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完整性-低应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结构所)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人:
发布日期:2019年月日实施日期:2019年月日
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结构所)
批准:
审核人:
主要参加编写人员:
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录
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基桩完整性(低应变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是:
1.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中的“低应变法”;
1.2《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中的“低应变反射波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预制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凝土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树根桩)等刚性材料桩的完整性检测。
三、试验目的
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四、试验原理
本方法的实质是将混凝土桩视为一维线弹性杆件,当桩顶受一冲击力后,其应力(应变或位移)以波动形式在桩身中传播,遇到波阻抗差异界面后,产生反射波信号,通过分析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达到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目的。
检测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 低应变法检测示意图
五、仪器设备
本公司应用于低应变动测的仪器为ZBL-P810型基桩动测仪。该仪器为集信号放大、数据采集、显示记录和分析处理于一体的高性能仪器,由主机系统、速度传感器、ICP 加速度传感器、手锤、AC-DC 电源、信号线等部件组成。检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动测仪》(JG/T 3055-1999)和检测规范的有关规定。ZBL-P810型基桩动测仪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5.1所示。
表5.1 ZBL-P810基桩动测仪主要性能指标
1. 激振锤
2. 加速度传感器
3. 基桩动测仪
4. 手提式计算机(可选)
六、试验准备
6.1 收集和了解检测工程概况
6.1.1 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
6.1.2 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1.3 基本参数:桩型、桩径、桩长、桩身砼强度、持力层及极限承载力;
6.1.4 桩位图及桩基施工记录。
6.2 确认检测数量
6.2.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规定
①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除符合①条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
③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上述①、②条规定的检测桩数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
6.2.2《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规定
公路工程基桩应进行100%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基桩完整性进行检测,对于大长桩,当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能量消耗较大,桩底反射信号微弱,这样会给桩身完整性的全面评判带来困难。因此,重要工程的长桩,除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外,须选取不小于50%的基桩,用超声法对其进行完整性检测。
6.3 制定检测方案
在开展现场检测工作之前,应根据具体检测项目制定检测方案。
6.4 校核检测龄期
6.4.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规定
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以保证各特性参数基本平缓。
6.2.2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规定
混凝土灌注桩的检测宜在成桩14d以后进行,以保证各特性参数基本平缓。
6.5 仪器的检查
实施现场检测之前,务必对本次检测所需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调试。基桩检测用仪器设备必须由法定计量单位定期标定和年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6 基本参数的现场复核
对于受检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桩径、桩间距等参数进行现场测量,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七、操作规程
7.1桩头处理
7.1.1 对于灌注桩,应要求检测前凿去桩顶部混凝土疏松层或浮浆至新鲜混凝土面,并截至设计标高,形成平整、密实、水平的检测面。依据测点布置原则用打磨机(如便携式砂轮机)将测点和激振点磨平,测点和激振点的区域直径大约为50mm。
7.1.2 对于桩顶完好坚硬的预制桩,除去桩顶的浮浆、泥水后即可进行检测。如桩顶疏松不平,亦应参照灌注桩的处理要求进行凿除和打磨工作。
7.1.3 对于PHC桩,必须在焊接钢筋和填芯前实施检测。如桩帽松脱或桩顶混凝土外露不平,亦应参照灌注桩的处理要求进行凿除和打磨工作。
7.1.4 桩头测点布置原则
①《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规定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个~4个测点。对于实心桩,测点宜布置在距桩中心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对于空心桩不应小于2个测点,测点宜为桩壁厚的1/2处。各个测点应均匀分布。
②《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规定
对于混凝土灌注桩,测点宜布置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且距离桩的主筋不宜小于50mm。当桩径不大于1000mm时,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2点;当桩径大于1000mm时,每根桩的测点不得少于4点。对混凝土预制桩,当边长不大于600mm时,不得少于2个测点,边长大于600mm时不得少于3个测点。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不应小于2个测点,测点宜为桩壁厚的1/2处。各个测点应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