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管理系统,旨在确保企业运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是对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而在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较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相对更为深入。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动态,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方向。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差距、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内部控制一直是财务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较为深入。
他们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国内学者还关注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效果。
他们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领域也逐渐拓展。
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2 内部控制的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内部控制在国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内部机构、制度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管理、引导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其财务、经营等信息发布给外界,以便外界可以获取信息、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行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旨在通过披露和公开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提高内部控制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使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有所了解,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国内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李可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
祝红兵等(2016)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显示,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弥补投资者对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减少投资者损失。
其次,国外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Brazel等(2013)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Xie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可以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财务报告品质和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品质,进而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作者:翁晓毋蒙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06期从安然事件、世界通信等的会计造假丑闻,到我国的郑百文、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都显示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进而保护利益相关者以及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一、国外文献综述(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新要求——萨班斯法案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针对安然等财务欺诈事件,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正式提出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强制要求。
Hollis等(2006)发现上市公司在按照《萨班斯法案》404条款进行披露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内部控制投入较少和由于不披露内部控制问题而导致较多的审计人员辞职等。
Ge,McVay(2005)认为,上市公司披露的实质性缺陷和公司经营的复杂性有关,但和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关系不大。
(二)国外相关学者文献综述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性文献综述。
Doyle等(2005)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内部控制报告和公司盈余质量有关,内部控制是盈余质量的一个驱动因素,并研究了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
Doyle.Ge.Mcvay(2006)选取了779个披露有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证实了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
通过调查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与没有实现现金流的盈余估计有关。
Harnmersley等(2007)检验了股票价格对管理者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特性及其他重要公告的反应,还研究了管理者的报酬与实质性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效益研究文献综述。
Bapa(2004)认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对财务报告的舞弊有抑制作用,但是可能成本很高。
Maria等(2006)研究了按照证监会要求进行披露的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隐含成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披露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和披露没有缺陷的公司相比有更大成本。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900字》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Moskowite(1972)是最早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经验研究的学者,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
现代西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谓研究成果主要沿着两条线索进行:意识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研究,包括外在的压力和内在驱动力。
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是西方学者谢尔顿,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满足产业内外人们需要的责任相联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有道德因素。
弗里德曼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在遵守法律和相应的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赚尽可能多的钱”,这种定义被认为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倡导者最极端的一个定义,即把企业社会责任限定在经济责任范围之内。
卢代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的义务”。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Roberts(1992)、Mitchell等(1995)研究证实,负债比权益的比率越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
但是Becchetti等(2008)、Mc Guire等(1988)、Orlistky等(2003)的实证研究却发现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负相关关系。
Nazli & Ghazal(2007)等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国家持股数正相关,与公司内部董事的持股数负相关。
Delphine & Evans(2009)发现,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控股的石油公司相比家庭控股石油公司,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Cowen等(1987)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最高的是化工行业,而其他类别的社会责任信息与行业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500字》
从理论方面来看的话,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三表一注的披露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扩大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这些也表现了内控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目前状况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进一步丰富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理论上的体系。
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的话,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对于相关部门具有监督促进的作用。其次,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起到借鉴的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参照,寻找自身的不足,积极找寻好的方法去使其内控信息披露更加完善。最后,对于有关投资者来说,它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13]彭文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44+46.
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剖析对我国其他上市企业建立丰富内部控制体制更加有实际效果。
创新之处如下:本文使用了案例结合的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揭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把中国上市企业整体情况作分析来与一个案例分析相结合来展现我国上市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能更好的佐证前面的理论分析。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7.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2017.11.18
完成文献查询工作,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2
2017.11.19-2017.12.05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拟写并上交定稿
3
2017.12.06-2017.12.23
进行开题答辩
4
2017.12.31-2018.02.26
毕业论文拟写、修改阶段
袁蓉丽(2017)明确表示:现代公司所有权以及运营权的分离,造成公司里出现了两大制约主体,也就是公司所有者以及接受委托运营者。双向制约主体之间的权益不尽相同、信息不相符,导致实际生活里会计相关信息真实性较差,所以必须要增强现代公司会计制约。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现代公司体制得以正常执行。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引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提供了有关其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状况的信息,具有增进投资者保卫、增强市场透亮度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文献,探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究现状、关键问题以及将来探究的进步方向。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界展示其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内部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
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增进资本市场的良性进步。
此外,信息披露还能增进企业良好的治理实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进步能力。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究现状1. 国内探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探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出较快进步势头。
探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市场反应和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也有学者从法律法规、公司治理等角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深度探究。
2. 国外探究现状国外学者的探究更为深度和系统,主要关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治理、投资者保卫和资本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探究方法包括实证探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决策和企业治理起到重要的乐观效果。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关键问题1. 披露程度与质量的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是关键问题之一。
披露程度不足会限制投资者对企业的正确认知,而低质量的披露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2. 内部控制信息的认知和理解问题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投资者可能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表示狐疑或缺乏爱好,影响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传递。
3. 进步中国家及新兴市场情境下的问题进步中国家及新兴市场背景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挑战。
面对机构环境、法律法规和投资者保卫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在国情和市场环境下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四、将来探究的进步方向1.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高披露质量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推动企业提高披露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加强投资者对披露信息的认知和理解。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讨论。
一些研究者关注内部控制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细节,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另一些研究者则从理论层面剖析内部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理论基础,揭示其与企业管理和治理的联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等。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讨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行业特征、管理者素质等方面。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些研究者发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投入。
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机制的完备程度和执行力度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评价方法方面,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主要以美国的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为基础,不少研究者试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理论和实践,以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企业需求。
一些学者也尝试将新兴技术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探索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企业利益、促进经营活动的合理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国内,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性;而在国外,研究侧重于国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和跨国实践。
未来,内部控制研究将继续深入,关注企业管理的实践问题,并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标准化和合规要求。
本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览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发展趋势、不足、展望、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旨在促进组织达成经济、效率和遵从性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旨在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着重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国外学者则更注重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作用,探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未来,内部控制的研究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内部控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内部控制研究的脉络,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进步。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业务目标所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政策、程序和措施。
其核心目的在于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运营效率。
通过内部控制,组织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升运营效率、保护利益。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600字》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环境信息披露现状(1)信息披露内容关于环境会计披露的目标:通过孟凡利教授(1999)1的研究可以得知,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就是让企业自觉利用报告等方式对除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以外的人员披露同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让外界了解企业不仅仅是在生产经营方面,更多的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
朱丹(2001)2提出了绿色会计的学说结构系统,阐述了绿色会计革命的基本假想、一般原则、确认和比量,以及最终的信息披露。
张英(2005)3论述了环境会计的总体目标是促成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经济,社会和生态共同利益的提高。
Patrick de Beer和Francois Friend(2005)4在研究中探讨了在环境会计上以EEGECOST为模型,为企业评估替代项目和过程提供了框架,并评估了当前特别是未来的经济和环境绩效。
关于环境会计披露的基本内容分析,汤亚莉、陈自力(2006)5在他们所著的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过程中采取了事件分析法,货币信息披露,非货币信息披露以及没有披露等等一些基本章程,而最终通过各项实证得出,对于公司来说,他们的规模与财务绩效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就是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与规模建筑一定的积极效应。
金阳、褚阳(2008)6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将绿色会计纳入业绩考核中去。
李文彦、田治威(2008)7提出了环境会计理论相关新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和谐社会理论,对“和谐发展系数”进行界定,基于此理论对环境会计基本假设和目标对基础理论产生的影响开展分析研究。
袁广达(2010)8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把现代企业的环1孟凡利.论环境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000(004):16-25.2朱丹.论绿色会计的理论结构体系[J].上海会计,2001,000(006):20-21.3张英.司法会计鉴定的方法与意义[J].财会通讯,2005(09):49.4Beer P D,Friend F.Environmental accounting:A management tool for enhancing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6,58(3):p.548-560. 5汤亚莉,陈自力,刘星,等.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000(001):158-159.6金阳,褚阳.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4):107-108.7李文彦,田治威.和谐社会背景下环境会计理论基础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67-70.8袁广达.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会计学分析[J].阅江学刊,2010(05):46-52.境经济活动与环境管理活动当做研究对象,把生态环境的有关信息引进会计信息系统,着重叙述了环境风险控制、环境会计的成本核计,探索了有关企业实现维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途径。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摘要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是投资者了解被投资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途径,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是联结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通过文献的阅读,可以发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学术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文献内容和观点非常丰富。
这是由于美国及欧洲国家内部控制实务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学术研究也因此领先于其他国家。
我国在2010年出台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说明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逐渐得到重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和实践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然而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缺乏系统性的结论,呈现出百家争鸣、莫衷一是的现象。
从实践角度看,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强制性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披露的规则,但披露的状况仍不乐观。
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系统性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存在较大随意性王迎春(2010)认为,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存在欠缺或不够完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没有明确规定,缺少国家强制力,公司对控制的认知和理解尚没有统一,导致了我国现在内部控制信息制度没有很好的贯穿实施。
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规范不详细;二是缺乏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具体内容的详细规定与统一要求,使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三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依赖于监事会报告,而没有规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四是没有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表意见,从而难以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可信度。
秦冬梅(2007)抽取了上交所2007年公布的30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分析了年报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发现有16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14家公司对内部控制未作任何披露,而且16家披露的公司中也没有一家进行了详细披露,只是在监事会报告或董事会报告中简要提到“公司建立健全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以“内部控制较好、较完善”等模糊语句表示居多。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引言社会责任与经济发展是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期望目标,而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对市场参与者进行ESG等非财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上公认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投资者,贝莱德CEO表示,贝莱德的目标不光是为投资者“创造利润”,同时更应该促进“社会进步”;高盛则表示称,ESG因素应作为投资过程中发现风险和寻找机会的重要载体,对投资业绩有促进作用。
在各国养老金的实践中,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已将ESG因素融入到投资决策流程中,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投资原则。
日本政府养老投资基金声称,环境和社会问题将长期围绕着资本市场,在追求可持续的超额投资回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ESG信息披露正在成为分辨上市公司具有更好投资价值的标准之一。
在西方国家,政府监管机构非常重视ESG信息披露,以促进ESG投资的发展。
很多国家目前已经要求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披露ESG信息。
在世界50大经济体中,多数国家已经发布了ESG披露原则和指引,并且有些国家要求强制性披露。
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ESG投资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得到了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有关部门的关注。
从2016年开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促进ESG投资方面,举办了多起论坛、信息调研和国际研讨会,以推广ESG投资的理念。
2 国外研究现状20 世纪80 年代,企业社会责任(CSR)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不仅企业界受到重视,在学术界同样受到关注。
社会各界对于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指标的测量和评价得到了相关的成果。
关于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指标的测定方法方面,Chatterji 和Toffel(2018)在KLD 数据库中找到14 个二分类变量,构建虚拟变量,包括“初始评级很差”“初始评级混合或良好”,使用公司的有毒污染来衡量环境绩效,并计算各公司的有毒化学物质排放量与收入之比,以此来衡量企业环境效率[1];Matsumura(2019)等通过研究碳排放和自愿披露碳排放行为发现与企业价值的影响。
原创-关于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七)组织演化论。张砚从组织演化的角度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历史沿革,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主要组织形式的变化,内部控制也经历了从“自控制”到“他控制”,进而到更高层次的“自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发展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即经济的发展水平、组织内和组织间权力的配置情况、风险因素的差异和技术的专有性。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
我国的学者大多数从其他学科的视角来对内部控制的理论进行解析和研究,综观多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一)控制论。吴水澎等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
Srivastava(1983)、Srinidhi and Vasarhelyi(1986)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Barfield(1975)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这些模型全面考虑了误差的条件概率,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模型成本会比较高,此外,这些模型的假设也难以被实务界接受。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摘要:自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具体规定后,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规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本文重点分析了2020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重点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在探讨上述问题之前,应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含义。
内部控制,根据美国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因此,照此理解,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也就是把与此定义有关的方面的信息告知给大众。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首先要建立在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之上,定期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既是维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企业成功的动力机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在这一部分,我首先将根据深圳市博迪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迪博202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描述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根据“内部控制白皮书”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共有3794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度报告,5家未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
其中披露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有3642家,占比为95.99%。
对比2007~2019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统计数据发现:自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起趋于稳定;内部控制评价结论非整体有效比例自2013年起也呈整体上升趋势。
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
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浅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分析[摘要]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国家相继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
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并对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内部控制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以及防止舞弊欺诈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国外的文献较多,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内部控制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且研究较早、较深入。
而国内的文献较少,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文献。
本文对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
二、内控信息披露国外文献Raghunandan和Rama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报进行检验发现,有80家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
DorothyA.McMullen和Ragahunandan对1993年2221家公司年报的研究表明,有742家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33.4%,其包含的内容有审计委员会的活动,合理保证概念,资产的安全防护,内部审计问题,交易的授权与记录,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考虑,员工培训与录用政策等。
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andan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选取的1989-1993年的样本公司中,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有财务报告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结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会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Benard Nicodemos Ayamga等(2019)[1]得出的结论,与内部控制制度较弱的组织相比,投资于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的财务业绩有更大的改善。
根据调查结果,研究报告建议,理事机构在可能得到审计委员会支持的情况下,应确保定期监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Hermanson(2019)[2]采用发放调查报告的方式,发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够合理有效的促进公司管理层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现有状况。
MazurinaMohd Ali(2020)[3]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员工对信息、沟通系统和控制活动作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认知对防止员工舞弊有重要意义。
结果表明,其他内部控制机制,如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控对员工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员工舞弊预防的认知。
Heathe(2017)[4]针对公司发放问卷调查对象有:投资者、董事会、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等财务报表使用者,收回问卷整理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切实降低财务报告发生差错。
Deng T(2020)[5]为了更好的依靠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对集团公司子公司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构建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条件。
Carmen K.H. Lee etal.(2021)[6]实证结果表明,造成中美上市公司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公司治理水平、市场化程度、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和薄弱的审计环节。
为此,提出了完善公司整体治理体制、提升内部控制效率的合理化建议。
Yue etal.(2018)[7]发现,高级管理层成员的个人特点,例如经验、教育、诚信、培训与认证,均与内部控制不足有一定关联。
Dorcas Otengkoramah Badoo etal(2020)[8]建议,管理当局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管制政策的认识,并不断监测、查明和评价已建立和执行的内部管制制度,以确保其适当运作和符合预期。
Meiliana Kurniawati etal.(2020)[9]研究表明,财务报表的质量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应用的影响,政府会计准则的应用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而审计发现的成就没有任何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了其要素和特点。
然后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框架的应用情况。
接着讨论了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
从研究的启示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整体而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相关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框架、热点问题、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业务目标而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内部控制在组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达到高效、经济、有效、合规的运营目标。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资料。
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我们将探讨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特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以及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资产的保护。
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资产安全: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审慎、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有效地防范和减少资产损失和盗窃的风险,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精选5篇)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精选5篇)第一篇: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治理》的文献综述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在《浅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作者应建权提出,会计信息披露是指按照会计的准则编制而成的会计信息,再按照会计准则披露的要求,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过程。
阅读他们的观点,我总结出,会计信息披露通过对比管理层与投资者两者之间的信息,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中,作者王咏梅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股票发行公司按照国家和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公开企业重要信息,是益于投资者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按照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通过阅读王咏梅的观点,我认为: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可以增加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的信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避免上市公司违操作,利于投资者形成一个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与分析》中,作者明洪盛提到,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叙述失真,即有意歪曲经济业务的内容,张冠李戴,把不合理、不合法、虚假的业务或收支通过各种途径变通为合理、合法、真实的业务或收支,或做出虚假的陈述。
具体表现为滥用各项损失准备、转回调节利润等。
第二,数字不实,即经济业务内容本身是合法的,但在作会计处理时,经济业务的数据不真实,有意地扩大或缩小经济业务的数量。
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作者阮慧荣提到,信息使用者通过对充分而完整的会计信息及其勾稽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总是采取尽量少披露会计信息的方法来隐瞒可能存在的不实资料。
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其投资收益占到了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但究竟是投资何处所得,投资收益率有多少,风险程度如何等,均未做相应说明。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与审计监 管等。
企业 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 自2 0 1 1 以来 , 美 国世通 、 安然等公 司的财 《 月 1日起 在 境 内外 同时上 市 的 务丑闻 , 反 映 出 了上 市公 司 内部 控 年 1
自2 0 1 2 年1 月 1日起 在 制 机 制 严 重 缺 失 以及 监 管 不 到 位 公 司 实行 , 深 圳 交 易所 主 板 的问题 。从而促使美 国国会颁 布 上海 证 券交 易 所 、
【 关 键词 】 上市 公司 内部 控制 信
息披露
的《 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并自
0 0 9 年7 月 1日起 实 施 。2 0 1 0 年4 内部 控 制 问题 一 直 以来 备 受 2 8日 , 五 部 委 再 次 联 合 发 布 了 理论 、 实务等各界 的关 注 , 2 1 世纪 月 2
2 0 1 3年 第 9 期
1 5
区类别以及行业类别的影响 ; 财务信息的披露除 了 程度 及鉴 证范 围 。张然 、 王会 娟 等 ( 2 0 1 2 ) 实证研 究
受到 以上三个 因素的影响 , 还受到企业是否在多 国 发现披露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公 司的资本成本要
上 市 的影 响 口 ] 。B r o n s o n ( 2 0 0 6 ) , 对 于实 施 萨 班 斯 法 显 著低 于未 披 露 的公 司 ; 内部 控 制 自我 评 价 报告 和
海 证 交所 2 0 1 1 年 A股 数据 为样
本, 运用 S P S S 软 件 将 变 量 纳 入 方
对按规定实 来, 国内的三聚氰胺 、 富 士 康 等 事 试点有关工作 的通知》 内部控 制规 范 的相 关规 定 , 以上 件也 相继曝光 。企业 内部控制 的 施 和 试 点 的公 司 的 内控 建 设 及 披 失 效 是 造 成 这 些 事 件 发 生 的一 个 露工 作提 出了要求 。从 以上 的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前言部分(一)写作目的最近几年,在我国国内发生了我国上市公司伊利股份高层管理人员未经董事会同意挪用公司资金、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私自将上市公司款项打入自己创办企业等重大事件,这些事皆同内部控制失效有关。
内部控制是否得到完善执行也就成为如今关注的焦点。
2006年,我国出台了两部《内部控制指引》,虽说各上市公司对其信息都相应的进行了披露,但形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但却没有所谓的实质性内容,相对而言,形式主义占了上峰,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自愿性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及让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看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收益性,提高其自愿性等。
通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内部控制信息的质量,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
(二)相关概念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提高员工的效益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
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当局的责任。
由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投资者逐渐要求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应运而生。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依据一定的标准向外界披露本单位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审核的信息。
(三)综述范围本文参考了2004-2009年间发表于《会计之友》、《财会月刊》、《商业经济》、《财经问题研究》、《财会通讯》、《商业经济》、《商场现代化》、《会计研究》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东北师范大学等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四)相关主题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分别从管理者信息披露意识不强、披露披露内容和形式不具体、责任主体不明确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在披露意识不强、披露内容和形式不具体两方面,各专家学者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首先要进行强制性披露,并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具体化处理。
对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由于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才是对企业最为了解的,所以都认为应将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责任主体,而不是只是将监事会作为企业的责任主体。
二、主题部分(一)研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安然事件的曝光,到近几年的次贷危机造成了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等企业的破产倒闭,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失去了信心,同样也暴露出了内部控制贫乏所带来的危害。
美国对此颁布了萨班斯法案,我国也在2006年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这两部指引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入了强制披露的阶段。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进管理当局改进内部控制:同时也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
对于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完善,执行是否有效,进而判断经营业绩和财务报告是否可靠。
(二)国外研究成果综述美国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执行情况是否必须以特定报告形式对外披露曾引起广泛的争论。
Raghunandan和Rama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调查后发现,有80家公司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
McMullen、Dorthy和Raghunandan对1993年2221家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742家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总体的33.4%。
他们还对1989年——1993年的4154家样本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
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和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因而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Hemanson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九种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他们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
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都能促进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2001年安然事件的发生,使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法案》,正式提出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要求该法案的出台是美国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充分暴露、欺诈案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加强会计监管、坚定投资者信心的政府举措。
(三)国内研究成果综述1、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形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原因及对策》(施卫东,2007)指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并未得到有效的执行,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监事会须对公司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发表独立意见,但是仍然有部分公司没有披露,大多数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往往只有“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之类的简单说词,没有实质内容。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成因及完善对策》(康均、陈靓、刘曦,2009)认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未得到有效执行,公司的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统一的标准《浅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刘胜福、刘洋兵、段伊诺,2009)认为我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强制性和普遍性的明确规定,认识不够统一并且注册会计师没有统一的标准。
《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杨有红、汪薇,2008)对2006年848家沪市上市公司的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从总体上进行了研究,他们按照《上交所指引》和《通知》的要求,将披露要求界定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
但是研究表明强制性披露要求并未被我国的所有的上市公司遵守,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不强。
《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实证研究》(方红星、孙翯,2007)指出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比较简略,在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但是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宋绍清、张侠,2008)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较低并且不同的上市地区内部控制水平不同,但在2007年之后得到明显改善,总体来说,比较大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全面一点。
2、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内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在借鉴国际条款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前提下,暴露出来属于我国特色的一些问题,并有待我们去解决.《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孙再凌,2006)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缺乏统一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上市公司会尽可能选择对其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且披露形式不统一,致使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增加,不利于投资者掌握市场信息,不利于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惠全红,2008)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题不够明确,在上市公司中,主要依赖于监事会,而监事会并不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孙再凌,2006)中也同样指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主要应该是董事会、监事会,他们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责任的性质与董事会也有所不同,他们发表意见仅仅是对董事会和经理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监督。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李少轩、张瑞丽,2009)认为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部因素主要有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和公司质量,其中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我国而言,上市公司具有特殊的股权结构,绝大部分由国企改制而成,尚未上市流通的国家股比重高达40%,有些上市公司甚至高达80%以上,法人股比重约15%;同时,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且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十分分散,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相当普遍,而这种股权结构往往导致国有股东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股东对企业经理人的监督只是流于形式,并出现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情况,因此我们应该完善内部治理并加强外部治理来解决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不足的情况。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刘肃,2009)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个公认的评价标准。
由于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判别的可操作性的标准,所以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就是一种不是很现实的要求,即使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不同的报告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的意见结论也很难具有可比性。
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改进措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苗连琦,2008)指出我国信息披露实质上是信息的沟通,沟通的含义比较广泛,它包括信息在主题中的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可见,沟通不仅仅限制在企业内部信息的流动,还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披露。
所以说是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决定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可以提高管理当局的内部控制意识,促使其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投资者管理者投资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同样的也能通过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改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防止和发现舞弊行为的发生。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赵香稳、郭颖,2006)认为证监会应修改有关制度或规范,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要求监事会与独立董事或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发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意见。
同样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原因及对策》(施卫东,2007)认为应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的有关信息,同时要求监事会和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发表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意见和证监会应当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做出详细规定,以规范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加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孙再凌,2006)提出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加以验证,并出具审核报告,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服务。
我们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出具的无保留、保留、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核报告,方便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