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锚杆喷射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术 喷射混凝土 技术 锚喷支护 土 喷射混凝土 锚杆 土
国
家
目
术 术
次
锚喷支护 规 锚杆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 的锚喷支护 锚喷支护 锚喷支 土 锚喷支护 锚喷支护 的 锚喷支护 规 的 的 锚杆 规 锚杆 锚 锚杆 锚杆 锚杆的 锚杆的 喷射混凝土 锚杆 锚喷支护
混 喷射
的
喷射前的准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 的
ã>3@‹Ø#˱óxAŒS«,XY"_o03D I
FUD
‹Ø#˱ó,Xk>–zA’Au03D
( F ‹Ø#˱ó,XûõG£03D È ( U },X¬6õG£03D Y U },X"žR! È ¨ x {"òXPP U Râ,XL K‹Ø#˱ónzPP +L{"òNJ?Z,ª}nzP ÍbS«EWP¬Y"_,XG¡?U¹L{"ò 6Ño 'ß"!EWP¬êKSóS*üâL{"òÃ6Ñ0NÊ o0*üß,X0nû G›*üJî‹x,X"E›"L{"òAŒ,X"#EóápCYE› PV ,X"#EóápCYE› PV ÊE›"L{"òAŒ A’AuhõJî‹xüê"_ pEîE›"_A©P` .Bn‹Ø#˱óx,Xk>–
V pm Kv = V pr
3.0
ã 9 9
SU
P
L{"ò}'r#,X4‰"¶EózNPV 3Ã*ü}'/8V)ÚD Y
L{"ò}-Çr#,X4‰"¶EózNPV Ý>< .Bn .
管道支架拉拔试验最新规范
管道支架拉拔试验最新规范
管道支吊架拉拔试验采取锚杆拉拔力试验的标准一般是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
1、锚杆工程所用原材料、钢材、水泥浆、水泥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锚固体的直径、标高、深度和倾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锚杆的组装和安放必须符合《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的要求。
4、锚杆的张拉、锁定和防锈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5、土层锚杆的试验和监测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6、隧道锚杆拉拔试验采用的标准是《中空锚杆技术条件》TB/T3209-200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 筑 龙 网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P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bolt-shotcrete support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2001-07-20 发布2001-10-01 实施 联合发布G B 5 0 0 8 6 - 2 0 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设 部@@ 筑 龙 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bolt-shotcrete supportGB 50086-2001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原国家冶金工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 年 10 月 1 日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中国建筑资讯网 2001 北京@@ 筑 龙 网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通知建标[2001]158 号的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根据原国家计委 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 修订计划 (计综合[1994]240 号)的要求 由原国家冶金工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 经有关部门会审 批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GB 50086-2001 自 2001 年 10 月 1 日 范 起施行 其中 1.0.3 3.0.2 4.1.4 4.1.5 4.1.11 4.3.1 4.3.3 5.3.5 7.5.5(4) 7.6.2 8.5.1(4) 9.1.1 9.1.2(1)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自本规范 施行之日起 原国家标准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 废止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 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 一年七月二十日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 @@ 筑 龙 网前言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本规范根据原国家计委 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 修订计划 (计综合 [1994]240 号) 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 组织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 锚杆喷射混凝土 支护技术规范 (GBJ86-85)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 规范修订组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 吸收了国内外锚杆喷射混凝 土支护技术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 组织了有关主要修订内容的专题讨论 最后于 1999 年 2 月由建设部主持召开专家审定会 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有十章 七个附录 包括:总则 术语和符号 围岩分级 锚喷支护设计 现 场监控量测 光面爆破 锚杆施工 喷射混凝土施工 安全技术与防尘 质量检查与工程 验收等 主要修订内容是:增加了边坡锚喷支护设计 浅埋土质隧洞锚喷支护设计 预应力 锚杆试验和监测 自钻式锚杆设计与施工 湿法喷射混凝土施工 水泥裹砂 喷射混凝土 施工 修改或增补了围岩分级 预应力锚杆设计 现场监控量测 锚杆施工等有关条款 本规范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33 号 管理并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参编单位:煤炭科学研究院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院 重庆后勤工程学院 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深圳地铁公司 长江科学院 主要起草人:程良奎 苏自约 邹贵文 段振西 徐祯祥 何益寿 刘启琛 郑颖人 赵长海 王思敬 张家识 车黎明 赵慧文 丁恩保 盛 谦 邮政编码:100088)归口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 @@ 筑 龙 网目1 2 总 2.1 2.2 3 则 术语 符号 术语 符号次(1) (2) (2) (3) (5) (10) (10) (14) (17) (18) (18) (19) (19) (20) (21) (21) (23) (23) (23) (23) (25) (26) (26) (26) (26) (27) (27) (28) (29) (30) (30) (30) (30) (31) (31) (32) (33) (33) (33) (34)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围岩分级 4.1 一般规定 4.2 锚杆支护设计 4.3 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 4.4 特殊条件下的锚喷支护设计 (I)浅埋隧洞锚喷支护设计 ( )塑性流变岩体中隧洞锚喷支设计 ( ( )老黄土隧洞锚喷支护设计 )水工隧洞锚喷支护设计4 锚喷支护设计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V)受采动影响的巷道锚喷支护设计 4.5 边坡锚喷支护设计 5 现场监控量测 5.1 一般规定 5.2 现场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 5.3 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与反馈 6 光面爆破 7 锚杆施工 7.1 一般规定 7.2 全长粘结型锚杆施工 7.3 端头锚固型锚杆施工 7.4 摩擦型锚杆施工 7.5 预应力锚杆施工 7.6 预应力锚杆的试验和监测 7.7 自钻式锚杆的施工 8 喷射混凝土施工 8.1 原材料 8.2 施工机具 8.3 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 8.4 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8.5 喷射作业 8.6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 8.7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8.8 钢架喷射混凝土施工 8.9 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施工 8.10 喷射混凝土强度质量的控制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 @@ 筑 龙 网9 安全技术与防尘 9.1 安全技术 9.2 防尘 10 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10.1 质量检查 10.2 工程验收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试验 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预应力锚杆基本试验循环加卸荷等级与位移观测间隔时间表(35) (35) (35) (37) (37) (39) (40) (41) (42)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喷射混凝土强度质量控制图的绘制 测定喷射混凝土粉尘的技术要求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制作方法 锚喷支护施工记录(43) (44) (45) (46) (48) (49)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 @@ 筑 龙 网1总则经济合1.0.1 为使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符合技术先进 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的要求 特制定本规范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1.0.2 本规范适用于矿山井巷 交通隧道 水工隧洞和各类洞室等地下工程锚喷支护的设 计与施工 也适用于各类岩土边坡锚喷支护的施工 1.0.3 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必须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 因地制宜 固围岩 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1.0.4 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除应遵守本规范外 正确有效地加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第1页@@ 筑 龙 网22.1.1 护 2.1.2 后期支护 Final support 初期支护 initial support术语2.1符号术语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当设计要求隧洞的永久支护分期完成时 隧洞开挖后及时施工的支护称为初期支隧洞初期支护完成后 经过一段时间 当围岩基本稳定 速度达到规定要求时 最后施工的支护 称为后期支护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1.10 拱腰 haunch 称为拱腰 称为隧洞周边位移 隧洞拱顶至拱脚弧长的中点 隧洞周边位移 锚固力 抗拔力 润周即隧洞周边相对位移和位移convergence of tunnel inner perimeter隧洞周边相对应两点间距离的变化 anchoring force 锚杆对围岩所产生的约束力 anti-puHforce 阻止锚杆从岩体中拔出的力 wetted perimeter 称为润周 水土隧洞过水断面的周长 点荷载强度指数 系统锚杆称为锚固力 称为抗拔力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point-loading strength index直径 50mm 圆柱形标准试件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system bolt 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 称为系统锚杆 prestress anchor 为使围岩整体稳定 预应力锚杆由锚头 预应力筋 锚固体组成 利用预应力筋自由段(张拉段)的弹性伸长 对锚杆 施加预应力 以提供所需的主动支护拉力的长锚杆 本规范所指的预应力锚杆系指预应力 值大于 200kN 长度大于 8.0m 的锚杆 2.1.11 缝管锚杆 split set 借助钢管对孔壁的径向压力 将纵向开缝的薄壁钢管强行推入比其外径较小的钻孔中 而起到摩擦锚固作用的锚杆 2.1.12 水胀锚杆 swellex bolt 将用薄壁钢管加工成的异形空腔杆体送入钻孔中 膨胀并与孔壁产生的摩擦力而起到锚固作用的锚杆 2.1.13 2.1.14 自钻式锚杆 喷射混凝土 self-drilling bolt shotcrete资 料 编 号通过向该杆件空腔高压注水 使其将钻孔 注浆与锚固合为一体 中空钻杆即作为杆体的锚杆 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 将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 以较高速度垂直喷射于受喷面 依赖喷射过程中水泥与骨料的连续撞击 压密而形成的一 种混凝土 2.1.15 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 send enveloped by cement (SEC)shotcrete 将按一定配比拌制而成的水泥裹砂砂浆和以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 分别用砂浆泵和喷 射机输送至喷嘴附近相混合后 高速喷到受喷面上所形成的混凝土 2.1.16 格栅钢架 reinforcing-bar truss 用钢筋焊接加工而成的桁架式支架第2页G B 5 0 0 8 6 - 2 0 0 1 @@ 筑 龙 网2.22.2.1 抗力和材料性能 C--岩石滑动面上的粘结力符号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Ec--喷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f--隧洞围岩变形模量 fc--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cra--喷射混凝土抗裂强度设计值 ft--喷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yk f f fptk--锚杆钢筋 钢绞线强度标准值 --施工阶段喷射混凝土试块应达到的平均抗压强度 --施工阶段喷射混凝土同批 n 组试块抗压强度的最低值 fyv--锚杆钢筋抗剪强度设计值ckckminfr--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qr-水泥结石体与钻孔孔壁或喷射混凝土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 qs--水泥结石体与钢筋 钢绞线间的粘结强度设计值 S--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Vpm--隧洞岩体纵波速度 Vpr--隧洞岩石纵波速度 --岩石重力密度 vr-围岩泊松比 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 G--不稳定岩石块体重量 Nt--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PA--锚杆设计锚固力 [P]--喷射混凝土支护允许承受的内水压力值 Sm--隧洞岩体强度应力比1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垂直于隧洞轴线平面的较大主应力 几何参数2.2.3A--锚杆预应力筋截面积 B--隧洞毛跨度 d--钢筋或钢绞线直径 D--钻孔直径 H--隧洞洞顶覆盖岩层厚度 h--喷射混凝土厚度 G B 5 0 0 8 6 - 2 0 0 1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Rw--过水隧洞的水力半径 ro--支护后的隧洞半径 S0--隧洞全断面的润周长 S1--隧洞喷射混凝土的润周长 S2--隧洞浇筑混凝土的润周长 2.2.4 计算系数 资 料 编 号第3页@@ 筑 龙 网K --锚杆或预应力锚杆计算安全系数 K1 K2--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判定系数 KS --验算喷射混凝土对隧洞围岩不稳定块体抗力的安全系数w w w . s i n o a e c . c o mKv --岩体完整性系数 N --隧洞壁综合糙率系数 锚杆根数 试块组数 n1 --隧洞喷射混凝土糙率系数 n2 --隧洞浇筑混凝土部位的糙率系数 --粘结强度降低系数锚 杆 喷 射 混 凝 土 支 护 技 术 规 范 资 料 编 号 G B 5 0 0 8 6 - 2 0 0 1第4页@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3 围岩分级3.0.1锚喷支护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应为围岩分级提供依据并应贯穿工程建设始终3.0.2 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3.0.3 岩体完整性指标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 v表示K v 可按下式计算:2=pr pmv V V K3.0.3式中V m--隧洞岩体实测的纵波速度(km/s)V pr --隧洞岩石实测的纵波速度(km/s)当无条件进行声波实测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按表3.0.3确定K v 值表33 J v 与K v 对照表J v (条m 3) 3 310 1020 202525K v 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015 3.0.4 围岩分级表(见本规范表3.0.2)中的岩体强度应力比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有地应力实测数据时:1σrv m f K S =(3.0.4-1)式中 S m --岩体强度应力比f r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表302 围岩分级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岩石强度指标 岩体声波指标 围 岩 级 别 岩体结构 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 单轴饱和 抗压强度MPa点荷载 强度 MPa 岩体纵波速度 km/s 岩体完整 性指标 岩体强度应力比 毛洞稳定 情况 整体状及层间结合良好的厚层状结构 构造影响轻微偶有小断层结构面不发育仅有2~3组平均间距大于08m 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无泥质充填不贯通层间结合良好一般不出现不稳定块体 60 2 5 5 075毛洞跨度5~10m 时长期稳定无碎块掉落 同级围岩结构 同I 级围岩特征 30~60 125~25 3.7~5275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构造影响较重有少量断层结构面发育一船为3组平均间距04~08m 以原生和构造节理为主多数闭合偶有泥质充填贯通性较差有少量软弱结构面层间结合较好偶有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602 537~525毛洞跨度5~10m 时围岩能较长时间(数月至数年)维持稳定仅出现局部小块掉落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G B 50086-20续表30 2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岩石强度指标 岩体声波指标 围岩级别岩体结构 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点荷载强度 (Mpa) 岩体纵波 速度(km/s)岩体完整 性指标 岩体强度应力比 毛洞稳定情况同I 级围岩结构同I 级围岩特征 20~30 085~125 30~45 075 2 同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同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30~60 125~25030~45 05~0752 层间结合良好的薄层和软硬岩互层 结构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2~04m 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有泥质充填岩层为薄层或以硬岩为主的软硬岩互层层间结合良好少见软弱夹层层间错动和层面张开现象60(软 岩20)250 30~45 030~0502 碎裂镶嵌结构 构造影响较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 以构造节理为主节理面多数闭合少数有泥质充填块体间牢固咬合60 250 30~45 030~0502毛洞跨度5~10m 时围岩能维持一个月以上 的稳定主要出现局部掉块塌落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G B 50086-20续表30 2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岩石强度指标 岩体声波指标 围岩级别岩体结构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点荷载强度(MPa) 岩体纵波 速度 (Km/s) 岩体完整性指标 岩体强度应力比 毛洞稳定 情况同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 同级围岩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特征10~30 042~125 20~35 050~0751 散块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一般为风化卸荷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平均间距04~08m 以构造节理卸荷风化裂隙为主贯通性好多数张开夹泥夹泥厚度一般大于结构面的起伏高度咬合力弱构成较多的不稳定块体30 125 20 0151 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 以构造风化节理为主大部分微张(05~10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层间结合不良多数夹泥层间错动明显30(软岩10)125 20~35 020~040 1 碎裂状结构 构造影响严重多数为断层影响带或强风化带结构面发育一般为3组以上平均间距02~04m 大部分微张(05~10mm)部分张开(10mm)有泥质充填形成许多碎块体30 125 20~35 020~040 1毛洞跨度5m 时围岩能维持数日到一个月的稳定主要失稳形式为冒落或片帮第 9 页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01 续表30 2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岩石强度指标 岩体声波指标围 岩级 别 岩体结构构造影响程度结构面发育情况和组合状态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MPa) 点荷载 强度 (MPa) 岩体纵波 速度(Km/s)岩体完整性指标岩体强度应力比毛洞稳定情况散体状结构 构造影响很严重多数为破碎带全强风化带破碎带交汇部位构造及风化节理密集节理面及其组合杂乱形成大量碎块体块体间多数为泥质充填甚至呈石夹土状或土夹石状20毛洞跨度5m 时围岩稳定时间很短约数小时至数日 注 1 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2 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3 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 厚层大于05m 中厚层01~05m 薄层小于01m4 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 服务年限小于10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5 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K v --岩体完整性系数1--垂直洞轴线的较大主应力(kN/m 2)2 当无地应力实测数据时:1=H (3.0.4-2) 式中 --岩体重力密度(kN/m 3)H--隧洞顶覆盖层厚度(m)3.0.5 对级围岩当地下水发育时应根据地下水类型水量大小软弱结构面多少及其危害程度适当降级 3.0.6 对级围岩当洞轴线与主要断层或软弱夹层的夹角小于30时应降一级第 10 页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G B 50086-2001 4 锚喷支护设计4.1 一般规定4.1.1锚喷支护的设计宜采用工程类比法必要时应结合监控量测法及理论验算法4.1.2 锚喷支护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按本规范表3.0.2的规定初步确定围岩级别并按表4.1.2-1和表4.1.2-2的规定初步选择隧洞斜井或竖井的锚喷支护类型和设计参数4.1.3锚喷支护施工设计阶段应做好工程的地质调查工作绘制地质素描图或展示图并标明不稳定块体的大小及其出露位置实测围岩分级定量指标按本规范表3.0.2的规定详细划分围岩级别并修正初步设计4.1.4对级围岩中毛洞跨度大于5m 的工程除应按照本规范表4.1.2-1的规定选择初期支护的类型与参数外尚应进行监控量测以最终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 4.1.5对级围岩毛洞跨度大于15m 的工程除应按照本规范表4.1.2-1的规定选择支护类型与参数外尚应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对级围岩还应进行监控量测以便最终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4.1.6对围岩整体稳定性验算可采用数值解法或解析解法对局部可能失稳的围岩块体的稳定性验算可采用块体极限平衡方法4.1.7对边坡工程锚喷支护设计应充分掌握工程的地质勘察资料按不同的失稳破坏类型采用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资料编号G B 50086-20表412-1 隧洞和斜井的锚喷支护类型和设计参数m B 10 1015 15B5m 5~3配置钢筋网0~40m5~2钢20~30m 配置钢筋网置0m 设置长度大于5~ 配置筋0~2配置钢筋网0~4置设大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续表412-1B mB 10B B B25凝土置0网喷射混凝土0~2长的锚必要时设置0~40m 的锚杆采用仰拱并设置长度大 仰拱长的锚加设钢架初期支护与后期支护的类型和参数 2 服务年限小于10年及洞跨小于35m 的隧洞和斜井表中的支护参数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减小 3 复合衬砌的隧洞和斜井初期支护采用表中的参数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予以减小4 陡倾斜岩层中的隧洞或斜井易失稳的一侧边墙和缓倾斜岩层中的隧洞或斜井顶部应采用表中第(2)种支护类型和参数,其他情况下两种支护类型和参数均可采用5 对高度大于150m 的侧边墙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并根据验算结果确定锚喷支护参数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表412-2 竖井锚喷支护类型和设计参数表D D5~ 2的锚杆5m 150mm厚喷射混凝土5~20~25m 的锚杆必要时必要时150~200mm 0~30m 的锚杆必要时井壁采用锚喷做初期支护时支护设计参数可适当减小 2 级围岩中井筒深度超过500m 时支护设计参数应予以增大4.1.8 理论计算和监控设计所需围岩物理力学计算指标应通过现场实测取得计算用的岩体弹性模量粘结力值应根据实测弹性模量和粘结力的峰值乘以0.60.8的折减系数后确定当无实测数据时各级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和岩体结构面的粘结力及内摩擦角可采用表4.1.8-1和表 4.1.8-2中的数值表418-1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抗剪断峰值强度围岩级别 重力密度(KN/m 3)内摩擦角ϕ()粘聚力C(MPa) 变形模量E(GPa) 泊松比60 2 1 330 020265060~5021~1 5 330~200 020~025 2654~2450 50~39 15~07 200~60 025~030 2450~2250 39~2707~0 2 60~1 3 030~035 225027 0 2 1 3 035 表418-2 岩体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序号 两侧岩体的坚硬程度及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内摩擦角ϕ () 粘聚力C(MPa) 1 坚硬岩结合好 37 0222坚硬~较坚硬岩结合一般 较软岩结合好37~29 022~012 3坚硬~较坚硬岩结合差 较软岩~软岩结合一般29~19 012~008 4 较坚硬~较软岩结合差~结合很差软岩结合差软质岩的泥化面19~13008~005 5较坚硬岩及全部软质岩结合很差 软质岩泥化层本身130054.1.9 竖井锚喷支护设计除应按照本规范表4.1.2-2的规定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1 罐道梁宜采用树脂锚杆或早强水泥浆锚杆固定 2 支承罐道梁处及岩层陡倾斜时支护应予加强3设置混凝土圈梁时加固围岩的锚杆应与圈梁连成一体4.1.10 下述情况的锚喷支护设计还应遵守下列相应的规定:1 隧洞交岔点断面变化处洞轴线变化段等特殊部位均应加强支护结构2 对与喷射混凝土难以保证粘结的光滑岩面应以锚杆或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为主3围岩较差地段的支护必须向围岩较好地段适当延伸4级围岩中的个别断层或不稳定块体应进行局部加固 5 如遇岩溶应进行处理或局部加固6 对可能发生大体积围岩失稳或需对围岩提供较大支护力时应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4.1.11对下列地质条件的锚喷支护设计应通过试验后确定:1膨胀性岩体2未胶结的松散岩体3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层 4大面积淋水地段5能引起严重腐蚀的地段 6 严寒地区的冻胀岩体4.2 锚杆支护设计4.2.1 锚杆设计应根据隧洞围岩地质情况工程断面和使用条件等分别选用下列类型的锚杆1 全长粘结型锚杆: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早强水泥砂浆锚杆树脂卷锚杆水泥卷锚杆2 端头锚固型锚杆:机械锚固锚杆树脂锚固锚杆快硬水泥卷锚固锚杆3 摩擦型锚杆:缝管锚杆楔管锚杆水胀锚杆4预应力锚杆 5 自钻式锚杆4.2.2 全长粘结型锚杆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杆体材料宜采用级钢筋钻孔直径为2832mm 的小直径锚杆的杆体材料宜用Q235钢筋2 杆体钢筋直径宜为1632mm3 杆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水泥砂浆时不小于8mm采用树脂时不小于4mm4 杆体直径大于32mm的锚杆应采取杆体居中的构造措施5 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06对于自稳时间短的围岩宜用树脂锚杆或早强水泥砂浆锚杆4.2.3 端头锚固型锚杆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1杆体材料宜用级钢筋杆体直径为1632mm2 树脂锚固剂的固化时间不应大于10min 快硬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2min3 树脂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200250mm快硬水泥卷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300400mm4 托板可用Q235钢厚度不宜小于6mm 尺寸不宜小于150mm150mm筑龙网 w w w .s i n o a e c .c o m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编号G B 50086-205 锚头的设计锚固力不应低于50kN6 服务年限大于5年的工程应在杆体与孔壁间注满水泥砂浆4.2.4 摩擦型锚杆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 1 缝管锚杆的管体材料宜用16锰或20锰硅钢壁厚为2.02.5mm楔管锚杆的管体材料可用Q235钢壁厚为2.753.25mm2 缝管锚杆的外径为3045mm 缝宽为1318mm 楔管锚杆缝管段的外径为4045mm 缝宽宜为1018mm 圆管段内径不宜小于27mm3钻孔直径应小于摩擦型锚杆的外径其差值可按表4.2.4选取表424 缝管锚杆楔管锚杆与钻孔的径差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径差(mm)60 15~20 30~6020~25 30 25~354宜采用碟形托板材料为Q235钢厚度不应小于4mm尺寸不应小于120mm 120mm5 杆体极限抗拉力不宜小于120kN 挡环与管壁焊接处的抗脱力不应小于80kN6 缝管锚杆的初锚固力不应小于25kN/m 当需要较高的初锚固力时可采用带端头锚塞的缝管锚杆或楔管锚杆7 水胀式锚杆材料宜选用直径为48mm 壁厚2mm 的无缝钢管并加工成外径为29mm 前后端套管直径为35mm 的杆体8 水胀式锚杆的托板材料规格同摩擦型锚杆4.2.5 预应力锚杆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1 硬岩锚固宜采用拉力型锚杆软岩锚固宜采用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2 设计锚杆锚固体的间距应考虑锚杆相互作用的不利影响3 确定锚杆倾角应避开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0这一范围4 预应力筋材料宜用钢绞线高强钢丝或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对穿型锚杆及压力分散型锚杆的预应力筋应采用无粘结钢绞线当预应力值较小或锚杆长度小于20m时预应力筋也可采用级或级钢筋5 预应力筋的截面尺寸应按下列公式确定A=ptkt f KN (4.2.5-1) 式中 A--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 2)N t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f ptk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N/mm 2)K--预应力筋截面设计安全系数临时锚杆取1.6永久锚杆取1.86 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灌浆体宜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等胶结材料其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0MPa 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灌浆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40MPa7 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宜小于5.0m8 预应力锚杆采用粘结型锚固体时锚固段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t a Dq KN L π=(4.2.5-2)。
锚杆拉拔试验规程
树脂及砂浆锚杆拉拔力试验规程1 总则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一般采取锚杆拉拔力试验。
2 试验目的锚杆拉拔力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
试验必须在现场进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与巷道正常支护相同。
3 试验工具和设备试验的工具与设备主要有:(1)锚杆拉力计(量程>200kN、分辨率≤1.0kN)(2)钻孔机具。
4 准备工作4.1 地点的选择试验地点应尽量靠近掘进工作面,围岩较平整,未发生脱落、片帮等现象。
试验锚杆应避开钢带(钢筋梯)安装,距邻近锚杆不小于300mm。
4.2 锚杆、锚固剂试验用锚杆的表面应无锈、油、漆或其他污染物。
树脂锚固剂按设计选用。
4.3 钻孔用锚杆钻机在选择的地点钻孔。
试验前测量钻孔直径、锚杆直径、树脂药卷直径。
4.4 锚杆安装(1)将树脂锚固剂放入孔中,用锚杆将其慢慢推到孔底;(2)用锚杆钻机将锚杆边旋转边推进到孔底,然后再旋转5~10秒停止;(3)等待30秒后,退下锚杆钻机;(4)做好标记,以备试验。
5 拉拔试验拉拔试验在锚杆安装后0.5~4.0小时进行。
时间过短影响锚固剂固化后的强度,时间过长则因巷道围岩发生变形影响测量结果。
按图A.1所示安设仪器,确保锚杆拉力计油缸的中心线与锚杆轴线重合。
试验前,检查手动泵或电动泵的油量和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试验。
试验由两人完成,一人加载,一人记录(见表A.1)。
试验时应缓慢均匀地操作手动泵压杆。
当锚杆出现明显位移时,停止加压,记录锚杆拉力计此时的读数,即为拉拔试验值。
6 锚杆拉拔测试要求(1)平巷每安装300根锚杆或掘进100米巷道,抽试三组锚杆,其中每组拱顶锚杆2根,边帮锚杆1根;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另作一组拉拔力测试。
(2)《锚杆规范》规定,锚杆质量合格条件为:同组锚杆锚固力或拉拔力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轴向拉力设计值(kN),即PAn≥PA ;同组单根锚杆的轴向锚固力或拉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即PAmin ≥0.9PA ;P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A ---锚杆设计锚固力(KN);P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试验要求:(1)、锚杆:ф16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42.5KN,计算式201㎜2=42.21 kN;(2)、ф18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53.5KN,计算式254.5㎜2=53.45kN;(3)、ф2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66KN,计算式314.2㎜2=65.98kN;(4)、ф22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Ⅰ级)锚杆,抗拔力大于80KN,计算式380.1㎜2=79.82kN;ф22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Ⅱ级)锚杆,抗拔力大于114.5KN,计算式 PA380.1㎜2=114.03kN。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安全技术与防尘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9安全技术与防尘9.1安全技术9.1.1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和处理锚喷支护作业区的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9.1.2在V 级围岩中进行锚喷支护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锚喷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2应先喷后锚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 喷射作业中应有人随时观察围岩变化情况3锚杆施工宜在喷射混凝土终凝 3h 后进行9.1.3施工中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9.1.4喷射机水箱风包注浆罐等应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9.1.5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有关人员9.1.6喷射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将输料管顺直必须紧按喷头疏通管路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4MPa9.1.7喷射混凝土施工用的工作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9.1.8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处理管路堵塞前应消除罐内压力9.1.9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管前方严禁站人9.1.10施工操作人员的皮肤应避免与速凝剂树脂胶泥直接接触严禁树脂卷接触明火9.1.11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纤维扎伤操作人员9.1.12检验锚杆锚固力应遵守下列规定:1拉力计必须固定牢靠2拉拔锚杆时拉力计前方或下方严禁站人3锚杆杆端一旦出现颈缩时应及时卸荷9.1.13水胀锚杆的安装应遵守下列规定:1高压泵应设置防护罩锚杆安装完毕应将其搬移到安全无淋水处防止放炮时被砸坏2搬运高压泵时必须断电严禁带电作业3在高压进水阀未关闭回水阀未打开之前不得撤离安装棒4安装锚杆时操作人员手持安装棒应与锚杆孔轴线偏离一个角度9.1.14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安全应遵守下列规定:1张拉预应力锚杆前应对设备全面检查并固定牢靠张拉时孔口前方严禁站人2拱部或边墙进行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其下方严禁进行其他作业3对穿型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应有联络装置作业中应密切联系4封孔水泥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杆端部悬挂重物或碰撞外锚具9.2防尘9.2.1喷射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湿喷或水泥裹砂喷射工艺9.2.2采用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宜采取下列综合防尘措施:@筑龙网www . s i no a e c . c o m喷 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 编号1 在保证顺利喷射的条件下 增加骨料含水率2 在距喷头3 4m 处增加一个水环 用双水环加水 3 在喷射机或混合料搅拌处 设置集尘器或除尘器4 在粉尘浓度较高地段 设置除尘水幕5 加强作业区的局部通风6 采用增粘剂等外加剂9.2.3 锚喷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 10mg/m 3施工中 应按本规范附录 E 的技术要求测定粉尘浓度 测定次数 每半个月至少一次9.2.4 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 应采用个体防尘用具。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部分技术规范.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部分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设部2001-07-20发布,2001-10-01实施)6 光面爆破6.0.1 当用钻爆法开挖隧洞时,应采用光面爆破。
施工时,必须编制爆破设计,按爆破图表和说明书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正有关参数。
6.0.2 光面爆破的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法或通过现场试炮确定。
试炮的爆破参数可按下表选用。
2 本表适用范围:1)眼深1.0~3.5m(小炮眼深度不应大于1.5m);2)炮眼直径40~50mm;3)装药集中度仅适用2#岩石硝铵炸药,当采用其它炸药时,应进行换算;4)小炮眼宜采用乳化炸药;5)竖井爆破时,表中装药集中度数值应增加10%。
6.0.3 周边眼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洞轮廓线的眼距误差宜小于50mm;2 炮眼外偏斜率不应大于50mm/m;3 眼深误差不宜大于100mm。
6.0.4 光面爆破应采用毫秒起爆方式。
当雷管分段毫秒差小,造成震动波峰迭加时,应跳段使用。
6.0.5 开挖工作面的岩石爆破时,周边眼应采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高爆力的炸药,并应采用毫秒雷管或导爆索同进起爆。
当炸药用量较多,对围岩影响较大时,可分段起爆。
6.0.6 周边眼宜采用小药卷连续装药结构或间隔装药结构;眼深小于2m时,可采用空气柱反向装药结构;在岩石较软时,亦可用导爆索束装药结构。
6.0.7 内圈爆眼的孔深大于2.5米时,内圈炮眼斜率应与周边眼相同。
6.0.8 爆破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眼痕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50%;2、软岩中隧洞周边成型应附合设计轮廓;3、岩面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缝;4、隧洞周边不应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值应小于150毫米。
注:(1)眼痕率为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部数之比;(2)当炮眼眼痕大于孔长的70%时,算一个可见眼痕炮眼;(3)平均线性超挖值为超挖横断面积与不包犄洞底的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之比。
7 锚杆施工7.1一般规定7.1.1 锚杆孔的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1、钻锚杆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围岩情况,定出孔位,做出标记。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摘要:一、引言二、岩土锚杆技术规程概述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3.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三、岩土锚杆技术的应用四、岩土锚杆技术的发展趋势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岩土锚杆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保证岩土锚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技术规程和标准。
本文将对岩土锚杆技术规程进行概述,并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岩土锚杆技术规程概述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该规范主要针对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法。
内容包括锚杆的类型、规格、选型、设计计算、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和验收标准等。
2.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DL/T5010-2005该规程主要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岩土锚杆的质量检测和无损检测。
内容包括物探方法的选择、测试设备和技术要求、数据处理和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等。
3.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JGJ/T182-2009该规程主要针对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规定。
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程序、检测结果的评价等。
三、岩土锚杆技术的应用岩土锚杆技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隧道开挖、地下矿山开采、边坡防护、基础加固等。
特别是在隧道开挖中,岩土锚杆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护手段,对于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岩土锚杆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岩土锚杆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将面临更多挑战。
未来岩土锚杆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锚杆材料和结构的创新为了提高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抗腐蚀性能,未来将加大对新型锚杆材料和结构的研究与开发。
2.锚杆施工工艺的改进为了提高锚杆施工质量和效率,未来将致力于改进现有的施工工艺,发展新型施工设备和技术。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设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设技术规范GB50086-2001强制性条文1.0.3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3.0.2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并应符合表3.0.2的规定。
表3.0.2 围岩分级护的类型与参数外.尚应进行监控量测,以最终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
4.1.5对Ⅰ、Ⅱ、Ⅲ级围岩毛洞跨度大于15m的工程,除应按照本规范表4.1.2/1的规定,选择支护类型与参数外.尚应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验算;对Ⅲ级围岩,还应进行监控量测,以便最终确定支护类型和参数。
4.1.11对下列地质条件的锚喷支护设计,应通过试验后确定:1膨胀性岩体;2未胶结的松散岩体;3有严重湿陷性的黄土层;4大面积淋水地段;5能引起严重腐蚀的地段;6严寒地区的冻胀岩体。
4.3.1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对于竖井及重要隧洞和斜井工程,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喷射混凝土1d龄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5MPa。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其抗拉强度不应低于2MPa,抗弯强度不应低于6MPa。
不同强度等级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按表4.3.1采用。
表4.3.1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MPa)5.3.5采用两次支护的地下工程,后期支护的施作,应在同时达到下列三项标准时进行:1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0.1mm/d;2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以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3隧洞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7.5.5锚杆张拉与锁定应遵守下列规定:4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应按张拉设计要求先分别对单元锚杆进行张拉,当各单元锚杆在同等荷载条件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弹性伸长差得以补偿后,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杆。
7.6.2预应力锚杆的验收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1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光面爆破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6 光面爆破6.0.1当用钻爆法开挖隧洞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施工时必须编制爆破设计按爆破图表和说明书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正有关参数6.0.2光面爆破的参数应根据工程类比法或通过现场试炮确定试炮用的爆破参数可按表6.0.2选用表60 2 爆破参数岩石种类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装药不偶合系数周边眼间距(mm)周边眼抵抗线(mm)周边眼装药集中度(g/m)硬岩60 1 20~1 50 550~700(450~600) 700~850 0 30~0 35 中硬岩30~60 1 50~2 00 450~650(400~500) 600~750 0 20~0 30 软岩30 2 00~2 50 350~500 (300~400) 400~600 0 07~0 15 注 1 括号内为30~36mm 直径的小炮眼数值2本表适用范围1)眼深10~3 5m(小炮眼深度不应大于15m)2)炮眼直径40~50mm3)装药集中度仅适用于2号岩石硝铵炸药当采用其他炸药时应进行换算4)小炮眼宜采用乳化炸药3竖井爆破时表中装药集中度数值应增加106.0.3周边眼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轮廓线的眼距误差宜小于 50mm2炮眼外偏斜率不应大于 50mm/m3眼深误差不宜大于 100mm6.0.4光面爆破应采用毫秒起爆方式当雷管分段毫秒差小造成震动波峰迭加时应跳段使用6.0.5开挖工作面的岩石爆破时周边眼应采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高爆力的炸药并应采用毫秒雷管或导爆索同时起爆当炸药用量较多对围岩影响较大时可分段起爆6.0.6周边眼宜采用小药卷连续装药结构或间隔装药结构眼深小于2m 时可采用空气柱反向装药结构在岩石较软时亦可用导爆索束装药结构6.0.7内圈炮眼的孔深大于2.5m 时内圈炮眼斜率应与周边眼相同6.0.8爆破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眼痕率:硬岩不应小于80% 中硬岩不应小于50%2软岩中隧洞周边成型应符合设计轮廓3岩面不应有明显的爆震裂缝4隧洞周边不应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值应小于150mm注: 1 眼痕率为可见眼痕的炮眼个数与不包括底板的周边眼总数之比2当炮眼眼痕大于孔长的70%时算一个可见眼痕炮眼3平均线性超挖值为超挖横断面积与不包括洞底的设计开挖断面周长之比。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0086-2001)10.1.5锚杆质量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做抗拔力试验。
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根。
2、杆质量合格条件为:P An≥P A(10.1.5-1)P Amin≥0.9P A(10.1.5-2)式中P 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 A——锚杆设计锚固力(kN)P 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3、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4、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
建筑基桩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3.3 检测数量3.3.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3.2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1控制打桩过程的桩身应力;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3.3.3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3.3.4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0086-2001)10.1.5锚杆质量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做抗拔力试验。
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根。
2、杆质量合格条件为:PAn ≥PA(10.1.5-1)PAmin ≥0.9PA(10.1.5-2)式中P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A——锚杆设计锚固力(kN)P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3、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4、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
建筑基桩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3.3 检测数量3.3.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3.2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1控制打桩过程的桩身应力;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3.3.3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3.3.4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现场监控测量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5现场监控量测5.1一般规定5.1.1实施现场监控量测的工程应按表5.1.1 确定并应将监控量测项目列入锚喷支护设计文件表5 1 1 隧洞进行现场监控量测的选定表跨度B(m)围岩分级B 5 5 B 10 10 B 15 15 B 20 20 B 25———————V注者为应进行现场监控量测的隧洞者为选择局部地段进行量测的隧洞5.1.2现场监控量测的设计文件应根据隧洞的地质状况支护类型及参数工程环境施工方法和其他有关条件制定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及设备测点布置量测程序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方法5.1.3现场监控量测宜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工作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5.2现场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5.2.1实施现场监控量测的隧洞必须进行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对于具有特殊性质和要求的隧洞尚应进行围岩内部位移和松动区范围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接触应力钢架结构受力支护结构内力及锚杆内力等项目量测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见本规范附录B5.2.2隧洞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围岩状况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工程地质特征的描述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观察和记录5.2.3现场监控量测的隧洞若位于城市道路之下或邻近建筑物基础或开挖对地表有较大影响时必须进行地表下沉量测及爆破震动影响监测5.2.4各类量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1m 范围之内并应在工作面开挖后12h 内和下一次开挖之前测取初读数5.2.5每一项的量测间隔时间应根据该项目量测数据的稳定程度进行确定和调整对于进行长期观察的隧洞其后期量测间隔时间可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要求确定5.2.6各类量测仪器和工具的性能应准确可靠长期稳定保证精度和易于掌握5.3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与反馈5.3.1现场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例如位移时间曲线) 应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面距量测断面的距离5.3.2当位移时态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缓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他数学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值确定位移变化规律5.3.3隧洞周边的实测位移相对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位移值均应小于表5.3.3 所列数据值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相对值已接近表 5.3.3 中规定的数值同时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或者实测位移速度出现急剧增长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第23 页第 24 页@筑龙网ww w . s i no a e c . c o m喷 凝土支护技术规范资料 编号表 53 3 隧洞周边允许位移相对值( )埋深(m)围岩级别5050~3003000 10~0 30 0 20~0 50 040~1 20 0 15~0 50 0 40~1 20 0 80~2 00 0 20~0 80 0 60~1 60 100~3 00 注 1 周边位移相对值系指两测点间实测位移累计值与两测点间距离之比 两测点间位移值也称收敛值2 脆性围岩取表中较小值 塑性围岩取表中较大值3 本表适用于高跨比 0 8~1 2 的下列地下工程级围岩跨度不大于 20m 级围岩跨度不大于 15m 级围岩跨度不大于 10m4 级围岩中进行量测的地下工程 以及级围岩中在表注 3 范围之外的地下工程应根据实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或工程类比方法确定允许值5.3.4 经现场地质观察评定 认为在较大范围内围岩稳定性较好 同时实测位移值远小于预计值而且稳定速度快 此时 可适当减小支护参数5.3.5 采用两次支护的地下工程 后期支护的施作 应在同时达到下列三项标准时进行:1 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小于 0.2mm/d 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小于 0.1mm/d2 隧洞周边水平收敛速度 以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3 隧洞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 90%以上5.3.6 隧洞稳定的判据是后期支护施作后位移速度趋近于零 支护结构的外力和内力的变化速度也应趋近于零第25 页。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 总则1.0.1为使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矿山井巷、交通隧道、水工隧洞和各类洞室等地下工程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
也适用于各类岩土边坡锚喷支护的施工。
1.0.3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必须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因地制宜,正确有效地加固围岩,合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1.0.4锚喷支护的设计与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初期支护:当设计要求隧洞的永久支护分期完成时,隧洞开挖后及时施工的支护,称为初期支护。
2.1.2后期支护:隧洞初期支护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当围岩基本稳定,即隧洞周边相对位移和位移速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最后施工的支护,称为后期支护。
2.1.3拱腰:隧洞拱顶至拱脚弧长的中点,称为拱腰。
2.1.4 隧洞周边位移:隧洞周边相对应两点间距离的变化,称为隧洞周边位移。
2.1.5 锚固力:锚杆对围岩所产生的约束力,称为锚固力。
2.1.6 抗拔力:阻止锚杆从岩体中拔出的力,称为抗拔力。
2.1.7 润周:水土隧洞过水断面的周长,称为润周。
2.1.8 点荷载强度指数: 圆柱形标准试件径向加压时的点荷载强度。
2.1.9 系统锚杆:为使围岩整体稳定,在隧洞周边上按一定格式布置的锚杆群,称为系统锚杆。
2.1.10 预应力锚杆: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利用预应力筋自由段(张拉段)的弹性伸长,对锚杆施加预应力,以提供所需的主动支护拉力的长锚杆。
本规范所指的预应力锚杆系指预应力值大于!55;<、长度大于$"56 的锚杆。
2.1.11 缝管锚杆:将纵向开缝的薄壁铜管强行推入比其外径较小的钻孔中,借助钢管对孔壁的径向压力而起到摩擦锚固作用的锚杆。
2.1.12 水胀锚杆:将用薄壁钢管加工成的异形空腔杆体送入钻孔中,通过向该杆件空腔高压注水,使其膨胀并与孔壁产生的摩擦力而起到锚固作用的锚杆。
锚杆拉拔试验规程
锚杆拉拔试验规程(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树脂及砂浆锚杆拉拔力试验规程1 总则根据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锚杆支护必须进行强度检测,一般采取锚杆拉拔力试验。
2 试验目的锚杆拉拔力试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评价锚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
试验必须在现场进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与巷道正常支护相同。
3 试验工具和设备试验的工具与设备主要有:(1)锚杆拉力计(量程>200kN、分辨率≤)(2)钻孔机具。
4 准备工作地点的选择试验地点应尽量靠近掘进工作面,围岩较平整,未发生脱落、片帮等现象。
试验锚杆应避开钢带(钢筋梯)安装,距邻近锚杆不小于300mm。
锚杆、锚固剂试验用锚杆的表面应无锈、油、漆或其他污染物。
树脂锚固剂按设计选用。
钻孔用锚杆钻机在选择的地点钻孔。
试验前测量钻孔直径、锚杆直径、树脂药卷直径。
锚杆安装(1)将树脂锚固剂放入孔中,用锚杆将其慢慢推到孔底;(2)用锚杆钻机将锚杆边旋转边推进到孔底,然后再旋转5~10秒停止;(3)等待30秒后,退下锚杆钻机;(4)做好标记,以备试验。
5 拉拔试验拉拔试验在锚杆安装后~小时进行。
时间过短影响锚固剂固化后的强度,时间过长则因巷道围岩发生变形影响测量结果。
按图所示安设仪器,确保锚杆拉力计油缸的中心线与锚杆轴线重合。
试验前,检查手动泵或电动泵的油量和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试验。
试验由两人完成,一人加载,一人记录(见表)。
试验时应缓慢均匀地操作手动泵压杆。
当锚杆出现明显位移时,停止加压,记录锚杆拉力计此时的读数,即为拉拔试验值。
6 锚杆拉拔测试要求(1)平巷每安装300根锚杆或掘进100米巷道,抽试三组锚杆,其中每组拱顶锚杆2根,边帮锚杆1根;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另作一组拉拔力测试。
(2)《锚杆规范》规定,锚杆质量合格条件为:同组锚杆锚固力或拉拔力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轴向拉力设计值(kN),即PAn≥PA ;同组单根锚杆的轴向锚固力或拉拔力,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即PAmin ≥ ;P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A ---锚杆设计锚固力(KN);P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试验要求:(1)、锚杆:ф16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计算式201㎜2= kN;(2)、ф18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计算式2=;(3)、ф20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锚杆,抗拔力大于66KN,计算式2=;(4)、ф22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Ⅰ级)锚杆,抗拔力大于80KN,计算式2=;ф22mm左旋无纵筋等强螺纹钢(Ⅱ级)锚杆,抗拔力大于,计算式 PA2=。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
锚杆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0086-2001)10.1.5锚杆质量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1、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做抗拔力试验.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设计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做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根。
2、杆质量合格条件为:P An≥P A(10。
1。
5-1)PAmin≥0。
9P A(10。
1。
5—2)式中PA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PA—-锚杆设计锚固力(kN)P Amin——同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3、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4、全长粘结型锚杆,应检查砂浆密实度,注浆密实度大于75%方为合格.建筑基桩质量检验规范条文摘录一、《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J256-2003)3.3检测数量3。
3。
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3。
3。
2打入式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1控制打桩过程的桩身应力;2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3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
3。
3.3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验收抽样检测的受检桩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3。
3。
4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条文说明
@
资料编号 GB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筑龙网
@
@
筑龙网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1.0.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已在国内地下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并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是 由于国内没有一本完整的 统一的技术规范 锚喷 支护工程设计保守 不适当地增加工程投资及设计 施工不当 工程质量低劣 危及安全 使用的现象不乏其例 甚至出现隧洞工程片帮 冒顶 造成国家财产严重损失的事例也时 有发生 制订本规范 是为了使锚喷支护的设计 施工和验收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 符 合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 确保质量的要求 更好地推动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
A
60
灰岩等火成岩类 片麻岩 片岩 大理岩 石英岩等
变质岩类
硅质 铁质胶结的砾岩 砂岩 硅质页岩 石灰岩 白云
B
30~60
岩等沉积岩类
C
20~30
红色砂岩
D
10~30
泥质页岩 泥灰岩 粘土岩 泥质砂岩和砾岩 绿泥石片
(整体状 10~20) 岩 千枚岩 部分凝灰岩
E
10
实际上 与围岩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因素是岩体强度 但岩体强度需在现场测试 一般 不容易做到 因此 在围岩分级中常引入岩体准抗压强度概念 以近似代替岩体强度 准 抗压强度可用岩体完整性系数 Kv 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Rc 的乘积表示 岩体完整性系数 取决于岩体结构类型 因此 相同的岩石抗压强度相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 其岩体准 抗压强度是不同的 目前 围岩分级中 常用岩体准抗压强度作为分级指标 考虑到岩体 完整性系数与岩体结构类型相对应 因此 在本规范围岩分级中 主要以岩体结构类型与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同组合确定围岩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 (3)3围岩分级 (4)4锚喷支护设计 (8)4.1一般规定 (8)4.2锚杆支护设计 (12)4.3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 (15)5现场监控量测 (26)5.1一般规定 (26)5.2现场监控量测的内容与方法 (26)5.3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处理与反馈 (27)6光面爆破 (29)7锚杆施工 (31)7.1一般规定 (31)7.2全长粘结型锚杆施工 (32)7.3端头锚固型锚杆施工 (32)7.4摩擦型锚杆施工 (33)7.5预应力锚杆施工 (34)7.6预应力锚杆的试验和监测 (35)8喷射混凝土施工 (36)8.1原材料 (36)8.2施工机具 (36)8.3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 (37)8.4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38)8.5喷射作业 (39)8.6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 (41)8.7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施工 (42)8.8钢架喷射混凝土施工 (42)8.9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施工 (43)8.10喷射混凝土强度质量的控制 (44)9安全技术与防尘 (47)9.1安全技术 (47)9.2防尘 (48)10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 (49)10.1质量检查 (49)10.2工程验收 (51)1总则1.0.1、1.0.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已在国内地下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并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是,由于国内没有一本完整的、统一的技术规范,锚喷支护工程设计保守,不适当地增加工程投资及设计、施工不当,工程质量低劣,危及安全使用的现象不乏其例,甚至出现隧洞工程片帮、冒顶,造成国家财产严重损失的事例也时有发生。
制订本规范,是为了使锚喷支护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地下工程建设的发展。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矿山巷道、竖井、斜井、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水工隧洞及各类地下工程的锚杆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和后期支护。
也适用于边坡工程的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施工。
1.0.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与传统支护不同,其主要作用在于主动加固围岩,发挥围岩的自支承能力。
因此,锚喷支护的设计和施工,必须正确有效地运用锚喷支护的特性,遵循一整套与传统支护不同的原则。
做好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锚喷支护设计施工的一条总原则。
勘察可以为锚喷支护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调查,能为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提供信息。
由于地下工程和矿山井巷所通过的围岩地质条件错综复杂,正确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方法,必须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因此,锚喷支护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达到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的目的。
1.0.4锚喷支护是一门综合性、多科性和边缘性强的工程技术,涉及到地质勘察、岩土力学混凝土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地下工程防排水等技术领域,本规范不可能、也无必要包含锚喷支护工程设计施工可能涉及的所有技术规定。
因此,本条规定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3围岩分级3.0.1、3.0.2说明如下:1围岩分级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1)围岩分级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规范的围岩分级是以《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中的围岩分级为基础,并吸取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的有关内容制订的,适用于隧道与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与施工。
2)围岩等级划分。
本规范把围岩分为Ⅰ~Ⅴ级,分别表示围岩为稳定、稳定性较好、中等稳定、稳定性差和不稳定五种状态。
分级表中前三级基本上是整体稳定的围岩,围岩破坏形式主要是局部块体、层状体的塌落和片帮,产生的围岩压力主要是松动压力。
后两级围岩则是整体不稳定的松散软弱围岩,大都会出现塑性状态,产生的围岩压力主要是形变压力。
本规范围岩分级采用了多因素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级方法。
虽然围岩分级(本规范表3.0.2)中没有给出以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乘积为主要特征的岩体质量系数,但由于表3.0.2中给出了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完整性指标,所以,实际上也等于给出了岩体质量系数,并基本上以此作为分级的主要定量指标。
本规范的围岩分级中,考虑了岩体的完整性、结构面性状、岩石强度、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自然地质因素。
在定性方面考虑了岩体完整性状态,定量方面则增添了岩体声波指标和岩体完整性系数。
2围岩分级基本因素的考虑。
1)围岩完整性。
岩体完整性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它通常取决于岩体结构类型、地质构造影响与结构面发育情况。
(1)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是由不同地质成因的岩石组成的。
从地质成因来说,岩体可概括为块状岩体与层状岩体。
块状岩体指块状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层状岩体指沉积岩、沉积变质岩、喷出火成岩等具有原生成层的岩体。
在岩体结构类型划分中,考虑了岩体结构体的块度尺寸。
本围岩分级中,块状岩体分为整体状结构、块状结构与散块状结构、碎裂镶嵌结构与碎裂状结构、散体状结构(见表1)。
碎裂镶嵌与碎裂状结构,虽然块体大小相同,但其咬合程度不同,因而完整性不同。
表1 块状岩体按结构体块度的划分层状岩体按其单层厚度分为厚层、中厚层与薄层,但层状岩体结构类型中按层间结构程度,又细分为层间结合良好、较好和不良的三种情况,此外,还增加了软硬岩互层岩体结构类型。
(2)构造影响程度和结构面发育情况。
围岩分级(本规范表 3.0.2)中,按地质构造影响大小可分为影响轻微、较重、严重、很严重四级。
结构面发育情况包括节理裂隙或层面的密度(间距)、组数、贯通程度、闭合程度、充填情况和结合情况等。
主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同交角关系,对拱部和边墙的稳定性可以有不同的影响。
如主结构面为小于30°的缓倾角时,拱部需采用以锚杆为主的支护型式。
软弱结构面及其组合关系,对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所谓软弱结构面,是指软弱夹层、破碎带、软弱泥化带、断层及夹泥层结构面等。
软弱结构面的间距与组数,软弱结构面与洞轴线、临空面的不利组合以及由软弱结构面形成的可能滑移的不稳定块体的大小与数量,都会危及围岩的稳定程度。
本规范表3.0.2中反映了上述因素对围岩稳定性分级的影响。
(3)岩体纵波速度与岩体完整性系数。
岩体纵波速度V pm能综合表达岩体质量,而岩体完整性系数K v只能表示岩体的完整性,围岩分级(本规范表3.0.2)中采用以岩体和岩石声波速度的平方比表示岩体完整性系数K v。
表3.0.2中引用的各类围岩的V pm和K v数值,大致与国内外常用的数据相接近,尚需在今后实践中不断修正。
本规范围岩分级(表3.0.2)中的声波速度测试规定采用孔测法。
为测试方便起见,今后需开展锤击法测试的研究。
2)岩石强度。
由于岩块强度可由室内试验获得,因此,围岩分级中一般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P c)作为强度指标。
该强度既考虑了地下水对岩石软化,又考虑了岩石的风化情况,同时,它与其他力学指标有较好的互换性,而且,试验方法简单可靠。
为了消除岩块加工的麻烦,对小型工程可采用点荷载强度代替单轴抗压强度。
按本规范围岩分级(表3.0.2)中所给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可将岩石分为A、B、C、D、E五级(见表2)。
表2 岩石强度等级划分岩石强度等级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代表性岩石 A >60 花岗岩,闪长岩,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晶质凝灰岩等火成岩类;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变质岩类B 30~60 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硅质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C 20~30 红色砂岩D 10~30(整体状10~20) 泥质页岩,泥灰岩,粘土岩,泥质砂岩和砾岩,绿泥石片岩,千枚岩,部分凝灰岩 E <10实际上,与围岩稳定性直接有关的因素是岩体强度,但岩体强度需在现场测试,一般不容易做到。
因此,在围岩分级中常引入岩体准抗压强度概念,以近似代替岩体强度。
准抗压强度可用岩体完整性系数K v 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 的乘积表示。
岩体完整性系数取决于岩体结构类型。
因此,相同的岩石抗压强度相对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岩体,其岩体准抗压强度是不同的。
目前,围岩分级中,常用岩体准抗压强度作为分级指标。
考虑到岩体完整性系数与岩体结构类型相对应,因此,在本规范围岩分级中,主要以岩体结构类型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不同组合确定围岩级别。
3.0.4围岩分级表(本规范表3.0.2)中考虑了地应力的影响。
一般在Ⅰ、Ⅱ级围岩中,岩体强度较高,地应力对围岩稳定性基本无影响,可不予考虑,而在Ⅲ、Ⅳ级围岩中则需考虑。
表征地应力影响的指标采用围岩强度应力比S m ,见本规范公式(3.0.4-1)。
在本围岩分级中确定S m 时,参照了国外建议的岩石强度应力比(见表3),即(1)同时,根据对国内某些矿区和隧道的调查,一般埋深在300m 以上时,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压现象,支护破坏率增高。
据此,我们把Ⅲ类围岩的S m 极限值定为2,Ⅳ类围岩的S m 极限值定为1。
表3 国外采用的岩石强度应力比(f r /σ1)分级地应力 中地应力 强地应力 法国隧协>4 2~4 <2 日本应用地质协会>4 2~4 <2 前苏联顿巴斯矿区>4 2.2~4 <2.2 日本国铁隧规 >6 4~6 2~43.0.5在Ⅲ、Ⅳ、Ⅴ级围岩中,地下水是造成围岩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使岩石软化,强度降低;还可使软弱结构面泥化或冲走充填物,减少摩阻力,促分级 分 类 法使岩块滑动;地下水还可造成膨胀地压。
在Ⅰ、Ⅱ级围岩中,岩石坚硬,软弱结构面较少,本围岩分级中一般不再考虑地下水影响。
但Ⅰ、Ⅱ级围岩中若有充泥的软弱结构面存在,有时要求对软弱结构面进行加固处理。
因此Ⅲ、Ⅳ级围岩则应按地下水规模、岩石和结构面的软弱程度及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性的危害大小,酌情降低围岩级别。
围岩中地下水的规模可分为四类:渗———裂隙渗水;滴———雨季时有滴水;流———以裂隙泉形式,流量小于10L/min;涌———涌水,有一定压力,流量大于10L/min。
3.0.6在Ⅱ、Ⅲ、Ⅳ级围岩中,当存在断层或软弱夹层时,应审慎地选择洞轴线的方向,使其与断层或软弱夹层大角度相交。
不然,当洞轴线与主要断层或软弱夹层交角较小时,则会影响隧洞的稳定性,当夹角小于30°时,则围岩级别应降低一级。
4锚喷支护设计4.1一般规定4.1.1目前,地下工程中锚喷支护设计有工程类比法、监控量测法与理论验算法等三种方法,尤以工程类比法应用最广,通常在工程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因而,本条规定三种设计方法中以工程类比法为主。
但考虑到某些地质复杂、经验不多的地下工程,单凭工程类比法不足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此时应结合其他的设计方法。
监控量测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设计方法,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