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2版 习题思考题解答 第3章 主轴组件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主轴组件设计
3.1 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们对加工精度有何影响?
答:1) 旋转精度: 瞬时旋转中心线相对于理想旋转中心线在空间位置上的偏差,,其范围就为主轴的旋转精度,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是指专机在空载低速转动时,在主轴前端定位面上的测得的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轴向窜动值的大小。
2) 静刚度: 是指在外加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3) 抗振性: 是指机器工作时主轴组件抵抗振动、保持主轴平稳运转的能力。
4) 热变形: 是指机器工作时,因各相对运动处的摩擦和搅油等耗损而发热造成的温差,使主轴组件在形状和位置上产生的畸变。
5) 耐磨性: 是指长期地保持其原始制造精度的能力,即精度的保持性。
由于各类机械装备的工艺特点的不同,主轴组件所传递的转速、承受的工作载荷等工作条件各异,故对主轴组件的要求也各有侧重,决不能强求一律。
3.2 主轴的轴向定位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何种场合?
答:主轴的轴向定位,主要由推力轴承来实现。推力轴承的配置型式有三种:
1) 前端定位推力轴承安排在前支承处。主轴发热后向后伸长,轴前端的轴向精度较高,但前支承结构复杂(表序号1、2和5)。
2) 后端定位推力轴承安排在后支承处。主轴受热后向前伸长,影响轴前端的轴向位置精度和刚度,但这种结构便于轴承间隙调整(表序号3).
3) 两端定位推力轴承分别安排在前后支承处。支承结构简单,发热量小,但主轴受热,产生变形,会改变轴承间隙,影响主轴的旋转精度(表序号4、7和8)。
3.3 选择主轴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轴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耐磨性和热处理后变形的大小等来考虑。因此,无需从强度、刚度角度来考虑主轴材料的选择。
3.4 为什么数控车床的前轴承常采用三联轴承组合,如何布置?为什么?
答:如图所示。数控车床主轴的前支承常采用三联轴承组合安装,即前两轴承为同向组合,接触线朝前(大口朝外),后轴承与之背靠背(反装),则支承点应在前面第一个轴承的接触线与轴线交点处,这样可以增加主轴的前支承支承宽度,缩短主轴前端悬伸量a。
同时,又可提高主轴前支承的刚度,承受大的载荷, 满足数控车床工艺要求。
3.5 试分析主轴的结构参数跨距L、悬伸量a、外径D及内孔d对主轴组件的弯曲刚度的影响。
答:跨距L L增大, 会使主轴组件的弯曲刚度下降。
悬伸量a a增大, 会使主轴组件的弯曲刚度下降。
外径D D增大, 主轴直径越大,刚度值越大,会使主轴组件前端的挠度减少即弯曲刚度提高。
内孔d d增大, 会使主轴刚度下降, 即主轴前端的弯曲刚度下降。
。
3.6 试分析传动件的布置与主轴前端的挠度的关系。
答:传动件一般采用带传动和齿轮传动。
带传动装置多半装在后轴承的外侧,以防止胶带沾油和便于胶带更换。为了改善主轴的受力变形情况,有时可采用卸荷式带轮结构,这样,传动力对主轴只产生扭矩而不产生弯矩,消除了传动力所引起的主轴弯曲变形。
主轴上的传动齿轮一般安装在各主轴支承之间。为了减少主轴的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应尽可能缩短主轴受扭部分的长度,即将齿轮安置在靠近主轴前支承处。当主轴上的传动齿轮有两个时,应使传递扭矩大的那个齿轮更靠近前支承。
3.7 为什么主轴组件前轴承不能作为辅助支承?
答: 主轴组件前轴承不能作为辅助支承的理由为辅助支承的精度较低,游隙较大,会影响到主轴组件的旋转精度。
3.8 主轴支承跨距与主轴组件刚度有什么关系?确定最佳跨距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 主轴组件所承受的外力通常是作用在主轴前端的径向力F和力偶矩M以及作用在主轴某处的传动力F Q。这些作用力将使主轴端部发生挠度,它直接影响主轴组件的工作性能。根据力的独立性原理,分别考虑在F、M、F Q的单独作用下求出主轴前端的挠度,然后进行向量合成,得出前端的挠度。当L=L0(主轴组件的最佳跨距)时,主轴前端的总挠度为最小(Y=Y min),即主轴组件具有最大的刚度。
2) 应考虑的问题::
(1) 主轴前端悬伸量a
(2) 主轴本身的刚度
(3) 主轴支承的刚度
3.9 为什么主轴前端作用着工作载荷F 、M 时,M 对前端的挠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答:主轴前端剪切挠度Y M 曲线在L 0附近变化平缓,因此它对最佳跨距L 0的数值影响很小,在近似计算L 0时可忽略不计,即L 0≈L 0F 。
3.10 为什么主轴前轴承精度比后轴承的高?
答:如图3.10a 所示,主轴前轴承内圈的偏移为δa (即
为径向圆跳动量的一半),后轴承内圈的偏移为零时,主 题
轴前端由于轴承影响而产生的偏移δ1为
a 1δδL
a L +=
式中 a ——主轴前端悬伸量; L ——主轴两支承跨距。 题
图b
b 所示,主轴后轴承内圈的偏移为δb ,而前轴承内圈的偏移为零时,主轴前端产生的偏移δ2为
b 2δδL a =
一般情况下,L
a <1,若δa =δ
b ,则δ1>>δ2,说明前轴承精度对主轴组件旋转精度的影响较大。因此,通常选前轴承精度比后轴承精度高一级。
3.11 何谓轴承内圈定向装配法?
答:为了减少主轴前端的径向圆跳动量,应将前后轴承内圈的径向圆跳动量调到同一个方向上,并将主轴前锥孔的中心线偏差量调到与其相反的方向上,这称为轴承内圈定向装配法。
3.12 如何在装配时提高主轴的旋转精度?
答:1) 对于具有外圆柱表面的主轴: 在实际装配中,是将前、后轴承的内圈端面上的记号对准主轴的轴线的垂直线的同一侧上。
2) 对于具有锥孔表面的主轴: 装配时是将主轴前、后轴承内圈的径向圆跳动量调到同一个方向上,并将主轴前锥孔的中心线偏差量调到与其相反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