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营养不良性水肿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https://img.taocdn.com/s3/m/d81bf623cc1755270622080f.png)
小腿浮肿是什么病导致小腿浮肿的病因有很多的,一般是有以下的几种,下面我会在以下的文章中提到的,首先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一定要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病理性的因素的话就听从医生的治疗意见进行治疗,保证自己的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当然了要保证一个好的心情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水肿从分类上讲有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因此建议从5个方面考虑。
一是排除有无慢性肾炎,相关的检查可以做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二是排除心脏方面的原因,综合考虑是否爬楼觉得吃力,做心电图、心脏B超等检查。
三是排除肝脏的问题,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肿,可抽血查肝功能。
四是排除内分泌的问题,如甲减,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T3、T4,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如果这四种情况都已排除,临床上则将之称为女性特发性水肿。
此病多偏爱女性,发病女性多处于育龄期,年龄在20~50岁之间。
水肿往往呈周期性,待水肿发展至一定程度后,机体可将较多的水盐排出体外,经休息、平卧后水肿可减轻。
患者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一个立———卧位水肿试验:晨起醒来后排空大小便,称体重并做下记录,饭后3个小时再称一次体重,连续三天,如果两次的体重差大于1公斤,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出特发性水肿诊断前,应谨慎排除其他器质性水肿发生的可能,避免误诊。
1、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不足也会引起全身性的身体浮肿,当然也包括了腿部。
形成此种症状的原因和前述肾脏及肝脏发生病变时的情形一样,都是为了平衡蛋白质在血管及组织内的含量,使得液体自血管中流出,进入组织内而引起肿胀。
这是原因之一。
2、心脏病,高血压,病毒感染或是心瓣膜病变等等疾病使心肌变得衰弱无力,这时心脏无法将血液顺利送入肺部,血液便开始倒流入静脉当中,然后就会汇流入位于心脏下面的器官??肝脏,使得肝脏充血而肿胀起来。
如果情形未见改善,最后血液甚至会回流腿部的静脉里而形成腿部肿胀。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4fab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f.png)
关于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的描述水肿型儿童蛋白质能量缺乏,说得简单点,就是孩子的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结果导致身体里的一些水分积攒在不该积的地方,形成水肿。
这种情况,通常会让孩子看起来又瘦又肿,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胖头陀”,走路晃晃悠悠的,感觉哪里都软软的,好像一捏就会出水一样。
听着是不是有点吓人?但这其实就是营养不良的一个表现,尤其是当孩子的饮食营养不均衡时,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想想看,孩子身体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可如果这两样东西都缺了,怎么办?咱们得先明白,蛋白质对孩子来说可是“黄金”级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不像糖分那样容易消耗掉,它可是孩子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建设者”,就像是咱们盖房子需要砖块一样,蛋白质是细胞、肌肉、器官这些“大楼”的基础材料。
可是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忙、生活节奏快,往往忽视了孩子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
你看,现在很多家庭的饭桌上,鱼肉鸡蛋都成了“奢侈品”,主食米饭面条倒是吃得多,但这个蛋白质嘛,往往就成了“缺席”。
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像是水肿、体重增长缓慢、精神萎靡等等,都是缺少蛋白质的“信号灯”。
不过,问题来了,水肿怎么就找上门了呢?正常情况下,咱们的身体会有一定的水分储存,用来维持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运作。
但是,一旦蛋白质缺乏,尤其是那种水肿型营养不良,就会发生不正常的水肿。
这是因为,蛋白质是帮助身体保持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角色。
没有了足够的蛋白质,身体的水分就无法正常调配,结果一部分水分就开始在身体里“乱跑”,而且往往积存在肚子、腿部、脸部等地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气球,胖乎乎的,弄得孩子整个人看起来既无精打采又闷闷不乐。
不得不说,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都是一种很大的打击。
这种情况最常发生在那些生活条件比较差,或者饮食不规律的孩子身上。
大多数都是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父母为了省钱,常常把高蛋白食物省了,结果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https://img.taocdn.com/s3/m/27ff5030e2bd960590c67735.png)
6其他因素
酗酒和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消胆胺、新霉素、秋水仙碱等 均可导致VA缺乏
临床表现
眼部症状
1眼干燥症—毕脱氏斑 2夜盲症 3角膜软化
皮肤症状
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出现蟾皮症 皮肤毛囊角化出现毛囊丘疹
毕脱氏斑
眼干燥症
毛囊丘疹
骨骼系统
缺乏VA儿童表现为骨骼停止生长、发育迟缓。 齿龈增生角化,牙齿生长缓慢容易发生龋齿。
早期诊断VA缺乏的依据. 测定结果排除受眼部疾病、血糖低和睡眠不足与VA无关的因素影响。
生理盲点 判断VA缺乏的较灵敏的指标。正常人生理盲点1.8cm² ,VA不足盲点扩大。
眼结膜印记细胞学法
对发现早期角膜组织异常有帮助。 VA缺乏期间眼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变大且角化。
尿液上皮细胞检查 计数上皮细胞超过3个/mm³ ,排除尿路感染后可确认VA缺乏。
贫血种类(细胞学分类) 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贫血:
生成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
缺铁性贫血病因 1 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 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部大部分切除后、肠道功能
维生素D缺乏
缺乏原因
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中的钙吸收、骨质生成。
阳光照射不足 VD和钙磷摄入不足
维生素及钙磷肠道吸收障碍
依赖肠道的脂质吸收能力,代谢过程需要肝肠循环,所以肝 病和肠道病引起缺乏。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a4d5f580216fc710afd34.png)
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学前营养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答:(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2)营养素:指保证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营养学:指研究人体营养规律以及改善措施的科学。
(6)儿童营养学:研究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规律,探讨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提出相应的喂养要求、食物选择方法和平衡膳食,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2、改善我国学前儿童营养应采取哪些措施?答:(1)重视孕期妇女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2)全社会都要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3)科学、合理添加辅食,维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速率;(4)防治婴幼儿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制订有效改善措施成为当务之急;(5)进一步研究评估婴幼儿喂养状况的新指标;(6)注重幼儿园和散居学前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7)制订中国婴幼儿和学前儿童喂养指导建议。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
(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2、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答:(1)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差。
(2)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液中葡萄糖(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
(3)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
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https://img.taocdn.com/s3/m/49b25f020740be1e650e9ab6.png)
有极强的再生能力,恢复期可形成淋巴管之间或淋巴管与静脉间的吻合,淋巴引流得以恢复,因此,水肿也就自行消退。
(4)辐射:继发于辐射的淋巴性水肿,常于放射治疗后数月出现。
动物实验证明,给腹股沟部辐射3~6个月,就可引起继发性淋巴性水肿。
3 治疗原则重度肢体淋巴性水肿病人,首先应抬高肢体位置,促使淋巴回流,从而减轻水肿。
例如应用特殊设计的挂带,把水肿的小腿放在挂带上,使足部与床的平面形成45°角,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同时投用利尿剂,能加速水肿消退。
一旦水肿明显消退,就可以训练病人使用弹力支座。
也可以使用弹力长袜。
长袜由膝盖到足部,紧贴肢体,但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并应有间断休息。
例如,中午让病人休息,可除去长袜1小时。
此外,用固定绷带或保护性橡皮绷带,也能妥善控制水肿。
间断使用利尿剂,限制食盐摄入(低盐饮食),低能量饮食等,对于治疗淋巴性水肿都是有益的措施。
对于继发于感染的淋巴性水肿,必须控制感染。
乳腺癌根治术后手臂淋巴性水肿,可用物理疗法。
上述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外科治疗。
作者单位:13003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贺玉泉);洮南县医院内科(王淑丽)营养不良性水肿尚冬梅 汲清湘 营养不良是各种营养素缺乏的综合征,它散见于各种疾病中,可有不同的表现。
营养不良不是消瘦的同义词,诸如单纯的蛋白质缺乏,患者可出现浮肿,不一定有明显消瘦。
反之,体形瘦削,亦不一定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因此要根据具体病情,做必要的分析、判断。
1 病因引起蛋白质缺乏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食物供应不足、质量不良所引起;另一类则为疾病所诱发。
很多疾病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常见者有下列几组。
(1)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有食欲不振,妨碍食物的摄取,上消化道梗阻、胃大部切除、各种肠炎、慢性胰腺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均可因营养素不能自肠道很好吸收,产生显著消瘦。
如手术切除小肠过长,也常引起显著的营养不良。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0822a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8.png)
水肿病人的护治原则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通常是由于体内液体潴留导致的。
水肿的病因复杂,可能是由于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淋巴系统疾病、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水肿病人的护治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程和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评估病情评估病情是治疗水肿病人的首要任务。
评估应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确定病因、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二、治疗原则治疗水肿病人的原则是去除病因、消除水肿、改善症状、防止并发症、预防复发。
具体措施如下:1. 去除病因去除病因是治疗水肿的关键。
如果水肿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肝病、淋巴系统疾病等。
2. 限制水钠摄入限制水钠摄入是治疗水肿的重要措施。
水肿病人应避免食用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尽量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
每天的水摄入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下。
3.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水肿的主要药物之一。
利尿剂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缓解水肿。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4.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和肺部的功能,有助于消除水肿。
但需要注意的是,水肿病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
5. 应用压力治疗应用压力治疗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
压力治疗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减少组织间液体潴留,从而缓解水肿。
常用的压力治疗器具包括弹力袜、弹力绷带等。
6.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治疗水肿的另一种选择。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气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作用,缓解水肿症状,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熟地、黄芪等。
三、护理措施除了药物治疗外,适当的护理措施也可以帮助水肿病人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具体措施如下:1. 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水肿病人应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9d0f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c.png)
水肿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由于血管内外液体转移失去平衡或钠水过多潴留所致组织间隙液增多称为水肿(edema)。
根据发生水肿的部位、性质和渗出液的性状可分为:①全身性水肿与局限性水肿。
前者指体内各部分(主要是皮下组织)的血管外组织间隙均有体液的积聚;后者指体液仅积聚于局部组织间隙中。
②炎症与非炎症水肿。
前者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后者不具备上述特征。
③凹陷性与非凹陷性水肿。
前者以水分为主,后者含黏性蛋白或淋巴液较多。
【诊断提示】1.全身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为充血性右心衰竭的主要症状之一,亦可见于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
水肿首先发生在身体下垂部位,非卧床患者于午后出现下肢水肿(踝部较明显),卧床患者则首先出现于骶部。
有相应病史和体征。
(2)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病综合征及其他肾脏疾病晚期。
水肿发生较快,早期常于晨起时发现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延及全身。
患者有相应病史和体征。
(3)肝源性水肿:见于肝硬化、肝癌等。
先出现下肢水肿,继而出现腹水或全身水肿。
(4)营养不良性水肿: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营养摄入不足,伴有消瘦、贫血、乏力等。
(5)内分泌性水肿:①黏液性水肿,为甲状腺功能降低所致。
有非凹陷性的颜面及下肢水肿。
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可见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伴有向心性肥胖、毛发增多、面色红润、肌肉软弱、骨质疏松、糖耐量减低等。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下肢及面部轻度水肿伴有高血压、低血钾、高血钠、血浆容量增加、多尿等。
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于月经期或经前出现眼睑、踝部与手部轻度水肿,伴有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状,月经来潮后水肿及其他症状逐渐消失。
⑤药物所致水肿,常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睾丸酮)、雌激素等药物,停药后水肿迅速消失。
⑥妊娠中毒症,多见于初产妇,产生于妊娠24周后,伴有高血压、蛋白尿和眼底改变等。
2.局限性水肿多见于下列情况:①局部炎症,如丹毒、蜂窝织炎;②淋巴管梗阻,如慢性淋巴结炎、丝虫病;③变态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皮炎;④静脉梗阻,如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结肿大、动脉瘤压迫静脉或淋巴管、妊娠后期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4a1071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1.png)
中医科水肿护理常规水肿就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多由外感风邪,感受水湿,皮肤疮毒,饮食劳倦内伤所致。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胧、三焦。
临床辨证分阳水证、阴水证两类:风水相搏、水湿浸渍、湿热内蕴属阳水证;脾虚湿困、阳虚水泛属阴水证、现代医学中得肾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得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
三、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较重者,适当抬高患肢,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
四、重症患者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得患者,做好预防褥疮护理、五、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量多于前一日总出量500m1为宜,若有高热、呕吐、泄泻者则适当增加入量。
六、谁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定期测量体重,如有腹水时测量腹围,做好记录。
七、水肿部位不宜针刺,皮肤瘙痒时勿重抓,以免流水不止,导致感染。
八、出现尿血时,遵医嘱做尿红细胞形态学分析(尿MDI)与细菌培养。
九、加强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忧虑、悲观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得信心、十、观察水肿得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体温、血压、舌象、脉象得变化、如观察到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协作处理:1、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或尿闭。
2、表情淡漠、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
3、气短促、吐白色泡沫、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烦躁心悸等水气凌心之危候。
十一、临证(症)施护:1、风水相搏、及水湿浸渍及阳虚水泛者,若水肿剧,适当限制水量。
汗多时及时擦干。
2、湿热内蕴者,皮肤有疮疖溃疡时,按外科换药护理。
3、水气凌心: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给氧气吸人。
4、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按揉内关穴。
十二、水肿严重者,应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头;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https://img.taocdn.com/s3/m/fd9175f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d.png)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二级P77〜110)(一)碘营养缺乏状况评价熟悉人体碘缺乏常见的症状了解碘营养状况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掌握国家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1、碘缺乏的原因(1)人类生活环境中碘缺乏是造成碘缺乏病流行的根本原因(2)碘缺乏的其他原因碘在肠道的吸收率一般是比较高的,膳食钙、镁、氟过量及某些药物如黄胺类药物的碘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另外机体缺乏硒、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时碘的吸收率也会降低,但从碘缺乏病的总体流行而言,这些因素起的作用不如生活环境中缺碘。
2、碘的排泄途径经肾脏由尿排出是碘的主要排泄途径,每天摄入的碘大约85%随尿液排出,尿碘水平反映前一日碘的摄入水平,摄碘量越多,尿碘排出量也越多。
在人体碘平衡的情况下,尿碘排泄量近似于碘摄入量。
因此,尿碘是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碘缺乏危害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儿童尿碘水平被WHO采用作为碘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制定用于评价群体碘营养状况的尿碘中位数标准表。
基于学龄儿童尿碘浓度中位数的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成人碘推荐摄入量(RNI)每天为150u g;可耐受最咼摄入量(UL)为每天1000ug;孕妇、乳母尿碘低于150u g/L也提示该人群碘营养不良。
推荐摄入量:儿童90〜120u g/d,孕妇200u g/d。
3、碘缺乏病的流行现状碘缺乏地区人群智商数比正常人群低10〜15个百分点成人期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缺碘导致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等5、碘缺乏病的预防碘缺乏病应以预防为主,其主要措施为推行碘化食盐以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
在饮食中注重含碘较高的食物的摄入,如海带、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案例分析】小青,女18岁,从小在山区(碘缺乏地区)长大,准备进城参加工作,工作体检前她对自己碘状况有担心,就首先找到公共营养师,请求检查相关症状,判断她是否有碘缺乏问题。
1、工作准备(1)在进行判断前,需要掌握碘缺乏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9560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6.png)
常见营养不良的症状及预防措施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或者无法被有效吸收利用而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
营养不良会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发许多疾病和症状。
了解并及时预防这些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贫血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造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其常见症状包括乏力、头晕、气促、心悸、易怒等。
为了预防贫血,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豆类和黑木耳等;同时,还需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以提高铁吸收率。
二、佝偻病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一种骨骼发育异常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腿部弯曲、骨折风险增加、身高不增长等。
为了预防佝偻病,应当每天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补充维生素D的药物;此外,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海带和蛋黄等。
三、坏血病坏血病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一种纤维组织不稳定的出血性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皮下出血等。
为了预防坏血病,应该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暴露在过强阳光下,并合理利用保护性措施,以防止维生素C 被氧化或者损失。
四、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者盲目节食的人群。
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出冷汗、心悸等。
为了预防低血糖,在日常饮食中应当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同时摄入足够的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婴幼儿来说,需要注意定时喂养,并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饮食。
五、眼睛健康问题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多种眼睛健康问题,如夜盲症和干眼症。
为了预防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要确保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A。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包括胡萝卜、番茄、红椒以及动物肝脏等。
六、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为钙和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骨组织变脆弱和易骨折的疾病。
水肿患者护理措施
![水肿患者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b61b9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6.png)
水肿患者护理措施引言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身体组织由于体液潴留而引起的异常肿胀。
水肿可以有多种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肾脏问题、肝脏疾病、甲状腺问题等。
对于水肿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原因,以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水肿的定义和分类水肿是指身体组织由于局部或全身液体潴留导致的异常肿胀。
根据水肿的发生部位和原因,可以将其分为局部水肿和全身性水肿。
局部水肿是指水肿仅限于某一特定部位,常见于受伤区域或局部炎症引起的肿胀。
局部水肿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局部冷敷、提高患肢放置高度、按摩和适当的运动等。
全身性水肿是指水肿发生在全身多个部位,常见于心脏疾病、肾脏问题等疾病引起的水潴留。
下面将重点介绍全身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
全身性水肿患者的护理措施1. 监测患者体征水肿患者的体征监测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重,以便及时发现体液潴留的情况。
2. 限制液体摄入对于水肿患者,需要限制其液体摄入量,以减少体液潴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护士应制定合理的液体摄入计划,并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情况。
在制定液体摄入计划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3. 促进尿液排出尿液是排出体内多余液体的重要途径,促进尿液排出对于水肿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
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尿液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产量。
•按时给予利尿药物,以促进尿液排出。
•定期监测患者的尿量,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需要注意的是,饮水过多或利尿药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4. 提高患肢放置高度对于水肿患者,提高患肢放置高度可以有助于减轻水肿。
护士可以要求患者将患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
这样可以帮助静脉回流,减少液体潴留。
5. 应用压缩装置压缩装置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水肿的方法,通过对患者的受水肿影响的部位进行适当的压缩,可以帮助减轻水肿和促进液体排出。
低蛋白血症护理常规
![低蛋白血症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ed2497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4.png)
低蛋白血症护理常规低蛋白血症又称为蛋白营养不良,或者也可以叫做水肿性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
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
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7~7.8g%。
假设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g%,可证断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浮肿,严重时可出现胸水及腹水。
还可有性功能减退、闭经、骨质疏松、机体抵抗力差等。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者可有出血倾向。
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
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
食欲差。
疲乏、无力,体力下降,反响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
多有轻、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治疗原那么】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缺乏、丧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
假设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给〔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病情严重者,可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低蛋白血症的病因。
2、评估血浆总蛋白量、水肿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伴有严重水肿,需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
2、饮食护理:假设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给〔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3、病情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输入血浆或白蛋白。
4、及时评估病情变化,防止感染、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混乱等并发症。
5、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防止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
![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e2b1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b.png)
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标题:水肿护理问题及措施简介: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主要特征是体液在组织间隙的异常潴留,导致身体局部或全身性的肿胀。
水肿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脏疾病、肾脏问题、营养不良、淋巴系统问题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肿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水肿的护理问题:1. 疼痛和不适感:水肿造成的肿胀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2. 皮肤问题:水肿区域的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甚至可能出现红斑、溃疡等皮肤问题。
3. 功能受限:若水肿发生在关节附近,可能会限制患者的运动能力,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4. 心理压力:水肿可能引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惑和沮丧。
二、水肿的护理措施:1. 药物治疗:根据水肿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利尿剂、抗炎药等。
2. 应用冷敷:局部水肿可以通过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3. 提升患肢:对于四肢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垫高枕头、穿戴弹力绷带等方式来提升患肢,促进体液排出。
4. 运动和按摩:适当的运动和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和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5. 控制饮食:减少盐分的摄入,限制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水肿。
6. 心理支持:向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三、对水肿的观点和理解:水肿是身体内部的一个信号,提示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水肿,探索深层次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和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水肿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护理干预,以有效控制和治疗水肿,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
总结: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综合评估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水肿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药物治疗、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支持都是水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预防和治疗水肿
![如何预防和治疗水肿](https://img.taocdn.com/s3/m/f0ed032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8.png)
如何预防和治疗水肿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症状,它背后隐藏着很多不同的原因,包括心脏疾病,肝病,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不及时诊治,水肿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引起严重后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和治疗水肿。
预防水肿1.饮食健康饮食是人体水分代谢的重要环节,因此饮食健康对于预防水肿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以获取足够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还应该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和饮酒的频率,并且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以防止身体因脱水而产生水肿。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会导致身体循环不良,水分无法很好地流动并停留在肢体中,进而引起水肿。
因此,如果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应该适当改变姿势并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动的状态,促进身体循环。
3.适量锻炼适量锻炼有助于改善身体循环,促进心血管功能,并减少水肿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锻炼过程中应该适当休息,以防止因体力透支而引起水肿。
4.减轻压力情绪和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水肿,并增加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减轻压力,并配合适当的休息,以体验更加健康的生活。
治疗水肿如果已经出现了水肿症状,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 睡姿调整正确的睡姿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循环,减轻身体压力,促进水分的代谢,从而有助于治疗水肿。
在睡前,可以通过将枕头稍微抬高一些或使用一些特殊的睡床方法来调整睡姿。
2. 热敷和按摩热敷和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和血管,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减轻水肿症状。
你可以使用一些热敷包和按摩器来达到这个目的。
3.例如胶原蛋白水 ,胶原蛋白水在国外较为流行,其通过为人体补充胶原蛋白以提升身体免疫能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并且有助于促进水分的代谢与排出,从而有治疗水肿的作用。
4. 功效果显药品专业医生开具的药品,轻度水肿可以吃一些利尿药,但是还是要注意避免药物滥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轻度水肿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案:观察水肿的情况,如果是轻度水肿,健康人士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如饮食、锻炼等)。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b264771955270722192ef775.png)
临五一班李中雷2012023101水肿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水肿的概念: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水肿发生于体腔内,一般称之为积水(hydrops)。
水肿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局部性水肿和全身性水肿、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大方面: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②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
水肿对机体的影响:水肿对机体的影响的影响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
水肿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包括引起细胞营养障碍和器官组织损伤。
①细胞营养障碍:水肿液大量积聚会使组织间隙扩大,导致细胞与毛细血管的距离延长,增加了营养物质向细胞弥散的距离,进而引起其本身的代谢及技能障碍,如消化道粘膜的水肿可以影响消化和吸收过程,肺水肿可以影响气体交换。
慢性水肿促进水肿区纤维化,对血管也有压迫作用,可引起水肿区细胞营养不良,以致皮肤容易发生溃疡,伤口难以修复。
发生水肿的组织对感染的抵抗力及再生能力均减弱,因此容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水肿,肺水肿是常伴发感染,而且发生创伤或溃疡后也不易愈合。
②组织器官损伤:水肿对器官组织机能活动的影响,视水肿发展速度及程度而定。
急速发展的重度水肿,因来有及适应或代偿,故比绶慢发展的水肿引起更加严重的机能障碍。
水肿液的蓄积能压迫组织,尤其在组织致密或难以扩张的部位,一旦发生水肿时,组织更易受压,如脑水肿,由于脑组织受压,引起头疼,恶心,呕吐,甚至昏迷死亡。
心包积液和胸腹腔积液时,由于压迫相应器官,引起循环,呼吸和消化机能障碍,肠黏膜水肿会引起消化吸收障碍和腹泻。
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器官组织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例如严重肢体水肿对整个生命活动无大妨碍;但咽部尤其声门的水肿,则可引起气道阻塞甚至窒息致死。
水肿对机体也并存在有利影响。
1.水肿是循环系统的重要“安全阀”在血容量明显增加时,水肿的出现可避免意外危害。
因为当血容量迅速增长时,大量液体及时转移到组织间隙中,可防止循环系统压力急剧上升,从而减免引起血管破裂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危险。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ec1a41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c.png)
水肿中医护理常规水肿是由于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病位在肾、肺、脾,与膀胱、三焦有关。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临床表现以面部、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针对阳水证,病室宜干燥、清洁。
热重者应偏凉爽,湿重或兼表证者宜较温热。
宜给滑利渗湿的食品,以助清热利湿。
对于阴水证,患者需要保暖,病室宜向阳,多加衣被。
对于浮肿尿少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对于呕吐、发热者,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对于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对于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
重症患者应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预防压疮的发生。
重症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垫高枕;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阴囊水肿者,用提睾带托起。
在饮食护理方面,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肥腻之品。
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阴水证者,饮食宜富有营养。
脾虚湿困者,可给予健脾利湿之品。
腹胀者应少食产气食物。
在给药护理方面,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___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若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在并发症护理方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呼吸、血压、水肿、食欲、二便、皮肤瘙痒等情况。
若发现患者尿量减少、乏力、口中氨味、尿素氮偏高等肾衰先兆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新鲜,减少探视人员,避免交叉感染。
准确留取血、尿标本送检,及时发现肾功能变化。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在健康指导方面,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水肿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水肿的病因治疗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fd1b53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8.png)
水肿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水肿是指血管外组织间隙中体液积聚过多,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明显凹陷。
中医称之为"水气",中医定义为体内水运行障碍、水湿停留、皮肤溢出、头部、面部、四肢甚至全身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称为水肿。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累的体液来自血浆,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
习惯上,体内积累过多的体液称为水(hydrops)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表现,与肺、脾、肾、三焦脏器密切相关。
由于感觉外邪、饮食障碍或过度劳累,肺失调、脾健康、肾失开合、膀胱气化障碍,导致体内水滞留、皮肤泛滥,头、眼睑、四肢、腹部背部,甚至全身水肿为临床特征。
根据症状分为阳水、阴水,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1.外感水湿:长期生活在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时间过长,水湿内侵,抑制脾阳,脾胃失去升清降浊的能量,水无所制,发生水肿。
2.饮食不当:吃太多脂肪、甜食、辛辣食物,长时间湿热阻塞,损害脾胃;或由于生活饥荒、营养不足、脾气、脾运输不健康、脾转移、水湿、饮食疲劳、损伤脾胃、运输、湿停止、溢出皮肤水肿。
3.风邪袭表:风是六淫之首,每夹寒夹热,风寒或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失调,风水相搏,则水道不通,水溢于皮肤发肿。
4.疮毒内犯:皮肤患痈疮毒,内功火热,肺脾损伤,津液气化异常,发生水肿。
5.禀赋不足,长期疾病疲劳:先天性禀赋薄弱,肾气不足,膀胱开关不利,气化异常,皮肤水肿。
或者因为过度疲劳,过度的房间疲劳,内伤肾元。
长期疾病产后,脾肾损伤,水湿输布异常,溢出皮肤,发生水肿。
1.凹陷性水肿当皮下组织间隙中体液积聚过多时,皮肤苍白、肿胀、皱纹变浅、局部温度低、弹性差。
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如内踝、胫骨前部或前额、颧骨部位)。
如果有凹陷,则称为凹陷水肿或显性水肿。
手指松开后,这种凹陷必须在几秒钟内达到1分钟才能平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慎防营养不良性水肿
*导读:案例:阿珍的宝宝才7个月,刚开始添加辅食,可
是一个月不到,宝宝的体重却“突飞猛进”,比同龄宝宝重了很多。
阿珍觉得这种“长势”似乎不太正常了,于是抱起宝宝前往儿童医院就诊。
……
案例:阿珍的宝宝才7个月,刚开始添加辅食,可是一个月不到,宝宝的体重却“突飞猛进”,比同龄宝宝重了很多。
阿珍觉得这
种“长势”似乎不太正常了,于是抱起宝宝前往儿童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宝宝患的是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何为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在早期往往已被忽视,婴儿时期的轻度水肿,往往因皮肤弹力很好不易识别,须注意体重的突然增加,在一天增长数百克,是水肿的可靠标志。
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病因
本病常发生于工业不发达的地区如非洲地区,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种营养不良,多见于6个月(断奶后)至5岁小儿。
本病在我国较为少见鶒近期调查表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热能和蛋白质的
摄入量尚显不足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病因如下——
1.喂养不当
膳食中供给的蛋白质总量和优质蛋白长期不能满足需要健康搜
索,而能量供给尚能维持最低水平健康搜索,多见于婴儿母乳量长期不足又未添加乳类制品,或仓促断奶
2.蛋白质吸收障碍
长期腹泻、慢性疾病肠结核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等。
或由于影响了食欲;或妨碍蛋白质的吸收;或蛋白质不能利用等
均可导致发生水肿。
3.蛋白质的消耗过多
脓胸、肺脓肿腹水、大量失血、外科伤口引流及严重灼伤,使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
并发寄生虫病如钩虫病、疟疾等,还有肠炎及全身感染如麻疹、结核病等使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都可致营养不良性水肿。
4.蛋白质合成障碍
肝脏能合成各种血浆蛋白,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原亦能合成部分球蛋白。
患者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肝内脂肪积聚,虽然蛋白质的供给和吸收正常但合成血浆蛋白的功能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可低于10g/L,因而发生水肿及腹水等症状。
如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
在注意观察了解病儿病情及以往饮食情况的基础上,分清病儿具体对待。
严重患儿,应卧床休息,以此减少热能及蛋白质的消耗。
减少下肢积存的水分,水肿消失、并发症痊愈后,即鼓励活动,安排规律的生活。
饮食应注意及时补充蛋白质。
对未合并胃肠道疾病,应迅速增加
蛋白质的摄入量,于数日内可达每日每公斤体重2~4克。
在摄入大量蛋白质后2~3日,以至2~3周内,患儿尿量增加,体重减轻,水肿消失。
在这一过程中,注意限食盐。
待水肿消失,应及时恢复盐的入量,以免食欲减退。
但应注意不能摄入过多的蛋白质。
发烧脱水时,尤为重要的是矿物质的补充,应注意低钠,足量的钾,镁及适量的铁;补充多种维生素,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C;饮食应从少量开始,随生理机能的适应和恢复而逐渐增加,并应少量多餐;根据小儿的年龄、病情采用流质,半流质或软食等。
饮食最好经口供给,必要时可采用胃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