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通用6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1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的干预机制,能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
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全体筛查、四级预警;干预机制主要包括宣传干预、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咨询干预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德才兼备,更要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自伤或伤人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做好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更要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建立突发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有效减少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进一步构建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工作队伍不健全。
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都交给学生思政辅导员完成。
一方面学生辅导员可能并没有经过多少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其本身就负责众多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象多,工作任务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法完全及时掌握。
此外,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够,有些高校有几千上万的学生,却只有一名心理健康专职工作人员,甚至有的高校连一名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也没有。
无论是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还是突发个案出现时及时有效的处理,相较于国外高校,每两千名学生就配备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者的情况来说,国内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不健全,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2、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新生入学之初,通常都会进行心理普测。
但心理测试结果是否引起高度重视,是否及时反馈给相关学院及班级,是否对“特殊”学生予以重点关注,持续追踪?很多高校这些环节没有步步落实,那么心理普测就会流于形式,甚少发挥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一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社会实践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心理效应,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从新的视角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实践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纸上谈兵的教育体系更具有时效性。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态度,行为,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乏社会实践而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我意识冲突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一时期内,他们会经常产生一些自我意识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
第二,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
一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
同时,自己对自己有理想与规划,从单一的学习价值评价体系变成到综合的能力价值评价体系,大学生对生活的憧憬与现实还存在距离。
2、人际关系问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只学习,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精选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精选7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摘要:积极心理学关注力量和美德等人性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在分析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独立院校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点,是一支蓬勃发展的新兴力量。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受到重视,独立院校也不例外。
但是,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以往的消极心理学或病理心理学模式,把重点放在矫正心理问题上,既不能从根本上预防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必须打破传统局面,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根据独立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探索重要且急迫,独立院校必须结合自身自主的管理形式及灵活的用人机制,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20世纪末,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它是利用心理学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
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异于传统心理学研究。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与健康以及培养天才等方向。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和快乐,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积极的人格特征也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引起较多关注的是对于乐观的研究,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学⽣⼼理健康论⽂⼤学⽣⼼理健康论⽂(精选5篇) 在各领域中,⼤家都有写论⽂的经历,对论⽂很是熟悉吧,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如何写⼀篇有思想、有⽂采的论⽂呢?下⾯是⼩编整理的⼤学⽣⼼理健康论⽂(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学⽣⼼理健康论⽂篇1 摘要: 解决⼤学⽣中⽇益严重的⼼理问题是当前⼤学⼯作的重要内容;⼈格缺失、⼈际交往困难、恋爱情感波动和学习、就业压⼒是造成⼤学⽣出现⼼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些⼤学⽣的⼼理上存在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危害着青年学⽣⾝⼼健康,阻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建⽴科学、有效、灵敏的⼤学⽣⼼理危机⼲预机制,对解决⼤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 ⼤学⽣,⼼理问题,解决⽅法 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才是⾼校⼯作的重要⽬标。
⼀直以来,⼤学⽣都被认为是受命运青睐的天之骄⼦,他们具备了各⽅⾯的良好素质,是优秀的代名词。
但是,从当前反映的⼀些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在校⼤学⽣存在各种各样的⼼理问题,潜伏着⼼理危机。
⽐如,缺乏⾃信,⾃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及社会适应能⼒差,⼈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杨叔⼦院⼠曾经提出:“智商越⾼,情商出现问题,对社会的危害越⼤。
”因此,分析解决当代⼤学⽣⼼理问题,缓解⼼理压⼒已经成为各⼤⾼校亟待解决的重⼤问题。
从个体发展的⾓度来看,⼤学⽣处于青少年向成年的过度转变时期。
在这⼀阶段中,容易出现考上⼤学的⾃豪感和处理问题能⼒不⾼的⾃卑感的⽭盾冲突,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盾冲突等⼀系列问题。
这些⽭盾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在遭遇某种刺激时,就会影响学⽣的健康成长,容易出现⼼理问障碍。
从学校环境⽅⾯来看,⾼中时期的学习、⽣活环境与⼤学时期的学习、⽣活环境有着很⼤的不同。
⾼中的学校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的成绩问题,只重视升学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
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篇)
大学生心理安康教育(13篇)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论文篇1一、当前高等学校心理安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消失偏差。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安康询问中心是下设于同学管理部门的,许多工作是由同学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消失了完全将心理安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安康教育工作的人员根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洁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安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
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询问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高校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安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无视了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进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安康教育的进展性功能[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
目前,高等学校承担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同学工作干部、心理询问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
因此,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气缺乏较为普遍,配备多元,构造冗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
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安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同学[3]。
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询问专业的心理询问师。
高校的心理安康教育工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安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3、课程教学随便,无视同学体验。
高校生心理安康教育课程多以公共课形式开设,课时少,掩盖面窄;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随便,缺少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同学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意新时期高校生的需求。
4、机构机制不完善,运行效果不抱负。
高等学校同学心理安康教育〔询问〕机构大多隶属于学校同学工作部〔处〕,同时,仍旧存在一局部高校还没有成立特地的校级心理安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安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与询问工作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工作经费、专用的团体训练室以及团体辅导和培训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内容和形式多是走过场,掩盖面窄,缺乏针对性,以上种种缘由,造成高校心理安康教育工作不能满意现实需要和同学心理进展需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10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学习乃至情感问题都已经全面进入竞争化加剧的轨道,对大学生开展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直面挫折的能力,同时优化高等教育的心理素质教育,意义深远。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并据此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一、引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重视不足、师资匮乏、流于形式、渠道单一、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
解决办法,以优化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博学多才且拥有较好心理素质的有用之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足,师资匮乏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重心在于对学生的德与智方面的培植,心理健康领域在以前很长时间内一直是教育的盲点。
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接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就整体需求而言,这种提升还是远远不足。
目前众多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停留在政策与宣传上,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
此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匮乏也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普遍问题,就现实情况而言,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往往由辅导员或者其他职能部门的老师兼任,由于专业知识不足以及身兼数职,相应的心理指导职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
2.流于形式,渠道单一3.体系不完善,针对性差摘要:主题式案例教学逐渐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师要想用好主题式案例教学,必须把握好“五度”取向,即主题选定的适切度、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师生互动的倾心度和教学活动的效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有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
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
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
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
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
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
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7篇字大学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
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
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
第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第三,恋爱心理困惑。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
第四,抑郁心理。
多呈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中。
第五,就业心理困惑。
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6篇)-最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6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活动方案篇一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20xx年“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x教办学[20xx]x号)文件要求,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5.25”我爱我——倾听·互助·成长二、活动时间:20xx年5月4日—5月28日三、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增进同学们心灵之间沟通的舞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我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五、活动内容:开幕式:开幕演讲、心理趣味游园会第一篇倾听心灵1、心协慢递内容:邮寄出一年前同学们在心协的留言,并继续为同学们开放这个平台,对未来的自己或他人留言,或与未来的自己或他人谈话,发现并记录自己和他人的成长。
时间:5月10日地点:食堂南门2、“房、树、人”心理解惑内容:通过绘画房树人,从专业的视角,帮助你认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发展自己,更好的爱护自己。
时间:5月18日地点:食堂南门3、心理健康体检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随机抽取名单,邀请学生们来中心参加一对一的咨询,帮助你倾听心灵的呼唤。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多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一)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
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研究、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
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生理安康是由生理卫生的概念延长过来的。
生理安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生理状态,生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生理安康的活动及研究生理安康的学问。
生理安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顽强的意志和成熟的生理行为等。
生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生理安康是大学天生才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已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已的经验对当事人心理健康进行判定;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安康的判断;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生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生理与常模进行比较;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二、大学生的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篇1听了这次这次讲座,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日常的生活我们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
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第一,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听了这些,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比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心里调节这两个方面。
很多人来到大学后就变得松散,逃课、泡网吧、谈恋爱。
在大学我们肩负改变自己命运的责任,所以要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我们应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恋爱心理健康”从健康的心理行为,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和如何对待困扰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析。
恋爱给人带来美妙的感觉,我们需要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第一,加速自我的心理成熟。
培养独立的人格,能体贴、关怀、尊重他人。
第二,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交往的范围、间距、场合、分寸。
第三,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要使恋爱生活和谐,减轻恋爱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合的恋人是有必要的。
第四,学习掌握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学⽣⼼理健康课论⽂⼤学⽣⼼理健康课论⽂3000字(精选6篇) 当代,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它包括学年论⽂、毕业论⽂、学位论⽂、科技论⽂、成果论⽂等。
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学⽣⼼理健康课论⽂3000字(精选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学⽣⼼理健康课论⽂篇1 摘要: 作为具有较⾼⽂化⽔平和较强⾃尊⼼的群体,⼤学⽣在成长过程中会⾯临各种各样的⼼理问题。
⽂章阐述了本⼈经过⼼理健康教育之后对⼤学⽣⼼理健康的感想感悟,并就⼤学⽣不适应⼤学⽣活的⼀个案例进⾏了分析,最后对⼤学⽣⼼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学⽣;⼼理健康;教育 ⼀、⼼理健康教育的感想感悟 ⼤学⽣正处于⼈⽣中的黄⾦时期,也是⼈的⼀⽣中⼼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
这个时候,个⼈的情绪容易不平衡,并且⼀系列的现实问题扑⾯⽽来,例如⼈际关系中的问题、性意识的困惑、学习中的挫折、⽆法适应新环境等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很容易产⽣⼼理⽭盾冲突,扰乱学业和⽣活,甚⾄可能影响⾃⼰和他⼈的前途和发展。
因此,认清⼀些⼤学⽣常见的⼼理问题,并学会避免、解决这些问题对⼤学⽣⾄关重要。
通过⼀个学期的⼤学⽣⼼理健康教育,本⼈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层次的认知,对这些问题也有了⼀些⾃⼰的认知和感悟。
对于⼤学⽣⼼理问题的类别,主要有这⼏种类别:难以适应环境、对⽹络的依赖、⾃我认知问题以及⽣活中的挫折等问题。
以下将分别就这⼏种类型的问题以及原因做⼀些分析。
⾸先是难以适应环境。
⼤学⽣在跨⼊⼤学校门之前,都经历了激烈的⾼考竞争,他们全⾝⼼的投⼊到学习之中,家长对他们过度照顾,学校推⾏应试教育制度。
然⽽进⼊⼤学之后,⼀切都变了,学⽣要⾯临新的学习、⽣活⽅式。
例如⼤学中的学习强调⾃主性,⽼师不会像中学那样将知识点讲的⾯⾯俱到,也不会添加很多⾃习课,有的只是每周短短的⼏节授课,如果学⽣不做好充分的准备,会很难接受如此密集的知识量,以⾄于跟不上学习进程导致破罐破摔;还有很多学⽣进⼊⼤学之后,第⼀次离开⽗母的照顾,个⼈的独⽴性⼜很差,因此⽆法适应新⽣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三篇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情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公道、态度积极、行动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课论文篇1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社会实践这1问题,通过分析社会实践的心理效应,探究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重新的视角提出如何更有效的利用社会实践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使纸上谈兵的教育体系更具有时效性。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1种高效而满意的、延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进程内容完全、调和1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动、人格完全和调和,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大学生处在读书生涯与社会生涯的转型阶段,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加值得关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剂自己态度,行动,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把社会实践与心理健康工作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进人材健康成长相当重要。
2、因缺少社会实践而引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许多心理问题,诸如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紧张,理想与现实冲突,考研与就业焦虑,经济困难等等,但因缺少社会实践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自我意识冲突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虽然如此,因只有学习经历少有生活实践经历的中学毕竟对人生的认识较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些大学生并没有构成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不够稳定,在这1时期内,他们会常常产生1些自我意识冲突。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1,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
第2,独立的我与依附的我的冲突。
1方面,进入大学离开了父母还存在依赖心理,另外一方面,不断成熟的自我渴望独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1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1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的形势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需要的是复合型全能人才。
现代青年不仅要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应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具有一定的身心承受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
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心理学指出,心理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1、人的身体素质影响心理状态,又依存于心理素质在运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而其身体的发展又依存于心理素质。
例如,在接受耐力素质练习时,哪些勇敢而好胜心强的学生,他们具有自觉、顽强的意志品质就容易战胜疲劳取得良好效果,而哪些怕苦怕累、意志品质较差的学生,他们就会提早产生疲劳而坚持不下去,影响练习效果。
1.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还可陶冶他们的情操1.3、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日趋重要。
普通高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场所,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强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2.1、特殊的教育目的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以心理保健、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启学生的心理潜能为目的。
2.2、特殊的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能力培养、气质培养、性格培养及学习兴趣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17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及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色是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它的发展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不断扩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展示着无限生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急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但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院校中的发展尚未成熟,探讨其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卑、自负等,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活动开发自我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和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来说,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关系。
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让学生回眸自己的成长之路,通过思考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成为今天的我的?”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父母在抚养和教育自己成长时所付出的努力,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疼爱和无偿的付出,引导大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性偏差是指高校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沉迷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
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高校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赐予肯定的干预,要实行转移留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消失特别行为。
高校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缘由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
而且,失眠经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
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峻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制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1.开设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要切实开展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同学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学问。
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同学系统的心理学问培训,让同学的心理进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
其次,开设爱好活动小组,授课老师将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和加强同学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
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同学可以自由地学习、争论和讨论,提高自主创新思维力量,还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磨炼同学的学习意志,增加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高校生生活亲密相关的心理健康学问方面的活动,在参加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问。
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高校生的实际需要,强调高校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学问,也可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
通过这些生动好玩的活动,让高校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同学熟悉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熟悉把握了四周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加他们应对逆境和压力的力量和士气,并鼓舞同学寻求生活的真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一)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多变革、快节奏、高信息、强竞争的情况下,重视心理健康,提升全民族的心理素质,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学会更好地理解自己、了解他人,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优化心理健康途径,预防心理疾病,纠正不良心理,促动身心健康与人格完善,都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为最后形成,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困惑。
所以,增强心理品质锻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不但能够有效地化解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碍,而且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
一、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处于人的心理现象的更高层次,是个体主导心理活动和行为选择的灵魂和准则。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趋向定型时期,准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南和保证,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丧失信心和追求,不会在身处逆境、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或导致心理困惑;树立准确的人生观,才能科学地对待社会、人生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才能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环境有适度的心理反应,防止心理反应失常,促动心理健康,使自己处于一种乐观奋发的精神状态之中,乐观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有利于提升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承受水平,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总之,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保持心理健康,战胜一切心理动荡和不安的最基本条件。
二、增强心理品质锻炼1.善于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准确理解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确立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找准自我评价的标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陷,不以自己之长而骄傲,也不因自己之短而自卑;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而不自卑,乐观而不盲目,克己而不过度;勇于承认错误,善于自我批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准,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学院:XXX 学院班级: XXX 班姓名: XX学号:XXXXXXXXXX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X学院XX专业XXX班XXXXXXXX XX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本文旨在通过了解身边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系统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解决对策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对知识渴求,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积极努力,奋发向上,都能自觉将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都想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但少数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确存在某些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断加重,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与能力的冲突,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休学、退学以及其他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说明当前很多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对于社会的这种变化,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和接纳,给社会造成严重损失。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和矛盾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
根据樊富珉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并至少有28.6%的学生在心理上有不良反应,而个人前途和就业(80.7%)、学业问题(78.3%)、人际关系问题(53.8%)、恋爱问题(39.8%)、经济问题(34.2%)位居前五[1]。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大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的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就我周围的同学而言,有的同学学习目的不是十分明确,在学习上缺乏足够的动力,对自己未来没有紧迫感;有的在学校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容易诱发学生的焦虑;有的同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无法自拔;有的同学存在抑郁的心理,他们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作比较,总想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比较下来,觉得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进而逐渐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
这样的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到他们自身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状况。
查阅相关资料后,并结合身边同学实例,我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网络成瘾随着电脑的普及,社会网络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甚至有的学生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
1.1.1 网络时代自我封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因为“网”而连结在一起,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节点”,也因为“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网络时代,现实的距离很近,而心灵的距离却可能很遥远,不可触及。
于是,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寄托情感,在QQ上结交朋友,倾诉衷肠,这样他们感到很安全。
长时间泡网无疑会缩减自己与亲人、朋友、同学交流的时间,自然也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
一旦回到现实当中时,他们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就会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容易诱发焦虑等利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1.1.2 网络时代造成的情感困惑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对身处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一种难以避免的交流方式。
随着网络的出现,有些同学沉迷网恋,对虚拟世界的感情不能自拔,心理空虚,有些同学分不清迷恋与真爱,因此诱发了很多心理问题,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以至于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
一些学生中午、晚上不休息,长时间地“泡”在网上谈恋爱,不仅严重影响了学习,而且性格也容易变得孤僻。
[2]1.2. 面临多重压力许多大学生在初、高中时彻夜苦读,以为到大学后能有所轻松,但升学后,才发现大学的学业并不轻松。
此外,再加上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部分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困难重重。
于是他们一方面感觉学习负担重,压力大,一方面又受高中时的优越感与眼下的挫折感的交互影响,出于自卑等消极心理而不愿求助他人,由此引起紧张和压力过度,久而久之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积极求学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心理阴影,进而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使得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越发严峻,然而多数大学生没有做好迎接压力与挑战的心理准备,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与自身能力之间合理的判断与选择,结果导致择业时出现盲目选择等状况。
父母多年的期望值也在无形中给他们施加压力,特别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恐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还背负着对家庭的深重的负罪感,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焦虑、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此外,有的学生为了避免出现就业就失业的现象,他们只能给自己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如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究生、公务员等。
但是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并非一帆风顺。
当他们的目标受到挫折时,他们也会很容易地产生忧虑、焦虑、自卑、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1.3. 弱势群体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生理上有困难,需要帮扶的学生。
这些困难往往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和心理上存在各种交流障碍,进而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
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少有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并由此进一步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有关资料显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敌对、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父母离异、父母不和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使他们比生活在双亲健全的家庭环境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冷漠、孤僻、胆小忧郁、敏感多疑、对人缺乏信任等心理。
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家庭把孩子从小就养在“温室”里,一味地娇惯纵容,孩子从来遭受过挫折,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稍有磨难便一蹶不振;还有的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目标转接给孩子,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小就给儿女灌输光宗耀祖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一旦受挫,心理防线便崩溃,导致心理障碍。
家庭经济条件也可能会对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家庭贫困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境富裕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傲心理,依赖性强。
[3]1.4. 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测试的合作程度不足学校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和统计,学生在接受测试时,部分学生会因赶时间而不认真填写,有些学生则把普查当作是一种类似网络上的趣味心理测验游戏,随便答题,不认真、不严肃,还有些学生根本不了解心理普查的目的和意义,认为是学校在“查毛病”,怕被查出“毛病”装进档案,害怕测验结果对自己不利而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便胡乱填写虚假信息,或在答案中一律选同一选项,使测试无效;还有部分学生在接到约谈通知后就预感自己“有心理问题”而不愿意来。
这样一来,不仅他们本人的测验结果有错误,同时还会影响到测试的整体结果。
[4]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对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教育的作用,又要改进传统思想教育的不足。
因此应科学分析,寻找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
(1)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传统的心理咨询大多数是在心理咨询室内进行的,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效率,加上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心理问题难以启齿,对心理健康认识不正确,不愿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使其心理困惑得不到有效解决。
而网络心理咨询则克服了传统咨询的局限,具有隐匿性、平等性、方便性的特点,再加上大学生上网人数比例较高,故网络心理咨询可以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发挥特殊作用。
[2]新生入学时,通过心理测试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还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性格内向孤僻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心理问题隐患。
(2)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用社会实践锻炼自我。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这样才能让他们亲身感悟理想与现实、知识与成才、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与此同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一定程度锻炼和提高,为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具有一种感染力,能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而团体性的文体活动更能使学生们在一个健康团结有朝气的集体环境中陶冶情操,学会新的交往与沟通,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由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经历一段时间后才会形成的。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正确地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配合学校、学院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的文化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顺利成才。
(4)做好心理健康测试前的宣传工作。
需要在普查开展前建立对应的宣传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心理普查是一个科学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性格、制定大学生涯规划等。
虽然这些心理测量的标准化问题很难避免,但却值得我们注意。
参考文献:1.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况花荣、况玉书、刘波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及其对策研究,科技信息,2010,(21).3.李瑾,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1,(09).4.于志强,侯锡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与途径分析,华章,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