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10 议论文句子含义(解析版)
10议论文:句子含义(师)
议论文:句子含义【知识解说】理解句子的含义,先分析句子的特点,比如运用了比喻、引用等手法,再看看有没有特殊的词语需要解释,最后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内涵。
可与文中的观点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例题精讲】(18二模·杨浦区)“第二”的价值刘根生①一教授在课堂上问: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脱口而出:珠穆朗玛峰。
又问:世界第二高峰呢?台下一片沉默。
这种“记得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在我们的社会上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我们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当元帅。
当我们不能成为“第一”时,是否甘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自然界中,在胡蜂凭借“身高马大”袭击蜜蜂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冲上去死死缠住它,更多的工蜂则会紧跟而上,工蜂最终靠集体力量战胜胡蜂。
第一只冲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紧随其后的工蜂同样可贵。
毫无疑问,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③“风行草偃,从化无违”注,无数事实表明,社会道德的拔节既需要“风行”,也离不开“草偃”。
江苏南京,听到电台播发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警方立即出手,而多名出租车司机也协助警方围追堵截,成功将涉案车辆拦截。
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拒绝用剩油炸油条,他带了这个头,越来越多的油条店不再重复使用剩油,“良心经营”蔚然成风……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正能量的洪流。
④做“第二”当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正向价值的选择,择其善者而从,择其不善而改之。
“上梁”歪则跟着歪,别人送礼请吃自己也不闲着,这样的第二就是盲从。
如果第一个人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的物品,“第二人”站出来制止而不是抢得更猛,是不是就能隔断哄抢的传播链?那么,这个“第二人”择定的价值,就是正向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大力提倡的“第二人”。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参考答案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一】1.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互联网比作窗户,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网络对寒门青年的意义,便于读者理解。
(共4分。
意思对即可)2.首先提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观点;接着从高考题目、寒门获得的信息、寒门学子的社会关系三个角度分析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最后强调寒门学子想要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共6分。
意思对即可)3.“所有的”指“全部的”,在材料中表示出身寒门只是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并不是全部、确定的原因。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共4分。
意思对即可)4.当今社会,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
(共4分。
意思对即可)【二】(18分)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1.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
(共3分。
意思对即可)2.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础”论点的论述。
内容上:指出劳动是儿童阶段的成长离不开的淬炼,引发读者的思考。
(共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3.首先引用《朱子家训》中的语句指出古人许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接着指出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其他劳动会让孩子失去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最后提出“劳动是学以成人的基本性活动”“的中心论点。
(共3分。
意思对即可)4.①让儿童学会生活自理和照料他人,体验到满足自我需要的快乐,实现基础的自我价值的肯定;②让儿重了解劳动对社会的意义,体验人生的社会价值;③让儿童在劳动过程中学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与途径,体验人生的创造性价值;④让儿童懂得合作的意义,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价值;⑤真实地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
( 共5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5.示例:今年春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树造林义务劳动。
在植树劳动中我不仅学到了生物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还学会了如何与老师、同学沟通与合作。
这次活动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给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共3分。
意思对即可)【三】1.C2.一些城市出现“网红书店”,每天有很多人前去排队、“打卡”。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含答案)
中考语⽂议论⽂阅读(含答案)中考冲刺系列之议论⽂阅读知识梳理【考试⽬标】阅读简单的议论⽂,能提取、归纳⽂章的中⼼论点;能辨析论据类型,概括论据,按要求补写论据;能辨识、理解论证的⽅法和⽅式,理清论证的结构;能分析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理解议论性语⾔准确、严密、⽣动的特点;能辨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
【考点透视】⼀、论点:论点是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是⽂章的灵魂和统帅。
论点应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句⼦。
它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中考议论⽂阅读的考查中,对中⼼论点的把握和表述⼀般都是必考的内容。
辨识⽂章的中⼼论点须先统览全⽂,了解⽂章⼤意,在整体感知全⽂的基础上进⾏。
有的⽂章的论点表述⼗分明确,可以直接找原话。
有的⽂章的论点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般来说,分析⽂章的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因为论据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章的论点。
另外,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论据:本考点主要包括:①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论据类型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数据、图表等;理论论据包括正确论断、名⾔、警句及科学原理公式等);②⽤简洁的语⾔概括论据;③按要求补写论据;④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论证:①论证⽅法议论⽂的论证⽅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A.举例论证(摆事实),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的事例证明论点;B.道理论证(讲道理),即⽤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的名⾔警句及⼈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C.对⽐论证,即拿正反两⽅⾯的论点或论据作对⽐,在对⽐中证明论点;D.⽐喻论证,即⽤⼈们熟知的事物作⽐喻来证明论点。
②论证结构议论⽂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考察的重点是论证的结构层次分析。
议论文专项练习——句子含义
议论文专题训练——句子含义训练(一)好梦何必成真周国平①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
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②有两种不同的梦。
③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
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
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
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④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
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
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⑤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第一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
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最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
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 )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 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⑥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
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
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
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第一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
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讲解
中考议论文阅读考点讲解导语:模仿最主要的是作文。
平时多看一些民族大家们写的标准散文,主要看看人家是怎么描写景物的。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议论文的特点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按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型。
考点1 提炼或概括文章的论点无论是立论还是驳论或立论驳论相结合,每一篇议论文都应当有作者明确的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要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中心,只有准确把握论点,才能准确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时应注意:第一,要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从属于中心论点,是作者阐明中心论点的几不方面,同时也是该部分的论点。
如《谈语言》一文论点是“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有两个分论点:一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一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第二,要明确论点的表述形式。
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或陈述,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形式上论点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第三,要把握论点的位置。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处,如《世上没有傻问题》《为人民服务》两文题目就是论点。
《科学与艺术》一文在开头即提出论点“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方,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你是你的船长》一文结尾才提出“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的观点。
有的文章则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懒惰的智慧》一文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在文中分别提出。
还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需要读者读完全文后用明确的语句加以概括,如《最苦与最乐》一文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应在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住作者对同一事物的两个阶段、两种状态、两种境界的辩证思考,才能作出准确概括。
论述类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班级姓名一、《考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语句在内容上大多具有被一般语句所证明或解说的特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从地位上说,它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
2、从作用上说,它有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的作用,或能对文脉起推进或转接作用。
3、从内容上说,它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或结构比较复杂,而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
三、典型范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串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就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
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文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结合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
议论文阅读【2023年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家的劳动路遥①我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劳动历史并不长,这里所谈的只是一些肤浅而零碎的认识。
②一个人想搞创作,一开始就想接触一些创作方面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必要的。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学创作这种劳动。
③搞文学,具备这方面的天资当然是重要的,但就我来说,并不重视这个东西。
我觉得,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
④从工作特点来看,作家永远是个体劳动者。
这种独立性的劳动非常艰苦,不能指靠别人来代替。
任何外在的帮助,都不可能缓减这种劳动的内在紧张程度。
有时候,一旦进入创作的过程(尤其是篇幅较大的作品),真如同进入茫茫的沼泽地,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等于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稿纸上进行一场不为人所知的长征。
精神时不时会垮下来,时不时怀疑自己能否走到头。
有时,终于被迫停下来了。
这时候,可能并不是其他方面出了毛病,关键是毅力经受不住考验了,当然,退路是熟悉的,退下来也是容易的。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被困难击败了,悲剧不仅仅在于这个作品的失败,而且在于自己的精神将可能长期陷入迷惘状态中。
也许从此以后,每当走到这样的“回心石”面前,腿就软了,心也灰了,一次又一次从这样的高度上退下来,永远也别指望登上华山之巅。
遇到这样的情况,除过对自己所写的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咬着牙,一步一步向前跋涉,要想有所收获,达到目标,就应当对自己残酷一点!⑤文学创作的艰苦性还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任何简单的创造都要比复杂的模仿困难得多。
平庸的作家会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而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为寻找一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
如果说创作还有一点甜头,那么,这种甜头只有在吃尽苦头以后才能尝到。
⑥为了适应这种艰苦的劳动的需要,我们必须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
专题10:议论文阅读(专题过关)-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
专题10 议论文阅读(一)(2021·辽宁鞍山·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清流生活①时下,“清流生活”成了一个流行语。
“清流生活”是指以一种坦荡磊落的态度过一种有品味、有格调、有所坚持的生活。
它因对人的滋养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理想。
而与之相反,浑浊灰暗的生活因虚假功利,而让人心浮气躁、疲累不堪。
由此可见,我们要努力成为一股“清流”,过“清流生活”。
②清流生活,既是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
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古往今来,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尊崇。
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
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③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
活出清流样子,就是做人活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
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
④那么,如何成为清流之人呢?清流之人须正其源、立其志、定其力。
⑤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
古人云:“源洁流清。
”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
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
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
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⑥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
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
胸有鸿鸽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
10 议论文阅读-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检测(部编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梳理10 议论文阅读一、阅读《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完成练习。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
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②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
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
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
一位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
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
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
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
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困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
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④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
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一:理解句子含义在议论文阅读中,句子含义题要求考生深入理解文中某些关键语句的内涵。
一、课内求法——教材议论文句含义理解例析(一)典例分析1、以鲁迅先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句话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首先,我们来看上下文。
在此之前,作者反驳了当时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这句话是在阐述中国有真正有自信力的人。
接着,找关键词。
“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中国的脊梁”这些词是关键。
然后思考修辞手法。
这里作者用“脊梁”来比喻那些有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的人,形象地突出了他们的重要性和支撑作用。
再结合文章主题和中心论点。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有充满自信力、英勇奋斗的人存在。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来看,鲁迅先生怀着对民族的热爱和对那些英勇人物的赞颂之情,强调了他们的精神力量。
综合以上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是:鲁迅先生指出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有英勇无畏、坚定奋斗、为民众谋福祉、为真理献身的人,他们是民族的中坚力量,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希望,即使在封建正史中被忽视或贬低,也无法掩盖他们的光辉。
他们的存在证明了中国人从未失掉自信力。
2、以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的句子“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为例来进行分析。
首先看上下文,作者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论述了为什么要敬业,这句话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阐述。
关键词是“职业”“神圣”“可敬”。
没有明显的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主题,整篇文章围绕“敬业与乐业”展开,这句话是在强调对职业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来看,梁启超是在倡导人们要尊重每一种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综合起来,这句话的含义是:作者想要表达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都应该被视为神圣和值得尊敬的。
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议论文阅读责编:高菲考点透视议论文阅读部分的考查,以辨析论点、掌握论据、理清论证结构、分析论证方法为基础,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考试的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对论点设题,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
2.针对论据设题,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概述论据和具体论据。
3.针对论证方法设题。
常见的论证方法包括道理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4.针对文章结构段落设题,包括对某些在结构上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句子和重要段落的理解。
5.针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设题。
知识讲解明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大多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先提出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如《谈骨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也有将论点放在文末的,这是因为有些文章先列举大量论据然后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中心论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还有些议论文将论点放在文章中间,这是因为文章一开头便引入一定的事例或现象,并对这些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再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如《想和做》。
了解了以上这些情况,当题目要求你找出中心论点时,首先应到文章开头部分找,然后再到文章末尾找,最后才去文章中间找。
中心论点找出来之后,再用文中的论据去检验它。
若论据能证明这个论点,那答案就正确无疑。
当题目要求你找出某个段落的论点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在段首找,再在段尾找,最后才去段落中间找。
找出来之后再用本段的论据去检验它即可。
论据的分类及作用针对论据设题时,考查方式一般有三种:1.要求考生找出文中用了哪些论据。
对这类问题只要将论据一一找出并简明扼要地概述即可。
但应注意的是,概述事实论据时要注意每个论据都是有名有姓有事实的,不要表述不全。
2.要求考生将论据进行归类。
这时考生要清楚,论据只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将历史事件、生活中的事例以及具体的统计数据等归入事实论据,将名言警句、大家公认的公理、原理和科学上的定理、定律等归入理论论据即可。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议论文阅(上海)(原卷版+解析版)
议论文阅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人一出生手脚就会自然“动”起来,慢慢长大就会参加一些劳作,有时还会感到一丝劳累,有“劳”有“动”,劳动就这样伴随着人的一生。
②然而在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
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③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④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我们的先民把野草驯化培育成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生长在土地上的棉花,只有经过人们的采摘,才能被捻成细线,织成棉布,裁成衣裳,为人们遮身蔽体;遍布在田野中的泥土,只有经历双手的劳作,才能被夯实成墙壁,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
因此,《辞海》中“劳动”一词被定义为“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⑤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
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四大发明闪烁着古人在日常劳作中的创造光芒,杂交水稻见证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求索,神舟飞天凝结着众多科研团队的劳动汗水。
_______没有劳动,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⑥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
当我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劳动教育中有德育;当我们“动动手,出出汗”以强健体魄时,劳动教育中有体育;当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时,劳动教育中有智育;当我们动手设计并创造美的作品时,劳动教育中还有美育。
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专题训练(十) 议论性文本阅读一、[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语文版中考专题之议论文阅读及练习(含答案分析)
专题之议论文阅读知识清单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采用事实论据论证的就属于事实论证。
分析作用时应先明确作者列举了什么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
其突出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3.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一),举例论证:也叫作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此外还包括一些对结果的推导过程。
它是经验的总结,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使论证有力,具有说服力。
(3),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它可以使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就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或道理进行比较,以此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运用这种方式可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使人印象深刻。
4.结构、层次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
论证的结构,一般分三种:(一),并列式:论证部分各段落间是平行、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2),层进式:论述层次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层、段之间的排列次序不能随意变动。
(3),对比式:在论证中,段与段、层与层的关系,是把两种事物、两种意见加以对比,即正说、反说,形成对比。
5.语言议论文运用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方式,进行论证,它要求议论语言周到,没有疏漏,无懈可击,否则议论文所提出的论点就立不起来,从而失去了文章的战斗力,所以严密性是议论文语言的第一要素。
此外,议论文是说理文,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严密的推理。
理解句子的含义(议论文专题复习)
乱纷纷→
不知道?
再往前推:浮躁,喧嚣,不付出或者少付 出就想获得大回报
铸炼成器→ 修炼 成材。在本文中指要达到的境 界,从容淡定。
这个世界→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方法归纳:
句子类型:哲理性 联系上下文,拆解词语,再重新组合
换种方式记忆,你也来试试? 哲理兄,重情义 在前后,在左右,不远离 哲理兄,有深意 拆分词语有寓意 重新组合有新意。
小结:
对于别人的话,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 上下文来进行。
议论文复习——
理解句子的含义(词语)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
从句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
如:成熟的稻谷会弯腰
解:
动作,弯下腰 弯腰: 低头 妥协,让步
成熟的:聪明的,睿智的 稻谷:
人
(?) 即: 一个成熟的人会妥协让步。
一个成熟睿智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适时的 妥协让步。
比喻比喻好顽皮 辨认本体和喻体 拿根线,串一串 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从句子所处的位置来分析
P171,《从容淡定》第5题 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结尾“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 器”这句话的含义。
(1)位置: 结尾处,那么联系上下文 (2)上文内容: 胡适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一直坚持从容淡定。
(3)拆解:
为什么会被网友疯狂吐槽?
由张翰、赵丽颖主演的青春 偶像剧《杉杉来了》将于7月8 日起在江苏卫视播出,这个讲 述霸道总裁爱上小职员的故事 还未播就在微博上火了,因为 在剧方日前放出的15分钟片花 中,张翰抱着赵丽颖说的“我 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鱼塘被 你承包了”一句话遭到了网友 的疯狂吐槽。
事情的真相——
归纳:本义+文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看)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最新0122355
专题训练(十) 议论性文本阅读一、[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九年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与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与解析)一、论真性情1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
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2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3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
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
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
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当他在自己的园地上耕作时,他心里非常踏实。
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
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园地,不管他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买卖,他本质上始终是空虚的。
这样的人一旦丢了官,破了产,他的空虚就暴露无遗了,会惶惶然不可终日,发现自己在世界上无事可做,也没有人需要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4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
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
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
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
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如果不感到愉快,我们就必须怀疑是否有利益的强制在其中起着作用。
5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
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
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
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
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6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10 议论文句子含义(解析版)考点穿透【设问方式】1.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题方法】答题方法一、指代内容,联系上下文,找准位置。
答题方法二、扣喻体找本体,还原其本义。
修辞句(比喻句):联系上下文,扣喻体,找本体,还原其本义,对这样的句子要用还原法理解,即把作者隐藏在形象化词语、句子背后想表达的意思、意图还原出来。
如是比喻句,则要还原出其本体,即解释其比喻义。
答题方法三、哲理句:可在把握观点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作者阐述的哲理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四、找关键词,对关键词发问。
抓关键词分析。
结合所给句子中的关词(如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分析,分析该词语的本意和语境意,为理解句子含义做准备。
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含义。
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置和关键词语的含义,结合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分析,井结合句子关词语含义,全面确理解句子。
典例在线【一、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阅读《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回答各题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①人人都有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无数登上理想之巅者告诉我们: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
②赤子之心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但是,许多年轻人是从功利的角度确立目标的。
他们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收入的可观,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压力。
这样的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灰心丧气,停步不前,何谈实现理想?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追求理想的执着。
③兴趣激情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喜爱寻幽探奇,始终对自己钟爱的事业充满激情,遍访名山大川,屡历险境,九死一生,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徐霞客游记》。
可见,只有保持兴趣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将理想变为现实④团结协作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漫长的,奋斗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对,这就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研讨,精诚合作才有了《共产党宣》的发表。
(2)年轻人也要抱着合作共赢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朝目标迈进。
⑤责任使命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
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舜台,年轻人在唱主角,责任使命让年轻人产生奋进的动力。
我们每一个年轻人都应当从现在开始,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責”的意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实现理想的大路上快步前行。
⑥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拥有一身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正如扬起风帆的船,能轻松越过激流险滩,到达繁花似锦的彼岸。
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聚集更多正能量,“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我们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选文有改动)23. 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答案】23. 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实现理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
“正如扬起风帆的船,能轻松越过激流险滩,到达繁花似锦的彼岸”使用比喻论证,论证的是前一句“拥有一身正能量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实现理想”,可据此作答。
【二、2019年广西九年级中考模拟】议论文阅读语言如镜①语言是一面镜子,不管是人用口吐出来的,还是人用笔写出来的,都能照出他的思想。
②比较明显的是胡屠夫这一类“粗人”,在他口里,中举前的范进是个“尖嘴猴腮”、“不三不四”、“想吃天鹅肉“的“现世宝”;中举后的范进则是“才学又高”、比城里张府周府里的绅士还“体面”的“贤婿老爷”。
这方面较“雅”的例子,则是苏学士从和尚那里享受到的“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级别不断提高的待遇。
一个是胸口长毛满脸横肉的屠夫,一个是慈眉善目、淡于名利的出家人,语言却照出了他们的共同点——势利。
③当然,人之有善恶雅俗之分,正如李子有大小甜涩之分一样,在所难免,只要“言为心声”倒也能让人接受。
若用语言装饰门面、掩盖本质,则是可笑可叹可憎了。
刘阿斗所谓“此间乐,不思蜀”,虽然“数典忘祖”,倒也憨态可掬,而后来鹦鹉学舌般地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则让司马氏笑掉大牙了。
④更有甚者,有时“粗”的语言能照出人的真诚率直,如鲁达、焦大。
“雅”的语言则能照出人的虚伪贪婪,如蔡京、贾珍之辈。
老一辈革命家中,彭德怀的骂娘不也比阴谋家的口号动听多了?⑤近来报上“自我解剖”类的文章颇多,其主题多是对功名利禄嗤之以鼻,虽然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作品,得了若干次全国性的大奖,但仍然“根不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每每读到占有相当篇幅的这一娄内容的文字,我便有一种吃鱼吃到一半才发现另一半还没有熟的感觉。
这些文字照出来的形象,总令人觉得别扭。
⑥思前想后,语言真是一面“照妖镜”。
不管你是昧着良心说,还是曲着笔调写,你的灵魂总被它照得一清二楚。
5.下面是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读“自我解剖”类的文章,读完才发现其语言不真诚。
B.读“自我解剖”类的文章,未读完就会发现其语言不真诚。
C.读“数十万字的作品”,读完才发现其语言不真诚。
D.读“数十万字的作品”,未读完就会发现其语言不真诚。
【答案】51.B【解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意的把握。
要理解好“每每读到占有相当篇幅的这一娄内容的文字,我便有一种吃鱼吃到一半才发现另一半还没有熟的感觉”一句,必须结合上下文的内容。
如首先要理解好上文“近来报上‘自我解剖’类的文章颇多”,下文“这些文字照出来的形象,总令人觉得别扭”两句,再结合对“吃鱼吃到一半才发现另一半还没有熟的感觉”一句的分析,即得出读“自我解剖”类的文章,未读完就会发现其语言不真诚的观点。
所以选B。
【二、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韩青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
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
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
”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
”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
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
”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
”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
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
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
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
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
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
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
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
”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
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
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
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
”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
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14.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14. (1)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
(2)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
(3)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4)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首先,“坚定是生命的黄金”中把坚定比作黄金,意在强调坚定的重要性。
然后结合文章中表现其重要性的句子分析即可。
如“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三、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宇关。
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