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19年第1号日期:2019年2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配合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履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负责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参照本办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应当遵循驻在国家(地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方面的法律规定,协助配合驻在国家(地区)监管机构的工作,同时在驻在国家(地区)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
驻在国家(地区)不允许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额外措施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并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章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第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识别和评估自身面临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采取与风险相适应的政策和程序。
第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要求嵌入合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全面覆盖各项产品及服务。
反洗钱管理办法
反洗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加强对洗钱活动的防范和打击,保障金融机构的经营安全和金融秩序,根据《反洗钱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审慎客户识别第一节客户真实身份的识别金融机构在建立业务关系时,应确保客户的真实身份,不得为非法活动提供便利。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所有新客户和既有客户进行审慎的身份识别。
第二节黑名单客户管理金融机构应及时获取和更新黑名单信息,建立黑名单客户库,对进入黑名单的客户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其金融交易活动。
第三章交易监控与报告第一节交易监控金融机构应建立交易监控系统,通过自动化手段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
金融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交易监控团队,负责监控系统的日常运行和异常交易的发现。
第二节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在发现可疑交易时,应及时向洗钱情报中心报告,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洗钱情报中心应及时分析报告,对涉嫌洗钱的交易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协助金融机构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内部控制和培训第一节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反洗钱工作的规范运行。
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洗钱风险评估、客户尽职调查、交易监控、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培训和教育金融机构应定期开展反洗钱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反洗钱法律法规、客户识别方法、可疑交易判断等方面的知识。
第五章合作与监督第一节合作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与执法机关、监管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洗钱犯罪。
金融机构应积极提供情报和协助,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行动。
第二节监督检查相关监管机构应定期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工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第六章处罚与追究对违反本办法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根据《反洗钱法》相关规定,将依法给予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的反洗钱管理办法废止。
金融机构建立的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程序和工作计划
金融机构建立的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程序和工作计划引言反洗钱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等非法活动的重要措施。
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以识别、评估和监测与洗钱风险相关的活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防止洗钱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融机构建立的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程序和工作计划。
一、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是金融机构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规定,旨在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管理洗钱风险。
以下是建立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的关键要素:1.1 洗钱风险评估金融机构应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洗钱风险评估,包括评估客户、产品和地区的洗钱风险。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
1.2 客户尽职调查金融机构应建立客户尽职调查程序,以确保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前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客户尽职调查应包括客户身份验证、业务目的和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1.3 内部控制和监测金融机构应建立内部控制和监测机制,以确保业务活动符合反洗钱法规和政策要求。
内部控制和监测应包括交易监测、异常活动报告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1.4 员工培训和意识金融机构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洗钱风险的认识和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洗钱风险管理政策、风险识别和报告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1.5 外部合规审查金融机构应定期进行外部合规审查,以确保其反洗钱风险管理政策符合法规和监管要求。
外部合规审查应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
二、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程序是金融机构为应对洗钱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
以下是建立风险管理程序的关键要素:2.1 风险识别和分类金融机构应通过客户尽职调查等方式,识别和分类与洗钱风险相关的活动。
风险识别和分类应基于客户、产品和地区等因素。
2.2 风险评估和控制金融机构应对识别的洗钱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限制交易金额、增加交易监测频率等。
2.3 交易监测和异常报告金融机构应建立交易监测系统,对客户的交易活动进行实时监测。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金融机构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洗钱与恐怖融资的重要通道。
为了防范洗钱风险,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金融机构需要实施反洗钱风险管理。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1. 什么是反洗钱?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简称AML)是指金融机构和公司组织等防范洗钱犯罪行为、银行业界广泛采用的术语。
洗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所得或其他犯罪行为所得变为合法的资金流动的活动。
反洗钱即是采取措施防范、监控和打击洗钱活动。
2. 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洗钱犯罪不仅会侵害正当商业竞争,也会对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金融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流通的核心枢纽,对洗钱犯罪防范首当其冲。
假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措施不力,洗钱犯罪所得就有可能被从事恐怖主义等非法活动的人非法使用,从而威胁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由于洗钱犯罪的复杂性和危害性,全球性的规范和协调十分重要。
因此,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标准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也日趋紧密。
金融机构如果不能顺应趋势,也难以适应国际市场运作规则,陷入无法生存的境地。
3. 反洗钱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针对反洗钱风险,金融机构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1)建立完整的反洗钱制度制定相关的反洗钱制度,包括风险管理、交易记录保存、客户识别、监测及报告等内容。
制度保证了企业执行反洗钱工作的明确标准,而不是凭空想象或者由人情看待,确保政策可行性和合规化。
(2)客户识别和稽核客户识别是反洗钱措施中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对客户进行身份核实,了解客户的实际资产状况、职业、来源以及其他有关信息,进而判定客户是否有洗钱的风险,以及哪些交易手法可能涉及洗钱等问题。
(3)风险评估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以评估客户的交易风险和犯罪风险,严格控制风险等级分类,并采取相应的保持方法。
(4)金融监测系统建设建设起来与交易流程自动化想关。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化的机制来监控交易过程,保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异常与可疑交易,避免洗钱责任。
金融行业中的反洗钱管理制度
金融行业中的反洗钱管理制度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反洗钱(AML)管理制度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反洗钱管理制度的建立旨在帮助金融机构识别、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确保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中的反洗钱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反洗钱管理制度的定义与背景反洗钱管理制度是一套法律、法规、制度和措施,以防止洗钱和恐怖融资为目标。
洗钱是指将非法来源资金变为合法资金的过程,而恐怖融资则是指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资金。
反洗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金融业的声誉,也对社会安全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
二、反洗钱管理制度的核心要求(一)客户尽职调查与知识产权管理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前,应对客户进行尽职调查,核实其真实身份,并评估其风险水平。
此外,金融机构还需关注知识产权交易的合规性,防止知识产权被用于洗钱目的。
(二)可疑交易报告和内外部合规监测金融机构在发现可疑交易时,应及时向监管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同时,金融机构应建立内外部合规监测机制,确保员工遵守反洗钱规定。
(三)员工培训与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洗钱风险。
三、反洗钱管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一)保护金融体系稳定反洗钱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洗钱活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二)提升金融业声誉金融机构通过遵守反洗钱规定,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提升了其自身的声誉和信誉。
(三)预防资金偷逃与恐怖融资反洗钱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资金偷逃和恐怖融资活动,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安全。
四、金融行业中的反洗钱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监管机构的角色与责任监管机构应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反洗钱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二)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共享反洗钱信息和情报,提高对可疑交易和洗钱活动的识别和打击能力。
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1. 引言
• 1.1 简介
• 1.2 目的
• 1.3 适用范围
2. 反洗钱监督管理框架
• 2.1 国家监管机构
• 2.2 金融机构
• 2.3 法律法规
3. 反洗钱风险评估
• 3.1 客户尽职调查
• 3.2 风险分类
• 3.3 风险评估模型
4. 反洗钱监控与报告
• 4.1 监控系统建设
• 4.2 监控策略
• 4.3 反洗钱报告5. 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
• 5.1 信息共享平台
• 5.2 合作机制
• 5.3 数据保护
6. 内部控制与审计
• 6.1 内部控制框架
• 6.2 审计
7. 处罚与惩戒
•7.1 处罚条款
•7.2 惩戒措施
8. 监督与评估
•8.1 监督流程
•8.2 评估指标
•8.3 监督报告
9. 执法与合规培训
•9.1 反洗金融培训
•9.2 法律合规培训
10. 结论
本文档为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的概要,旨在对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提供指导。
本办法包含了反洗钱监督管理的框架和相关制度,包括反洗钱风险评估、监控与报告、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内部控制与审计、处罚与惩戒、监督与评估、执法与合规培训等。
通过
执行本办法,金融机构能够有效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和市场稳定。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反洗钱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通过建立合规的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措施,全面管理和控制洗钱风险,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和防范洗钱犯罪活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洗钱风险,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反洗钱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有效履行社会责任,保护金融体系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制度建设金融机构应制定反洗钱管理制度,明确反洗钱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保障全面高效地履行反洗钱职责。
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责任制。
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部门或派专人负责反洗钱工作,明确部门的职责和权责边界,建立反洗钱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团队。
2.制度完备。
建立适用于本机构业务风险特点的反洗钱制度,包括政策规定、工作流程、内控措施等。
制定合规手册,明确流程和要求,并进行人员培训。
3.风险评估和监测。
◆风险评估。
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和风险评估规程,准确判断客户的风险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交易监测。
建立完善的交易监测机制,掌握客户的交易行为,发现异常交易并及时报告,防止洗钱活动的发生。
4.客户身份识别。
采取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客户身份符合实名制要求,收集客户的身份证明材料,核实客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二、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反洗钱措施的有效实施,遵守合规要求。
内部控制的要求如下:1.内部审查。
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定期对反洗钱措施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2.员工培训。
加强员工反洗钱意识的培养,培训员工了解反洗钱制度、法律法规和常见洗钱手段,掌握风险防控的技能和知识。
3.内部报告。
建立内部报告机制,鼓励员工发现任何与洗钱相关的异常行为,并能如实、及时地上报,保障内部线索的畅通和快速处理。
4.监督管理。
设立独立的合规监察机构,对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反洗钱控制的有效性。
金融机构中的反洗钱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中的反洗钱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系统的建设越来越成熟,金融机构间的交易越来越频繁。
因此,反洗钱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要。
什么是洗钱?洗钱是一种非法的活动,即将非法获得的资金通过一系列的交易,将其转换成合法的资金,以逃避信息披露、税收或其他监管机构的追查和打击。
洗钱最常见于犯罪团伙和恐怖分子,他们通过多种手段将非法资金与合法资金掺杂在一起,以达到掩盖身份和转移资产的目的。
金融机构中的反洗钱风险在金融机构中,洗钱风险主要来自于客户和交易。
客户可能是洗钱的始作俑者,而交易可能是实施洗钱活动的载体。
为了防范洗钱,金融机构需要实施反洗钱措施。
反洗钱措施的实施不仅是合法的要求,也是金融机构自身的责任。
如果金融机构未能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就会受到监管机构的罚款和惩罚。
反洗钱的基本原则反洗钱的基本原则是识别和避免洗钱。
具体而言,反洗钱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客户识别: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进行识别、验证和监控,以确认其真实身份和活动。
金融机构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收集证明文件、签名等,来确认客户的身份和活动。
2. 风险评估: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于高风险客户,金融机构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增加监控和审核频率,以防止洗钱的发生。
3. 监控和报告:金融机构需要实时监控客户的交易情况,并向监管机构报告任何可疑的活动或交易。
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建立内部报告机制,以确保员工能够及时报告任何可疑交易或行为。
4. 培训和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并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来管理反洗钱事务。
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建立与外部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的良好沟通和协作关系,以应对任何可能的洗钱威胁。
反洗钱的措施在反洗钱的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洗钱风险:1. 实行客户知识制度:金融机构需要了解客户的信息,并在必要的时候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核实。
同时,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客户及其业务的背景和特点,以识别潜在的洗钱风险。
金融公司反洗钱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金融公司反洗钱工作,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保障金融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反洗钱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反洗钱工作。
3. 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应设立反洗钱工作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反洗钱工作。
三、客户身份识别1. 在办理业务前,必须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确保客户身份真实、有效。
2. 识别客户身份时,应收集并核实客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住所、联系方式等。
3. 对高风险客户或交易,应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必要时可采取额外措施。
四、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1. 对大额交易,应在交易发生后及时报告。
2. 对可疑交易,应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防止资金流动。
3. 建立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和时限。
五、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1. 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真实、完整、可追溯。
2. 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自交易结束之日起计算。
3. 未经批准,不得泄露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六、员工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反洗钱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反洗钱意识和能力。
2. 对员工进行反洗钱考核,确保员工掌握反洗钱相关知识。
3. 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内部审计与稽核1.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稽核,检查反洗钱工作执行情况。
2. 对审计和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反洗钱工作有效落实。
八、附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分支机构。
2. 本制度由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提高金融公司反洗钱工作水平,预防和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保障金融安全。
公司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确保反洗钱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14.11.15•【文号】银发〔2014〕344号•【施行日期】2014.11.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银发〔2014〕344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加强反洗钱监督管理,督促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发布)等法律和规章,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有关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
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附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11月15日附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督促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发布)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五)中国人民银行明确须履行有关反洗钱义务的其他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2021〕第3号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督促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规范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一)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贷款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应当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的其他金融机构。
非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机构、资金清算中心、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从事汇兑业务、基金销售业务、保险专业代理和保险经纪业务的机构,适用本办法关于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规定。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建立与风险状况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搭建反洗钱信息系统,设立或者指定部门并配备相应人员,有效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第五条对依法履行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对外提供。
第二章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第六条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结合本机构经营规模以及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状况,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七条金融机构应当在总部层面建立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评估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经董事会或者高级管理层审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自评估情况报送中国人民银行或者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交易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洗钱风险的增长。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金融机构普遍实施了反洗钱管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金融机构反洗钱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金融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反洗钱的背景和重要性洗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获取的资金或财物与合法经济活动相混淆,使其来源和性质难以追踪的行为。
洗钱活动在经济、金融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洗钱活动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
通过洗钱,不法分子可以隐藏非法资金来源,并投资于各种金融产品和项目,从而扭曲市场的供需关系,削弱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其次,洗钱行为助长了其他非法活动的进行。
洗钱往往与恐怖主义、贩毒、贪污腐败等犯罪活动相联系,这些活动严重威胁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最后,洗钱活动还损害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声誉和信誉。
如果金融机构成为洗钱行为的合谋者或者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交易,将丧失客户的信任,引发合规风险,并受到严厉监管处罚。
因此,建立和实施反洗钱管理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1.制定内部规章制度金融机构应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内部反洗钱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应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反洗钱的目标、责任和控制措施,例如客户风险评估、内部激励和监控机制等。
2.客户身份和可疑交易识别金融机构应严格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的要求,确保与客户建立正规关系并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客户信息。
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建立有效的可疑交易监测程序,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交易。
3.培训和教育金融机构应定期组织反洗钱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洗钱风险和反洗钱措施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内容应紧密联系实际,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员工掌握反洗钱的基本原理和监管要求。
4.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反洗钱措施的及时执行和有效运作。
这包括风险评估、信息科技系统的安全性、交易监控和报告机制等方面的要求。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规定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规定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金融机构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其中反洗钱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维护金融秩序,防范洗钱犯罪活动,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规定势在必行。
一、反洗钱的重要性洗钱活动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还助长了犯罪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所得“洗白”,使其看起来像是合法的资金来源,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削弱了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
因此,金融机构积极履行反洗钱职责,对于打击犯罪、维护金融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的主要内容1、客户身份识别金融机构应当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对客户进行身份识别。
这包括验证客户的身份证件、了解客户的职业、经营范围、资金来源和用途等信息。
对于高风险客户,还应当采取更严格的识别措施,如进行实地调查、加强交易监测等。
2、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金融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客户的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 5 年。
这些资料和记录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为反洗钱调查提供支持。
3、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应当对符合一定金额标准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大额交易是指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交易;可疑交易则是指交易的金额、频率、流向、性质等存在异常情况,可能涉嫌洗钱或者其他犯罪活动的交易。
金融机构应当对这些交易进行分析和判断,及时向反洗钱监测中心报告。
4、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应当对反洗钱风险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防范洗钱风险。
5、培训和宣传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业务能力。
同时,还应当向客户宣传反洗钱知识,增强客户的反洗钱意识,共同防范洗钱犯罪活动。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与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与风险控制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反洗钱管理已经成为了金融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各家金融机构常常被问到的重要问题。
反洗钱管理与风险控制在金融机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们不仅是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的重要保障,也是守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金融稳定的必要措施。
首先,什么是反洗钱管理?反洗钱管理,简称AML (Anti-Money Laundering),是指金融机构对客户资料进行深入调查,甄别、识别客户是否存在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这些行为的发生。
它是金融机构依法合规、防范金融犯罪的重要手段。
在反洗钱管理中,金融机构需要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实际受益人甄别、交易监测、不当财产调查与冻结等多个环节的工作。
这些环节都需要严格的流程和标准,以保证反洗钱工作的效果和合规性。
例如,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在客户身份识别和实际受益人甄别环节要求客户提供有效证件、基本信息、出资来源等资料,对客户的真实身份进行确认,防止客户以虚假信息注册账户,进行非法活动。
而在交易监测方面,金融机构要通过监测交易的类型、频率、金额、受益人等因素,挖掘出可疑交易,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金融机构有非常明确的流程、标准和制度,以保证反洗钱工作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其次,什么是风险控制?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广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非常高,金融风险也与此相对应。
风险控制可以说是金融机构很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它涉及到金融机构的生命线和社会声誉。
风险控制的初衷是在确保金融机构经营稳健的前提下,规避各种风险,防止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同时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风险控制中,金融机构要做到风险的全面评估,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多个方面;同时,金融机构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合理配置资产、多元化投资、制定风险监管和控制策略等。
通过更有效的风险控制,金融机构可以减少风险损失,提高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反洗钱工作要点五大基础管理
反洗钱工作要点五大基础管理(实用版)目录一、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二、五大基础管理的内容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2.内控管理制度3.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4.客户信息维护制度5.反洗钱培训制度正文反洗钱工作作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开展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五大基础管理制度,分别为: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信息维护制度以及反洗钱培训制度。
首先,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收集、核对和更新,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洗钱活动。
其次,内控管理制度是确保反洗钱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日常业务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遵守反洗钱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
第三,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及时发现和防范洗钱风险的重要措施。
金融机构需要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对可能的洗钱活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四,客户信息维护制度是确保客户信息安全和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维护制度,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准确和完整,同时加强对客户身份资料的审查和更新,以防止客户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最后,反洗钱培训制度是提高员工反洗钱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使员工充分了解反洗钱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提高员工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要想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五大基础管理制度,分别为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内控管理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客户信息维护制度以及反洗钱培训制度。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2006)-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2006)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经2006年11月6日第25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行长:周小川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一条为了预防洗钱活动,规范反洗钱监督管理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维护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一)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二)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其他金融机构。
从事汇兑业务、支付清算业务和基金销售业务的机构适用本规定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在履行反洗钱职责过程中,应当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相互配合。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授权代表中国政府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反洗钱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实施跨境反洗钱监督管理。
反洗钱工作要点五大基础管理
反洗钱工作要点五大基础管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反洗钱工作的五大基础管理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2.内控管理制度3.大额现金往来监控4.客户信息维护5.反洗钱培训与宣传三、总结正文一、引言反洗钱工作是金融机构一项重要的职责,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确保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文将从五大基础管理方面,探讨金融机构如何做好反洗钱工作。
二、反洗钱工作的五大基础管理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确保客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客户开立账户或进行大额交易时,金融机构需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并及时更新和维护客户身份资料。
2.内控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将反洗钱工作纳入日常经营管理中。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和预防洗钱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
3.大额现金往来监控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大额现金往来的监控,对超过一定额度的大额现金存入和转账进行自动报警。
通过对大额现金交易的监控,可以有效预防和发现洗钱犯罪活动。
4.客户信息维护金融机构应做好客户信息的维护工作,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准确、完整和保密。
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信息进行定期审查和更新,对客户身份资料进行妥善保存。
同时,金融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将反洗钱管理纳入经营全过程。
5.反洗钱培训与宣传金融机构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能力。
同时,金融机构还需通过各种渠道对客户进行反洗钱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客户的反洗钱意识,共同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三、总结总之,金融机构做好反洗钱工作需要从五大基础管理入手,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客户教育,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1页共1页。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
金融机构反洗钱管理制度反洗钱是指防止犯罪分子将非法所得通过金融体系的各种操作手段,掩饰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经济、金融环节得以合法化的行为。
为了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反洗钱管理制度。
一、反洗钱目标和原则1.1 目标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目标是防止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保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增强金融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1.2 原则(1)合规性原则:金融机构应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确保反洗钱措施的合规性。
(2)客户尽职调查原则:金融机构应对客户进行认真的尽职调查,确保客户真实合法,了解其风险特征。
(3)风险管理原则:金融机构应根据客户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反洗钱措施和监测机制。
(4)内部控制原则: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反洗钱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5)合作与信息分享原则: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监管机构的合作与沟通,及时分享反洗钱信息。
二、客户尽职调查2.1 客户分类金融机构应将客户分为普通客户、高风险客户和政治公众人物。
不同类别的客户应制定相应的尽职调查方案。
2.2 尽职调查内容金融机构在进行客户尽职调查时,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客户身份证明: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并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
(2)业务背景调查:对客户的工作、经营情况进行了解,确保所提供的资金来源合法。
(3)风险评估:根据客户所处行业、职业、居住地等信息,评估其洗钱风险程度。
2.3 高风险客户和政治公众人物的尽职调查对于高风险客户和政治公众人物,金融机构应进行更加严格和深入的尽职调查。
(1)高风险客户:应对其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报告可疑交易。
(2)政治公众人物:应特别关注其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同时进行自查和外部审计。
三、监测与报告3.1 监测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反洗钱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记录可疑交易,并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调查。
3.2 可疑交易报告金融机构发现可疑交易后,应及时向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管机关报告,并配合相关机关进行调查和取证工作。
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的规范与监管建议
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的规范与监管建议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业务过程中,对洗钱风险的判断,以及规避和协助调查赃款来源的恶意行为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反洗钱合规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机构合法经营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从规范和监管两个方面,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提供建议。
一、规范方面的建议1. 建立健全反洗钱制度。
金融机构应当制定完善的反洗钱制度,包括反洗钱组织架构、内部运作规范、职责和人员分工等。
同时,定期对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2. 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与风险评估。
金融机构应采用多种方式对客户身份进行认证,例如通过身份证、驾驶证、护照等证件进行认证;对客户的资产状况、经济来源、涉及的业务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特别是对高风险客户要进行额外的审慎调查。
3. 强化内部控制措施。
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反洗钱检查等控制措施,加强对外部人员和内部员工以及机构间合作关系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不规范和违法行为。
4. 积极推进技术手段建设。
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基础设施,实现客户身份信息快速识别、风险评估、交易监控等功能,提高反洗钱合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监管方面的建议1. 加强监管标准化和统一。
为保证金融机构反洗钱合规管理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监管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监管标准和规范,从业人员应遵守标准化要求,提高统一性和稳定性,减少安全风险。
2. 建立跨机构和跨国家协作机制。
针对金融业国际化的趋势和洗钱犯罪跨国行为的特点,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稳定、完善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力度和效果,防止洗钱犯罪的火山口效应。
3. 强化监管信息化建设。
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整合和利用监管信息化系统,包括监管局内部处理、反洗钱信息的传播与分享等,实现数据开放、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3.01.03•【文号】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1号•【施行日期】2003.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发布日期:2006年11月14日实施日期:2007年1月1日)废止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年第1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经2002年9月17日第7次行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行长:周小川二00三年一月三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一条为防止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从事洗钱活动,维护金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等。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第四条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照本规定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
第五条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反洗钱工作秘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泄露给客户和其他人员。
第六条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海关、税务等部门查询、冻结、扣划客户存款。
中资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应当遵循驻在国家或地区反洗钱方面的法律规定,依法协助配合驻在国家或地区反洗钱部门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督促金融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发布)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五)中国人民银行明确须履行有关反洗钱义务的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明确和调整反洗钱监管分工,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信息报告制度及反洗钱监管档案管理办法,规范反洗钱监管方法、措施和程序,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遵循风险为本和法人监管原则,结合实际,合理运用各类监管方法,实现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报送反洗钱工作信息,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反洗钱监管工作。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监管人员违反规定程序或者超越规定职权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监管或者提出异议。
金融机构对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提出的违法违规问题有权提出申辩,有合理理由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采纳。
第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对反洗钱监督管理中获取的反洗钱信息采取妥善的保管和保密措施,不得违反规定对外提供。
第二章监管分工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总部的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辖区内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总部以及非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授权法人金融机构所在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总部代行监管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的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总部名单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调整。
名单之外的全国性法人金融机构总部,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该机构所在地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代行监管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当明确辖区内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监管分工,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对监管权有争议的,应当报请同一上级机构确定。
第九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直接对其下级机构负责监管的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可以授权下级机构检查由上级机构负责监管的金融机构;下级机构认为其负责监管的金融机构执行反洗钱规定的情况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可以请求上级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认为确有必要涉及跨辖区实施现场检查的,可以建议上级机构统一安排。
第三章非现场监管第十条中国人民银行建立金融机构反洗钱定期报告制度。
定期报告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报告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调整。
反洗钱报告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指定专人向负责监管的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送反洗钱工作报告及其他信息资料,如实反映反洗钱工作情况。
反洗钱报告机构应当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
第十一条反洗钱报告机构应撰写反洗钱年度报告,如期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以下内容:(一)反洗钱工作的整体情况及机构概况;(二)反洗钱工作机制建立情况;(三)反洗钱法定义务履行情况;(四)反洗钱工作配合与成效情况;(五)其他反洗钱工作情况、问题及建议。
金融机构有境外机构的,由其境内法人金融机构总部按年度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所属境外机构接受驻在国家(地区)反洗钱监管的情况。
第十二条法人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年度报告内容应当覆盖本机构总部和全部分支机构;非法人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年度报告内容应当覆盖本级机构及其所辖分支机构。
第十三条金融机构发生下列情况的,应当及时(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一)主要反洗钱内控制度修订;(二)反洗钱工作机构和岗位人员调整、联系方式变更;(三)涉及本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重大风险事项;(四)洗钱风险自评估报告或其他相关风险分析材料;(五)其他由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要求立即报告的涉及反洗钱事项。
第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根据监管分工,以反洗钱报告机构为主体,及时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信息和监管活动信息建立监管档案,保存下列信息,实施动态监督管理:(一)金融机构报送的信息;(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实施反洗钱监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三)其他渠道获取的重要信息。
第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做好反洗钱监管档案的设置与维护。
反洗钱监管档案按年度进行时序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当于每年度结束后将法人金融机构的电子监管档案逐级上报至中国人民银行。
第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以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档案为依托,结合现场检查、约见谈话等情况,参考日常监管中获得的其他信息,选择关键、显明、客观的评价指标,按年度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合规性与有效性进行考核评级。
第十七条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年度考核评级,实行分级考核,综合评级。
考核评级期间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年度考核评级时,对每家金融机构监管档案中加减分事项按照指标权重计算分数,进行百分换算,得出每家机构的年度考核结果;分银行、证券、保险、其他类排列名次,确定金融机构考评等级。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监管需要,制定和调整考核指标内容和权重。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对指标内容进行细化。
第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考核评级结果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按年度向有关部门通报考核评级结果,并将考核评级结果计入反洗钱监管档案转入下年度管理。
第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考核评级中发现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应当及时发出《反洗钱监管意见书》(附1),进行风险提示,要求其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考核评级中发现金融机构涉嫌违反反洗钱规定且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检查。
第二十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法定监管事项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确认的,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书面质询的方式向金融机构进行确认和核实。
第二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质询金融机构时,应当填制《反洗钱监管审批表》(附2),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电话或者书面告知被质询的金融机构。
采取书面质询方式的,应当填制《反洗钱监管通知书》(附3),送达被质询机构。
金融机构应当自被告知或者收到《反洗钱监管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二条收到金融机构对电话或者书面质询的答复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填写《反洗钱监管记录》(附4)。
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反洗钱职责的需要,可以约见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针对重要问题进行警示谈话,或者要求其就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二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约见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谈话前,应当填制《反洗钱监管审批表》及《反洗钱监管通知书》,经本行(部)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
《反洗钱监管通知书》应当提前2个工作日送达被谈话机构,告知对方谈话内容、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事项。
第二十五条约见谈话应当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分管领导或者反洗钱管理部门负责人主持,并至少有2名以上反洗钱监管人员参与。
第二十六条谈话结束后,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应当填写《反洗钱监管记录》并经被约见人签字确认。
第四章现场检查第二十七条根据履行反洗钱职责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开展现场检查。
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反洗钱现场检查,应当依照现行反洗钱法律法规规章,遵循《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1号发布)组织实施。
涉及行政处罚的,依照《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3号发布)执行。
第二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科学调配监管力量,规范有效地开展现场检查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加强对现场检查的立项管理,切实加强对以下机构的重点监管:(一)涉及洗钱案件的机构;(二)风险因素较多的机构;(三)工作情况不明的机构;(四)反洗钱工作有效性偏低的机构;(五)其他应重点监管的机构。
第三十条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应当侧重于反洗钱制度建设、组织架构与岗位设置、系统设计与开发、反洗钱机制有效性,注重发现和解决风险较高的制度性、系统性、执行性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和推动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合规性与有效性。
第三十一条对非法人金融机构现场检查应当侧重于反洗钱制度落实与执行情况、反洗钱措施的有效性、可疑交易报告质量、配合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情况等。
第三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对非法人金融机构检查过程中发现涉及法人金融机构总部的重要问题、系统性缺陷,或者发现突出违规事件、依法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法人金融机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通报。
第五章其他监管措施第三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针对反洗钱法定监管事项中的突出问题,或者为核实和了解某个方面的重点情况,可以通过监管走访的方式,深入金融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和政策指导。
第三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监管走访金融机构前,应当填制《反洗钱监管审批表》及《反洗钱监管通知书》。
以本级机构名义开展的监管走访由本行(部)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以反洗钱管理部门名义开展的监管走访由部门负责人或者其上级领导批准。
《反洗钱监管通知书》应当提前2个工作日送达相关金融机构,告知其监管走访目的和需要了解核实的事项。
第三十五条在开展监管走访时,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合法证件。
第三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对监管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指导意见,并开展必要的政策辅导。
监管走访结束后,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应当填写《反洗钱监管记录》。
第三十七条法人金融机构应当建立风险自评估制度,按照风险为本原则,定期对本机构内外部洗钱风险进行分析研判,评估本机构风险防控机制的有效性,查找风险漏洞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
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报告风险自评估结果和资料。
第三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自评估结果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填制《反洗钱监管审批表》及《反洗钱监管通知书》,经本行(部)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后,至少提前5个工作日将《反洗钱监管通知书》送达被评估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