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1赣美版

合集下载

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和文化2.让学生能够掌握年画的制作方法及其特点3.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年画的特点和制作要领2.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年画教学难点1.让学生掌握年画中的人物和细节描绘的技巧2.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材料1.讲义一份2.彩笔、颜料等3.半成品年画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以介绍中国农历新年的习俗为切入点开展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年画的特点介绍1.讲解年画的发源和传统设计元素。

2.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年画作品,向学生介绍年画的作品类型和风格。

3.让学生通过观察年画,感知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3. 年画制作方法1.让学生了解年画制作所需材料和工具。

2.让学生熟悉基本画笔的用法和技巧。

3.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自己的年画独特的元素。

4.演示年画制作过程,以便学生学习。

4. 学生上手制作年画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开始自己的年画制作。

2.老师指导学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制作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3.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体会和心得。

5. 作品展示和总结1.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年画作品。

2.对学生的年画作品做出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创作。

3.最后,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1.继续制作自己的年画,并把作品带回家,珍藏和展示。

2.阅读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加深自己对中国文化理解和认识。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会了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音乐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

音乐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

音乐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欢欢喜喜过新年》这首歌曲的基本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

3.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把握。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歌词和旋律。

2.钢琴。

3.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过新年时的感受和习俗。

2.引导学生分享过新年的快乐时光,激发他们对新年的喜爱。

(二)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欢欢喜喜过新年》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哼唱,熟悉歌曲。

(三)歌曲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2.对歌曲中的重点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欢欢喜喜过新年》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2.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歌曲。

(二)歌曲表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独唱、表演唱等。

2.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进行评价。

(三)音乐活动1.教师设计音乐游戏,如“音乐接龙”、“猜歌名”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

2.学生参与游戏,感受音乐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播放《欢欢喜喜过新年》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2.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歌曲。

(二)音乐创作1.教师引导学生创作新年歌曲,可以是歌词、旋律或者歌曲组合。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2.家长监督孩子练习歌曲,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培养了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

赣美版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赣美版江西美术出版社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传神与魅力——欣赏空间的魅力生活中的标志——设计与生活可爱的吉祥物画当年传统纹样欢欢喜喜过新年(主题策划)创新与发展欣赏《传神与魅力——欣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内容。

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兽为题材的中国画,采取积极措施,给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初步了解中国画的概况,认识中国画的材质(文房四宝)形式和内容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能对作品作简单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2、认真听教师简要介绍中国画知识(看课本第2 页)二、欣赏传统中国画它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代的人们传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

下面请你们简单的把这一章节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题材——人物、山水、花鸟兽技法——写意、工笔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通用15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通用15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通用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2、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

提问:猜猜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春节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二、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兴高采烈的迎接春节?他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他们说了什么祝福的话?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词。

1、教师做动作幼儿说出动词。

2、变化游戏方式,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说动词。

四、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1、利用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延伸与建议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儿歌: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教学反思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过新年"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新年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知道新年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新年习俗介绍介绍新年的由来、传统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

2.2 手工制作指导学生制作新年装饰品,如灯笼、剪纸、窗花等。

2.3 歌曲学唱学唱新年歌曲,如《恭喜恭喜》、《新年好》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新年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学会制作新年装饰品。

3.2 教学难点动手制作新年装饰品,歌词记忆与演唱。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

4.2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新年的由来和习俗。

5.2 讲解讲解新年的由来、传统习俗和手工制作方法。

5.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4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新年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新年的重要性和习俗。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通过课堂展示、作品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新年来由、习俗和手工制作的掌握程度。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教材,如《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材。

7.2 教辅材料准备相关的新年图片、视频、实物等教辅材料。

7.3 工具和材料准备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家庭作业布置学生制作新年装饰品,与家人一起布置家居,感受新年氛围。

8.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深入了解新年习俗。

8.3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迎接新年。

第九章:教学反思9.1 教学效果课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迎新年》教案1 浙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迎新年》教案1 浙美版
作业:
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一条拉花、一至两幅不同形式的窗花。
设计步骤:
1.设计形式。折叠方式,
2 .选择内容。具象、抽象都可以,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
3 .画出内容。只需画形象的一半即可。注意左右不能到边上。
4 .粘贴。将设计的作品展开,粘贴。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辅导。
教师:学生设计中的闪光点及时向全班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创作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
个人或两人合作,既可以发展个性的空间,也可以发挥合作性学习的能力。
6、讲评作业
以小组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以激励评价为主
7、总结延伸
1、保存本节课的成果,在元旦的联欢会时使用。
2、想想联欢会还需要的物品,下节课带齐学习完善。
3、搜集相关新年的内容,加深对新年习俗的了解。
总结延伸,前后呼应,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空间。
2、知识学习
提问:元旦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学生答。
教师归纳:“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1912年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市一等奖】优质课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市一等奖】优质课

年年有余
文武加官
年画的制作
刻板
天津 桃花坞
江苏 杨家埠
山东 杨柳青

大红灯笼高高挂
宫灯
纱灯
走马灯
花灯
几何形灯
雕塑
雕 刻
刺绣
绘画
书 法
金鸡报春 连年有余
鱼跃龙门
龙腾盛世
贴窗花
单色剪纸
套色剪纸
拉花
同学们发挥各自的特长, 写副春联、剪张窗花、做 个花灯或制作一些与年节 相关的吉祥物品吉祥
写对联
舞龙狮
贴年画
挂灯笼
剪窗花
年夜饭
写 春 联
桃符
春联
佳新 节年 号纳 长余 春庆
孟昶
年画是 我国一种古 老的民间艺 术,宋代开 始,人们为 了祈福,在 门上描摹出 勇猛的战神 以求平安, 后来年画逐 渐演变成更 加贴近百姓 生活的画面。 表达人们的 思想和向往 美好生活的 愿望。
欢欢喜喜过新年
学科: 初中美术 执教者:刘星彤 南昌三中青云谱校区
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 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老百姓可遭了殃。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 了一个村庄,恰逢两个牧童在比赛斗鞭子,年 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闻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仰头望到一家门口晒着 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掉头就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大门里 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 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怕响、 怕红、怕亮的弱点,便想到了许多抵御它的方 法,于是逐渐深化成现在过年的风俗。
新年快到了……
5
4
3
2
1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江西版美术七年级欢欢喜喜过新年课件

江西版美术七年级欢欢喜喜过新年课件

新春佳节时, 许多地区的人们 喜欢在窗户上贴 上各种剪纸一一 一窗花。窗花不 仅烘托了喜庆的 节日气氛,而且 也为人们带来了 美的享受,集装 饰性、欣赏性和 实用性于一体。
冰 雕 迎 新 年
少 数 民 族 春 节 习 俗
各地风俗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

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
德国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 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 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 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 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大家是怎么过新年的?在我 国还有哪些过年的习俗?
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 之意,“子”为“子 时”,交与“饺”谐音, 有“喜庆团圆”和“吉 祥如意”的意思。
守岁,吃年夜饭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
年俗活动之一 。除夕
之夜,各相与赠送,
称为“馈岁”;酒食
除夕之夜,全家团 聚在一起,吃过年 夜饭,其中必须要 有鱼这道菜,象征 年年有余。
欢欢喜喜过新年
春节,这个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大节,是 从古代除夕、元旦或新年演变而来的。汉武帝 时实行《太初历》,以夏朝的正月为岁首,所 以也叫“夏历”,一直沿用至今。1911年辛亥 革命后采用公立1月1日为新年,传统的新年则 改称为农历新年和旧历年,二者并行。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正式规定: 公立1月1日为新年,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放鞭炮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 贴、对联、对子、 桃符等。每逢春节, 家家户户都要选一 幅大红春联贴于门 上为节日增加喜庆 气氛。春节贴“福”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新年的来历和习俗2. 制作新年装饰品3. 新年歌曲学唱4. 新年游戏活动5. 新年祝福语的学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年的来历和习俗,学会制作新年装饰品,学唱新年歌曲,参与新年游戏活动。

2. 教学难点:新年装饰品的制作方法和新年歌曲的学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新年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制作装饰品的材料,如彩纸,彩球,彩带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新年歌曲和背景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新年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新年的习俗和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年知识学习:教师讲解新年的来历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 制作新年装饰品: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新年装饰品。

4. 新年歌曲学唱:教师教唱新年歌曲,学生跟唱,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

5. 新年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新年游戏,如抢凳子,猜灯谜等,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6. 新年祝福语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年祝福语,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制作装饰品、学唱歌曲、参与游戏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新年来历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与家人一起制作新年装饰品,了解家族的新年习俗,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下节课分享。

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新年庆祝活动,如庙会、舞狮表演等,加深对新年习俗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美术上册《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上册《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年的视频,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和喜庆的氛围中感受到新年的热闹和温馨。视频中展示的不同地区、民族欢度新年的场景,将激发学生对新年文化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我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你们知道新年有哪些传统习俗吗?”“新年的时候,你们家里会有哪些庆祝活动?”“你们见过哪些富有创意的新年美术作品?”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享,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欢欢喜喜过新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美术表现手法,如绘画、剪纸、泥塑等,展现新年的喜庆氛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不同地区、民族的新年习俗和美术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2.结合自己的作品,撰写一篇创作心得,内容包括创作思路、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通过写作,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3.搜集并整理一份关于新年文化的资料,包括新年习俗、民间故事、美术作品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要求资料内容丰富、分类清晰,能够体现新年文化的特色。
4.家长参与评价: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作品评价中,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新年文化,增进亲子关系。
5.小组合作,策划一场新年美术作品展览。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作品的挑选、布展、宣传等工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6.观察并记录生活中与新年相关的美术元素,如对联、窗花、灯笼等,分析它们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观察成果。

《欢欢喜喜过新年》初中美术教学PPT课件

《欢欢喜喜过新年》初中美术教学PPT课件
ibaotucom窗花的来历中国的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了剪纸艺术之中
欢欢喜喜过新年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cultural circle Chinese characters on the lunar new year, known as "new year", the traditional name for the new year, new year, new year, but also called the degree of verbal and celebrate the new
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 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 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窗花的来历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古老的剪纸多在乡 间,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 进入城市后,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了剪纸艺 术之中。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剪 一 剪
感谢观赏
(1)衬色类,先用单色剪纸的方法剪做成图,再以彩纸为衬 (2)拼色类,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拼于衬纸上。 (3)染色类,即用易于浸渍的白纸或浅色纸剪成各种形象,再逐次染成所需的颜色,再剪成形象。
感谢您下载包图网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包图网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包图网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2 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2 赣美版

欢欢喜喜过新年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通过主题策划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环保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花灯、剪纸、贺卡、拉花等传统手工制作,全面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4、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感受大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2学情分析我们常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探索能力,因而,我会将教学建立在他们的美术基础之上,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习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尝试用各种制作方法来表现自己对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制作的礼物要表现出欢乐、热闹、喜气的感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3学时难点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xx新年播放视频《过新年》师:刚刚的视频是欢庆什么节日的啊?想到春节大家是不是就很开心啊?那么今天就一起提前预热{揭示课题:欢欢喜喜过春节}活动2【讲授】话新年师:你知道新年有哪些习俗吗。

(多媒体展示:xx新年习俗的图片)师:你知道国外的人们是怎么迎接新年的吗?(多媒体展示:xx新年习俗的图片)师:作为初中生的你想不想过一个自己动手的新年呢?师:根据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迎接新年呢?(提供图片给大家参考)活动3【活动】论新年师:看了这么多作品大家一定等不及了。

《欢欢喜喜过新年》教学设计

《欢欢喜喜过新年》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九江市第六中学姜倩1教学目标1、欣赏剪纸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窗花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情分析剪纸是我国流行最广泛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因为其制作工具极为简单,使用材料普遍易得,应用范围又很广,所以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形式。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应多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3重点难点重点: 1、学习剪纸的方法步骤,掌握用刀刻纸的顺序及技法。

2、介绍民间剪纸的形式内容。

3、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及题材。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剪纸的艺术风格及艺术形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欢欢喜喜过新年——优美的民间剪纸导入语:一直以来,蕴含着浓浓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风采,展现着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信念。

而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2【讲授】欢欢喜喜过新年——优美的民间剪纸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工具、材料,稳定情绪。

2、宣布上课!问好!大屏幕显示课题起立问好!二、引入新课导入语:一直以来,蕴含着浓浓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风采,展现着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信念。

而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这些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寄托在剪纸艺术当中,而剪纸艺术的优美韵味在其它工艺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欢欢喜喜过新年 教案

欢欢喜喜过新年 教案

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教案标题:欢欢喜喜过新年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和文化。

2. 学习与新年有关的常用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表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新年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绘本或故事书《新年的故事》。

4. 乐器或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新年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等。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新年的重要意义,以及他们自己在新年期间会做的事情。

讲解(15分钟)1. 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和解释新年的相关词汇和句子,如春节、年夜饭、拜年等。

2. 通过绘本或故事书《新年的故事》,讲述中国新年的传统故事和习俗,如舞狮子、挂年画等。

实践活动(20分钟)1. 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习俗,例如表演舞龙舞狮或编排一个节目。

2. 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设计和制作道具,学习舞蹈动作、歌曲或音乐。

3. 结束时,让学生表演他们的作品,其他学生给予鼓励和评价。

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确保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能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新年的祝福和问候。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个人体验和感受。

3. 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和作品展示,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新文化。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新年的装饰品,如剪纸、红包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例如灯笼展览、舞狮表演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表现,包括合作、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2. 评估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使用新年相关词汇和句子的准确性。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新年习俗。

2. 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记录和展示他们对新年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如手绘画作、报告等。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新年习俗和文化,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并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模板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模板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感受新年的喜庆气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节日装饰品的能力。

3.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4.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1.了解新年的传统习俗。

2.学会制作节日装饰品。

教学难点:1.节日装饰品的制作技巧。

2.学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水、气球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新年歌曲,营造喜庆氛围。

2.学生谈论自己对新年的印象和期待。

二、讲解新年习俗1.教师通过课件、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新年的传统习俗,如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

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新年习俗。

三、制作节日装饰品1.教师示范制作窗花、灯笼等装饰品,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装饰品进行制作。

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展示作品2.教师组织学生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如喜悦、成就感等。

教学延伸:1.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新年装饰品,共同迎接新年。

2.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

教学反思:1.在讲解新年习俗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避免单调枯燥。

2.在制作装饰品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制作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3.在评价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场地:教室教学器材:课件、视频、图片、剪刀、彩纸、胶水、气球等。

重难点补充:一、讲解新年习俗难点:让学生理解新年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新年要放鞭炮吗?学生甲:是为了庆祝新年。

教师:很好,那你们知道鞭炮的来历吗?学生乙:不知道。

教师:其实鞭炮有驱邪避凶的寓意,象征着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驱走一切霉运,迎接新气象。

二、制作节日装饰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制作装饰品的基本技巧。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1 赣美版.doc

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1 赣美版.doc

欢欢喜喜过新年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较深入的了解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尝试剪窗花、写春联、猜灯谜,亲身体会和参与春节的主要习俗,从而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学生对一些春节习俗的了解、体会和参与,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文化,并学会用切实的行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春节的习俗。

2学情分析本课是一节综合课,以其他国家迎新年的习俗和中国春节的过年习俗为主线,给学生们展示出新年习俗的多元化和地域传承的特殊性。

着重呈现了中国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门神、年画和窗花,初一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射灯虎(猜灯谜)等,让学生从这些习俗中感受到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春节习俗。

教学难点:学习剪窗花、写春联。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欢欢喜喜迎新年同学们,这节课上老师将带领大家提前去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好吗?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迎新习俗,比如西班牙人会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吃下一颗葡萄,如果很甜,则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甜甜美美;丹麦人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刻,摔碎家里的碗盘,代表辞旧迎新;印度人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带着红粉出门,碰上亲朋好友,会往对方的脸上抹红粉,祝福他们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迎新年,又称之为什么?(过春节)口头上的说法是什么?(过年)活动2【讲授】新年的来历1.由导入引出“年的传说”,请学生简短的介绍: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市一等奖】优质课

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9课 欢欢喜喜过新年》【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装饰教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学情分析本课重在体现美术学习的综合性、多样性与实用性,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

教材用大量图片表现了中外过年的场面及传统习俗的作品,策划方案完成后,学生分工制作,在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体会美术带来的愉悦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尝试用各种制作方法来表现自己对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布置教室表现出欢乐、热闹、喜气的感觉。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师敲两下鼓,你们瞧,欢快的鼓声迎来了谁(舞龙队入场),锣鼓鸣起来,鞭炮响起来,龙狮舞起来,灯笼提起来,亲爱的同学们,什么样的节日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呢?提问:春节是哪一天啊?生答了解春假的文化内涵,提问:你知道春节的由来吗?生答师小结:我国古代的春节可不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古时候将立春称为春节,辛亥革命后因为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提问:你知道春节又俗称什么吗?生答(过年)师:今天这节课就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欢欢喜喜过新年》出示课题。

活动2【讲授】新授1、说到过新年,你们知道过年的传说吗?生答师小结:播放视频“年的传说”2、提问:过年为什么要舞龙舞狮(了解舞龙舞狮的文化内涵)生答师小结3、提问,同学们喜欢过年吗?你能说出你所知道的过年的习俗吗?生答师小结(结合视频) (贴对联,挂灯笼,逛庙会,贴年画,剪窗花,年夜饭)4、逐一了解过年的习俗(历史由来与文化发展)(贴对联,贴年画,贴倒福,挂灯笼,贴窗花,挂拉花)活动3【活动】分工合作选出策划人,分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为2017年的到来,以“欢欢喜喜过新年”为主题进行教室布展。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

《欢欢喜喜迎新年》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年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学习新年相关的歌曲、故事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新年的起源和习俗2. 新年相关歌曲的学习3. 新年故事分享4. 手工制作:制作灯笼、剪纸、贴对联等5. 新年庆祝活动策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新年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学会相关歌曲,参与手工制作。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年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和新年庆祝活动策划。

3. 实践教学法:教授学生制作灯笼、剪纸、贴对联等手工活动。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和庆祝活动策划,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新年的起源和习俗,引导学生了解并兴趣。

2. 新年歌曲学习:教授学生新年相关歌曲,让学生跟唱。

3. 新年故事分享:讲述一个新年故事,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氛围。

4. 手工制作:教授学生制作灯笼、剪纸、贴对联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新年庆祝活动策划: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策划一场欢庆新年的活动。

6. 总结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品和策划的庆祝活动,分享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策划一场家庭新年庆祝活动,并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新年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学生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表现。

3. 通过学生策划的庆祝活动,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新年相关图书、视频资料。

2. 制作灯笼、剪纸、对联等手工材料。

3.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新年歌曲。

4.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手工制作环节,确保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注意安全。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2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2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欢欢喜喜过新年教案2赣美版欢欢喜喜过新年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通过主题策划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环保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花灯、剪纸、贺卡、拉花等传统手工制作,全面培养学生对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4、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谊,感受大集体的温暖和快乐。

2学情分析我们常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探索能力,因而,我会将教学建立在他们的美术基础之上,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和习惯。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尝试用各种制作方法来表现自己对春节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制作的礼物要表现出欢乐、热闹、喜气的感觉。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3学时难点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忆新年播放视频《过新年》师:刚刚的视频是欢庆什么节日的啊想到春节大家是不是就很开心啊那么今天就一起提前预热{揭示课题:欢欢喜喜过春节}活动2【讲授】话新年师:你知道新年有哪些习俗吗。

(多媒体展示:中国新年习俗的图片)师:你知道国外的人们是怎么迎接新年的吗(多媒体展示:外国新年习俗的图片)师:作为初中生的你想不想过一个自己动手的新年呢师:根据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迎接新年呢(提供图片给大家参考)活动3【活动】论新年师:看了这么多作品大家一定等不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欢喜喜过新年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较深入的了解中国春节的主要习俗;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尝试剪窗花、写春联、猜灯谜,亲身体会和参与春节的主要习俗,从而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
通过学生对一些春节习俗的了解、体会和参与,让学生更加热爱民族文化,并学会用切实的行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春节的习俗。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节综合课,以其他国家迎新年的习俗和中国春节的过年习俗为主线,给学生们展示出新年习俗的多元化和地域传承的特殊性.着重呈现了中国春节的习俗,包括:贴春联、门神、年画和窗花,初一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射灯虎(猜灯谜)等,让学生从这些习俗中感受到中华文明,传承民族文化.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春节习俗。

教学难点:学习剪窗花、写春联。

4教学过程
4。

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4。

1。

2学时重点
4.1。

3学时难点
4.1。

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欢欢喜喜迎新年
同学们,这节课上老师将带领大家提前去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好吗?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迎新习俗,比如西班牙人会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吃下一颗葡萄,如果很甜,则预示着来年的日子甜甜美美;丹麦人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刻,摔碎家里的碗盘,代表辞旧迎新;印度人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带着红粉出门,碰上亲朋好友,会往对方的脸上抹红粉,祝福他们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的迎新年,又称之为什么?(过春节)口头上的说法是什么?(过年)
活动2【讲授】新年的来历
1。

由导入引出“年的传说”,请学生简短的介绍: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2.春节的真实由来: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口头上又称过年、度岁、庆新岁.
(1)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

(2)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结束,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3)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新年,传统的新年则改称农历新年和旧历年,二者并行。

(4)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3.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观看后归纳春节的主要习俗,说说家乡的习俗。

活动3【活动】剪窗户、写春联、猜灯谜
3。

播放视频短片,让学生观看后归纳春节的主要习俗,说说家乡的习俗.
4。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春节的主要习俗有挂灯笼、贴门神、年画、窗花、春联、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一吃饺子、拜年,正月十五猜灯谜.
5.着重体会和参与三个习俗:
A剪窗花: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南方派代表为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北方派代表为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性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给学生欣赏窗花作品,从中理解窗花图案的美好寓意。

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剪窗花。

评价:选出学生剪好的窗花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评价。

B写春联:教会学生握笔和书写的正确姿势,提供学生几副春联,指导学生学写春联。

创作:教师当场示范书写一副春联,学生尝试书写春联.
评价:选出学生写好的春联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评价.教师总结:只要大家坚持去练习书法,以后每年过年都为家里写春联,这比在外面买的更有意义。

C猜灯谜:教师准备好贴有6个灯谜的花灯一盏,请学生抽取任意数字,课件屏幕展开谜面,让学生猜,思考时间为10秒,没猜对,机会让给别人,才对的同学给予奖励。

活动4【活动】回顾、提升
回顾知识
春节的名片
中文名:春节
别称:年、岁首、新春、新年、过年
年龄:4000余年
出生时期:西汉
英文名: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Year
兴趣爱好: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放爆竹、发压岁钱等。

饮食爱好: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汤圆)
四、提升情感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同学们,今后无论你身在何处,离家多远,请记得在春节回家,陪父母亲吃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过个团团圆圆的中国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