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制程质量分析报告
CPK分析报告模板
![CPK分析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cb7a4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2.png)
CPK分析报告模板一、引言CPK分析是一种统计工具,用于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CPK值表示了制程能力,即制程将产生多大比例的符合要求的产品。
CPK值越高,制程能力越强。
本报告旨在对制程的CPK值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制程能力。
二、数据采集我们从制程生产的一批产品中随机采集了100个样本,并记录了每个样本的关键尺寸。
这些尺寸均是产品设计规范要求的关键尺寸,对制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性能有重要影响。
三、数据分析1.过程能力指数(CPK)计算为了计算CPK值,我们首先计算了制程的平均值(μ)和标准差(σ)。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计算,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平均值(μ):10.25标准差(σ):0.5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规格上限(USL)和规格下限(LSL)与制程均值之间的差异,得到cp值:CP = min((μ - LSL) / 3σ, (USL - μ) / 3σ)(USL-LSL)/6σ最后,我们可以计算CPK值:CPK = min(CP, CPU)CPK = min(0.33, 0.33) = 0.332.CPK值解读根据CPK值的大小,可以对制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当CPK<1时,制程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产品不合格风险。
-当1≤CPK<1.33时,制程能力一般,可能存在产品不合格的风险。
-当1.33≤CPK<1.67时,制程能力良好,产品合格率较高。
-当CPK≥1.67时,制程能力非常好,产品合格率非常高。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我们的制程的CPK值为0.33,表明制程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产品不合格风险。
需要进一步分析并改进制程,以提高制程能力和产品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CPK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制程能力较弱,存在较大的产品不合格风险。
建议进一步分析可能导致制程能力低下的原因,例如设备问题、工艺问题或操作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
2.建议对制程进行持续监控,以确保制程能力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生产制程能力分析报告
![生产制程能力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5b83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生产制程能力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的生产制程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生产制程能力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生产流程所能达到的最高产出程度。
通过对生产制程能力的分析,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当前生产能力的水平,找到瓶颈和改进空间,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 数据收集与整理为了分析公司的生产制程能力,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过去一年的生产数据,包括产量、质量指标、生产时间等方面的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记录;•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员工工作时间和产能数据;•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供应能力和交货准时率等数据。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我们得到了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
3. 生产能力评估3.1 产能分析我们首先对公司的产能进行分析。
产能是指企业在给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产品数量。
通过分析过去一年的生产数据和员工工作时间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平均每月产量为X件/台/单位,年产量为Y件/台/单位。
•员工工作时间利用率为Z%。
3.2 效能分析效能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
通过分析产能和生产时间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公司的效能。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的平均效能为M%。
3.3 质量分析质量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分析质量指标数据,我们可以评估公司的质量水平。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的平均质量合格率为N%。
4. 制程改进建议基于对生产制程能力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以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1.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2.优化生产流程,减少非价值增加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意识。
4.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和交货准时率。
5. 结论通过对公司的生产制程能力进行分析,我们对公司的产能、效能和质量水平有了较为准确的评估。
制程能力分析报告
![制程能力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251e3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6.png)
制程能力分析报告1. 引言制程能力分析是对某一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制程能力,我们可以了解到制造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进。
本报告将针对某一制造过程的制程能力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2. 数据收集在制程能力分析前,我们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该制造过程的样本数据,也可以是历史数据。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样本数据。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采集了100个样本数据,每个样本包含了关键的制造参数。
3. 数据分析在进行制程能力分析前,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统计分析,以获取有关制程能力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制程能力指标:平均值 (Mean)平均值是样本数据的总和除以样本数量。
它代表了制程的中心位置。
通过计算平均值,我们可以了解到制程的整体水平。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对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它告诉我们数据点的分布情况,越小表示数据越集中,越大表示数据越分散。
通过计算标准差,我们可以评估制程的稳定性。
Cp指数和Cpk指数Cp指数和Cpk指数是制程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
Cp指数衡量了制程能力的上限,而Cpk指数衡量了制程能力的上下限。
通过计算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判断制程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4. 制程能力分析结果根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制程能力分析结果:•平均值:X•标准差:S•Cp指数:Cp•Cpk指数:Cpk5. 结论和建议根据制程能力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制程的平均值为X,说明制程的中心位置符合要求。
•结论2:制程的标准差为S,说明制程的稳定性较好。
•结论3:Cp指数为Cp,说明制程的上限能够满足要求。
•结论4:Cpk指数为Cpk,说明制程的上下限能够满足要求。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建议:1.继续保持制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制程不良的分析报告
![制程不良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ba7d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6.png)
制程不良的分析报告1. 引言制程不良是制造业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制程不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制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
2. 制程不良的定义制程不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与制程相关的缺陷或问题。
制程不良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不合格品率过高 - 生产效率低下 - 产品性能不稳定 - 生产线停机时间长 - 资源浪费等3. 制程不良的原因3.1 材料不良材料不良是制程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不良可能由供应商问题或物料质量控制不当引起。
材料不良会直接影响到制程和产品的质量。
3.2 工艺参数不合理工艺参数不合理也是制程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如果生产中的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没有严格控制,就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不稳定以及生产效率低下。
3.3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是导致制程不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就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停机时间长等问题。
3.4 人为操作失误人为操作失误也是制程不良的一个常见原因。
例如,操作工人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就有可能导致制程不良。
4. 制程不良的分析方法对于制程不良的分析,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4.1 数据分析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制程不良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等指标,找出制程不良的关键节点。
4.2 过程控制图过程控制图可以用于监测制程参数的稳定性和变化趋势。
通过绘制过程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制程参数偏离预期范围的情况。
4.3 原因分析对制程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
常见的原因分析方法包括5W1H法、鱼骨图、因果关系图等。
5. 制程不良的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制程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5.1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采购材料的质量控制。
5.2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整,确保制程参数在合理范围内,并加强对工艺参数的监控。
公司每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范文
![公司每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c80c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9.png)
公司每年产品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各位领导,同事们:首先让我代表质量管理部门,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年公司产品质量的分析情况。
一、产品质量概况去年,公司实现产品销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15%,产品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流程,产品质量符合率达到了9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其中,A系列产品质量符合率95%,B系列产品质量符合率90%。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上下共同努力,提升产品设计质量,加强过程控制,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在质量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个别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客户投诉次数较多;质量管理手段还不够科学系统;质量意识仍需进一步增强。
这些问题我们已经认真总结,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二、主要质量管理措施1.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推进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
2. 强化质量过程控制。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从源头控制质量;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过程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转。
3. 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通过质量月、质量标兵等活动,增强全员质量意识。
4. 加大质量投入。
优化检测设备,改进检测条件,保证检测质量。
三、下阶段质量工作计划下一阶段,我们将持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改善。
主要工作计划如下:1. 继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标准化操作。
2. 持续开展质量提升活动,营造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氛围。
3. 加大新产品质量规划力度,从设计源头抓质量。
4. 优化质量考核机制,将质量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5. 增加质量投入力度,改进检测手段。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以质量为本,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为公司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大家对质量工作还有其他建议,欢迎提出,我们会认真倾听并采纳。
在座各位对质量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让我们继续携手努力,为公司创造更加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部2021年12月。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e064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9.png)
产品不合格报告范文一、报告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其中一产品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提出改善措施,以期改进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达到合格标准。
二、报告背景报告的产品电子公司生产的一款X手机。
在质检过程中发现,该批次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屏幕亮度不均匀:部分屏幕存在明暗斑点,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2.充电故障:部分用户反馈手机无法正常充电,需要反复拔插才能充电。
三、问题分析1.屏幕亮度不均匀通过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发现屏幕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制程工艺不完善导致的。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背光模块的装配不准确,或者是一些LCD模组质量问题,导致屏幕亮度不均匀。
2.充电故障充电故障问题可能是由于充电接口设计不合理或者是充电器供电电流不稳定等原因引起的。
同时,也有可能是在物料采购环节质量把关不严,导致部分充电接口质量不合格。
四、解决方案1.屏幕亮度不均匀的解决方案:(1)质量控制:加强制程工艺的质量控制,确保背光模块的装配准确性,并提高LCD模组的质量把关。
(2)质检环节:加强出厂质检过程,增加屏幕亮度不均匀的检测项目,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问题最小化。
(3)服务保障:对于出现屏幕亮度不均匀的用户提供售后服务,包括更换屏幕或产品退换等。
2.充电故障的解决方案:(1)设计优化:改进充电接口的设计,确保接口插拔稳定可靠,提高充电效率。
(2)强化物料管理: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确保充电接口的质量,减少故障率。
(3)用户教育:向用户普及正确的充电操作方法,并提醒用户使用符合规范的充电器进行充电。
五、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制程优化:加强对制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2.供应链管理:加强对关键物料的质量管控,严格把关供应商的质量问题。
3.提高员工技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4.用户需求调研:加强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和反馈,及时改进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
制程检验报告
![制程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8a1c3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f.png)
制程检验报告制程检验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文书资料,用于记录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检验结果,以及对相应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全面反映制造过程的质量状况,并为后续产出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次制程检验报告的检验对象是我公司生产的一批电子产品,以下是具体报告内容。
1. 报告时间和地点本次制程检验报告是于2021年5月25日在我公司检验室进行的。
2. 检验对象本次检验的对象是我公司生产的一批电子产品,总数为1000件。
3. 检验结果通过本次制程检验,我们对这批电子产品进行了多项检验,得出以下结果。
(1)外观检验:全部样品的外观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电气性能检验:1000件样品均按照规定检测方法进行了测试,检验结果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尺寸检验:1000件样品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了测量,尺寸精度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功能性试验:1000件样品均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了测试,无故障样品出现。
(5)环境适应性测试:样品分别进行高温、低温、干燥、潮湿等试验,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 检验结论通过本次制程检验,我们认为这批电子产品整体质量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达到了设计要求。
5. 检验意见(1)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检验质量和监控机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应及时改进,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得生产工艺不断得到改善和提升。
(3)生产中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生产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支撑产品的高质量。
6. 签字意见本次制程检验报告经过检验室主管签字认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
以上是本次制程检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后续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制程调查报告模板
![制程调查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0aa59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5.png)
制程调查报告模板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制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制程背景介绍制程是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机器、操作手法、工艺流程等一系列活动,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过程。
本次调查的制程背景为某电子产品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手机。
该制程涉及多个环节,包括零件加工、组装、测试等。
三、制程问题描述通过对该制程进行初步了解,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零件加工环节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组装困难;2.组装过程中,部分零件损坏率较高,影响成品质量;3.测试环节存在漏测现象,导致部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制程问题原因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了以下原因:1.零件加工环节尺寸偏差问题的原因:2.1.机器设备精度不足;2.操作手法不规范;3.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
3.组装过程中零件损坏率较高的原因:4.1.零件质量不稳定;2.操作手法粗暴;3.设备故障率较高。
5.测试环节存在漏测现象的原因:6.1.测试设备精度不足;2.操作手法不规范;3.测试流程设计不合理。
五、制程改进措施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针对零件加工环节尺寸偏差问题:2.1.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精度;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手法;3.优化工艺流程设计,提高加工精度。
3.针对组装过程中零件损坏率较高问题:4.1.加强零件质量控制,确保零件质量稳定;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手法,避免粗暴操作;3.提高设备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5.针对测试环节存在漏测现象问题:6.1.定期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保养,确保其精度;2.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手法;3.优化测试流程设计,提高测试覆盖率。
7.为了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我们建议:8.1.成立专项改进小组,负责改进措施的执行和跟进;2.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人;3.建立定期的检查和评估机制,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产品质量数据分析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4f21bf602768e9950e73881.png)
1、生产成品组装环节不良率趋势
时间
1月
生产数
1150
不良数
8
不良率
0.70%
直通率
99.3%
目标值
98%
2月 0 0
0.0% #DIV/0!
98%
3月 663
2 0.30% 99.7%
98%
4月 1839
2 0.11% 99.9%
98%
5月 3280
17 0.52% 99.5%
0 3000
8 0.1%
6
4
2
1
0
0
0
0.0%
0.0%
1月
2月
3月
2月 0 0
0.0% 0
3000
0.1% 2
4月
3月 769
1 0.1% 1300 3000
0.1%
4
4月 2180
2 0.1% 917 3000
5月 2808
4 0.1% 1425 3000
品质出厂检验不良趋势图
5月
6月
7月
8月
1月
备注 触屏 NG 烧录卡文件缺
小结:
本月3C24项目生产3280台,生产发现17台不良,不良率为0.52%,未超出控制目标,主要不良是物料不良7台,制程不良8台, 。
二、品质部出厂检验数据统计分析:
1、品质部出厂检验不良 率趋势
时间 检验数 不良数 不良率 不良PPM 目标值
1月 254
0 0.0%
不良数 不良率
0.00%
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重测试/重组装 0%
制程分析报告
![制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2d13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4.png)
制程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某个特定制程的制程分析报告。
制程分析是为了评估和优化制程中的每个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报告将对制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制程概述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制程进行概述,包括制程的目标、流程和参与者等。
2.1 制程目标制程的目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制定的具体的生产流程和方法。
制程目标通常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交付时间等。
2.2 制程流程制程流程是指完成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一系列步骤。
具体的制程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和维护等。
2.3 制程参与者制程参与者是指在制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员或部门。
典型的制程参与者包括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运维人员等。
3. 制程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制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流程效率、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3.1 流程效率分析流程效率是指在制程中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本节将对制程中每个环节的效率进行评估,找出效率低下的环节,并提出改善措施。
3.2 风险管理分析风险管理是指在制程中预测、评估和控制风险,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对制程的影响。
本节将对制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3.3 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控制是指通过监控和管理制程中的质量指标,确保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本节将对制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制程改进建议在本节中,我们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制程改进的建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1 流程改进建议根据流程效率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针对效率低下的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例如简化流程、优化资源分配和引入自动化工具等。
4.2 风险控制建议根据风险管理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例如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和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合作等。
4.3 质量控制建议根据质量控制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改进建议,例如引入更严格的质量检查标准、增加测试覆盖率和改善缺陷跟踪和修复流程等。
10月制程不良分析总结报告
![10月制程不良分析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7ae634866fb84ae45c8d37.png)
法
使用激光分板、超声波清洗 COB
公司高层
11月10日
棉签擦拭次数,废弃棉签误用 棉签蘸取酒精量多 振动后才能测试,终检前跌落工 序 百级工作台封装—测试洁净度 环
梁江(技术) 梁江(技术) 刘新昌(CAM) 马宏伟(品质)
10月30日 10月30 11月3日 11月1日 透明赃物 IPQC巡查 外校 避免硬板打磨 粉尘
CAM组装不良分析及改善
一.制程不良报表 二.TOP3不良原因分析 三.改善措施及验证计划
一.制程不良前三项
1.脏污 2.功能不良 3.模糊
从10月报表统计出前三大不良项目为:
二.TOP3不良原因分析
1.脏污原因分析:
人
漏检 自身作业水平 人员作业没有休息 棉签蘸取酒精太多
脏 污
测
没有调焦最清晰
说明:OQC退检数据下降,说明产线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流出问题减少
使用的棉签是正牌,
棉签公司网站为 http://www.sa-nyo.co.jp/
脏污棉签防止误用装置 (丢进去后无法从顶部取出)
试验1 使用1280*1024显示屏检测前、后,OQC检出不良数据对比 使用前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1月3日 OQC检出不良批数 4 1 5 9 11 使用后 11月6日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OQC检出不良批数 6 2 6 3 2
11月5日
11月3日 11月3日
委外做镀层分析
川田 符合使用规定要求
功能不良改善措施
改善对象
措施要点
上料前目视检查FPC洁净度
责任人员
张光水(SMT)
实施时间
11月1日
产品制程FMEA分析总结报告
![产品制程FMEA分析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deea8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6.png)
分析总结﹕
结论:
1.线包高压管控重点在于穿线针作业前需打磨处理;
2.内PIN虚焊因浸锡时间不够,导入定时器可有效管制时间;
3.内PIN短路为毛刺过长浸锡后造成相邻端子连锡,组立后导入CCD视检可有效检验毛刺;
4.外PIN端子歪斜因浸锡后产品直接放置清洗篮,超声波振动造成端子碰撞,将清洗篮更为
平放清洗治具可有效改善此问题;
5.外PIN镀锡不良为作业员镀锡手法不当所致,纠正作业员镀锡手法可有效改善此问题;
6.成品高壓因外PIN浸锡与锡面高度未管控导致漆包线被烫伤,导入限位治具、锡面管控可有效改善此问题.
產品制程FMEA 分析總結報告
風險優先係數:RPN (Risk Priority Number)名詞定義:(在客戶收到產品前,目前流程檢測出失效的能力) →(影響的)嚴重度:對客戶需求所造成之影響的重重要性[1=不嚴重~ 10=非常嚴重] →(原因的)發生度:特定原因發生並產生失效模式的頻率[1=不常發生~10=時常發生] →(現行管制能力)偵測度:現行管制計劃的偵測力[1=可偵測出來~10=不能偵測出來] ※等級尺度應由小組決定
※ 風險優先係數評點法:
→排列RPN 的優先順序,對最優先問題採取適當的措施. →RPN=(嚴重度*發生率*偵測度)1/3
C 1 : 影響機能故障的嚴重程度(嚴重度) C 2 : 故障發生的頻度(發生率)
C 3 : 故障發生檢測的難易度(偵測度) Cs : 故障評點
Cs = ( C 1˙C 2˙C 3 )1/3
表1. C 1的評價點 表2. C 2的評價點 表3. C 3的評價點 表4. C S 與故障等級之關
校准: 审核: 制定: 时间:。
冲压件制程质量分析报告
![冲压件制程质量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3ef6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冲压件制程质量分析报告冲压件制程质量分析报告1. 引言冲压件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行业。
冲压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对冲压件制程的质量进行分析十分必要。
2. 分析目标本次分析旨在对某公司生产的冲压件制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3. 数据收集通过对该公司生产的一批冲压件的制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材料、工艺参数、设备情况等。
同时,还进行了对冲压件产品进行外观质量检测和尺寸精度测量。
4. 分析方法针对数据收集到的冲压件制程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内容:4.1 材料分析通过对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进行测试,检查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指标。
4.2 工艺参数分析分析冲压件的工艺参数设置,包括模具的设计和制作、压力大小、速度等。
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模具磨损、压力不均匀等。
4.3 设备分析对冲压机设备进行检查和分析,包括设备的稳定性、精度等。
通过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状况或者故障,进一步确定影响冲压件质量的因素。
4.4 外观质量检测通过对冲压件外观质量的检测,包括表面光洁度、涂层质量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如划痕、表面缺陷等。
4.5 尺寸精度测量对冲压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以确定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存在尺寸偏差过大的问题,则需要对制程进行调整。
5.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以下几个结果:5.1 材料质量良好,符合要求。
通过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发现材料质量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5.2 部分工艺参数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分析工艺参数,发现一些模具的磨损程度较高,需要进行更换。
同时,还发现部分冲压机的压力不均匀,导致冲压件的质量不稳定。
因此,需要对模具和冲压机进行调整和维护。
5.3 设备存在一些问题。
制程异常分析(典型案例)报告
![制程异常分析(典型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f71b2627d3240c8447efc3.png)
制作人:程刚祥 本案例依据工作经历撰写
一、不良现象描述
a.日期: 2019/12/25
工位: 孔规
b.機型:XXXXX-0X USB 3.1 TYPE-3 沉板母座
c.不良現象及不良率:
USB 3.1 TYPE-3 沉板母座上在做孔规测量,放入孔规不顺畅(不平贴,严
重者可能导致SMT装板不良) 。
剪除毛刺或剪短
孔规检测
五、长期对策
a.图面,作业指导书标准化: 1、修订SIP,补充内容:料带预断点检验毛刺环节并加以组装实配5PCS; 2、来料通过CCD和二次元量测把握冲压件上毛刺的缺陷等级,不得大于 0.01mm。 b.JIG/TOOL工治具修复合理化: 1、通知冲压工序,对该模具进行确认并修复; c.防呆(POKA YOKE)措施(颜色形状方向,声音左右,夹治具布局设变): 1、首件重点检验此异常,重点抽查并以实配检测是否平贴,是否顺畅。
不良圖片說明
12月12日、量化数据求出: 1、抽查料带库存品发现: 其中12月21日2500*7(外强);3500*4; 3500*6外发、 共
计420.9KPCS,经检查铁壳预断面宽度为:0.147-0.125mm,切断后有毛刺(高度超出 0.02mm)现象;
b.现场,现物,现状调查: 1、抽查来料7托盘/ 420.9KPCS ;成品2280PCS各5PCS; c. 调查制程,物料,设备5M1E因子: 1、可能因子:法/机/料。(人/机/物/环/法)
三、验证可能因子(分析)
a. 预计验证时间表: 1、12月26日现场检讨并确认SOP(作业指导); 2、12月26日已抽查来料库存/成品; b. 验证可能因子: 装配不到位;胶芯来料不良,铁壳来料异常; c.验证报告分析提出说明: 1、USB 3.1 TYPE-3 沉板母座上的铁壳预断位点应力异常,手工掰 断有毛刺,高出胶芯界面0.02mm;
制程品质异常报告(精)
![制程品质异常报告(精)](https://img.taocdn.com/s3/m/a677b853f7ec4afe04a1dfd7.png)
浙江勝祥機械有限公司制程品質異常報告編號:(保存時間:) 注:1、當品質問題嚴重或不良品批量大或需要停產時需由廠長級或以上領導批示。
2、發送部門:口品保部口製造部口生管口倉庫口業務部口其他________品质管理制度公司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制定,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1、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品质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品质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范围本细则包括:(一)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二)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仪器管理;(四)品质检验的执行;(五)品质异常反应及处理;(六)客诉处理;(七)样品确认;(八)品质检查与改善。
第三条: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本公司品质管理组织机能与工作职责。
各项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四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范围规范包括:(一)原物料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二)在制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三)成品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第五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设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会同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依据"操作规范",并参考①国家标准②同业水准③国外水准④客户需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 原物料供应商水准,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填制"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一式二份,呈总经理批准后品质管理部一份,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二)品质检验规范总经理室生产管理组召集品质管理部、制造部、营业部、研发部及有关人员分原物料、在制品、成品将①检查项目②料号(规格)③品质标准④检验频率(取样规定)⑤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⑥允收规定等填注于"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设(修)订表"内,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且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有关部门凭此执行。
第六条:品质标准及检验规范的修订(一)各项品质标准、检验规范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制程分析报告
![制程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ec4c818762caaedd33d469.png)
DATE :
Completion Approval: * Closed [ ] * Not satisfactory issue New CLCA Ref No: [ ]
Approved by
Approved by
异常品处理方法
对策是否正确
品质事故案例
情报展开
END
DATE :
Serial No: Dis cipline 3. Failure Analys is - De fine the Root Caus e DATE :
dis cipline 4. Containm e nt Actions
DATE :
Dis cipline 5. Im ple m e nt Pe rm ane nt Corre ctive Actions
原 则
异常发生
发生的状况
发生的日期 发生的线别 发生的班别 异常台数 异常发生率等
详细的情报,短时间 内可以把握的时候, 具体的进行汇报!
品 质 异 常 报 告 流 程
直属上司汇报
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收到情报
三现的把握
无异常 情报确实的判断 有 异 常 生产GO ON
情报展开调查
现场:在品质事故被发现的同 时,请立即对发生的现场进行 有利的保护便于相关部门掌握 第一线的情报。 现实:发现部门或相关者,请 对现场实际的情况进行进行如 实的反馈 现物:品质事故发生的同时, 请对发生的物品进行原样保护, 请勿移动私自处理。
Dis cipline 1. Cus tom e r Failure De s cription
DATE :
不良解析依赖记录
日期 线别 机种 工程 不良内容 依頼者 接收者 不良原因 效果确认 改善前不良率 改善前不良率 最终结果 备注
制程能力指数分析报告
![制程能力指数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ab728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c.png)
7.如有Φ200+0.14﹑Φ9.8-0.40等情形也可用以上方法進行計算。
2.要求PPK值不能小于1.33﹐供應商在送樣前和交貨首批須提供本記錄給﹔
3.以上僅適用于特性參數的檢測計算﹐如尺寸﹑電流﹑光學參數等﹐但不包括外觀的檢測﹐如傷痕﹑臟污﹑色斑等﹔
4.當P PK ≧1.33且LCL X ≧規格下限值和UCL X ≦規格上限值時﹐須做成X-R 均值極差圖對制程進行管制。
5.以上數據須保留四位有效數字﹐品質部將在后續對供應商的來料進行核實﹐如制程能力小于1.33將取消合格供應商供貨資格。
6.以上分25組﹐每4個為一組﹐共須測量100個相同規格要求的數值﹐測量結果填入X1~X4數據欄中。
制程能力指数分析报告
產品型號﹕量儀名稱﹕量儀精度﹕客戶名稱﹕供應商名稱
測量人員﹕X X 產品名稱﹕測量單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制程质量分析报告
产品制程质量分析报告
一、引言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品制程质量分析报告是对产品制程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本报告旨在对我司的产品制程质量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二、制程概述
我司产品的制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生产人员、质量控制等环节。
本次分析主要围绕这些环节展开。
三、原材料采购
1. 问题:存在部分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导致产品的质量也不稳定。
2. 原因分析: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人员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不够严格。
3. 改进措施: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评估,选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加强采购人员对原材料质量的了解和把控,建立和完善原材料进货验收制度。
四、生产设备
1. 问题: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制程质量不稳定。
2. 原因分析:设备维护不到位,对于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的意识不强。
3. 改进措施: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五、生产人员
1. 问题: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不强。
2. 原因分析:生产人员培训不足,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对于质量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3. 改进措施: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技术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关注产品质量。
六、质量控制
1. 问题: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产品的缺陷率较高。
2. 原因分析:缺乏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监控和控制,对产品的质量把控不够严格。
3. 改进措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验和测试,建立产品质量记录系统,对质量问题进行溯源和追踪。
七、结论
通过对产品制程的分析,发现存在原材料采购质量稳定性差、生产设备维护不及时、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一致以及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了提高产品的制程质
量,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人员的把控,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加强设备管理,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八、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产品质量管理[M].北京:冶金出版社,2010.
2. 王五,赵六.质量控制[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以上是对产品制程质量的分析报告,该报告通过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生产人员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我司的产品制程质量将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