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评课稿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教版
学生1
我认为这两则寓言故事非常有教 育意义,它们教会了我如何正确 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100%
学生2
通过学习这两则寓言,我深刻体 会到了寓言故事的魅力,它们以 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道 理。
80%
学生3
我觉得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的角色 形象鲜明,它们的行为和语言都 很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
寓言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要一意孤凭主观想象和经验行事,否则 会适得其反。
故事中的成语和名句
成语
郑人买履(比喻墨守成规、不灵 活的人)。
名句
宁信度,无自信也。(宁愿相信 尺子,也不相信自己脚的感受。 )
03
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
故事内容概述
01
启示1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 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态,不 要骄傲自大,否则会像“郑人 买履”一样遭受失败。
启示2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善于适应变化,不要固守 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否则 会错失机会。
启示3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 实际,不要只看重表面现象, 否则会像“画蛇添足”一样失 去真实的价值。
05
课程总结与作业布置
本课重点回顾
分析寓言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其象征意义。
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的 创作背景和寓意。
理解并掌握寓言故事中 的语言特点,如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
理解并掌握《古代寓言 二则》中两篇寓言故事 的含义。
作业布置与要求
01
02
03
04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 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 课《古代寓言二则》课件(苏

七年级语文上册《郑人买履》精品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郑人买履》精品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郑人买履》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具体章节为《郑人买履》。

该文讲述了郑人因过于拘泥于尺寸而未能买到合适鞋子的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详细内容包括对故事的解读、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寓言意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郑人买履》的故事内容,了解寓言文学的特点。

2. 分析郑人的人物形象,领会故事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分析郑人的人物形象。

重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出《郑人买履》的故事。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

3. 解读课文:分析故事内容,讲解生词、成语,解释寓言意义。

4. 例题讲解:分析郑人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寓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寓言故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1. 《郑人买履》2. 主要内容: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寓意解读3. 重点、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郑人买履》的故事梗概。

(2)分析郑人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3)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1)故事梗概:郑人因过于拘泥于尺寸,未能买到合适的鞋子。

(2)人物形象分析:郑人过于拘泥于形式,不知变通,但诚实守信。

(3)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寓言故事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可以引导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人物分析、寓意探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郑人买履》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3个认读字,3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3.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材简析:《郑人买履》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

它叙述了一个宁愿相信自己的脚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国人的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故事简短有趣,用郑人的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事情经过,郑人因不相信自己的脚而返回家拿尺码,最终因“市罢”而“不得履”。

第二部分,借郑人与路人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引读者深思。

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很紧密,用对话来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引发思考,揭示寓意。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故事的整体意思,背诵课文。

2、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郑人这一人物形象,理解“做什么事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时刻随机应变”这个道理。

教具准备:1、预学单(见附录1)2、课件设计总述:《郑人买履》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对文言文的要求是这样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而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讲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时提到:“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

”根据这些要求,作者在设计《郑人买履》时,有一个中心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学的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我使用最多的一个方式就是诵读,通过自读、互读、抽读、练读、齐读等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意思,品味韵味。

苏教版七上语文导学案: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苏教版七上语文导学案: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指导阅读的方法。

2.能积累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指导阅读的方法。

2、能积累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3、了解寓言的特点,能体会寓意,并说说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1.能积累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寓意,体会寓意。

【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以什么是寓言导入新课。

寓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体裁,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夸张、讽喻等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给人以劝诫作用。

2.作者链接1)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

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

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2)吕不韦,生年不详,战国末期卫国人。

作品《吕氏春秋察今》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

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

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

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

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

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

号称仲父。

在他执政为相期间,秦国出兵灭东周,攻取韩、赵、卫三国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统一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课堂实录-最新教育文档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课堂实录-最新教育文档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归纳方法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不少的寓言故事,知道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用简短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谁能把你知道的寓言故事和它告诉给我们的道理简单地说一说。

生1:我知道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它告诉我们……生2::我知道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它告诉我们……2、师:看来,同学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还掌握得挺牢固。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新的寓言。

(板题,强调“履”字的写法。

)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郑人买履”。

)师: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生:郑国人买鞋。

师:你是怎么知道“履”的意思就是“鞋子”的呢?生:从书上的解释中看出来的。

师:你真会学习!参照注释理解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板书:参照注释理解。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拿到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做什么呢?生:要多读几遍。

师: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板书:朗读。

并将之与“参照注释,理解”共括为“方法”。

)二、初读课文1.初步感知。

(1)师:很好,今天我们就用你们自己归纳的方法来学习这篇文言文。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给难读的字标上拼音,并试着划出文中的停顿。

(播放录音)(2)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模仿录音中的朗读,看着大屏幕自己读一读,要读准字音,读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律。

(出示全文)(3)汇报:①师: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师:不错!声音很洪亮,尤其是文中的这个多音字“度”,你读得很准确。

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出示全文,三个“度”字用红色字体强调。

)你能带着大家读一读吗?(出示句子,生带读含“度”的三个句子。

)②师:谢谢你!老师想问你:你这样读的理由是什么呢?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书上的注释我知道了在“先自度其足”中这个字的意思是量长短,所以读“duó”,在“吾忘持度”和“宁信度”中,它们的意思都是指量好的尺码,所以都应该读d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理论支持】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郑人买履》的教学设计要坚持“以读为本”、“读思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注重指导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会学,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本课重要词句的含义。

3.让学生懂得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教学重难点】1.理解“履、度、操、反、遂、宁”等词的含义。

2.懂得本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收集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它所蕴含的道理。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布置的预习练习题。

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说说这些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本课的初步感受。

3. 自主阅读【出示幻灯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读不准的标出来。

(2)解释“度、坐、操、反、及、罢、遂、之”的意思。

(3)对照注释准确翻译课文。

(4)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

此外,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4.小组合作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

【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这4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

】二、导1.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寓意及其表现手法。
-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寓言文学的学习。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与寓言故事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成语填空题、改写句子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运用寓言故事的表现手法,创作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课后阅读:布置学生阅读一篇与《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类似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能理解故事情节,体会寓言寓意,并尝试从故事中总结出生活中的智慧。
2.写作练习: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寓言故事表现手法,要求学生创作一篇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寓言短文,寓意要深刻,不少于300字。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寓言文学素养。
-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成语和句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分析寓言故事的表现手法,指导学生如何将寓意融入写作中。
2.教学方法:
-运用讲授法、问答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表现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寓言故事中的角色、寓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郑人买履3篇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郑人买履3篇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郑人买履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郑人买履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郑人买履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郑人买履的相关背景知识;2. 能够理解、分析和解读《郑人买履》这一古代寓言故事;3. 能够借助故事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并能运用到相关的写作和口头表达中。

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2. 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2.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1. 《郑人买履》的故事文本;2. 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卡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介绍课文《郑人买履》的背景,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古代寓言故事,进而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郑人买履》,理解故事的情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寓意。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并指导学生总结故事的寓意。

Step 3:词汇学习(10分钟)通过解读课文中的难点词汇,以及相关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然后,进行词汇记忆活动,巩固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

Step 4:语言运用(20分钟)让学生以《郑人买履》为蓝本,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故事或个人观点。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Step 6: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作任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2. 按照故事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角色的心理活动;3. 鼓励学生找寻其他具有寓言含义的故事,进行分享和解读。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郑人买履精选3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通过这个故事,教导学生不能受到束缚,不断进取。

郑人买履教案

郑人买履教案

语文教案一、课题名称:《郑人买履》课题类型:新知课二、教材及单元:《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寓言二则》三、教具、学具准备:教材、黑板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文中的生字,掌握几个多音字的读音,理解一词多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句子,能概括文章;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五、教学重点:1..顺利流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2.掌握“度”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一词多义3.理解寓意4.复述故事六、教学难点:1.掌握“度”字2.复述故事3.理解寓意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八、教学过程:(一)介绍寓言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看看题目,“古代寓言二则”。

有谁知道什么是寓意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2.师: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寓言书叫什么名字么?(《伊索寓言》)没错,就是《伊索寓言》。

里面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同学能说一说吗?(如《农夫和蛇》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

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

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狐狸和葡萄》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这就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3.师:那谁知道中国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又是什么呢?《韩非子外储说》是我国最早一部寓言故事集,我们学过的《自相矛盾》就是选自《韩非子》一书,而今天要学的《郑人买履》也同样出自《韩非子》这本书。

[优选]《郑人买履》教学实录及评析

[优选]《郑人买履》教学实录及评析

《郑人买履》教学实录及评析一、回顾寓言,走进《韩非子》(师出示一组词语)师:这四个词谁会读?生: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师:这些词其实都是故事的题目。

你们熟悉这些故事吗?生:熟悉。

师:你听过哪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我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

有一天,一只兔子撞在树上倒地死了,农夫捡到后饱餐一顿,从此以后,他就不干农活了,天天在树边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师:说得非常好,言简意赅。

谁还能讲其他故事?生:我听过《滥竽充数》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南郭先生假装会吹,混在几百人的队伍里给齐宣王吹竽。

后来齐宣王死了,儿子继位,他喜欢听人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害怕穿帮,只能偷偷地逃走了。

师:你也很会讲故事。

谁还听过其他的故事?生:我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矛又卖盾,一会儿说他的盾很坚固,什么矛都戳不穿;一会儿又说他的矛很锋利,什么盾都能戳穿。

有个围观的人问:“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人就答不上来了。

师:故事讲得很完整。

就剩下“郑人买履”这个故事了,谁来挑战?生:我知道。

这个故事讲一个郑国人去买鞋子忘记带尺码,但他不是用脚去试鞋子,而是非得回家去找尺码的故事。

师:看来这也难不倒你。

这四个词语有一些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生:它们都是成语。

生:它们都在讲一个道理。

生:都有讽刺的意味。

师:发现了这么多,真了不起!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出自古代大思想家韩非之手。

韩非提倡“以法治国,推崇法律的至高?o 上”,因为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所以又被尊称为“韩非子”。

他的很多言论都被记录在《韩非子》一书中。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郑人买履》这则故事。

读课题。

生:郑人买履。

师:“履”字最难写,它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使尸字头包住里面的部分(边讲边范写“履”字)。

再读课题。

(生读)“履”的意思就是――生:鞋子。

师:对,我们现在还在使用,比如“西装革履”,说的就是――生:指一个人穿着西装和皮鞋,很光鲜亮丽的样子。

《寓言二则》评课稿

《寓言二则》评课稿

《寓言二则》评课稿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情节虽简单,但其中的寓意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否则只会把事情弄糟”。

王老师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有效地预设,课堂上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了一堂充满“语文味”的阅读课。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王老师体现了以下亮点:1.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巧妙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上课伊始王老师就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旧知: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知道什么是寓言故事?自然地激发学生主动获得新知的欲望。

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从而引出学习寓言的方法,即课堂上要三读,每次读都伴有一定的任务,一读提问题,二读抓关键,三读明道理,如此层层深入既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巧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2.抓词品句炼意,注重阅读感悟。

帮助孩子们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体的形象性,引导儿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领会寓意。

本课教学中,王老师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感受农夫那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形象,如抓“巴望、天天、总觉得”品味农夫的“十分焦急”,抓住“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兴致勃勃”等词句,通过看图等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农夫的“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之傻”。

阅读中的词句感悟较到位。

3.重视朗读训练。

教学中,王老师总能从朗读入手,让学生通过读来走进文本,体会寓意。

课上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男女生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很好的品词品句,领会到寓意。

当然课中还有少许有待改进的地方:其一,重点词句如”“焦急”的感悟教师引导欠顺畅,对个别词句的感悟可再深入些;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激励、评价语略显贫乏,以上是我听课后的个人见解,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郑人买履》教学纪实与评析介绍

《郑人买履》教学纪实与评析介绍

《郑人买履》教学纪实与评析介绍《郑人买履》教学纪实与评析介绍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如何引导学生读懂文言文,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和韵律美,是本课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策:1.利用猜谜游戏和接话挑战 ,激发兴趣2.运用多种读书方法和学习方式,感悟寓意3.在多层次的朗读中,品味文言文的美主要的教学模式(名称): 趣中激情善读乐读;读中品评悟理欣赏主要的理论依据(基本理念):对学生而言,学有乐趣是学习的起点,学有方法是学习的钥匙,实现乐学到会学的转化,是学习成功的标志对教师而言,贵在善教,遵循学科特点,探求相宜的策略,寻找相宜的途径,创造学习语文互动生成的课堂,才能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4.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纪实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齐答)喜欢师:那我说一个大家猜猜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生:(齐答)鞋师:对鞋,古时候叫什么?生:(齐答)履师:这个字比较难写,注意看是怎么写读一遍记住了吗? 不看黑板,写一遍(学生练习写“履”字)师:现在同学们已经会写“履”字了,能试着用它组词吗?生:步履生:履历生:买履生:如履平地(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师:我这也有一些词,一起读一读(出示:削足适履如履平地步履艰难履行)师:这几个词语中的“履”字,应该怎么理解?生:削足适履的“履”的意思是鞋,如履平地的“履”的意思是走,步履艰难的“履”的意思是脚步,履行的“履”的意思是执行师:回答得很好,现在我们看一看“履”有几种解释“履”有脚步的意思,有鞋的意思,有走的意思,有执行的意思一字多意是我们中国汉字的特点,当我们对这个字的意思不能一下子了解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面理解这个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当中能够使用它师:昨天刘老师买了一双履,是好几种颜色的花履,我太喜欢我的履了(生笑)你们笑什么呀?听我这么说,习惯吗?生:不习惯师:那说什么你习惯怎么说?生:鞋师:古时候说买履卖履可以,现在再说,就不合适了可见到什么时候就要说什么话那古时候的成语——郑人买履,现在是不是就可以说成——郑人买鞋呢?行不行,你说生:不行,因为“郑人买履”是从古时候留下来的,不能随便乱改师:就是说不能改成郑人买鞋对吗?生:是的,我认为现在把它改了有点不尊重历史师:的确,不能改成郑人买鞋,因为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今天我们要学的郑人买履这个成语故事是一篇古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开始范读课文,请你们认真听,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记出来(师范读课文,学生做标记)师:好了,我读完了你们都标记了哪里?(生汇报,师板书:“宁信度,无自信也”,“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先自度其足”, “及反,市罢”)师:学贵有思,思贵有疑,能提出问题说明你们是真思考了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竟然有这么多难理解的地方,说明文言文还真难学有没有解决的办法?生:可以看注释师: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还有吗?生:可以查字典生:可以上网查生:可以逐字理解再连成句子师:刘老师再送你们一个学习方法,有一句话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其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知道了”知道是哪句话吗?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师: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也是我们现在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多读读的数量多遍数多,获得的知识就多古人的办法行不行啊,试试才知道下面就请同学打开书,综合运用这些办法自学课文目标:逐字逐句读通读懂课文,有信心吗?一会你们可要接受挑战的!师:有一句话说:积小步方能至千里,积小流方以成江河我想通过同学们的自学,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收获,一定会在挑战中获得成功现在敢接受挑战吗!生:(大声齐答)敢!师:挑战的题目叫“接话”什么叫接话呢?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我说上句,你们用原文来接下句先来试一句古时候郑国有一个人叫郑大年,在他身上总发生一些可笑的事一天他买了一件新衣服,穿上一看很合适,可往脚下一看,鞋太破了,和衣服实在搭配不到一起去,于是他就想——生:置履师:置在这里什么意思?生:购买师:打定主意后他就拿出尺子先——生:自度其足师:什么意思?生:自己量自己脚的尺码师:“度”在这句中读什么?生:duó师:读duó时什么意思?生:量自己脚的尺码师:量好后,他把尺码——生:置之其坐师:什么意思?生:放在自己的'坐位上师:在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的意思发生变化了,谁发现了?生:在这句话中置的意思变成了放师:要想使语文知识学得扎实,准确运用对比的方法很重要还有一个字生:是坐师:现在怎么用,组个词生:坐下师:课文中呢?生:同坐位的坐师:然后啊,他就高高兴兴地走出家门——生:至之市师: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生:之变成往去师:去哪了呢?生:去集市师:可他却忘了——生:忘操之师:忘拿什么了?生:尺码师:这就是课文第一句话讲的事,谁能讲讲?生: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却放在自己的坐位上了,到了集市才想起忘了带尺码了师: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师:读读行吗?(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没有韵味)师:她读的是又准又流利,一般课文我们都这样读可我们今天读的是文言文,文言文在朗读的时候是要讲究停顿的原来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为了学习方便课文中加入了标点有标点的地方自然要停顿,但有些句子根据它的意思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需要拖长音表示停顿,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别人也能听懂我给你们读一遍,行吗?(师范读后请学生练读,并请学生再次读)师:接着接话郑大年来到集市,挑了一双满意的鞋,卖鞋的问: “你要多大的?” 郑大年摸了摸口袋,一拍脑袋说了一句——生:吾忘持度师:说什么了?生:我忘了拿尺码了师:谁能把当时他说这句话时的感觉读出来?(生试读)师:于是他就要——生:反归取之师:哪个字词的用法变了?生:是反,现在是反正的反,课文中是返回的返师:看他转身要走,买鞋的一把拽住他问:“你给谁买鞋啊?”他说:“当然是给自己了”卖鞋的听了便问——生:何不试之以足师:问什么呢?生: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师:卖鞋的老板问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生:会以为他不想买鞋,不理解他师:我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试读)师:可他却回答说——生:宁信度,无自信也师:什么意思?生: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师:猜猜,如果卖鞋的老板再劝他,他会不会改主意?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从宁这个字看出来他不会改主意的师:只肯用一个办法,别人劝也不听,这样人我们可以说他“顽固”师:等郑大年回家取回尺码再回到集市时发现集市已经——生:市罢(集市散了)师:自然他就?生:遂不得履(没买到鞋)师: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郑大年可不可笑?生:可笑师:今天郑大年就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师用郑大年的口气说)我郑大年一向守规矩,可竟没买到鞋,何故?各位挚友可否赐教予我?生:因为你只知道用尺码买鞋,而不知道用脚试试师:难道用尺码买鞋不对吗?生:也对,但你不会随机应变师:希望同学们以后都不要犯郑大年这样的错误,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做一个懂得随机应变,会处事善处事的人文言文有意思吧?那咱们一起读一遍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尝试着去背一背课文(学生练读后试背)师:背下来了吧?学习很简单,就看你用不用心记住,现在你背下来了,叫暂时记忆,明天你再背一遍,过几天再背一遍,这样你一辈子都不会忘最后再送给同学们一篇文言文《矛与盾》,希望课后同学们能利用多读的方法把它读通读懂读出韵味也可以像我们课堂上这样添枝加叶地读给伙伴听用心做到这些你自然就会背了,这才叫真正的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节课上到这,下课!【评析】灵性的闪烁,往往在一瞬,抓住瞬间的美丽,呈现给你的是一片生机采摘几朵幕后的花絮,从中感悟台上台下教师们的与众不同一相信教师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是教材的实施者他们只有在信任的目光中,在交流的触动中,思维的翅膀才会越飞越高,智慧亮点才会越积越多基于此,刘老师在这轻松的教研氛围中放飞自己的思絮,在数次磨练中,逐步走向自信《郑人买履》一课验证了我们的教研思路——相信教师,他们是创造的源泉《郑人买履》一课也验证了我们的青年教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二搭建平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为了满足这些“先行者”,我们教研部门积极搭建展示平台,让“先行”的教师们在展示中成长,在交流中成熟,在研讨中成就从系列活动中,刘老师脱颖而出,这源于她对文本的剖析,对课堂的驾驭,对信息的捕捉因此,刘老师才能从容地不见学生,直接进入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领悟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润泽生命,启迪智慧”正如网友所说:“喜欢这种无痕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三挖掘亮点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共同走进文言文与白话文,感悟着根与枝叶的魅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把文章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最终领悟到古代文化的精华回味一下师生的课堂言语,师曰:“我郑大年一向守规矩,可竟没买到鞋,何故?各位挚友可否赐教予我?”生曰:“宁信度,无自信也”生曰:“你只知道用尺码买鞋,而不知道用脚试试,你不会随机应变”生曰:“你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做一个懂得随机应变,会处事善处事的人”听到这,大家心中定会涌动一股兴奋之流——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丰富了心灵,启迪了智慧,言语表达也趋于精致这样的语文课,一定会让每一个学生终生难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就在其中孕育生长这些就是“情理之中而意料之外”“情智相融合而不同”的惊喜。

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苏教版

古代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2.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设想:所选的两篇文言学生并不陌生。

《郑人买履》在小学人教版十二册原文出现过,《刻舟求剑》在第六册以白话文的方式出现。

现在又出现在初中第一册教材中,虽然有重复之嫌,但也为小学与初中学习过渡降低了难度。

在教学时,重点应在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作为初中文言教学的起始课,进度不宜太快,一课时可能比较紧张,故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重点: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2.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讲讲小学学过的寓言故事。

2.介绍《韩非子》,导入新课。

二、熟读课文,整体把握。

1.齐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要求学生认真读,注意听与自己不一样的读音,判断正误)3.学生自读。

4.同桌互读。

三、教给方法,归纳整理。

1.在活页纸画制表格(先画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时间内容备注2003.9.11 郑人买履《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欲(且):想要,打算。

郑国想要(lǚ)鞋子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duó)量长短度事先量了自己的脚(dù)尺码而置之其坐置之不理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旁边。

2.教师检查指导格式是否正确,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后,请同学对照注释,给加点字注音,解释,翻译句子。

四、布置作业。

课上没有完成的,课后继续完成。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检查反馈。

1.齐读课文。

2.抽查同学的作业情况(到展示台上展示)3.师生评价。

二、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

1.启发学生积极联想,深入理解文言词语,句式。

教师示范:文中“郑人有欲买履者”而小学教师材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由此可见:“欲”与“且”、“买”与“置”意思相近。

《郑人买履》评课稿

《郑人买履》评课稿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郑人买履》评课稿贵阳市渔安小学王婧评课稿本学期的11月19日我听了潘东亚老师的《郑人买履》一课。

这篇古文主要讲了一个郑国人买鞋的小故事。

借郑人宁可相信脚的尺码却不相信脚,来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在导入中,潘老师用谜语导入,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从题目入手切入学习的正体(相机补充韩非子的资料),由他们制订学习的思路和目标,潘老师又从“度”的读音问题切入到先初读寓言,在这里潘老师并没有规定读书的遍数,而是设定的弹性的读书目标:只要自己读准字音,读通全文就可以停下来。

学生欣然同意,整个教室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潘老师的心也随着这读书声而澎湃不已。

在检查读书的时候一个女生一开始读不通寓言,这时潘老师耐心指导,同学们也热情相助,这个女生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读通了寓言,同学们一次又一次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向她祝贺。

在这节课上,孩子们不仅会收获知识,还会受或许到许多。

初读之后,潘老师由五个“之”的意思引入到读懂寓言的环节。

在听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潘老师的思路清晰,语言亲切。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我就这节课,提几点我的看法。

在开课以后,我觉得潘老师应该复习一下学习古文的方法:读懂古文——理解古文——明理,从而给学生一个学习古文的整体认识。

令人遗憾的是潘老师除了教学思路没有完全体现之外,这节课的板书也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

文言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读得拗口,多感到枯燥无味。

因此,老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感到古文的“易”、“趣”、“活”,这将会极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以后潘老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兴趣方面多下功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评课稿
一、前言
《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
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两则古代寓言,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生活智慧。

本文是对该课文进行评课的稿件,旨在对该课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提供教师教学时的参考。

二、课文特点
1.寓言形式:本课文以寓言的形式呈现,采用两则古
代寓言的故事,通过动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来塑造人物,
具有警示作用。

2.生活智慧:通过故事情节和寓言背后的寓意,课文
传递了一些生活智慧和道德准则,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和
人性弱点的思考和反思。

3.故事情节紧凑:本课文的两则寓言故事情节紧凑,
节奏感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古代寓言的特点与寓意;
–掌握《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课文的核心内容与主题。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生活经验和道德准则理解古代寓言;
–能够通过故事情境推导出人物的行为和动机。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智慧人生的崇尚和追求;
–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中的寓意和人性弱点;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维品质。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通过寓言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中思考和发掘寓言的深层意义。

五、教学内容
1.寓言一:“郑人买履”
–介绍寓言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的寓意;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欲望和物质追求。

2.寓言二:“五古代”
–解读寓言中五种不同的社会风貌;
–探讨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停滞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方法
1.导入法:通过提问、呈现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
寓言和故事的兴趣。

2.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行为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内涵。

3.互动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促进
学生之间的活动交流和思想碰撞。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培养学
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述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寓言的记忆;
–提问:“你为什么觉得寓言如此有趣?”
2.学习寓言一:“郑人买履”(15分钟)
–呈现寓言故事的内容并带领学生阅读;
–解读故事情节和寓意;
–分析郑人买履的行为动机和欲望满足。

3.学习寓言二:“五古代”(20分钟)
–介绍寓言的背景和主题;
–分组讨论五种不同社会风貌的特点和寓意;
–小组展示并讨论文明与野蛮、进步与停滞之间的关系。

4.总结与延伸(10分钟)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引导学生将寓言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自身的欲望和道德准则。

八、课后作业
1.撰写读后感:请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寓
言启示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2.自主思考: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自己
有哪些行为可能受到寓言中所揭示的弱点的影响?你会如
何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
九、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针对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这一课文进行评课,通过详细介绍课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时的参考。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适时进行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文化,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格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