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尿常规检验的干扰因素分析

医药健闻尿常规检验的干扰因素分析田雨香,尹良平,韩倩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尿常规检查是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检验项目,借助分析尿液成分变化,为肾脏疾病、流行出血热、糖尿病等提供早期诊断。
但是在尿常规检验时,会碰到诸多的干扰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此,本文对尿常规检验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什么是尿常规检验尿常规检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检验方式,即通过特定的仪器及配套的试剂,对尿液的一般特性进行检验,内容包括但尿液的颜色(不限浑浊或透明)、比重、酸碱度,对所含的物质如蛋白质、胆红素、尿胆原、白细胞酯酶、隐血、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等进行半定量的检测。
也会根据尿液的情况采用显微镜对所含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查,如红细胞、白细胞、结晶(药物或盐类)、管型及是否含有细菌或真菌等。
相对其他检验方式,尿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便利等优势,能发现泌尿系统、肝胆、内分泌、循环系统等存在的问题,明确肾脏排泄功能、肾小球过滤、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等,将泌尿系统健康情况一一反映出来,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疗效观察及治疗等提供依据。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1)疑似泌尿系统感染,如有尿急、尿频、尿痛、肉眼可见的血尿等相关症状,或是腹部出现坠胀感、腰痛感等。
(2)疑似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如早晨起床出现眼睑、颜面、下肢水肿,尿液减少等症状。
(3)疑似或确诊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结核、血管病变等。
(4)疑似肾脏病变,如尿量突然减少、增多、无尿等。
(5)患有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进行检查了解病因及疾病进展情况。
尿常规中的各项数据变化代表什么(1)pH值的变化能直接将人体的酸碱平衡变化和肾脏调节能力展现出来,数值降低可能出现酸中毒、糖尿病、痛风等疾病;数值过高则可能出现碱中毒、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2)若尿蛋白阳性,则可能患上了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系列疾病,还可能与患者摄入的药物相关。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整理课件
1
尿液生成
整理课件
2
尿液检验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 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以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 治疗后好转。因此,尿液检验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不可替代的 首选项目。
2.安全用药监护: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常 可引起肾脏损害,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尿液变化,以确 保用药安全。
10项尿液分析仪:在9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比密测定。
11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维生素C测定。
12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色和浊度测定。整理课件
15
尿液干化学工作原理
尿液干化学试带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 燥,作为试剂层,固定在塑料底层上,并在表面覆盖一层起 保护作用的尼龙膜,作为反射层。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 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整理课件
21
尿胆红素检测原理:采用偶氮反应法。在强酸介质中,尿胆 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耦联成红色化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 黄色→红色的颜色变化。
尿胆红素检测干扰因素: ①当患者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维 生素C、亚硝酸盐,或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时,使胆 红素呈现假阴性; ②尿液中含有吩噻嗪或吩嗪类药物时,可使胆红素呈现假阳 性;
整理课件
5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
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
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
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
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f a c t o r s , a c c o un t i ng or f 1 0% o f t h e t o t a l ; 5 c a s e s e x a mi ne d f a c t o r s o f u r i ne , a c c o u n t i n g or f 6. 25 % o f t h e t o t a l , 2 c a s e s o f u r i ne s a mpl e p r e s e r v a t i on
f a c t o r s , a c c o un t i ng or f a t o t a l o f 2. 5 %. Con c l us i o n A c o mpr e he ns i ve a na l y s i s o f he t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g t he t e s t r e s u l t s ,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a c c o r d i ng t o
c a s e s , a c c o u nt i ng f o r 6 2. 5 % o ft he t ot a l ; 1 6 c a s e s o fpa t i e n t s wi h t dr ug u s e f a c t o r s , a c c o u n t i n g f o r 21 . 2 5 % o ft h e t o t a l ; 8 c a s e s ofu ine r c o l l e c t i on
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检验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与应对策略。
方法挑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检验科收检的400份尿液样本,开展回顾性分析,找出影响尿液检验质量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400份尿液检验标本,其中29份样本出现偏差,占比7.25%。
结论尿液检验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应当重视控制尿液检验质量,尽可能降低相关因素带给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提升尿检质量。
关键词:尿液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应对方法尿液检验,又被称作尿液分析,尿液检验是临床重要诊断辅助手段,尿液检验主要有尿沉渣检验、物理检验等[1]。
尿液检验可以提供可靠参考用于诊治疾病,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没有创伤。
尿液检验整个过程中,若其中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精准度。
所以,本文分析尿液检验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与应对策略,实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检验科收检的400份尿液样本,男性212例,女性188例,年龄22-63岁,平均(42.5±3.8)岁。
1.2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份样本,汇总出现质量缺陷的尿液标本数量,找出引发尿液样本质量出现缺陷的因素。
1.3统计学方法本实验通过SPSS19.0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安排(x±s)形式呈现,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形式描述,实施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典型。
2结果分析400份尿液检验标本,其中29份样本出现偏差,占比7.25%。
表1。
表1 影响尿液检验质量的要素[n(%)]影响因素例数占比样本被污染10 2.50收集时间不合理6 1.50缺少清晰标注30.75收集样本量不够7 1.75未挑选合适容器20.50未及时送检10.253讨论临床检验的三大内容之一就是尿液检验,在分析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可以确定蛋白尿、尿沉渣有形成分,据此判定肾脏早期病变;还可以提供可靠数据用于诊断血液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等[2]。
尿液分析仪分析尿液的影响因素

检验科 秦雯
• 1 尿蛋白 • 尿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肾脏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的诊断、治 •
• • •
疗、预后等。影响因素: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变质的尿液会使尿液的PH值产 生变化,或者尿液本身过酸、过碱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特 别是含有奎宁、奎宁丁和嘧啶等药物时,尿液呈碱性 (PH>8.0),超过了试纸本身的缓冲能力,可能出现假阳 性结果。排除方法是用稀酸或稀碱将PH调至5~7再进行测 定。 (2)尿液分析试纸主要检测的是尿液中的白蛋白,对于 白蛋白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其他蛋白,因此,在尿液中含有 其他种类的蛋白时(如球蛋白、粘蛋白、本周蛋白),干 化学法的测试结果可能为阴性。 (3)多种物质(大多为药物)对尿蛋白的测定结果都有影 响,如青霉素可以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季铵 盐、喹啉等可使试纸出现假阳性。 (4)标本含生殖系统分泌物(如前列腺液、精液)或较 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4 比重 尿液比重测定可以估计肾脏浓缩功能。由于尿液 比重还受年龄、饮水量、出汗等因素的影响,故 多次测定比单次测定更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影 响因素有: (1)尿液标本必须新鲜,不能含有强碱、强酸等 物质,如奎宁、嘧啶等药物,这些物质的存在都 会影响尿液比重的测定。当尿液PH 值>7时,应 在测定结果上加上0.005作为强碱尿的校正。在尿 液分析仪上一般都有自动校正功能。 (2)尿液分析试纸实际上测定的是尿液中的离子 浓度,尿液中的非离子化合物(如葡萄糖、造影 剂等)对测定结果必然有一定的影响。
• 10 维生素C • 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对白细胞、红细
胞、葡萄糖、亚硝酸盐等多个项目可产生 干扰,因此,维生素C检测的作用在于提示 其它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假阴性 的出现,使各项干化学检测结果更准确、 更科学。
浅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

浅析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宋秋梅【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8)11【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
方法统计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963份尿液样本资料,选择误差较大尿液样本106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复检,探究影响尿液样本失真的影响因素。
结果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临床因素包含:药物使用,标本存放与实验室相关因素。
在此其中临床因素影响尿液样本为20例。
保存因素样本18例,送检因素10例。
实验室相关因素样本共计58例。
结论在对患者实施尿检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强化尿液检验因素,确保结果公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 of influencing the result of urine test.Methods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5, 963 urine samples data in our hospital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were received, 106 urine samples which was the bigger error were cho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arry on the review and to explore the factor of inlfuencing the result of urine test.ResultsThe clinical factors of inlfuencing the routine urine test include: drug use, specimens for laboratory related factors. 20 cases of urine samples about the clinical factors, 18 cases about keeping sample factor, 10 cases about inspection factors, a total of 58 cases of laborator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ample.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 urine test for patients and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strengthen the urine test factors, 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in the fair.【总页数】2页(P52-53)【作者】宋秋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2【相关文献】1.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因素浅析 [J], 毛萍;刘家政;王寰;2.探讨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研究 [J], 黄建央;翁瑜霞3.临床检验中对于尿液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蔡炜4.临床检验中对于尿液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蔡炜5.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J], 马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 1 】 杨金永 , 赵斌 , 于台飞 , 等. M R I 在鞍 区肿瘤诊 断与鉴另 诊 使不大也 可以造 成严 重影响 , 如压迫视神 经 、 第 三脑室等 , 因此 鞍上肿瘤 患者常 出现视力 障
碍、 颅 内高压等症状 , 如果瘤体进一步增大可导致脑积水 , 患者
信号影 。多数颅 咽管瘤囊性部分所含的图像呈短 T 1 与长 T , 但 也 可呈 长 T 与长 T 像 ,即 T l 加权像上呈低信 号 , T 加 权像上 呈 高信号 ; 若 为实质性 颅咽管瘤 , 则呈 长 T 与长 T 2 , 钙化斑 呈 低信号 区。脑膜 瘤 9例为圆形 或不 规则 型 , MR I 检测时 T _ 呈 略 低或等信号 , T 2 呈等或略高信号 。颅 咽管瘤是 儿童最常见的肿
常出现剧烈 头痛 或呕吐等症状 。由于垂体 可调节 多种激 素的分 泌, 一旦垂体受 到侵犯 而导 致功能紊乱则可导致各种 内分泌疾 病如泌乳 、 甲状腺 功能亢进 等 , 因此必须在 肿瘤进一 步长大前
进 行准确诊 断并治疗 ,而 良好检测 方法是 发现鞍上肿 瘤 的基 础。临床常用检测方法中 , C T扫描 由于容积效应 , 伪影较多 , 因
肿瘤及其毗邻解剖结构 , 不同的鞍上肿瘤信号特点可 以较好 区
别, 对肿瘤诊断有很 大帮助 , 不仅能提高鞍上肿瘤检 出率 , 并且 有利于对各种鞍区肿瘤的鉴别诊断 。
参 考 文 献
由于环境 中致病 因子的增多 ,人类各 种肿瘤发病 率均升
高, 鞍区肿瘤 也不例外 , 鞍 区肿瘤 占颅内肿瘤 的 1 0 %一 2 0 %, 然 而 该区解剖结构复杂 ,因此对该 区肿瘤 的诊 断有 一定的困难 。
【 摘要 l目的
研 究尿液检验结 果的影 响因素 , 降低 检验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尿液干化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肾功能和一些代谢状况。
尿液在患者体内常常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各种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产物。
因此,尿液在干化学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量:尿液的产生量往往与人体的血容量、水分摄入量以及肾脏排泄功能有关。
健康人每天尿液的产出量通常在1000-2000毫升之间。
尿液的产生量的变化会影响尿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稀释程度,从而影响干化学检验的结果。
水分摄入量:人体的水分摄入量与尿液的稀释度有直接关系。
水分摄入量增加会导致尿液的稀释度增加,相应地导致尿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减少。
因此,水分摄入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
饮食因素:人体对于不同食物会有不同的代谢过程,不同的食物也会影响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例如,大量摄入肉类食物可能导致尿液中尿酸、尿素氮等物质的增加;大量摄入水果蔬菜可能导致尿液中酸碱度的变化。
因此,饮食因素也会对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会通过肾脏代谢或排泄,从而影响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会导致尿液中的白细胞酯酶阳性;一些利尿剂则会导致尿液中尿酸、尿素氮等物质的排除增加。
因此,患者是否使用药物在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解读中也需要考虑。
体力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会导致人体代谢的加快,从而影响尿液中的化学成分。
例如,剧烈运动会导致尿液中肌酐等物质的增加;剧烈运动还会导致人体内水分的流失,从而使尿液浓度增加。
因此,体力活动也会对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因素:尿液收集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对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尿液收集容器的材质、清洗情况等,以及尿液收集的时间、保存温度等都可能对尿液中各种物质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包括尿量、水分摄入量、饮食因素、药物因素、体力活动以及其他与尿液收集过程相关的因素。
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增强尿液试 剂质量 的控制 和具 体操作 步骤 的准确性 是尿
液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 内容 。 因此在尿检中要特别注意 以 下几点 。 2 . 1 尿 液试剂质量控制 用 已知 阳性或者 阴性 的试剂采
用对照测试 的方法检查试剂是否失效 。
基层 医学论坛 2 0 1 3 年6 月第 1 7 卷第 1 7 期
据, 其 中主要包括尿沉渣镜检 、 物理检查等 , 由于其检测结果准
确、 创伤性小 、 操作简单 、 成本低 , 被临床 医生广泛接受。 但 由于
很多检验人员过分依赖分析仪检测而忽视对尿液本 身的检查 ,
出现过多失误 , 引起诊断性错误[ 1 】 本文对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及 影 响因素进行探讨如下。
1 . 1 尿液采集类别
合理 的方法 , 并在相关医护人员 的指导下进行尿 液采 集。①对 于住 院患者 以及 已被 确诊 的肾病患者 , 由于清晨 尿液 浓度 较高 且 条件 固定 , 可 以及时进行采集并送检 。② 对于门诊 及急诊患 者采用 随时 尿检测 , 但 随时尿 采集易受 饮食 、 药物 、 运动 等影 响, 其物理性质易发生改变 , 从而引起误诊 。③空腹尿标本可 做尿糖检验。④进食后尿 : 对检查病理性尿蛋 白以及轻度糖尿 病较为敏感 的标本 , 应在餐后 l h 进行尿液 收集 。⑤定时尿采
参考 文献
由表 1 可 以看 出 , 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经过血 常规 八项检测 后, 末梢血 的血红蛋 白、 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静脉血 , 末 梢血的 红细胞压 积、 血小板计数 、 红细胞计数 比静脉血要低 , 差异均有 显著性( P < O . O 1 ) 。末梢 血的 白细胞计数 、 血红蛋 白之所 以 比静 脉血高 , 一般认 为是 因为在采集 末梢血 时 , 血 管 的管腔 十分狭 窄, 而且局部温度 比较高 , 造成血液 中出现部分沉积 , 最终导致 血 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 白比较高翻 。 末梢血 的红细胞压积、 血小 板计数 、 红 细胞 计数之所 以比静脉血低 , 一般 认为是采 集末梢 血时 , 需要对血管进行挤 压 , 导致血小板 的损耗 和聚集 , 使血小 板计数偏低 ; 同时如果过 度挤 压血管 , 血小板 就会 发生凝 集 , 会 挤 出一些组织液 , 这些组织 液会稀释 末梢血标本 , 同时也会导 致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计 数的降低 。因此 , 临床上认为 , 进行血 常规检测 时, 如果采集的标本是末梢血 , 那么较难控制其质量 ;
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分析

1 1 标本的采集、 . 收集
负责标本 收集 的实验室 工作人员 、
染; 尿标本量应 ≥1 m , 5l 在特殊病例 ( 小儿 、 如 烧伤 、 肾衰无尿 期) 不可能达到此要 求时 , 应在检验 报告单上 注明收到 的尿
量。 2 仪 器 与 材 料
医生和护士需对 患者 留尿进 行指 导 , 必使 尿道 口保 持清 务 洁。尿液标本 必须新鲜 , 尿常规检验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 中 段 尿, 门诊及急诊患者可随 时 留取 , 在标本 容器上注 明留取 尿液的时间。尿液标本 的容 器必须清洁 、 防漏 , 由透明且不 与尿液成分发生反应 的惰性材料制成 , 容器及其密封装置不 带干扰物质 , 用于标本收集和运送 的容器不可重复使用 。尿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7 0 6 (0 00 —14 0 6 2— 3 9 2 1 )8 0 9— 1
尿常规分析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 目之一 , 虽然尿检取 样 比较容易 , 所用检验设备 比较简单 , 但是 影响尿 液分析 的 因素有很多 , 如不予重视 , 将影 响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可靠性 、 准确性 , 使用 时应注意 以下问题 : 2 1 尿试条正确应用 . 不可使 用 已过有 效期 的尿 试条 ; 应
胞溶解 以及 尿胆 原等物质 因光照分解 或氧化而 减少等 。收 集 时段尿时 , 应告知患者时 间段 的起点 和终点 , 起始 时先排 空膀胱 , 三杯试验 留尿时间要分段 明确 , 做好 标记。随机尿 液标本的留取无特殊时间规定 , 但必须 在标本 容器上注明 留 取时间。必须有足够 的尿量 , 1 以 5—5 m 为宜。住 院患 者 0l 尿常规最好 留取清晨第一 次尿 , 即晨 尿, 也可把 在上午 7~8 时留取的尿 液作为第 2 次晨尿 , 适用于 可疑 或已知泌尿系统 疾病的动 态 观察及早 期妊 娠实 验等。午餐 后 2 h收 集 的尿 液, 即餐后尿 , 对病理性糖尿和蛋 白尿的检 出更敏感 , 适用于 尿糖 、 尿蛋 白及尿胆原等检查。 12 标本 的保存 、 送 . 运 检测 的标本 应新鲜 , 不需防腐剂 ,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尿液检验作为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在日常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液检验结果并不完全可靠,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
1. 饮食因素:饮食中摄入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影响尿液的组成。
摄入大量蔬菜和水果会使尿液呈碱性,而高蛋白饮食会使尿液变得酸性。
某些特定的食物如草莓,柠檬等会使尿液呈酸性。
一些药物如维生素C、甲基苯丙胺等会导致尿液变色,模糊或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2. 水化状态:尿液浓度与个体的水合状态有关。
水合状态差会导致尿液浓度的变化。
过量饮水会使尿液稀释,而过度脱水则会使尿液浓缩。
3. 尿液储存条件:尿液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和生长。
尿液的长时间储存可能会导致容器中细菌增多,pH值升高,比重增加等,从而影响尿液的检验结果。
4. 尿液收集方法:尿液样品的收集方法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错误的收集方法可能导致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脓液的污染等,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5. 排尿时间:尿液的组成可能随着排尿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早晨的首次排尿样本可能会显示较高的蛋白质、细胞和细菌数。
建议采集中段尿或24小时尿,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6. 性别和年龄:尿液检验的结果可能会因个体的性别和年龄而有所不同。
妊娠期的女性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和尿胆原增加。
老年人可能出现尿潜血、尿胆原、尿蛋白和尿常规亚硝酸盐阳性的结果。
7. 疾病状态:一些疾病状态可能会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等都可能导致尿液检验结果异常。
尿液检验结果可能会受到饮食因素、水化状态、尿液储存条件、尿液收集方法、排尿时间、性别和年龄以及疾病状态的影响。
在进行尿液检验时,需要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遵循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临床尿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
1. 水分摄入: 水分摄入量对尿液的稀浓程度有明显影响,摄入过多的水会稀释尿液,而摄入过少的水会使尿液浓缩。
为了消除水分摄入的影响,应要求患者随机采集尿液,以便更好地反映其生理状态。
2. 饮食因素: 饮食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色素物质,如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这些物质可能会使尿液呈现不同的颜色。
某些食物和药物的摄入也会导致尿常规检验异常。
为了消除饮食因素的影响,应告知患者在尿液采集前避免食用对尿液颜色有影响的食物和药物。
3. 尿液保管和运输: 尿液在采集后需要进行保管和运输,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微生物增殖和代谢物分解,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应要求患者在采集尿液前彻底清洁外生殖器,并使用无菌容器保存尿液,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4. 尿液采集时间: 尿液的成分在不同时间段可能会有波动,特别是早晨第一次尿液检查,尿液的成分可能会有所偏差。
为了减小时间因素的影响,应要求患者在一天中相同的时间段进行尿液采集。
5.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尿液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受到遗传、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尿液检验时,应将结果与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为了提高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以下对策措施:1. 加强患者教育: 在尿液采集前,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告知尿常规检验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按照要求进行尿液采集。
2. 规范操作程序: 医务人员在进行尿液采集、保存和运输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严格控制操作的时间和过程,确保尿液样本的质量。
3. 建立标准化的指导: 实验室应根据国际和国内标准,建立起相关的尿常规检验标准和指导方针,统一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摘要】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
病理因素如泌尿系统疾病会导致异常结果;饮食因素如饮水过多会稀释尿液;药物因素如抗生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生活习惯因素如运动、饮酒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可能会使检验结果产生误导。
建议在进行尿液检验前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未来的研究可通过深入探讨各因素的具体影响机制,为临床检验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临床检验、尿液检验、影响因素、病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生活习惯、综合影响、建议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临床检验中的尿液检验是一项常见的生化检查项目,可以为医生提供大量的有价值信息。
尿液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和生活习惯因素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准确解读尿液检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通过分析常见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其综合影响,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这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误诊误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在临床检验中,尿液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检验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疾病、饮食、药物、生活习惯等。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尿液检验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肾功能、疾病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
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了解这些因素对正确解读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对患者情况的准确判断,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研究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意义重大,可以促进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尿液分析前各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的探讨

准、 不 同的治疗要求和治疗方法 的选择 , 有 多个设定 的上 限或
生 低 血 糖休 克 , 也 必 须 立 即进 行抢 救 。这 样 2 2 . 2 m m 0 l / I J ,
2 . 2 m mo l / L即为血糖测定的危急值 。 7 . 0 m mo l / L或 1 1 . 1 m m 0 帆 为诊 断糖尿病 的一个 阈值 ,这 时临床必须考虑相应的治疗措 施, 但还不是危急值。
出现严重后果 , 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 这是一个表示 危及 生命 的 试 验结果 , 因此 , 把这种实验数据称 为“ 危急值” 。“ 危急值” 是
医学决定水平中的一个域值 。
些疾病 的诊断指标 须依靠 医学 决定水平值 才能判断 , 而在参
考值 范围左右则很 难进行判断。
以糖尿病为例 , 通 常健康人参考范 围为 3 . 9 ~ 6 . 1 m mo 帆。 当空腹血糖 I >7 . 0 mm o l / L , 或任何 一次血糖 ≥1 1 . 1 m m o l , L时 ,
些 分析前因素进行探讨 。 影响检验结果 的生理 因素可分为可控 因素和不可控 因素
所 采集标 本均 在 2 h内完 成全 部检测 ; 尿卟 啉检查 , 尿液要 新鲜 且 留尿 置棕色 瓶 中 , 因胆 红素会 被光 破坏 , 应尽 量避免
光照 。
1 生理 因素对尿液检验结果 的影响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探讨临床检验中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尿液检验是临床检验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监测和评估一系列疾病,如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白血病等。
但是,在进行尿液检验时,存在着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检验结果。
下面将对临床检验中会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探讨。
1. 饮食因素饮食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大。
例如,食物中的红色色素、维生素C等物质,可以使尿液变成红色或黄色,并造成尿液的浑浊。
尿液的灰白色可以是因为乳糖含量过高,甲状腺激素过多等原因所致。
此外,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也会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2.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也常常会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例如,妊娠、月经、排卵期等情况都会影响尿液的成分和性质。
另外,晨尿、午后尿、晚间尿等尿液收集时间不同也会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3.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化学物质会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例如,大剂量的维生素C会使尿液呈现为酸性,而某些利尿剂、抗酸药、磺胺类抗生素等会影响尿液 pH 值。
此外,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药物也会影响尿中葡萄糖、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从而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4. 疾病因素人体疾病状态也会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患者出现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白血病等疾病时,尿液检验结果往往异常。
此外,肾病综合征、肾结晶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也会对尿液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尿液检验时,医生应该注意上述因素,以尽可能减少干扰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尿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摘要】尿液分析作为三大常规之一,分析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或辅助诊断有着重大意义,为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所用药物对尿液分析结果的正确分析,标本合格是前题,对尿液标本的影响因素有很多,药物仅是其中的一项,药物具有生物活性,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化学成分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
基于此,本文对尿液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尿液检验;影响因素;尿液颜色;尿胆红素;尿蛋白;尿糖;尿检近年来,新的药物层出不穷,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屡屡皆是,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对尿液检查的影响给实验诊断和临床诊断增加了许多困难。
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始终困扰着检验工作者,有时甚至是难以避免的,对此,特将药物对尿液分析的一些影响介绍如下:1影响尿液检验的药物1.1影响尿液颜色的药物这方面主要有:①使尿液变为黄色至红色或红棕色的药物。
大黄、氯喹、呋喃妥因、吩噻嗪类、苯妥英钠、华法林、维生素b2、非那西丁、对氨基水杨酸、抗凝剂、肯同氯奎、呋喃唑酮、山梨醇铁、辛可芬、苯氮吡啶、苯茚二酮、酚酞、苯磺胺、伯氨奎、阿的平、核黄素、水杨酸、磺胺药等;②使尿液变为蓝绿色的药物:阿米替林、吲哚美辛、利福平、亚甲蓝、妥龙、氨苯蝶啶等;③使尿液变为黑褐色的药物:甲硝唑、左旋多巴、甲基多巴、奎宁及其衍生物等。
除此之外,感冒通片可以使儿童尿液呈红色,这是由于其中的双氯芬酸钠对肾脏的毒性反应所致。
另外,头抱拉定、头抱哇林、克林霉素等也可以导致肉眼血尿。
1.2影响尿蛋白试验的药物①若碱性药物引起尿液ph>8时易出现假阳性,若酸性药物引起尿液ph<3时易出现假阴性。
另外,青霉素、阿斯匹林等可使尿蛋白质检验出现假阳性;②含碘造影剂、头抱菌素类可使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试验呈假阳性反应。
右旋糖昔、奋乃静也可致假阳性。
卡那霉素、多豁菌素、三甲双酮、磺胺类等可致肾损害引起蛋白尿;③引起假阳性尿蛋白的药物,具有肾毒性药物如金、砷、锑化物等;影响磺胺基水杨酸试验的药物如头孢吩钠、头孢噻啶、磺胺甲唑、甲苯磺丁脲等。
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性 . U O、 L 等 项 目 的检 测 会 呈 现 假 阴 性 。因 此 保 证 患 而 R GU
・
7 6 6 ・
M d D a nT et 现 代 诊 断 与治 疗 2 1 J l 3( ) o ig ra 0 2 uy2 6
_= _ == T _ = — = ~ = = 一 =
2 结 果
尿常规检测 的患者 8 0名 .其 中男 4 2名 , 3 4 ( 均 年 龄 2 ~8 平 2 ̄ .) : 3 9 23 岁 女 8名 , 1 4 ( 均 2 + _) 。 别 对 这 8 2 ~3平 7 1 岁 分 4 0名 患 者 使 用 正 规 试 剂 带 ( 剂 带 I) 暴 露 于 空 气 中 2周 的 试 试 和 剂带 ( 剂 带 Ⅱ ) 行 尿 液 检 测 0名 患 者 的 临床 治 疗 资 料 见 试 进 8 表 1
条 件 及 有 效 期 。 不 能 把 试 剂带 置 于 直射 光 照 下 . 不 能 暴 露 也 于潮 湿 环 境 。用 完后 立 即 盖 上瓶 盖 。 总 之 . 见尿 液检 测 结 果 的影 响 因素 分 析 对 于 临 床 尿 液 常 检 测 结 果 的 准 确性 具 有 重 要 的 意义 , 值得 进 一 步 临 床 研究 。
蛋 白等 ) 较 大 的差 别 . 而 说 明 了 尿 液 试 剂 带 在 空 气 中 长 有 从
学 报 , 0 62 ( 8 :2 — 2 . 2 0 , 2 )2 2 2 3 6
[] 2张
纯 . 响 尿 液 检 测 结 果 的若 干 因 素 分 析 []高 校 保 健 医学 研 影 J.
11 一 般 资 料 .
选 取 20 0 9年 2月 ~ 0 1 2月 来 我 院接 受 2l年
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

对 7 例 误差较 大 的检 验结 果进行 分类 ,其 中临床 因素 8 共2 f 、实验 室因素5 例 ,并对 这7例检 验结果重新复检。 64 2 8 并抽 取其 中比例较 高 ( 临床 药物因素、收集方式和实验室因 素)的因素进 行整理 :其 中①临床药物 因素是3 例患者 服用 了奎 宁和嘧啶类药 物,导致 患者尿液 呈碱 性,结果出现 了尿 蛋 白阳性 的结 果;而另 #8 患者则是服用 了阿司 匹林 造成 b例 患者 尿 中 胆 红 素值 的升 高 , 导 致 了误 差 的 形 成 ; 另 外 3 患 例 者服 用 了双 胍 类 降糖 药 导致 患 者 尿酮 体 呈 现假 阳 性 。② 收 集
医 疗 论 垤
Me ia a me t F r m d c l1 e t n o u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 u n lo h o dc e a d Et n p am ay hn s o r a fEt n me ii n h o h r c n ・82 ・
可靠性 已经成为检验工作 中的关键 。其标本 的采集 、处理 、 分析 以及报告等步骤均可影响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进而 影响 医疗工作的质量 。所 以加强对影响尿液检验结果 的因素分析 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现抽取部分尿液检验结果进行 回顾性分
析 ,报 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2 结 果
应 取 中后 段 尿 液 ( 同时 避 免 白带 和 月 经 的污 染 ) ,必 要 时重 复 检 查 。而 对 于 尿 液 的 检 测 时 问 以在 2 内完 成 为 好 ,若 无 法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作者针对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
包括尿液检验方式,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尿液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作为医疗中的常规检验手段,尿液检验的结果可以直观的表现接受检验者的
身体状况,每年尿液检验的数量与规模在医院的检验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
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尿液检验的流程包含了采集、保存、送检、实验室分析等环
节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医疗工作的质量。
1、尿液检验方式
1.1 尿液物理检测
1.1.1 颜色:正常尿液因含尿色素可呈淡黄色,尿液浓缩时呈深黄色,并受某
些食物、药物的影响。
病理性尿可呈褐黄色、红色、乳白色等。
尿液中有色物质
对尿分析结果有一定影响。
1.1.2 浑浊度:正常的尿液含有上皮细胞、若干红细胞、白细胞和偶然发现结
晶体,但如果病人患上某些疾病,这些细胞数目便会增加使尿液浑浊或模糊。
1.2 尿液化学成分检测
1.2.1 尿PH值检测:尿PH检测原理是用酸碱指示剂法。
首先检测尿液标本
必须新鲜,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液成分可致PH值改变。
干化学法应严格按照规
定的30s浸泡,浸泡时间过长尿PH呈降低趋势。
如尿PH<4.0可能代表不受控制
的糖尿病、饥饿或脱水,可使蛋白尿和酮体呈假阴性。
PH>8.0可使蛋白质呈假性,使相对密度、葡萄糖及隐血试验等结果偏低或呈假阴性。
因此临床分析尿液检测
结果时应结合尿PH值考虑。
1.2.2 尿蛋白检测:尿液蛋白质定性分析方法种类很多,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
为干化学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
尿分析仪蛋白测定是根据指示剂蛋白
误差原理,这一反应只对白蛋白敏感,而磺柳酸及加热醋酸法两种蛋白均能检出
且不同检测方法对尿液内不同类型的蛋白质检测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标本三种方
法检测结果并不完全相符。
因此临床分析尿液检测结果时不能单看结果“+”号的多少,而应了解其检测方法及其半定量范围。
“阴性”结果并不排除球蛋白、血红蛋白、本周氏蛋白和粘蛋白的存在。
1.2.3 尿糖检测:临床尿糖定性检查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试纸定性(半定量)
试验和糖还原试验;干化学法与班氏法特异性不同,干化学法特异性强,只与葡
萄糖反应;而班氏法与尿内所有还原性糖(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和所有还原
性物质都反应,故干化学法呈阴性的标本而有可能班氏法呈阳性姑果,且这种现
象比较常见。
1.2.4 尿酮体检测:由于酮体中的丙酮和乙酞乙酸都具挥发性,乙酞乙酸更易
受热分解成酮体,尿液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因此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
以免因酮体挥发或分解而出现假阴性或结果偏低。
干化学法与酮体粉法的灵敏度
有差异,同一标本两种方法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对颜色较深的尿液在用尿
分析仪测定时,如果KET、BIL、NIT出现阳性结果,应用传统方法复查验证。
2、影响因素分析
2.1 临床用药:患者在临床服用的药物是影响尿液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的性质,在体内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血药浓度和在
体内的代谢过程、清除时间和清除率以及排泄途径等,涉及生物化学、临床药理
学和酶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实验室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尿液检验结果与
患者本身疾病及临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严重不相符合,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实
际不相符合,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及患者的临床治疗。
因此我们在判断检验结果
时要把患者用药情况考虑进去,与临床进行充分沟通,充分排除药物对尿液检测
结果的干扰。
2.2 标本采集:尿液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在放置一定时间后,后受周围环境
污染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尿标本在采集完之后,必需在2h内及时送至检查室,以免发生蛋白变性、细菌繁殖、细胞溶解以及尿胆原等物质因氧化或光照分
解而被破坏。
因此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
尿
液标本的留取如无特殊规定,时间上没有要求,但必须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留取时间。
住院患者尿液送检标本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中段尿,也可以留取上午7~8
时的尿液,作为第2次晨尿进行送检,适用于早期妊娠实验或疑似、确诊为泌尿
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动态观察。
如果是门诊及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则可以随时
留取,留取尿液的时间要在标本容器上注明。
随机收集的尿液以患者午餐后2h
收集的尿液为最佳,适用于尿蛋白、尿糖及尿胆原等检查,适合蛋白尿和病理性
糖尿的检出。
如果需要进行时段尿的收集,应指导患者时间段的起点和终点,先
排空膀胱,试验留尿应做好标记分段明确。
送检尿液的量必须足够,一般情况留
取15~50ml。
标本收集和运送的容器不可重复使用,最好是一次性器械,用完即
进行回收。
放置尿液标本的容器必须是洁净、透明、防漏,由惰性材料制造,容
器及其密封装置不带干扰物质,以防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负责标本收集的
医生和护士及实验室工作人员需对患者留尿进行告知,在留尿时应使尿道口保持
清洁。
2.3 标本保存:标本应保持新鲜,才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尿液标
本的保存温度应在25℃以下,送检的标本应尽量在2h内完成检验。
留取的2h后会出现改变,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
尿液颜色变深,尿气味带有氨味或出现
混浊;出现维生素C、葡萄糖、尿胆原、胆红素等物质含量下降,蛋白质及pH
值发生变化,亚硝酸盐升高。
镜检结晶或细菌升高,出现RBC、WBC及管型下降。
因此标本收集后2h内无法完成分析,可在送检尿液标本中加适量防腐剂,于2℃~8℃进行冷藏,然后在6h之内进行检验。
按照送检的项目选择不同类型的
防腐剂。
一般情况下应用甲醛溶液,每升尿液加入5ml浓度为400g/L的甲醛溶液。
但是要严格控制甲醛的用量,如果过量则会尿液中的尿素发生反应而产生沉淀物,干扰显微镜下的检查。
所以,送检标本的保存非常重要,送检单上必须注明留尿
及送检时间。
3、结论
总之,在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包括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做好这两方面
的质控工作能够减少误差、提高检验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对于提高医院的检验水平和治疗质量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尿液标本采集及保存的标准化[J].当代医学,2011(07).
[2]张红梅.正确收集尿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12).
[3]王海鸥.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