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发展、理论基础及原则-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发展、理论基础及原则-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 概述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间的交流已经司空见惯,语言之间的翻译在所难免。翻译过程中要想最大程度上理解源语言要表达的含义,实现语言之间的最佳转换,翻译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可依,而关联理论就是知道使翻译达到效果的理论依据。
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和交际取决于关联。翻译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翻译观刷新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
2 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发展
关联理论翻译观是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关联理论是于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认知语用学理论。1986 年,关联理论是法国语言学家斯珀伯(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W ilson)共同出版了他们的语用学着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书中提出了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关联理论。关联理论出现之后, 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学生、德国学者Gutt于1991 年出版了他的专着《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最先把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当中。Gut(t1991)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最早是由沈家煊引入中国的,他于1988 年在讯递与认知的相关性中介绍了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的第一章交际和第三章关联性的内容。这篇文章把关联理论带入我国语言学界。我国的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始于1994 年林克难对于Gutt的《关联与翻译》做的书评。1997 年何自然出版了《语用学与外语学习》,对关联和关联翻译理论都做了一些研究。2005 年,赵彦春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关联理论的翻译理论着作《翻译学归结论》,这是我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国外内广大学者致力于用关联理论解释各个领域的翻译,但对于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3 关联理论翻译观的理论基础
关联理论翻译观是关联理论在翻译方面的发展,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关联理论没有提供具体的理论体系,而是由一些观点构成。其中主要的观点有明示-推理交际、最佳关联、认知环境。
3.1 明示-推理交际
Sperber W ilson(1995)认为交际分为明示和推理两个方面。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说话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传递了直接表达的信息意图和隐含的交际意图。推理是指听话人从说话人明示的含义中不仅能获取说话人明示出的意图,而且能推理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成功的交际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得以实现。
3.2 最佳关联
最佳关联是关联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Sperber W ilson(1995)指出语言交际是说话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偏好将自己的意图以话语的方式明示(m anifest)给听话人,而听话人在所得的话语的基础上,选择最相关的已知信息,对所得信息进行推理,获得最佳语境效果,从而实现了交际的成功。
关联理论认为成功的交际源于某种最佳关联的实现,也就是说听话人希望不耗费太多的心力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语境效果并且值得他对话语进行某种推理。
最佳关联不是最大关联,而是适当的关联。
最大关联性指的是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指的是以听话人最小的加工处理努力得到理解话语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3.3 认知环境
Sperber和W ilson 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认知环境的概念。认知环境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动态语境观,是在交际中不断建构起来的,由一系列假设构成。Sperber W ilson(1995)认为人们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是认知语境。认知环境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认知能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人们能感知或推出的所有事实,为正确理解话语提供了帮助。在交际中认知环境可分为已有认知和随着交际的进行生成的认知环境。已有认知环境是在言语交际前就储存于大脑的知识,如语言文化知识、交际规则、历史、社会环境、科学假设、价值观和对说话人意识状态的看法等;交际中生成的认知环境主要指交际中听话人需要不断根据新信息补充或更新原有假设,为交际的成功提供更多的条件。
4 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原则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要考略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接受能力,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方面,作者的意图应和读者的期待一致。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其中译者具有源语言读者和目的语作者的双重身份。在第一个环节中,源语言作者明示自己的意图,译者以源语言读者的身份进行推理,理解源语言作者的意图;在第二个环节中,译者以目的语作者的身份进行明示,目的语读者对译文进行理解。在第二环节中,译者就要对源语言目标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区分并按照二者的区别对译文的内容和风格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暗含多转化为明说。根据作者对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的认知,作者会选择明说或暗含的方式进行表达。但是源语言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极大,源语言中暗含的内容往往不在目的读者的认知环境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译者往往需要把暗含的表达形式转换成明说的形式。当然,也有一些情况中,源语言中的明说已经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当中。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是多余的,可以直接省略。
此外,翻译
结束语
翻译是语际间的解释,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使翻译产生很大难度。关联理论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关联理论翻译观究其根源是为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方式、情感和喜好而对源语言做出的调整,这种调整反而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成功。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 -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Context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2]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3]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