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专题六 长安晚秋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专题六长安晚秋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年级

组别高二语文备课组

审阅

(备课组长)

审阅

(学科校长)

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

课题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六《长安晚秋》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这首诗的凄清的情感基调。

过程与方法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的羁旅愁思。

教学

重点

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

难点

景物描写的层次感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学

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一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一、导语:

晚唐诗歌在气象格局上虽然已经失去了盛唐诗歌大气磅礴,但晚唐

诗人们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

象,出现了许多成就突出的诗人,今天我们接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学

习一下他的《长安晚秋》。

(板书:望月怀远)

二、学习目标:

1.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2.体会这首诗的凄清的情感基调。

3.掌握景物描写类鉴赏题的一般解题思路。

三、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

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2、写作背景

赵嘏,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考取进士。事实上,他的诗名早就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到他们府衙里作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只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那年秋天,心中不无懊恼的赵嘏在登览了京城长安后,写了一首七律,其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被大诗人杜牧看到,杜牧当即大为欣赏,并称赵嘏为“赵倚楼”。

四、自学指导(一)

诵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体内容。

大意: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美女靖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由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五、自学指导(二)

首联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为什么?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联总揽长安全景

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六、自学指导(三)

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景上的妙处?(写景的角度)明确:

“残星几点”——目见

“长笛一声” ——耳闻

“雁横塞”——动势

“人倚楼”——静态

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致;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于选景典型、韵味清远。

教学过程及

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七、合作释疑:

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莲”这两种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

感有什么作用?

(情景关系)往往表现为:

触景生情、缘情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明确:

方法

紫菊半开,红莲凋零,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油然而起归隐之心,而红莲凋零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句中包含对比。

八、自学指导(四)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怎样的情怀?

明确:用典

“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四当堂检测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6分)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明确:①、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2分);

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2分)

②、表达了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2分)

课堂小结

这首诗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课后

作业

背诵《长安晚秋》

课堂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