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概论论文
冶金工程导论论文
选课课号:(2010-2011-2)-BG11191-320401-1课程类别:选修课《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冶金工程与土木工程学生姓名:甄策学号:20104422312授课教师:杜长坤班级:土木10级1班教师评语:成绩: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2011年5月中国重庆摘要:本文主要结合钢铁生产过程,简单介绍了冶金生产中的主要工艺,并结合当今高速发展的土木工程行业的一些成就,以及钢结构在用钢量上的有关资料,介绍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在钢结构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顶吹转炉炼钢钢结构用钢量。
引言:冶金是一个国家的支柱行业之一,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冶金让人联想到整天和钢铁打交道,显得枯燥无味,但是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在当今社会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冶金行业将是一番何等景象,建筑行业、汽车工业、军工行业、航空航天事业、机械生产......,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可以离开钢铁、离开冶金。
尽管我们在在高中都学习了炼铁的过程,但是在冶金过程中又有哪些主要工艺呢?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冶金工程和土木工程又有什么联系呢?1冶金工艺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冶金技术,就是现代意义的冶金我国也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雄踞世界第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冶金工业更是飞速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下面结合冶金工程概论学习的收获,描述一下钢铁的生产一些生产工艺:1.1. 高炉炼铁1.1.2 高炉炼铁的过程a) 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
b) 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c) 在高温下焦炭(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d)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
e) 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
f) 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冶金工业论文六篇
冶金工业论文六篇冶金工业论文范文1网络是现代社会良好的资源平台。
在冶金行业,由国际钢铁协会发起成立的钢铁高校网站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专业网站。
该网站涵盖的学问面较广,主要使用对象为在校师生和企业员工。
在网站上,可以使用钢铁生产的全部原理,包括基本学问、冶金工艺、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等。
然而网站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对这些学问的应用,而是一系列敏捷的、涉及炼钢生产的像嬉戏般的模拟。
这对于年轻高校生们来说,很具有吸引力。
我校冶金工程专业自2021年开头对国际钢协举办的网络炼钢大赛赐予了高度关注。
经过两年时间对该赛事进行深化调研和初步探究之后,于2021年参与了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武汉科技高校协办的"2021全国网络虚拟炼钢大赛培训班',事后就培训的相关内容结合钢铁生产的基础学问和计算机操作技巧,进展成特地的一门课,并将这门课纳入到我校的"共性化教育'实践环节,同时每年筛选出成果优异的同学参与全国炼钢大赛。
2021年3~4月,还曾帮助河北省冶金学会承办了河北省首届网络模拟炼钢大赛,获集体三等奖。
通过这两届"网络炼钢大赛'的开展,老师们发觉同学参与大赛,有助于其将高校四年所学的学问尤其是专业学问融会贯穿。
例如,在网上模拟转炉炼钢工艺时,同学必需首先对炼钢的工艺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熟知钢铁料和造渣材料的加入时间与方式、氧枪的操掌握度(何时开头吹氧、纯吹氧时间、氧流的大小)等各个学问点,并将这些学问点有机结合到一起,运用到冶炼过程中,最终炼得符合规格要求的钢种。
事实上,网络模拟炼钢的过程,可以使同学真正体验到当"炉长'的感觉,并有助于其建立炼钢工艺的全局观。
通过胜利地冶炼一炉钢水,不仅使同学将整个钢铁生产串联起来,了解各生产工艺的原理、特点和操作,还极大地满意了他们的自我成就感,加深了同学与本行业的情感。
最终,通过对毕业生的回访了解到,他们在进入企业参与工作轮岗时,在许多岗位上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于网络炼钢培训使其对工艺的各个环节有了较深刻的熟悉,也熟知了相应岗位上的操作。
冶金工程概论范文
冶金工程概论范文一、冶金学科的发展历程。
冶金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冶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最早的青铜器时代到现代的高新技术时代,冶金学科经历了许多变革和突破。
通过对冶金学科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冶金学科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二、冶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冶金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冶金工程概论中,需要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介绍和讲解,使学生对冶金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三、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冶金工程是冶金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金属物质的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在冶金工程概论中,需要对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矿石的选矿、提炼和精炼等过程,以及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四、冶金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冶金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
在冶金工程概论中,需要对冶金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冶金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五、冶金工程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冶金工程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在冶金工程概论中,需要对冶金工程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冶金工程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冶金工程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冶金工程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冶金工程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冶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到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到冶金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以及了解到冶金工程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冶金工程专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冶金工程概论是冶金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到冶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冶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了解冶金工程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以及了解冶金工程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对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冶金工程专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
选课课号:(2011-2012-1)-BG11191-320401-1课程类别:必修课《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课程论文)支撑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冶金自动化技术学生姓名:学号:授课教师:班级:联系方式:教师评语:成绩: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2011年11月中国重庆冶金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可持续发展XX 自动化XX 2010444XXX[摘要]介绍了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对冶金自动化的技术需求,然后就节能、品种质量、环保等方面探讨了冶金自动化技术作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技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1 钢铁工业节能与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1.1 钢铁工业节能的主要途径钢铁工业节能主要有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能源循环利用三方面途径,后两种途径与冶金自动化技术有关。
其中,减少能源消耗的主要措施包括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改进和优化、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等;能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措施包括物理能和化学能的回收利用、能量平衡和优化等综合节能。
减少能源消耗和能源循环利用在炼铁、炼钢和轧钢等主要工序都有所体现l3 J。
炼铁工序。
焦炉一高炉炼铁流程的生产工序多,设备复杂,建设投资高,是钢铁生产中耗能最多的工序,耗能量占总耗能量的35%左右,各企业都将炼铁工序作为节能工作的重点,主要节能措施有焦炉采用干熄焦技术、煤干燥技术和炼焦煤预热工艺等;炼铁高炉采用喷煤炼铁、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高炉干式除尘、热风炉余热回收等技术。
炼钢工序。
炼钢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推广新工艺、淘汰陈旧设备和落后工艺,实行余能、余热回收等。
前者有转炉淘汰落后的平炉炼钢、连铸取代模铸、采用铁水预处理和精炼技术;后者有转炉煤气回收和再利用、综合能量优化、电炉二次燃烧和废钢预热、钢渣热能回收等技术。
轧钢工序。
轧钢工序是钢铁材料生产能源消耗的主要工序之一。
在轧钢加工费用中,能源消耗占65%一70%。
从轧钢生产主要工艺流程看,坯料加热、热轧、冷轧和退火是主要的能耗环节。
冶金工程--冶金过程强化论文[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冶金工程--冶金过程强化论文冶金过程强化论文学院: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冶金工程姓名:学号:铜冶炼及过程强化(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内容摘要:目前国内的铜冶炼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厂房的建设规模扩大,生产设备也逐渐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在铜锍熔炼、冰铜吹炼、火法精炼、电解以及含硫烟气的回收制酸等生产工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引进国外的设备使得我国目前铜的产量和生产技术都处于世界前列。
国内现在主要还是以火法炼铜为主,湿法近几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相比起国外我国的铜产业还有许多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各个流程的过程的强化以及废物、低品位资源的利用,虽然有差距但是我相信我国的铜业将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走向世界顶尖行列。
关键词:铜铜冶炼铜冶炼过程强化一、铜矿的选取及精矿的制备世界上存在的铜矿石主要分为硫化铜矿和氧化铜矿二种,矿石中铜的品味都比较低,需要经过处理。
一般矿石从矿山采出要经过颚式破碎机破碎成大小不一的的矿石,首先经过重力选矿分出较小的矿石,把小的矿石经过浮选工艺选出,再经过洗涤过滤得到湿的精矿,然后把湿矿经过回转窑干燥即可得到颗粒较小铜品位较高的精矿了。
若硫化铜矿,回收率可达90%以上;若氧化铜矿,回收率一般只有60%~70%左右。
二、铜的造锍熔炼把得到的铜精矿和石英以及燃料一起加入炼铜的炉子中,现在大多数为闪速炉或奥斯迈特炉,燃料用来补充炉内的热量一般硫化矿的反应产生的热量足够了,此时矿料会在高温下熔化散落在已经融化的矿料上,炉底会有鼓风装置,风从风帽强力吹入熔融的矿料中,新矿被卷入熔体中形成气—固—液三相完成一系列反应,主要目的是使矿中的铁氧化并与熔剂二氧化硅造渣除去,这一过程会除去脉石并生产出铜锍,国内称作冰铜,即(Cu2SFeS),在炉内铜锍层密度大在下而渣层密度小在上,铜锍从相应的口倒出。
CuFeS2Cu2S2FeS SCu2O FeS CuS FeO2FeS3O2SiO22FeO*SiO2SO22FeO SiO2 2FeO*SiO2三、铜锍的吹炼吹炼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造渣期,另一个是造铜期。
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标题: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XX工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及展望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工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XX工程技术为例,探讨了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通过对XX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阐述了其在提高冶金工艺效果、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了目前XX工程技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本文对未来XX工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冶金工程技术,XX工程技术,冶金行业,应用,发展第一部分:引言随着人们对素材的需求不断增加,冶金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对工程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在冶金工程中,各种工程技术的应用对冶金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XX工程技术为例,探讨其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二部分:XX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XX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中。
通过对XX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我们可以发现其在提高冶金工艺效果、改善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XX工程技术在提高冶金工艺效果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可靠性。
其先进的冶金设备和完善的工艺流程使得冶金生产更加高效、稳定,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其次,XX工程技术在改善生产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对冶金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等环境污染进行有效处理,XX工程技术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XX工程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通过对材料的精细处理、工艺参数的合理调整等手段,XX工程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第三部分:XX工程技术的困难与挑战尽管XX工程技术在冶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它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冶金工程论文
浅谈金属冶炼的节能技术摘要:冶金的能源主要有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
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冶金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节能的途径和技术措施多种多样,可从冶金的各个过程入手。
关键词:节能减排冶金的能源节能途径节能的技术措施一.冶金的能源在冶金生产中使用的燃料品种很多,包括各种气体燃料(煤气)、液体燃料(重油、柴油、焦油)和固体燃料(煤、焦炭)等。
1.气体燃料冶金生产中的气体燃料主要是煤气。
在各种煤气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
冶金生产用煤气作燃料具有许多特点,例如,煤气与空气易混合,用较小的空气消耗系数,就可保证很好地燃烧;煤气可以预热,故可提高煤气的燃烧温度;燃烧过程容易控制,炉内温度、压力、气氛等都比较容易调节;输送方便,劳动强度小,燃烧时干净,有利于减轻体力劳动和改善生产环境,较易实现自动化;气体燃料中采用天然煤气、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时,比较经济(因为前者是天然资源,后两者都是副产品)。
2.液体燃料在冶金炉上常用的液体燃料,主要是石油加工过程剩下的直馏重油(或俗称常渣油),炼焦过程也产出大量的煤焦油,因此,重油才有可能作为优质入造液体燃料,用于冶金生产。
液体燃料有如下的使用特点:可燃物多,灰分和水分少,发热量高;燃烧火焰的辐射能力强,燃烧温度高;燃烧操作方便,控制调节较容易。
3. 固体燃料冶金生产中常用的固体燃料主要有煤及经过加工后而得到的焦炭和粉煤。
煤虽然具有储量多、分布广、来源容易、使用简单等优点,但由于其灰分和水分含量较多、可燃物含量较少、发热量较低、控制和调节燃烧过程困难、劳动条件较差等许多缺点,所以在冶金生产中使用得越来越少。
而煤又是一种贵重的化工原料,在有条件的地方都要考虑煤的综合利用。
目前常用的固体燃料有煤、焦炭和粉煤。
二. 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现状钢铁工业是高物流、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
冶金工程论文15篇(冶金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冶金工程论文15篇冶金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冶金工程论文摘要: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
现代的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的发展对冶金工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动着冶金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冶金工程的发展又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物质基础。
随着冶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冶金设备的不断涌现,对设备的安装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冶金设备安装项目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冶金工程论文冶金工程冶金论文冶金冶金工程论文:冶金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摘要分析冶金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的原因,提出构建“模块化、关联化、考核化”培养机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冶金工程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从高等教育视野来看,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开始侧重于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如何有效地培育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然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改革的重要课题。
缺乏实践能力的教师必然无法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该校冶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这与该校基于“完全学分制”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
随着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更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该队伍中来并逐步成为中坚力量。
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超过普通高校教师总数的66.7%[2]。
因此,必须构建一个适宜冶金工程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机制,以保障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2 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现状及分析青年教师无法将实践能力与专业发展相结合部分冶金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在刚踏入工作岗位时,因其无法看清该专业的发展机遇与潜力,再加之身负教学、科研等多项职责,并无过多精力投身于工程实践,常导致实践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割裂。
冶金-连铸-炼钢-炼铁-毕业论文
冶金-连铸-炼钢-炼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学校:重庆科技学院专业:冶金工程概论班级:2015级能化一班学生:龚禄星学号:**********指导教师:***摘要溅渣护炉技术作为一项工艺简单、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正别外国许多厂家推广、使用,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转炉溅渣护炉是在出钢后,将转炉内留渣的粘度和氧化镁含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在车间原有的氧枪或另设专用喷枪,向氧化镁含量、高粘度的炉渣喷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氮气,将粘渣吹溅到炉衬上全面涂挂、冷却、凝固成一层炉渣质的保护层,避免了在冶炼时炉衬和炉渣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减缓耐火材料的蚀损,延长转炉炉龄的作用。
溅渣护炉作为一项实用技术,经过国内外许多钢厂实践后,对提高转炉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的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溅渣护炉;转炉;应用目录1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2溅渣护炉工艺的冶金因素及其优势 (2)3国外溅渣炉技术的发展 (3)4国内转炉炉龄现状及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 (5)5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6)致谢信 (7)参考文献 (8)1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没有缺陷,在一些早期设备上,氧枪结瘤就是一个问题。
溅渣技术使用后,往往使枪结瘤出现次数增加。
实践证明,在溅渣过程中,若炉内残留少量钢水,氧枪结瘤将更加严重。
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证明是有效的。
第一,有充足冷却水的炉子不出现结瘤问题;第二,将用于吹炼的热氧枪移走,换上冷枪完成溅渣,氧枪结瘤几乎完全消除。
这表明氧枪结瘤与温度和热量的传递有关。
渣子和冷枪的表面结合并不紧密,如果在溅渣时冷凝钢不出现在氧枪上,那就不会再氧枪上形成粗糙的外壳以使炉渣粘附其上。
溅渣后将氧枪停放在支架上,形成的渣壳将冷却,并与氧枪分离,脱落。
使用底吹搅拌技术的BOF转炉对溅渣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溅渣时炼钢工必须小心,不能使炉底的渣太多;氮气的流速必须足够高,以便将炉渣吹离炉底;另外要调整经过透气砖喷吹气体的压力、流量。
冶金技术论文(汇总8篇)
从远古时代以来,在铜金属被提炼出来之后,人类得生活与金属及其制品得关系就变得日益密切。
在现代社会,人们得衣食住行更是离不开金属材料,生产活动得工具与设施也都要使用金属材料。
下面是搜索整理得冶金技术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冶金技术论文第一篇:氧化铝、电解铝得冶炼技术问题与发展策略---------------------------------------------------------------------------------------------------------------------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我国冶金工业项目呈现出全面发展得趋势,其中,氧化铝、电解铝冶炼技术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这篇文章主要以主要以铝冶炼技术得关键。
氧化铝、铝电解及铝加工等各主要环节,结合我国铝工业及铝资源得特点,对世界及我国铝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得突破性技术原理、存在得问题进行了系统得阐述及比较,并针对我国铝工业得现状指出了铝产业链各主要环节得解决对策,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铝冶炼技术;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解决问题;科学技术得进步也带动着各行各业得发展,然而对于金属行业来说,也是我国不可忽视得问题之一,铝冶炼技术也是由传统技术而不断创新,然而发展形势上来说,铝产量也取得行业认可,因此,氧化铝及其整个生产技术需要不断进步,从发展中找到问题得不足,同时找到合适发展得问题,对未来发展得努力而实现。
1 氧化铝冶、电解铝行业现状我国氧化铝、电解铝行业得迅速发展,在行业集中度得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得逐渐提升中迅速发展,行业得集中度得提高和国际竞争力也逐渐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得考验,资源供给得不足,环境问题得危害,技术方面得改进等问题。
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任课教师:高逸锋作者:王毅学号:2011440262班级:人文艺术学院艺术设计2011级7班一.关于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的主要生产环节、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主要过程、主要设备、生产方法及特点1.冶炼原料原料是高炉冶炼的物质基础,精料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获得高产、优质、低耗及长寿的基本保证。
原料主要是铁矿石,铁矿石的开采方式主要有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液体开采。
铁矿石的富选过程包括破碎、磨碎、筛分和分级和选别作业。
铁矿粉造块的方法主要分为烧结法和球团法。
高炉冶炼用的原料主要有铁矿石(天然富矿和人造富矿)、燃料(焦炭与喷吹燃料)、熔剂(石灰石和白云石等)。
冶炼一吨生铁大概需要品位为63%的铁矿石1.60~1.65吨,0.3~0.6吨焦炭,0.2~0.4吨熔剂。
2.炼铁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高炉炼铁,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铁三种方法。
高炉炼铁是以焦炭为能源基础的传统炼铁方法。
它与转炉炼钢相配合,是目前生产钢铁的主要方法。
高炉炼铁的这种主导地位预计在相当长时期之内不会改变。
高炉炼铁的本质是铁的还原过程,即焦炭做燃料和还原剂,在高温下将铁矿石或含铁原料的铁,从氧化物或矿物状态(如Fe2O3、Fe3O4、Fe2SiO4、Fe3O4·TiO2等)还原为液态生铁。
高炉炼铁的主要过程如下:a) 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
b) 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
c) 在高温下焦炭(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d) 炼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
e) 铁矿石中不还原的杂质和石灰石等熔剂结合生成炉渣,从渣口排出。
f) 产生的煤气从炉顶导出,经除尘后,作为热风炉、加热炉、焦炉、锅炉等的燃料。
冶炼过程中,炉料(矿石、熔剂、焦炭)按照确定的比例通过装料设备分批地从炉顶装入炉内。
《冶金工程概论》小论文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课程论文)题目:测控技术在钢铁冶金方面的联系学生姓名: Lhy学号:授课教师:班级:教师评语:成绩:冶金工程概论小论文目录摘要 (1)引言 (1)1浅谈冶金方法和过程 (2)1.1冶金方法 (2)1.2冶金过程简介 (2)2测控技术在冶金工程方面的应用 (3)2.1测控检测技术在特殊钢冶金方面的应用 (3)2.2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应用的特点有 (4)2.3测控检测技术在钢铁冶金领域尚存在的问题 (4)3个人感想与展望 (4)3.1结合以上分析个人感想 (4)3.2未来展望 (5)4结语 (5)参考文献 (5)摘要冶金工业是国名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
不仅如此冶金的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发展中,冶金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近代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起更是为冶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论文主要讲述冶金的基本方法以及简述测控技术在冶金方面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冶金测控技术应用前景引言通过一个学期的对《冶金工程概论》的学习,我对冶金专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加深,也学到了很多的关于冶金生产的知识,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课程结束时,通过这一篇论文,一方面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复习。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金属冶炼从矿石的选取到金属冶炼成品过程的简述,及其测控技术中的自动监测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同时也包含我个人对冶金工业发展的展望。
1浅谈冶金方法和过程1.1冶金方法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的方法很多,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方法:(1)火法冶金。
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
整个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冶炼和精炼三个工序。
过程所需能源,主要靠燃料燃烧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来提供的。
(2)湿法冶金。
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浅谈冶金工程与土木 工程的重要联系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冶金工程与土木工程的重要联系作者:学号:授课教师:班级: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中国重庆浅谈钢铁冶金和土木工程的重要联系摘要:钢铁是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的命脉,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钢铁的质量和品种对国民经济其它工业部门产品的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冶金技术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大型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
其产品则用于各行各业。
尤其是建工行业中大量钢筋和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
在新世纪的大量建设中,冶金行业与建筑行业的联系愈加紧密。
可以说没有钢铁冶金,就没有建筑业的发展,也就没有那么多摩天大楼。
本文从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主要的生产环节、每一个生产环节的主要过程、主要设备、生产方法及特点展开介绍,再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讨论钢铁冶金和建筑工程的重要联系。
关键词:钢铁冶金;土木工程;生产工序生产设备重要联系On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and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Abstract:Steel is the mainsta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lifeblood of a country, is the nation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aterial guarante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mportant symbol. The steel and iron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other industrial department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At present, China's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has entered the mature stage of development, large blast furnac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products are used in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a large number of steel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yp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the new century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and architectural industry increasingly close contact. Can say no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there is n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 would be no so many skyscrapers. This article from the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combined enterprise main production link, each production link of the main process, main equipment, production methods and features expans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discuss iron and steel metallurgy and construction important link.K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 graphics recognition; arc detection; image skeleton; discrete curvature; line drawing,一、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主要生产环节炼铁、炼钢是钢铁联合企业的关键工序,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是二次能源(煤气)的供应中心,其产品质量、品种、产量是衡量钢铁联合企业生产水平的基本标志。
冶金课程论文
冶金课程论文第一篇:冶金课程论文外语就业在冶金领域学生姓名:邱皓年级:外国语学院2009级英语师范一班学号:20090511018【摘要】:冶金工程是一个古老与现代完美想结合的专业。
自我国商周时代,化铁铸铁起,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钢铁产业。
尤其是改革开放开启时代之春,与世界接轨,我国钢铁冶金专业发展飞速,可谓一日千里。
国内国际,冶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
掌握一门外语,面对国际市场,拥有更多对话机会。
能够更好的跟别人沟通、做生意。
为自己以后人生的升华,打下坚固的基础。
【关键词】:冶金人才需求国际外语1、前言中央政治局于2010年10月15-18日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点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随着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制定,资本市场的视角也逐渐开始着眼十二五规划进行布局,由于这种中长期规划的内容一般是大而全的,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相关的大多数重要的问题和行业。
展望十二五规划,对我国不仅蕴含着重大战略机遇,而且调整和转型会孕育新一轮经济繁荣。
通过去年底发改委公布十二五规划的八大重点议题(分别是:扩大内需、增强创新、推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完善公共服务、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及随后的相关报道及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诸多与“十一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新趋势。
2010-2015年中国冶金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海关总署、冶金行业相关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冶金行业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行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冶金行业的的整体及其相关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并对未来冶金行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冶金行业今后的应对策略,给予了合理的授信风险建议,为冶金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行业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冶金工程专业论文
冶金工程专业论文冶金工程专业论文导语:本文从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环节:铁矿石开采、高炉炼铁和转炉炼钢。
结合计算机做出了浅析。
希望小编带来的这篇文章对你有所作用。
摘要:计算机自动化与钢铁联合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冶金企业生产环节步步谨慎,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如何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为冶金企业发挥最大的作用已成为必须研究的问题。
文中先介绍冶金企业的生产环节,分析其中的特点及技术技巧,然后介绍生产环节中涉及的设备特点及工作流程,再从计算机控制的角度分析冶金设备的不足和冶金企业生产环节的需求,以此说明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的生产环节与计算机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钢铁冶金计算机自动化高炉控制引言:本学期选修课,我选择了冶金工程概论,因为这与我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有着一定的联系。
通过十周的学习,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对冶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计算机专业,我也有一定的见解,钢铁生产的性质和生产设备对冶金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从利益的角度讲,利用计算机控制设备生产既减少了企业的员工需求,又可以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1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的生产环节1.1 铁矿石的开采1.1.1铁矿石开采技术要求一般来说,必须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然后才能考虑开采问题。
因为我国富铁矿石不多,所以品位越高,质量越好。
我国的工业品位定在大于45%,含磷越低,铁矿石的冶炼和分选的成本越低,是冶炼厂青睐的,价格也较高。
铁矿石在理论上来说,凡是含有铁元素或铁化合物的矿石都可以叫做铁矿石。
但是,在工业上或者商业上来说,铁矿石不但是要含有铁的成份,而且必须有利用的价值才行。
1.1.2矿石开采分类矿石的开采一般分为露天开采和地底开采。
露天开采:成本低,利润高,主要是利用挖崛机,装载机,汽车,风钻机,炸药等。
地下开采:成本较高,还需要坑道支架和通风设备,铺设矿山轨道,利用专门设备小火车运到地表。
1.2 高炉炼铁1.2.1高炉炼铁过程高炉炼铁生产是冶金(钢铁)工业最主要的环节。
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第一篇:冶金工程概论结课论文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报告冶金工程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加工和使用性能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
冶金就是将金属溶液中的杂质通过熔融进行造渣、除渣给予消除,同时某些化学成分通过除渣、脱碳、去氧等得到相对的纯净合金成分的过程。
冶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石器时代到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再到近代钢铁冶炼的大规模发展。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融合了冶金的发展。
一.冶金工艺流程1.选矿选矿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选矿的目的是提高矿石品位。
从矿山开采下来矿石以后,首先需要将含铁等金属元素高的矿石甄选出来,为下一步的冶炼活动做准备。
2.烧结/球团为了保证供给高炉的铁矿石中铁含量均匀,并且保证高炉的透气性,需要把选矿工艺产出的铁精矿制成10-25mm的块状原料。
铁矿粉造块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利用资源,扩大炼铁用的原料种类,并且能够改善矿石的冶金性能,适应高炉冶炼对铁矿石的质量要求。
铁矿粉造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烧结法和球团法。
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块矿分别为烧结矿和球团矿。
3.炼焦高炉生产前的准备除了准备铁矿石外,还需要准备好必需的燃料——焦炭。
焦炭是高炉冶炼的主要燃料,焦炭在风口前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并产生煤气,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量传给炉料,使高炉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得以进行。
焦炭在高炉冶炼中可作为发热剂和还原剂。
焦炭在风口前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并产生煤气,煤气在上升过程中将热量传给炉料,使高炉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得以进行。
同时,焦炭燃烧产生的CO及焦炭中的固定碳是铁矿石的还原剂。
4.炼铁炼铁生产是冶金工业最主要的环节。
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高炉炼铁,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铁三种方法。
其中高炉炼铁是以焦炭为能源基础的传统炼铁方法。
它与转炉炼钢相配合,是目前生产钢铁的主要方法。
5.炼钢钢与生铁都是以铁元素为主,并含有少量碳、硅、锰、磷、硫等元素的铁碳合金,二者差别就是碳元素的含量。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
《冶金工程概论》论文选课课号:(2011-2012-2)-BG11191-320105-1课程类别:公选课《冶金工程概论》课程考核(课程论文)题目:浅谈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的生产以及与计算机的联系作者:学号:授课教师:班级: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二零一二年11 月中国重庆摘要现今社会,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钢铁冶金工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钢铁冶金工业科技水平正在走强,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名的位置。
本文主要讲的是对钢铁冶金联合企业生产的一些了解,如它有哪些主要的生产环节,它的生产过程,过程中要用到的哪些设备,以及它的生产方法和特点。
还讲了钢铁冶金工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化的一些相关联系,最后谈到了学习了冶金工程概论课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钢铁冶金计算机信息化1.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主要生产环节在钢铁冶金联合企业中,主要的生产环节是烧结、高炉、炼焦炉、转炉、电弧熔炉、精炼、连续铸造、轧钢。
1.1各生产环节的内容和过程(1)烧结。
在烧结车间中,制备铁矿石。
铁矿石被压碎碾成标准化的颗粒,被烧结或粘合在一起。
烧结的铁矿石随后被压碎,并按一层焦炭、一层矿石的交替方式,被加入高炉中。
焦炭是是从富炭煤蒸馏出的固体残渣,极易燃烧。
(2)高炉。
在高炉中,从铁矿石中提取铁。
固态的矿石和焦炭由顶部加入高炉,而高炉底部送来的一股热气(1200℃)致使几乎是100%含炭量的焦炭开始燃烧。
这便产生了碳的氧化物,它通过除氧过程来减少了氧化铁,从而分离出铁。
由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铁和脉石(矿石中矿物的集合)熔化成液体。
脉石,由于比较轻,会漂浮至铁水表面,就是所谓的“生铁”。
炉渣是熔融脉石产生的残渣,可用于其他工业用途,比如用于铺设道路或生产水泥。
(3)炼焦炉。
是煤在炼焦炉中通过干馏(即将不需要的成分气化掉)得到的可燃物质。
焦炭几乎是纯碳,其结构呈多孔状,且抗碾性能很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冶金工程有了些粗略的认识。
《冶金工程概论》是集知识—趣味—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冶金专业学生的专业启蒙课程,旨在为学习冶金专业的本科生开启通向冶金领域的第一扇大门,是冶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冶金专业的学生尽早地接触冶金专业和专业教师,尽早地接受冶金知识和文化的熏陶,为将来深入系统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提供前期学习基础,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冶金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专业兴趣,做好专业启蒙引导教育。
该课程设计了“走进冶金行业”、“冶金发展史”、“冶金知识"、“职业发展规划”等十个模块,重点介绍了冶金史、历史重要人物及事件,冶金行业特点及培养冶金人才知识结构,冶金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及冶金生产现状、最新前沿研究及热点问题,冶金人才市场需求及引导学生设计大学四年乃至本科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路线图等等,向学生讲授一定的冶金基础理论及宽泛的相关知识。
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对新世纪冶金工程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有了一些了解。
而冶金工程学科是武汉科技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和湖北省品牌专业。
进入新世纪,本学科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断发展,注重学科交叉,凝练学科方向,逐步建立研究基础雄厚、适应现代冶金工业新技术、新工艺快速发展的冶金学科平台。
一、发展传统特色,注重学科交叉,形成独具特色的多学科方向武汉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始创于1953年,为了培养我国矿冶方面的生产技术人员,当时的重工业部决定将武昌高级工业学校更名为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正式设置炼铁专业和炼钢专业,并批准招生(专科).1958年为配合武钢工程的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开始招收炼铁专业和炼钢专业本科生.1979年炼钢和炼铁专业合并建立钢铁冶金专业,2000年开始将钢铁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有色冶金等专业方向组合建成冶金工程学科,本科生按冶金工程一级学科招生。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作为二级学科的钢铁冶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冶金工程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在保持传统的钢铁冶金特色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创新,拓展学科领域,鼓励学科交叉,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互依托的多学科方向,主要包括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炼、矿物加工、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等离子冶金、功能钢铁材料、资源综合利用和冶金环保、材料特殊制备工艺等。
钢铁冶金方向:围绕着新一代钢铁工业制造流程、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钢铁制造绿色化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如“武钢工业港铁矿石混匀堆积规律与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项目采用神经元网络专家系统研究多种不同成分铁矿石堆积规律与混匀矿组成波动的关系,对控制大型高炉烧结矿成分波动,稳定高炉操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为武钢新增一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在高铁低硅铁矿石烧结领域,开展了铁酸钙生成机理及其矿物学研究项目的研究,为我国高炉大量采用国外高品位、低SiO2铁矿粉生产烧结矿,提高高炉利用系数。
和降低燃料比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现代控制原理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冶金领域,开辟了高炉炼铁专家系统和转炉动态冶炼智能控制系统的新领域,为冶金过程控制开辟了崭新的前景.等离子冶金方向:将等离子技术应用于冶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本学科在该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攻关、武汉市科技局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等离子熔融还原一步法冶炼高合金钢工艺”、“交流等离子熔融还原直接冶炼微碳铁合金"、“交流等离子熔融还原铬镍精矿直接冶炼不锈”、“交流等离子连铸中间包加热"、“交流等离子矿热炉”和“交流等离子钢包炉"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
功能钢铁材料方向:赋予传统钢铁材料以新的特殊性能,在“渗铜法制备抗菌不锈钢”、“零件的等离子表面喷涂”、“稀土耐候钢的开发”、“高性能特殊用途电工硅钢”、“铁基热电转换材料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和冶金环保方向:围绕着复合矿中有价元素的利用、钢铁厂二次粉尘综合利用、废金属再生及冶金废渣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的方法、冶金过程中排出的SO2、NOx等有害气体减量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用冶金的方法和工艺解决冶金自身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合理利用有限的矿物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其中“硫酸渣分选提纯研究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得了200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利用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废渣制备炼钢精炼剂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应用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材料特殊制备工艺方向:本研究方向一方面注重钢铁材料化学成分的稳定和均匀性控制,另一方面更着重于材料的高纯净化控制。
针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实现超低硫、超低磷、超低氧、超低氮、超低碳和高含氮的控制,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极限化控制。
开发高经济效益、高资源效率、低环境负荷的新钢种,同时注重钢铁材料的功能化,提高钢铁材料的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并赋予钢铁材料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本方向利用真空感应熔炼、电子束熔炼、冷坩埚熔炼、等离子等手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的支持下,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超低氧条件下钢液深脱氧机理及氧化物夹杂性状研究”、“零夹杂钢非金属夹杂析出与去除特性研究"、“超显微夹杂钢精炼理论与工艺”、“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熔炼及凝固过程中氮的行为”。
冶金工程学科的各个专业方向各具特色,有互相交叉,互相推进,在研究手段方面资源共享.二、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建立良好的硬件平台冶金工程学科作为学校最具特色学科,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学科的发展,逐年加大对本学科基本建设的投入。
从2000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厅和学校逐年向冶金工程学科投入重点学科建设、基础实验室建设、校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博士点建设、硕士点建设、以及“楚天学者”岗位和“特聘教授”岗位等建设资金累计近千万元,添置和更新了一大批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使冶金工程实验室成为我国钢铁冶金领域的重要科研基地。
2002年建成“功能钢铁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校级重点实验基地,2004年“湖北省钢铁冶金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2005年“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批准立项建设.目前本学科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2652m2,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0多万元,正在进一步利用日元贷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装备一批高起点、高精度、高水平的仪器和设备。
三、实施“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政策,形成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术队伍在近5年间,冶金工程学科通过向国内外派出和自己培养10多位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和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其中大部分已学成回来发挥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冶金工程系还引进1名“楚天学者”和4名博士,顺利实现了师资队伍的新老交替。
一批掌握了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创新思想的高起点教师在学科建设中正发挥巨大作用。
此外,聘请了多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内外著名教授在内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为冶金工程学科的发展出谋策划。
目前本学科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8岁,在校博士生15名,硕士生40多名,已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为冶金学科快速发展平台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四、落实科研目标责任制,推动科研工作上新的台阶根据武汉科技大学目标责任管理及其科研政策,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量实行严格经费指标考核和年度评估制度,明确科研人员的责、权、利.同时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按级别提供相应的奖励,大大提高了老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为落实学校科研政策,冶金工程学科提出科研与教学并重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让大家充分认识科研、教学和学科创新之间的互补关系,贯彻科研能力是学科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这一理念。
在抓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抓好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形成教学、科研和学科创新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每年平均有4~6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基金资助.与武钢、宝钢、安钢、湘钢、涟钢、邯钢等大中型钢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特别是与武钢联合建立了武钢-武科大钢铁新技术研究院,武钢—武科大球团基础研究中心,一方面利用本学科重点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的技术力量、装备和学术思想优势,针对武钢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本学科争取了更多的科研经费支撑,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也为科研成果尽快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研究生的培养与科研工作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利用现有师资和研究条件,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并通过招收工程硕士的方式,在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直接为企业界的科技进步服务的同时,不但加强与钢铁企业的联系,为学科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几年,冶金工程学科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内外一流的同类学科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会议、出版专著等。
因此,本学科十分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
先后与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工业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德国杜依兹堡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莫斯科钢和合金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和进修关系,邀请国内外著名冶金专家和企业的技术专家来做学术交流.冶金工程学科全体同仁将更加团结一致,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的学术交流,与冶金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合作,为把本学科建成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一流教学、科研基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