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2复习课程
《人际交往心理学》复习纲要 2014年6月
第一章心理学基本知识一、心理学的定义情绪情感、意志是随着认识产生的。
认识也受到情绪情感、意志的影响。
2、个体心理差异内控者:相信自己控制事件发展的能力外控者:相信他人和外部事件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因素三、关于心理源自先天与后天之争心理现象是神经系统的属性,是由物质发展演化产生的。
四、人的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反射是一切心理现象产生的方式,它是有机体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规律性问答。
脑是心理的器官,受损直接影响心理活动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的存在。
马克思:(心理活动)是在人类头脑中变位了变形了的物质。
同时,人也积极的作用于周围世界。
拓展思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3、心理活动与实践活动密切关系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形成态度的基础。
心理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指针。
不同的客观现实条件结合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理特点,就造成不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马克思:只有当实际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时,现实世界的宗教才会消失。
第二章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完美的状态”。
心理健康,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均能保持在知、情、意和个性心理诸方面良好、健康的效能状态,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身心合璧快乐健康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常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反映人的聪明程度2、良好的情绪主要体现在情绪的稳定性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上情绪注意—自觉情绪反应—适当强度情绪调控—自觉有效、稳定的3、健全的意志明确的目标追求善于自制4、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好朋友,不自卑、也不自大5、正确的自我观念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优缺点贵在“自知之明”6、适度的行为反应行为反应与自己的年龄、社会角色、所处环境相符合7、完整统一的人格人格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完整统一的人格在大学生身上体现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协调一致,襟怀坦白、表里如一,能为他人、集体和社会所认同8、积极的社会适应力适应社会变化,较好地调整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的矛盾冲突不逃避、孤僻、符合社会规范三、积极行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尺度日常生活中,多数人的心理是处于健康与病态之间的第三状态判断心理健康状况应当持发展的眼光2、压力与健康:1)、什么是压力压力是伴随可预测的生理变化、生物学变化和行为变化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二章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米德等。米德的代表作:《心智、自我和社会》
(“mind ,self and society”)。
理论观点: 1、个体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单元,强调符号和语言的作 用。 2、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 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3、提出公式:刺激 符号的意义 反应。
提出者:韦纳(B.Weiner,1971)。 主要观点: 1、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三个维度: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 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1979年补充的)
2、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的内容: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如心境 等)、别人反应(如他人帮助)
期望理论
照明实验
霍桑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 实验对象:绕线圈班组。
阶段一: 实验组:不断改善照明条件。 对照组:照明条件不改变。 结论:原来认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果是两组都在提高。 阶段二: 把两名女工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照明亮度降低。 结果:产量任然提高。 原因:一是工人在特定条件下工作,认为是雇主对她们的重视; 二是试验中管理人员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关系融洽。
主要观点:
1、人有两种需要,一种是形成对周围环境的一致性理解的需要, 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具备,由生活检验积累,因此叫 通俗心理学) 2、因果归因遵循“不变原则”,即特定的原因和特定的结果之间 的关系。
3、行为或事件的归因:内部状态(人的因素)和外在环境(环境 的力量)
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
增加结果
减少投入
减少结果
增加投入
提出者:弗洛姆(V.H.Vroom,1964),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 主要观点:
江苏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人际关系心理学重要理论梳理
江苏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人际关系心理学重要理论梳理江苏省考研心理学复习资料——人际关系心理学重要理论梳理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互动。
在江苏省考研中,人际关系心理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进行梳理,并提供相关的复习资料。
一、认识他人的标签理论认识他人的标签理论,也被称为印象形成和认知标签理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时,会根据对方的一些特定标签或特征来形成对他人的认知和印象。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整齐、干净,举止得体时,会倾向于形成一个积极的印象。
相反,如果一个人衣着蓬乱、言谈粗鲁,我们可能会对其产生消极的印象。
这种标签理论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在他人眼中所传递的标签,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印象。
二、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在与他人比较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这个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价值和地位。
在江苏省考研中,社会比较理论常常与自尊心和自我认同等概念相联系。
通过社会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同时,社会比较也会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注意社会比较的影响。
三、亲密关系理论亲密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亲密程度和情感交流。
该理论认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在于情感交流、互惠和共享。
在复习考研时,了解亲密关系理论对于理解和解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至关重要。
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双方的付出和合作,同时还需要有效的沟通和情感表达。
了解亲密关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与他人的冲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交往中的自我揭示理论交往中的自我揭示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揭示行为。
人际交往心理学课件第2章 人际交往的内涵和基础
(2)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第一,人际交往、人际沟通、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和手段(途径、方式 )。 人际交往通过人际沟通方式实现,人际沟通结束时形 成人际关系。
第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总的说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2章 人际交往的内涵和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内涵 第二节 人际交往的功能 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人际交往的内涵、人际交往的类型。 2、了解人际交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人际交往的内在动力。
第一节 人际交往的内涵
一、人际交往的实质及特点
1、人际交往的概念
二、人际交往对社会(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人际交往是构成人类社会整体存在的基础 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际交往是组织、联系个 人的纽带,它把分散的个人凝聚成群体,继而构成人 类社会整体。
2、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群体)良性发展的 必要保证。
社会分工的出现以及越来越精细化的趋势,一 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使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良好的人 际交往关系能够使社会各部门的人们相互支持 和协作,这就保证了生产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 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在特定的群体—企业中, 注重人际关系,关心员工的心理感受,从感情 上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能够极大地提高生 产效率和增强企业凝聚力。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它不同于社会 关系,它是个人与他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心理、 情感上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带有强制性,它的建立、维持或解体, 仅仅取决于人的内心情感。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
人际关系心理学讲授提纲(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理解: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结论: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解释: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它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也有行为成分。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包含成分:一是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二是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是关系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三是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即能表现个性的一切外在行为。
(二)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科学分支。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
研究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为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二)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是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社会变化加剧对心理学提出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包括正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优化),也包括负向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恶化)。
一、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反馈总结
反馈整理
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评价结果,明确教学 和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改进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教学调整
教师根据评价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后,再次进行评估, 检验教学改进的效果。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分享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讲授新课
总结词:知识传授
详细描述:介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等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人际关系有更深 入的了解。
巩固练习
总结词:实践操作
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经验 和观点,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坐在一起 ,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 “如何处理宿舍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恋爱关系 ”等话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 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交流和互动,彼此之间 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小组讨论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 力等。
0 社会媒体 4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扮演重要角色,使用不当可能 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冲突。
0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
总结词
通过系统的理论阐述,使学生全面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
详细描述
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和解释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使学生对人际关系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 ,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如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际关 系的本质。
《人际交往心理学》学习心得模板(三篇)
《人际交往心理学》学习心得模板学习心得模板《人际交往心理学》一、总结主要内容《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本关于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经典著作。
通过该书的学习,我对人际交往的心理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主要讲述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理、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以及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1.人际交往的基本原理书中首先介绍了人际交往的定义与特点,强调了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随后,通过分析人际交往的目的与效果,深入探讨了人际交往的核心原则和基本规则。
2.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往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书中逐一剖析了自我概念、自尊心理、自我效能、人际认知、情绪管理等因素。
对于每个因素,书中详细分析了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机制,并提供了相应的调适方法和技巧。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为了帮助读者真正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书中给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如如何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如何有效沟通、如何解决冲突与纠纷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我获益良多。
首先,我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读完该书后,我意识到人际交往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功度。
因此,我更加重视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其次,我对自我概念和自尊心理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书中明确指出,自我概念和自尊心理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
只有具备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和高度的自尊心理,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不断提升自尊心理。
再者,我了解到情绪管理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书中指出,情绪对人际交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需要学会自己的情绪,并能够正确应对他人的情绪,才能使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因此,我开始关注并研究情绪管理的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商。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二章 自我概念与周哈里窗
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逃避表露,
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我表露
方法:(二)自我表露的非言语控制
采取正面、开放的姿势 保持不断的正面眼光接触 积极的面部表情 靠近对方或保持原来的位置
音量控制
场合中,有意的吐露自己的身份、地位等。
关系发展:开展关系和增加亲密度。
(二)自我表露
伤害(风险): 漠不关心 拒绝 失去控制 背叛
(二)自我表露
影响因素:
团体的大小 喜欢
相互性
性格 危机
性别
文化 情境
(二)自我表露
方法:(一)自我表露的言语的掌握
使用第一人称:自我表露的最基本的原则是 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感觉、需要、态度。 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情藏在模棱 两可的语言中,不要用含糊的话来叙述。
赞美与安抚,如果得不到扶持而变得自暴自弃
。
二、人际关系的交流状态
(2)我不好,你也不好 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但别人也一样,都 是不好的。
缺乏自我价值,怨恨别人,以复仇者自
居,容易攻击别人,也觉得别人常找他麻烦。
二、人际关系的交流状态
(3)我好,你不好
认为只有自己是好的,别人都是不好的 容易犯错,不自我反省,不懂得爱人, 也不相信爱的存在,心中充满怨恨。对别人没 有一点基本的尊敬
3、自我评估
一、自我概念 特性:1、自我概念是后天学来的。 2、自我概念的形成,生命中重要
他人的影响最大。
3、自我概念并不一定客观。
4、自我概念有自行增强的效果。
二、人际关系的交流状态
(1)我不好,你好
觉得自己很不好、很不行,而别人都很 好、很行。 缺乏自信心,低估自己,退缩、畏怯、 压抑,易受人影响甚至摆布,过度期待别人的
大学社交心理学课程:人际关系与交际技巧培养
大学社交心理学课程:人际关系与交际技巧培养1. 简介大学社交心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人际关系与交际技巧,以提升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心理学原理,并掌握一系列有效的沟通工具和技巧。
2. 人际关系与交际技巧的重要性•解释为什么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
•强调掌握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技巧对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所起到的作用。
3. 主题一:社会认知与情感智力3.1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我们如何感知、解释并回应他人、自己和外界环境中的信息。
•探讨影响社会认知过程的因素,例如态度、信念、偏见等。
3.2 情感智力•情感智力是指个体在处理自身及他人情感方面展示出来的智慧。
•探讨情感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情感智力。
4. 主题二:非言语沟通技巧4.1 肢体语言与面部表情•探究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提供实践技巧,帮助学生识别和解读非言语信号。
4.2 身体姿势与空间接触•分析身体姿势和空间接触对交际中各种场景的影响。
•鼓励学生尝试主动运用这些技巧来改善自身的人际关系。
5. 主题三:积极倾听和反馈5.1 积极倾听技巧•解释积极倾听的概念,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姿态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提供练习方法并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倾听来建立更好的互动关系。
5.2 给予有效反馈•强调给予他人有益反馈的重要性。
•教授学生如何提供合适且建设性的反馈,以增进人际交往质量。
6. 主题四:解决冲突与谈判技巧6.1 冲突解决技巧•探讨常见的人际冲突类型和其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信心和技巧。
6.2 谈判技巧•强调合作性的谈判方法,如利益协商、双赢协议等。
•提供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谈判技能。
7. 结语大学社交心理学课程通过对人际关系与交际技巧的深入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建立健康、积极人际关系所需的必备工具和知识。
通过理论探讨、练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在大学期间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成功与满足感。
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大学三年级心理学教案: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引言: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质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帮助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他们的个人增长和发展。
第一部分:社会心理学概述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内容1.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2. 社会认知与社会知觉2.1 社会认知的概念2.2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2.3 社会知觉的意义和作用3.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3.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特点3.2 社会影响的类型与机制3.3 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因素第二部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建立1.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1 人际关系对个人幸福的影响1.2 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促进1.3 人际关系对职业发展的意义2. 人际关系的建立2.1 沟通与表达技巧2.2 形成亲密关系的要素2.3 解决冲突与处理分歧的方法第三部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与解决1. 社交焦虑与人际交往困难1.1 社交焦虑的定义与特征1.2 社交焦虑的影响与原因1.3 克服社交焦虑的方法和策略2. 人际冲突与冲突解决2.1 人际冲突的原因与类型2.2 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和方法2.3 提升人际冲突处理的能力第四部分: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社会心理学在职场中的应用1.1 领导力与影响力1.2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1.3 职业发展与人际关系2. 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2.1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2.2 教育环境的影响与改善2.3 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支持结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提升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能力,并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什么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主要是莱维特等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纽科姆等对人际关系结构的研究,梅奥等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的大部分研究方法都适用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现场研究等。
3、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关于行动的科学.人际关系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涵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广义上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5、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关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以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6、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第一,注意阶段。
在注意阶段,交往的双方都希望给对方留下。
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试图为彼此的人际关系的发展获得一个良好的定向。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第三,融合阶段。
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8、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第一,冷漠阶段;第二,疏远阶段;第三,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1)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A、圆形传递;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doc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二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 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包括二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
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4、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足的;二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人际关系教案》
《人际关系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 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
3. 提高人际交往中的情商和同理心。
4. 学会在团队中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5. 能够运用人际关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类型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的类型及特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 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倾听表达非语言沟通沟通障碍及应对策略3. 人际交往中的情商和同理心情商的概念及其作用同理心的内涵及表现提高情商和同理心的方法4. 团队协作与凝聚力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角色的认知提高团队凝聚力的策略5. 人际关系应用于实际问题家庭关系处理校园人际关系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处理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技巧。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人际关系知识解决问题。
3.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实践,提高沟通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同理心。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和同理心方面的表现。
5. 个人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课程过程中的个人成长和变化。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际关系心理学》2.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剧本、小组讨论话题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在线资源:相关文章、视频、心理学测试等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课程进度安排:章节目录:1-5课时案例分析:6-10课时角色扮演:11-15课时小组讨论:16-20课时应用于实际问题:21-25课时复习与总结:26-30课时考试与反馈:31-3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
《人际关系心理学》 教学大纲 王林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各专业适用学时:24学时)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人际交往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边缘学科。
二、教学任务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关系实践两部分组成。
人际关系理论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探讨人际态度、自我知觉、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沟通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人际关系实践是将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改善现实社会中的不良人际关系,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建立和发展个人良好的社会支持。
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熟悉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能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矛盾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原理,并能将其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达到以下主要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2)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价值及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3﹚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友谊的建立与发展影响因素。
(4)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教学时间安排五、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有内容上的交叉,因此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所以本课程内容以人际关系理论部分为主线,实践部分初步接触,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跨越社会科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专注于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中交流、互动和发展关系,以及影响关系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关系发展的历程、关系发展的阶段、影响关系发展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以及了解人类在建立关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等等。
该课程以研讨会、讲座、案例分析、成人教育等形式授课,旨在让学生充分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课程开始会重点介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有关社会行为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关系的人类发展阶段。
随后,学生会学习关系的发展阶段,重点讲解、对比和辨析各阶段的特点,并运用它们来研究实际中的关系发展过程。
关系发展中包括最初的“认可”阶段、深入发展的“共同体”阶段,以及更深层次的“融洽”阶段,每个阶段都会讨论它的特点和衡量标准,并就实例开展深入分析。
此外,学习者还会学习到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包括社会惯例、性别角色、文化价值观、社会背景等。
由此提升学生的社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关系、解决矛盾,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
最后,学生还会学习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比如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合作关系等,以及不同类型关系期望、问题及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建立更积极、健康的关系。
总而言之,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关系发展过程,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并发挥他们的社会技能,有效地建立和维持各种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心理学2《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⑴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包括认知(理性条件)、情感(基础)、行为(外在表现和结果)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进行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⑵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⑶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
⑷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一是丰富和发展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二是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任务。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还包括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增强群体凝聚力,用科学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而是社会生产关系。
⑵社会关系的结构: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网络层次: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⑶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联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同时产生,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区别: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⑷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⑸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3.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表层接触到亲密融合的发展阶段。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开始建立初步的心里联系;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⑵人际恶化是由于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和人际侵犯的结果。
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近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针对正式群体)圆形传递比较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其它沟通模式虽然传播速度快,但不利于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从交际效果看,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相结合的效果最好,口头交际次之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一一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的说: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评价:积极意义在于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人际关系理论。
⑴西方人际关系理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米德)符号相互作用论、(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场合交往论、自我呈现论、T组理论。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 E.R.G.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⑵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基本内涵: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主要观点: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
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一符号的意义一反应。
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
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⑶评价社会交换论基本涵义: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
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
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主要观点: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变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有启发。
⑷评价人际特质理论基本涵义: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
修茨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这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控制的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感情的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评价: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⑸评价需要层次理论基本涵义: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属低层次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高层次需要。
主要观点: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需要的发展处于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点到货超越的情况,也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七种需求,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评价: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个人形成有关,与传统的人兽不分形成鲜明的对照。
提出逐步实现的观点。
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之初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研究对象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过分强点人的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
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满足后才能实现,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人际关系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法)涵义: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目的: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什么是态度态度概念: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对象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本质: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特性——社会性、具体性、协调性2 •态度的形成与发展⑴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一一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认为态度是由条件反射塑造的。
具体的说: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有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认知理论一一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⑵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一是个体自身,包括个体的需要、经验、自我意识;二是交往的对象及其性质。
⑶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内化、同化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人际影响一一个体的父母、教师、同伴等对个体态度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一一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的影响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一一个体参加的组织的影响3.态度的转变⑴态度转变的理论:强化理论一一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个体面对的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盾认知失调理论一一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x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x重要性)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离状态当人们面临多重可能选择,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⑵态度转变的方法:参与活动法一一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