6)、加热物料需要热量 (7)、加热介质传入的热量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P69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一、热量衡算的依据、意义、方法和步骤
(三)、热量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 弄清题意和计算目的 2. 绘出单元设备物料流程示意图
标出主物料、并标出各种参数(流量、组成、温度、压力、pH值等)
3. 写出热量衡算方程式
∑ Q =∑ Q +∑ Q
入 出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一、热量衡算的依据、意义、方法和步骤
(三)、热量平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4.收集设计基础数据和有关物化常数 5.选定计算基准 温度基准:一般采用0 ℃ 物料基准:同物料衡算
(1)、单位时间产品量或原料量为基准。(连续生产) (2)、单位重量、体积、摩尔数的产品或原料为计算基准。(间歇生产) (3)、以加入设备的一批物料量为计算基准。(间歇生产)
第五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一、热量衡算的依据、意义、方法和步骤
(一)、热量平衡计算的依据
能量守恒定律
第二节
热量平衡计算
一、热量衡算的依据、意义、方法和步骤
(二)、热量平衡计算的意义
1、得到耗能指标,比较设计方案,对比先进水平,寻找 存在的问题; 2、设备选型,确定尺寸的主要依据; 3、有利于组织管理,技术革新,降低能耗。

物理热量的平衡教案

物理热量的平衡教案

物理热量的平衡教案教案标题:物理热量的平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热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和方式。

2.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 理解热平衡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4. 能够解决与热平衡相关的问题。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包括物理教科书和热学章节。

2. 实验室设备:热传导实验装置、温度计等。

3. 幻灯片或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概念和示意图。

4. 黑板或白板:用于解释和演示。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物体温度不同的示意图,引起学生对物体温度差异的注意。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物体感觉冷,而另一些物体感觉热?探究:3. 解释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使用幻灯片或示意图演示每种方式的原理和示例。

4. 分组实验:每组学生使用热传导实验装置,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学生讨论和总结实验结果,归纳传导的特点和应用。

扩展:6. 解释热平衡的概念:当两个物体接触后,它们的温度会逐渐趋于相等的状态。

7. 使用幻灯片或示意图演示热平衡的过程和示例。

8.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夏天我们感觉热,而在冬天我们感觉冷?应用:9. 解释热平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温度调节、热传递的控制等。

10.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热平衡应用的案例。

总结:11. 回顾教学内容,强调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和热平衡的概念。

12. 学生进行小结和提问,教师解答疑惑。

作业:1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热平衡的现象,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

评估:14. 使用小组讨论和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进行评估。

15. 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教学延伸:16.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实验,深入研究热传递和热平衡的相关问题。

17.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物理学术文献,拓宽知识面。

备注:教案中的步骤和资源可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K;
——冷流体的进出、进口沮度,K。
注意比热容 的求取:一般由冷、热流体进出换热器的平均温度
或 查得。
2)潜热法若流体在换热过程中仅仅发生恒温相变,其传热量可按下式
(1-4a)
(1-4b)
式中
一——热、冷流体的汽化潜热,kJ/kg。
3)焓差法由于工业换热器中流体的进、出口压力差不大,故可近似为恒压过程.根据热力学定律,恒压过程热等于物系的焓差,则有
归档是否完整?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否提高?
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情况
安全、环保及6S情况
填写任务工单的评价表格
项目2传热及设备操作
学习任务2
换热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计划学时
4
职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换热剂品种选择
换热剂用量确定
换热设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团队工作能力
沟通能力
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
扩展相应的信息收集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
能独立使用各种媒介完成学习任务
工作结果的评价与反思
学习情境描述
接到车间主任指令:根据给定的换热场合和换热任务,确定换热剂品种、用量及换热设备的各种工艺参数。组长接受任务后组织学员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和检查、评估等过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环境分析
石油化工岗位操作技能实训中心、教材、辅导资料、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工单元操作学习光盘、学习软件、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的电脑、工作台、拆装工具等
教学方法
采用角色扮演法交代任务;用引导文和小组讨论法完成决策和计划的制定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
①接受任务
②完成基础知识学习
2.监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做出决策和计划
①对学习进行决策
②制定学习计划(提交计划,组长汇报)
③对学员的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
实施步骤
学习工作任务的实施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分配
1.各组介绍准备情况。
2.分四组进行换热器工艺参数的确定。
3.各组指派一名同学介绍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1-5a)
(1-4b)
式中
一——热流体的进、出口,kJ/kg;
一——冷流体的进、出口,kJ/kg
焓差法计算传热量较为简便,但仅适用于流体的焓值可查取的情况,本教材附录中列出了空气、水及水蒸气的焓值数据.可供读者参考.对于部分无从查取焓值的流体,则必须采用上述别的方法来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量。
4)两步法若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既有相变化又有温度变化,则可用前两种方法联合起来求取其传热量,称为两步法,例如:饱和蒸汽冷凝后,冷凝液出口温度低于冷凝饱和温度时.其传热量可用下式计算
要做好记录,由各小组长展示学习成果
评议各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每个小组及每个学生进行监视,做好记录,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实施步骤
资讯
热量衡算
化工过程的传热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型问题,即根据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选定(或设计)换热器;另一类是操作型型问鹰、即选择给定换热器的传热量、流体的流量或温度等操作条件,核算换热器的生产能力。无论哪类计算,都需要进行热量衡算,以计算传热量和截热体的流量。
4.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工艺参数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5.布置下次任务: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
学生汇报,同学互动,教师提问,25min
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练习,120min
通过学生现场讲解进行考核,25min
教师讲授,PPT,60min
教师讲授、PPT,10min
实施步骤
检查与评估
检查学生工作是否完整完成?
(一)传热量的计算
1.热量衡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两种流体之间进行稳定传热时,单位时间内热流体放出的热量 ,一定等于冷流体吸收的热量 和损失于周围介质中的热量 两者之和,即
= + (1-1)
式中 ——热流体放出的热量, ;
——冷流体吸收的热量, ;
——热损失, .
上式称为传热过程的热量衡算方程式.在生产中,换热器的传热面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也称为换热器的热负荷,表示生产任务对换热器提出的换热要求。若损失于周围介质的热量来自热流体,则热负荷为 ;若热损失在冷流体这一方,则热负荷为 。在保温良好的换热器中, 约为 的2%~5%。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时,式(1-1)可变为
= (1-2)
2.传热量的计算
和 ,可以根据以下三种方法,从载热体的流量、比热容、温度变化和焓值计算。
1)显热法若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没有相变化,且流体的比热容可视为定值或可取为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下的比热容时,其传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1-3a)
(1-3b)
式中 、 ——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一——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1-6)
式中 ——冷凝液的饱和温度,K。
(二)载热体用量
载热体用量即式(1—3a)中的 ,其计算可根据某一载热体的流量及其状态变化,计算出传热量后,再利用热量衡算方程式计算另一载热体的流量。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选用潜热法、显热法或焓变法进行计算。
实施步骤
计划与决策
1.引导学生熟悉“学生学习手册1-2”中的“一”,并完成学习手册中“二”项的“(一)”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