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3254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政治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国家政权组织和管理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政治道德,使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政治概念,认识国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培养自身的公民素养。
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中政治书中的知识点进行全新的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
一、国家和公民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统一整体。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公民权利和义务。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政权组织职能和运行方式的总和。
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分权制、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三、民主与集中制度民主制度是指人民通过普选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决策,集中制度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履行职能和权力。
民主与集中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
四、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行使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组织。
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
五、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指政府和政治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依法行政、舆论自由、公民平等参与等特点的一种政治形态。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府公开透明等方面。
六、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内外威胁和冲击的状态。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政治体系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七、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组织和运行的总章程。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体规则和规范,是国民行为的准则。
初中政治知识点的全新归纳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效果。
做好政治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全新归纳的政治知识点,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提高对国家政治生活的认知,成为具有政治意识和参与意愿的优秀公民。
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e140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1.pn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考点1改革开放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易错点)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点2共享发展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易错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易错点)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易错点)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挑战: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全)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
![(全)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0f52a4581b6bd97e19ea96.png)
初二道德与法治(人教版)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 网络的特点:(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fbbd2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8.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如下:
第一章政治与我
- 什么是政治
- 政治的作用和意义
- 国家与政权的区别和联系
- 我国的国家组织形式
- 党的领导地位
第二章民主与选举
- 民主的含义
- 民主的形式
- 民主的实现
- 选举的意义和形式
- 我国选举的制度和程序
第三章法治与法律
- 法治的含义和作用
- 法律的分类
- 法律的基本原则
- 我国的法律体系
- 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第四章国家机关
- 国家机关的概念和作用
- 国家权力机构
- 国家行政机关
- 国家立法机关
- 国家司法机关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成立
- 我国宪法的制定
- 我国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区域行政区划
- 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六章政治生活常识
- 政治生活中的礼仪和规矩
- 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 参加政治生活的方式和途径
- 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
- 做一个有爱国情感、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的知识点整理汇总,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8cf7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政治生活
- 政治概念和政治生活
- 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司法机关)
- 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方政府制度)
第二章宪法与法制
- 全面依法治国
-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能、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
第三章政治制度
-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选举和被选举权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四章经济建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鲁迅和董存瑞的故事
第五章文化建设
- 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 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第六章社会建设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珍爱生命,注意健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关系
第七章生态文明和绿色家园
-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绿色家园的构建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
- ,砥砺前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九章一个中华民族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中国近代史
第十章家庭和谐
- 家庭和谐的标志
- 十三经典和家训
第十一章珍爱和平
- 防止战争的发生
- 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第十二章童年往事
- 童年的快乐时光
- 勤俭持家的故事
第十三章快乐研究
- 研究的意义
- 如何高效研究
第十四章成长之路
- 成长的阶段
- 成长的收获。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07cc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2.png)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什么是政治1. 政治是指人们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活动和行为。
2. 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
3.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即谁来执政,执政者如何行使权力。
4. 政治是一门科学,包括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学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分权制衡1.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我国的政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3.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等职能。
4. 我国的政府机关之间存在分权制衡的关系,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四、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之一。
2.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人民有广泛的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民主主体地位。
3.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上,如普选权、选举权、言论权等。
4. 社会主义民主需要通过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念,追求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美好生活。
3.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关注社会集体利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4.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珍视荣誉,恪守道义,弘扬社会正气。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f57f8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第一章政治生活
1. 什么是政治?
-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管理社会事务而进行的活动
和组织形式。
2. 政治生活的意义:
- 政治生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
1. 国家的定义:
- 国家是具有人口、领土和主权的统一政治组织。
2. 国家政权的特点:
- 国家政权是指国家行使权力的组织形式,是政治生活的核心。
第三章国家政权的产生和发展
1. 国家政权的产生:
- 国家政权的产生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
2. 国家政权的发展:
- 国家政权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断演变和完善。
第四章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制度。
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章政治制度
1. 政治制度的定义:
-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权力运行的总体安排。
2. 政治制度的分类:
- 政治制度可以分为集中制和分权制两种形式。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的概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965e5c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1.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1. 四大原则- 四个基本原则是中国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2.- ,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4.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一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朱德等。
5.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领导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包括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和政策。
6. 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策、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7. 人权与民主- 人权是指人类在生活与发展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决策来实现权力的运行和控制。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9.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10.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是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政治问题和事件,包括国内外大事、国际关系和重要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初中政治知识点的汇总,涵盖了重要概念、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时政热点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1052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6.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1. 政治概念与基本原则
- 政治的定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人民民主与专政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科学发展观
2. 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
-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
-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性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民主集中制与自治制度
- 党委领导制度
3. 法律与政治生活
- 法律的作用和本质
-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 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 司法独立与公正
- 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4.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 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大国关系与世界多极化
- 全球治理与全球化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和意义
- 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 共同积累与共同奋斗
- 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 社会主义荣辱观
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目标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途径
- 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 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 共同维护全球环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__Note:__ This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main topics covered in the document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details may vary.。
人教版初一政治知识点(精编4篇)
![人教版初一政治知识点(精编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48a9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4.png)
人教版初一政治知识点(精编4篇)人教版初一政治知识点(1)1、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中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5、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增强法制观念。
6、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法律。
7、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9、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自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1、法律打击各种经济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12、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律。
13、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般违法发展下去就是犯罪)14、国家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母法)15、刑法的作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16、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要逐步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17、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18、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肯定违法(违反的刑法)19、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的联系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20、犯罪要受到惩罚、刑罚21、刑法的目的――预防和减少犯罪22、什么是宪法――在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3、宪法是人民权利的最重要的法律保障。
2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5、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8、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9、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30、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受教育和劳动。
九年级政治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1-8课)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1-8课)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71350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9.png)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1-8课)★★★基础知识部分★★★P62、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P11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P164、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P205、关爱集体的表现: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求某某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使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P216、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P237、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P238、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是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239、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勇于承认错误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P2710、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P3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P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P3412、现阶段的重要国情是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P55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P34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P35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初中政治最全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最全人教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e06cceefdc8d377ee32b1.png)
初中政治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双刃剑”类1、竞争积极作用: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的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的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消极作用:能使某些获胜者滋生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当虚荣心作祟时会把别人的成绩看做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2、网络积极作用:使大容量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消极作用:过度上网,特别是沉迷于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络,则会影响身心健康,耽误学业,破坏家庭幸福,严重是开可能使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追星利:树立远大理想;向自己的偶像学习,激发培养自身兴趣的动力。
弊:如果对明星盲目崇拜、疯狂迷恋,以至丧失自我,就会妨碍我们的学习,影响我们的生活;4、顺境积极作用: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顺境中我们感受到安全和愉快,我们安心学习、享受生活、锻炼才智、发展能力,我们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消极作用:如果我们贪图享乐,那么长期的顺境容易使我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缺乏忧患意识,陷入盲目乐观的危险状态。
5、逆境积极作用:逆境对于意志坚强、刻苦努力的人来说,是磨练。
是促进,是有益的砥砺,是激发斗志的源泉。
消极作用:对有的人来说,逆境会打击他们的自信,消磨他们的意志,摧残他们的身心,甚至使他们走入迷途,一蹶不振。
6、挫折积极作用: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积极进取的人具有积极作用,它能够增长人的知识才干,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练人的坚强意志,提高人的适应能力,促成人成就伟大的事业。
消极作用:挫折会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造成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使生活道路变得曲折。
7、从众积极作用:有助于完成群体的目标;增强个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总结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1ca9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9.png)
政治复习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巩固基础知识,其二,就是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希翼对你们有匡助!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一、“基础”类1、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或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材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二、“根本”类1、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指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彻底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10、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1、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5、惟独把教育搞上去,才干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64c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4.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政治生活
1.什么是政治?
政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协商、决
策和执行的活动。
2.什么是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包括
政治认识、政治参与、政治行动和政治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3.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参与政治生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直接参与,如通过选举、舆论监督、罢免等方式;另一个是间接参与,如通过政治代表、政
治组织等间接参与政治活动。
二、国家政权
1.什么是国家?
和民族、国土、主权等相关内容一并阐述。
2.什么是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是指一个国家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全部权力的政治组织和制度。
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一种组织原则,具有集中统一领导和民主集中制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三、政治制度
1.什么是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只允许一个合法政党存在的政治制度。
2.什么是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允许多个政党存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制度。
在多党制下,政党之间通过竞争来获得选民的支持和赢得政权。
3.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应该具备哪些政治制度?
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应该具备三权分立的制度,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相互制衡和相互配合的形式。
总之,初中政治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增强我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中考必备: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备: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f153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c.png)
中考必备: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中考必备: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一、国家政治体制1. 中国的领导地位- 中国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
2.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和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
4. 政党制度- 中国是执政党,允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和参政,但中国在政权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国家法律法规1.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对国家机关、军队、社会组织和公民具有约束力。
2. 国家行政法规- 国家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公布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组织、职责、权力和法定的管理行为。
3. 国家的法律层级- 中国的法律层级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是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以上是中考必备的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的完整版,希望对你备考和理解相关政治知识有所帮助。
(Word count: X)(Note: Please replace "X" with the actual word count of your document)。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3931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2.png)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1、当代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为什么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②我国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结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7、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本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
根本目的(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8、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石。
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活力源泉。
10、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11、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2、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3、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什么?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0e42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d.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只有把人教版初中政治的知识点掌握、理解,才会在各种考试中得心应手,应对各种试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部分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3.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6.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7.(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28.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