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中国|中医正骨(宫廷正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中国|中医正骨(宫廷正骨)

中医正骨疗法又名“伤科”或“骨伤科”,是通过拔伸、复位、对正等手法,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方式,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秦汉时期形成基本理论和技术,世代传承,如《肘后备急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中有大量记载。

在古代农业社会,骨伤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当时医疗条件很差,农村边寨交通闭塞,一旦发生骨折,求治十分困难,于是实践出真知,需求出人才,一些大一点的村落和城镇,几乎都会出现一两个医治骨伤的土医生和土办法。

正骨疗法成为我国分布广泛、流派纷呈的一种中医疗法。

中医正骨疗法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骨的生理和骨伤病理按中医理论有独到的认识,二是手法的妙用,三是药物的特色。

这三点结合在一起常常形成一种独特的疗法和某个著名的流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广泛深入,中医骨伤疗法有一种趋同倾向,但某些著名伤科专家和著名伤科流派的地域特色、手法特色和用药特色依然存在,与西医骨伤科相比较,中国正骨疗法仍有其独特的优势。

宫廷正骨是以清代上驷院绰班处正骨科为基础,针对跌打损伤等

骨科疾患,以手法治疗为主,辅以中医中药及中医器具的纯中医治疗体系。

通过五代宫廷御医及现代医师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学术流派。

宫廷正骨的主要手法特点是“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法之所施,重而不滞,轻而不浮,“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宫廷正骨手法在治疗骨折方面,强调“正、整、接、实”的治疗思想;在治疗筋伤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轻、柔、透、巧”。

宫廷正骨体系中所使用的实物分为内服中药类(如跌打紫金丹、健骨止疼丸等)、外用中药类(如骨科熥药、跌打万应膏等)和外用器械类(如元书纸排子)。

2008年,中医正骨(宫廷正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